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疫情严重期间,可能因为人们对疫情并不了解,一些行业的消费需求并没有明显下降,甚至还有一些特定行业的繁荣,比如在线教育、医疗器械、生活用品等等。同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减税、减租等措施来支持企业的发展。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去年一些行业的生意相对比较好。
而今年,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深度调整,一些行业的消费需求出现了下降,同时政府的相关政策也相对减少了。另外,一些企业也受到了疫情影响,生产、销售能力受到了限制,这也导致了今年生意较去年相比要难做。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出现了新的机遇。
比如说,在今年的疫情背景下,很多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这促使了一些健康食品、保健品、在线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此外,随着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的普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也出现了增长。另外,一些实体店转型线上,利用电商平台开展业务,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另外,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应对:
1 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不断调整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2 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提高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有效提升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企业需要与供应链紧密合作,掌握产品的供应情况,及时调整产品品质和价格等方面,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5 积极拓展新市场: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积极拓展新市场,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以增加收入和利润。
6 优化企业运作效率:企业需要通过科技手段优化企业运作效率,比如采用信息化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等方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7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控:企业需要关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留用工作,保证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8 加大研发投入: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和需要。
9 聚焦核心业务:企业需要聚焦自身的核心业务,不断提升核心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市场地位,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总而言之,虽然今年的经济环境相对比较困难,但是一些行业也出现了新的机遇,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抓住市场的机遇,合理应对风险。
疫情对不同的行业和公司都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一些公司的业绩虽然在疫情期间保持稳定或表现出较好的增长,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可能会遇到新的挑战和困难。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1疫情期间需求增加:疫情期间有些行业和产品由于人们需求增加而受益,例如口罩、清洁产品、食品等。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后,需求可能会下降,因此公司可能会面临销售下滑的风险。
2疫情期间竞争减少:由于疫情期间一些公司可能暂时停止生产或减少生产规模,所以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减少。但是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竞争对手的数量将增加,可能会对业绩造成影响。
3疫情期间政策支持:一些公司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例如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但是这些政策可能只对疫情期间有效,在疫情结束后可能就不存在或减少,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4经济复苏加速: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经济逐渐恢复,许多行业和公司的竞争激烈程度将加剧,导致价格下降、成本上升以及市场份额受到挑战。
综上所述,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是复杂的,对于不同的公司和行业来说,其疫情带来的效应也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公司都需要进行灵活的战略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挑战。
去年疫情严重期间,由于疫情的爆发和所有国家采取的防疫措施,许多公司受到了严重影响,但确实也有一些企业却能够逆流而上并获得机会。
首先,一些行业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造成需求增长,可能会表现出更好的业绩。例如在线教育、医药保健、在线零售等行业在疫情期间看到了需求的大幅增长。
其次,随着员工转向远程办公和消费者朝向在线购物等变化,在线业务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势头。例如互联网公司、在线交易商和电子支付提供商可能会看到其收入增加,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在家中进行工作和购物活动。
此外,政府支持政策的实施也对企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地区出台了创新创业支持计划等激励措施,以鼓励企业在这个特殊时期继续经营,并帮助他们克服潜在的困难。
但是,在今年整体复苏中表现不佳的企业,有多个因素影响着它们的整体表现。
首先,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全球疫情大幅减缓,这意味着一些需求增长将放缓或出现转变。例如,在线教育和在线零售可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消费者选择失衡等问题。
其次,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势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对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慎重处理供应商关系和库存管理等问题,以确保生产能力不受限制并保持盈利。
此外,劳动力市场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着找不到足够工人的企业以及雇主遭遇更高成本才能留住员工而导致利润率下降等问题。
最后,投资者通常倾向于看好未来前景而非当前状态。当市场情况恶化并且不能持续改善时,投资者会逐渐退出市场,导致企业运营资金不足。
总之,在特殊时期中经营良好的企业可能会受益于某些趋势和政策,并获得机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成功是不易得来的,它需要企业领导者和团队具有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判断力。同时,企业也需要做好准备,以便在全球经济复苏之际实现长期盈利。
1] 首先,由于疫情造成的封锁措施和社交距离要求,许多公司被迫关闭或减少营业时间,导致销售额下降,生产和物流受到阻碍。其次,疫情引起了全球经济衰退,股市下跌,导致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融资难度加大。此外,疫情还可能导致员工离职、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停工、破产等严重后果。
然而,也有一些行业和公司从疫情中获益,例如线上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以及电商平台和快递业务等公司。总之,不同公司在疫情下受到的影响是因行业和措施而异的。
我也曾经深受去年疫情带来的影响,也经历了今年的经济困境。从我的经验来看,去年疫情严重时,尽管很多企业受到了影响,但仍有一些因素有助于保持生意的稳定,而今年的情况则发生了变化。
首先,去年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被迫待在家里,导致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了改变。大家开始更加注重线上购物,这让线上销售的企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会。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尽管线下业务收入有所减少,但线上业务的增长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稳定。
其次,去年疫情爆发时,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来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计。这些政策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缓解了财务压力。政府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使得企业得以继续经营。
然而,今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疫苗的推广和疫情的缓解,人们的购物习惯逐渐回到了正常,而且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使得我们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受到了挑战。
此外,由于物流、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上涨,我们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这进一步影响了我们的利润。这也是今年我们生意难做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去年疫情严重时,我们的生意保持了一定稳定,这得益于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今年情况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成本不断上涨,这使得我们的生意更加困难。我相信只有坚持创新、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未来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疫情对经济和商业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不同的行业和企业面临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些企业可能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出乎意料的增长,同时在疫情后遭受了严重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
1 行业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影响。疫情推动了一些行业的需求增加,例如,在线教育、线上购物等,这些企业在疫情期间可能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但是,其他行业,如旅游、餐饮、娱乐等,则受到了重大影响,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 时机不同:疫情影响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去年大多数地区在最严重的阶段都是在春季,而现在大多数地区在疫情后复苏的阶段,但在最近几个月内又发生了新一轮的爆发,在不同时间点受到了不同的影响。
3 政策安排:不同地方和国家对于疫情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也不同,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商业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商业停摆、关闭、限制经营和人员流动的政策对于各种企业和产业的影响不同。
4 竞争态势:疫情期间竞争态势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企业在疫情期间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客户维持了到了疫情后阶段,但是其他的企业也可能在疫情后恢复过程中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加剧。
总之,在复杂多变的疫情环境下,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战略和应对措施,才能在疫情后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行业和企业都受到了影响。虽然去年疫情也很严重,但由于疫情刚刚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控制措施来稳定经济和市场。此外,由于人们被隔离在家中而无法出门工作或消费,导致了互联网、在线教育等数字化产业蓬勃发展。
然而,今年疫情已经持续很长时间,许多公司已经感受到了市场需求的下降和供应链的紊乱。此外,由于疫苗生产和分配问题,在许多国家疫苗覆盖率较低,从而导致各种限制措施得以继续实施。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企业的困难。
对于企业要想度过这个难关,则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营销策略、重新规划生产线以及寻找新的增长点等等,以适应当前形势所需,并在未来中长期内保持竞争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疫苗接种进展的加快,全球经济正在逐渐复苏。然而疫情仍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需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同时还需要关注政策调整和行业变革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并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此外,数字化转型也是企业能够在当前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同时实现更精准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并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周大福(01929HK);老凤祥(600612);明牌珠宝(002574);潮宏基(002345)等
本文核心数据:年龄分布;品类偏好;销售收入;企业数量;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行业集中度;市场规模
行业概况
1、定义
目前,我国对有关珠宝首饰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较为通用的定义是指用各种金属材料、珠宝玉石材料、有机材料以及它们的仿制品制成的可装饰物。根据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SZS
4021-2020《珠宝首饰制造工艺术语》,其珠宝玉石首饰的定义为以珠宝玉石为原料,经过切磨、雕琢、镶嵌等加工制作,用于佩戴装饰的饰物。
珠宝首饰可根据首饰的主体材料、镶嵌材料和产品档位进行分类。按主体材料可分为黄金首饰、银制首饰、合金首饰等;按镶嵌材料分则可分为珍珠首饰、钻石首饰、彩宝首饰、水晶首饰、翡翠玉石首饰等;按照产品档位分则可分为高端珠宝首饰、时尚首饰。
2、产业链剖析:上游材料众多
中国珠宝首饰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金属、翡翠玉石、钻石、珍珠、水晶、包装材料等;下游可分为品牌自营店、百货、购物中心、非品牌批发、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等。
中国珠宝首饰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湖南黄金、东方金钰、中兵红箭、港牌珍珠等企业;中游参与者主要是国外高端珠宝首饰品牌:宝格丽、格拉芙、蒂芙尼、海瑞温斯顿、卡地亚,国外中低端珠宝首饰品牌apm、潘多拉、施华洛世奇,以及中国本土品牌老凤祥、明牌珠宝、南珠宫、KVK和阿吉豆等企业;下游参与者主要是各渠道集团/企业,例如淘宝、阿里巴巴、抖音等。
行业发展历程: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的珠宝首饰有完整的发展史,金和银首饰已经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前,中国珠宝首饰市场主要是贵金属和和昂贵珠宝等高端珠宝首饰的“竞技场”,而在二十一世纪到来后,中国珠宝首饰市场开始发展低端珠宝首饰,行业产品趋于“平民化”,涉猎大众消费。
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具有矛盾点
1、珠宝首饰需求增长
根据中国珠宝首饰代表企业的珠宝首饰业务营业收入来看,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代表企业的营业收入均相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迪阿股份的销售收入增幅高达8770%,周生生和潮宏基的增幅则分别为5048%和4172%。
2、小企业增长速度较快
(1)行业整体企业增量逐年增大
2009-2022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生产企业增量整体趋于增长,且呈现两拨增长热潮,第一波增长热潮处于2013-2014年间,企业增量突破1000家;第二波热潮处于2020-2021年间,且2021年的企业增量突破9000家。
截至2022年11月4日,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生产企业增量已突破11万家。整体来看,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企业增量逐年增大,但对比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逐年下降的情况来看,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小企业的数量增长较快。
注:上图数据仅截至2022年11月4日。
(2)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下降
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珠宝首饰及相关物品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为将近450家。根据初步统计计算,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珠宝首饰及相关物品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与2020年相差无几。
注:截至2022年11月4日,《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暂未出版2022年版本,故并未披露2021年的数据,上图中2021年的数据根据初步统计计算而来。
3、产品盈利强,但企业经营成问题
2016-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均趋于下降,2021年,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均将近100亿元;2016-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分别下降9%和8%左右。
2016-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21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珠宝首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却相较2019年均有所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毛利率却比2016年更高,或表明企业总体获利能力和经营效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其主营产品总体的盈利能力则逐步提升。这就形成了较为矛盾的行业运营情况,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供应企业的数量也随之增长,产品的毛利率有所提升,但行业企业经营状况却陷入窘境,其原因或与近年来中国新世代消费者的更替与消费偏好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较早期入局的珠宝首饰企业不善营销和品牌塑造息息相关。
注:截至2022年11月4日,《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暂未出版2022年版本,故并未披露2021年的数据,上图中2021年的数据根据初步统计计算而来。
4、黄金饰品市场占比将近60%
2021年,根据中宝协基金行业调研统计可知,中国饰品细分市场份额以黄金饰品为主,其占据了中国饰品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黄金处理工艺的技术突破,近年出现的5G黄金、5D硬金以及古法金等特色品类的出现,改善了黄金硬度偏软的问题,使得黄金在饰品中的应用兼具广度和深度,拓宽了消费场景。
2021年,中国黄金饰品是中国饰品行业最大市场份额的细分产品,其市场占有率将近60%;其次是翡翠饰品和钻石饰品,均占14%左右。
5、行业市场规模将近3500亿元
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0-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波动走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降至3000亿元以下。根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将近3500亿元。
注:①截至2022年11月,《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暂未发布2021年的数据,该数据是根据中宝协的2021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计算得来。
②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的口径为:中国规模以上珠宝首饰行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以上行业企业的标准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行业消费者画像
1、珠宝首饰消费群体年轻化
根据BCG的调研数据显示,从2011-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消费群体年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珠宝首饰消费的主要群体从35岁以上逐渐转变为18-35岁的消费人群,2021年,中国18-35岁群体的珠宝首饰消费份额已过半数,这表明近10年来,珠宝首饰的消费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
2、手链、戒指和素链受女性群体青睐
从中国女性珠宝首饰自购品类视角来看,手链、戒指和素链是女性自购最多的三大品类,耳饰和项链则相对并未有那么大的选择意愿。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珠、长三角及环渤海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的珠宝首饰产业集群(区)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拥有各自的竞争优势。
2、企业竞争:中国首饰行业企业三分天下
(1)著名外资企业在华布局较多且多为中高端市场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竞争派系可根据入局资本的不同分为:外资、中资和港资三大派系,其中,外资的代表性企业较多且多为国际大企业,或表明外资珠宝首饰企业在先前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布局其中。且从外资企业的珠宝产品来看,其在华布局的产品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珠宝首饰需求市场的中高端人群,而中资和港资的产品定位则更为广泛,覆盖多段消费人群。
(2)黄金首饰企业更具竞争力
根据2022年胡润中国上榜的中国本土珠宝首饰企业来看,2022年,上榜的黄金首饰品牌数量共计占据所有上榜品牌数量的一半。其次是上榜的钻石首饰和翡翠玉石首饰企业数量,分别占22%和8%。
3、行业集中度:集中度不断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较低。珠宝首饰行业消费主力军也逐渐倾向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的珠宝首饰,低、中、高端的珠宝首饰均是如此,故而品牌名气较大的企业的市场份额或逐渐提升,行业集中度也不断提高。根据Euromonitor欧睿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CR10从2016年不足20%提升至将近30%,相较2016年增长了108个百分点,但中国珠宝首饰行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行业发展展望:或将达到4500亿元的市场
虽然自2020年疫情肆虐以来,诸多消费行业受到极大的影响,但随着中国消费喜好的变化,以及人工培育钻石的发展,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在承受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仍具有较为正向的发展潜力。
前瞻在2021年中宝协统计的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的基础上,参考Euromonitor欧睿预测的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规模增长率计算未来五年的市场规模,2022-2027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将呈增长态势,到2027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