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奶钻的特点是不闪不透不亮。所以要看除发白以外,您的钻石是否具备这些特征。
其次入手鉴别起来基本靠两点:净度和瑕疵图。可惜您都没给出来,我只能提供个普遍状况。VS1的净度奶的可能性比较小,就是说如果钻石证书上标明的净度是VS2或以下,然后证书瑕疵图上什么都没画,则基本可以肯定是奶钻。
还有一个就是有些GIA证书标明的瑕疵是“Internal Graing“--内部粗面,那么也有奶钻的可能。
以上是奶钻的推论,咱再说说不是奶钻的情况。其实切工虽然都是3EX,同色两颗钻石的白度不一样也很正常。因为EX级别只是一个范围,两个钻石切工里那些角度比例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导致光的折射和反射角度都不一样,最后火彩就不一样。再比如您的钻石如果已经佩戴过一段时间,上面会有油脂和灰尘,自然会显得不够闪。专业清洗过后再去比较比较妥当。
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全内反射:临界角:245°
钻石颜色等级: D 100 极白, E 99 , F 98 优白 , G 97, H 96 白, I 95 微黄白(褐、灰), J 94, K 93 浅黄(褐、灰)白, L 92 ,M 91 浅黄(褐、灰) ,N 90 ,<N <90 黄(褐、灰)
净度分级依据是内含物位置,大小和数量的不同来划分.由高到低详细可分为FL,IF,VVS1,VVS2,VS 1,VS2,SI1,SI2,SI3,P1,P2,P3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要降低。FL - “Flawless”,完美无瑕。在十倍放大镜下内外俱无瑕疵IF - “Internally flawless”,内部无瑕。在十倍放大镜下只有表面有轻微花痕VVS1,VVS2 - “Very Very Slight”,非常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镜下有很难看见的瑕疵。VVS1 净度高于VVS2。VS1 and VS2 - “Very Slight”,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镜下可见瑕疵,但肉眼难以辨认。VS1净度高于VS2。SI1 and SI2 - “Slight Inclusions”,小瑕疵,肉眼可能看见。I1,I2 and I3 - “Imperfect”,有瑕疵,可以被肉眼看见。
和钻石的切工有关,钻石的原石也不是光彩夺目的,是要经过琢磨的~~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以标准圆钻型为主。这种琢型称为理想式切工,也称托尔科夫斯基工,是波兰数学家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于1919年首先通过光学计算出理论上让钻石反射最大量光线的切割方程式。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风筝面、星小面、上腰和下腰小面、亭部主刻面、底尖面共58个刻面。台宽比 、冠高比、腰厚比、亭深比、全深比、底尖比等一系列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钻石的切割比率越接近这一系列数值,他的切工就会越好,钻石也会越闪亮,完美切工比例的钻石会呈现“八心八箭”现象,也称为丘比特切工。通常钻石原石按这样的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也是最多的。国际通行的钻石4C标准也主要是针对标准圆钻型切工的钻石制定的。
圆形钻常见的八心八箭的切法,57个切面,这样的钻石在切工镜下会呈现八心八箭的效果,切割得较好的钻石八星八箭分布均匀、对称、清晰,切割不好的则比较模糊。
插图可供参考。
闪不闪主要是由其色散值和切工来决定的,莫桑石的色散值很高(比钻石要高许多),所以,同样的切工莫桑石比钻石还要闪,就是我们所说的火彩强。施华洛世奇水晶虽然名为水晶,但实际只是一种高铅玻璃,又称水钻,它本身并不闪,看起来闪主要是因为它的切割工艺好,有的甚至是因为表面贴了一层反光膜,所以在灯光照射下看起来闪。另外,莫桑石硬度高,表面很难被刮花,所以能保持很长时间很闪,而高铅玻璃硬度很低,新品能保证比较闪,但一时一久就会被刮花,而一旦被刮花就不再闪了。所以要说闪,施华洛世奇的“水钻”比莫桑钻差远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