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真的会被烧掉吗?

钻石真的会被烧掉吗?,第1张

钢材也是高温熔炼出来的,不是也有熔点吗?

看原子弹爆炸的时候钢架都已经气化了。

钻石的熔点为4000摄氏度,在空气中燃烧温度为850-1000摄氏度。在真空或者惰性气体或者氧气中的燃点都不一样(熔点和燃点是两个概念)

熔点大概是钢的熔点的25倍

所以钻石是可以燃烧的

只要是晶体就有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天然金刚石是晶体(属于性质稳定,高熔点的原子晶体),而钻石是金刚石加工出来的,所以钻石也应该有熔点,约为4000度

燃点:856度

熔点:3815摄氏度 ,钻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800℃,在空气中为850~1000℃,

钻石的成份是碳元素,钻石的熔点是3550℃,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直,

钻石有氧化性,真空中1800度,钻石开始向石墨转化

在有氧的条件下,650度钻石开始氧化,表现为表面有黑的烧痕

可以。

最初,科学家正是发现钻石可以燃烧,从而揭开钻石的化学元素组成奥秘。

早在172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了燃烧金刚石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置在玻璃罩里,用放大镜把日光聚集使金刚石燃烧,得到无色气体。通过验证发现这种气体是CO2,从而证明金刚石(就是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会变成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用火烧钻石,因为在有氧的条件下,650度钻石开始氧化,表现为表面有黑的烧痕。进而开始产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是唯一一种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宝石,属于等轴晶系。而且只要是晶体就有熔点。天然金刚石是晶体,而钻石是金刚石加工出来的,所以钻石也应该有熔点,约为4000度。燃点是856度,熔点约为3815摄氏度 ,钻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800℃,在空气中为850~1000℃。

扩展资料:

钻石的用途:

1、工业用途

地质钻头和石油钻头金刚石、拉丝模用金刚石、磨料用金刚石、修整器用金刚石、玻璃刀用金刚石、硬度计压头用金刚石、工艺品用金刚石。若涂在音响纸盆上,音箱音质会大为改善。

2、慢性毒药

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

3、观赏宝石

钻石由于折射率高,在灯光下显得闪闪生辉,成为女士最爱的宝石。巨型的美钻可以价值连城。而掺有深颜色的钻石的价钱更高。目前最昂贵的有色钻石,要数带有微蓝的水蓝钻石。

-钻石

1、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他发现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后生成呛人的**气体,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他认为化学“这种尊贵的学问,乃是奋斗的目标。”舍勒逝世后,瑞典人们十分怀念他,在科平城和斯得哥尔摩都为他建立了纪念塑像,他的墓地前立有一块朴素的方形墓碑,碑上的浮雕是一位健美男子,高擎着一把燃烧的火炬。

2、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

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3、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

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拉瓦锡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当他加热石膏时放出了水蒸气。拉瓦锡用天平仔细称量了不同温度下石膏失去水蒸气的质量。他的导师鲁伊勒把失去水蒸气称为“结晶水”,从此就多了一个化学名词——结晶水。这次意外的成功使拉瓦锡养成了经常使用天平的习惯。

4、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钱永健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染料,可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钙在多种生理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神经冲动调节、肌肉收缩、受精作用等。不过,计量细胞内钙水平的方法当时还相当原始,需要穿透细胞壁注射钙结合蛋白,这种方法通常会毁坏研究细胞。

钱永健利用化学技术发明出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此外,钱永健还找到了为钙质“上妆”的方法,使染料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

5、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碱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

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472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