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提到: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子的气质就像是兰花一样高洁,然而有才华的女子却又如同天仙一般。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乏才女,像谢道韫、李清照等人就广受人瞩目。然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张爱玲其实话题度也很高,但是人们往往在提到张爱玲的早前故事时,又不得不会提到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
1896年黄逸梵出生于清朝官宦之家,虽然黄逸梵是难得的龙凤胎,但是由于黄逸梵一出生时悲剧的帽子戴在了她的身上,所以黄逸梵的童年也是极其悲惨的。因为黄逸梵的父亲参加了维护清朝统治的一些运动,所以也在动荡的年间失去了性命。
然而封建礼教当时也并没有被新思想完全替代,所以加上黄逸梵母亲仅仅只是一个小妾,所以黄逸梵的童年自然不会幸福太多。其实黄逸梵在刚出生时,家族给起的名字叫做黄素琼,但是后来黄逸梵又将自己的名字改了。1916年当时黄逸梵22岁便被许配给了张志沂,对方是李鸿章的外孙。
两人在结婚之后,就因为思想观念各方面融入不到一块去,所以也总是争吵。而这样的婚姻状态也令黄逸梵极其苦恼,多次想要顺应新时代去国外读书的号召前往其他地方来躲避这样令人窒息的婚姻。
1922年,黄逸梵丈夫传出了一系列负面的消息,据悉对方不仅吸食鸦片,而且还有一些其他的恶趣味爱好,比如说找女人等等。所以在已经忍受不了这令人窒息的婚姻生活黄逸梵依然选择了离开这个家庭,收拾了行囊之后,便踏上了前往美国的道路。
1923年,黄逸梵父亲的原配夫人由于生平并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在大夫人死后关于财产的分割问题,作为家族可继承财产的人员之一,黄逸梵自然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财产,凭借着这一份经济收入,黄逸梵也加深了自己想要停留在海外的决心,多次夫家传来信息召唤其回国时,黄逸梵都拒绝了。
但是当时离开中国的黄逸梵已经有了28岁的年纪,在和丈夫的这段婚姻中也留下了两个孩子,分别是姐姐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为了能够成为中国第1个出走的娜拉,黄逸梵也付出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其中就包括张爱玲姐弟俩人对于母亲的怨恨。
因为黄逸梵这一出走,父亲很快又迎娶了一位继母,然而在张爱玲后续的文学作品当中,着重的刻画了后母毒辣的形象。所以也就令很多后来的读者默默的猜测:到底是继母与张爱玲姐弟俩人之间的确不合,还是张爱玲姐弟将失去母亲的痛楚转化为了仇恨,来攻击父亲的第二任妻子。
但是从1922年离开祖国开始,黄逸梵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找到家。陪伴着黄逸梵的也仅仅只是一个箱子,关于这个箱子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后来也有人猜测可能是黄逸梵在继承父亲的遗产时分到的那些珠宝和古董还来的资金。
每当黄逸梵需要生活费的时候,都会将祖辈留下来的部分遗产进行变现,换得一部分现金,来勉强维持生活。1957年8月,当时已经61岁的黄逸梵因病去世。然而当时一辈子也没有办法照顾的两个孩子也对黄逸梵充满了怨恨,所以黄逸梵离开人世时也没有获得亲人的原谅,但是那个箱子却一直陪伴在这位出走的女人身旁。
1
虽然把她带大的保姆再三叮嘱:“千万不可以走出这扇门呀!出去就回不来了。”张爱玲还在病中就已经谋划着逃出去。
一到能扶着墙走路,她便设法从保姆口中套出了巡警换班的时间,又伏在窗上用望远镜望门外马路上有无行人,而后挨着墙一步步摸到铁门边,拨出门闩,闪身出去——她成功了。
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短短的几步路,她就永远地告别了那个家,告别了所有的童年时的哀乐。
后母把她的一切东西分着送了人,只当她死了。
张爱玲加入了母亲和姑姑的公寓生活。自由以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宣泄。非要把这经历写出来、发表出去不可;否则,内心承受不了。
她写了一篇英文稿件,投到美国人办的《大美晚报》。编辑惊讶于内容的离奇,立刻就登了出来,还替她拟了个耸人听闻的标题—— What a life! What a girl ’ s life!
这是她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父亲一向是订阅这份晚报的,自然是看到了,看后又是大发雷霆,但是没有用了。
后来,在1944年,张爱玲在《天地》月刊第10期发表了中文写的《私语》,把这个经历以及因果又说了一遍。
那时候,她已红遍上海,父亲就更拿他没办法了。张爱玲一旦走出那个家,就因文字而成了强势的一方,而且越来越强,终其一生都在对父亲“反击”。
2
在张爱玲逃跑之前,母亲曾托何干秘密传话给她:你仔细想一想。跟父亲,自然是有钱的,跟了我,可是一个钱都没有,你要吃得了这个苦,没有反悔的。”
这是母亲给她上的第一堂现实教育课。
爱玲对现实是有颖悟力的。最终,她的考虑是:“在家里,尽管满眼看看到的是银钱进出,也不是我的,将来也不一定轮得到我,最吃重的最后几年的求学的年龄反倒被耽搁了。”于是,还是决定出逃。
“我逃到母亲家,那年夏天我弟弟也跟着来了,带了一双报纸包着的篮球鞋,说他不回去了。我母亲解释给他听她的经济力量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养费,因此无法收留他。他哭了,我在旁边也哭了。后来他到底回去了,带着那双篮球鞋。”
高三班级合影,后排左四为张爱玲。
逃离父亲的短暂兴奋后,她又被一种新的不安所俘虏,对于她,母亲的家很快就“不复是柔和的了”。
在母亲家中,张爱玲由母亲供给生活与教育费用。母亲黄逸梵从娘家得到的遗产,由她和她的双胞胎弟弟分得,她弟得了房地产,她分的是首饰和古董,数量不是特别大。
这几年从欧洲来来去去,到如今母亲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容许雇洋司机、聘洋厨子,而是需要精打细算了。可巧姑姑这时也不景气,炒股票大概是遇到了熊市,亏大了,汽车也卖掉了,司机也辞退了。
当年两位单身美女,宝马香车出入、洋人前后伺候的风光,恍如隔世。
3
小时候,张爱玲站在父亲的烟炕前面要钱买钢笔或交学费之类,父亲躺在烟炕上吸鸦片,她久久地得不到回话,这是经常出现的一幕。
现在,“问母亲要钱,起初是亲切有味的事……可是后来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头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灭了我的爱。”
张爱玲的内省倾向,她的过度敏感都妨碍她毫无顾虑地走入这个她仰慕已久的的所在地—— 在母亲家中她不像一个受尽委屈,终于回到温暖母爱中的女儿,倒像是来到贾府中的那个“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林黛玉。
当然,她同母亲的隔阂不可能光是因为零用钱。母女之间渐渐生了隔膜,还有个原因是爱玲让母亲失望了。
母亲对张爱玲,当然有一个期待。母亲是打算按照精细的标准把爱玲培养成一名“淑女”。
“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她教我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点灯后记得拉上窗帘;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我的两年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试验。”
张爱玲与姑姑
无论张爱玲在个性上如何叛逆,以往在家里过的仍是大**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甚至根本没想到:与“自由”同来的,还有生活中无数需要自己打理的琐事。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 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这简直是现代教育的失败!母亲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她甚至说过,还不如在爱玲小时候得伤寒症时,不那么用心护理了—— “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自己处处受痛苦。”
4
或许是母亲不懂欣赏,她 对张爱玲的 文学天赋完全的忽视了 。 在这方面母亲甚至不如父亲。
父亲至少也在一段时间里打心底喜欢爱玲、肯定爱玲的文学天份的。父亲会因她的作文而得意,鼓励她学作诗,替她的小说《摩登红楼梦》撰写回目。
确实,张爱玲在生活上是笨拙的,中学住校时自理能力差到在同学中成为笑柄。她的健忘也是全校闻名的,给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她常忘记交作业,每到这时老师问其缘由,她便将两手一摊道:“我忘了。”也不找理由,也不辩解,只一副可怜状。
老师也不忍深责,一则知道她家里的情形,二则她的成绩绝对是拔尖的。“我忘了”在她口中出现的频率太高,以致在同学中,这三个字简直有权成为她的诨号的趋势。
在整饬、清肃、以培养淑女为志职的教会学校,她当然是一个怪人、一个异数。
然而,与她的怪、她的懒散健忘同样出名的,是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她虽然常常不交作业,考试时却总得“A”或“甲”。当然让师生对她刮目相看的还是她的作文。
她写的言情小说同学们争相传阅,国文老师汪先生十分欣赏张爱玲的文章,经常将她的作文拿来讲解示范。在学校出版的小型杂志《国光》上,可以看到张爱玲当时的几篇习作,虽篇数不多,但都属顶尖之作。 这些一直就是张爱玲的自信心的全部源泉。
母亲的那一套标准,已成为对张爱玲天性的压抑,而那一番训练对于张爱玲也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痛苦折磨。
这时候她非常沮丧,丧失了完好的自信心建立。在母亲的家中,她反倒更尖锐地感到缺少安全感,所以一再陷入自怜与自卫相混合的奇特心态。
“在父亲家里孤独惯了,骤然想学做人,而是是在窘境中做“淑女”,非常感到困难。同时看得出我母亲是为我牺牲了许多,而且一直在怀疑着我是否值得这些牺牲。我也怀疑着。常常我一个人在公寓的屋顶阳台上转来转去……。
如果说,在父亲家的遭遇是一枚苦果,那么,她在母亲家里尝到的仍是苦果,而且不见得比前一枚更易吞咽。
当时的她只有一个绝望的感觉:—— “ 我是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 了 ” 。
张爱玲所绘插画
她把自己从父亲家放逐出去,可是因为做不了合格的淑女,也不能顺利地走进新家。
她的寂寞和孤独中包含的内容是多重的,而 安全感的匮乏 构成了它的核心。这个感受最初是由她的家庭让她领略到的,日后她将把她的不安全感发展成为某种对人类普遍处境的认识:
“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重压下的无家可归的孤儿 。”
4
不管怎么说,母亲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也尽了最大的耐心,她给爱玲请了一位犹太裔的英国人补习数学,补课费每小时5美元。她还托人给爱玲办好了出国护照。
张爱玲毕竟是聪明的,1938年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的考试,考了个远东区第1名。
可惜的是,这时候欧战突然爆发,赴伦敦上学已无可能。好在伦敦大学的入学考试成绩对香港大学也同样有效,于是,在1939年,张爱玲便改读香港大学。
没落的贵族之家是 张爱玲 小说中最常见的场景,另一个频频出现的场景就是香港,她常常喜欢将这两个场景组合在一起。
三年亚热带都市的阅历,这对她日后的写作,至关重要。
6
来到香港大学后,张爱玲更加专心地埋头苦学。
张爱玲的反应并不快,她的聪明不是属于那种捷才型的,而且在港大学习的那些课程肯定不都是她擅长并且喜欢的,她也不见得都能做到举重若轻,但是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她“真的发奋用功了”,她“能够揣摩每一个教授的心思”,所以“每一样”功课总是考第一,并且连得了两个奖学金。
如此一来,不仅学费、膳宿费全免,毕业后还可免费保送去牛津大学深造。
为学业付出的代价,是她暂时放弃了写小说的爱好。自她断文识字、上小学、上中学,我们都可看到她的习作(规定的作文之外的),而这三年却是空白;她也不再大看她所喜爱的章回小说,直到日本人进攻香港,她的计划被打断,她才在旧小说中陶然忘情了一回。
她把大学的这三年,当做来之不易的甜甘蔗,非要榨出最多的汁来不可。
偶与同学出去游山玩水、看人、谈天,都感觉心里不安,认为是糟踏了时间。唯一没放弃的爱好,就是画画,因为绘画不占用脑子吧,也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神经。
应该说张爱玲在港大最大的收获还不是在学业方面的,因为她后来没能沿着这个阶梯往上攀作为一个潜在的作家,她在这所生源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 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性,开始了对人世的独立观察。
香港此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的大英帝国的各个殖民地和本土的学生都来到这就学,张爱玲的同学中有印度人、马来西亚人、安南人(越南人)、南洋华侨和英国移民的后裔等。
各色各样的风俗人情和文化差异都让她感到又新奇又刺激,这一切也都成为了她最初的写作素材来源——她最初的三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都是以 香港 为背景的。
张爱玲与炎樱
不过,当时张爱玲的姿态更像个被动的旁观者,晚年时回忆: “我是孤独惯了的,以前在大学里的时候,同学们常会说他们听不懂我在说些什么,但我也不在乎。”
7
有一个女同学却打破了她的孤独,让她狭小的天地一下子广阔起来,这就是她在港大结识的、情同手足的好友—— 炎樱。
这位女同学原名Fatima Mohideen,“炎樱”是张爱玲给她起的名字。父亲是阿拉伯裔的锡兰人,母亲是天津人,在上海开一家珠宝店。
炎樱皮肤黝黑,娇小丰满,五官轮廓很分明。从照片上看,在港大时期的她像个英俊的小男生;再稍长,便有惊人之美。
这姑娘笑起来很响亮,说话又快又不讲道理。她天性饱满的热情,也许在张爱玲孤独的世界里,刚好有个人可以喋喋不休,活泼热情的给她一些生机,不至于很沉闷。
炎樱幽默风趣,经常出语惊人。
她曾经参加朋友婚礼,在场所有的人都会分到一块蛋糕,有人告诉她把蛋糕放在枕头下是吉利的,可以早早把自己嫁出去。炎樱说让我把它放进肚子里,然后再把枕头放在肚子上。
又比如炎樱在报刊上将所有的漫画统统翻阅一遍却又不买,报刊老板讽刺的对她说:“谢谢你!”炎樱不以为然、悠悠的说了句:“不要客气。”
张爱玲在1944年发表在上海《小天地》第一期的散文《炎樱语录》,专门记录了炎樱说的话语。
在香港求学期间,凡是看**、逛街、买零食,张爱玲都是与炎樱作伴。她们的共同爱好着实不少,绘画就是其中一项,后来张爱玲小说集《传奇》的封面两次都是炎樱设计的,在构思上确有奇思。
炎樱
8
在港大还有一件事,在张爱玲的写作史上至关重要。
1940年8月号的《西风》上登出了获奖征文第三名的《天才梦》。这也是她步入文坛前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唯一一篇文字。研究者均将其视为张爱玲的处女作。
《西风》是30年代级走红的一种综合性杂志。林语堂的文章也一直是《西风》的重头戏,而且林语堂还是它的首席顾问。
征文启事是1939年的9月刊出的,等到征文揭晓,她已在大学里发愤攻书了。
在这篇文章里,她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愚笨归根于天才的怪癖与缺点。此文前半部分写了自己幼时的各种才气,后边写了自己如何在现实中“不行”,结尾处,便是那句被当代“小资”们挂在嘴边的名言——
“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美华的袍,爬满了蚤子。”
老辣的写法、精湛的语言让人对这个仅19岁的女生印象深刻,在《天才梦》中,日后张爱玲散文中交叠互见的两个方面也已经显山露水: 一方面是机智俏皮,一方面是隐隐的悲哀。
此时,张氏风格开始慢慢形成。
9
就在张爱玲港大生活的第三年,雨打荷叶的校园清幽,连同通往牛津的留学之路,通通被突然的炮火轰碎了。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七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几乎是同时战火也烧到了香港。
战争刚爆发时,港大的学生大都乐地欢蹦乱跳,因为12月8日正是大考的第一天,平白地免考在他们是千载难逢的盛事。经过一个最寒冷的冬天,学生们吃够了苦,这才“比较知道轻重了”。
所有的学生被安排在宿舍下的防空洞里,每每一阵枪林弹雨,就像一次八级地震一样,有说不出的惶恐和恍惚。
几天禁闭以后,港大停止了办公,有地方可去的同学都走了,张爱玲随了一大帮同学到防空洞总部去报名“防空员”参加守城工作。
此举是出于不得已,她倒不是要做志愿者:学校已关门大吉,离开学校她便无处可去,吃住都无着落。
张爱玲亦是她平日的疏离态度看着战争时身边的人和事:
她的同学因战时没有相应的时装而犯愁;空袭警报刚刚解除,人们又“不顾命的轧电车,唯恐赶不上,牺牲了一张点车票”;她敬爱的佛朗士教授被征兵入伍,在某一天黄昏后回到军营,一边走一边思索着什么问题,因为没有听到哨兵的号声,被自己人用枪打死了;战火让学校遭了殃,所有的文件记录全被毁掉,她的门门功课第一又如何……
而她自己,本来就疏于“俗务”,在饿的“飘飘然”喝水充饥时候,找到了一本《醒世姻缘》,“一连几天看得抬不起头来”。
在炮火下看完的书,还有一本是《官场现形记》,恰好她小时候看过而没能领略到妙处,一直想再看一遍,如今算是如愿以偿。
炸弹不断落下,她一面看,一面担心能够不能够容她看完,老是想:“至少等我看完了吧?”字印的极小,光线又不充足,爱玲那时已经深度近视,看多了,眼睛不知会怎样。但是,她又转念想到:“一个炸弹下来,还要眼睛做什么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张爱玲对饥饿的体验毕竟是肤浅的、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她体验到了人生的安稳是何其脆弱。在灾难的背景下,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确定性。
战事让张爱玲领略到生命的虚无,“个人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他被拨弄于不可知力量的股掌之间,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自觉的努力、追求注定了要被打翻的吧?”
不管后来她如何深化和丰富她的认知,她的这种忧患意识首先是在港战中获得的,在《倾城之恋》的结尾,她借着对白流苏命运的议论,将她在港战中的感受直白的表达出来。
10
十八天的围城过去,香港落入日本人之手,应该说是沦陷了,可是香港原本是殖民地,战事的平息好似灾难的过去,人们反倒沉浸在莫名的兴奋、狂喜之中。
在战争后,人性本能的东西一点一点被放大,例如食与色。 她们满街寻找冰淇淋和唇膏。在街上逛着,她看见这里那里触目皆是小吃摊。有时她们立在接头的小摊上吃着滚油煎的萝卜饼,不远处就躺着穷人青紫的尸首,就这也不能打消她们的兴致。
为了寻求感情的寄托,很多人匆匆结婚了,香港报上每日都有挨挨挤挤的结婚声明。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暧昧与轻佻起来。
张爱玲不禁要怀疑人是否真有所谓“进步”:“去掉一切符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人类的文明努力想要跳出单纯的兽性生活的圈子,几千年来的努力竟是枉费精神么?事实是如此。”
这种怀疑态度成为张爱玲看人生、考察人性的又一个稳定的视角,她总是能够发现现代人的机智、装饰后面的空虚,逼使她的人物露出原始人的本相。
炎樱设计的《传奇》封面
从战争爆发到她离港返沪,中间只有很短的时间。但是如她自己所言,这段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对她有“切身的,剧烈的影响”。战事使张爱玲得到了一次直接与社会照面的机会,使她的个人经历与一种对社会、历史、人性的更广大的体验衔接了起来。对于她人生观的成熟和写作经验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次经历也直接促成了《倾城之恋》的完成。
在港大三年苦读,她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本来很有希望被送到英国去深造的,如今大洋上兵舰战船多于客轮,英国也正日子不好过,留学梦是做不成了。
1942年夏天,张爱玲和炎樱一道离开香港,回到了上海。其时距她完成学业还有一年时间。
(待续)
问题一:色戒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梁朝伟跟他太太的最后一句对白的意思,梁朝伟对他太太说:如果有人问麦太太,就说回香港了
可以看出来梁作为一名高级特务管理者具备的素质,对自己的太太也 ,不能让人知道王佳芝被秘密处决伐再一个也可以理解为梁对身边的女人都存在高度戒备的心理!
我估计她太太当然知道他跟芝的关系,连梁身边的特务都看得出来他和芝的关系!
王佳芝那个女的应该是死了,可以看到拉到采石场执行枪决前的镜头,同时梁作为特务的高级管理者的身份是不允许手下留情的!
问题二:色戒的故事梗概是怎样的 导 演:李安
编 剧:王蕙玲
主 演:梁朝伟 汤唯 王力宏 朱芷莹 陈冲 (更多)
上 映:2007年
地 区:中国大陆 美国
语 言:国语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色戒》是一个独特的故事,在李安的手里,一定会让全世界的观众惊奇不已,欲罢不能。”这是一部以二战时期旧上海为背景的间谍惊悚片。这部**将用中文对白。
张爱玲与《色戒》
《色戒》张爱玲修改了30年
《色戒》是张爱玲移居美国后于1950年间写成的短篇小说,故事描写大学生想刺杀汪精卫的特务分子,并计划由女主角王佳利用美人计来达成任务,但女主角却在周旋于男人中时,逐渐发现自己。故事的铺陈充满悬疑、惊悚及男女的 关系。结局冷艳至极,显示了张爱玲对人性的独到见识。
这部小说深得张爱玲的喜爱,她虽然在1950年间就完成书稿,但是却经过30年不断修改这部小说,直到1978年才将这篇小说和其他两个小故事《相见欢》和《浮花浪蕊》结集《惘然记》出版。
张爱玲在卷首语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30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饮食男女》编剧改编《色戒》
詹姆斯・沙穆斯与李安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两人联手制作了9部**,《断背山》共赢得3项奥斯卡奖、4项金球奖和“英国奥斯卡”奖,并以全球178亿美元的票房成为焦点影业最卖座的影片。
而新片《色戒》将由台湾作家王蕙玲担任编剧,作为《人间四月天》、《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的编剧,王蕙玲非常熟悉张爱玲,之前她和李安合作编写了《饮食男女》、《卧虎藏龙》的剧本,可以说是李安的老搭档。
《色戒》剧情简介与故事梗概
日伪时期,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至香港,小美女王佳芝是话剧社的骨干分子。汉奸易先生随汪精卫来到香港,王佳芝的同学邝裕民跟易先生的某个副官是小老乡,无意中得知消息。热血青年们心血来潮,决定设下圈套谋刺易先生,最终选定王佳芝施展美人计靠近易先生。
王佳芝本质上不过是个小女人,她暗恋邝裕民,内敛、克制的邝裕民却对她无动于衷。“美人计”可是要玩儿真的,尽管本质上不过是小青年们的热血游戏。原本纯真的王佳芝为了“腐蚀”易先生,不得不提前培养“性经验”,为此,与有过嫖娼经验的同学梁闰生 ,一切原本都是为了“救国锄奸”啊,可王佳芝却遭到同学们的窃笑,反倒是跟又老又秃的易先生在一起,才能获得内心的宣泄与解放,“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
不曾想易先生突然返回上海,暗杀计划流产。珍珠港事件后,学校又迁回上海,王佳芝却留在了香港,因为她不愿再面对过往。两年后,同学们却再度向她发出召唤,让她到上海完成未竟的暗杀事业。
小说展开在王佳芝来到上海后,以“麦太太”的伪装身份出现在易太太及其“闺蜜”们的牌局上。王佳芝要在今晚假借“修耳钉”的名目把易先生骗到暗杀地点:珠宝店。她惴惴不安,借故离开,在南京路上的咖啡馆等候易先生。在焦虑的等待期间,从前的种种复杂心绪掠上心头,王想起与易的种种暧昧情景,以及这两年的经历,内心五味杂陈、徘徊不定。易先生终于来了,他尽管心狠手辣、老谋深算,却也想不到眼前这个跟自己暗渡陈仓了两年的小情人儿会是刺客的布局。
两人终于来到珠宝店。一路上王佳芝都在思忖易先生是不是真的爱过自己,想的全是小女人那些患得患失的小心思,跟什么国仇家恨全无关联。珠宝店外,刺客隐身。王佳芝内心无比焦虑。在易先生低头为她挑选戒指的一霎那,王佳芝从他脸上的笑容突然感受到>>
问题三:色戒结局是什么意思 在易先生送王佳芝戒指的时候,那段深情的场面让王佳芝感觉到,她是真的爱上了易先生,在个人情感与民族大义的面前,她选择忠于了自己,放弃了民族大义让易先生逃走,刺杀行动败露了,王佳芝知道自己已经是死路一条,但是她手摸着那颗毒药并没有吃下去,还深情的幻想着能够回去见易先生最后一面。但是易先生的身份和心狠手辣的为人让他不会放过每一个对自己不利的人,哪怕是自己心爱的人。王佳芝还是被易先生杀了。**的最后,易先生走进王佳芝的房间,抚摸着床单,眼里噙着眼泪,对于王佳芝的离开,他还是有些不舍的。**想表现的就是在爱情与国家面前,孰轻孰重,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割舍的。爱情的力量可以让王佳芝牺牲自己乃至国家,只为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
问题四:色戒小说大结局是什么 new2036 聊下
问题五:色戒缚瑾大结局是什么 一,王佳之的家庭之舞――遗弃之伤!何处才能找到慰籍孤独心灵的亲密之爱? 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 认为,宇宙间隐藏的规律不但及于万物,也运做在人类的家族系统内,他喜欢用中文把它说成是“道”。 在海灵格看来,人作为3732
问题六:谁看过色戒,而且真心喜欢的,跟我说说结局解疑 易先生没有实权了都是他的助手,最后佳芝起了他也不能说什么,身不由己
问题七:有没有人帮我分析一下色戒的结局 因为王佳芝死了,而王佳芝的上司跑了,所以还可以再派另外的一个王佳芝去。**中也有提示,说先前已经有两个女特务被抓。
问题八:色戒中 易先生对王佳芝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安永远是藏着的,他是唯数不多不需金戈铁马也能气势如虹的导演。色戒看似沉静,却玄机四伏。
据说这故事是当年张爱玲恋着胡兰成时,胡讲给她的,很可能就是随口一说,故事却被张一直揣在了心里。他们的爱情繁盛时,这故事被封在箱底,而在其孤冷的晚年时光,才同大家见面,被收在一个集子中。不知为何它被张记忆了这么久,我相信是有相似的情感与处境投射其中,女人的心迹,女人对男人的心迹,窥见一斑。
李安在采访时说,色是感性,戒是理性,这话本身就很理性。某一时、某一刻,人性当中哪一性占了上风,我们谁也料想不到。王佳芝如果真存在,也当是卓尔不群,这般年轻便抵抗各种攻势,这样的女子不容易爱,一旦爱上也不容易回头,她太清楚爱是什么,有多不容易。所以易先生的高官身份,并非 ,对她没起什么作用,那枚戒指,只要是戒指,不论是钻石还是薄铁,只要是他送给她的就好。她对易先生说,我们回去,那枚戒指也许已经做好,易先生毫无怀疑;珠宝店中,王佳芝试过打好的戒指准备拿下来时,易先生说戴着,不要拿下来;王佳芝说不想戴着这样的戒指在街上走,易先生宽慰说你跟我在一起。这一刻,女人发现了爱情,她觉得她可以为此而背叛。
最后镜头闪回,也许仅是一出戏而已,王佳芝是剧团的当家花旦,她来演再合适不过。只是演着演着,就成了给自己做得戏,缚的茧,随了人,有了情。只是色这东西,男人比女人沉迷的快,清醒的也快。色戒,到头来,色太少,戒太多,搭进去的是生生的人性与人情。
戒止,这词原是佛教词汇。释迦牟尼圆寂前告诉众弟子,要以戒为师,通俗来说就是要停止妄念和 。我发觉这词与戒指有着相同的发音,也许那枚小小圈环就有这种功效,一旦戴上就要戒止。你恨吗?也许没有它,王佳芝便不会动摇,但是如果没有这物件,有哪来这般多的尘埃
问题九:谁可以告诉我色戒讲的到底是什么 〖剧情介绍〗 1938年,中国正值多事之秋,一群爱国青年在香港组成话剧团,为国家募款抗战。剧团团长邝裕民对汪精卫等一众汉奸极为愤恨,当他得知汪手下的一个特务头目易先生身在香港,决定伙同团员,展开暗杀行动。
易先生机警精明,等闲之辈难以接近,唯一缺点是好女色,团员决定以美人计对付易先生,由剧团台柱王佳芝假扮香港贵妇,先与易太太混熟,继而藉机 易先生,从中制造暗杀机会。
王佳芝凭着美色与演技,成功吸引易先生的注意。易先生首次与王佳芝单独约会后,即亦步亦趋地跟着王佳芝回家,而团员亦早已在屋内持枪待命,可惜到最后关头,易先生没有入屋,暗杀行动功亏一篑。
团员认为王佳芝缺乏男女经验,有碍 行动,王佳芝不惜牺牲自己,与剧团中唯一有男女经验的团员梁润生 ,此举不但断送她和邝裕民之间的一份幽微感情,更意想不到的是,骸先生突然接获任命,须撤离香港,暗杀行动遂宣告失败。
两年后,香港沦陷,王佳芝迁往上海,重遇邝裕民,可惜往日的微妙感觉已荡然无存,邝裕民重提暗杀易先生的行动,王佳芝黯然答允。这次王佳芝与易先生的私情火速地发展起来,暗杀计划似乎进行得比上次顺利。
这夜,王佳芝假意与易先生逛珠宝店,其实早已通知枪手埋伏。就在这时,易先生竟向王佳芝送上钻戒,眼神中更闪过一丝深情,这个一闪即逝的眼神瞬间令王佳芝深深震撼,此刻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对易先生所演的戏是假,但情却不假。奈何,这场戏终须有一个结局,一个无法承受却必须承受的结局。
《更衣记》双重美学品格论析
1942年,张爱玲在英文杂志《二十世纪》月刊上发表了散文《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后重写成中文,名为《更衣记》,刊于1943年12月的《古今》上,1945年收入散文集《流言》中,全文五千余字,记录了中国时装三百年来的变化。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及独特的生活阅历赋于张爱玲散文一股强烈而独特的文化气息,古典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西方现代意识的双重渗透,使《更衣记》具备了双重美学品格。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人文精神的深切把握与扬弃,使张爱玲的服饰美学思想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1、对东西方文化人文精神的深切领悟赋予了张爱玲的服饰美学思想以双重美学品格。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是现代作家共同面临的课题,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对此深切的领悟赋予了张爱玲作品以双重美学品格。“现代西方的时装,不必要的点缀品未尝不花样多端,但是都有个目的——把眼睛的蓝色发扬光大起来,补助不发达的胸部,使人看上去高些或矮些,集中注意力在腰肢上,消灭臀部过度的曲线……古中国衣衫上的点缀品却是完全无意义的,若说它是纯粹装饰性质的罢,为什么连鞋底上也满布着繁缛的图案呢?”“我们的时装不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实业,不比在巴黎,几个规模宏大的时装公司如Lelonn' s Schiaparelli' s,垄断一切,影响及整个白种人的世界。我们的裁缝却是没主张的。公众的幻想往往不谋而合,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洪流。裁缝只有追随的份儿。因为这缘故,中国的时装更可以作民意的代表。”①兼用东西方两种文化视点,而能一语中的,这使张爱玲的服饰美学思想显示出更令人信服的文化内涵。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影响极深。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儒家思想中的“礼”的观念已渗透到穿衣戴帽的许多细节中,尤其是上层社会,无论是“君子”还是贵妇的服饰,无一不受这种观念的支配,而忠孝思想对服饰的影响更为显著。张爱玲对此观察与体会得相当敏锐。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庆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
这些服饰上的规矩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是中国古代服饰的独特风貌,对清代仕女服饰至民初服装文化颇有参考价值,张爱玲的散文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风俗录。
在《更衣记》中,张爱玲本着对人性的兴趣,和对民族性和风俗民情的特殊了解,从谈服饰入手,来表现中国人的普遍性格: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这里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姿,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闲阶级一贯的态度。惟有世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
与其说张爱玲在谈服饰不如说她谈的是中国人的民族性。在《更衣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张爱玲浓厚的追求“个性化”的服饰情结,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张爱玲在此文中有意无意中所做的一个“文眼”:
目前中国人的西装,固然是谨严而黯淡,遵守西洋绅士的成规,即使中装也长年地在灰色、咖啡色、深青里面打滚,质地与图案也极单调。男子的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单凭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愿意做一个男子。
有一次我在电车上看见一个年轻人,也许是学生,也许是店伙,用米色绿方格的兔子呢制了太紧的袍,脚上穿着女式红绿条纹短袜,嘴里衔着别致的描花假象牙烟斗,烟斗里并没有烟。他吮了一会,拿下来把它一截截拆开了,又装上去,再送到嘴里吮,面上颇有得色。乍看觉得可笑,然而为什么不呢,如果他喜欢?……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了?
追求服饰的自由,追求一种“无所顾忌”的自在人生,这在张爱玲的许多散文中都有体现。受过东西方文化浸染的张爱玲在其服饰美学思想中体现的这种双重美学品格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本色”的张爱玲。
2、发掘隐伏在细节事件背后的理性晶体,给读者展开一片思想的家园。
张爱玲既有独特、敏锐的感性观察力,又有独特、清醒的理性。她的散文差不多成了智慧的凝聚与发现,充满近乎神秘的哲思意味,闪烁着理性的波光。她总能在读者面前展开一片思想的家园,但这又不是有意为之,这些知性沉思是性灵之河的流淌中不时露出的一些理性的石子。在《更衣记》中张爱玲对服饰的存在形态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它赋予人的已不再是情感的震撼,而是理智的启迪。
这吓人的衣服与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称,头重脚轻,无均衡的性质正象征了那个时代。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这种衣领根本不可恕。可是它象征了十年前那种理智化的*逸的空气——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的肉身。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张爱玲对人对事看得太透太入骨,说起话来掷地有声,不留余地她能超越具象化的描写,自然地发掘隐伏在细节事件背后的理性晶体,给读者展开一片思想的家园,使读者获得智慧的顿悟与提升。她让读者对兼具形象描摹与启人心智功能的文章化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这也是她所有散文的一种审美趋向。可以说,张爱玲的某些散文已成为人类知性和个人经验的结晶,她那种对人类、民俗等析理奥妙的探寻常使作品流露出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一句轻轻的话语便诠释了她的美学观念,又使其散文超越了题材上的通俗和凡常,显露出其析理深度,给人以警醒和启示。
3、机敏、富丽地设色用词,兼具“机警、幽默、感伤、讽刺”的特点。
《更衣记》的语言风格同张爱玲大部分散文一样,感觉丰盈,浮想联翩,韵味盎然,机敏、富丽地设色用词,深具民族风味,同时也吸收了英国小品文机智幽默的特点。张爱玲被公认为是语言炼金师,一个个绝妙的譬喻,常令人赞叹不已。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中国女人的紧身背心的功用实在奇妙——衣服再紧些,衣服底下的肉体也还不是写实派的作风,看上去不大象个女人而象一缕诗魂。
女人的衣服往常是和珠宝一般,没有年纪的,随时可以变卖,然而在民国的当铺里不复受欢迎了,因为过了时就一文不值。
这些轻松随便灰谐风趣的句子,这些绝妙的比喻,在张爱玲散文中随处可见,突现了张爱玲散文语言“机警、幽默、感伤、讽刺”②的特点。
张爱玲还喜欢套用现成的诗句、俗语、谚语,并认为是中国人语言中重要的纤维。“衣服似乎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在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这些民族色彩浓厚的语句,被张爱玲信手拈来,运用得恰到好处。正如余彬所说:“她的散文显然比她的小说更来得从容不迫,挥洒自如。她的散文则往往可以做到起落无迹,‘行于所当行,止所当止'。”“其隽永的讽刺,尖新的造语,顾盼生姿的行文,使其文章显得分外妖娆俊俏。气盛言宜,她的文章议论风生,神采飞扬,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毫无阻滞。正是傅雷赞叹的,是‘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的文章。’”③
《更衣记》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语言词汇,如“中国十九世纪的‘昭君套’却是颠狂冶艳的,——一顶瓜皮帽,帽沿围上一圈皮,帽顶缀着极大的红绒球,脑后垂着两根粉红缎带,带端缀着一对金印,动辄相击作声。”映现在读者眼前的全是这类鲜活的服饰描写,张爱玲善用色彩描写的原因在于她的女性气质,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她所受的良好的美术教育,所以运用色彩描写成了张爱玲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天才梦》的结尾句把生命之乐和生命之悲同时惊现于人们面前,给沉浸于现代文明中的人们以震撼。同样,“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更衣记》中这一句似乎不经意的“文眼”,也道出了张爱玲古典美学思想中的一种现代的文明意识。张爱玲散文中的这种双重美学品格,在中国现当代散文随笔中,都堪称典范。
[1]来风仪编张爱玲散文全编[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2]周芬伶《艳异-一张爱玲与中国文学》[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3]余彬张爱玲传[M]海南出版社,199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