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珍珠和假珍珠有哪些区别?一条真珍珠项链的卖价大慨是多少?

真珍珠和假珍珠有哪些区别?一条真珍珠项链的卖价大慨是多少?,第1张

珍珠鉴赏 一、看光泽 所谓“珠光宝气”,光泽是珍珠的灵魂。无光、少光的珍珠就缺少了灵气。看光,应该将珍珠平放在洁白的软布上,能看到珍珠流溢出的温润的光泽;而迎着光线看,好的珍珠可以看到发出七彩的虹光,层次丰富变幻,还可以看到如金属质感的球面,甚至可以映照出人的瞳孔,特别明亮的可列入A级,稍次之为B级。 光泽级别 质量要求 极强A 反射光特别明亮、锐利、均匀、表面像镜子,映像很清晰 强B 反射光明亮、锐利、均匀、映像很清晰 中C 反射光明亮,表面能见物体影像 弱D 反射光较弱,表面能照见物体,但影像较模糊 二、看圆度 “一分圆一分钱”,“珠圆玉润”,珍珠越圆越美,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大颗粒、精圆的珍珠,显现出如圆月的美感。配合光泽,则营造出朦胧的意境美。以珍珠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差的百分比≤1%为正圆标准,1%≤直径差比≤5%为圆的标准,在5%和10%之间的为近圆。不过大多时候,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看出圆度来了。 形状规则 质量要求(直径差百分比%) 正圆A1≤1 圆A2 ≤5 近圆A3 ≤10 椭圆B >10 可以有水滴形、梨形 扁平C 具有对称性,有一面或两面成近乎平面状 异形D 形状极不规则,通常表面不平坦,没有明显对称性,可能是某一物体形态的相似性 三、看瑕疵 表面痘、斑、印、坑、点越少越好,一般在05米远外看不到瑕疵为可以接受的标准。A级的标准为100%表面光滑,肉眼近看看不出瑕疵。当然了,用放大镜都难看出瑕疵的那是万里挑一的极品中的极品 海水养殖珍珠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 质量要求 无暇A 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观察到表面有瑕疵 微暇B 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针点状,肉眼较难观察到 小暇C 有较小的瑕疵,肉眼易观察到 瑕疵D 瑕疵明显,占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下 重疵E 瑕疵很明显,严重的占据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四、看大小 所谓“七分为珠,八分为宝”,一般6毫米以下的珍珠不被列入珠宝级珍珠的范畴,7-9毫米为消费者所普遍喜爱,10毫米的珍珠已经难得,11毫米以上的则只有南洋珍珠和黑珍珠有了。越往上,数量就越稀少,而价格则往往成倍的增长。这个标准看的难度不大。 1、一颗珍珠的成长时间: 育苗:25-3年左右------珠母贝成熟 成长:2-3年左右------珍珠长成,约5mm-7mm 其中,珍珠质每天分泌3-5次,每次分泌覆盖的厚度仅03μm, 养殖一年的珍珠层厚度只有03mm左右,要长到1mm厚,就需要大约3年,才能长成宝石级的珍珠。换句话说,养殖三年,就有上千层的珍珠质。 2、在所有养殖的海水珍珠里面,能做珠宝首饰的仅仅占10%-15%,另外30%左右可以作为工艺首饰用,剩余的50%以上只能作为化妆品和药用。 3、在1000颗统珠中(刚采收上来,未进行任何分类的珍珠称为统珠),最终被挑选出来做珍珠项链的:一等品,约2条;二等品,约8条;三等品,约15条。 4、每一公斤珍珠约可以串22条珍珠项链;每条项链标准长度约为41cm。 5、在1,000颗统珠中,直径达到7mm以上、精圆、光泽绚丽、柔美、毫无瑕疵的完美级珍珠,或称AAA级珍珠凤毛麟角,有时甚至只有不到10颗;而稍逊者,即AAB级的也不会超过30-50颗 五、看颜色 这个要依个人喜好、肤色、服装、场合等的搭配,不一而足。一般白色最受欢迎,纯洁优雅,黑色神秘高贵,粉色纯洁浪漫,金色华贵雍容。 六、看搭配 无论是串成珍珠项链,还是与金、银、钻石等宝石搭配镶嵌,讲求色泽、形状、意境等的和谐美,好的设计师会将情感、文化通过产品展示出来,而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挑珠技术人员会很好地将珍珠挑选、组合,这些是外行很难注意到的细节。作为珍珠达人,只要有一定的审美眼光和文化素养,以赏心悦目为标准,就可以看出搭配的优劣。 [编辑本段]日常养护 珍珠以它的温馨,雅洁,瑰丽,一向为人们钟爱,被誉为珠宝皇后。珍珠的成分是含有机制的碳酸钙, 化学稳定性差,可溶于酸,碱中,日常生活中不适宜接触香水, 油,盐,酒精,发乳,醋和脏物;更不能接触香蕉水等有机溶剂;夏天人体流汗多,也不宜戴珍珠项链,不用的时候用柔软微湿的干净棉布擦拭干净风干保存,不可用任何清洁剂清洗;不可在太阳下暴晒或烘烤;收藏时不能与樟脑丸放在一起,也不要长期放在银行的保险库内。珍珠的硬度较低,佩戴久了的白色珍珠会泛黄,使光泽变差,可用1%-15%双氧水漂白,要注意不可漂过了头,否则会失去光泽。 1、防酸侵蚀:为使珍珠的光泽及颜色不受影响,应避免让珍珠接触酸、碱质及化学品,如香水、肥皂、定型水等。不要佩戴珍珠首饰游泳或洗澡。所以请在化妆之后再戴上你可爱的珍珠。 2、远离厨房: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气孔,所以不宜让它吸入空气中污浊物质。珍珠会吸收喷发胶、香水等物质。所以切勿穿戴漂亮的珍珠去电发,在厨房里也要小心。不要穿戴漂亮的珍珠煮菜,蒸汽和油烟都可能渗入珍珠,令它发黄。 3、羊绒布伺候:每次佩戴珍珠后(尤其是在炎热的日子)须将珍珠抹干净后才放好,就能保持珍珠的光泽。最好用羊皮或细腻的绒布,勿用面纸,因为有些面纸的磨擦会将珍珠磨损。 4、不近清水:不要用水清洁珍珠项链。水可以进入珠的小孔内,不仅难于抹干,可能还会令里面发酵,珠线也可能转为绿色。如穿戴时出了很多汗,可用软湿毛巾小心抹净,自然晾干后放回首饰盒。珍珠变黄以后,可以这样补救:用稀盐酸浸泡,可溶掉变黄的外壳,使珍珠重现晶莹绚丽、光彩迷人的色泽。但如果颜色变黄得厉害,则难以逆转。 5、需要空气:不要长期将珍珠放在保险箱内,也不要用胶袋密封。珍珠间需要新鲜空气,每隔数月便要拿出来佩戴,让它们呼吸。如长期放在箱中珍珠轻易变黄(“人老珠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6、避免暴晒:由于珍珠含一定的水份,应把珍珠放在阴凉处,尽量避免在阳光下直接照射,或置于太干燥的地方,以免珍珠脱水。 7、防硬物刮:要把珍珠首饰单独存放,以免其它首饰刮伤珍珠皮层。如果您打算将珠链戴在衣服上面,衣服的质地最好是软滑些的。太粗糙的料子可能会刮花你的贵重珍珠。 8、平放存放:不要长期将珠链挂起,日子一久,丝线会松弛变形,应将它平放收藏。 9、珍珠戒指:除下珍珠戒指时,抓住指环的柄部或金属部分,不要用珠子做承力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珍珠给你的承力面松脱,也防止你手中的污物及皮肤分泌的油黏在珠子上。 10、定期检查、3年换线:丝线久了容易松脱,可1~2年一次定期检查丝线是否松脱,并更换丝线;珍珠最好每3年重新串一次,当然也要视乎穿戴的次数而定。走进珠子小孔的污物会产生磨擦力,令尼龙线折断,折断的位置受力接近扣子的地方。 形状分类 ⑴圆珠: 指形态为圆形的珍珠,按圆度分为三种,即正圆珠、圆珠和近圆珠。 正圆珠是指圆度最好的,商业上也俗称为走盘珠,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差与平均直 径之比小于百分之一;圆珠是之形态很圆的珍珠,其直径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五之间;近圆珠三之形态上比较接近圆珠的珍珠,其直径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之间。 ⑵椭圆珠: 指形态为椭圆形状的珍珠,长短直径比大于百分之十。可进一步按长短直径差百分比为短椭圆和长椭圆,短椭圆长短直径差的百分比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长椭圆直径差的百分比大于百分之二十。 ⑶扁形珠: 指形态为扁平面形,有一面或两面的近似平面状,如扁圆形、扁椭圆形、饼形、菱形、方形等。 ⑷玛比珠: 是一种半边珍珠,也称Mabe珠、馒头珠和半圆珠,也称玛贝珠。一般在采集完已养殖好的珍珠后,将预制的半边形的珠核插入贝壳的内壁,使凸面朝向珠母贝的套膜,平面贴紧珠母的壳壁,插好后再放入水中喂养,日积月累,珍珠层将外珠核一层一层地包起来形成半圆形,采集时将其同部分珠母贝壳壁一起提取出来抛磨成一件饰品,故其个体硕大。玛比珠实质上是一种再生珍珠,在此之前,每个珍珠贝可先生产两粒圆形珍珠,而后可再养殖3-7粒玛比珠,尤以澳洲玛比珠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其特点是颗粒大、具极出色的光泽、纯净的银白色以及光滑的表面。最小的也有10mm,大的可至17mm或更大,并以圆形、水滴形、椭圆形及心形等各种形状。目前世界珠宝市场十分流行玛比珠首饰,不仅是淑女贵妇们的佩饰宠物,而且用玛比珠创作的独特而优雅的珠宝饰物也受到了绅士们的特别青睐。 ⑸异性珠:(也叫异型珠) 除圆珠、椭圆珠、玛比珠以外的其他形态各异的珍珠也为数不少,梨形、水滴形、米形、土豆形、豆形及其他形状的珍珠商业上统称为异性珍珠。 至于价格嘛 ,个人认为不可预算,价格的范围比较广,几元到上万元不等这个要看珍珠的质量来决定

  珍珠以其所特有的典雅外观,彩色的晕光,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殖珍珠及珍珠仿制品鱼龙混杂已进入市场,因此很有必要对它们进行鉴别区分。

  1.珍珠的物理化学性质

  珍珠的成分:主体为碳酸钙CaCO3(约占82~86%),矿物名称为文石(又称霰石),珍珠角质10~14%,水2%。珍珠的色调:以白色为主的,可出现奶色、亮**、亮玫瑰色、杂色等;以黑色为主的,可出现灰、古铜、暗蓝、蓝绿、绿等色调。有色珍珠,是指除白、黑色以外的珍珠,通常为蓝色的,此外,还有红、紫、淡黄、丁香紫、绿等色的。珍珠的光泽:具有变幻不定的晕色(晕彩)。天然珍珠硬度为2.5~4.5,相对密度为 26~278。人工养殖者,相对密度为272~ 278。珍珠溶解于酸,滴稀盐酸起泡。珍珠的发光和吸收光谱:在紫外线长波或短波照射下,天然珍珠发荧光(亮蓝、淡黄、淡绿、粉红等色),养殖珍珠有时发荧光(与天然珍珠相同),有时不发荧光。

  2.天然珍珠、养殖珍珠及仿制品的特征

  ①天然珍珠天然珍珠是由珍珠母质在珍珠蚌类软体动物体内,围绕某种刺激物沉积而形成。当外界刺激异物进入珍珠蚌体内,接触到外套膜通道时,珍珠质便一层一层地将它包裹起来,形成珍珠。珍珠层主要是由角质和文石晶体垂直层面互相重叠排列呈同心圆状的生长层组成的,所以,珍珠是一个由两种物质构成的放射状小球体。当光线照射到珍珠层上时,由于重叠的角质和文石折光率不同,反射出的光波就会互相叠加,产生光的干涉效应,造成珍珠所特有的柔和又带虹彩晕色的珍珠光泽。

  ②养殖珍珠养殖珍珠始于中国。现最大的养殖珍珠生产国为日本,中国其次。养殖珍珠分为海水养珠和淡水养珠。海水养珠均采用有核培殖珍珠法。其方法为将母蚌的触脚切开一条沟,放入一颗作珍珠母的小珠子和一片包珠子的织物,由母蚌分泌珍珠质,将珠母包裹而形成圆形珍珠。谈水养珠分为有核养珠和无核养珠。核养珠和海水养珠相同,淡水无核养珠是由日本人首创,称为琵琶湖珠。方法是在小片珍珠蚌体内取出外套膜,切成5mm方形膜片,插进育珠母珠的外套膜内,膜片在育珠母蚌的组织液中成活。待膜片和母蚌外套膜长在一起后,就形成没有缝隙的珍珠囊,母蚌分泌的珍珠质在囊内逐渐生长而成。无核养珠而成的珍珠的中心是空的,一个育珠母蚌可产珍珠数十粒。淡水养珠和海水养珠的主要区别是,在淡水中每个蚌体能生产很多珍珠而且没有固体核,相同点为养殖珍珠中文石晶体多平行排列。

  ③珍珠仿制品市场上大批销售的珍珠仿制品主要有三种类型:充蜡的玻璃、实心玻璃和塑料镀层仿制珠。这些仿制品浸在“东方香料”中都能产生像珍珠一样的光泽,这种香料通常是一种硝酸纤维中的鸟嘌呤悬浮液。利用这种方法使得仿制品在外观上非常像天然珍珠。 3.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仪器鉴别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鉴定是比较困难的,两者外表特征基本相似,单凭肉眼观察很难区分,用仪器鉴测也是复杂的。目前已有比重法、锥孔法、内窥镜法、X射线照相术和X线荧光组合法等,而且单使用一种方法也较难断定,其中x射线照相术和x射线荧光组合法是一种具有结论性的检测,但鉴定成本太高。个人购买的珍珠,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鉴别。下面介绍几种比较令人确信的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鉴定方法。

  3.简易方法鉴别珍珠

  齿磨法:代用珍珠的表面较为光滑,如果用牙轻磨,则会感觉滑溜,而天然珍珠的表皮是一层层的碳酸钙覆盖而成,用牙齿磨就有沙沙感,但这种方法,非业者所认同使用,因牙齿会损伤珍珠表面。

  眼观法:用肉眼或十倍放大镜观察,可看出代用珍珠表面的光滑,而珍珠都有微许的不规则或瑕疵,且代用珍珠是一批塑料原料压模制成,每颗相当整齐,但珍珠的表面就不尽相同,体色或光彩都有少许的不同。

  秤重法:海水珍珠的比重254——278之间,淡水珍珠在177——186之间,而代用珍珠材质是塑料,比重为095,因此,用手秤秤看时,可感觉粗代用珍珠较轻,而珍珠较重。

  任何用来模仿珍珠的珠子,无论质地、化学成分如何,都称为模仿珠或仿制珠。有些商人误称仿制品为[人造珍珠],这名字有误导成分,因为大部分的仿制品与其天然的伙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大有不同。仿制珠的历史悠久,有天然珍珠的时候便开始有仿制珠,所以勿以为古董首饰没有伪珠子。质素高的仿制珠往往被人们传宗接代地遗留下来,其历史及作为古董的价值远比仿制珠本身的高。模仿得相像的珠子,离远看来,不易被察觉。仿制品种类颇多,最主要的几种列出如下:

  玻璃珠:早在17世纪,玻璃已被用来模仿珍珠。一位法国玫瑰珠厂家Joquin发现洗过鱼的水留下一种闪亮光泽的物体,他便用这些物体浓缩而制成珍珠颜料。1656年,祖坤便开始做仿制珠。他是用空心的玻璃珠子浸入酸性气中,将玻璃的光泽除去,然后用他发明的珍珠颜料在珠子内部髹上,再放入蜡或胶使珠子的重量增加,这类仿制品在古老的首饰中常有出现。

  胶珠子:倒模的胶珠子,比重非常轻,所以戴上颈时有轻飘飘的感觉,而且每颗样子都一致,很容易给察觉是仿制品。此外,表皮的颜料与玻璃珠的差不多。

  实心玻璃珠:用这种玻璃做珍珠的仿制品有多种,但最常见的无疑是西班牙发明的麦左烈卡珠(Majorca)。这种珠子是用奶白色的玻璃造成,然后在表面涂上珍珠颜料,质优的仿制珠,涂上颜料多至30层,每层在不同时间涂上,而层与层之间都用手打磨,因为制造方法是将铁线浸入溶了的玻璃液中,再拿出,重复这个程序多次才形成圆的玻璃珠,弄至表皮上有微少瑕疵,看来更像真的养珠。Majorca是西班牙的一个小岛,Majorca珠子其实是由巴黎转入,公司命名Perlas Majoricas。此公司以制造仿制珠闻名,它的大厂位於Manacor,吸引不少游客参观。公司用1年的珍珠颜料需要1亿条鱼的鱼鳞才能制成,其生意兴隆的程度,可想而知。如果你见到Majorica或Majorca,便知道是[名牌仿制品],不要误以为是[名牌真养珠]才好。

  贝壳珠:用贝壳磨成珠子,然后在珠子表面涂上珍珠颜料,便制成这种贝壳珠。有些公司甚至叫这种珠做半养珠,又说是天然贝壳出产的,误导消费者。常用的珍珠颜料用颜珠母粉末及橡胶混合而成,令珠子闪闪生光。在太平洋岛上你只要花2美元便可以向岛的原居民购买一串贝壳珠。曾见过香港的商店叫价300、400港元,真令人咋舌!我其中一个学生更在珠宝展览会中用128美元买了一条10毫米的贝壳珠,满以为找到便宜货,是[天然半养珠]!

  *如何辨别养珠、天然珍珠及其仿制品

  牙齿测试:这是最传统及有趣的测试方法,既可用於一颗单独镶嵌的珠子,亦可用於已串好的珍珠。方法简单容易,又不需要特别仪器,因为每人都有天赋的本钱--牙齿!

  用珠子轻轻地在门牙边缘上磨擦,真正的养珠及天然珍珠都会给你有磨砂及粗糙的感觉。仿制珠因为在大部分都是被涂上颜料,所以感觉光滑,当试将仿制珠与你的门牙磨擦,你会有滑动的感觉。在测试一串珠子时,最好每颗珠都做同一测试,以防奸商[鱼目混珠],将仿制与真养珠混合串在一串珠子上。如果你有一串珠子,又觉得用牙齿做实验不大卫生的话,可以用两粒珠互相轻轻磨擦,也会有以上的效果。珍珠的硬度只有3至4,所以切勿拼命地用力磨擦,以免令珍珠层受损(或仿制品的油漆表皮脱落),从而影响其价值。牙齿或互相磨擦测试,可以给你一个强烈的讯息,显示你的珠子是真品或伪品,但不能辨别出它是天然珍珠还是养珠,因为二者的外面都是碳酸钙,所以感觉是一致的。这个测验方法虽然容易,但并不代表完全准确,应该与其他测试一起并用,将试验结果一并研究,才作出最后决定。

  放大测验:用十倍放大镜或显微镜,细心观察珠子的表面。养珠及天然珍珠的表面有鳞状、弯曲的微小线纹,像迷宫一样混乱地分布。这些弯纹可能需要强而直接的光源,例如纤维光(Fiber-optic)才可清晰地看到,如灯光不够,当试将珠子从不同角度移转,细心观看。这些鳞片状物体体是方解石及文石的小板片造成的现象。仿制品通常有粒状的表皮,皱纹、褶也非常普遍,因为油漆干后收缩,形成皱纹。气泡间中也有被混在油漆中。如果将仿制珠放大50倍来看,其表皮粗糙,有粒状及气孔,看来并不平滑。有趣的是磨擦仿制珠时会感觉光滑,但其实放大下观察,会看见其质地粗糙,并不如养珠和天然珍珠的平滑。牙齿测验中的磨砂感觉,是由於那些微小的鳞状物体的质地所造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668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