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珠宝知识——矿物宝玉石介绍(一)

不一样的珠宝知识——矿物宝玉石介绍(一),第1张

珠宝玉石以其特有的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光彩夺目的属性,自古被人们视为高贵圣洁之物,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寻觅的对象。

自然界的矿物多达3000多种,而可作为宝石的仅有240多种,可见宝石是众多矿物岩石的精华。

那什么样的矿物或者岩石才可以出现在常用在珠宝设计中呢?

颜色,光色,透明度,色散(是否闪),特殊光学效应(如月光石,欧泊,猫眼石)

2耐久

硬度,韧性,稳定性(热稳定,光稳定)

3稀少

钻石开采后精选出的原石

物以稀为贵钻石:250吨矿石才可产出1ct的钻石(总重,不一定是大钻)

常见的祖母绿原矿

祖母绿:质量上的稀有—高质量祖母绿产量相当的稀少

紫水晶原石

漂亮的紫水晶,因产量太多而廉价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如何保养自己的珠宝。

那问题就来了,什么情况下宝石会被损坏?

当外力介入时,比如平时的剐蹭,磕碰,刻划。

我们经常会看到翡翠断裂等新闻,但几乎未曾听说过和田玉断裂的说法,这是为何呢?

同为链状硅酸盐结构的硬玉(翡翠)与软玉(和田玉)的莫氏硬度都在65左右(一般翡翠略硬于和田玉),但由于其链状结构略有不同和田玉韧性大于翡翠。是的,除了硬度之外宝石的基本物理性质还包括,解理,裂理,韧性等力学性质。

我们常说的钻石是世界上最硬(硬度)的物质,这里的硬度特指当物体抵抗外力刻划、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修复断开的翡翠手镯

翡翠手镯摔断时,我们会说岁岁平安(韧性差),这里的韧性也称为打击硬度,很难破碎的性质为韧性;

祖母绿的高硬度高脆性,易破碎的性质为脆性。

红宝石多裂理

红宝石的多裂理都是我们在设计镶嵌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的。

所以说物理性质稳定的钻石其实是在制作珠宝时最省心的宝石是有原因的。

八面体的钻石原石

钻石-the king of Jewelry ,作为人们最为熟知的珠宝,长期处于珠宝贸易的霸主地位的钻石与其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作为等轴晶系的代表,钻石给人常规映像是闪亮,透明,坚硬。

这些都是来自它的物理性质,闪亮来源于钻石的金刚光泽以及高色散。

钻石原石的晶形与其内部结构密不可分

坚硬则由于钻石内部C原子的八面体共价键结构。

天然彩色钻石的形成来源于钻石生长过程中的晶格缺陷以及色心。

钻石(白钻)的价格主要尤其4C来决定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大小 净度 颜色 切工

钻石的4c分级方式对于彩色宝石的评级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自古以来只有鲜艳的红宝石赢得过钻石“king of jewelry”的称号。

红宝石中鸽血红最为珍贵

实际上大颗粒的顶级红宝石相对于钻石来说更加的稀有且珍贵。现在的市场上1ct红宝石均价格在2000usd/ct,若是大颗粒者,价格则以几何级增长(适用于所有宝石)。

热情的红色主要由其中微量的Cr元素(01~3%)所致。

其莫氏硬度为9,耐磨性非常好,强玻璃光泽抛光量好的红宝石非常闪亮。

红宝石的姐妹(们)蓝宝石那可就太多了。

各色的彩色蓝宝石

根据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除去红宝石以外的所有刚玉类宝石,包括蓝色、蓝绿色、绿色、**、橙色、粉色、紫色、灰色、黑色、无色等多种颜色刚玉统称蓝宝石。

蓝色蓝宝石颜色也多样 可以看出有的带有强烈的紫色调

可以看出实验室的不同对于颜色的分级也极大的不同

其中最为贵重的两种颜色矢车菊与皇家蓝。

矢车菊色蓝宝石

矢车菊:一种朦胧的略带紫色色调的浓重蓝色,给人以天鹅绒般的外观,透明度略低的蓝宝石。

皇家蓝色蓝宝石

皇家蓝:颜色纯正、清澈、浓艳饱和度高的蓝宝石。

然而对于我这种对颜色不太敏感的人而言,一句话,皇家蓝比矢车菊蓝且黑。

莫氏硬度9,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理论上蓝宝石应比红宝石亮,但由于颜色为冷色调的所以亮度看起来差不多)

星光红宝石

星光蓝宝石

同为三方晶系刚玉家族的红蓝宝石都可具有星光效应

其成因是刚玉生长常伴有金红石,以至其内部呈现与其对称轴对应的三向金红石包体。

红宝石内部金红石包体

五大宝石中不光红蓝宝石,环状硅酸盐结构,六方晶系的祖母绿也具备生成星光效应的特性。

星光祖母绿

祖母绿也是由Cr致色的宝石,由于其内部的结构不同,Cr3+给了它柔和而鲜亮,具丝绒质感如嫩绿草坪的翠绿色,其优质艳色无油者比同等级钻石(无色)更值钱。(哥伦比亚的无油祖母绿,价格可高达10-15万/ct)

祖母绿内部也被称作为裂隙与包体的花园

祖母绿天生多裂隙,硬度高75-8、脆性大,在设计与镶嵌时需十分注意避免与其他硬度高的宝石磕碰。

彩色宝石的颜色决定了它的价值,颜色浓郁色度明亮为极品,太深或太浅皆非是佳品。

穆佐色祖母绿

一般认为最好的祖母绿产自哥伦比亚著名的穆佐矿区。

以上是在设计中4种常用为主石的宝石,其中提到的特殊星光效应以及5大宝石中的金绿宝石会在下篇宝石几种特殊光学效应中展开讲述。

按照中国国家钻石分级标准对钻石的定义,钻石是一种自然界产出的矿物,其主要化学成份为碳,等轴晶系,摩氏硬度为10,是已知所有矿物中最坚硬的一种:钻石的密度为352/m3(左右),折射率为2417,色散率为0044。此外,钻石还具高导热性、强抗腐蚀性等特点。

钻石的定义还包括:无论在什么地方产出,钻石一词都是指天然产出的矿物,无需在其前面冠以"天然"二字。一切人工方法生产的用于模仿钻石外观或本质的产品都不能以"钻石"来命名,即使这种产品的成份和结构与钻石完全相同,也只能称为"合成钻石"。

2、钻石为什么如此珍贵?

钻石深埋入地底,或悬崖或枯河床中,工人开采困难,需先深入地下掘出钻石矿岩,这种岩称为蓝土( 即金伯利岩Kimberlite),这些篮士经过特殊挑选过程,平均100吨蓝土可获得雕琢成一克拉钻石的原石。在西南非,钻石出现于上古河床,必先移去深达70英尺的沙层,然后使用巨型推土机采出含钻石的砂砾,再用特殊程序挑选,出现一颗粗钻石的成功率,只有几百万分之一。而粗钻切磨成宝石级钻石的比率是20%,其余则是工业级钻石。至于一颗原石要想磨成一颗质优的钻石,最少损失原石一半以上。

3、珠宝饰品如何分类?

根据国内外一般的商业习惯,将珠宝饰品作下列的区分:亦即将珠宝饰品分为五大类,第一大类是宝石饰品,包括:1、钻石,2、红宝石,3、蓝宝石,4、祖母绿。第二大类是贵金属饰品,包括黄金、白金、银。第三大类是珍珠饰品。以上三大类列为贵重珠宝。

第四大类是半宝石饰品,包括:1、蛋白石,2、紫水晶,3、黄玉,4、翡翠,5、玉,6、电气石(碧玺),7、拓榴石,8、黑宝石,9、猫眼石,10、珊瑚,11、玛瑙,12、虎眼石,13、其他如亚历山大石等。在半宝石中,部分高品质者,如翡翠、黑蛋白石、紫水晶、亚历山大石等,售价也不低。

第五类是人造珠宝类,包括1、贝壳,2、珐琅,3、景泰蓝,4、合成宝石,如合成钻石、人造红宝、人造蓝宝、人造祖母绿、人造翡翠等,5、平价金属,如铜、镀金、铜组合金,其他各种金饰品,6、其他。

钻石的形成

火山爆发以及矿石中的钻石均是在地球内部经过高温高压后形成的。

钻石在地下 160~480km 处形成。大部分钻石被发现位于一种称作 “金伯利岩” 的火山岩中,这种岩石埋藏于火山活动依然活跃的地带。其他任何被直接发现的钻石,都是经其他作用而直接从原始的金伯利岩中分离出来的。

钻石骗局

钻石又名金刚石,其本质上是由碳构成的一种单质,其除了外观精美和硬度极高也并无多大特点。

其实在19世纪钻石本应不是那样稀有和昂贵,而当今如此昂贵的钻石可以说完全是由 钻石巨头戴比尔斯一手吹捧出来的。

1870年采矿工人在南非先后发现几个巨大的钻石矿场,仅在当时的开采技术下一天便可开采出上吨的钻石。

于是钻石商联合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将几乎所有的钻石矿坑都收入囊中,从此便开始了饥饿营销的模式,之后更是在媒体吹捧钻石象征着永辉的爱情,于是这个概念便一直深入人心。

人工钻石

所谓人工钻石就是如天然钻石形成一般模拟高温高压的条件合成钻石。而且现如今的人工钻石已经达到宝石级别。2005年美国人造钻石的产能已达到每小时5克拉,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要造出与天然钻石无异的钻石只是时间的问题。

钻石是一种昂贵的宝石,是由金刚石加工而成。除了首饰行业会用到钻石,工业领域也会用金刚石制作钻头、玻璃刀等。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和石墨为同素异形体。在知道了金刚石是由纯碳组成之后,就有人想方设法用碳制造金刚石,并且早就取得了成功。上世纪70年代人类就有能力制造出1克拉以上的钻石,目前很难统计出市场上的钻石有多少是人造钻石。

金刚石为正八面体结构,不论是中国产的还是南非产的,也不论是地球上的金刚石还是火星上的金刚石, 也不论是天然的金刚石还是人造的金刚石。

地球表面附近的金刚石比较少,内部的金刚石相对就要多很多。地球上天然的金刚石一般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产生的,地球内部的温度及压强比较高,碳元素要比在地面附近更容易结晶成金刚石。地壳深处的金刚石可以通过火山喷发或大地震到达地球表面附近。人工制造金刚石的时候可以用石墨做原料,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改变碳原子的排列结构,就有可能制造出金刚石。人造金刚石的成本要远低于钻石的价格,只是目前限于技术手段,人造金刚石的尺寸还达不到几十克拉、几百克拉之巨。

除了价格低廉,人工制造金刚石的时候还可以掺入一些杂质,使得制造出的钻石具有某种特定的绚丽色彩。这是人造钻石的其中一个优势。有时候可以根据掺杂在钻石中的杂质鉴定出这是一枚人工制造的钻石,若是制造钻石的时候没有留下类似的痕迹,还能不能鉴定出那是一枚人工制造的钻石?难!很难!因为钻石的结构都一样,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也是一样的。

钻石虽然价格昂贵,但它没有金融属性,不像黄金那样可以作为支付手段或金融储备。钻石有工业用途,除此之外就是一件奢饰品。如果你不是小资女人,不是傻白甜,不是土豪,没必要关心钻石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

天然钻石也是在高温高压的地方产生,所以钻石矿附近一般曾有小行星撞击或者火山喷发。模拟天然钻石的形成时的高温高压环境就可以制造钻石,但其晶体结构和天然化石有所不同。

天然钻石一般是在地下 压力在45到6Gpa,温度在1100到1500℃。大致换算下来相当于地下150到200km的环境中 形成,然后被火山喷发等地质运动过程带到地球表面,形成钻石储量较高的矿藏;而另一种情况是小行星撞击,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动能转化为热能,撞击时的压力也非常高,也能形成钻石晶体。钻石可以分为等轴晶系四面六面体立方体与六方晶系钻石,是均匀性质相同的碳单质晶体,密度(g/mLat 25°C):35, 熔点3550°C-4000°C,绝对硬度10000-2500,因为含有的杂质元素不同,也是钻石有不同的颜色,有粉的、黄的、蓝的等等颜色,而天然的钻石未经打磨,形状可能不是很规则,而且也不会像经打磨的钻石一样形成正八面体的规则、闪耀的晶体。

既然知道了钻石形成的环境,那么人工模拟那样的高温高压环境就能制造钻石,可以在2300℃、15到18个大气压的环境下,以一颗直径1毫米左右的天然钻石作为“种子”,石墨作为碳的来源,在那样的环境中石墨中的碳原子会在天然钻石的外层重新形成结晶,但是由于不能完美地重现地下数百公里或者小行星撞击时的温度或者压力变化曲线,人造钻石的晶体结构更加混乱一些,不像天然钻石是规则的等轴晶系结构。但是硬度方面与天然钻石差别也不是很大,而且经过打磨后肉眼很难分辨天然或者人造。而如今美国的人造钻石生产已经能达到5克拉每小时,由于天然钻石开采的难度而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人工钻石可以在很多场合替代天然钻石。

通过钻石的人工制造和天然形成过程,可以知道人造钻石并不能完全地替代天然钻石,但也不是过分追求钻石的理由。钻石可以算是“可再生资源”,不过投入市场的钻石不是很多造就了它们的稀有,然而实际上在地下深处钻石的储量还是很高的,据一些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总共有1000万亿吨钻石。

天然的钻石是在地球的深处,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时间,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自然形成的,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之力,将钻石从地表以下160公里的深处带到浅层地表。我们可以参照已挖出最深的洞来看,俄罗斯的科拉超深钻孔,仅约123公里,相对来说,160公里简直是遥不可及。天然的钻石是稀有的,不是自然界的钻石少,而是可获取的非常少,除了地球深处有大量钻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会下钻石雨,其大气中的甲烷,在闪电的作用下变成煤灰型态的碳。煤灰在沉降的过程中固化成石墨,高温高压的环境使之变成钻石。

高温高压就能人工造钻石,第一批人工钻石是1954年在通用电气实验室制造的,在1600摄氏度高温和1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下,使钻石晶种生长成钻石,利用晶种可以缩短钻石形成的时间。 人工钻石是真钻石,天然钻石和人工钻石的主要元素是碳,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外观基本相同,硬度也一致。 人工钻石与天然钻石之间唯一的化学区别是, 大多数天然钻石含有微量氮,而人工钻石通常不含氮 ,正因为天然钻石的稀有性,人工钻石的价格约为天然钻石价格的30-50%。绝大多数天然钻石是科学家所称的IA型钻石,IA型钻石含有大量的氮,呈团状或成对,目前这种钻石不能人工合成。

因此,想要区分天然钻石还是人工钻石,只能用科学仪器微观鉴定,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现在,你知道在哪里有可能捡到天然钻石吗?

把人工钻石放开进入珠宝市场会把天然钻石市场打的溃不成军……而且不止钻石,很多其他宝石都很容易工业化生产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117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