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产品收入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研发产品收入账务处理会计分录,第1张

研发产品收入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第一条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即原"技术开发费"),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二)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三)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四)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五)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五)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六)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七)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不需扣除研发过程中销售研发样品形成的收入该样品对应的成本,属于上述规定范围的,可直接作为研发支出

《企业会计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企业的研发支出应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满足条件的应资本化,否则费用化处理

企业销售样品的收入,属于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账务处理如下:

(1)领用材料等

借:研发支出

贷:原材料等

(2)销售研发样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销售的样品,无需结转成本

(3)按具体情况,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

借:无形资产(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

研发产品该如何入账

一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整个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企业内部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其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的进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资本化条件: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者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者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的计量发生研发支出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已达到可使用状态时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

二、进项税不能抵扣分录:借:原材料等贷:银行存款

三、失败的话,把前期计入无形资产的支出全部转费用

四、如果成功,产品入库,应该把销售产品部分对应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分出来,作为成本(因为这个时候已发生的支出性质已经改变,不再是研究而是生产用),销售按正常即可

采购原材料或库存商品无发票,仓库收料后暂估入账,等收到发票后红字冲回暂估,蓝字重新收料入账。

暂估收料入账

借 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库存商品

红冲暂估收料

借 原材料/库存商品 (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库存商品(红字)

蓝字重新收料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进项费(一般纳税人)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XX单位

税务规定入账必须要正规发票,所以采购没有发票可以去销货单位追要发票,实在要不到发票可以到税务大厅去补开发票,另外也可以在年终汇算清缴时调增所得税额,补交所得税。

如果暂估入账后长期不处理一直没有发票,税务查账查到了除了要补交税,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少于补交税款额的50%罚款。

购买珠宝首饰,取得发票,可以按照购进目的不同,计入“库存商品”(用于对外销售)或“原材料”(非直接销售的其他用途)。

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在完成销售后,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用途的,在领用时分别根据真实用途记账(如:用于继续加工的计入“生产成本”;用于送礼的计入“礼品招待费”;给员工的计入“工资或福利费”等)。

1、企业开发新产品发生研发费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2、结转费用化以及资本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企业开发新产品发生研发费用,然后结转费用化以及资本化支出,应当通过“研发支出”相关二级科目以及“管理费用”科目、“无形资产”等科目核算。研发支出是指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

  要分别不同情确定会计处理:  (1)如果是委托贵单位进行研发的单位提供的材料,实际上不属于无偿赠送。但因为受托开发业务中所收到的材料以及所开发形成的成果,不严格符合贵单位资产定义,不属于受托方的资产,因此通常只对所收到的材料只需做备查登记。对于受托开发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以在研发支出下单设受托开发业务成本明细进行归集,待完成后后结算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按开发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贷记研发支出。研发失败,转销所发生支出以及可能涉及的赔偿,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研发支出、银行存款等。  (2)提供材料的虽然不是直接委托研发的单位,但与研发项目有关,如按协议约定可以分享研究成果的单位。这种情况下其实也不是无偿赠送材料,而是为后续分享成果而预先付出的代价,在收到材料时借记原材料等,贷记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待研发成功,对方按协议分享成果时,按支付的费用借记银行存款等,按之前收到原材料的价值借记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按两者的合计数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等。当然,实践中要视协议约定分析确定账务处理的最佳方式。  (3)如果是与研发项目无关的单位赠送的,这种情况下要按接受捐赠进行会计处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在收到先计入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捐赠的材料使用时,除结转成本外,同时按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在收到材料时,借记原材料等,贷记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利得。

公司的研发费用怎么做账?用于研发购买的设备怎么做账务处理?如果对这部分知识点不太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研发费用如何做账?

研发费用要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立一个明细科目-研发费用,在研发费用明细科目下在设置领用材料、研发人员工资、电费、折旧费、差旅费、研发人员的社会保险等等。

用于研发购买的设备如何账务处理?

研发用的固定资产仍然要通过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只不过将它的折旧费根据研发费的用途,分别处理:

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是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高新企业财务怎么做账,费用如何归集?

新企业按照自己执行的会计制度记账,基本账务处理和其他企业没有区别,应该建立和财务账套并行的研发费用明细账,专门归集记录和研发相关的材料、人工等费用,相当于一个备查账,这个帐同样可以作为所得税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依据,供税务机关审查使用。

软件开发并销售的企业账务如何处理?

开发费用记到主营业务成本,如果是以单个软件来核算的话(时间在一年内),当该软件出售时,结转成本。如果是成批或连续生产的话每月底结转

对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要分为两种情况:

1、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已经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研发费用是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我国有关制度对研发费用的规范存在于两个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从会计核算角度规范了企业对研发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从税法角度规范企业对研发费用的归集、摊销及抵减企业应税收入进行了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和开发费用》不仅要求披露“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而且要对“未分摊递延开发成本的发展及其余额应加以披露,对提出或采用的未分摊余额的分摊基础也应加以披露”。

参考资料     研发费用

公司收到珠宝类发票,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珠宝首饰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很大关联,所以一般来说,不计入企业费用的。如果是企业购进用于赠送客户,可以作为业务招待费处理,将其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会计科目中列支,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转出时,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招待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03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