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10年了送老婆个什么礼物好
结婚10年了送老婆个什么礼物好,俗话说“相爱容易相守难”,婚姻是爱情的载体,有时却难抵诱惑,结婚十年或是以上的实属不易。下面分享结婚10年了送老婆个什么礼物好。
结婚10年了送老婆个什么礼物好1一、精美的首饰
每个女人的内心深处,都深藏着一颗爱美的心灵。因此,作为丈夫的你不妨给你的妻子买一条项链、手链或者是吊坠,将她悬挂在你爱人柔嫩的脖子上吧!你送项链与她的风姿相得益彰、诱惑无限!如此精美的礼物,作为她的结婚十周年礼物,你的妻子一定会兴高采烈的。
二、丝巾香水
对一个爱美的女性来说,丝巾与香水是衣橱柜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因此,爱她就给她需要的东西吧!香水能够展现你爱人的个性和无限的魅力,丝巾能够体现她的高贵气质。所以,把香水和丝巾当做你们结婚十周年礼物送给你的爱人吧!
三、纪念礼品
如果你的爱人是一个很恋旧的人,那么作为丈夫的你不妨送一个纪念品给她吧!可以是:纪念册、水晶音乐盒、竹筒圣旨……但是,在送这些纪念物品之前,你一定要根据你爱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才行!只有这样你送的结婚十周年礼物才会更加的有意义哦!
四、钻石戒指
如果在你爱人的手中还缺了一枚永恒的钻石戒指,那么作为她的丈夫,不妨在你们风风雨雨打拼过之后,买一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钻戒给你的妻子吧!钻戒的永恒能够让你们的婚姻道路更加的坚定不移。因此,钻戒是结婚十周年礼物排行榜中不二的选择哦!
结婚10年了送老婆个什么礼物好2结婚十年送老婆啥礼物——旅行
十年时间让你们早已对彼此了解的十分清楚,感情也在时间的温润下日渐加深。你们在一起度过了7年之痒,度过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一起守住了这份爱情,实在是难能可贵。相信在你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一份稳定和平淡,而少了许多的激情。而在这个纪念日里,两人出去一起旅行,可以故地重游,找到自己记忆里一直以来的美好。也可以去美丽的景地看看世界上绝美的风景和不同的风俗人情。感受到爱情和生命的美好。不可不说,这绝对是一份精美而有趣的礼物。
结婚十年送老婆啥礼物——浪漫晚宴
就如我们知道的十年婚姻更多的是平淡的生活和相互的扶持。生活中,夫妻会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处理,没有更多的时间外出去旅行纪念这个日子。那么,在城市里,去一家浪漫的高级餐厅准备一顿好吃又浪漫的晚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安定好自己的孩子,两个人尽情的去享受难得的两人世界,细细体会爱情和生活带来的惊喜和美丽。
结婚十年送老婆啥礼物——乐维斯钻戒
也许,在年轻时的婚礼对于两个来说不太满意。现在,在双方都有着自己经济实力的时候,弥补这个不足也是给她一个最大的惊喜。在漫漫感情路上,用一枚实名定制、一生只送一人的乐维斯钻戒,见证最美好的幸福时刻和最诚挚的爱情誓言。在真爱千金难求的当下,一份真挚的爱情誓言愈发弥足珍贵,这也正是乐维斯吸引众多明星及万千情侣争相定制的魅力所在。相爱只用一时,相守却是一世。漫漫人生路上,和自己相伴而行的人应该是自己最爱的人。十年婚姻不易,保证婚姻的新鲜感也不易,希望男士时不时的浪漫可以增进和维护夫妻之情。
结婚10年了送老婆个什么礼物好3一、生活类礼物
1、定制照片玫瑰台灯
十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人生也不会有几个十年,在这样的日子里,可以为老婆定制一盏玫瑰台灯,把你们十周年的合照镶嵌进去放在床头,让爱意充斥着每个夜晚。
2、多功能推拿按摩椅
很多时候你也会因为累的原因腰酸背痛无暇顾及整天劳累的她,但这个按摩椅可以替你减轻她身体的劳累哦。金婚十年,爱情变成亲情,要的就是这份关怀和疼爱。
3、投影仪
结婚以后会变得更安于安安静静享受甜蜜的两人时光,即使在家里也不会缺乏浪漫的心意,在结婚纪念日上送她一个投影仪吧,无论多忙多累回到家总能一起吃着零食看着想看的**,所有想看的**,都有你陪她看这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
二、浪漫类礼物
1、爱情纪念卡
十周年叫锡婚,更适合送金属的饰品,你可以个性定制一张27克重的银制爱情纪念卡,上面刻上你专属的名字,还有特殊的爱情数字,比如27谐音“爱妻”,5201314代表“爱你一生一世”等。当然如果经济富足,那么送爱情金卡会更好。
2、稀有金属手链
女人对稀有的饰品如钻石特别没免疫力,但送钻石太没新意,不妨改为稀有金属铌。如铌手链,铌的笔画数为十,手链环绕手腕一周,链与年谐音,整体具有十周年的寓意。
3、女士香水
香奈儿女士说没有香水的女人是没有前途的,对于一个女性而言,香水能装点时尚女性提升她的个性与魅力。送她香水就是在告诉她,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对自己充满着吸引力。
埃里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
百科名片
埃里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埃里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CBE(Eric Patrick Clapton,1945年3月30日-),英国吉他手、歌手和作曲家。他曾经获得过格莱美奖,是20世纪最成功的音乐家之一,在摇滚名人堂里有三项成就。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2003年在滚石杂志评选的一百大吉他手位列第四,在百大摇滚艺术家里面排名53位。他是不列颠帝国勋章获得者。
中文名: 埃里克·帕特里克·克莱普顿
外文名: Eric Patrick Clapton
国籍: 英国
出生日期: 1945年3月30日
职业: 吉他手、歌手和作曲家
主要成就: 他曾经获得过格莱美奖
目录
生平逸事电吉他演奏
成功之处
Eric Clapton前往伦敦寻梦
加入乐队
音乐生涯和个人生活早期经历
新兵乐队
翰·梅奥尔和布鲁斯破坏者乐队
奶油乐队
盲目诺言乐队
德莱尼和邦妮和朋友们乐队
德雷克和多米诺乐队
摆脱毒品
争议
归来
悲剧重演
新的成就
音乐引路人
寻找父亲
克莱普顿的吉他
其它场合的露面
配乐的**
唱片目录生平逸事 电吉他演奏
成功之处
Eric Clapton前往伦敦寻梦
加入乐队
音乐生涯和个人生活 早期经历
新兵乐队
翰·梅奥尔和布鲁斯破坏者乐队
奶油乐队
盲目诺言乐队
德莱尼和邦妮和朋友们乐队
德雷克和多米诺乐队
摆脱毒品
争议
归来
悲剧重演
新的成就
音乐引路人
寻找父亲
克莱普顿的吉他其它场合的露面配乐的**唱片目录展开 编辑本段生平逸事
虽然克莱普顿的曲风多变,但是他的大部分作品还是基于布鲁斯风格。他是一个音乐的改革者,他的主要贡献包括布鲁斯摇滚(在「约翰·梅奥尔和布鲁斯破坏者乐队」期间)以及迷幻摇滚(在「奶油乐队」期间)。他还成功地从Delta布鲁斯(代表作「我和约翰先生」)音乐风格转向流行音乐(代表作「改变世界」)和雷鬼乐(代表作「我射杀警长」)。
电吉他演奏
提起电吉他演奏,就必须提到布鲁斯音乐;提起最伟大的吉他演奏大师,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Jimi Hendrix,但是说起依然在世的最伟大的吉他演奏家,名字只有一个——Eric Clapton爵士。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布鲁斯摇滚乐以及布鲁斯吉他演奏成为了主流摇滚风格之后,在这种来源于黑人音乐的吉他演奏中,在所有除黑色外其他肤色的布鲁斯吉他演奏家之中,传奇人物Eric Clapton毫无疑问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在与Eric Clapton同时代的所有艺术家纷纷的离开人世,或者失去了原有的歌迷号召力之后,Eric Clapton是所有当年这些艺术家中为数不多的既然保持着自己高超的演奏技术以及强大的市场号召力的艺术家。 Eric Clapton为人谦逊,在与其他出色的吉他演奏者比如Jimi Hendrix,BB King,Duane Allman,甚至后辈Stevie Ray Vaughan相比较的时候他总是非常谦恭,在与BB King以及Bob Dylan等人同台的时候他总是举止非常礼让,他是最有绅士风度的流行音乐家之一。同时,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吉他大师,Eric Clapton还经常热心的帮助包括英国著名流行音乐家Sting,Bon Jovi乐队主音吉他手Richie Sambora在内的其他一些音乐家去录制专辑或者拍摄音乐录影带,并且经常为一些音乐家担任吉他手作伴奏。Eric Clapton曾经协助过Bob Dylan,Aretha Franklin,Joe Cocker,Ringo Starr,Freddie King,Roger Waters等等近百位艺术家的专辑录制。
成功之处
虽然电吉他演奏是Eric Clapton的最成功之处,但是当他于1992年3月在MTV电视台进行了不插电的现场演出节目之后,这位昔日以电吉他技术服众的艺术大师的原声吉他水平同样无人出其右。Eric Clapton的不插电现场专辑和涅磐乐队(Nirvana)的不插电现场专辑是MTV台不插电节目历史上销售成绩最好的两张专辑。 Eric Clapton作为最杰出的吉他演奏者,深刻的影响了后来涌现的非常大量的吉他乐手,其中包括著名的吉他演奏家Eric Johnson,Van Halen,Joe Walsh,以及不久前随深紫乐队来华巡演的深紫乐队吉他手Steve Morse等人。在美国《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100名吉他手中,Eric Clapton仅仅名列Jimi Hendrix,Duane Allman两位英年早逝的天才以及布鲁斯元老BB King之后排名第四位,是排名最高的仍然经常举办个人巡演的吉他演奏大师。 最伟大的吉他手前十位
Eric Clapton前往伦敦寻梦
英国是这个世界上最盛产流行音乐天才的地方,这一点就算一向自大的美国音乐界也自愧不如,Eric Clapton同样是来自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1945年3月30日,Eric Clapton出生英国英格兰地区的Ripley,原名Eric Patrick Clapp。由于受到了祖母的熏陶,Eric Clapton从小就与布鲁斯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与其他一些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演奏吉他的吉他演奏家相比,15岁才开始弹奏吉他的Eric Clapton的起步年龄似乎要晚很多,但是很明显,Eric Clapton是所有吉他演奏家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一位。1962年,年仅17岁的Eric Clapton从金斯顿艺术大学(Kingston College of Art)辍学,开始凭借自己的吉他演奏技术在英国当地的大小酒馆里演出养活自己。随后不久为了自己更远大的音乐理想,Eric Clapton前往伦敦寻梦。
加入乐队
The Roosters是Eric Clapton效力的第一个乐队,当时由于Eric Clapton初到伦敦,难于维持生计,因而加盟这支乐队来保证生活,此时的Eric Clapton只有18岁。很快一个重大的转折出现在了Eric Clapton面前,在如今看来名声显赫的The Yardbirds乐队需要一名吉他手,尽管年龄很小但是已然拥有惊人技术的Eric Clapton成功的成为了该乐队吉他手,他们开始在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的起点Crawdaddy俱乐部开始演出,由于Eric Clapton这名青年才俊的加盟The Yardbirds乐队很快在英国名声鹊起。1964年和1965年,The Yardbirds乐队分别发行了两张非常成功的专辑《Five Live Yardbirds》以及《For Your Love》,但是当乐队的名声越来越大的时候,20岁的Eric Clapton离开了The Yardbirds乐队,不过The Yardbirds乐队随后找来的两人替代者也都非寻常之辈,分别是如今大名鼎鼎的Jeff Beck以及Jimmy Page,Jimmy Page在几年后把这支乐队重新组建为重金属音乐开山鼻祖之一的Led Zeppelin乐队。 离开了The Yardbirds乐队的Eric Clapton加入了John Mayall的Bluesbreakers乐队,在这支英国布鲁斯乐队,Eric Clapton的才华第一次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20岁的Eric Clapton的吉他演奏迅速征服了整个英国,在英国Eric Clapton开始被人们称作是上帝,并且被歌迷们送了一个“Slowhand”的绰号。在那个披头士乐队(Beatles)的时代里,John Mayall的Bluesbreakers乐队发行的专辑曾经达到了英国排行榜的第三名。但是随后不久,1966年夏天,由于受不了John Mayall的横行霸道,Eric Clapton与乐队的贝斯手Jack Bruce以及鼓手Ginger Baker一起离开了Bluesbreakers乐队,另组了后来非常著名的Cream乐队。作为英国最天才的吉他手,Eric Clapton的这只乐队虽然成立不久但是已经吸引了无数歌迷的注意。在流行迷幻的60年代中期,Eric Clapton带领Cream乐队发行了一张迷幻布鲁斯摇滚乐专辑《Fresh Cream》,而这张专辑让他的名字以及他杰出的吉他演奏技术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广为人知。再接着发行了两张成功的专辑《Disraeli Gears》和《Wheel of Fire》之后,尽管Cream乐队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乐队之一,年轻的Eric Clapton成为了世界上最出色的吉他演奏家之一,但是Eric Clapton却开始与贝斯手Jack Bruce产生矛盾,因而最终导致了Cream乐队于1969年初在伦敦宣告解散,但是即便在乐队解散之后,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Goodbye》仍然在美国的专辑榜上稳坐亚军。 1969年5月,在离开Cream乐队之后,刚刚24岁的Eric Clapton与鼓手Ginger Baker,贝斯手Rick Grech以及键盘手Steve Winwood一起组建了新乐队Blind Faith。1969年夏天,在著名的伦敦海德公园,Blind Faith乐队举行了第一场现场演唱会,凭借Eric Clapton的强大号召力以及前Cream乐队成员的班底,Blind Faith乐队的这场演出吸引了超过十万名歌迷前往现场观看,而他们的同名新专辑《Blind Faith》也一如既往的畅销,不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其实这支乐队成为了1969年披头士乐队末期时在美国最受欢迎的英国乐队之一,但是这支乐队并没有能够保持多少时间,《Blind Faith》是他们唯一的一张专辑。成立仅仅半年之后,在乐队第一次美国巡演的计划落空之后,1969年11月,Blind Faith乐队就已经不覆存在了。 就如同当今足球市场上的自由球员一样,刚刚离开乐队的Eric Clapton成为了各大乐队以及艺术家争相追逐的对象,最后,Eric Clapton首先临时参加了渐渐从披头士乐队中独立出来的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Plastic Ono Band乐队,在列侬的乐队里,Eric Clapton先后参加了乐队在多伦多以及伦敦的演出并且作为吉他手参与了部分唱片的录制。随后,他又参加了Bramlett夫妇的Delaney
编辑本段音乐生涯和个人生活
早期经历
埃里克·克莱普顿出生于英格兰萨里的里普利,是年仅16岁的帕特里夏·莫利·克莱普顿和24岁的加拿大士兵爱德华·瓦特·弗赖尔的私生子。弗赖尔在小克莱普顿出生前就上了战场,之后回到了加拿大。 克莱普顿由他的祖母罗斯和她的第二个丈夫杰克一起抚养,并相信他们就是他的父母,而他的亲身母亲是他的姐姐(所以他姓克莱普顿)。几年以后,他的母亲和另一个加拿大士兵结婚了,搬到了加拿大,将埃里克留给了他的祖父母。在克莱普顿9岁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毫无疑问,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克莱普顿长大了,变得安静,害羞,孤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nasty kid)。 他的瑟比顿的一所中学就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邮递员。在13岁生日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份礼物-一把钢弦吉他。他努力地跟着卡带机练习,然而他发现演奏这件乐器是如此困难,以致他几乎放弃。在中学毕业后,他于1962年在金斯顿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的前身)学习了艺术基础课程。一年后,他并没有坚持完成学业,而离开学校。在那个时期,他开始在泰晤士河边的金斯顿区、里士满区等地区进行街头表演。17岁时克莱普顿加入了他的第一支乐队「公鸡乐队」(The Roosters),这是一支英国早期的R&B乐队,他在那里从1963年的1月一直呆到8月。同年10月,他和「凯西·琼斯和工程师乐队」(Casey Jones and the Engineers)一起做了7场表演。
新兵乐队
克莱普顿于1963年加入了「新兵乐队」(The Yardbirds),这是一支受布鲁斯影响的摇滚乐队,他那里一直呆到1965年3月。在芝加哥布鲁斯以及布鲁斯吉他手巴迪·盖伊、弗雷德·金和BB金影响下,克莱普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很快成为英国音乐圈经常谈论的吉他手之一。乐队最初为一些唱片演奏布鲁斯音乐,名气越来越大后,取代了滚石乐队,成为伦敦里士满区的Crawdaddy俱乐部常驻乐队。他们和美国蓝调乐手索尼·博伊·威廉森一起在英格兰巡回演出,并在1963年12月录制了一张唱片,但是该唱片一直延迟到1965年才正式发行。1965年,克莱普顿离开了乐队,他在新兵乐队获得了第一个成功,当时代表作是:「为了你的爱」(For Your Love)。 克莱普顿继续在布鲁斯音乐上探索,但是他对新兵乐队转向流行音乐发展有所不满,部分原因是因为「为了你的爱」是由流行歌曲作者格兰姆·古尔德曼创作的。克莱普顿向乐队推荐吉他手吉米·佩奇(Jimmy Page )接替他的位置,但是当时的佩奇不愿意放弃他的独立音乐人的发展前景,因此他推荐了杰夫·贝克(Jeff Beck),后来佩奇也加入了该乐队。当杰夫和佩奇加入乐队后,和克莱普顿的三重奏总是不和谐。因此克莱普顿选择了离开。
翰·梅奥尔和布鲁斯破坏者乐队
离开新兵乐队后,克莱普顿于1965年4月加入了约翰·梅奥尔和布鲁斯破坏者乐队(John Mayall & the Bluesbreakers)。他在夜总会的火爆演出和影响巨大的唱片《布鲁斯破坏者》(Blues Breakers)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布鲁斯吉他手。
奶油乐队
1966年中期,克莱普顿离开布鲁斯破坏者乐队,他的继任是彼得·格林。之后,他创建了奶油乐队(Cream),该乐队是最早的超级摇滚乐团之一。当时的成员有杰克·布鲁斯(Jack Bruce)和金格·贝克。在建立该乐队之前,克莱普顿在美国还属于无名之辈。他在「为了你的爱」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榜前十名之前离开了新兵乐队。在奶油乐队时期,除了继续担任吉他手的角色,他开始向歌手和歌曲作者方向发展,以布鲁斯音乐为主,他的大部分作品的歌词作者是佩特·布朗(Pete Brown)。奶油乐队于1966年7月29日在曼切斯特举行了第一次小规模公演,之后在首次在“温莎爵士和布鲁斯音乐节”正式登台演出。奶油乐队在原来的摇滚上加以变化和革新,他们高水平的现场演出掀起了全场观众的激情。 1967年初,随着吉米·亨德里克斯的到来,克莱普顿在英国第一吉他手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亨德里克斯参加了奶油乐队1966年10月1日在威斯敏斯特大学举行的一场演出。虽然克莱普顿仍然被认为是英国音乐界最好的吉他手,亨德里克斯的到来对克莱普顿的下一步计划有很深的影响。克莱普顿和亨德里克斯的友谊一直维持到1970年亨德里克斯逝世。 奶油乐队的演出曲目风格多样,不管是流行音乐「我感受自由」(I Feel Free)还是冗长的布鲁斯音乐「满勺」(Spoonful),都有克莱普顿精彩热辣的吉他旋律、布鲁斯优美流畅的低音贝斯和贝克强劲有力的鼓声。 仅仅三年时间,奶油乐队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销售了1500万张唱片并且在欧洲和美国巡回演出,获得成功。他们革新了摇滚音乐,成为既具备音乐艺术性,又广受听众欢迎乐队之一。他们在美国的热门单曲包括「爱的阳光」(Sunshine Of Your Love)、「白色房间」(White Room)和「十字路口 (歌曲)」(Crossroads)。 尽管奶油乐队在当时广受欢迎,是最成功的几支乐队之一,同时对于克莱普顿的赞誉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乐队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布鲁斯和贝克之间持续的加深的矛盾导致乐队的解体。另一个因素是滚石杂志 批评了乐队在美国的音乐会,大大打击了克莱普顿。当时「The Band乐队」发行了一张名为《粉红的音乐》(Music from Big Pink)的唱片,被舆论界认为将摇滚乐带到了新的方向。克莱普顿对他们的音乐大为着迷甚至要求加入他们,可惜被拒绝了。 奶油乐队告别大碟,《再见》(Goodbye),是1968年10月19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现场演唱会的录音,在奶油乐队解散后不久发行。其主打曲是「徽章」(Badge),由克莱普顿和乔治·哈里森联手创作。哈里森是克莱普顿在新兵乐队期间结识的朋友。 1993年,奶油乐队的成员再度聚首,为纪念他们载入摇滚音乐名人堂而演出。另一次克莱普顿、布鲁斯和贝克三重奏的完美演出是在2005年5月伦敦皇家艾伯特大厅,连演4场,门票销售一空。之后同年10月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演出3场。2005年5月发行了演唱会现场录音大碟。
盲目诺言乐队
「盲目诺言乐队」(Blind Faith)是克莱普顿成立于1969年的另一支超级摇滚乐团,只维持了很短时间,成员包括金格·贝克,史蒂夫·温伍德和吕克·格雷奇(Ric Grech)。这支乐队一共发行了一张唱片。1969年6月7日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场露天演唱会,听众达10万人。同年7月在美国举行演出。之后,这支乐队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唱片《盲目诺言》(Blind Faith)正式发行。这张唱片准备仓促,第二面只收录了两首歌曲,其中一首是长达15分钟的「做你想做的」(Do What You Like)。唱片有两首经典之作:温伍德的「找不到回家的路」(Can't Find My Way Home)和克莱普顿的「贵族的出场」(Presence of the Lord)。乐队成立了一年就解散了,当时克莱普顿已经厌倦了聚光灯,他希望能做一些类似「The Band乐队」的音乐。
德莱尼和邦妮和朋友们乐队
克莱普顿决定转向幕后一段时间,为美国「德莱尼和邦妮和朋友们乐队」(Delaney and Bonnie and Friends)伴奏。1969年末他搬到了纽约,和乐队一起工作到1970年初。他与德莱尼·布朗姆莱特(Delaney Bramlett)结为好友,布朗姆莱特鼓励他继续唱歌和写作。 在布朗姆莱特的乐队和其它好友的伴奏下,1970年克莱普顿的第一张独唱大碟发行,大碟以他的名字《埃里克·克莱普顿》命名。其中收录了布朗姆莱特的作品「红酒瓶」(Bottle Of Red Wine)和其它克莱普顿精选曲目,如「让它下雨」(Let It Rain)。大碟中的J·J·卡尔(JJ Cale)创作的歌曲「午夜之后」(After Midnight)还出人意料地登上了美国歌曲排行榜冠军。 这段时期克莱普顿还经常出现在其它艺术家的大碟里作为伴奏,如乔治·哈里森的《万物必将消逝》专辑和约翰博士(Dr John)的《太阳月亮和香草》专辑。
德雷克和多米诺乐队
克莱普顿接管了德莱尼和邦妮乐队的节奏部门,键盘手鲍比·惠特洛克(Bobby Whitlock)、贝司手卡尔·雷德尔和鼓手吉姆·高登(Jim Gordon),组建了一个新的乐队,很快吸引了大群歌迷。起初乐队没有正式命名,只是简单地叫做「埃里克·克莱普顿和朋友们乐队」(Eric Clapton and Friends)。乐队正式名称「德雷克和多米诺乐队」(Derek and the Dominos)的产生只是一个偶然。乐队成员惠特洛克解释是由于乐队前成员托尼·艾什顿(Tony Ashton)误读了临时名称「埃里克和多米诺」(Eric and the Dynamos)而来。而在克莱普顿的传记中有另外一个解释:艾什顿建议将乐队为「德尔和多米诺乐队」(Del and the Dominos),德尔是克莱普顿的昵称。德尔和埃里克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最后的名字「德雷克和多米诺乐队」。 克莱普顿和乔治·哈里森关系密切,因而结识了哈里森的妻子贝蒂·伯伊德。克莱普顿一下子就爱上了她然而遭到拒绝。之后,克莱普顿发行了多米诺乐队的最重要的唱片《莱拉和其他情歌》(Layla and Other Assorted Love Songs),其中歌曲「莱拉」(Layla)登上了排行榜冠军。歌曲来源于12世纪阿塞拜疆诗人尼扎米·甘伽维(Nizami Ganjavi)的巨作《莱拉和摩君》(《Layla and Majnun》),讲诉一个年轻男子爱上一个美丽的女子,他由于不能娶到她而几乎疯狂。克莱普顿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他觉得自己和贝蒂就是故事里的莱拉和摩君。 这张精彩的唱片是乐队在迈阿密的一个音乐工作室和大西洋唱片传奇制作人汤姆·唐德(Tom Dowd)一起录制的,现在被认为是克莱普顿的巅峰之作。「莱拉」一共录制了两次,第一次录制的是吉他伴奏部分,几个月后,第二次录制的是鼓手吉姆·高登的编曲并弹奏的哀伤的钢琴部分。 「莱拉」录制期间,唐德邀请克莱普顿参加「奥曼兄弟乐队」(The Allman Brothers Band)在迈阿密举行的室外音乐会。演唱会结束后,克莱普顿在后台认识了杜恩·奥曼(Duane Allman),两位吉他手以前就相互慕名以久,认识后更是相见恨晚。两人一起弹奏了整整一夜,成为密友。克莱普顿马上邀请奥曼加入多米诺乐队,成为第五位成员。 在克莱普顿和奥曼认识之前多米诺乐队已经录制了3首歌曲:分别是「我望向远方」(I Looked Away)、「Bell Bottom Blues」和「继续成长」(Keep On Growing)。奥曼从第四首歌曲「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你会失败」(Nobody Know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开始加入唱片的录制,他弹奏的滑棒吉他(slide-guitar)热烈奔放,技巧高超。这张唱片有浓重的布鲁斯风格,双吉他伴奏完美无瑕。批评家后来发现,在双吉他的乐队里,克莱普顿演奏得最好,他和奥曼的合作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在乐队短暂的生涯中,灾难不断。在那段时期,克莱普顿得知好友吉米·亨德里克斯逝世,痛不欲生。8天后乐队录制了快速版「小翅膀」(Little Wing)来纪念亨德里克斯。一年后,在乐队第一场美国演唱会前夕,杜恩·奥曼葬身于一场摩托车祸。失去了成员的乐队完成了美国演唱会。更糟的是,「莱拉」刚开始发行很不成功,市场反应冷淡。 在他们着手准备第二张唱片的时候,乐队内部出现矛盾,在伦敦解散了。雷德尔继续作他的贝斯手直到1979年夏天(雷德尔于1980年5月逝世,死于酒精和麻醉品)。克莱普顿和惠特洛克的矛盾很深,直到2003年两人才再度携手同台演出。 乐队的另一个悲剧是关于鼓手吉姆·高登 。数年以后,高登可能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不过没有最后确诊。他用一把榔头杀死了他的母亲,被判处14年监禁。几年后,高登被送到一个医疗中心,直到今天。
摆脱毒品
在他成功的同时,克莱普顿的个人生活在1971年底是一团糟。在追求贝蒂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他将注意力转到录制唱片,并回到家乡萨里郡表演来远离社会。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的***治疗,其间只在1971年8月参加了孟加拉慈善音乐会。1973年1月,谁人乐队的佩特·汤森德(Pete Townshend)在伦敦彩虹剧院为克莱普顿组织了一场回归音乐会,庆祝他成功摆脱毒瘾。 1970年代中期,克莱普顿和贝蒂生活在了一起(直到1979年他们才正式结婚)。克莱普顿组织了一支新的乐队,汇集老友雷德尔,吉他手乔治·特里(George Terry)、鼓手杰米·奥达克(Jamie Oldaker)、歌手伊冯娜·埃利曼(Yvonne Elliman)和马斯·莱维 (Marcy Levy)。这支乐队于1974年录制了专辑《461海洋林荫大道》(461 Ocean Boulevard),唱片主要是一些简洁的歌曲,主打曲目「我射杀警长」(I Shot The Sheriff)登上了排行榜首,使雷鬼乐和巴布·马利的音乐扩大了听众群。乐队在全球巡回演唱,很快于1975年发行了现场录音大碟《EC曾经在这里》(EC Was Here)。 1976年11月26日,克莱普顿参加了「The Band」乐队的告别演唱会。这是他自奶油乐队的告别演唱会后8年来第二次参加告别演唱会。 克莱普顿零星地录制唱片并经常参加演出,这段时期他主要的作品包括和鲍勃·迪伦一起录制的合集《没有理由哭泣》(No Reason to Cry)和专辑《Slowhand》,主打歌「美妙的夜晚」(Wonderful Tonight)是他为贝蒂创作的另一首歌。另一首歌曲「可卡因」(Cocaine)成为摇滚乐的杰作。
编辑本段争议
1976年,克莱普顿是种族主义的争议和谴责对象。事情起源于他在伯明翰市的一场演唱会表示反对增加移民。同时,他还宣称支持有争议的政治家伊诺克·鲍威尔。大卫·鲍伊和其它音乐人也发表了类似言论。这些言论引发了英国的摇滚反对种族主义运动(Rock Against Racism)。 在2004年接收一家杂志的采访时,克莱普顿说到: 「我绝对不是种族主义者…这没有任何意义。」 there's no way I could be a racist it just wouldn't make any sense 他认为政治观点和音乐没有任何关联,他很喜欢黑人音乐。他把当时的言论认为是自己酗酒的产物。 1980年代后期,克莱普顿的乐队里增加了四名黑人乐手:贝斯手内森·伊斯特(Nathan East)、键盘手格雷格·菲利格内斯(Greg Phillinganes)、鼓手史蒂夫·费诺内(Steve Ferrone)和伴唱卡蒂·基森(Katie Kissoon)。之前他也和很多黑人乐手合作过,如巴迪·盖伊等。这是第一次他的乐队的正式成员不是全部白色人种。支持他不是种族主义的人还指出他曾经和加勒比黑人超级模特奥米·坎贝尔(Naomi Campbell)约会,并在加勒比海的安提瓜岛居住了很多年。
编辑本段归来
1、小饰物
几乎女生对于可爱甜美的小饰物都没有抵抗力。在她生日的时候,购买许多小小的精美小饰物,可以挂在包包上,手机上,或者装扮在衣服上,头发上,这样的小饰物可以随时陪伴在她身边,也是很实用的哦!
2、公仔
大的小的公仔,都是女孩子所喜欢的东西。抱在怀里,毛茸茸的,软绵绵的,很是温暖舒服,就像恋人之间的拥抱,抱着它,心里还是会想到你的哦!
3、钻石戒指
女人最爱钻戒,没有哪位女人能够抵挡钻戒的诱惑,因为戒指本身便是爱情信物,更何况乐 维斯是每位男士定制均需实名制,寓意“一生一世不离不弃”,是对爱的最高承诺,成为女孩子心目中最期待的幸福归属。用一枚带有你独特印记的戒指,以一生为约,对着心爱的她许下一生挚爱的承诺,相信这一定会成为她一生中最浪漫最感人生日礼物!
4、音乐盒
女孩子都会喜欢音乐盒。当小小的音乐盒滴滴答答开始奏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美好起来。音乐盒承载的不止止知识音乐,也承载着两个人的浪漫记忆。记得要挑选一首好听的音乐啦。
5、MP3
虽然说手机现在也是有播放音乐的功能,但是手机辐射还是比较大的,不建议之间通过手机耳线播放音乐。现在的MP3价格也不是很贵,也有许多造型很可爱,不妨也考虑一下赠送她一个MP3,最好也要把她喜欢的歌曲都事先装进去~~
6、香水
送上一瓶奢华精致的香水给她,也是一个浪漫的纪念日礼物!香水可以让她更加有美丽,也是品味的一种象征。不过挑选香水一定要注意好香水的类型,因为不是每一款香水的香味彼此都可以接受的
应该是《华丽大圆舞曲》
降E大调 华丽大圆舞曲 (作品18号) 本曲作于1831年,是肖邦在世时最早出版的圆舞曲。《华丽大圆舞曲》之名,给予一般音乐爱好者很亲切的印象。正如曲名所示,这首曲子是肖邦的所有圆舞曲中,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实际用于舞会的圆舞曲。所以舒曼才会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以及"把舞者卷入波心,越来越深"等类话语。
乐曲的构成极为简洁,由于是实际舞会用的圆舞曲,全曲在明朗的低音部圆舞曲节奏上,歌唱出华美的主旋律。全曲共分为五段:第一段为降E大调,第一主题明快、 奔放,第二主题利用急促的顿音表现出仙境般 的飘逸感觉(片段1);第二段降D大调(片段2);第三段降D大调(片段3);第四段降G大调(片段4);第五段与第一段的 旋律相同,在四小节序奏后进入尾声。
肖邦作于1831年,是一首高技巧、华丽、辉煌而热烈的音乐会圆舞曲,舒曼说本曲是肖邦“身心都在跳动的圆舞曲”。乐曲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急板,一开始是4小节用同音反复的引子,节奏性很强,宛如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的圆舞曲主题热情奔放,充满了生命活力。第二部分运用大跳的音程和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旋律舒展畅达,表现了华丽明朗的色彩。第三部分有大量休止符,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第四部分半音进行得音调甜美舒畅,温柔抒情。第五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重现各主题片段,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这首作者生前发表的第一首圆舞曲是最为轻快华丽的一首,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韦伯繁荣<邀舞>,把人们带进欢快的舞会场面乐曲除了引子和尾奏,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降E大调为主,第二和第三部分以将D大调为主,第四部分在降G大调上,第五部分回到降E大调
弗利得利克·肖邦(1810一1849)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较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5年,前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肖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了肖邦一枚钻石戒指。肖邦童年、少年时代的这些经历,和他此后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郑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 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国歌曲所唱的:"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十九世纪上半叶波兰进步的、民族的浪漫主义文艺,对这个斗争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着,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象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内在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他一再嘱咐肖邦,要"为了人民,通过人民!" 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也对肖邦说:"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 要写得有通俗性、民族性。"这一切,给肖邦以后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它不仅打击了欧洲反动"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也对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他们不顾反动当局的逮捕、镇压,酝酿着新的起义。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他写道:“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 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但是,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祖国和自己的民族,为此他又感到激动。他写道:"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十七世纪的波兰围王约翰三世索比埃斯基。他曾击败了土耳其侵略者,收复了祖国的疆土,并将土耳其人逐出维也纳和匈牙利,名震欧洲。)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送别的友人以这样的话语叮咛着即将离去的肖邦: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流浪,愿你永不将祖国遗忘,绝不停止对祖国的热爱,以一颗温暖、忠诚的心脏。"
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
“你的才能从我们的国土中生长,愿它到处充分发扬, 通过你乐艺的音响,通过我们的玛祖别克、克拉可维亚克(波兰民间舞曲)显示你祖国的荣光。”
这样的送别场面,这样激动人心的词句,使肖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
肖邦离国几周以后,华沙就爆发了起义,并获得了成功。据说肖邦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曾拟回国,是他的挚友梯图士苦功他不要回去。当梯图士出发回国参加起义后,肖曾雇了一辆驿车追赶,准备和他一起回国,结果因未能赶上而返回维也纳。这时,肖郑在给华沙的友人马图申斯基的信中写道:"为什么我不能相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
1830年11月的华沙起义,一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赶跑了俄国侵略军,建立了波兰自己的政权。波兰人民的这一英雄业绩,震撼了整个欧洲,是欧洲革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可是,在取得胜利后不到一年,就由于波兰大贵族的背叛,使起义的成果被断送。俄国侵略军又重新攻陷了华沙,华沙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又是在一个寒风萧瑟的日子,肖邦在去巴黎的旅途中,听到了华沙重新陷落的消息。这时,他义愤填膺、悲痛欲绝。在写给梯图士 的信中,他表示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啊,上帝啊,你是存在的!存在而不给他们报应!你不管莫斯科佬的罪行,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莫斯科佬!我可怜的父亲!我高尚的父亲,可能他在挨饿,他也没有钱给母亲买面包!妹妹也许遭受放肆的莫斯科败类的狂暴蹂躏!帕斯凯维奇(帕斯凯维奇是攻陷华沙的俄国统帅。),这条莫墓列夫的母狗,占领了欧洲那些头等君主国的驻节地!?莫斯科佬将成为世界的统洽者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斯科佬都不能杀啊!"尽管肖邦 的父亲一再劝告他不要抛弃俄国"国籍"(当时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居民均属"俄国籍"),可是肖邦在维也纳始终不去把他的俄国护照延期,而甘愿放弃"俄国籍",当一名"无国籍"的波兰流亡者。 同时,肖邦在维也纳也没有动用俄国占领华沙的反动头子康斯坦丁大公写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的介绍信,从此和俄国统治者彻底划清了界限。以华沙起义为标志的波兰民族独立运动,好比是一所爱国主义的大学校,造就了无数波兰的民族战士,也哺育了一批波 兰的民族艾艺家。刚离开华沙时,二十岁的肖邦还相当幼稚,可是,华沙起义以后的.二十一岁的肖邦,已被祖国的灾难磨练得坚强起来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也变得更强烈了。
1831年肖邦到达巴黎的时候,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时期,王朝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钱统治着社会的一切。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黎,尽管在文化艺术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成为全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可是,正如肖邦在巴黎时所说的:"这里有最辉煌的奢侈。有最下等的卑污,有最伟大的慈悲、有最大的罪恶;每一个行动和言语都和花柳有关;喊声、叫嚣、隆隆声和污秽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使你在这个天堂里成为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谁也不过问一个人是怎样生活的。"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交往。环境决定了他"非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不可。"1833年初,肖邦在给多·泽瓦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我已经进入最上层的社会,与大使、公爵、部长交往,因为据说高尚的趣味是从这里出发的;假如有人在英国或奥地利大使馆听过你,你马上就有更大的才能了;假使沃德蒙公爵夫人庇沪你,你马上就弹奏得更好。" 由此可见,肖邦在巴黎尽管假快打开了局面、获得了成功,但他是不满意的。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亡国之 恨的流亡者那痛苦的心灵。1832年底,他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的优美艺术部长:"一个不能再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已将近一年的波兰人——这是我向阁下作自我介绍所能使用的全部头衔——恭顺地向您请求把音乐学院大厅供他一月二十日举行音乐会用"。这封信清楚地表明了肖邦在巴黎的身分和他的心情。和上层人物交往,日益使他感受到"假发所掩盖的是巨大的空虚。" 唯有和波兰侨胞在一起,他才感到亲切。他热情无私地帮助流亡的波兰同胞,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交谈、回忆,并为他们不知疲倦地演奏。1836年,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是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的小提琴家里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时,肖邦积极地为他进行筹备,唯一的要求是要他为波兰侨民开一场音乐会。最初里平斯基表示同意,后来却又拒绝了,因为他不久要去俄国演出,如果他在巴黎为波兰侨民演奏,会引起俄国人的反感。这佯的"理由"激怒了肖邦,他愤然断绝了与里平斯基的友谊。1837年,俄国驻法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道:"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 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 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给了北方的暴君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这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肖邦没有辜负亲友和老师的期望和嘱咐,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忠于祖国的心。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在巴黎,"娱乐变成了放荡,这里金子.龌龊和血腥是混在一起的"。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大多局限于上层的沙龙,加上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局制,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和他历来与不少波兰贵族及其子弟关系较密切也有联系。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的波兰人有几千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法国,大多是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这些人从政治上 说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保守派和民主派。保守派倾向于君主立宪制,而并不热心于社会改革;民主派则主张立即解放农民,反对专制制度。对于在巴黎的波兰民主派人士,肖邦一个也不认识。从思想观点上看,肖邦更多地倾同于保守派。所以,对于1830年 和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肖邦表现得相当冷淡。 这些都不能不说是阶级局限性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从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尔去外地旅行。1835年,他曾去德国的卡尔士巴德与父母短暂地相会过一次。同年在德累斯顿认识了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儿玛丽亚,和她发生了恋爱。 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贵族,只是"一个音乐家", 不门当户对,而遭到玛利亚父亲的拒绝。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他们就同居了,一直到1847年才决裂分手。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交往, 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等。这些文艺家们尽管各人的风格、个性往往不一致,但他们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间在思想和创作上有所启发,这对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慰籍。可是,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过的岁月,仍然充满难以排遣的孤寂感。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的感受,始终使他悲郁不已。从三十年代中起,肖邦经常患病,身体相当衰弱。举行公开的音乐会,尽管可以带来金钱和荣誉,肖邦却并不喜欢。他最大的愉快还是和波兰同胞在一起。他说:"就象不能拒绝给病人服药一样,我从不拒绝给密茨凯维文和诺尔维德弹琴,无论他们当中哪一个人来, 我都会坐下来弹琴,有时始终连一句话也不说。我的音乐不止一次引起他们流泪,这眼泪难道不是民族艺术家最高的十字架(意即报酬)吗"1841年,肖邦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我们是否仍然会回祖国呢?!或者是完全疯狂了?!我并不替密茨凯维文和索邦斯基担心——这是一些坚强的脑袋,这些脑袋再经过几次流亡侨居的生活也不会失去理智和力量。"从这些话中间可以看出肖邦作为一个"自愿的政治流亡者"在异国的苦楚。但是,他宁愿蒙受这苦楚,也不情愿回波兰去当异族统治下的"顺民"。
1848年,他应邀去英国和苏格兰访问演出,尽管受到热烈欢迎,但他非常反感"英国人评价什么都用英磅,他们喜欢艺术只是因为它是奢多品。"他在英国时这样写道:"在我心里,已经什么也不想做了,我的心里觉得忧愁,可是我麻醉自己,我感得到一种沉闷的苦痛,我早已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了。 我根本什么也感觉不到,我简直只象植物一祥地活着,耐性地等待着自己的完结。"肖邦的最后几年就这样完成了他个人悲剧的终结。可是,对于祖国,对于未来的祖国复兴,肖邦始终念念不忘。1846年波兰爆发了克拉科夫起义,失败后,加里西亚又发生了农民起义。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热情,他在信中欢呼道:"克拉科夫的事情进行得极好";"加里西亚的农民给沃伦和波多尔农民做出了榜样;可怕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但到最后,波兰将是一个强盛、美好的波兰,总之,波兰。"1848年3月,波兹南公国起义,4月即遭到普鲁士的镇压。肖邦对此也表示了极大的惋惜: "我知道了关于波兹南公国全部可怕的消息。除了不幸,就是不幸。我已经万念俱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祖国未 来的热情憧憬,体现了肖邦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正是这热爱使肖邦说出了他的遗愿:"我知道,帕斯凯维奇决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么,至少把我的心脏运回去吧。"1849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他的嘱咐埋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见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的祖国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肖邦的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肖邦的创作
肖邦的创作和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肖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1817—1849),可分为两大时期:①华沙时期(1830年前);②巴黎时期(1831 —1849)。
肖邦在华沙度过的二十个年头,总的说来,是愉快、开朗的。 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情绪的基调是乐观的,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尽管在这一时期内,肖邦已写下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一些练习曲以及一些玛祖卡舞曲等优秀的作品,但是,华沙时期的作品毕竟不可能超越一个尚未经历生活风霜的考验、不满二十岁的青年人的思想局限。清新、明快固然是肖邦华沙时期大多数作品的基调,但从有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过于华丽,甚至纤弱 矫饰的特点,看出受当时欧洲沙龙乐风以及波兰贵族气息影响的痕迹。1829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就曾写信说:"大家说这里的贵族喜欢我。"但是,肖邦的早期创作中极其可贵的一点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如d小调波兰舞曲(Op71 Nrl)以及a小调玛祖卡舞曲(Op.17 Nr4,《小犹太》)等。肖邦一生中写的第一首作品是波兰舞曲(1817), 写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富有波兰民间色彩的玛祖卡舞曲(1849年)。 这象征着肖邦的一生是一个波兰民族作曲家的一生,是和波兰人民、波兰土壤息息相连的一生。肖邦很少直接采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按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性格、音调,自己去进行创造。他的音乐既具有强烈的波兰风格,也富有个人独创的特性;既 与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是经过精心加工和艺术提高的。
1830年至1831年华沙起义的成功、失败,不仅决定了肖邦一生中的重大转变,促使肖邦的思想走同成熟,并且也是他创作前期与后期的分水岭,这前后的区别显得如此巨大,甚至仿佛判若二人。从此,肖邦的作品的思想性更高了,情感更深刻了,气势更宏大了。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音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式的特点。在华沙起义直接影响下产生的c小调练习曲、a小调及 d小调前奏曲标志着这一骤变的发生。在巴黎陆续写成的第一谐谑曲、第一叙事曲等宏伟的史诗性乐曲,也充分显示整个风格的变化。
肖邦在巴黎的创作很快进入了成熟期。此后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个与祖国兴亡或个人对祖国的缅怀、思念、憧憬有联系,一个则更多反映肖邦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和情致。从乐曲的风格来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伟的、富有戏剧性;一类是充满诗意的、抒情的。不少资产阶级的评论家只看到或只强调肖邦抒情、细腻的一面,甚至把肖邦称作"沙龙作曲家"、"病室作曲家",这是一种歪曲。肖邦尽管身体虚弱,钢琴演奏以细腻、含蓄著称,但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感天地之广阔、宏大,确实只有一位民族战士才能具有的。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 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而统一的。例如升c小调夜曲(Op27 Nrl)强烈的中段和宁静的首尾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叙事曲中反复交替出现音乐形象截然不同的两段。而这些对比完全受内容表现所决定 的,是有机整体发展,演奏的结果,而绝不是纯形式地为对比而对比。
肖邦最后几年的创作中,虽然也还有个别作品具有昂扬的情绪,如《幻想波兰舞曲》(0p61),但更多的却具有一种仿佛与世无争的情绪。这在他以往的创作中是少有的,不能不说这是生活意志衰退、悲观情绪有所滋长的结果。从数量上说,最后几年的作品写得很少,这和肖邦当时的体力衰弱、心情忧郁有关。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出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他是个异常早熟的孩子枣六岁就写诗枣他的音乐天才很快就证明他注定成为“莫扎特的后来人”。九岁时,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奏,散场后,他更关心的好像是他的衣领,而不是他超常的演奏技巧,他对母亲说:“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的衣领,妈妈。”
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早期创作活动。1830年以后他到巴黎定居,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从此肖邦永远未能回国。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
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的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门大炮”。肖邦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足见他拳拳爱国之心。他晚年生活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另一方面同文学家乔治·桑的爱情破裂以及身体衰弱,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热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他临终时嘱咐亲人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枣波兰。
肖邦的创作生涯,以183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华沙时期与巴黎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他完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后半生的巴黎时期,他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第一叙事诗》、《降A大调波兰舞曲》,有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英雄性作品《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有哀痛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降b小调奏鸣曲》,还有不少的幻想曲与小夜曲。
当他1831年9月初赴巴黎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动。《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即是这时完成的。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巴黎时期是肖邦思想艺术高度成熟、创作全盛的时期。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音乐风格,使其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肖邦在全部生涯中只开了三十次音乐会就建立了一种传奇式的荣誉,这在钢琴演奏史上别无他例。肖邦尊重并继承古典音乐传统,但他的琴艺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在他的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民间调式、和声和特性节奏,显示出一个道地的“玛祖尔人”对民族性格、风格、情趣及对艺术语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他那些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撼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着“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同时,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李斯特谈萧邦
肖邦 [匈]李斯特
我们要谈的一位大音乐家,远在他死以前,痛苦就把他折磨坏了;无论他的一部分作品怎样受欢迎我可以预言:二十五年或三十年以后,他的作品一定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加深刻的评价。将来的音乐史家们一定会给这位在音乐中表现出稀有的旋律天才的人,给在节奏领域里作了奇迹般发明的人,给非常巧妙地和非常卓绝地扩大了和声织体的人以一定的地位;将来的音乐史家一定会公平地对待他的成绩:把他的成就看得比那些为管弦乐队所演奏的、为歌剧首席女演员所演唱的许多大型作品要重要得多。
肖邦的天才是相当深刻的、崇高的,然而主要的是——他的天才的丰富程度足以使他马上在管弦乐的广大领域内占据一个应有的地位。他的乐思的伟大、完美、丰富的程度足以填满豪华的管弦乐法的一切环节。有些书呆子责备肖邦的音乐中缺乏复调音乐的因素,但是我认为肖邦完全可以付之一笑。
证明一个艺术家是否天才,当然不是看他是否是否使用了某些艺术效果。艺术家的天才表现在使他不自禁地歌唱的感情里;崇高是天才的尺度。天才最后用情感和形式的完全统一来表现自己,情感和形式的统一程度要彼此不能分开,互为表里,这一个就是另一个发出来的光。肖邦的最美妙的、卓绝的作品都
很多明星她们结婚时的戒指都非常大,大概都是鸽子蛋的样子,这样大的钻戒确实让我们都非常羡慕!
明星名人们的钻石订婚戒指越来越大,越来越夸张,百万几美元的钻戒听起来很疯狂,但对于这些演员,音乐家和大亨来说,钻戒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为订婚戒指掏出一大笔钱也。都不足为奇,以下精选了10超枚经典昂贵名人的订婚戒指!
虽然Lady Gaga后来和Taylor Kinney分手收场,不过他曾经收过前男友送的Lorraine Schwartz 6卡心形钻石戒指。
Brad Pitt所送的订婚戒指是一颗6卡祖母绿式切割主钻石戒指,戒指由Brad Pitt和珠宝商Robert Procop设计,价值约100万美元
Kim Kardashian与Kris Humphries的婚姻只持续了72天,但关于这枚16卡Lorraine Schwartz 钻石戒指的传闻却一直流传。
曾经有传这枚戒指价值接近200万美元,但在2013年,Humphries在一场慈善活动中拍卖所得仅为75万美元。甚至有人透露当初是Kim Kardashian先购买了戒指,而不是Humphries,至于为什么他那个的英文名单最终保留戒指并从拍卖中获利的人,没有人知道。
作为“隐形富豪”摩纳哥的王妃,格蕾丝·凯利收到的钻戒都没有不昂贵的道理。国王雷尼尔三世送她的钻戒价值4百零6万美元,钻石重1047克拉,是典雅的祖母绿切工,十分符合王妃的身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