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民间,流传着不少张献忠藏宝的故事。
传说张献忠在自己的大西政权快要灭亡的时候,专门派自己的义子张可旺浩浩荡荡带领一队人马,并且招募了几百名资深的石匠去灌县大观镇的青峰山去。
他们声称自己去采石,可是有点诡异的是,时间过去了好久,附近的人们也没有看到他们运出去一块石头,甚至说连石头的影子都没有见到。更叫人们纳闷的是,既然是采石头,总要铺路吧,安营扎寨吧,那么多人总要吃喝拉撒吧,连宿舍营地都没有搭建。
更诡异的是,时间都过去半年了,也没有看到里面走出一个活人,那么多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茫茫的大山里,不见踪迹。
于是有人就提出了一个猜想,所谓的采石就是一个遮人耳目、瞒天过海的一种手段。想来是张献忠见大势已去,知道自己日后也难以翻盘,于是张献忠不得不为自己日后做打算,让张可旺以采石的名义率领一干人等进深山里面修建藏宝的洞穴或者地宫,等修建好之后,再把参与施工的工匠全部除掉,以保守秘密。
关于藏宝地,还有一个历史记载,说大青山里有一座寺庙,名叫普照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周围百里都非常有名,香客络绎不绝,非常热闹。但是在明末的时候该寺庙突然毁于一场大火,整整烧了一天。一天过后,寺庙化为废墟,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火是谁放的呢?无人知晓。但清朝雍正年间有个普照寺住持老僧,他已经一百多岁了,曾经告诉徒弟,普照寺当年的那场大火是张献忠指使部下所放,张献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不知何故,把寺内所有人都残杀,后放起一把火焚尸灭迹。
嘉庆年间,皇帝曾拨款重修普照寺,但由于官员贪腐,层层收取回扣,拨款到了下面已经所剩无几,只能象征性地将就建起占地不到半亩的寺庙。
而到了道光年间,寺庙不知道哪来的钱,突然进行扩建,他们一没有向官府伸手,二没有向社会募捐,三没有向老百姓摊派,但一年之后,一座雄伟壮观的普照寺拔地而起,比原来的面积扩大了数百倍,新建房屋300多间,而且用料考究,富丽堂皇。
如果没有几十万两银子,寺庙不会建造这么大的规模。银子拿来的呢?据说寺庙里一个小和尚上山砍柴,走到一个山坳里的时候,发现一处地方上长的草跟别处有明显差异,非常旺盛,他漫不经心割掉了一片,过两天一看,又长出老高。
于是小和尚就把这个奇异的现象告诉了方丈,方丈带人赶到那里,在下面挖出来海量的金银,僧众一看那么多金银,都傻眼了,还是方丈有主见,他冷静地说,这银子是佛祖赐给我们的,不如我们用它来扩建寺庙吧。
这仅是关于张献忠藏宝的另一个传说,民间关于张献忠藏宝传说不知凡几、多如牛毛。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是一首在西南地区流传了几百年、关于张献忠宝藏的歌谣。
但更多的传说或记载指向了水底。张献忠在水路从岷江沿河进入江口途中遇南明军队的攻击,而他当时带着起兵多年从各地搜刮劫掠来的不计其数的珠宝,怎么办呢?张献忠只好忍痛下令全部沉入江底。
从这批宝藏沉入江底的那天起,就有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到这里寻宝。但因为河流湍急,范围太大、目标不清晰而无功而返。
也许正因为这样,这批宝藏一直安然无恙在江中沉睡了三百多年,无形中保护了这批宝藏。
2017年初,考古界爆出一则重磅新闻,张献忠装满珍宝的沉船之地,被发现了,已经开始挖掘。
根据媒体报道,2017年第一批挖掘的文物达到了30000多件,加上18年出水的12000件文物,共有4万多件,专家认为这有可能仅是冰山一角。而在这些文物中,最有价值的当数蜀王金宝,因为这个金宝到目前为止有独一性,是明代藩王唯一流传下来并得见天日的金宝实物。
所谓金宝,就是明朝皇帝封亲王的依据,是金子做的委任状。世代相传,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个身份证。而在张献忠沉船地发现的蜀王金宝,就是蜀地藩王的身份证。
在张献忠沉船的现场,还有很多宝贝属于蜀地藩王的,不消说,都是贪得无厌的蜀王搜刮民脂民膏的见证,也是张献忠贪婪的铁证,像黄金身份证这种宝藏一定不会是藩王主动献礼给张献忠的。
蜀王的地盘就在今天的四川,四川在古时候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天下有名的富足之地。
明朝的时候,四川这片土地上,曾经前前后后出现过13个蜀王,第一代蜀王府始建于公元1378年,一直建了12年才完工,由此可见这座蜀王宫殿富丽堂皇的宏大规模。
明代的一篇游记就说,四海王府,当属蜀府。由此可见蜀王的富不是浪得虚名,按照明朝的工资标准,藩王的年薪是1280万,还不带各种临时奖励和补助,属地富饶或贫瘠,也是直接影响藩王财富值的一个标准,四川土地资源丰富,商业发达,财源可以说是滚滚而来。
说罢了蜀王金印,再说说"永昌大元帅"虎钮金印。这件文物的含金量也非常高,而且关于这件文物的来历也费了一番周折。
2016年10月,眉山警方宣布破获江口沉银遗址盗挖倒卖文物大案。在追回的文物中,一枚"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受到学界关注。这枚印章金光灿然,虎钮身姿矫健,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九叠篆"在印台上阴刻了"永昌大元帅印,癸未年仲冬(1643年)吉日造"字样。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象征着极高的身份。金印在江口出水,证实曾为张献忠所有。
上面的金册,则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时定制的,寓意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统治是正当的,是纯金打造,价值连城。
这是张献忠宝藏里的钱币,但你看好了,这可不是普通的钱币,是张献忠的大顺政权发行的。
由于大顺政权存在时间,只是昙花一现,不仅发行量少,流通区域有限,传世的也少,因此他们都是古董市场的抢手货,价值不菲。
张献忠沉船中最小的物件就是耳环,大多都是从女人耳朵上抢过来的,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张献忠队伍多么残暴,军纪多差,而耳环的主人当年遭遇了什么,人们也不难想象。张献忠连妇女耳朵上的耳环都不放过,自然就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所以无论他们的将军多么运筹帷幄,士兵多么英勇善战,而结局注定是会失败的,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多行不义必自毙,任何一个政权,任何一支军队,不管它的成员是贵族还是受苦人,只要不把人民当做自己的父母,只要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个军队或者政府注定会失败,王朝注定是短命王朝。
张献忠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搜刮来那么多金银财宝,想用它做资本将自己的地盘扩大,将自己的事业做强,怎奈逆天而行,天怒人怨,最终还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这些珠宝成为一个历史见证,仿佛在向后人诠释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朴素道理。
17世纪中叶,在古巴岛附近的锡尔伯海域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运宝船沉没事件,并演绎出一系列曲折的故事。
锡尔伯海域位于古巴岛东南,加勒比海北部,是这一带最危险的暗礁区。水下几乎到处都是致命的珊瑚暗礁,并且年复一年地演绎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风暴、海潮和沉船。很多西班牙船长都称这一地区为“忧郁之眼”或“向每个人张开眼睛的暗礁”。还有人把这一带称为欧洲最大的船只公墓。
据海底勘查专家估计,有大量的西班牙运宝商船或因为航行技术不佳或因遭遇狂风暴雨而触礁,还有的是被猛烈的海浪抛在了岩石或者珊瑚礁的尖角上。总之,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静静躺在了水下珊瑚的迷宫里。
“努埃斯特拉”号是17世纪时西班牙在美洲新建的一支船队的旗舰。1641年7月底,“努埃斯特拉”号下海开始它的处女之航,经过第一站古巴的哈瓦那之后,被编入由总司令胡安·德坎波斯指挥的舰队。在31艘舰船的护卫下,这只西班牙运宝船开始向东航行。当“努埃斯特拉”号经过佛罗里达角和萨尔乌之间狭窄而纵横交错的珊瑚暗礁水道时,遭遇到强风暴,几十艘船只顷刻之间支离破碎,其中有的沉入海底,有的被卷入巨浪。而“努埃斯特拉”号由于桅杆被折断,船帆也被撕破,就只能在海面上随风飘荡。
1641年11月2号,风雨交加,怒吼的海风和汹涌的巨浪把“努埃斯特拉”号推到了锡尔伯海域。船员们只听得珊瑚暗礁咔嚓咔嚓撞击着“努埃斯特拉”号的船底,还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卷入冲天的巨浪之中,等从巨浪中颠簸出来,船已断成两截。万分惊愕中,绝大多数船员被抛入海底。有几个船员手疾眼快,赶紧逃到自制的木排上,漂流到露出海面的珊瑚礁石上,用木头搭建了一个平台,在上面靠仅有的一点储备艰难地忍耐了几个星期。但由于好多天没有见到一个人影,也没有救援的船只,他们只好自救。于是这些幸存者又把他们的小平台改造成一只小船,试图前往伊斯帕尼奥拉岛。然而,就在离岛不远处,小船被风浪卷入海底,整个小船上仅有奥塔维奥一人幸存。据奥塔维奥后来透露说,当时,“努埃斯特拉”号船上满载着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哥伦比亚的宝石及委内瑞拉的璀璨珍珠。
“努埃斯特拉”号沉没四十二年后,威廉·费布斯前往锡尔伯海滩去搜寻它的残骸,并成为三百年来世界寻宝史上最幸运、最富有的人。
加勒比海锡尔伯暗礁中的运宝沉船之谜17世纪中叶,在古巴岛附近的锡尔伯海域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运宝船沉没事件,并演绎出一系列曲折的故事。锡尔伯海域位于古巴岛东南,加勒比海北部,是这一带最危险的暗礁区。水下几乎到处都是致命的珊瑚暗礁,并且年复一年地演绎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风暴、海潮和沉船。很多西班牙船长都称这一地区为“忧郁之眼”或“向每个人张开眼睛的暗礁”。还有人把这一带称为欧洲最大的船只公墓。
据海底勘查专家估计,有大量的西班牙运宝商船或因为航行技术不佳或因遭遇狂风暴雨而触礁,还有的是被猛烈的海浪抛在了岩石或者珊瑚礁的尖角上。总之,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静静躺在了水下珊瑚的迷宫里。
“努埃斯特拉”号是17世纪时西班牙在美洲新建的一支船队的旗舰。1641年7月底,“努埃斯特拉”号下海开始它的处女之航,经过第一站古巴的哈瓦那之后,被编入由总司令胡安·德坎波斯指挥的舰队。在31艘舰船的护卫下,这只西班牙运宝船开始向东航行。当“努埃斯特拉”号经过佛罗里达角和萨尔乌之间狭窄而纵横交错的珊瑚暗礁水道时,遭遇到强风暴,几十艘船只顷刻之间支离破碎,其中有的沉入海底,有的被卷入巨浪。而“努埃斯特拉”号由于桅杆被折断,船帆也被撕破,就只能在海面上随风飘荡。1641年11月2号,风雨交加,怒吼的海风和汹涌的巨浪把“努埃斯特拉”号推到了锡尔伯海域。船员们只听得珊瑚暗礁咔嚓咔嚓撞击着“努埃斯特拉”号的船底,还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卷入冲天的巨浪之中,等从巨浪中颠簸出来,船已断成两截。万分惊愕中,绝大多数船员被抛入海底。有几个船员手疾眼快,赶紧逃到自制的木排上,漂流到露出海面的珊瑚礁石上,用木头搭建了一个平台,在上面靠仅有的一点储备艰难地忍耐了几个星期。但由于好多天没有见到一个人影,也没有救援的船只,他们只好自救。于是这些幸存者又把他们的小平台改造成一只小船,试图前往伊斯帕尼奥拉岛。然而,就在离岛不远处,小船被风浪卷入海底,整个小船上仅有奥塔维奥一人幸存。
据奥塔维奥后来透露说,当时,“努埃斯特拉”号船上满载着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哥伦比亚的宝石及委内瑞拉的璀璨珍珠。“努埃斯特拉”号沉没四十二年后,威廉·费布斯前往锡尔伯海滩去搜寻它的残骸,并成为三百年来世界寻宝史上最幸运、最富有的人。
费布斯出生于英属北美殖民地一个清教徒家庭,是家里的第21个孩子。此人天生是个乐观派,尽管他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却养成了对世间万物强烈的好奇心。多年以来,他一直向往着去探索海底的宝藏。
1651年,他从缅因州来到印第安纳,然后又去了波士顿,靠做甲板上的建筑木工为生。长期的工作实践,使他成了造船的行家。有了一些积蓄以后,他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艘独桅纵帆船——“波士顿之星”号,并自任船长出海航行。
二十三岁那年,他成了波士顿最年轻的船主兼船长。随后的十五年间,他把自己的事业向加勒比海扩展,其主要业务就是向托尔图加和牙买加的海盗们提供存货和商品,在西班牙人和海盗之间扮演走私船长的角色并大发横财,一度垄断了西班牙与新大陆殖民地之间的贸易。
在一次去西印度群岛的航行中,费布斯无意中听到有关锡尔伯海域西班牙运宝船队沉没的故事,从此被“努埃斯特拉”号沉船所吸引。他当即决定去伦敦请求拜见英王查尔斯二世。幸运的是,查尔斯二世对他的计划非常支持,并成为他的资助人。同时,查尔斯二世还允许他租借海军的“阿尔及尔玫瑰”号快速驱逐舰以探险使用,这艘驱逐舰配备有18门火炮。
费布斯一向谨言慎行,包括这次的寻宝,尽管英国国王是资助人,他还是想尽量在秘密状态下进行。1683年,费布斯率领他的手下悄无声息地出发了。为了防止太多人获知他的这次秘密行动,费布斯带领他的探宝船在驶向加勒比海的锡尔伯海域途中从不作长时间的停留。刚开始,因为他对四十二年前的“努埃斯特拉”号沉船地点和周边情况一无所知,就通过多方联系,把当年整个船上唯一的幸存者奥塔维奥请了过来当向导,向他了解情况。等他的探宝船快要到锡尔伯海域时,费布斯就把年老的向导奥塔维奥打发回了伊斯帕尼奥拉乌。因为费布斯十分清楚,掺和的人越多,打捞出宝藏时他得到的越少。
然而,事实并非像他想像的那么简单。多少年过去了,锡尔伯海域依然到处密布着可怕的珊瑚暗礁。“努埃斯特拉”号残骸周围的境况比他预期的更加复杂。几周以来,海员们一直靠驱逐舰的舰载小艇来勘测海面下的地理环境。经过艰难搜寻,他们只发现了一块上面长满了珊瑚的银条,别的什么也没有找到。食物和饮用水却一天天减少。船员们开始抱怨,不想继续搜索下去了。费布斯不得不中断了这次海底探宝。
当他们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岛后,得知老向导奥塔维奥已经去世,费布斯非常沮丧地继续驶往英国,等待着他的是一条坏消息:此时,他的资助人和最强有力的支持者英王查尔斯二世已经去世。而英国的继任者不但对他的探宝毫无兴趣,还指责他劳民伤财,并把这位痴迷的寻宝者送进了监狱。
幸亏经过宫廷中权高位重的朋友帮助,费布斯总算获得自由。后来,通过宫廷重臣冯·阿尔伯马尔公爵求得英王的同意,费布斯才被允许继续探宝。但这一次他不但得不到英国皇家方面的资助,还必须答应英王王室的一个条件:一旦探宝成功,国王要求分得打捞出水的财物总价值的十分之一。
费布斯最大的特点是从不气馁,愈挫愈奋。他重新找了几位赞助者,并设法搞到两艘200吨的帆船。一艘名为“詹姆斯和玛丽”号的大帆船,排水量为200吨,配备两门火炮。一艘较小的“伦敦之亨利”号为多桅帆船,排水量为50吨,配备十门火炮。他重新组成了探险队,重返锡尔伯海域。
费布斯有着多年的经商经验。这一次,他满载着从各地筹集到的各式各样的交换物品驶向伊斯帕尼奥拉岛,因为当年的岛上有大批的海盗,费布斯带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海盗们所急需的,他因此可以大赚一笔。
费布斯的计划是,一旦他这次探宝再度失败,就要靠卖掉这些货物获得的利润以弥补损失。
他先甩出障眼法,把“詹姆斯和玛丽”号抛锚在普拉塔港(今属于多米尼加共和国),自己扮作一个和善又只想为赚钱而卖货的商人,在岛上与海盗们周旋。“伦敦之亨利”号则肩负着探宝的秘密使命,在罗格斯船长的带领下驶往锡尔伯海滩,去搜寻“努埃斯特拉”号的遗骸。
几个星期下来,罗格斯船长毫无所获。最后,这位身心疲惫的船长也想重蹈上次探险无功而返的后辙。将要撤退的前一天上午,在卡布隆角附近晶莹透彻的浅水中,他突然看见一颗光彩夺目的海鳃珊瑚,只见它在浅浅的海底时隐时现,似乎把罗格斯船长眼前的一大片海面都闪耀得五彩缤纷。
罗格斯船长马上叫了一个潜水员下去采摘,他想把这个美丽的珊瑚作为礼物送给费布斯以作为这第二次探宝失败的留念。没想到潜水员下去后,在这个珊瑚边突然发现了几门全身长满珊瑚的火炮,火炮位于水下10米至15米深处。他马上把这个意外的发现上来告诉了罗格斯船长。船长一听,当即又让另外几个潜水员下去勘查。终于,“努埃斯特拉”号在大片大片珊瑚的簇拥中露出了她神秘的面容!
原来,四十多年以来,“努埃斯特拉”号一直夹在岩层中间,周身又被珊瑚缠绕覆盖着,静躺地沉睡在加勒比海海底。
随后,罗格斯手下的潜水员们陆续从“努埃斯特拉”残骸中打捞出许多银条及大量的西班牙货币。当然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并不重要,他们急于搜寻的还是当年“努埃斯特拉”号的幸存者奥塔维奥告诉他们说的船上那些价值连城的黄金、宝石和珍珠。然而,正当他们试图再度下海时,突然强风暴来临,“伦敦之亨利”号不得不全速逃往伊斯帕尼奥拉岛,向费布斯汇报他的战绩。
当费布斯得知他的“伦敦之亨利”号已发现运宝沉船的消息后,立即指挥他的两艘事先已经检修过的、装满补给品的舰船驶往锡尔伯海域,于1687年2月22日抵达。
打捞工作从一开始就处处危机四伏,潜水员要想进入沉船遗骸的内部,每一次都必须用铁爪把甲板和船舱板使劲地撬开,才能挤进被珊瑚缠绕的船舷。此外,潜水员的氧气供给是通过很长的皮管来完成的,橡皮管与漂浮在海面的猪膀胱相连,把空气导入潜水帽。由于受到这种几近原始的通气方式限制,潜水员在水下就不能长时间停留。猪膀胱容积有限,里面的空气很快就会耗尽,以至于潜水员很快就都生了病,几天后有几个潜水员连连吐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们还是坚持着下海,打捞出大量的金条和银条。
几个星期以来,费布斯一直日夜坚守在打捞现场。原来他所关注的还不是那些零散的金条和银条。因为,当年“努埃斯特拉”号运宝沉船的唯一幸存者老奥塔维奥曾向费布斯详细讲述过,1641年7月底,总司令胡安·德坎波斯曾命令把一只价值连城的珠宝箱存放在“努埃斯特拉”号运宝船的最尾处,那只箱子里装满了专门为西班牙国王陛下准备的珠宝。令费布斯担忧的是,存放那只箱子的地方恰恰是沉船在海底的最深处。费布斯几次要求潜水员潜到残骸的最深处,但每次都遭遇失败。
后来,费布斯派出最有经验的潜水员,让他们无论如何搜索到那个珠宝箱。然而,以18世纪的潜海技术来说,下潜到水下10米至15米海底以下,简直是用生命作赌注。最后,费布斯自己竟然要亲自下潜,去搜索那只珠宝箱。费布斯几次下潜,只要他一出海面,他的嘴里和鼻孔就会血流不止,显得十分吓人。
最终,费布斯和他的手下还果真找到了那只珠宝箱,并经过三天的艰苦奋战,终于把它从残骸中拖到了“詹姆斯和玛丽”号的甲板上。费布斯和船员用自带的斧头万般小心地打开了珠宝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像天使,走进了《一千零一夜》中的童话世界,眼前看见的都是晶莹的钻石、珍珠、绿宝石和红宝石,简直像是在做梦。”
费布斯的打捞工作从1687年2月22日开始到5月初风暴即将来临时结束。这期间,他仔细地把打捞出来的每一件珍宝都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整理,并认真做了记录、图样和目录清单。
当费布斯的“詹姆斯和玛丽”号及“伦敦之亨利”号急速张帆,要离开锡尔伯海域时,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法国海盗船“格洛伊”号早已得知风声,企图夺走他们千辛万苦打捞出来的珍宝。“格洛伊”号海盗船是一艘配备有20门舰载火炮的双桅横帆帆船,此刻,它正虎视眈眈地跟着费布斯的两艘运宝船紧追不放。费布斯十分清楚,由于他的船上满载着宝藏,根本无法与海盗交战。他想尽一切办法争取能逃脱出海盗的魔掌。夜半时分,等到海上明亮的月光隐没之时,费布斯突然下令关掉船上所有的光源。海盗船一时措手不及。这样,费布斯的“詹姆斯和玛丽”号与“伦敦之亨利”号才借着夜幕的掩护逃出锡尔伯海域,直接驶往英国。作为一个成功的寻宝者,费布斯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重新返回了维特福德港。
费布斯打捞的宝藏到了英国后,交给了英国王室国库官员接管,经过国库官员严格的清点,费布斯和他手下的潜水员从“努埃斯特拉”号打捞出来的珍宝总共重达34吨,其中白银35万磅,黄金25万磅,其他贵重物品347万磅以及数不胜数的西班牙货币皮阿斯特,据估算相当于当时英国最富有的人的年收入总和。
按照协议,普通海员、随部军官每人都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一份。而英国王室所获份额则达三万英镑之多,当年在危难关头毅然支持费布斯探宝的冯·阿尔伯马尔公爵更是获得其中的五万英镑。费布斯本人则分得这批珍宝的第16份,大约将近两万英镑。
更大的喜事还在后面,费布斯可谓名利双收。由于他探宝成功,不但被英国国王于1692年任命为第一任马萨诸塞州的州长,还由于他在探宝中表现出来的坚韧、勇敢和机智而被加封为骑士,从此人们尊称他为“威廉阁下”。
费布斯探宝成功的消息在欧美广为流传,成为千家万户的美谈。他不仅刺激了海洋探险热和冒险精神,同时,在他之后,到加勒比海探宝之风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一股不断高涨的风潮。在伦敦,沉船打捞公司为扩大企业的影响,曾经在泰晤士河由潜水员向市民们展示其技术。被打捞上来的财宝除分给赞助者、船员、潜水员之外,按惯例十分之一归皇室所有。
费布斯后来移居伦敦,于1695年四十四岁时死去。临死之前,他把他成功的探宝历程写成《恶魔及其海底秘话》一书。然而,令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费布斯自己在书中对他打捞珍宝的沉船残骸到底是不是西班牙的“努埃斯特拉”号运宝沉船提出质疑,并含糊其辞地指出,他的那次打捞“只不过是一种伪装了的海盗行为”!费布斯的书出版之后,他在书中的说法,马上引起世界各地寻宝者广泛的关注和各种各样的猜疑和联想。
人们不禁疑惑,莫非他打捞的根本不是“努埃斯特拉”号运宝船?假如不是,那真正的“努埃斯特拉”号是不是还在锡尔伯海域?沉船的宝藏是否还静静地沉睡在海底呢?
于是,在时光又过了将近300年之后,1968年,雅克·伊夫·库斯托萌生了前往锡尔伯海域探宝的念头,希望能找到“努埃斯特拉”号,那艘传说中的西班牙运宝大帆船。此人在寻宝界享有盛誉,是进行水下研究的知名先驱者和水下考古的开路先锋。1968年夏天,经过精心的准备,他乘坐“卡利普斯”号考察船前往锡尔伯海域,但最后只挖掘出一些几个世纪以前的商船遗骸,里面也没有他期望的金银珠宝,只发现一些诸如带柄的罐子、多棱角的酒瓶、火炮和炮弹、钉子、汤匙、盘子和锅,奖章和十字架等简单的生活用品。
那么,费布斯打捞的到底是不是“努埃斯特拉”号运宝沉船,假如不是,他的宝藏到底是从哪条船上打捞出来的?而真正的“努埃斯特拉”号船上的宝藏到底被发现了吗?
聚宝盆里可以放装金元宝饰品、铜钱、财宝、珠宝这类的物品。
聚宝盆就是指装满了金银财宝的特殊盆子,相传把元宝装进去就可以生出更多的元宝,在风水中被寓意为招财聚财植物。
所以我们在往聚宝盆里装东西的时候,最好装金元宝饰品、铜钱、财宝、珠宝这类的物品,这样能够从更大的程度上提升我们个人的财运,而且金银财宝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物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都能够买得到,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在聚宝盆中放金银财宝也是最稳妥的做法。
聚宝盆
聚宝盆里在装金银财宝的时候,最好是装满了的,否则空出来的地方不利于风水和财运,不但不能为我们聚财,反而可能会招来邪煞。
故而您在装聚宝盆的时候,可以多买一些金银珠宝类的饰品,即便买不起真金白银,也要买足够多的仿品,这样才不会给家中的风水带来负面影响,能够帮助自身招财旺财。当我们将聚宝盆装满东西后,就可以将它摆放在合适的地点招财了。
汉民族形成的西汉时代,一共历经了11位皇帝。由于,该时期善和确立了各种典章制度,所以,皇帝的陵墓基本都是按照“规定”来修建的。
在《汉旧仪》及《皇览》中都有记载,帝陵一般面积为7顷,陵园的中心为墓冢,12丈高。地下墓室是方形,深13丈,通往地面有四个门,均会设置暗器用来防盗,如:联剑、伏弩等。
死者口含蝉形玉石,身穿金缕玉衣(一种用金丝连缀玉片而成的葬服)。随葬品有车、马、金银珠宝玉石等,还有米、谷。并且,在四周会用上好的柏木层层堆叠,木头都向着梓木棺(梓宫),名曰“黄肠题凑”。这在后期的考古发掘中,已被证实。
不过,西汉帝陵的地下墓室,至今都没有正式发掘过。但是,从西汉中山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和“镶玉漆棺”,便可从中一窥帝陵的“奢华”。在北京大葆台的一处汉墓中,“黄肠题凑”是由15000多根柏木堆成的,更是可以证明皇家的“大手笔”。
根据资料的记载,刘彻的“金缕玉衣”,玉片上雕缕着各种龙凤龟麟等吉祥图案,这创意估计让其他帝王都叹为观止。
考古专家曾对汉太上皇陵及宣帝杜陵进行了研究,发现陵墓各有四条墓道。对其它西汉帝陵进行测量,发现陵墓的平面都是正方形,门阙在四面墙垣正中。可以推断,这个时期的帝陵,地下墓室都是方形,每一面正中央都有通向地面的道路和门,分别称为“羡道”和“羡门”。
此外,这四条道还延伸出了另外四条道,通向墓冢外围围墙正中的司马门,门外有大气宏伟的双阙。这种布局,简洁又不失庄重,呈上小下大的复斗形。
作为“礼制建筑”,完整的帝陵少不了寝殿、便殿和陵庙。在当时,非常推崇“日祭于寝,月祭于庙,四时祭于便殿”。所以,亡者的神座是放在寝殿的。而且,要求守陵人要像侍奉活人一样,每天“到点”要“上食”。
当时,皇帝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器皿,都存放在便殿,于“四时”祭祀。然后,每个月要从这里拿出死者生前的“衣冠”,到陵庙那里祭祀一番。除此之外,每年还要到此举行25次祭祀,这其中,要数“太牢祭祀”最为隆重。
那时候,刘邦沿用秦国的制度,将寝殿和便殿都修在了陵园内。汉惠帝以后,虽不再修在陵园内,但距离不远。从汉景帝开始,庙修在了陵旁,之前都是修在长安城或长安城南外。在当时,还有一项制度,就是“迁民”。为了不让陵园“荒芜”,在陵旁设置“邑”,刘邦曾强制性地将一些“关东豪强”迁到了关中,使得长陵邑人最多时有18万人。
进入到汉元帝时代,才废止了这项制度。
皇后的陵一般修在皇帝陵的东侧,又称“东园”。当时,除了刘邦和吕后同在一处陵园外,其余的10位皇帝和他们的皇后,都有各自的陵墓。
其实,建造陵墓是一项耗时、耗财的大工程。有数据显示,西汉朝廷每年1/3的收入都花在了修陵墓上。尤其是汉武帝,任职54年,他的墓修了53年。而且,在最后几年,国库收入的一半都用来修他的墓。除了硬性建筑外,他的陪葬品也是让后人乍舌。
除了金银财宝,他还要求放进“天上飞的鸟兽”、“水里的鱼鳖”、“地上跑的牛马虎豹”等生禽,多达190种。既然天下都是他的,那他去了地下,当然也得将“天下”都带到“地下”。这大概就是西汉皇帝们不惜“重金”造陵的缘由了。
那么,汉武帝的陵墓究竟有多少“财富”呢?
西汉末年,赤眉军打开了茂陵,上万名士兵辛苦的搬了几十天,里面的陪葬品还剩一半多。300年后,还剩有一些珠宝。难道将陵墓修的如此豪华,就是为了接济后来的“盗墓者”吗?就算霸陵,相较起来最为“朴素”,据说珠宝也不少。
试想一下,皇帝都如此重视自己死后“住”的地方,他的臣民们肯定也“不甘落后”,大家都将财富耗在了大大小小的坟墓上。只是,如此耗费心血的大工程,到头来都成了盗墓者的“福地”,都没有逃脱被“盗掘”的命运。
甚至于,饥民在生存无望的情况下,都将希望寄托在了这些帝王的身后事物上。今日,再见这些“高大威武”墓冢,也不过就是个“空架子”罢了。
其实,身为帝王为自己死后筹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过于在乎陪葬品,那就真的有点忘乎所以了。毕竟,人死后一切都将化为乌有,生前的一切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过好当下,珍惜眼前,才是最重要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