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钻石内部特征,特别是羽裂对钻石的影响

关于钻石内部特征,特别是羽裂对钻石的影响,第1张

钻石的羽状包裹体,只是包裹体不是碎裂

大的羽状纹就叫羽裂,但是那种所谓的裂不是真裂,只是形容这种形状的包裹体有些大,不管戴多久它过去有多大现在还是有多大,将来也是一样的,恒久不变。

钻石的碎裂出现几率很低

经过向前的钻石一般不会出现摔裂情况,因为最脆弱的底尖和腰楞都被金托护住。就算裂也是钻石的天然解理面受到硬物重攻击,沿解理方向破碎,伤口锋利阶梯状,这种情况太少可能发生。

钻石(diamond)

1、成份:主要是碳c(含量占9995%) 以及其它微量元素。

2、物理性质:

(1)硬度:H=10, 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是九级红蓝宝硬度的150倍。

(2)颜色:以无色白色为主还有黄、棕、粉、蓝、绿、红、褐、黑等彩色钻石,非常珍贵罕见。

(3)色散:色散高(0044),加工打磨后出火反射出五颜六色光芒。

(4)光泽透明度:金刚光泽、透明到不透明。

(5)热导性:自然界中高热导率,热导仪可鉴定。

3、鉴定方法:

(1)光泽:特有的金刚光泽。

(2)密度:595g/cm3 主要是裸钻鉴定,用手掂重,比同等大小其他宝石重。

(3)火彩:切工完美的钻石火彩有跳动感五光十色,亮但比较柔和,仿钻如合成立方氧化锆等也有火彩但是比较呆板单调。

(4)亲油疏水性:用油笔可在钻石表面画出一条线而用水笔画出的线断断续续,一般手摸后可留下很清楚的手印。

(5)棱线:天然钻石硬度大刻面之间的棱线平直而锐利,仿制品棱线成圆滑状有磕碰痕迹。

4、产地:

澳大利亚、安哥拉、扎伊尔、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俄罗斯、加拿大、印度、中国。

澳大利亚产量最大、中国产地有山东、辽宁、湖南等。

5、4c评价:

(1)颜色(color)

D 100 极白

E 99 极白

F 98 优白

G 97 优白

H 96 白

I 95 微黄白

J 94 微黄白(褐灰)

K 93 浅黄白

L 92 浅黄白

M 91 浅黄

N 90 浅黄

(2)净度(clarity)

钻石的所有缺陷称为瑕疵,可分为内部瑕疵和外部瑕疵,在销售过程中瑕疵要称为内含物或包体。

A、内部瑕疵:结晶包体、云状物、点群状包体、羽状纹、内部生长纹、裂理、内部原始晶面、空洞、缺口、击痕、激光孔、须状腰。

B、外部瑕疵:原始晶面、外部生长纹、刮伤、抛光纹、烧痕、额外刻面、棱线磨损。

C、分级

a) 完全无暇级(FL):在10倍镜放大条件下,钻石内外部均无瑕疵。

b) 内部无瑕级(LC):10倍放大条件下钻石内部无瑕,外部可有轻微瑕疵。

c) 极微瑕级(VVS):钻石具极其微小瑕疵10倍镜下几乎观察不到,细小的点状包体、云状包体、生长纹,分为VVS1和VVS2。

d) 微瑕级(VS):具有较小瑕疵,10倍镜下较难观察到,分为VS1和VS2微瑕级以上为肉眼不可见级。

e) 瑕疵级(SI):钻石具有小瑕疵,10倍镜下很容易发现,分为SI1和SI2, 肉眼较难发现。

f)瑕级(I):10倍镜下一目了然肉眼可见分为I1不影响亮度、I2影响亮度、I3影响亮度和透明度。

(3)切工(cut)

a)标准切工可以使钻石璀璨夺目,反之切割比例不当,会极大的影响钻石的亮度和火彩使钻石黯淡无色,标准圆钻切割57到58个刻面。

b)切割形状圆形、椭圆形、橄榄形、水滴形、心形、公主形、祖母绿形。

c)四大切割中心: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纽约、以色列/特拉维夫、印度/孟买。

d)评价标准:比例合适太薄出现鱼眼效应、太厚出现黑底。

(4)克拉重(carat)

1克=5克拉 1克拉=02克 1克拉=100分

钻石的价格和重量的比例是成平方增长。

4311 辽宁钻石的异常双折射特征

利用偏光显微镜在正交偏光下对42个辽宁地区钻石薄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857%的金刚石样品具不同程度的异常双折射现象,主要呈现花瓣、放射状消光图案(389%,与钻石中的裂隙和包裹体有关),复合叠加消光图案(278%,反映了该类样品在生长过程和生长期后经历了多期次不同形式的应力作用),平直消光条带图案(194%),无固定形态的消光图案(111%,可能是由于样品内部应力作用和切片厚度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见图471,图472。而由典型的塑性变形所致滑移线而形成的细小格子状消光图案(“榻榻米”结构)不太常见,仅占28%。

图471 花瓣、放射状消光图案

(LN-50-001)

Figure 471 Petal-like and radial birefringence patterns

(sample LN-50-001)

图472 复合叠加消光图案

(3-LW)

Figure 472 Composite and superimposed birefringence patterns

(sample 3-LW)

4312 辽宁钻石的阴极发光图像(CL)和DiamondView荧光图像(DV)特征

陈美华等 (1999;2000)曾利用阴极发光图像归纳了辽宁瓦房店钻石的内部结构具有3 种主要类型:简单的生长环带结构;多期生长复杂环带结构;稀少的似玛瑙状结构。这些特点反映了辽宁钻石生长过程的复杂性。本项目对12颗钻石样品进行了阴极发光测试,对43个钻石切片进行了DV观察,结果如下:

(1)辽宁瓦房店地区样品主要出现四种发光模式:均匀发光、两期生长结构、多期复杂生长结构及斑块状发光样式(图473~图478)。部分样品的彩色阴极发光颜色为蓝色和黄绿色,发光强度不一。

(2)大多数钻石显示蓝色荧光(674%),小部分钻石显示蓝、绿两种荧光(326%),表明辽宁钻石虽然I型钻石的比例高,但部分钻石以混合型为主。

(3)均匀发光,无条带或环带的占326%,简单层状生长环带占326%(图479),表明辽宁金刚石的生长环境较为稳定。

(4)多周期生长环带的样品占278%,表明仍有部分钻石是在复杂生长环境中形成的。图480中样品比较特殊,中间呈蓝色不连续的四边形斑块,边缘呈绿色条带。

(5)三角形的斑块状发光式样,占70%。

图473 均匀发光模式

(2-LW-01)

Figure 473 Homogeneous luminescence pattern

(sample 2-LW-01)

图474 主体黄绿色,复杂生长环带结构

(LN-50-267)

Figure 474 Complicated growth zones,with the main color being yellowish gREE

(sample LN-50-267)

图475 主体蓝白色,发光现象不明显

(LN-50-265)

Figure 475 Inconspicuous luminescence,with the main color being bluish white

(sample LN-50-265)

图476 主体蓝色,“似玛瑙状”生长环带

(LN-50-266)

Figure 476 Agate-like growth zones,with the main color being blue

(sample LN-50-266)

图477 主体为绿色,模糊的斑块状发光

(LN-50-287)

Figure 477 Obscure luminescence pattern with patches,the main color being green

(sample LN-50-287)

图478 斑块状发光

(3-LW-01)

Figure 478 Luminescence pattern with patches

(sample 3-LW-01)

图479 八面体生长环带

Figure 479 Octahedral growth zones

图480 多期复杂生长结构

Figure 480 Multi-stage complicated growth zones

  

  钻石基本常识

  1、钻石的性质

  钻石是具有等轴对称的结晶质的碳。它的矿物学名称为金刚石。钻石是宝石级金刚石的称谓。

  化学成分:碳

  硬度:10(最大)

  光泽:金刚光泽(最好)

  颜色:据含微量元素不同呈各种颜色。如无色、浅黄至**、褐色、浅绿至绿色、蓝色、粉红至红色等。常用于首饰钻石为无色至浅**属含"N"系列。

  2、钻石的特性

  ①钻石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宝石材料之一。

  ②钻石是地球是最硬的材料。

  ③钻石是最受欢迎的宝石--宝石的定义:美丽、稀少、耐久、无害。在钻石中充分体现出来

  ④钻石是所有种类的宝石中,质量评价最为严格,评价标准最国际化的宝石。

  3、钻石的矿物学分

  I型:钻石含杂质"N"(氮),不能透过波长为250nm的短波紫外光,I型钻石占所有钻石的98%强,又分成两个亚型,Ia和Ib。

  Ia型:含"N"杂质,约01%,"N"的集合体"N3"形式存在于晶格中,并导致主要是415nm的吸收,从而引起**,并称为Cape系列或**系列。大多数的Ia型钻石在紫外光下,具有强弱不一的荧光,通常为蓝白色。

  Ib型:含"N"杂质,最多可达020%,"N"以孤立原子的方式替代钻石晶格中的"C"原子。Ib型钻石的光谱吸收比Ia更强,从500nm开始到紫外都有吸收,可形成**的彩色钻石,并称为Canary系列。Ib型约占所有I型钻石的01%,但合成钻石几乎全是Ib型。

  Ⅱ型:钻石几乎不含"N",光谱可透过低于220nm的短波紫外光,Ⅱ型也分成两个亚型,Ⅱa和Ⅱb型。

  Ⅱa:几乎所有的大钻石都属于Ⅱa型。颜色为无色或略呈灰色或褐色,约占所有钻石的2%。

  Ⅱb:含微量的硼"B"呈蓝色,并且具有半导体特性,十分稀少。"铁达尼号"影片中的那颗--"海洋之星"又被人称为"希望之星",当时在印度被发现时,拥有者希望送英国呈献给英女王以便获得一官半职,遗憾的是一路上谁拥有它谁就死去。同时它还被称为"灾难之星"(意为谁拥有它谁就有灾难)。

  4、圆钻(Brallant)及圆钻琢型

  ①、具有圆钻型式琢型的钻石简称圆钻,圆钻是成品钻石的主流,非圆钻的成品钻石通称为异型钻。

  ②、圆钻琢型:圆钻琢型是一种标准的形式由冠部、腰棱和亭部三个部分组成。冠部由1个正八边形的台面和8个三角形的星小面,8个四边形的上主面风筝小面及16个弧边三角形的上腰小面,共33个面组成。亭部由8个四边形的下组小面和16个弧边三角形的下腰小面,一个底小面共25个面组成。

  ③、圆钻能最佳地表现出钻石的亮度,亮度是下列光学效应的总和。

  a、光泽:钻石表面的反射光

  b、内反射:亭部刻面对入射光的完全反射。

  c、火彩:由色散作用使白光分解成的色光。

  d、闪光:钻石晃动时产生的闪耀(对光源的反射作用)。

  ④、圆钻是钻石分级最重要的对象。

  5、钻石的分级(4C)

  切工越精良的标准圆钻越璀璨,价值越高。宝石级的每颗钻石都非常美丽且独特。因为它们是天然的,所以不可能找到两颗完全相同的钻石。工匠们总是尽可能地利用金钢石材料,因此一点细微的差别都能决定它们不同的价值,钻石评价分级是从颜色(Colour),净度(Clq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开始的。由于它们的4个英文单词开头一个字母都是"C",因此钻石分级又称为钻石4C分级。

  颜色(Colour)分级

  GIA的色级是用英文字母表示,最高色级由D开始,最低色级为Z,共有23级。

  颜色分级的条件

  ①、**系列或略带有其它色调的钻石,按其所带色调的深浅进行分级。

  ②、颜色分级的依据是比色石,样品和比色石的比较、确定所属的色级。

  ③、分级必须在合适的光源下进行。

  ④、分级必须在中性的颜色环境中进行。

  净度(Clarity)分级

  ①、内部特征又称内含物或包裹体:指包含在钻石内部的各种缺陷。外部特征又称为外部缺陷:指位于成品钻石表面的缺陷。

  ②、净度级别的定义:无瑕(FL)、内部无瑕(IF)、极微瑕(VVS)VVS1、VVS2、微瑕(VS)VS1、VS2、小瑕(SI)SI1、SI2、重瑕(P)P1、P2、P3。

  激光处理钻石

  ①、净度要与处理前的净度相当。

  ②、激光孔洞要作为内含物参加分级。

  ③、激光处理必须注明。

  切工(Cut)分级

  圆钻切工(Cut)分级通常分为:很好、好、较好、一般、差。镶嵌钻石通常分为:很好、好、一般。

  标准圆钻:当钻石切割比例得宜它也更物有所值,当你凝视钻石看见光线于钻石中折射出来,散发出犹如彩虹的火彩光芒,那就是切工精良的标准钻石。

  克拉重量(Carat)

  克拉重量钻石的重量级别:钻石重量以克拉来计算,1克拉等于02克,1克拉可分为100分,一颗05克拉的钻石常称为50分。钻石克拉重量的评价,一般5分为一个单价级别,如:5分-9分、10分-14分、15分-19。但1ct以上的钻石就称为大钻石了,几十克拉重的钻石,就相当的稀有,而价值连城。因而钻石的单位价格与钻石重量成正比。

  商业活动中称克拉台阶:由于拥有克拉整数例如拥有一颗200ct的钻石要比拥有一颗195ct钻石更为荣幸。因而克拉整数的价格要比不足整数的高得多。又例如100ct的价格要比099ct的价格高出15%左右。这种价格上的突变被形象地称为克拉台阶。

圆形,选择钻石时,圆形钻石在平衡切工、颜色和净度方面也会让你有更多灵活性。

公主方形,钻石拐角锐利,形状通常是正方形的,也有一些是矩形的。

祖母绿形,通常为矩形,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的亭部(Pavilion)被切磨成直角的切面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外表。

上丁方形,这种美丽的形状接近于祖母绿形,但它是方形的。上丁方形钻和祖母绿形钻一样有着独特的亭部(Pavilion),其被切磨成直角的切面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亮光。

马眼(女侯爵)形,马眼(女侯爵)形切割的钻石最大化利用了钻石的克拉重量,外形比其他形状的钻石显得大。与圆形或者梨形切割的侧石搭配,能让它看起来异常漂亮。配戴能让手指看起来更加修长。

净度是决定钻石价值的四项质量因素(4C

标准)之一。从定义上看,净度指的是钻石不含内含物和表面特征的程度。内含物和表面特征位于不同位置内含物在钻石内部,而表面特征位于钻石的外部。尽管有些内含物和表面特征微小到肉眼不可见,但它们都可能会影响钻石的明亮度。

内含物和表面特征生成于不同的阶段。内含物可能在钻石形成时就存在了,而表面特征则可能在切磨、镶嵌甚至是佩戴的过程产生。

内含物的种类很多,也被称为内部净度特征。钻石是在极高温和高压下形成的,可能会包覆进细小的结晶体。结晶体是常见的一种内含物。被包覆进来的结晶体通常要在钻石被放大10倍的情况下才可见。如果钻石的原子结构不规则,则会有另一种净度特征叫做孪晶纹,看起来就像是晕染的线条或者条纹。钻石也可能会有内部的破裂,这些破裂发生于钻石的形成过程中或者形成后,因其酷似羽毛的外观通常被称为羽裂纹。

表面特征发生在钻石形成之后的切磨、镶嵌或者佩戴过程中。在钻石的打磨过程中,额外刻面、抛光线(通常是一些互相平行的槽线或者脊线)或者由抛光轮过热造成的灼伤都有可能造成表面特征。在钻石的处理、镶嵌以及佩戴中有可能会发生小缺口、刮痕、缺口或者磨损痕,也会造成表面特征。缺口通常指的是在腰围处发生的部分钻石崩缺后形成的浅浅的开口。

很多内含物和表面特征都微小到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钻石鉴定人员才能看出来。有些钻石达到无瑕级,即没有任何内含物和表面特征。钻石的价值与其稀有程度相关,因此,无瑕级的钻石是非常罕见的,因而也是最具价值的。

4331 湖南钻石的异常双折射特征

本项目对75片湖南钻石薄片在正交偏光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有16片为全消光(占213%),其余为异常双折射。异常双折射图像主要分为:

(1)复杂叠加的消光图案(共15片,占254%)。如样品126-HN的晶体外部区域为反映晶体结构的规则分层的环带状消光图案,中心区域的包裹体则导致了花瓣放射状的消光图案,并覆盖在与生长有关的环带状消光图案之上(图493);样品182-HN整体具有微弱的格子状的消光图案,表明钻石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轻微的塑性变形作用,生长后期钻石受到的应力作用以及包裹体对钻石的应力释放,叠加有明显的等倾线式和包裹体周围的花瓣、放射状消光图案(图494)。这些不同消光图案的叠加反映了部分湖南钻石在生长过程和生长期后经历了多期次不同形式的应力作用。

图493 环带状(边缘)+ 花瓣放射状消光组合

(126-HN)

Figure 493 Birefringence pattern with zonal fringes and radial petals

(sample 126-HN)

图494 格子状(微弱)+ 等倾线式 + 花瓣放射状消光组合

(182-HN)

Figure 494 Birefringence pattern with lattices (faint) + isoclines + radial petals

(sample 182-HN)

(2)花瓣、放射状消光图案(共20片,占339%)。这是由钻石内部的包裹体或裂隙引起的(奥尔洛夫,1977;苑执中等,2001),这种消光样式局限在包裹体或裂隙的周围,当钻石中有矿物包裹体存在时,应力产生不均匀释放而导致晶格畸变,同时包裹体热胀冷缩差异也会破坏钻石晶体的正常生长,而裂隙则是晶体内晶格过度应变而以碎裂方式释放应力的结果,以上情况都会在包裹体和裂隙周围区域形成各种缺陷,最终导致异常消光样式。

(3)格子状消光图案及其他(约40%)。由典型的塑性变形所致“榻榻米”图案占102%,较山东的多。

4332 湖南钻石的阴极发光图像(CL)和DiamondView荧光图像(DV)特征

对湖南沅江15颗金刚石做阴极发光测试,对104个钻石切片进行DV观察,结果显示:

(1)47%样品显示蓝色调荧光(图495),14%显示绿色调荧光(图496)。绿色荧光通常与H3 (503nm)中心有关,指示了晶体天然热处理或辐照(Collins,1982)。

图495 不规则图案,蓝色荧光

Figure 495 Irregular pattern and blue fluorescence

图496 网格状发光,绿色荧光

Figure 496 Web-like pattern and green fluorescence

(2)64%样品未见明显的生长条带结构(图497),显示晶体在生长过程中条件相对稳定。

(3)部分晶体(约为18%)具多期复杂生长环带结构,如图498所示。

如图499所示,晶体本身较为均匀的发光,在晶体表面发育两组各自平行的细密的塑性滑移变形线,两组滑移线交叉形成菱格状的样式,说明晶体生长虽然较为稳定,但在生长过程中遭受了应力的作用而产生了塑性变形。在晶体外部有一层黑色斑点的图案,推测为在晶体生长结束后遭受溶蚀作用所致。

如图4100所示,晶体中心部分均匀发光,说明在生长初期流体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生长过程均一;之后形成了简单平直的八面体环带结构,说明流体均匀变化,生长过程依然稳定。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在晶体外部形成一个死“外壳”的“皮”,表面呈斑驳状,且有黑色斑点分布,说明在晶体形成后遭受了一定的外力作用,可能是外部溶蚀作用或是搬运作用产生。整个晶体为简单八面体闭形,显示两期生长结构。

图4101为另一种无环带闭形两期生长结构。首先晶体匀速生长,外部环境稳定,生长过程持续,表面有两组塑性滑移变形线形成网格状构造,说明一度遭受应力作用产生塑性变形,生长后期生长边界发生强烈变形弯曲,边界起伏不平,闭形生长线外部为另一“皮壳”式的结构特征,表面极度不均匀,黑色斑点密布,说明晶体生长后遭受了外部强烈的溶蚀作用。

图4102与前一种生长模式接近,不同的是该晶体的闭形结构完好无弯曲,说明整个晶体一直处于稳定的环境中均匀生长,生长过程持续没有间断,外部同样具有“皮壳”的结构,可能是后期经搬运及溶蚀作用影响所致。

图497 未见明显生长条带,蓝、绿荧光

Figure 497 Inconspicuous growth zones and blue,green fluorescence

图498 多期环带结构,蓝、绿荧光

Figure 498 Multi-stage growth zones and blue,green fluorescence

图499 阴极发光斑驳的样式

(HN13801-1,CL)

Figure 499 Mottled pattern of cathodoluminescence

(sample HN13801-1,CL)

图4100 “皮壳”结构

(HN18603-1,CL)

Figure 4100 Cathodoluminescence pattern with a outer coat

(sample HN18603-1,CL)

图4101 无环带闭形两期生长结构

(HN09601-1,CL)

Figure 4101 Two-stage growth structure with closed form and no zones

(sample HN09601-1,CL)

图4102 “皮壳”结构

(HN22101-1,CL)

Figure 4102 Cathodoluminescence pattern with a outer coat

(sample HN22101-1,C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204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