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汽车的论文,急!急!急

有关汽车的论文,急!急!急,第1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2010-04-29 03:35]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由弱变强,实现了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布局。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

  一是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和产业化技术方面有待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技术、自动变速箱技术有自主产权的不多;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发展中还面临动力蓄电池、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发动机等零部件上的技术挑战。

  二是市场推广有一定难度。新能源汽车虽然清洁,但面临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配套设施建设缓慢,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纯电动汽车、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应用中面临着充电、加氢困难的问题。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素分析

  (一)“钻石模型”简介

  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模型和相应的分析框架。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关键要素。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机会和政府。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钻石”模型为我们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二)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1、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天然资源、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要素通常是人力创造出来的,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技术、科研机构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对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同时,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良好的需求条件能够迅速促进产业规模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强劲的需求有利于加快市场推广和产业化发展的速度。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任何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都离不开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对新能源汽车来说,动力系统的转型将强烈依赖电池技术的突破,因此新型电池技术产业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重要的支持产业。

  4、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面对国家同时推进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局面,国内企业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迷失了方向,缺乏清晰的近期、中远期发展规划。波特指出,强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激烈有效的竞争可以促进发明创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内部竞争主要体现在国内汽车企业与跨国汽车企业的竞争上。

  5、机会。波特指出,机会可以打破原来的竞争状态,提供新的竞争空间,落后国家可以借此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他认为,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等都可以给企业带来机会。

  6、政府。波特认为,政府对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刺激“钻石”体系的四个关键要素,来影响该国的产业竞争力。

  三、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因素,本文给出如下对策: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方共同参与。政府应重点建设一批企业无法承担的项目,如公用充电站、能源补充站、维修设施、交通配套设施等。天然气总公司和石化企业可以参与兴建一批加气站来服务燃气车辆,电网公司可以在自己的低压电网上建立公用充电站系统。

  (二)积极扩大内需,提高消费者成熟度

  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关键是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应加快技术研发的步伐,在技术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应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给予财税支持,出台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优惠政策,如减免车辆购置费、提供补贴等,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要进一步调整燃油税政策,提高传统汽车的持续性支出。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培育崇尚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文化,扩大新能源汽车用户基础。

  (三)加大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初期,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整合国内科技和资金资源,确定关键技术领域,与企业、研究机构共同推动关键技术研发。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企业相关权益。在支持自主创新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到海外注册专利和购买外国专利,增加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此外还要加快建立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

  (四)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阶段性战略重点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应借鉴国际经验,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战略重点,采取近期开发与中长期发展并重的策略。近期发展柴油机、汽油直喷、汽车轻量化、混合动力等技术,中长期着眼于高水平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及替代燃料汽车的研发。汽车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及其所在区域拥有的资源、文化、习俗等条件,因地制宜地研发相应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应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企业战略结构及经营策略。

  (五)推动产业重组、发展产业集群

  为把中国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强、做大,建议国家推动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收购与兼并活动,通过资本市场对现有企业实现整合与重组。积极探索中资主导型、外资主导型、中资控股型、外资控股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优化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鼓励中外企业以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和创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要实施严格的公平竞争与反垄断环节的重组审查制度。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但另一方面,“漂亮50”的投资回报率也十分惊人。1970年6月至1972年底,“漂亮50”指数累计上涨89%,相较标普500获得35%超额收益。

反观中国,目前消费板块最大的争议点无疑是“估值是否过高”。

我们认为,当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龙头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02 消费股估值模型正在发生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理解在进化。

我们以耳熟能详的雀巢公司为例,分析其发展周期中的估值模型切换。

作为全球化食品巨头,雀巢公司1989-2000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PE估值稳定提升;

2000-2008年,PE估值与营收增速同步波动;

2009年至今,雀巢通过并购整合,业务板块与产品品牌不断壮大和完善,实现了高度稳健的内生增长,估值溢价越来越明显。

在2017年,雀巢的PE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5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品企业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盈利能力,估值不会下降,反而会屡创新高。

纵观整个海外市场,消费龙头进入成熟期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能趋缓,但估值水平并不会下降。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03 机构抱团消费龙头达到历史高位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从国内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消费白马的配置热情达到空前水平。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钻石体系的四大特质

  答案系于一个国家的四大特质,这些特质各自独立,又能系统性地组合成国家优势的钻石体系。在组成此一钻石体系的各领域中,各国可据以建立其产业,并加以经营。这些特质分别是:

  1生产要素条件该国生产要素的地位,例如熟练的劳工或基础建设,这些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

  2需求条件本地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本质。

  3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该国是否具备这项产业的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及这些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支配企业如何创建、组织与管理的国内条件,以及该国的国内竞争性质。

  这些关键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钻石体系的每个点,以及体系本身,都会影响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钻石体系如何运作:意大利瓷砖产业

  1987年时,意大利瓷砖生产业年产值100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瓷砖生产和出口王国。意大利瓷砖厂商主要集中在艾米利亚—罗马涅省(Emilia-Ro-magna)的萨索洛镇(Sassuolo)。当地生产的瓷砖占全球产量的三成,国际市场的六成,并为意大利带来1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萨索洛镇的瓷砖生产,源自13世纪当地陶器与瓦器的制造业。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当地从事瓷砖制造的厂商依然屈指可数,也只限于本地市场。

  战后的意大利,瓷砖的需求出现戏剧性的成长。因为重建计划需要大量建材,意大利本地对瓷砖的需求尤其强劲,原因是瓷砖满足气候,本地品味和建筑技术的需要。和意大利其他地区相比,萨索洛镇的经济条件小康,当地人以小额资本加上必要的组织技术,就开始建立瓷砖工厂。1955年,当地共有14家瓷砖厂商,到1962年,数目增为102家。

  意大利瓷砖产业发展之初,黏土与生产技术完全依赖国外。20世纪50年代,瓷砖的材料是白色高岭土(Kaolinclays),萨索洛当地并没有这种材料,必须由英国进口。窑炉由德国、美国和法国进口,砖板平轧机是由德国进口。即使最简单的上釉机,也是依赖进口。

  由于设备制造商与瓷砖生产商几乎毗邻而居,他们之间也有异常紧密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意大利大约有200家瓷砖机械制造商,60%汇集在萨索洛地区。为了本地的商机,他们彼此竞争激烈,瓷砖厂商采购设备的价格通常低于外国竞争者,并能提早取得最先进的设备。

  随着萨索洛地区瓷砖产业集中,形成簇群,这个产业的工程师、生产技师、维修工人、服务技师、设计人员等专业人群体也在持续成长。这种地理集中性,鼓励了模具、釉料、包装材料、运输服务等其他支援和相关产业的形成。小型专业化的咨询顾问公司也应运而生,提供瓷砖业者在工厂设计、物料管理、财务、广告和营销等方面的服务。

  整个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可能是全球瓷砖人均消耗量最高的国家。意大利瓷砖市场也是全球最精致高级的市场。意大利的消费者会率先使用新设计与新性能的产品,瓷砖生产商则持续创新以改善生产方式,并推出新造型,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

  这种独特而精致的国内需求特质,也延伸到零售领域。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开始出现瓷砖专卖店;1985年,这类专卖店的数目将近7600家,并掌控近八成的国内销售量,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1976年,皮耶姆公司(Piemme)首选推出由著名设计师设计的瓷砖产品,旨在增加销售渠道,并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形象。这些创新得力于意大利设计服务产业,因为意大利的设计服务业全球数一数二,每年出口值超过1000亿美元。

  国际化的转机

  意大利瓷砖市场在1970年进入饱和,停滞的国内市场迫使厂商更勤快地扩展海外市场。在瓷砖外销上,相关与支援产业也助上一臂之力。瓷砖厂商通常会在国内外专业建筑杂志上刊登广告,而意大利的室内设计与装潢杂志,原本就拥有大量海外建筑师、设计师和消费者订户。杂志的优势连带强化意大利瓷砖的形象。另外,意大利的大理石、建材、卫浴设备、灯饰、室内用品等产品都是世界一流,这些产业的形象有助于瓷砖业的外销。

  1980年,意大利瓷砖产业公会在美国成立产品促销据点;德国与法国的促销据点则分别在4年和7年后成立。它举办的商展从意大利博洛纳到美国的迈阿密,同时大量刊登精美的广告促销意大利瓷砖。整个1987至1989年间,这个组织对美国市场促销的经费,大约有800万美元。

玻璃的历史

前言

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西元前二千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在中国,约从战国时代起,就已或多或少有玻璃的制造,一般来说,中国的玻璃技术深受西方的影响,但是成分含钡的铅玻璃,与西方不含铅或钡的钠玻璃是有所不同的在台湾,玻璃的发展约有近百年的历史,日据时代,日本在新竹设台湾高级玻璃厂,设厂的原因是因台湾产矽砂及丰沛的天然瓦斯,促使日后也陆续有玻璃厂的增设

玻璃在台湾

在台湾,玻璃之发展约有百年的历史早期以制造工业仪器,民用必须品为主天然瓦斯(作为燃料)是玻璃业之所以集中於新竹地区的重要条件之一新竹地区玻璃工艺最早乃由工业玻璃(仪器或日常用品)分化而出空心和实心玻璃的发端期约在1960年代左右,拉丝玻璃则始於1970年代

玻璃工艺最初以内销为主,随著台湾出口导向的发展策略,玻璃工艺亦转而以外销为主其间1970和1980年代各有二波兴盛期但不景气的时期亦曾存在(如1980年代初)劳力不足实为玻璃工艺近年来的一大隐忧

台湾玻璃发展大事记

1887

光绪13年

陈两成先生於台北创设玻璃器皿工厂,以坩埚窑配合手工吹压玻璃器皿为主,揭开台湾玻璃产业的序幕

1895

明治38年

台北商人陈万源先生聘请日本玻璃技术人员来台制造玻璃器皿,但因业绩不佳而仅仅数年后即关厂

1915

大正4年

日本商人高石组首次来台设厂,主要制造玻璃小瓶子,因业绩欠佳不久便结束经营

1916

大正5年

日人中泽曾来台与玻璃商「永泰隆」在台北合办工厂,但因日本政策及战争影响,未能产生显著的成果

1922

大正11年

日本著名的「东明制瓶会社」来台,与专卖局(战后改名称为公卖局)合办制瓶厂,专门制造专卖局用品:咖啡色酒瓶

1925

大正14年

廖启明先生於新竹创立「合成玻璃厂」,制造玻璃日用品,包括捕鱼用玻璃浮球,煤油灯,捕蝇灯,军用信号灯,医疗用试管等

1928

昭和3年

「东明制瓶会社」增设厂房,兼制其它各类玻璃容器等,并引进OWENS自动制瓶机,是台湾自动制瓶工业的开端,此时期为台湾玻璃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0

昭和5年

这期间,大众广泛看好台湾玻璃工业前途,从此年后台湾人或日本人相继投资数十家玻璃工厂,生产范围有医疗仪器,计量计,化学实验仪器等,均属於透明玻璃於新竹市街最早出现的是「芝山硝子制作所」,生产温度计与比重计的玻璃公司(厂址在现今新竹图书馆旧址对面),此公司后来与日本著名的「百木硝子制作所」合并;新竹百木硝子制作所,是日本总公司在台分支机构,来台主持人为百木氏的祖父,他於明治时期在美国学习各种玻璃制作技术,在台湾厂有员工数十名,大部份是台湾人,员工从百本氏处学习不少技术(注:硝子为日语,音念GLASS,即是玻璃)

1939

昭和14年

正处於中日战争激化之时,日本总督府成立「台湾高级硝子株式会社」,员工约两百人左右,并将〔百木硝子制作所(上述)〕合并,当时以生产医药用化工实验仪器,军用仪器及注射液装用的小瓶,供应全台湾岛上的制药公司与日本国内制药公司需求,该会社后期设立〔技能培养所〕训练新进员工,负责人是陈建祥先生,这个机构对新竹玻璃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今天新竹玻璃工业界先辈,几乎都出身於当时的「高级硝子株式会社」 (注:当时是西洋医药学上(注射疗法)在日本医学界盛行之际,而日本制药界所生产的注射剂,部份要用在中国大陆战场上日军医疗之用

1945

民国3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台湾光复,国民政府接收日本人经营的10个玻璃事业单位,改组并编为7个玻璃制造厂,运用原有设备与专业人才,拓展外销,先是生产公卖局专用酒瓶,热水瓶等生活器皿,然后生产医疗器具及化学,工业仪器等产品

1949

民国38年

由於市场需求扩大,民营玻璃工厂增加至29家

1953

民国42年

「新竹玻璃公司成立」,董事长 陈尚文,开始生产建筑材料的平板玻璃

1960

民国49年

新竹玻璃公司创立「中国玻璃工业研究所」,并增设玻璃工艺窑炉,开始台湾玻璃工艺的起步,初期生产手工花瓶加喷砂图案,图案是以古画为主,嗣后发展到玻璃雕塑的动物或文镇等略具艺术品味的产品

1962

民国51年

「联合玻璃公司」创立,董事长 苗育秀,设址中坜市,生产高品质24%P60水晶玻璃,是台湾第一家水晶玻璃厂,但因原料来自国外,成本昂贵,国际市场竞争困难,数年后关闭

1964

民国53年

「台湾玻璃公司」创立,生产磨光玻璃

1970

民国59年

「中央玻璃纤维公司」创立,生产玻璃保温棉供做冰箱隔热材料

1971

民国60年

「五松玻璃公司」创立,生产玻璃动物与文镇等外销「飞利浦公司」来台投资电视像管,开启了台湾电子玻璃工业的发展

1973

民国62年

世界性石油危机,燃料价格上涨10倍,使台湾玻璃工业不得不朝向高品质及富有设计性产品路线迈进

1974

民国63年

「新竹玻璃公司」设立汽车强化玻璃厂

1987

民国76年

「琉璃工房」创立,设址台北县,也是第一家运用PATE-DE-VERRE(脱腊铸造法)技术的工作室

1988

民国77年

因市场不景气及台湾劳工成本高涨因素,玻璃产业景气逐年下降

1990

民国79年

玻璃工业蔡松平先生首次於新竹文化中心演讲,倡导新竹地区同业转型走向玻璃工房的新思潮,引起热烈回响,并与文化中心联合举办〔浴火凤凰〕玻璃大展於高雄

1993

民国82年

琉园创立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举办全国〔第一届金玻奖〕玻璃艺术创作比赛

1994

民国83年

「竹堑玻璃协会」成立,首届理事长为蔡松平先生,理事由潘国贤,陈玉树,黄安福,王水吉,简瑞明,陈泉水,陈三郎,黄宝雪担任,监事由郑阿匏,吴春池,邱瑞尧担任,并续办〔第二届金坡奖〕

1995

民国84年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举办〔第一届竹堑国际玻璃艺术节〕主题:期使本土传统玻璃产业,结合历史,艺术,科技及国际视野的全方位文化

1997

民国86年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举办〔第二届竹堑国际玻璃艺术节〕主题:玻璃之美,玻璃之用

1999

民国88年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举办〔第三届竹堑国际玻璃艺术节〕主题:玻璃新视纪展,玻璃常设展,玻璃教育在台湾特展,玻璃体验和玻璃技法简介

浮球:渔民因应渔网的大小和水域的深浅,选用大小合适的浮球系於鱼网上,使渔网浮於水面

医药及化学实验仪器

香水容器

现代手工加工作品

设备仪器

玻璃的制作一般可分为大规模制作及个人制作大规模的工厂里所需的器具有窑炉,坩锅,塑模,磨砂机,烘等依成品之不同,尚有不同的器具在目前熔窑大致上分为瓦斯窑,重油窑及电窑等而以电窑之使用成本低且较乾净无污染而较其他窑好而个人制作所需工具有喷火嘴,牛车及成形所需工具等,我们将分别介绍如下: 大规模制所需工具设备

烘炉:高温熔烧成行的制品,须经烘炉徐徐退火

坩锅:装玻璃原料之用具

窑炉:主要目的在将玻璃原料融化,并坩锅需24小时保持高温

个人制作所需工具设备

玻璃成型所需之钳子

牛车:主要作用在保温与预热,一方面节省玻璃加热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避免玻璃瞬间加热破裂

喷火嘴:主要目的在将玻璃软化,以便成行

玻璃的制作过程

如果想在五光十色的玻璃展外,品味传统的玻璃制造过程,那就转往玻璃工厂,目前仍有一群热爱古味玻璃老师傅依然坚守其传统岗位参观旧式的玻璃工厂时,场内热度,窑炉,吹玻璃的老师傅,还有满地的玻璃成品如同另一个世界,现代生活全然不会出现的旧画面,在这却原原本本得展现在眼前玻璃的制作过程可分为热端作业与冷端作业两种

热端作业

熔烧玻璃管

作玻璃的第一个步骤是将长长的玻璃棒放入高达摄氏1300度的窑炉内溶烧,接著将玻璃棒取出,你会看到长棒的前端被烧得红红的,烫烫的,软软的,完全失去它原有玻璃的本色,但这时候也是它以吹制或模制成型的最佳时刻

吹制或模制

这两种技法是为了让玻璃成型其中模制的过程较为简单,只要将熔热玻璃棒的前端插入模器里,模齿一合,即可搞定!吹玻璃可就要花点功夫!为了不让熔得早已软化的前端掉落,吹玻璃的老师傅必须一面吹,一面又不停更转手中的玻璃棒,对於第一次接触玻璃世界的人来说,眼前的景象特别新鲜有趣而培养一个技法纯熟的吹玻璃师傅,大约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会慢慢步入轨道,只是这其中还要忍受许多夏日酷热难耐的苦闷,和吹制失败的挫败,但也因此显得玻璃异品的珍贵和价值

第一次冷却

由於制好玻璃半成品,内外密度的不同,很容易因此而使半成品遭致扭曲变形的意外,所以才需有这个的慢慢降温的阶段,这个步骤需要将先前已制好的玻璃半成品送上第一次冷却输送带,同时也经历一段血液沸腾的高温,在摄氏500度的缓慢熔制过程中,每一步骤都马虎不得而从输送带外往内瞧,彷佛炎炎夏日里的柏油路面般,有一种连空气都要燃烧起来的感觉在这步骤之后,还需要再经过一次冷却在历经共多次的高温后,一个个完工的玻璃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冷端作业

不使用热的技巧从事玻璃创作,而用喷砂,磨刻,切割,抛光,描绘,镶嵌等方式制作玻璃,则称为冷工其中喷砂技巧收敛玻璃外露的锋芒,透著深邃的朦胧感;磨刻方式的构图丰富了玻璃的面貌;而切割让玻璃在不同角度的折射下露出目眩神驰的风采等怕热却又热爱玻璃创作的人,可考虑这种「凉凉」的制作方式

个人独立制作与常用技法

若依玻璃艺品个人独立完成的部份而言,在新竹地区主要是以所购入之玻璃棒为材料,其制作程序为先热成形再冷却,依成品之不同所使用玻璃棒也不尽相同,有所谓的空心玻璃棒,实心玻璃棒和拉丝玻璃棒至於常用的技法有下列六种

热塑技法

玻璃塑形技法,以喷火嘴为工具,双手各执玻璃棒,将玻璃棒不断於火焰中旋转,使之熔融至所需之份量,利用点,拉,熔,切,压等手势将之塑形

拉丝技法

将玻璃拉成细玻璃丝并加以编织者,谓之拉丝玻璃,拉丝作品好似编织毛衣一般卷曲

空心技法

玻璃空心管加热吹制塑形者称之空心玻璃,如圣诞灯泡的制作

吹制技法

吹制是以吹管醮取玻璃膏并从另一端进行吹气撑大玻璃体(吹小泡)使之中空并加以塑形为基础步骤谓之

脱蜡技法

翻制矽胶模以石膏固定,灌入腊液,冷却取腊模原型精修,以耐火石膏包埋腊模,加温脱腊,取石膏模,将玻璃块填入模内加温烧融,冷凝成型脱模修整

磨刻技法

常见於玻璃杯身或杯底,以钻石轮刀或铜轮将所需之几何图形刻画於玻璃上,以因应特殊玻璃成分之表现与需求,增加其产品附加价值

实心玻璃 热塑技法

空心玻璃 空心技法

拉丝玻璃 拉丝技法

热端作业 吹制技法

冷端作业 磨刻技法

参考资料:

http://eduplanseducitiesedutw/downloadphpuid=apple313&filename=20020103172404doc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916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