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和翡翠玉的区别是什么啊?哪一个的价钱更高啊?

祖母绿和翡翠玉的区别是什么啊?哪一个的价钱更高啊?,第1张

所谓玉石与宝石的概念有所不同,玉石是岩石,是由很多微小的矿物组成,石之美者为玉,只要漂亮的岩石都叫玉。宝石则是单一的大矿物颗粒,具有以下三个条件:稀有珍贵,硬度高,美丽。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同,翡翠是玉,是岩石,祖母绿是宝石是矿物。祖母绿是波铝硅酸盐的矿物晶体,含有铬的微量元素呈现绿色,这种绿色微带一点蓝色调,而微带蓝色调的上好翡翠也称为祖母绿色,祖母绿色是翡翠中非常好的颜色之一,这种颜色浓郁深沉它的价值不菲,行家有的直接称为“祖母绿”或“奶奶绿”。  祖母绿和翡翠无本质关系 

  长久以来,有些人一直将祖母绿与翡翠混为一谈,因为享有“绿宝石之王”美誉的祖母绿色泽艳丽、光彩夺目,而翡翠中颜色最绿、最好且达到宝石级品种的四种绿色调(祖母绿、秧草绿、苹果绿和翠绿)中,也有祖母绿色翡翠。然而,这只是一种习惯叫法——除了颜色相似外,祖母绿色翡翠与真正的祖母绿本质上毫无关系。 

  “祖母绿”这一名称起源于古波斯语“Zumurud”,原意为“绿色之石”,古希腊人称其为“发光的宝石”,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约在公元16世纪时,祖母绿有了今天的英文名称“Emerald”。从物理、化学性质上讲,祖母绿属绿柱石家族,是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祖母绿的化学名称是铍铝硅酸盐(Be3AL2Si6O18),因含微量的铬元素而呈现出晶莹艳美的翠绿色,故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祖母绿的折光率为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天然祖母绿硬度为75~8,密度为263~290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 

  祖母绿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宝石。据考证:约在4000多年前,祖母绿就被发掘于埃及的尼罗河上游红海西岸地区。祖母绿价值十分昂贵,这一点使得它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并称世界四大名宝石,国际珠宝界更将其定为五月的生辰石。 

  需要说明的是:祖母绿是优质绿宝石,但并非只有祖母绿才是绿宝石,除祖母绿、海蓝宝石外,其他颜色的宝石级绿柱石统称为绿宝石,成员包括:绿色绿宝石、蓝色绿宝石、红色绿宝石、粉红色绿宝石、水胆绿宝石、星彩绿宝石、金色绿宝石、紫红绿宝石、纯绿宝石、海蓝宝石、黄绿绿宝石、暗褐绿宝石等。 

  哥伦比亚祖母绿质量最佳 

  祖母绿约在4000多年前被发掘于埃及的尼罗河上游红海西岸地区,那里现在还有世界最古老的坑道以及开采的遗迹。经学者考证确认:当时红海的西岸就是现在的埃及和阿拉伯地区,这些地方曾经蕴藏着丰富的祖母绿宝石。 

  早期的祖母绿产地在埃及、乌拉尔和印度等地。古代的哥伦比亚是当时优质祖母绿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早在印加王朝统治时期,其祖母绿的资源就被印加人开采、利用了数百年之久。十五世纪中期,哥伦比亚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当西班牙人发现当地土著人身上所佩戴的饰物多是祖母绿宝石时,以胜利者自居的他们轻而易举地夺得当地土著的祖母绿珍品,然后将它们大量运往欧洲,获得暴利。所以在欧洲,祖母绿是非常流行的。 

  当西班牙人发现了祖母绿的真正价值后,他们相信哥伦比亚某地区正蕴藏着祖母绿矿石,因而激发了开采的欲望。最后,终于在马古塔蕾娜河沿岸的安地斯山谷发现了全世界最大的祖母绿矿脉。数百年来,该地区曾经发掘了不少祖母绿珍品,哥伦比亚也被称为祖母绿的宝库。 

  今天,世界上祖母绿的主要产出国仍为哥伦比亚,其产量约占世界祖母绿总产量的90%以上。此外,还有南非、印度、巴西、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 

  祖母绿曾被视为权贵的象征 

  祖母绿虽在当今世界和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并称四大名贵宝石,但是它过去却是权贵的象征,深受中外帝王喜爱,且寓意无穷,故以其特有的魅力独领宝石家族的风骚。 

  祖母绿是绿色宝石的代表,更是矿物中的珍品。多年来,它都被视为幸福、忠诚、长久、善良和幸运的象征,而它那碧绿青翠的颜色及炫艳柔和的光彩,又让祖母绿宝石给人以高贵、稳重、优雅而高尚的印象,因此佩戴祖母绿饰品不仅格外引人注意,还容易让人产生认同感。这就导致祖母绿自古以来就令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区的人为之着迷。 

  古代社会,祖母绿被视为权贵的象征,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拥有它。当时,东西方的古代帝王们都喜欢将祖母绿镶嵌在他们的皇冠和玉带上,如相传古埃及有位女王,她将祖母绿矿石冠以自己的名字,并且经常佩戴一些华丽耀眼的祖母绿宝石,以炫耀自己的权威和美丽;历史上众所周知的“安德思皇冠”是用45公斤的黄金制成,上面就镶嵌着453颗祖母绿宝石;北京十三陵明代出土的宝物中有许多祖母绿珍品,可见我国明清两代的帝王也都用大量的祖母绿作装饰品。 

  同时,祖母绿的历史是由传说和迷信编织而成的,如罗马人相信“人们常看祖母绿,能够消除眼睛的疲劳,恢复视力,开阔视野;能够使人头脑清晰,思路敏捷,增加知识,增进记忆;可以给佩戴者带来好运,远离峫悪;拥有它的人还有一种超人的、能预测未来的能力,也有能使诉讼获胜的力量”;古代欧洲人则认为祖母绿对任何疾病都有疗效,治疗眼疾和肌肉无力效果尤其明显;《旧约圣经》中有记载:基督徒认为耶稣的复活与祖母绿有关,它是重获新生的象征,具备一种神圣的力量;印度人则对祖母绿极为崇拜,他们认为祖母绿能为佩戴者带来好运,并且心情愉快,因此普通人以拥有一块祖母绿为荣,王室更是收藏了大量价值连城的祖母绿珍宝。 

  云南祖母绿色美但透明度差 

  祖母绿来到中国的几百年间,曾被译为“助木剌”、“子母绿”、“芝麻绿”,《西厢记》中则译为“祖母绿”。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直到近代才统称为“祖母绿”。因此“祖母绿”只是译音,和祖母没有任何关系,切不可认为这种宝石是专供上年纪的女性佩戴的——和其他任何一种大家喜爱的宝石一样,祖母绿的佩戴是不分男女老幼的。 

  我国云南省文山县出产的祖母绿是绿柱石家族的一分子,早在1992年就已产出,其颜色不错,但因质地较不透明,裂缝较多,颜色、净度较差,还未被广大消费者广泛接受。云南的祖母绿分布在滇东南区花岗岩体外带的变质岩中,晶体呈柱状或成致密的块体,常见有深绿色、绿色、黄绿色、浅绿色和淡绿色。根据云南祖母绿颜色不错但透明度不佳这一特点,商家把其加工成蛋面成品,或直接以美妙的晶体观赏石出售,也颇受当下消费者欢迎。 

  评价祖母绿优劣五标准 

  颜 色:以绿色带蓝的颜色为佳,绿色带灰者质量较差。 

  透明度:以清澈明亮、晶莹通透者为佳品,半透明者属普通品。 

  纯净度:祖母绿的内部常有一些内含物(包体)的存在,如纯净者,为罕见的上品,而价格低的祖母绿主要是因其净度不好。 

  切 工:规范的切工称为祖母绿型,能够把宝石的光泽完全彻底地反射出来。 

  重 量:一般祖母绿的晶体不大,经切磨后,质量极优、重量在2克拉以上者,已属罕见,如重量在5克拉以上更是难得的珍品了。 

  主要产地祖母绿的特征 

  哥伦比亚祖母绿:哥伦比亚祖母绿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其颜色为纯绿色,少数为黄绿色或蓝绿色;裂纹较多,晶体中可见一氧化碳气泡、液体态氯化钠和立方体食盐等气、液、固三相包体——这一特征只有哥伦比亚祖母绿独具,还有纤维状包体、黄铁矿包体、黄褐色粒状氟碳钙铈矿包体、石英包体、磁黄铁矿包体和辉钼矿包体等。 

  坦桑尼亚祖母绿:通常为黄绿色,但也有与宝石相似的带蓝色的绿色品种,质量很好,可与哥伦比亚祖母绿媲美。 

  津巴布韦祖母绿:尺寸小,质量高,艳绿色,非常美丽。 

  俄罗斯祖母绿:颜色多为黄绿色,裂隙较少,具典型的包裹体阳起石,还常见页片状黑云母包裹体。 

  赞比亚祖母绿:颜色一般为亮绿色、蓝色和暗绿色。因为晶体中多有云母、角闪石、阳起石或透闪石等包裹体,所以多呈灰色调。 

  巴基斯坦祖母绿:具云母片和两相包裹体,质量一般。 

  中国云南祖母绿:裂缝较多,颜色、净度较差,质量一般。 

  印度祖母绿:晶体小,多有裂纹,颜色为淡绿色至深绿色,有典型的“逗号”状包裹体,是由孔洞中含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小的云母晶体构成。 

  巴西祖母绿:晶体细小,多瑕疵,质量较差。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了金银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银制品。金银制品在商代即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已有金银镶嵌工艺。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至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

元明清时代

金银器

元明清时期,我国各种传统手工业生产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民间藏友若有不错的藏品可交流,现有 北京翰海 北京保利  春拍藏品甄选13167727768 以诚相待,方可合作官僚贵族、地主和商人已经广泛使用金银器及珠宝镶嵌工艺品。元代金银器以玲珑俊俏的镂雕花纹为主,显示出了精湛的装饰技巧。江苏无锡南郊钱裕墓出土的一批金银器中的鎏金花瓣式银托、盏最具特色。此器用银片分别锤成花形盏及托盘,花瓣之上阴刻折枝花卉纹饰,器表鎏金,为元代银器中的精品。 明代金银器的生产工艺更加精湛,珍品多出在帝王陵墓之中。北京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金丝冠和万历孝靖皇后的镶珠宝点翠凤金冠,是明代金银工艺的典范。皇帝金冠全部用金丝编结而成,冠顶錾两条金龙戏珠,形象生动,龙身以粗金丝为骨,采用掐丝、浮雕等工艺焊接成漏孔鳞纹状,此冠是一件编织与錾花工艺相结合的精品。皇后金冠则应用了极其复杂的掐丝镶嵌珠宝点翠工艺,镶嵌5000多颗珍珠、100多块宝石,用以装饰九龙四凤,宝石璀璨夺目,龙飞凤舞,制作精细,工艺高超,为明代金银器中的稀世之宝。

清代金银器工艺空前发展,皇家使用金银器更是遍及典章、祭祀、冠服、生活、鞍具、陈设和佛事等各个方面。精品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有一件银丝花瓶,通体做成菊瓣形,先以银丝分瓣制,再经焊合而成,细颈,圈足,工艺精细,华丽、庄重且玲珑剔透,集中反映了清宫廷金银工艺的成就。乾隆时期的金银器,其制作工艺有范铸、锤、焊接、点翠等,并综合了突起、陷起、阴浅、阳浅、镂空等各种手法,还出现了在金银器上点烧透明珐琅、以金丝填烧珐琅的新工艺。如银鎏金嵌珐琅砚盒,砚质为银,盖面錾缠枝花卉,中间嵌一银片,以烧兰珐琅做出云龙戏珠纹饰,整个砚盒富丽堂皇,代表了乾隆时期金银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特征介绍

金银器

春秋战国金银器——清新活泼

金银器形制种类增多,出现了金银器皿。从金银器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看,南北风格迥异。北方出土的金银器及其金细工艺发达。南方地区金银器则多为器皿,制法大多来自青铜工艺。

秦汉金银器——富丽繁荣

秦朝的金银器制作已综合使用了铸造、抛光等工艺技术。汉朝金银器从为饰品,器形简洁,多为素面。金细工艺逐渐发展成熟,金银的形制、纹饰、色彩更加精巧玲珑,富丽多姿。

魏晋南北朝金银器——异域风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银器数量较多。金银器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制作技术更加娴熟,器形、图案也不断创新。较为常见的金银器仍为饰。

隋唐金银器——富丽堂皇、五彩斑斓

中国古代金银器皿自唐代起日渐兴盛。类别丰富、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金银器会使人联想到唐文化艺术的昌盛。唐代金银器可分为食器、饮器、容器、日用杂器、装饰品及宗教用器。

宋元金银器——清新素雅

宋代金银器轻薄精巧、典雅秀美,民族风格完美。造型上极为讲究,花式繁多,以清素典雅为特色。元代金银器与宋代相似,除日用器皿和饰品外,陈设品增多。从造型纹饰看十分讲究,素面较多。然而,元代某些金银器亦表现出纹饰华丽繁复的趋向。

明清金银器——华丽浓艳

明清金银器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浓厚。器形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和龙凤图案的色彩斑斓,象征着高贵与权势。明代金银器生动古朴,纹饰结构趋向繁密。清代金银器既有传统风格,也有其他艺术的影响。清代金银器可用精、细二字概括。复合工艺发达,金银器与珐琅、珠玉宝石等结合,增添了器物的高贵与华美。

鉴赏

金嵌宝石藏经盒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金嵌宝石藏经盒 金嵌宝石藏经盒,清乾隆,高7厘米,长21厘米,宽8厘米。

经盒是用来存放佛经的匣子。此两件经盒以金成造,嵌珍珠、红宝石、青金石等珠石为饰,显示出皇家的富贵之气。经盒盖里彩绘释迦牟尼佛与二弟子图,色泽鲜艳,当是宫中画师所绘。经匣中供满文写经--《大悲正经》,为梵夹装。

折叠金嵌珍珠宝石塔

现藏故宫博物院。

金嵌珍珠宝石塔 金嵌珍珠宝石塔,清,通高129厘米,底边长62厘米。

塔座木质,方形,为金漆莲瓣须弥座,錾刻铃杵纹、宝相花纹,束腰饰狮子纹。三层圆形塔基,錾刻莲瓣纹、梵文,嵌宝石。塔身肩部饰兽面,兽口衔璎珞。塔身正面设龛门,门沿上镶嵌珍珠两周。塔刹十三层,满刻梵文。鼓形华盖,周沿悬垂由1000多颗珊瑚珠、珍珠、青金石组成的璎珞。顶部为红珊瑚和白玉制日、月,宝珠为猫眼石制。[1]

此塔原供奉于重华宫崇敬殿佛堂中,重华宫是清乾隆皇帝做皇子时的居所。塔共用黄金85万克,大珍珠293颗,绿松石、红珊瑚、青金石等各种宝玉石500余块。整座塔运用了锤揲、錾刻、镶嵌等多种工艺,细腻精湛,各类宝石点缀其间,更显得其高贵、华丽,是清宫造大型佛塔中的精品。

辨别真假

金银器

金银器的真伪鉴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材料质地的鉴别,二是对其制造年代的鉴别。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金银器质地的鉴别已能做出比较精确的制定。对金银器材料质地的鉴别,从经验上亦积累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

首先,金的密度大,一般来说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物,金制品要重得多,太轻的制品必是伪品;其次,金银的硬度小、质地软、延展性强,若用金属物在金银制品上轻轻划试,一般留下凹痕的为真品,留下划痕的是伪品;再次,金银的化学性质较稳定,特别是金,在空气中不易氧化,而铜铁制品均易氧化生锈。金在酸性溶液中其颜色不变,而铜制品触到硝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是镀金,表层镀金容易脱落,不仅脱落部分易生锈,即使镀金表面也易被铜覆盖。

当然,古代的金银器出土时,有些表层带有铜锈,特别是银制品。这种情况是由于金银器在出土前接触过其他腐蚀的铜,如与铜器一起随葬,而沾染了铜锈。另一个原因,则是古代大多数银器的质地是含有一定成分的铜合金,当铜氧化腐蚀后,便在银器上形成了铜锈覆盖层。不过这种情况大多可以经过除锈垢处理,以复原器物的本来面目。此外,富有经验的人还可以通过器物的声音、味道以及颜色、手感等,来辨别金银器的真伪。不过,这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积累。

此外,与伪造古代的铜、玉等器物不同的是,伪造金银器最常见的是在材料质地上作假,多是以谋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在年代上作伪者尚不多见,这也造成对金银器年代的鉴定工作,无论从理论上抑或实践经验上都显得不足,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和经验总结。

特征与断代

金银器由于材料贵重和其繁杂的制作工艺,一般不会如青铜器、玉器、瓷器一样容易为作伪者所重视,在古玩市场上很少见古代金银器的伪造、仿造器,即使有也可通过以下各种方法较容易地将其辨别出来。

1、先从材质上鉴别,一般说来唐代金器以金、银或金、铜合金为多见,其含金量占80%左右,铜或银为20%,相当于现在的18K金,软硬适中,色泽光亮、耀眼,更适于加工、錾刻。辽代的金器,含金量较高,一般达到90%以上,甚至用赤金制作。

2、造型,依据造型判断年代主要应注意两点:第一,各类器物在各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如商至汉早期金银制品只有金片饰金叶、臂钏、面罩及金笄等,此期无器皿,而造杯、碗、盘、壶是在唐代开始出现的,尤其要注意的是只为某个时代所特有的造型或品种如宋代的蕉叶形碗、辽代的鸡冠壶等;第二,各种造型出现至消失的时间,即器物存在的时空范围,比如圆盘,在唐、宋、元时期都比较常见,但桃形和双桃形的盒器则仅见于唐代,而八曲长杯主要流行于魏晋时期至唐,以后则很少见。

3、纹饰,依据纹饰判断年代,主要掌握三点:第一,各时代或地区所特有的某种纹饰,如摩竭纹只见于唐代与辽代,其他时代均不见;第二,同一纹饰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如唐代的龙,一般以单个出现,为三爪形象,较为朴实,而明代的龙多成对出现,为山龙赶珠,极富神异凶悍的神采。又如唐代的凤,有的像长尾鸟,有的像孔雀,与飞禽悬殊不大,明代的凤则身体卷曲,形象凶狠;第三,参考同时期其他材质器物上的纹饰,由于受特定时代风格的氛围限制,在纹饰上往往表现出相似或相同的特点,如战国时期的金盏,其上的蟠螭纹、云雷纹大量出现在同时期的青铜器及漆器上。

4、工艺,中国古代金银工艺,从商周至明清,每个时代都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并由此形成各时代的工艺特点,两汉以前早期工艺因受青铜工艺的影响,主要采用范铸工艺,两汉时期除范铸工艺外,还从西方传入了金丝抽拔及炸珠焊接等技术,魏晋至唐代青铜工艺的影响已基本消除,器物的装饰及成型主要采用捶揲和錾刻工艺,宋、元时期流行夹层技法,自秦汉以来习见的掐丝镶嵌、焊缀金珠技法几乎不见,而花丝、镶嵌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点烧透明珐琅工艺只有清代才有。

5、铭文,经科学发掘出土的金银器物,由于有明确的墓葬年代、地层关系以及其他伴出物,其时代或时期的判断相对比较容易。而对那些非正规考古发掘发现的金银器的时代,则只能通过铭言语、造型、纹饰、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进行间接的推断(伪器不在此例中)。

铭文是断代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从中国金银器的发展看,唐代中期以前金银器上的铭文很少见。唐代中期以后,有铭文的金银器显著增多。借助铭文,不但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器物的时代,而且还可以了解器物的名称、用途、制作机构等相关信息。

收藏及市场前景分析

所谓金银器,是以贵重稀有金属黄金和白银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器皿、饰件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黄金白银作为财富的象征。正因为其稀缺性历来被皇家贵族统治阶层所垄断,金银制器不仅具有其本身的经济价值,更蕴含艺术上的审美价值,因而它不仅象征财富,更被用来作为身份、地位、权利的等级标志,宜属于贵族化的收藏,因此收藏、鉴赏金银器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升温,国际金银价格不断飙升,使古代金银器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但与青铜器、古瓷器、古书画、古钱币等相比,金银器的价格仍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尤其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银器,收藏门槛较低,做工考究的银熏炉、银手镯、长命锁等器物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至于做工一般的银鎏金花簪仅200元左右,银耳坠的价格不过150元。当然与银器相比,金器的价格就要高许多。几年前,在海外的拍卖市场上,就拍出了许多高价位的古代金质器皿。

一件唐代莲瓣纹双狮金花碗估价80万元人民币,2010年被上海一家拍卖公司以245万元拍出;一件唐代精美绝伦的银鎏金花骑射纹花口瓶在广州被拍出了4785万元;一件唐代银鎏金花四天王四灵四龙方瓶拍出了550万元的高价;另一件唐代金凤纹皮囊壶在北京拍出了88万元人民币。在国际拍卖场上,2007年香港苏富比(微博)推出的一件清雍正朝金铸开光式折枝花卉纹盖壶,以52975万港元成交。

另一枚北宋淳化元宝“供养”金币,9年前在北京拍卖市场估价仅3万元,而2009年春拍仍是同一拍卖公司则拍出了3024万元,足见藏家对此类器物的热烈追捧及潜在的升值空间和巨大的增值幅度。从上述的数字不难看出,金银器的价值高低关键在四点:其一、工艺的复杂性及精美程度。其二、宫廷御用器价值高于普通实用器。其三、器物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及文化信息及内涵。其四、重量及成色也决定着一件器物的价值高低(尤其是金器)。

据资料分析统计,目前国内市场的古代金银器大部分价格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上,而其他门类像瓷器、书画价格涨幅要高出近10倍,象牙、犀角雕件价格一路上扬,暴涨了几十倍至上百倍。

另外,当前古玩艺术品市场上也充斥着不少古代金银器的仿制品(大部分材料都不是贵重金属)以假乱真,上当受骗者不在少数,因此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古代金银器价格的提升,同时从人们的传统观念来说,它的价格不一定会随着黄金市场的价格指数波动。

因此我们说目前正处在盛世收藏及黄金市场的一个拐点,投资古代金银器当为明智之举。正应时宜,仍可以说是风险较小,将来的升值空间还很大。

瑞蚨祥丝绸店

在北京大栅栏商业街上,有一座西式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商店,每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吸引着八方来客。这就是名贯京城、驰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瑞蚨祥绸布店

富德润玉器店

明朝永乐年间,为鼓励工商业发展,在正阳门外设市场,修建“廊房”,作为商业铺房,招商开市 当时挂牌的廊房头条、二条、三条连成一片,曾经是老北京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廊房二条过去有“玉器大街”之称,在全北京都有名。胡同西头最大的珠宝店是富德润玉器店,相传是明朝大将常遇春后代所开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富德润的传人常子萱被推举为北平玉器商会会长。在行业内有很高的声誉。

古名珠宝便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纯度低:古名珠宝的黄金纯度低,不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因此价格相对便宜。

2 品牌溢价:古名珠宝是源自法国的珠宝品牌,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尽管如此,古名珠宝的价格仍然相对较便宜,因为其珠宝的纯度不高。

总之,古名珠宝便宜主要是因为其珠宝的纯度不高,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古名珠宝的质量低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80121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 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