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钻石的传说

关于钻石的传说,第1张

  人类开采利用钻石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但自古以来大于20克拉的宝石级金刚石颇为罕见。而大于100克拉的钻石被视着国宝。

  据称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大于100克拉的特大金刚石有1900多粒,其中大于500克拉的有21粒,大于1000克拉的仅有2粒。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是1905年1月27日在南非扎伊尔伯里梅尔(Premier)发现的,该钻石取名“库里南”(Cullinan),重达3106克拉。长100mm,宽65mm,厚50mm。宝石界行家估计“库里南”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

  1907年,南非德兰士瓦地方政府将这粒巨钻赠送给了英王爱德华七世。英王把加工这颗巨钻的工程交给了著名的荷兰阿舍尔公司,这家公司曾经加工过“高贵无比”等大钻。该公司接下工程后对这颗巨钻研究了几个月1908年2月10日这颗巨钻被劈成几大块后加工出9颗大钻,98颗小钻,特意留下一块(重95克拉)原石未加工。加工出来的成品钻总量为106365克拉,加工出来最大的一颗钻石取名“库里南Ⅰ号”,也称为非洲之星,重达53002克拉,是梨形刻面钻。“库里南Ⅱ号”是一颗切角的长方钻,重3174克拉。“库里南Ⅲ号”为梨形钻,重95克拉,“库里南Ⅳ号”为方形钻,重64克拉,还有一棵心形钻重19克拉,两粒马眼钻,分别重l15克拉和88克拉,最后两粒分别为长方钻(重68克拉),和橄榄球形钻(重4克拉),其中的四粒钻石镶在英国王冠之上,这顶王冠现珍藏在伦敦韦克菲尔德塔的英王室宝库之中。

  17世纪初,在印度戈尔康达的钻石砂矿中拾到一粒重309克拉的钻石坯,后取名为奥尔洛夫钻石。当时,根据沙赫哲汗的旨意,一位著名的钻石加工专家拟加工成“印度玫瑰”模样,但未能完全如愿,重量损失不少(仅磨出18962克拉)。根据传说,这颗美妙绝伦、稀罕无暇的钻石,后来做了印度塞林伽神庙中一尊神像的眼珠。1739年德里被波斯国王纳吉尔攻占之后,这颗钻石被装饰在纳吉尔宝座之上,取名为“杰尔昂努尔”。之后钻石被盗,落入一位亚美尼亚人手中。1767年他把钻石存入了阿姆斯特丹一家银行,于1772年他把钻石卖给了御前珠宝匠伊万,伊万于1773年以40万卢布的价格又买给了奥尔洛夫伯爵。同年,奥尔洛夫把这颗钻石奉献给叶卡捷琳娜二世作为她命名日的礼物,尔后它被焊进一只雕花纯银座里,镶在了俄罗斯权杖的顶端。奥尔洛夫钻石洁净无暇,十分罕见,它略带一点淡蓝绿色,晶体中有几个极小的淡**包裹体。钻石厚22mm,宽31--32mm,长35mm。目前这颗钻石珍藏在前苏联钻石基金会,另一颗著名的钻石“沙赫”是1829年波斯王子米尔扎赠送给沙皇政府的,意在修好由于俄国使臣在波斯被害一事而恶化的两国关系。“沙赫”钻石重887克拉,浅黄褐色,无瑕,只是晶体深处有几条小裂纹。三个抛光面上都有用波斯文字刻上的铭文,意为“布尔罕一尼扎姆一沙赫二世,1000年(公元1591年)”。中印度为大莫卧尔占据之后,这颗钻石落入他们之手。第二段铭文意为“哲汉吉尔一沙赫之子哲罕—沙赫,1051年。第三段铬文意为“统治者卡德扎尔—法赫特一阿里一沙赫苏丹,1242年。(波斯国王、1842年)。这颗钻石被纳吉尔沙赫据为已有,大约是在1739年占领大莫卧尔时期,在什么地方采到这颗钻石无人知晓,据推断,它可能发现于戈尔康达砂矿。能在坚硬无比的“沙赫”钻石上刻上铭文,可见当时波斯艺人技术之精湛令人无法想象。铭文中提到的大莫卧尔帝国执政官沙赫—哲罕,从1627年执政到1666年,后来被儿了杰布夺位并让他在监牢中渡过余生。沙赫哲罕有极大的宝石癖,他拥有专门的工场,甚 至亲自到那里去分选和琢磨宝石,他的儿子杰布不仅篡夺了王位,也夺取了父亲的珍宝。1665年,一位著名旅行家对大莫卧尔的宝座作了引人人胜的描绘,宝座以大量宝石点缀。朝晋谒者一面宝座的华盖上悬着一颗重80--90克拉的钻石,四周环绕很多祖母绿和红宝石。这可能就是“沙赫”,它悬在大莫卧尔与朝晋谒者之间作为护身宝物。还有一粒非常美丽的钻石,名叫“桑西”钻,重55克拉,传说这颗钻石曾镶在勇士卡尔头盔上,后在一次厮杀中丢失。

  1589年“桑西”钻出现在葡萄牙国王安东的珍宝库中。后以10万旧法郎卖给法兰西珍宝库总管领主德、桑西。“桑西”钻很长时间一直是他家族的传家之宝。后馈赠给法兰西王耿利赫二世,并列入法兰西国宝库清单中,1792年这颗钻石被洗劫走了。1830年“桑西”被一位乌克兰工厂主的后裔杰米多夫买走,成交价50万法郎,法国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场官司,五年之后钻石判给了杰米多夫。410克拉的“摄政王”钻石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是一个印度奴隶1701年在著名的戈尔康达矿的矿井里拾到的,他想凭这颗钻石改变人生获得自由,于是他趁人不注意举起丁字镐向大腿猛击,血流如注。这位印度人忍巨痛把钻石藏在伤口

2020年1月,Chopard萧邦宣布将成为第25部詹姆斯·邦德**的官方合作伙伴。 演员安娜·德·阿玛斯(Ana de Armas)饰演帕洛玛(Paloma) ,将在影片中佩戴 Chopard萧邦Green Carpet系列的三款高级珠宝作品 ,这一系列作品皆以尊重人类与大自然的原则而打造。

安娜·德·阿玛斯(Ana de Armas) 在影片中佩戴一条镶嵌43克拉梨形钻石的项链,而缱绻于腕间的手镯则镶嵌重达 82克拉的梨形钻石 和明亮式切割钻石,耳畔镶嵌 14克拉梨形钻石 的耳环亦衬托其优雅造型。

在影片中,邦德已经退役,在牙买加享受平静的生活。但当他的老朋友——中央情报局的菲利克斯·莱特(Felix Leiter)向他求助时,这份短暂的平静也随之打破。营救一名被绑架的科学家远比预想的要危险得多,在此次任务过程中,邦德追踪到一位装备危险新技术的神秘反派。

值得一提的是,**中她的Chopard萧邦高级珠宝不是道具,都是货真价实的钻石哦!而且仅使用可持续和符合道德的钻石与「公平采矿」黄金制成。

《地下6号》又名:以暴制暴,讲述六个亿万富翁伪造自己死亡后组队打击坏人的故事。在一个闪回镜头里,其中一个角色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间公寓里盗走了一件天价钻石项链。当他沿着屋顶逃跑时,发现自己咬住了珠宝,而他的同伙幸好在他摔落前抓住了另一端。

片中的钻石套装来自Chopard萧邦在2017年推出高级珠宝系列The Garden Of Kalahari,这是Chopard以 2,055万美元 巨额收购的钻石原石「The Queen of Kalahari」切割后打造的。这颗巨钻重达 342克拉 ,于2015年开采自博兹瓦纳的Karowe钻石矿。为了纪念发现钻石的女性矿工,这颗原石被命名为 「The Queen of Kalahari」 ,其中「Kalahari」代表 Karowe 钻石矿所在的 Kalahari 沙漠。

在比利时进行切割后, 「The Queen of Kalahari」 最终成为 23颗 Type IIa 型钻石 ,均达到 D 色 Flawless 无瑕净度级别,无荧光 。其中 5颗 的重量超过 20ct——50ct 的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 26ct 的心形切割钻石, 25ct 的水滴形切割钻石, 21ct 的祖母绿切割钻石和 20ct 枕形切割钻石。

其中3颗镶嵌在**中出现的项链上。三颗分别是50克拉的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26克拉的心形切割钻石、25克拉的水滴形切割钻石。

萧邦Chopard 的设计师以自然为灵感,对新切割完成的钻石进行设计。每一颗钻石主石周围都缀满水滴形钻石花瓣,构成盛开的花朵造型,花瓣外侧还用小颗圆钻勾勒一层蕾丝花边,更突出主石的明亮火彩。

这个系列中结构最复杂的是项链作品,由圆形和水滴形钻石连缀而成,项链中央可以看到一朵耀眼的钻石花,下方搭配圆形、心形、水滴形三枚不同主钻的挂坠,可作为单挂坠项链,或同时搭配三枚挂坠形成华丽的项链设计。心形和水滴形钻石亦可悬垂于耳钉下方,构成不对称的耳坠设计。

其余还有21克拉的祖母绿切割钻石,以及一颗20克拉枕形切割钻石(镶嵌在戒指上)。

《唐顿庄园》这次故事的主线很牛:虚构的克劳利家族,1927年要接待“微服下唐顿”的英国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玛丽王后那是谁?**中的玛丽王后,就是英王乔治五世的伴侣玛丽王后,那个“手中闪耀的珠宝,可以照亮半个地球”的宇宙无敌珠宝狂魔。

当时,在上流 社会 圈子里,戴头冠参加活动是很普遍的,尽管只有已婚女性才能佩戴,但实际上,如果是大型宴会,请柬上通常还会写一行字,表明是否适宜佩戴头冠。

格兰瑟姆伯爵夫人:

1880年款维多利亚钻石叶子头冠

老伯爵夫人 的是 1880年款维多利亚钻石叶子头冠,共165克拉 ,切割工艺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特有的旧式切割工艺。

老妇人戴的时候是连在一个黄金底座上的,拆掉底座就能变成一根项链。

柯拉·克劳利:

1900年爱德华时代玫瑰钻冠冕

玛丽母亲、格兰瑟姆伯爵夫人戴的是1900年爱德华七世时期的钻石冠冕,总重8克拉的钻石 采用旧式切割和玫瑰切割两种工艺。总共8克拉,连婆婆的一半都不到——她可是整个克劳利家族的真·拯救者和金主。

不过这款皇冠有一个隐蔽机关:有一个能拆卸的黄金底座。加了底座,这款冠冕可以分分钟变成一款花冠。

二**伊迪丝:

1890年维多利亚晚期百合花冠冕

二** 戴的是 1890年维多利亚晚期出品的一顶百合花头冠,钻石共重15克拉 ,也是传统的旧式切割工艺,有不可拆卸的黄金底座。

但二**将这枚冠子戴出了新意——模仿爵士时代最流行的钻石“花环风格”,将头冠固定在了额头上。

这种戴法几乎成为二**的标志了。装饰艺术时期多种多样的发带取代了爱德华时期的王冠,成为时髦女性钟情的饰物,发带佩戴在前额上,和灵动的短发相映成趣,突出了当时修长飘逸,优雅慵懒的新造型。

以上三顶 钻石头饰 ,都是英国的皇家御用古董后冠店Bentley & Skinner借出的真品。拍摄的时候,都有专人守着。

大**玛丽:

1800年格鲁吉亚花卉钻石头饰

大**玛丽 当初结婚时戴的 1800年代古董头饰 也可以租用,价格 145,000 英镑,押金为 125,000 英镑,每天租金为 1,750 英镑。

这顶格鲁吉亚花卉钻石头饰不仅是爱德华时期的著名代表佳作之一,还相当有来头。它来自古老的珠宝品牌Bentley & Skinner,属于英国皇室所有,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长女路易丝公主殿下的结婚头饰。头饰本身由45克拉的密镶钻石装饰而成,均以银托镶嵌并固定在黄金底座上,此头饰可拆成两件胸针。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铂金的大量使用使这顶头饰更加闪亮。

玛丽皇后: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孩冠冕 + 弗拉基米尔冠冕

玛丽王后 就比较大方了!先是戴着如今英国女王最爱的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孩冠冕” ,从年轻一直戴到现在。而且,她还戴着它出现在了英镑和邮票上!

诞生于1893年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是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女孩们联合筹钱为玛丽王后定制的结婚礼物。

1947年 ,玛丽王后将这顶冠子送给了大孙女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她的结婚礼物。

接着出场的是 “Vladimir Tiara大公夫人弗拉基米尔冠冕” ,这也是如今女王常在各种正式场合佩戴的。弗拉基米尔冠冕也被称为 “钻石珍珠皇冠”

弗拉基米尔冠冕诞生于1874年 ,原本是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儿子弗拉基米尔大公送给新婚妻子玛丽亚的礼物,使用了大约1900颗宝石。经过革命动荡后, 1920年代以28万英镑的价格出售给玛丽王后。 不过,玛丽王后的这顶弗拉基米尔冠冕少了几颗钻石,属于战乱造成的残次品。

玛丽王后委托皇室御用珠宝商Garrard将钻石补齐后,还想到了一冠三用的法子:将冠冕上的珍珠重新设计出可拆卸的,再找了一套祖母绿做成“替换装”。

如今,弗拉基米尔冠冕也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最喜欢戴的皇冠之一,她有时会用祖母绿替换镶在王冠里的珍珠,有时干脆什么宝石都不要。

对了,玛丽王后的这两顶冠冕,使用的其实都不是真珠宝。因此剧组也不太敢给什么特写,以免穿帮。

事实上,珠宝首饰作为**演员中重要的道具,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映角色性格、心理甚至是推动剧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导演在这方面的用心也可以看出其对**人物塑造上的功底。在**史上,众多的爱情影片中曾经都不止一次出现过珠宝首饰,这些珠宝或奢华、或简约,陪伴着男女主人公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或许有情人最终未终成眷属,但陪伴着他们的那些珠宝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过。

希望之星深蓝色,世界著名珍宝;300多年以来,它给占有它的人带来的厄运比所有巫师的诅咒还要坏。

这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因而又有“神秘的不祥之物”之称。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貌似是说诅咒所有有私心拥有希望钻石的人都将受到诅咒。

摄政王钻石

这颗钻石是在1701年,由在戈尔康达的克里斯蒂纳河畔帕特尔钻石矿干活的印度奴隶发现的,原重410克拉。

这名奴隶为了把钻石带出矿山,忍痛割破自己的大腿,将钻石藏在皮肉之中,然后缠上绑带,逃出了矿区。

他向一个英国船长吐露了秘密,并提出与该船长分享钻石,而条件是帮助他逃离这个国家,船长表面上答应了这个奴隶的要求,但在旅途中,船长偷走了钻石并把他扔入了茫茫的大海之中。

据说船长以1000英镑的价格,把钻石卖给了商人杰姆村德。

后来,马德拉斯的英国总督托马斯·皮特以24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这颗钻石,并把它命名为“皮特”钻石。

钻石由“贝德福特号”商船运回伦敦,在伦敦,该钻石由约瑟夫·库帕进行切磨,钻石的重量也从410克拉减少到4005克拉,切磨工作所花去的费用高达5000英镑,在18世纪初期,这可是一笔相当惊人的开销。

约过了两年,对“皮特”钻石又进行了重新切磨,又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

经过精心策划设计,“皮特”钻石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若干颗钻石,其中最大的一颗重1405克拉。

因售价昂贵,要出售这颗巨钻也相当困难。

而另一方面,许多人对这颗钻石非常感兴趣,想方设法想见识见识。

因此皮特常担心钻石会被盗,总把钻石带在身上,从不离开自己一步,经常变换住地,还经常伪装自己。

总之,皮特被这颗钻石折腾得疲惫不堪,为了解脱这种困境,他急于出售这颗钻石。

桑西钻石

这颗钻石重55克拉,传说这颗钻石曾镶在勇士卡尔头盔上,后在一次厮杀中丢失。

1589年“桑西”钻出现在葡萄牙国王安东的珍宝库中。

后以10万旧法郎卖给法兰西珍宝库总管领主德、桑西。

“桑西”钻很长时间一直是他家族的传家之宝。

后馈赠给法兰西王耿利赫二世,并列入法兰西国宝库清单中,1792年这颗钻石被洗劫走了。

1830年“桑西”被一位乌克兰工厂主的后裔杰米多夫买走,成交价50万法郎,法国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场官司,五年之后钻石判给了杰米多夫。

桑西钻石是印度产的火红的钻石。

1570年,法国驻土耳其大使桑西将它购得,并把它献给法国国王亨利三世。

桑西钻石(Sancy)和大多数著名钻石一样有着有趣而丰富的历史故事。

这是一颗5523克拉的淡**钻石,来源于印度,**很淡,甚至你会认为它是无色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颗钻石没有亭部,而是只有一个冠部,整颗钻石像一面盾牌一般。

目前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

佛罗伦萨钻石

“佛罗伦萨人”钻石是一颗充满传奇色彩的钻石。

1467年,它曾归夏尔·勒·泰梅雷尔所有。

在布鲁日城,夏尔曾找人对钻石进行了琢磨。

这位勃艮第公爵酷爱宝石。

他相信宝石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亲身经历的各次战役中总是身不离宝石。

然而虚幻的信念并未能阻挡死神召唤,1477年,他丧命于南锡城前,钻石同时不翼而飞。

据说,一个士兵经过冻结在河中的公爵的尸体时,取走了钻石,那位士兵把钻石当作一块无甚价值的玻璃,它只换了买一个烧饼的钱。

直到1657年,人们才找到“佛罗伦萨人”钻石的真正下落。

那一年,让·巴蒂斯特·塔韦尼埃在颇有势力的托斯卡纳公爵洛朗·德·梅迪西斯的珍宝中发现了那颗已定名为“佛洛伦萨人”的钻石,1743年,钻石自梅迪西斯家族传给奥地利皇族,以后,奥地利皇帝弗朗索瓦曾传人将它镶嵌到自己的皇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钻石一直为奥地利皇族所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77790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 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