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度,重量(克拉),颜色,切工,这四样合称4C是判断钻石等级的标准。然后你问的H就是颜色标准中的一个等级。颜色等级有:D、E、F这三个是最优等次,就是无色,然后是G、H、I、J为次优等,接近无色。再后等级的从K—Z就是有色的了,K、L、M稍微带有**,N—Z为最劣,轻微带有**。
Vvs是净度的一个等级。可分为从F—I的大致5个等级。F、IF为最优等级,近乎透明的极品,非常珍贵而且罕见。VVS1、VVS2为高等级品。其后是SI1、SI2。再后是I1、I2、I3。
我们国内接受的裸钻等级划分方法是采用字母表示法,即从D至Z,23个字母表示划分为23个级别,最白无色的为D级,**最深的为Z级,其它为中间色级,如果出现比Z级更深的**,一般就把它划入工业用钻,不用作首饰钻了。
裸钻等级有以下几个标准:
D、E色——极白
F、G色——优白
H、色——白
I、J色——微黄白
K、L色——浅黄白
M、N色——浅黄
扩展资料:
砖石等级还要考虑纯净度、括重量和切工
1、钻石的净度分级
由于钻石是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所以钻石内部或多或少都会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包括云状物和裂痕,内含物越少的钻石,硬度级别就越高,钻石的价值也就越高,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钻石内部的瑕疵的。
专业的珠宝鉴定人士一般会将钻石成十倍放大,如果观察到内外基本没有瑕疵,那么这颗钻石的净度级别就是最高的,也是最稀有和最珍贵的。通常用FL表示,除此之外按照钻石净度等级由高到低,分别表示为IF、VVS1、VVS2、VS1、VS2、SI1、SI2。可以看出钻石的净度级别的划分是非常严格的。
2、裸钻等级还包括重量和切工
但是实际中我们很难用量角器去测量这些角度。甚至是确切的长度。所以产生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首选净度好的,即使切工与标准尺寸有一些差别(如台面稍大等),如果精度非常好也应该选择。毕竟4C都完美的钻石是十分罕见的。
-裸砖
钻石颜色H级别:接近无色,和其他高级钻石颜色等级比较时,会可以发现轻微的颜色偏差。
在GIA,将钻石净度级别划分为6个大等级,内含11个小级别,为无瑕级 (FL)、内无瑕级 (IF)、极轻微内含级(VVS1,VVS2)、轻微内含级(VS1,VS 2)、微内含级(SI1,SI2)、内含级(I1、I2,I3)。
标准比色石(D-N)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钻石颜色的级别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颜色级别的划分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按照GIA(美国宝石学院)制定的颜色等级(D-Z级)划分的。我国的《钻石分级标准》也明确规定了钻石颜色等级的划分,分别结合了GIA的国际通用方法和港台地区的百分制划分,将钻石分为12个级别,并分别对应字母等级和百分制。
通常认为H色等级的钻石颜色是白色钻石和优质钻石的分界线,一般情况下H色以上的钻石基本上肉眼是看不到**调的。现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钻石大多介于F色-J色之间,D级和E级这样高等级的钻石颜色是很少见的,K级以下的**钻石基本被抛弃。
钻石颜色等级根据钻石颜色的纯净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D级:完全无色,属于除彩色钻石外的宝石级钻石最高色级,及其稀有。
E级:无色级,只有借助特殊鉴定仪器才能检测到微量的颜色偏差,亦是非常稀有的钻石颜色。
F级:无色级,有少量的颜色偏差,也是只有宝石鉴定专家才能检测分辨,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和其他高级钻石颜色等级比较时,会可以发现轻微的颜色偏差。
I-J级:接近无色,可以检测到轻微的颜色偏差。
所以一般情况下将钻石大致分的等级:D-E级为收藏级,F-H级为结婚级,I-J级为追求性价比。当然钻石颜色也不是绝对的,还有同时兼顾其他三个钻石4C标准,才能得到性价比合适的钻石。
钻石净度级别表
VVS(极轻微内含级)和 VS(轻微内含级)均包含两个子类别:VVS1 和 VVS2,VS1 和 VS2。
钻石净度等级由其表面特征与内含物的的数量、大小、可见度、类型、位置和对钻石整体外观的影响程度来决定。而VVS1、VVS2或VS1、VS2则代表在 10 倍放大镜下从正面检测钻石时,可以看到所定义净度特征的难易程度。
VVS净度等级
极轻微内含级(VVS1 和 VVS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内含物,极难看到 (VVS1) 或比较难看到 (VVS2)。
决定 VVS 等级的典型内含物包括:
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仅可透过底部(已打磨宝石腰围以下的部分)看到或极难从正面看到的针点、针状物、内部孪晶纹或云状物 (VVS1)。
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比较难从正面看到的针点、针状物、内部孪晶纹或云状物 (VVS2)。
延伸至表面的微小内含物(缺口、洞痕、羽裂纹、击痕、须状裂痕、内凹天然面等)。
如果钻石带有肉眼可见的内含物,则净度等级不会被判定为 VVS1 或 VVS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