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玉石的手电 都有哪些光?

鉴定玉石的手电 都有哪些光?,第1张

专用珠宝强光电筒,CREE大功率LED灯泡,最亮180流明;四种照明模式(高亮、中亮、低亮、爆闪)工作生活两便;使用2节AAA电池,最长续航时间900分钟;高韧性不锈钢线夹,美观精致,携带方便;铝合金阳极化表面;

玉石鉴定手电筒的作用

电筒的作用:

一、看裂

有裂的地方会有隔光效应,但不能用太亮的光线,太亮的光线会打穿裂纹而透光,这样就看不到隔光效应了。

二、看结构

1:正确的用法,应该是60--70度的角度打光,才能更容易看清楚结构。

2:根据材质的结构去判断是什么材质的,是天然还是人工合成的。

3:用透光度判断一些串礓的深度、裂的深度、棉的深度。

手电筒是鉴定玉石是最常用的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手电筒的强光角度不同、强光源离玉石远近不同,照射方式不同得到的鉴定结果也不同。有些人用手电直射或背射来给别人介绍玉的细腻度,这是误导,鉴定玉的颗粒粗细度只有用强光手电筒呈45°角侧打才可以。

珠宝鉴定手电筒使用的方法:

手电筒光源紧贴玉石表面直射,主要是看玉石的质地、浑厚度。

强光手电筒直射在和玉石的表面,玉石内显透光性,且光韵为相对聚光,而直射在石英岩、大理岩、玻璃混合制品上光韵则相对散光。

直射的手电筒慢慢平移时,可鉴定玉石质地结构是否均匀。手电筒平移时,玉石的透光性均匀说明结构均匀,透光性不均匀,说明玉石的结构均匀性不好。

  珠宝鉴定用手电建议使用白色LED 强光手电筒 (LED 的工作电压在3V左右,大功率的LED 以3W的产品为好)。

  LED强光手电的灯头有两种聚光方式,一种为聚光杯聚光,一种为凸透镜聚光,聚光杯聚光效果比较好,光损耗小,重量轻,可以把灯头的部分密封的很严,提高防水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光斑不可调,这样在使用的时候近处则照亮面积很小,而凸透镜聚光的最大优点就是光斑大小的无级可调,但很难做到防水性好,所以一般户外运动爱好者多会根据环境选择前者。强光手电的电源多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或镍镉镍氢电池,额定电压37V,容量几百到几千毫安时不等,根据常见LED光源的功率,续航能力范围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鉴定玉器我们都会辅助各种仪器来进行测定,但是除了这些科学的鉴定仪器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照玉手电筒也可用来鉴定玉器。在这里我使用tank007照玉手电筒不同的光照、不同的角度以及照射方式能够鉴别出玉器品质的真假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将tank007照玉手电筒靠近玉器的表面观察其内部的质地以及浑厚度,如果用tank007照玉手电筒照射和田玉器的表面,那么就会出现透光性,并且光束非常的清晰集中。但是如果照射的是大理岩或是玻璃以及石英岩等,光线会比较混杂,呈散射状。除此之外,将手电筒绕着玉石平移,能够通过其透光性的均匀程度来观察玉石的结构是均匀。

其次,用tank007照玉手电筒能够清楚的观察玉器的密度以及颗粒度是否细腻,可以将tank007照玉手电筒对准玉石没有皮面的一侧进行照射,如果在玉石几厘米之间是呈45°角照射,那么可以通过不断的移动来观察玉器中的絮状结构,以此来判断玉石的细腻程度。

最后的方法就是用tank007照玉电筒来观察玉石内部的杂质以及绺裂情况。将tank007照玉手电筒对准玉石,看其内部是否有杂质、黑点以及绺裂的情况,根据不同的光线会出现不同的折射反应。

你好,我在用的强光手电是一个叫庄和的牌子的,集黄、白、紫三种光,聚光好,穿透力强,是专业用于珠宝鉴定的强光手电,标配的电池是配的进口松下电池来的,电池很耐用,最主要的是他们这个材质是304不锈钢的,手感非常好!他们很专业,什么问题都能仔细的回答,我现在都用了半年了,一直用来看玉石,质量很好,很不错。某宝上面就有。

首先,手电筒光源要紧贴玉石表面直射,主要是看玉石的质地、浑厚度。强光手电筒直射在玉石的表面,玉石内显透光性,且光韵为相对聚光,而直射在石英岩、大理岩、玻璃混合制品上光韵则相对散光。

其次,直射的手电筒要慢慢平移,可鉴定玉石质地结构是否均匀。手电筒平移时,玉石的透光性均匀说明结构均匀,透光性不均匀,说明玉石的结构均匀性不好。

一、看裂

有裂的地方会有隔光效应,但不能用太亮的光线,太亮的光线会打穿裂纹而透光,这样就看不到隔光效应了。

二、看结构

1:正确的用法,应该是60--70度的角度打光,才能更容易看清楚结构。

2:根据材质的结构去判断是什么材质的,是天然还是人工合成的。

3:用透光度判断一些串礓的深度、裂的深度、棉的深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50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