能够切磨钻石的只有钻石。
由于钻石是地球上最坚硬的物质,它只能被另一颗钻石切割。因此,在锯上使用金刚石粉尘,以及由切割的晶体产生的实际金刚石粉尘。
用于金刚石加工的锯是一种薄薄的磷青铜圆盘,它在水平主轴上以大约4,000转/分的转速旋转。钻石被夹紧,因此它靠在刀片上,并根据钻石的大小锯切数小时。
钻石的硬度高、折光率高、色散力很强,再经过精心雕琢后更是光彩夺目。
扩展资料:
钻石的化学成分为纯碳(C),硬度是10,在以“莫氏硬度表”为标准来衡量物体硬度的比较中,钻石是最硬的,如常见的玻璃就只有5或6。钻石的硬度高、折光率高、色散力很强,再经过精心雕琢后更是光彩夺目。
由于钻石中的C-C键很强,所以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钻石不仅硬度大,熔点极高,而且不导电。
-金刚石
科普中国-有颜色的钻石——彩钻
钻石切割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现在最流行的是圆形明亮式切工,一般57或58个面,最好的是57个面,至于说谁最先发明了57个面的钻石,目前很难考证
现在我们市面上看到的钻石,是由1919年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根据光学原理,经过计算提出最佳角度的比例,以产生最大的亮度和火彩为目的,提出的切割理论(现代明亮式琢型),换句话说他具体确定了57个面具体该如何切割,面与面的比例。
不过现在真实的钻石角度和比例在托尔科夫斯基的数据上有一定变动。IGI国际宝石学院最先制定了完整的钻石切工评级表,现在国际上基本是按这个标准来评定钻石的切工等级。我们最熟悉的3EX就是根据IGI标准评定出来的。GIA美国宝石学院也以此标准作为评定参考。
国内任何一家珠宝品牌的钻石,绝大部分都是从裸钻商手上进货的,裸钻商的裸钻来源一般为印度、香港及深圳。
金伯利不是看货商,没有资格到DTC英国总部拿裸钻或者原石。
金伯利的量还没有达到让比利时的钻石切割厂来专门为它切割钻石,周大福都没有这样的特权。
我N多朋友都在金伯利做过看石员(看石员:是一个职位,专门帮公司挑选裸钻的人)。
他们说每一家的钻石都有看,只是看品质而已,不管来源的。
香港的品牌只有以下几个:周大福、谢瑞麟、周生生、六福;金至尊算半个,因为它源自香港但被深圳的老板收购了。
其余的如;周大生、喜福、周六福、金大福、香港六福、六六福等等,都不是香港的品牌,都是深圳的,诸多英国法国的品牌,其实也是深圳的。
通灵TESIO确实是被国外的一家珠宝品牌收购了。
最后想告诉你的是,钻石的切割造型有圆钻形、心形、水滴形、橄榄形、椭圆形、祖母绿形
以及方形。这7种切割方式都源自于比利时。所以说,凡是钻石,都可以说是比利时切工。
但是购买的钻石,是不是在比利时切割的,好像没有人能证明啊,
是不是比利时完美切工也不好说。
印度人切割的钻石也是采用比利时的切割方法,但是印度的裸钻却是切工最差的。
关键是要自己多看钻石的火彩,火彩越亮越大切工越好。
满意给分吧
真的,还是看着比较明显的。
一般钻石切面是57个,玫瑰花焰是101面,如果是一个面折射一个闪光点,玫瑰花焰就比一般钻石多44个反射点,自然就更闪了。玫瑰花焰钻石的切工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全球首创的专利切割工艺,还是很优秀的。更惊艳的应该是这个切工可以在钻石内部呈现玫瑰花绽放的景象吧,这个是一般钻石没做到的。顺便说下,玫瑰花焰,全球独家授权Dmallovo玛丽莱钻石,别问我怎么知道,这不是花了银子以后才能侃侃而谈嘛~~
钻石(Diamond)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中的「adamas」,意为「坚不可摧」。这种稀有的贵重宝石由碳元素(C)组成,通过正四面体的方式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钻石拥有天然宝石中最高的硬度,相应的加工对珠宝匠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种宝石最早发现于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其加工工艺则起始于14世纪,由最初保留天然结晶形态的「尖琢型」(Point Cut),保重的「玫瑰式切割」(Rose Cut),再到如今的「明亮式切割」(Brilliant Cut),钻石的加工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才呈现出完美的火彩。
除了传统的圆形切割,常见的现代钻石琢型还包括「祖母绿切割」(Emerald Cut)、「梨形切割」(Pear Cut)、「椭圆形切割」(Oval Cut)、「长阶梯形切割」(Baguette Cut)、「枕形切割」、「心形切割」(Heart Cut)、「公主方切割」(Princess Cut)、「榄尖形切割」(Marquise Cut)等。
钻石加工工艺的演变
诞生于14世纪中叶的「尖琢型」(Point Cut)是钻石最早的切磨形态,当时的珠宝匠依照钻石的八面体外形,仅进行简单的抛光打磨,保留钻石的天然结晶形态。
15世纪初,「桌形切工」(Table Cut)首次应用于钻石,八面体中的一个顶角被磨去,形成上半部分的「冠部」与下半部分的「亭部」,这种切割方式标志着现代宝石琢形的诞生,一直沿用到17世纪。
「玫瑰式切割」(Rose Cut)出现于16世纪中期,由24个三角形切割面组成的拱顶和一个底面组成。这种琢型最大的特点是「保重」,多用于扁平状的钻石晶体,此后演化为48个切面的「双玫瑰切割」。
「老式单多面形琢型」(Old Single Cut)是近代圆形切割钻石的雏形,由一个台面、八个冠部刻面、八个亭部刻面组成,这一切割方式为34个切面的「双多面形琢型」(Double Cut)、正圆形的「新式单多面形琢型」(New Singel Cut)奠定了基础。
17世纪后半叶,一位威尼斯钻石切割师在「双多面形琢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数个切面,显著提高了钻石的亮度和火彩,这种枕形的切割方式被称为「老矿工切割」(Old Mine Cut),是最早的「明亮式切割」的尝试。
「老式欧洲切割」(Old European Cut)是现代「明亮式切割」钻石的原型,诞生于18世纪初,拥有较小的台面和较厚的冠部,从顶部欣赏呈现与「明亮式切割」钻石相同的正圆形。
「明亮式切割」(Brilliant Cut)由比利时钻石切割师 Marcel Tolkowsky 于1919年发明,能够完美地呈现出钻石各个角度的火彩。一颗天然的正八面体钻石被切割为一大一小两颗钻石,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其实钻石切磨加工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不但是钻石首饰的发展史,也是欧洲乃至世界发展的一个缩略,它从最开始的王室专享到如今结婚必备,它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了,而且大众对它的关注也是水涨船高,在未来的时间里相信钻石会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