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共有27个国家发现钻石矿床,大部分位于非洲、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①非洲: 南部非洲是世界主要钻石产区(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扎伊尔、安哥拉等)。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砂矿在西南非纳米比亚,平均售价高于300美元/克拉,而且95%以上为宝石级。 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筒(Mwadui)以盛产宝石级大钻石闻名于世,它位于坦桑尼亚。 而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原生钻石矿床在南非(Premier),出产了许多世界著名大钻石,如库利南(3106克拉)、高贵无比(9992克拉)、琼格尔(726克拉)。 博茨瓦纳是另一个重要钻石产地,其钻石收入占国家出口收入的70%以上,1999年其 产值保持全球第一。 扎伊尔、博茨瓦纳、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坦桑尼亚、塞拉利昂(宝石级占60%以上,平均售价173美元/克拉)、加纳等非洲国家拥有的钻石储 量为全世界钻石总储量的56%,宝石级平均为31%。 ②澳大利亚: 1979年在澳大利亚钾镁煌斑岩中首次发现钻石,这是钻石矿床学方面一个突破性进展, 随后在西澳北部发现了150多个钾镁煌斑岩体,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色泽鲜艳的玫瑰色、 粉红色、少量蓝色钻石,属稀世珍宝,平均售价高达3000美元/克拉,有一颗高净度玫瑰 色的钻石重35克拉售价达350万美元。 阿尔盖是当今世界含钻石最丰富、储量最大的岩体。 澳大利亚是目前钻石产量最多的国家,其储量占全球的26%,其中宝石级约5%。 ③俄罗斯: 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雅库特地区的金伯利岩中,虽然粒度小,但优质透明者多。 ④加拿大: 1990年在加拿大西北靠近北极圈的湖泊地带所发现的金伯利岩型原生矿,世界钻石史上 又一大突破,也对De Beer 的垄断经营构成了威胁。 ⑤亚洲及中国: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地方,且出产了古老而有名的大钻“莫卧儿大帝”、“摄政 王”、“荷兰女皇”等,但目前产量很低。 中国1950年首次在湖南沅江流域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钻石砂矿,品质好,宝石级占40%±,但品位低,分布零散。60年代在山东蒙阴找到的原生钻石矿品位高、储量大,但质量差,宝石级占12%左右,且色泽偏黄,多用于工业上。70年代初在辽宁瓦房店发现了钻石原生矿床,储量大、质量好,宝石级约占50%以 上,成为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原生钻石矿山(每年开采10万克拉以上)。目前最大的一颗 重65克拉,每克拉钻石平均售价120美元,而澳大利亚的钻石售价大多数仅数美元。 据最新资料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排名依次为: 澳大利亚(4000万克拉)、扎伊尔(2000万克拉)、 博茨瓦纳(1600万克拉)、俄罗斯(1200万克拉)、南非(900万克拉),这五个国家占世界总产量的95%。另外,纳米比亚、安哥拉也是重要钻石产出国。 但按产值的排名则为(2000年9月统计资料): 钻石生产国 单位:亿美元 博茨瓦纳 1782 俄罗斯 1625 南非 776 安哥拉 618 纳米比亚 430 加拿大 405 刚果(金) 396 澳大利亚 367 委内瑞拉 120
参考资料:
答案补充
1905年1月25日,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有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管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高品质钻石。它的重量为3106ct,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色调,是最佳品级的钻石,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利南”。
中国三大钻石产地是: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
中国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中国于1965年先后在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1971年辽宁瓦房店找到钻石原生矿床。钻石砂矿则见于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广西以及跨苏皖两省的郯庐断裂等地。
一、矿床概况
1矿床名称
湖北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
2地理位置
位于红安县城西北,距县城15km。地理坐标:东经114°31′55″~114°32′27″,北纬31°22′55~31°23′26″。
3矿床类型、资源储量、规模、品位、勘查程度和开发情况
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本矿床1958年发现,1962年至1968年,湖北省地质局第十二地质大队对华河萤石矿区寨山矿段进行了初步地质勘探,但因有新任务,未完成初勘工作。1971年至1972年,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604地质大队,对华河萤石矿床寨山矿体进行了深部补充勘探,提交了一个大型萤石矿床,该矿床CaF2平均含量7291%。
该萤石矿床因矿体埋藏深,已经停采。
4所属Ⅲ、Ⅳ级成矿区带
该萤石矿床位于Ⅲ级成矿区带Ⅲ-67-1桐柏-大别苏鲁(造山带)Au-Ag-Fe-Cu-Zn-Mo金红石-萤石-珍珠岩-天然碱-石膏成矿带桐柏-大别Ag-Au-Cu-Zn-Mo-Fe-金红石-萤石-珍珠岩天然碱-石膏成矿亚带。
5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1)大地构造位置:矿区位于秦祁昆造山系,大别-苏鲁地块。
2)区域地层:主要出露太古宇变质岩系,以白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绿泥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的透镜体。
二、矿床地质特征
(一)矿区成矿及控矿地质条件
1矿区岩石
矿区岩石为太古宇变质岩和少量岩浆岩(图5-6)。寨山萤石矿体近矿围岩有白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大多蚀变成黑云斜长片麻岩)、早期正长(钠长)斑岩、晚期石英斑岩和硅质脉岩,以及主要由动力变质作用并受硅质热液影响而成的各种碎裂岩、角砾岩。
地表见到沿破碎带下盘分布的暗红色角砾岩,这种角砾岩成分复杂,常含有较多的萤石角砾,局部CaF2含量达30%以上,胶结物除石英外,还有大量的赤铁矿、褐铁矿。本区近矿围岩对萤石矿的控制作用不明显,萤石矿与围岩岩性无依赖关系。从围岩蚀变情况来看,位于破碎带中的岩石普遍受到蚀变,表明在断裂、破碎带形成时或之后,受到热液的侵蚀,同时也表明断裂和破碎带中的萤石矿可能是热液成因。
2构造作用
矿区褶皱构造简单,仅局部可见小型挤压褶皱构造,一般倾向NWW和SWW、倾角10°~40°的平缓单斜构造。
矿区内断裂破碎构造发育,主要为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次为北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
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主要为大致平行的寨山-许晶山断裂破碎带、马头山-初家山-黄石岗破碎带及与之大致平行的次一级断裂破碎构造。主断裂破碎带倾向NW,倾角55°~85°,宽数米至数十米,总长达3~4km。断裂破碎带中往往充填有正长斑岩脉(局部为石英斑岩脉),并发育有各种碎裂隙、角砾岩,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等热液蚀变普遍。寨山-许晶山断裂破碎带充填萤石-石英脉,马头山-初家山-黄石岗破碎带充填重晶石-石英-萤石脉。这些脉体往往见有尖灭再现现象。同时,以硅质、萤石为胶结物的角砾岩在破碎带中常有出现。这些现象表明,断裂破碎带是成矿前构造,在成矿时和成矿后均有过活动。断裂破碎带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赋矿空间。区内北西向张扭性断裂破碎构造不发育,往往为正长斑岩和石英斑岩所充填,局部为重晶石-石英脉所充填,未见萤石矿。
控制华河萤石矿寨山矿段矿体的为一明显的断裂破碎带,这一断裂破碎带位于寨山至方刘田一带,成NE-SW向延伸,倾向约307°,倾角一般为65°~70°,地表破碎带长达1km,萤石矿体赋存于断裂带中。断裂破碎带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容矿空间。
3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岩性为正长斑岩,其次为石英斑岩和硅质脉岩。正长斑岩多沿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破碎构造带分布,呈脉状产出;石英斑岩,主要见于许晶山一带,多数沿张扭性断裂破碎带分布,呈岩株及岩脉产出;硅质脉岩,主要发育于压扭性断裂破碎带中,呈厚薄不一大小不等的脉状切穿各种围岩,并切穿萤石矿且彼此穿插,据野外观察,认为至少有3次脉动,并在成矿前后均有活动。
图5-6 湖北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区地质略图
(据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604地质队,1972)
1—人工堆积;2—萤石矿(脉);3—正长斑岩;4—矿脉产状;5—第四系残坡积及冲洪积物;6—萤石-重晶石矿脉;7—石英斑岩;8—矿山;9—太古宇白云斜长片麻岩;10—石英脉;11—片理产状
(二)矿床特征
1矿体特征
华河萤石矿床寨山矿段萤石矿体有主矿脉矿体和分支矿脉矿体两个萤石矿体。矿体形态、产状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从平面看,呈较复杂的分支复合之脉状(图5-7)。从剖面看,呈八字形分脉状,总体产状变化不大,倾向307°左右,倾角65°左右(图5-8)。
图5-7 湖北省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地质示意图
(据吴自强等,1989)
1—人工堆积物;2—第四系浮土;3—太古宇白云斜长片麻岩;4—太古宇绿泥斜长片麻岩;5—断层角砾岩;6—正长斑岩;7—石英脉(或硅质带);8—萤石矿床
主矿体(主矿脉)沿破碎带上盘分布,总长约1000m,地表出露长约330m,连续出露。地表出露厚度平均670m,最厚达10m。向两端变窄趋于尖灭。经深部工程揭露,隐伏的盲矿体继续向SW方向延伸,并逐渐尖灭,盲矿体部分长约670m。矿体平均延伸约145m,并以分叉状向深部逐渐尖灭(图5-8)。
分支(矿脉)矿体 沿破碎带下盘分布,矿脉形态较复杂,总体产状与主矿脉大致相同,倾向307°左右,倾角较陡,70°左右。矿脉具明显的膨胀狭缩和“尖灭再现”现象,并在矿脉转折处,沿裂隙方向出现矿脉“尾巴”。矿体水平厚度最大8m,一般5~7m,矿脉总长250m左右,向深部尖灭。
2矿石特征
(1)矿石类型
矿石类型 以萤石型为主,其次为萤石-重晶石型。
矿石自然类型 本区萤石矿石分为块状矿石、似条带状矿石及角砾状矿石等。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 以中粗粒结构为主(往往具程度不同的压碎结构),次为不等粒变晶结构、似斑状结构。
图5-8 红安县华河萤石矿床108线剖面图
(据吴自强等,1989)
1—人工堆积物;2—白云斜长片麻岩;3—正长斑岩;4—断层角砾岩;5—萤石矿体
矿石构造 以块状构造为主,次为似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3)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矿物组成 矿石呈半透明和不透明,以白色—淡绿—绿色为主,其次为浅**、淡紫—紫色(往往在矿体边部见到)。矿物成分简单。有用矿物为萤石,呈半自型—自型晶粒,粒径1mm至数十毫米不等,多数为3~10mm,具三组斜交解理,部分萤石晶粒中含钛矿物(榍石、金红石)和锆石的包裹体。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玉髓,有时含围岩碎屑。石英一般占25%~30%,呈他形半自型粒状充填于萤石晶隙间,或呈放射状围绕萤石晶体生长,或呈脉状切穿萤石,或呈胶结物胶结角砾状萤石。萤石与石英的共生关系说明,在产出规模较大而气热作用较稳定的环境下,萤石主要结晶期早于石英,但在产出规模较小而骤然冷却的环境下,则往往以石英结晶开始,萤石生成较晚。
化学组成 矿石化学成分以CaF2,SiO2为主,占总含量的95%以上。有益组分 CaF2,在矿石中一般含量为79%左右,最低20%,最高可达95%。萤石矿品位随矿体的逐渐尖灭而逐渐降低。寨山矿段萤石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1690%,矿体品位变化均匀。
主要有害杂质为SiO2,其含量变化与CaF2含量的变化成反比函数关系。其他有害杂质为Fe2O3,CaO,BaSO4,S,P等。
三、矿床成因
该萤石矿床矿体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受断裂构造控制,围岩蚀变强烈,矿体产于同源岩浆岩(正长斑岩)附近,矿体与正长斑岩、石英斑岩等脉岩在空间上的一致性和矿脉生成时的滞后性,说明晚期岩浆热液与成矿的密切关系,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于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
新疆于田发现世界最大玉矿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2002年7月22日]
7月下旬,中国“玉石之路”科考队在新疆于田县境内发现了一条世界上储量最大的蛇纹石矿脉,当地人又称“五彩石”。经初步考察,其储量达几十亿吨。
在于田县阿后玛斯矿区,科考专家发现有许多居然是这里少见的五彩石。一般来说,五彩石主要产在中国辽宁省的岫岩县,也称岫玉,它是和科考队现在所要考察的和田玉完全不同的一种矿物。过去,产和田玉的地方从无五彩石的记载。
中国三大钻石产地:1、辽宁瓦房店:辽宁瓦房店的钻矿属于Kimb原生矿,高品质钻石,开采、回收控制严密;2、山东的蒙阴:山东省沂蒙地区为我国的大钻产区,曾开采出多颗上百克拉巨型钻;3、湖南沅江:湖南沅江品质较高,宝石级占比80-90%。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在我国的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在70年代又在辽宁的瓦房店找到了一个钻石原生矿床。
钻石形成原理
钻石是金刚石精加工而成的产品,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无色)。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就有人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
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