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中水和钻石谁的总收益大,为什么

微观经济学中水和钻石谁的总收益大,为什么,第1张

钻石的总收益大;

因为钻石是稀有物品,水是非稀有物品;钻石的价值更大。

  稀缺性是指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资源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即资源的供给相对需求在数量上的不足。

  资源的稀缺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绝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相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稀缺,通常所说的稀缺性是相对稀缺。

  常接触的稀缺物品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像空气这样可以随意得到任意数量的物品,它们是不用付费的自由品;另一类是必须通过交易手段获取的,称为具有稀缺性的经济物品,得到这些经济物品总是要付出某种代价的。

轶闻趣谈有一个穷人家徒四壁,仅有的财产是一只旧木碗。一天,穷人上了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船上的人几乎都被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幸免于难。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 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品,该换回多少宝贝! 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 珍贵礼物 ,富人不由得愣住了:它居然是穷人用过的那只旧木碗!原来木碗在这个岛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最珍贵的东西。经济学聊天室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写道: 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够买任何东西 相反,一块钻石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大量的其他商品。 一吨水才几块钱,而成千上万吨的水才换得的一颗钻石,除了能让人炫耀财富外,几乎没有什么用途。但为什么水的用途大而价格低,钻石的用途小却价值大呢?这就是著名的 钻石与水悖论 ,也就是 价值悖论 。这的确是一个 悖论 !水的使用价值大,却不值钱,而钻石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却价值连城。经济学家约翰·劳认为水之所以用途大、价值小,是因为世上水的数量远远超过对它的需求,而用途小的钻石之所以价值大,是因为世上钻石的数量太少,不能满足对它的需求。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物以稀为贵。他的观点是以数量与需求的关系来决定物品价值的。而经济学家马歇尔则用供求均衡来解释这一 谜团 。他认为,人们对水所愿支付的价格,由于水的供应量极其充足,而仅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可是,钻石的供应量却非常少,而需要的人又多,所以,想得到它的人,就必须付出超出众人的价格。由于水的数量一般来说总是取之不尽的,而人对水的需要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休止。就拿喝水来说,随着人的肚子逐渐鼓胀起来,最后一单位水对人增加的 效用 也就很小。西方边际学派认为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边际效用小,其价值也小,而钻石的数量相对人的需求来说却少得可怜,因此它的边际效用很大,于是价值也大。这就足以解释水与钻石的悖论了。而上文讲述的 木碗与钻石 的故事也可以用边际价值理论来解释。一般情况下,随着人类手工业的发展,只要有木材,就能造出木碗,于是木碗比比皆是,但人类社会的宝石极其稀少,因此,最后一只木碗对于人们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因此,最后一只木碗对人增加的效用是极小的。所以,钻石的价值或价格远远高于木碗。而这个海岛上的情况却完全相反:钻石数量极多,木碗仅此一只。对于这个海岛上的人来说,木碗不仅造型奇特,还具有实用功能,显而易见,木碗的边际效用价值远远大于宝石。因此,我们也可以用边际效用解释生活中的其他一些常见现象:某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大,但是却廉价,而另一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不大,但却很昂贵。知识链接效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是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在19世纪6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自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的体现,就单一的水和钻石的市场价格确实有违市场原则,但从总的价格和总的使用价值来看又是符合市场规律的,由于水比钻石更具使用价值因此其消费量远大于钻石,虽单一消费价格较低但总消费价格是远远大于钻石消费价格的。钻石的价高和水的价廉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由于水的使用价值大,市场为了充分利用这种使用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就会自动选择降价促销费,以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钻石使用价值小,市场同样会启动价格原则机制抬升价格遏制消费,当然钻石的产量小,水的供应足也是钻石价格高于水的原因。

亚当•斯密的主要理论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二、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三、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四、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

 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近有关。

五、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六、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 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 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87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