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穿越完结小说女主角很爱睡觉

免费穿越完结小说女主角很爱睡觉,第1张

无心拥得帝王宠:睡妃

生肖属猪,天性嗜睡,乐天知足,心宽无忧

她一生并无大志,只求一方可以安睡的空间,别无他求

谁知 一觉醒来竟穿越到了一个莫名的朝代

老天啊 睡个觉而已 这也碍到您的眼了吗

没关系 既来之则安之 不过是换了个睡觉的地方而已

但为什么总有人要来惊扰她的美梦呢

睡睡床么 被皇帝叫醒了

睡睡树么 被王爷吵醒了

睡睡柴房 居然也能发生个火灾

好吧 既然如此她就钻床底下好了 看谁还能扰她清梦

这下事态大了 满皇宫鸡飞狗跳都在找他们失踪的睡妃

某女子揉着惺忪睡眼看向旁边的陌生男子

不会吧 这也能找得到?

“哪位?”她问

“刺客!”他答

点点头,她翻了个身道,不要告诉别人我在这睡觉哦

轻微的鼾声响起 就像一头熟睡的小猪

绮梦璇玑

腹黑王爷与财迷美女大PK,中间穿插国君甲乙,帅哥几只。

过程走轻松小白路线,结局不是一女N男。

简介:小白版

睡觉、数钱是她人生的两大爱好,

但是眼前这个腹黑王爷不但肆意剥夺她的睡觉时间,

还没收她的私房钱,只允许她替他数钱。

是可忍孰不可忍!

长得帅就了不起吗?权势大就了不起吗?城府深就了不起吗?

好吧好吧,你大爷最了不起,姑娘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以为成功大逃亡,跑出去没几天就被抓住打包带回去,

还当着她的面伪造她的卖身契,

她别的不擅长,最擅长赖账!腹黑大魔王与乌龟美女大PK。过程轻松小白,结局幸福完满。

美女,身为一代腹黑大BOSS的王爷赵见慎见得多了,没见过谢璇玑这么难搞定的……

利诱没有成效,虽然这个女人爱钱,却从不肯白占便宜。

送她胭脂花粉首饰珠宝,拿去换钱逃跑。

甚至许以王妃身份她都不屑一顾。

色诱是目前看来最有效的,可惜还是次次功败垂成。

对她温柔,她怀疑他有阴谋。

对她冷淡,她全无所谓。

对她刁难,基本上都无功而返,任何问题到了这个女人面前都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

这个女人对他的回应就是一句:“除了金银古董,别人用过的东西我都不要!”

英国王室(英文常简称Er)是现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王室只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并不具备实质性权力。英国国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统治者和三军总司令,政府的实际***是首相,通过民选产生。首相可就重大事项与国王磋商,决定权由议会和首相做出,最终在国王的认可下生效。

特点:

英国王室只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虽在法律下还具有较大的权力。

扩展资料: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王室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

虽然英王的确拥有实质性权力例如解散议会、宣战、警告权等(与日本天皇没有实质性权力的区别)。但英国国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统治者和三军总司令,他的权力早已在1689年《权利法案》让予政府的实际***首相和议会(现时都是通过民选产生)。

首相可就重大事项与国王磋商,国王可以行使建议权、警告权,但决定权由议会和首相做出,不过最终也要在国王的同意权下认可生效。

-英国王室

DNA双螺旋结构 1952年,奥地利裔美国生物化学家查伽夫(Echargaff,1905— )测定了DNA中4种碱基的含量,发现其中腺膘呤与胸腺嘧啶的数量相等,鸟膘呤与胞嘧啶的数量相等。这使沃森、克里克立即想到4种碱基之间存在着两两对应的关系,形成了腺膘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膘呤与胞嘧啶配对的概念。

1953年2月,沃森、克里克通过维尔金斯看到了富兰克琳在1951年11月拍摄的一张十分漂亮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这一下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他们不仅确认了DNA一定是螺旋结构,而且分析得出了螺旋参数。他们采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判断,并加以补充:磷酸根在螺旋的外侧构成两条多核苷酸链的骨架,方向相反;碱基在螺旋内侧,两两对应。

一连几天,沃森、克里克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兴高采烈地用铁皮和铁丝搭建着模型。1953年2月28日,第一个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终于诞生了。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总是与胸腺嘧啶配对、鸟膘呤总是与胞嘧啶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 它的成功测定,开创了现代生物学的新时代.

克里克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求在4月25日发表的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他认为,如果没有这句话,将意味着他与沃森“缺乏洞察力,以致不能看出这一点来”。

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后不久,《自然》杂志随后不久又发表了克里克的另一篇论文,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1、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阳地区(今十堰市)博物馆、郧县博物馆

简介:

早在1975年,就在湖北郧县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1989年又发现一具人类头骨化石。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又发现一具头骨化石。两具头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第二具更为完整,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80万年至90万年。

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共出土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等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并出土似手斧的两面器。与人类化石伴生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且头骨、下颌骨完整者数量之大是其他遗址不多见的。

郧县人化石及其文化的发现,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甚至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从而对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南北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2、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城址)、夏代(岳石文化城址)

发掘地点: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简介:

城子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存,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古城址。城子崖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堆积层分为三层,上层为周代文化层,中层为岳石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出土了大批各时代的文化遗物。下层的龙山城址南北最长处530米左右,东西宽约430米左右,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址内文化层堆积丰富,有房基、水井、窑穴等遗址。陶器以黑陶、灰黑陶为主。石器多为磨制。还有骨器。1928年和1930年曾进行过两次发掘,首次揭示出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龙山文化(最初称之为"黑陶文化",后以遗址命名为"龙山文化",现在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此外,在遗址的周围还发现一处平面为长方形的板筑夯土围墙遗迹,可能是当时的城墙基址。岳石文化的城址直接叠压在龙山文化城址之上,面积为17万平方米。城垣夯层规整,夯土坚实。

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发现城子崖遗址是由龙山文化城址、岳石文化城址和周代城址重叠而成,澄清了60年来有关城子崖遗址时代的争论。其中龙山文化城址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为这一时期古城址之最;岳石文化城址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夏代城址。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和中国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由此揭示出来的龙山文化,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子崖遗址的发掘,为中国史前城址和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城子崖及其周围的古代遗址,形成了一个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的基本完整的古代文化区。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具有早期城市的雏形,说明当时它已经成为一个权力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城市考古的空白。在此之前,在龙山文化城址和商代文化城址之间尚未发现夏代文化城址。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城市发展史及夷夏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

3、河南殷墟郭家庄160号墓

时代:商代晚期

发掘地点:河南省安阳市郭家庄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

发掘领队:杨锡璋

简介:

1990年10月14-23日,安阳队对郭家庄墓地北部的160号墓进行发掘,发现该墓未经盗掘。出土铜、陶、玉、石、骨、牙、竹、漆等各种器物共353件。其中,青铜器291件,38件铸有铭文。青铜器有礼器、乐器、工具、工具、兵器、杂器等,种类齐全,以兵器为主,有钺、刀、戈、矛等,计200多件,镞900多枚,礼器41件,有鼎、甗、簋、尊、罍、卣、盉、斝、觯、觚、角、盘、斗、方卢形器等。出土玉器33件,并出土一竹篓。学术界认为,该墓属殷墟文化第三期,墓主人应为一地位显赫的武将。

殷墟160号墓的发现,填补了殷墟研究中缺乏第三期较大铜器资料的空白,160号墓青铜礼器中有,方形器较多,方形器和盖提梁四足鼎都是罕见器形,大多数铜器上的纹饰繁缛华丽,制作非常精致。铜器组合、相配别具特色,对了解商代贵族生活与葬俗,提供了很好视角。其铜器成份的分析,对研究铜器铸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

4、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

时代 :西周晚期

发掘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上村岭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考古队黄河水利考古队

简介:

虢季墓,即2001号墓,为长方形竖穴墓,葬具为重椁单棺,随葬器物丰富,种类繁多,放置有序,为7鼎6簋规格。随葬品还有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和玉器。青铜礼乐器有鬲、方壶、豆、盘、方甗、尊、爵、觯、方彝等和编钟、编磬等,还有兵器和车马器等。玉器主要有玉覆面和玉组佩,死者腰身部位还发现一组珍贵的腰带饰。出土的玉柄铜芯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为一体,制作精美,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被誉为“中华第一剑”;缀玉面罩,由14件象征面部特征的玉片连缀在丝帛上制作而成,形象逼真,做工考究,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瞑目”造型,也是汉代金缕玉衣的雏形;一套8件有铭文的铜甬钟,是迄今西周晚期墓葬考古发掘出土的惟一一套最为完整的甬钟;由十二种金器组成的黄金腰带饰,是中国最早的黄金饰品;整件毛织衣物,是国内同期墓葬发掘中仅见的;皮马甲及盾牌也是国内首次发现;用墨在10余片圭形片上书写而成的遣册是国内发现的时代较早的书法珍品;300多件仿生动物玉雕,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北温带地区生物品种。

据器物铭文考知,墓主人为虢季,为西周晚期某一代虢国国君。除出土文物外,按一定行列摆放的为虢季、虢季夫人梁姬及太子陪葬的三座车马坑,紧密地连在一起,是中国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车马坑群。

虢国墓地发掘所得的大量实物资料,尤其是青铜礼器和组合玉佩饰的出土,对认识西周末期与春秋早期虢国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也为研究方国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增进了对诸侯国贵族埋葬制度及丧葬礼俗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古代礼乐制度提供了依据。

--------------------------------------------------------------------------------

5、山东后李春秋车马坑和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

时代:春秋、战国

发掘地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村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简介:

后李春秋车马坑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村。其中,1号车马坑南北长31米,东西宽36-4米,深12-17米。坑内出土10辆车,32匹马。车马配套,摆放整齐,马在车前,马首向西。车辆木头已朽,但痕迹清晰,马骨架保存完好。其中6辆车前每车4匹马,另4辆车前每车2匹马。车分战车、辎重车两类,战车车舆、车轮较小,4号战车前有铜戈、矛出土。车辆有铜构件,马身、马头有铜、角、骨、贝质饰件,马饰精美,各具特色。2号车马坑南北长76米,东西宽3米,深21米。殉马6匹,葬式与1号坑不同,车、马上下分葬,马上、车下。根据出土器物及地层推断,当为春秋中期或略早,国王或贵族之殉葬坑。

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齐王陵附近,发现于齐国王陵区,拥有封土堆的“甲”字形大墓。虽多次被盗,仍出土相当数量的仿铜陶礼器和铜、石乐器。出土铜器、陶器百余件。陶礼器组合完好,七鼎六簋配置。铜、石乐器成编相配,铜编钟58件,有钟、甬钟、钮钟三类五种组合,石编磬每8件一组,共三组,24件。兵器有戈、矛、剑、戟、镞等,并有一件有铭铜戈。墓室内发现20余辆独辕马车,更是发掘的重大收获,根据车舆结构与用途,大致分为三类:兵车(轻车)、安车、役车(栈车)。特别是在挖掘时用石膏灌注出的许多原型标本,为研究古代独辕车的构造和战国车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墓室北侧并发现一座大型殉马坑,殉马数量多达69匹,是已发掘的齐国大墓中保存随葬品最多的墓葬之一。

6、陕西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

时代:西汉

发掘地点: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

简介:

阳陵为西汉景帝及王皇后的同茔异穴合葬陵园。阳陵从葬坑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位于帝陵东南,北区位于帝陵西北,各有24个从葬坑。

阳陵从葬坑出土文物有铜、铁、金、玉、石、陶、漆、木、骨、蚌、丝、麻等各种器物,以及麦、粟、菽、黍等各种粮食标本。其中数量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各种陶塑制品,包括各类陶俑及陶塑动物。

阳陵陶俑,多为裸体俑。这种裸体俑又称着衣式陶俑,以别于塑衣式陶俑。其特点是陶躯木臂,赋彩著衣。从葬陶俑品种丰富,门类齐全,数量极多。以各种武士俑为最,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

阳陵陶俑不仅是西汉军事制度的直接反映,也是西汉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信息的载体,对研究汉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陶俑本身,造型生动、刻划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标志着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

7、陕西汉长安城陶俑官窑窑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城址)、夏代(岳石文化城址)

发掘地点: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简介:

城子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存,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古城址。城子崖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堆积层分为三层,上层为周代文化层,中层为岳石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出土了大批各时代的文化遗物。下层的龙山城址南北最长处530米左右,东西宽约430米左右,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址内文化层堆积丰富,有房基、水井、窑穴等遗址。陶器以黑陶、灰黑陶为主。石器多为磨制。还有骨器。1928年和1930年曾进行过两次发掘,首次揭示出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龙山文化(最初称之为"黑陶文化",后以遗址命名为"龙山文化",现在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此外,在遗址的周围还发现一处平面为长方形的板筑夯土围墙遗迹,可能是当时的城墙基址。岳石文化的城址直接叠压在龙山文化城址之上,面积为17万平方米。城垣夯层规整,夯土坚实。

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发现城子崖遗址是由龙山文化城址、岳石文化城址和周代城址重叠而成,澄清了60年来有关城子崖遗址时代的争论。其中龙山文化城址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为这一时期古城址之最;岳石文化城址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夏代城址。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和中国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由此揭示出来的龙山文化,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子崖遗址的发掘,为中国史前城址和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城子崖及其周围的古代遗址,形成了一个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的基本完整的古代文化区。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具有早期城市的雏形,说明当时它已经成为一个权力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城市考古的空白。在此之前,在龙山文化城址和商代文化城址之间尚未发现夏代文化城址。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城市发展史及夷夏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

8、河南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

时代:隋唐

发掘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周公庙与洛阳日报社之间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

简介: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东都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东都城由郭城、皇城、宫城等组成。宫城和皇城建于地势较高的郭城西北隅。应天门为宫城的正南门。

史载应天门重建于唐高宗显庆元年,现仍可区分隋唐两个时期不同的建造工程。出土文物中则既有隋代的,又有唐代的,还有不少是宋代的。经过数月精心清理,东阙遗址显露出昔日宏伟风貌。这是一座由门楼、朵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规模恢弘,气势壮观,为当时发现的隋唐洛阳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处遗址。也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

应天门遗址的发现,对研究隋唐东都城门建制特点提供了珍贵资料。从建筑史的角度看,它对后代都城建设也有深远影响,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

9、宁夏宏佛塔天宫西夏文物

时代:西夏

发掘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潘昶乡王澄村

发掘单位: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

简介:

宏佛塔,俗称“王澄塔”,坐落在宁夏贺兰县潘昶乡一废寺中,残高2834米。因年久失修,残损严重。199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按拆卸重建方案,进行修缮。

宏佛塔最上层为天宫,在逐层落架拆除时,发现内藏大批西夏文物。计有彩绘绢质画14幅;彩绘泥塑佛教造像数十尊及大量残块、碎块;彩绘木雕菩萨像及女伎像;西夏文木雕版2000余块。另有小木塔、木简、西夏文残绢、瓷钵、瓷珠、建筑构建等物。

宏佛塔天宫内珍藏的彩绘绢质佛画线条流畅、笔法娴熟,具有藏传佛教绘画特点。宏佛塔天宫出土的彩绘泥塑像,均丰满健壮,塑造得极为传神,达到了很高得艺术境界。宏佛塔出土文物对于西夏学、佛教艺术和中国古代印刷术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

10、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

时代:金

发掘地点: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北京市

发掘单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简介:

水关遗址地层堆积共6层。第3层又分A、B两层,A层出土有清代青花瓷片,B层为明、清时代地层。第4层堆积年代为元代晚期;第5层为金代晚期,出土有金代陶瓷遗物;第6层出土有金代铜镜及少量瓷片,为金代河流冲积沙石层。水关出土有铜、陶、瓷、石等器物,但完整者极少。

水关遗址现存为水关建筑基础底部。水关残留部分由过水涵洞底部、涵洞两厢石壁、进出水口摆手及水关之上夯土城墙四部分组成,全长474米。两厢石壁间距77米,残高最高处1米。水关建筑年代当在金中都修建之时(即金天德三年至贞元元年,公元1151-1153年),据出土遗物推断,应毁于元代中、晚期。

金中都水关的发现可以基本复原历史上金中都城内一条重要水系的发源、流经方向和位置。证实了金中都的修建,基本上是仿照宋汴京的官式作法。水关遗址是古代都城给排水系统的重要遗存,对于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89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