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
在这条昔日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的名胜古迹。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千年前的地下军阵—秦兵马俑;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有“鸟的王国”之称的青海鸟岛;有如诗如画的“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乡美称的吐鲁番盆地。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1假髻
隋唐五代妇女盛行高髻,不仅以假发补充,而且还像汉代巾帼那样做成脱戴很方便的假髻,称为“义髻”《唐书·五行志》:“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 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拖河里,黄裙逐水流。”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张雄夫 妇墓出土一件木胎外涂黑漆的义髻,其底部小孔留有金属簪的锈迹,此墓出土女俑头上髻式与此相同,上绘精致花纹。该地唐墓出土一件纸胎涂漆描花的头饰,与峨 髻相近,南京南唐二陵俑也戴此种头饰,惟没有繁缛的花纹,出土时称为纸冠,也可能为义髻之一种。此外回鹘髻也是假髻,巾子则是衬垫头发所用。
2发钗
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 钗钗首花饰简单,另有专供装饰用的发钗,钗首花饰近于鬓花。晚唐适应高髻的实用出现长达30厘米至40厘米的长钗,仅江苏丹徒就出土700多件,陕西西 安、浙江长兴等地也有发现。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长37厘米,钗头有镂空的双凤及卷草纹。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 钗,形象丰美。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 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3簪
五代时用细金丝盘花,1956年安徽合肥西郊出土一批南唐保大年间的金首饰中,有一件双蝶花钿簪,用金丝盘成两只相向飞舞的蝴蝶,两翅满镶**琥珀。
4步摇簪
唐代贵妇簪步摇,陕西西安韦泂墓壁画,陕西乾县李重润墓石刻都有插步摇簪的人物形象。《杨妃外传》说唐玄宗叫人从丽水取最上等的镇库紫磨金, 琢成步摇亲自给杨贵妃插于鬓上。“云鬓花颜金步摇”,是唐诗人对杨贵妃的描写。安徽合肥西郊南唐保大年间墓出土1件金镶玉长28厘米的步摇,上端像双翅展 开,镶着精琢玉片花饰,其下分垂珠玉串饰。另一件长18厘米,顶端有四蝶纷飞,下垂珠玉串饰的银步摇,制作都极精致。
5梳篦和宝钗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绘画如张萱《捣练图》、周昉《纨扇仕 女图》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养人壁画中均能看到。《捣练图》所画插梳方法,有单插于前额、单插于髻后、分插左右顶侧等形式。《纨扇仕女图》仕女插梳方法有单 插于额顶、在额顶上下对插两梳及对插三梳等形式。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盛唐供养人乐廷瑰夫人花梳插于右前额,旁插凤步摇簪,头顶步摇风冠。至晚唐、五代, 头上插的梳篦越来越多,有多到十来把的。榆林窟五代女供养人壁画曹议金眷属头上都插有6把梳篦,金银花钗,金钿花及珠玉项链。元稹《恨妆成》:“满头行小 梳,当面施圆靥”。王建《宫词》:“归来别施一头梳。”正说明这种插梳风尚。汉代梳多为马蹄形,唐代把造型拉长成月牙形,五代以后,梳背变成压扁的梯形, 宋仁宗时,髻高有至三尺,白角梳长一尺二寸的。隋唐五代作为头饰的梳篦常用金、银、铜制作,上饰精细的花纹,湖南长沙南门纸园冲唐墓出土铜梳已残,背上有 清晰的纹饰,作双鸟徘徊旋飞。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金錾花栉,高125厘米,背部半圆形,中央刻镂卷草花叶和一对飞天,其中一个吹笙,一个持拍板,四 周绕以联珠纹,镂空鱼鳞纹及缠枝梅花与蝴蝶相间,极为华丽。 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细金工技术的进步,金银首饰制作空前精致。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周皇太后的外孙女李静训九岁夭亡,葬于西安玉祥门外, 随葬器物中有一条金项链,链条系用28颗镶各色宝石的金珠串成,项链上部有金搭扣,扣上镶有刻鹿纹的蓝色宝石,下部为项坠,项坠分为两层,上层由两个镶蓝 宝石的四角形饰片紧靠圆形金镶蚌珠环绕红宝石的宝花作坠座,下层就是坠座下面悬挂的滴露形蓝宝石。
唐代的颈饰从敦煌莫高窟绘画和彩塑佛像上所见,多系项圈与璎珞组合而成,更为豪华富丽。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代壁画供养人霍丹王公主身上所戴多条玉石项链,与高大的义髻金凤冠及金步摇相配,十分雍容华贵。 1手镯
隋唐五代时手镯制作华贵精美,陕西西安何家皂唐代窖藏出土白玉镶金玉镯,玉分作3段,每段两头部都金花绞链相联,可以开启,华贵无比。与沈括 《梦溪笔谈》所记,从六朝陵墓出土“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为九龙绕之”的玉臂钗异曲同工。隋唐时一般的手镯,镯面多为中间宽、两头狭,宽面压 有花纹,两头收细如丝,朝外缠绕数道,留出开口可于戴时根据手腕粗细进行调节,戴脱方便。这类手镯有金制的,也有以金银丝嵌宝石的。安徽合肥西郊南唐墓出 土的银嵌料珠手镯,以两股银条为镯身外缘,宽面留出空缝,空缝间夹有一根银丝,穿着一排不同色彩的料珠,式样极为新巧。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相当五代的 辽墓中出土凿花金手镯,镯身装饰两道宽度相等的花纹,看似两副手镯合于一体。
1944年在四川成都锦江江岸不远的前四川大学原址一座晚唐墓中发现一件银镯,镯环空心,断面呈半圆形,里面装有一张极薄的佛教经咒印本(见 《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5期),印有坐于莲座上的六臂菩萨、梵文的咒文及汉字印卖咒本者的姓名住址。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曾盗走一张与此类似的宋 代经咒印本,刊着“若有人持此神咒者,所在得胜,若有能书写带在头者,若在臂者,是人能成一切善事,最胜清净,为诸天龙王之拥护,又为诸佛菩萨之所忆 念……”。由此得知,唐宋时期还有在手镯内藏带经咒护身的风俗,后世认为戴手镯能辟邪、长寿,正是古代宗教思想留下来的传统观念。
2臂钏
臂钏又名跳脱、条脱,是由捶扁的金银条盘绕旋转而成的弹簧状套镯,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十几圈不等。根据手臂至手腕的粗细,环圈由大到 小相连,两端以金银丝缠绕固定,并调节松紧。隋唐时的臂钏,在陶俑和人物绘画中可见到佩戴的形象,如1956年湖北武昌周家大湾隋墓出土陶俑,唐阎立本 《步辇图》抬步辇的九名宫女及周昉《簪花仕女图》中贵妇,就带有自臂至腕的金臂钏。 隋唐时期,鞢〓带已是男子常服通用的东西,鞢〓是革带上以备挂物的小带子,已于前章叙述。因鞢〓带是从西北少数民族流入中原,至隋唐而盛行, 故在隋唐初期,革带上所系鞢〓较多,盛唐以后减少,少数民族和东西邻国所系鞢〓较多,汉族所系较少,这是生活方式不同的缘故。过着游牧流动生活的少数民 族,居无定处,需要随身携带弓、剑、砺石(磨刀石)、火镰、帉(音芬,大巾为帉)帨(手巾)、针筒、算囊之类生活器具,带得越齐全,使用时越方便。汉族过 着定居的生活,腰间东西挂得太多,反而感到累赘。北朝末期和隋唐初期,以鞢〓带上銙的质料和数目多少表示服用者身份高低,最高级的革带装十三銙,为皇帝及 高级大臣所用。銙的形状有变化,唐太宗赐给功臣李靖的十三环玉带,銙形七方六圆。唐韦端符在《卫公故物记》讲他见到的十三环带,銙形方者七,挫者二,隅者 六。十三銙各附环,佩笔一,火镜二,大觿小觿各一,笇囊二,椰盂一,还有五种东西已亡失。《唐会要》卷三十一载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令内外官依上元元 年(公元674年)敕,文武官带七事,即算袋、刀子、砺石、契必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鞢〓七事。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说唐朝后来规定天子用九环 带。在西安何家村出土的10副玉带中有一副白玉九环带,九环外有三个三角尖拱形并在底部琢有扁穿孔可系鞢〓的銙。另外像陕西西安郭家滩隋姬威墓的玉带只七 环,是不完全的带具。日本美鹤美术馆也保存了同样的一套。唐五品以上武官有佩鞢〓七事的制度,但初唐绘画如《凌烟阁功臣像》和《步辇图》中的官员只佩香囊 和鱼袋。西安唐韦炯墓石椁线刻人物有在革带上佩刀的,可带上悬挂的鞢〓数目不多。而在西安唐永泰公主墓墓石椁线刻男装宫女身上所束钿镂带上悬挂的鞢〓反而 较多,男装宫女中有一个头梳双髻、身穿窄袖圆领衫、小口袴,平头花履,双手捧方盒的,画面只看到她身体的正面和左侧面,已看见她腰带上悬有八根鞢〓带,如 加上看不见的右侧面所悬数目,应达十三根,除腰间有时挂香囊小银铃外,一般不在鞢〓上挂东西,只是一种时髦的装饰打扮
而敦煌壁画中进香贵族,却具有佩鞢〓七事的形象,可见胡汉习俗的不同。盛唐以后,汉族革带鞢〓渐少,至晚唐几乎不在革带上系鞢〓,只把带銙保留下来作为装饰了。
带銙有玉、金、银、铜、铁等不同质地,以玉銙最贵,唐代玉銙有素面的,有雕琢人物动物纹样的。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白玉銙分方圆二式,上雕狮子 纹,銙下附环。辽宁辽阳曾出土浮雕抱瓶童子纹玉銙。銙下面开出可直接挂鞢〓带的扁孔,称为古眼。这是后期的形式,这种形式由盛唐流行到辽代前期。张祜诗: “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说明玉銙露于背后。玉銙紧密排在革带上的称“排方”,排得稀疏不紧的,称为“稀方”。
革带尾端所装〓尾(又名挞尾、獭尾、鱼尾),带尾端原来由上向下反插,唐高宗诏令〓尾向下插垂头。《新唐书·车服志》说“腰带者,搢垂头于 下,名日〓尾,取顺下之义。”唐代金带铭文都刻在〓尾上,前蜀王建墓出土玉带具,〓尾也刻有铭文。从中唐时期起,革带除单带扣、单〓尾的款式以外,又出现 了一种左、右腰部两侧各系一带扣和〓尾的双带扣双〓尾款式,系紧之后,双〓尾分垂一旁,起对称装饰效果。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之执扇者是背侧身的 姿势,正好能看清楚它的装身效果。这种革带,前腹和后背部分都可装銙,不像单〓尾带那样穿过扣眼后有一段会被銙带遮住,故到宋金时期就渐渐流行开来。
有历史的地方,就是有感慨的地方,有历史的地方,就是有文字的地方。吐鲁番文明的残片,失落在交河和高昌,也失落在火焰山和苏公塔。根植在骨髓里的历史气息,在这片土地上,你和我都是见证人。
交河故地
历史遥远,我们的脚步更加遥远。
我们一行人沿路而上,昔日曾辉煌过的城池,如今已经衰败,仅有土坯在哀叹,在伤感,故日的城壁在烈日下叹息不止,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故事。
烈日下的交河,炎热的让人难以承受,这似乎象征了一种力量,象征了古老沉睡的王国,也象征了自然,更象征了一种历史,在交河的每一块土里,都深深的埋藏了这种思想,并且通过吐鲁番特有的遗迹,向我们展示这里古老的故事和传说。
一位文人或者是一位学者,在夕阳下走过这里,登上高高的城坯,极目望去,旧日王国的气息成为余辉中的哀伤者和见证者,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是余辉的哀伤和感叹?还是古老王国的沉默和无语呢?我想那只有问残存的老墙了。我相信秋雨先生眼中的交河和农民的眼中的交河,应该是相同的。
交河故地,千年不逢一雨,寸草不生,偶有大雁过往,也是哀感的调子滑过灰色的荒芜。只有孤独者稍顺经过这里,那是风默默无语带着沙土从一个角落行走到另一个角落。除去了颜色的交河,只有荒芜和孤独的古老气息,弥漫着贴切和厚重吐鲁番情感。就像是一个空虚的时代,在荒蛮上成长起来的古罗马决斗场一样,已经是很久以前的文明衰败了。
别人说交河是死于战争,我说交河灭亡于自然和孤独,也正是这种孤独,让我们看到交河真正存在的价值。古老的城池,在自然面前,不堪一击,脆弱得如同婴儿,全城之力的城墙,十米宽,高数十丈,炮火也显得无力,而在古老的历史和自然面前,他荒芜了,孤独了,成为了面前这些土坯。怎么不让人感叹呢?尘土于秋霜同傲骨,交河于夕阳共伤悲。或许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和归宿。
回来的时候,我问同行的一个女孩子,感受如何?她说:感觉就是很热。我笑了,历史也笑了。大概这就是历史。
火焰的唇
冰岛的冷是冷的极至,火焰山的热是热的极至。
火焰山坐落在火焰的唇上,干喝而又富有活力,身披红衣而又没有女子娇柔做作之感,这就是西域的味道,浓厚而深重,也正应证了西域的民族和风情,如同火热的少女衣裙,舞蹈着生命的迹象,赞美火的民族演绎着烈日的礼赞,这就是吐鲁番的火焰山。
火焰山哦火眼山,驼走大漠在这里和你融于了一体,在这里将豪情和雄浑演绎的醉人。走过者都说这里是生命的干涸地,是生命无奈的挣扎地,而驼是这块土地上的勇士和奉献者。行走在火焰山的土地上是驼生命的责任和义务。这驼的精神正是这吐鲁番人民的精神。
火焰山的热是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驼走大漠的豪情在沙漠的干喝面前,也只能说是流浪者的抗争,正是由于这种抗争,才造就了驼的雄浑和精神,驼面对大漠执着的抗争,为水,为生命,也为了生存。在火焰山人民的眼睛里生命因抗争而美丽,驼因火焰山而更加的拥有神话色彩。
驼沿山而上,渐渐只有背影。行走在沙漠烈日下的驼,行走在火焰山的脊背上的驼怎能不让人敬佩呢?人经过这里,饥喝和干热早已让他们没有了思想和冷静,去感叹这干涸生命的美丽了,可是驼却依然在火焰的唇上行走,将精神洒在路过的沙漠和通向远方的商路上,我突然感觉到驼是吐鲁番的象征,也是整个新疆民族的象征。
庄子是一种思想,尼采是一种思想,我想火焰山也应该是一种思想,驼也应该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只有生活在吐鲁番的人民知道,吐鲁番的土地知道。我作为一个过客,仅是匆匆而过,获得的是那样的贫乏和无力,可是又是那样的无奈和感慨。
火焰山下有克孜尔千佛洞,洞面残缺不全,以面观去,仅有残存,缅怀之感,渐也哀凉。于是生怨,如女子的眼神,在绝望中干枯,这种干枯是历史的罪过,而我们都将成为这历史的罪人。克孜尔千佛洞背靠火焰山,埋藏了不知道多久,现在突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似乎古老的文化要和这火焰山一样为我们留下几许精神。
佛洞的洞窟也不是很多,洞内甚是干热,有几窟有坍塌之感,人工修复,很是生厌,有虚做之疑,历史本来自然之物,自然而来,又为什么不让自然而去呢?本不应该打扰的平静,在几个现代人的说笑和指点中远去,现代的文明如何跪拜和承接古老的文化和历史呢?想到这里,火焰山更热了。
车出火焰山,从车窗望去,右边几座坟墓遥远,左边的深渊,河水浑浊,偶有驼行。高空望去,山色灰红,大概七月的火焰山就应该是红的颜色吧。
车前行语
车行至苏公塔,天气已经热了起来,吐鲁番的七月,即使是晚上,热也笼罩着这块土地的,热似乎对这块土地特别的厚爱,难以割舍。
阳光下的苏公塔给人一种古朴的宁静,似乎想告诉你什么,可是究竟又没有说。在历史的长河里,它的故事是那样的渺小,可是又是那样的庞大,和着早晨的空气,照耀着吐鲁番这一块土地的太阳,也只有它是这里历史的见证人了。
对于吐鲁番的历史,我是模糊的,来之前我仓促的翻阅了一下,才发现我是错误的,对于历史,我们翻阅的仅仅是纸张,而不是文字,也不是历史的角落。不过幸好我翻阅了一下,至少我是这一群来苏公塔的幸运者,也是这一群来苏公塔的幸存者。
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的木纳村,额敏塔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额敏和卓死后次年,其次子苏来曼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文字的记录往往简单几笔,可是我们究竟能读到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呢?我认为只有一点,那就是精神,永恒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和怀念的,正因为缺少才怀念,也正因为怀念才缺少,就像我们将珠宝挂于胸前一样,可是忽略了珠宝是因为我们人为的认可才有了价值。我们忽略了历史本身的价值,游走在苏公塔前,我们又是来看什么的呢?看我们的无知和历史对我们的嘲笑吗?还是我们冠冕怀古者的心情和娇媚怕阳光的油纸伞呢?
塔前有额敏和卓的大理石雕,在晨光中格外的肃静,周围鲜花相伴,使雕像更加突出,这雕像突然让我遥想我们死后,我们的墓前又放的什么呢 大概多数人会平庸的度过一生,而这平庸的生活中又有多少奋斗的成分和不干做寂寞者的努力呢?我想生命的解释,不是一句苍白的诗句,也终究不是一段零散的文字的。
整个苏公塔分为两座,一座为塔,一座为寺,经过后人修葺,更加的完善和秀美。从塔身出来,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个有英雄的时代,是时代的不幸,更是百姓的不幸。不过我又想起了另外一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更是一个平庸的时代。
高昌畅想
当高昌的遗风吹动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土的世界了,一堆很常见的土坯,或感慨,或沧桑,百年历史仅有烈日当头,残存旧梦,又到那里去寻找它的源头呢
我和阳上了最高处,一眼望不到尽头,高高矮矮的用土坯写下的岁月,连绵起伏的土坯,远远的畅想,另人默默无语,或思考,或感慨,一时间都来了。可是站在骄阳下的我们都没有说出什么,或记录什么?只是站在那里,如凭吊自己的坟墓一样,那样的传奇。
高昌古城,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因其“地势高敞,人广昌盛”因而得名。公元460年(和平元年)车师国亡,柔然立阚氏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公元1290年,海都、都哇率军攻占高昌城,1283年,哈密力失守,火赤哈尔的斤战败被杀,王宫迁往甘肃永昌。高昌回鹘王国灭亡,传世417年,至此,高昌城遂废。
这是有关高昌的历史记录,是前人惜墨如金还是后人忘记了注释,文字间的游离破碎,似乎如同这眼前的土坯一样没有多少话语,不过这或许正是高昌要给我们的感觉,它要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土坯,这样的感情和这样的追忆。否则历史的情感又到哪里去寻找呢?
在高昌的途中,我听几个历史系的大学生说高昌太无知了,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用这个词,或许是天太热,白去了?或许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我曾记的一位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历史的苍凉是因为人类的悲哀,或许用到这里很是恰当,高昌的悲哀也是原于我们的悲哀,原于我们去旅游的无知的悲哀。历史的高昌和许多文迹一样在口唾中,让人不仅仅是心疼,更是人类的对历史的荒凉。无知的历史上,长满饿之花的枯萎,是原于无知者和罪人。而这一群人中,又有多少不是罪人的呢?
我有时甚至想,我们的罪过不仅仅是对高昌的遗忘,更是对历史,对自己的遗忘,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双眼时,而记住的又有些什么呢?是华下的五千年文明,还是长城的汗颜,这些让人遗忘的太快。这物质饱和的国度,精神世界的荒芜,生长了多少寄生虫和乞丐,从文明的校园里走出的究竟又是什么呢?真的很难说了。
历史仓促的脚步留下今日的高昌,达者往往忙于应酬而疏于凭吊,无知者油嘴鹤肉,究竟高昌在我们的眼睛中是什么呢?
站在高昌城的土坯上,向远处望去,像是失落的记忆游离在这块土地上,片片破碎,片片散落,我向远处走去,一路无语,我想高昌已经做了许多了,我们还要为高昌做许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