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钻石出色的切割工艺,才使得,一颗金刚石散发出迷人的光芒。让无数女性为之倾倒。那么钻石的切割工艺有哪些,钻石切割形状有哪些呢?
钻石的切割工艺钻石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钻石的外观,特别是影响钻石释放的火彩。因此,消费者在追求克拉重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切工的好坏。通常来说,切工比率越接近完美,钻石越能充分地反射、折射光线,钻石也就越璀璨、越美丽。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舟形切工。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8、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9、垫型切工(Cushion Cut)
外形:矩形圆角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古典
起源:1977年
又称为“枕型”切工(Pillow Cut)。
垫型切工有58个切面,是现在明亮型切工的前身。相较而言:其台面较小,其他切面更大,钻石腰围较薄,整体较扁平,并且底尖被加工成一个小切面,则从台面观察钻石内部可见一个“空洞”。
垫型切工流传于19世纪至20世纪,是经过多次发展和改良形成的切割方式,在此之前钻石经过了几次改型,从1830年起,钻石有将近一世纪的时间运用且只运用这种切工,包括许多世界闻名的钻石,如:Hope、Regent等。
世界上第一枚钻戒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从DeBeers将这句经典口号带入中国开始,钻石逐渐取代黄金和玉石,成为国人定情订婚的信物。如今用钻戒求婚已经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用钻戒求婚的人是谁吗?
1477年,奥地利公爵马克西米利安在与法国玛丽公主订婚时,将一枚镶有钻石的指环戴在玛丽公主的左手无名指上,这是世界史上第一枚有明确记载的钻石婚戒。
这枚婚戒以纯金打造,镶嵌了一些经过简单打磨的钻石原石,这些钻石原石经过拼凑,形成了哥特式字母M的样式,正是两人名字的首字母,也象征着他们永恒的爱情。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枚钻戒上镶嵌的钻石无疑是粗糙,简陋甚至廉价的,但在1477年,它们绝对是珍贵且稀有的宝石。
14世纪,由于 科技 水平和加工技术的限制,人们对钻石的改造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切磨上,当时的钻石切磨师所能做的,仅仅是利用涂有钻石粉和橄榄油的板子来磨除原石刻面上的一些生长痕迹,使得钻石晶体表面平滑。当时最流行的尖琢型,就是利用八面体原石简单加工之后形成,外观看上去与原石没有多少区别。
15世纪中期,桌形琢型出现,它也是利用了钻石原石八面体的形状特点加工而成,只是简单磨掉了一个顶角。这是钻石切割中,首次出现了台面这个概念。
后来桌形琢型逐渐演变成了阶梯琢型。
16世纪初,玫瑰式琢型出现,它并非为八面体原石设计,而是为了使扁平的钻石原石得以最大化利用而量身定制的琢型。
玫瑰式琢型有一整套系列,外形有变化,但基本形状都有一个平坦的底面和一个拱形的冠部,刻面为三角形小面,汇聚于顶端一点。
十七世纪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宝石光学性质的逐步认识,切割师又设计制作出了新的刻面型款式。首先出现的是单翻式琢型。
而随后出现的老矿式琢型和老欧洲式琢型,已经使用了现代标准的57-58个面的切磨模型。老矿式琢型增加了钻石的亮度和火彩,外形仍是不规则形状的。
老矿
而老欧洲式的切磨,是非常接近现代标准圆钻切磨的方式,它的台面很小,但是形状更为均匀,我们也称它们为早期的明亮式切磨。
老欧洲
而老欧洲式的切磨,非常接近现代标准圆钻切磨的方式,它的台面很小,但是形状更为均匀。我们也称它们为早期的明亮式切磨。
1919年,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第一个提出现代圆钻琢磨比例标准参数。
因出身比利时切磨世家,所以托尔科夫斯基对钻石的加工比较了解,他对钻石加工业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出钻石琢形的最佳比例。
由于他提出的比例与美国人亨利提出的比例相似,所以最先被美国钻石业采用,这种琢形被称为标准圆钻形琢型,也是大家如今最常见的钻石琢型。
现代花式琢型是指除了标准圆钻外的其他所有琢型,是在钻石切割的 历史 演变中发展出来,用于最大限度的保留一些钻石原石重量,并展示良好亮度与火彩的切磨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雷迪恩形,祖母绿形,公主方形,垫形等等不同的花式切磨琢型。
全球最大切割钻石亮相迪拜,这颗钻石是如何形成的?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世界最大激光切割钻石现身迪拜,世界最大的激光切割钻石,55555克垃黑钻领取,于17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展览。这类少见的黑钻领取被觉得始于碰撞地球的陨铁或行星。这一名叫“秘密”的黑钻领取,有55个面,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的钻石。展览会完毕后,“秘密”将在洛杉矶展览,随后由网上苏富比拍卖行于2月3日竞拍。据统计,交易量的价位将最少为500万(约4334万余元RMB),并将接纳数字货币支付。
黑钻石,又被称为黑金刚石,是一种发觉在中非共和国及巴西冲积成矿的纯天然多晶体金钢石。通常呈黑色、暗红色、深灰色,强度与延展性极好,强度较大、延展性最好是。比其他钻石有大量孔隙度的钻石,早已变成上层社会最受欢迎的装饰物之一。在各种各样颜色的钻石中,黑钻石更以其总数稀缺而看起来尤其宝贵。黑色钻戒意味着情感忧虑忧伤灰色,不太喜欢情感兴奋及其心态不言而喻,逃避过深的友情。黑色在西方国家是较为忧伤的颜色,一般甚少有些人会戴黑色钻的装饰品。
大部分纯天然黑色钻石往往展现黑色,是因为很多的微小矿物质含有物充满了整粒钻石,例如其内部带有的高纯石墨包囊体、赤铁矿或赤铁矿。也有一种可能是这种钻石有很多缝隙或裂缝,因为石墨化而染上黑色,最后含有物的集聚造成钻石产生黑色。也正因为这种钻石内富含大量的残渣,切磨起来会非常艰难,一旦很大急切到一些独特的包含物,很有可能会造成整粒钻石断裂损毁,正因为这一点,在嵌入时也必须分外当心。纯天然黑钻石通常是完完全全不全透明的,有着十分高的质感。有时候,大家也会把黑钻石与带有黑色包囊体的没有颜色钻石搞混。但没有颜色钻石中的这种黑色包囊体是纯天然的化学物质,是在结晶产生的情况下,被结晶所捕获的,这类钻石的实际价值要比正确的黑色钻石低得多。
实际上很多钻石最开始是灰色的,内部带有大量的残渣,大家会对在其中裂开的钻石开展高温/低电压解决,使破裂部位石墨化,最后将钻石变成黑色;对颜色较差的钻石开展人力辐照度,还可以产生类似黑色的墨绿。大部分用以首饰和求婚戒指的黑色钻石都通过解决,便于产生颜色。
黑钻石很有可能包括上百条乃至数千条细微缝隙,这种缝隙很有可能使黑钻石比没有颜色钻石更易于被锐器摧毁,特别是在当间隙处在解理面部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一不小心摔落在地便会在其表层导致裂痕或立即摔坏。
在清理黑钻石时,要像看待别的易破碎晶石一样,尽量不要应用蒸气清理法或超音波清洗器,防止对钻石导致毁坏。
在多姿多彩钻石,黑钻石是一个十分不一样的颜色。它不张扬沉稳,却释放着一种显眼而秘密的外型。一直以来,黑被列入成本低工业生产钻石,但如今,黑钻石,一种自然的颜色,被称作“在高档珠宝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五颜六色黑”。黑钻石存有于巴西和中非共和国,原产地单一,生产量比较有限。
说,世界最早的刻面琢型宝石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但真正有确切文字记录大约在11世纪。从简单到繁杂,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钻石外观的魅力,钻石形状经历了多次演变,如今我们常见的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圆钻就是由当初的简易切工演变而来,下面就一起来了解钻石琢型的演变发展历程吧。
一、 尖琢型
最早的时候,人们所佩戴的钻饰基本镶嵌的都是未经加工的钻石原石,有自然风貌,却不如现在看到的璀璨华丽。
大约14世纪,欧洲大陆盛行尖琢型刻面的钻石,它是利用钻石本身的八面体磨光而成,简单来说只是将八面体的8个晶面打磨光滑,以提高其对称性、光泽及透明度,最终打磨完的成品和原石相比没有太大改变。
二、桌形琢型
大约15世纪早期出现了桌形琢型,这种琢形是在尖琢型基础上切去一顶角而形成如桌面的四方形刻面,有时底部也切角成一小底面,桌式琢形大幅改善了钻石折射、反射光的能力,使钻石的火彩和亮度有了很好的提高。
三、玫瑰花琢形
玫瑰花琢型出现于约十五世纪或十六世纪中叶,它是钻石琢型发展的一次飞跃,其中以荷兰玫瑰花琢型为代表,以平底、拱顶和三角形小面对称分布为特征,令钻石看起来极为赏心悦目。
早期的玫瑰花琢型小面数目较多,而且加工质量低劣,盾形平底玫瑰花琢型及三面玫瑰花琢型。后期下面数目增加,有三面到六面、十二面、是八面,最终发展为二十四面,即全玫瑰花琢型。
四、圆形琢型(明亮琢型)
十七世纪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宝石光学性质的逐步认识,人们又设计制作出了新的刻面型款式。首先出现的是单翻式琢型,而随后出现的老矿工式琢型和老欧洲式琢型,已经使用了现代标准的58个面的切磨模型。这种琢型增加了钻石的亮度和火彩,外形仍是不规则形状的,而老欧洲式的切磨,是非常接近现代标准圆钻切磨的方式,它的台面很小,但是形状更为均匀,我们也称它们为早期的明亮式切磨。
20世纪初期,钻石切工机械的发明改进促进了钻石形态的变化,钻石轮廓由不规则向规则眼花,出现了全切琢型,即具有58个小面的标准圆形明亮琢型。这种切法沿用至今,仍是最理想的圆形钻石切割方式。
包括国际权威的珠宝鉴定机构美国宝石协会(GIA)在内的众多珠宝专业机构,一致认为标准圆形钻石(57/58面),能够最完美地表现出钻石的亮光、火彩。所以,现在市场上3ct以下的钻石有90%是圆形钻石。
五、花式琢型
花式琢型最早可追溯倒500多年前,即16世纪,当时出现的多为阶梯琢型,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成熟,陆续出现了明亮式花式琢型。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花式琢型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宝石琢型款式。
常见的花式琢形有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垫型切工(Cushion Cut)、雷迪恩型切工(Radiant Cut)、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方形切工(SquareBrilliant Cut)等切工。
椭圆形切割
椭圆形切割的标准刻面为69。当从上俯视,宝石呈椭圆形。就椭圆形切割而言,尽管长度与宽度比轻微地取决于不同型号宝石的光学特性,但两者间的比例约2:1。一枚切工很好,比例恰当的椭圆形宝石可以几乎与圆钻形切割一样光彩夺目,火彩耀眼。
榄尖形切割
榄尖形切割也称为“纺锤”形切割,其标准刻面数为57,整体轮廓看起来像一个椭圆,但相比椭圆两边各向外延伸至一点,由上径直向下俯看,更像是一枚橄榄球。橄榄形切割的长宽比应为2:1,值得注意的是榄尖形切割不能太浅,否则的话,光线将会穿透钻石的背部,减弱了其光泽与闪耀程度。
三角形切割
三角形切割的标准刻面数为43,这种切割法通常仅需要将原生矿石的角截去,就可以显示出宝石耀眼美丽的固有本质,火彩光彩夺目。由于各边相等,三角形切割能很好地呈现钻石的反射,被视作具有如圆钻形切割一样的光泽效果,因此对于那些钟爱鲜明色彩的彩色钻石人们,这给便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在三角形切割中,良好的抛光效果有助于钻石最大程度地展现自身的光泽感与闪烁度。传统三角形切割琢型,带有尖角或者在钻冠上带有25个刻面、亭部有19个刻面、以及可能带有腰部的形状更圆的的三角形切割琢型等。
梨形切割
梨形切割的标准刻面数为71,这是一种结合了椭圆形切割与橄榄尖形切割法优点的混合切割方式,切割成型的宝石的形状像一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梨形切割法所能获得的极佳琢型外观的长宽比约为15:1。
心形切割
心形切割的标准刻面数为59。心形切割宝石是一种顶部有缝隙的梨形切割方式。总的来说,心形切割宝石的长宽比略微超过1:1,约为11:1,长度略大些,但是比例通常不会超过12:1。大多数心形切割宝石几乎为圆形,这存在着这样的优势:具有几乎为圆的亭部,能够产生美丽的光泽。由于极好的比例是来自于要付出更多的生石基础上,心形切割宝石必须具有极好的切工,这样才能使宝石更加昂贵。
祖母绿切割
祖母绿切割的刻面数为50,完成后的琢型由顶部观察就像截去了角的长方形,有阶梯状的刻面,这些阶梯状角会使其夺目的光辉显示于钻石的亭部之上。这是另又种“梯形切割”,它有着多层类似于阶梯状并通常为四角或者伸长的刻面,其之所以称为梯形切割,乃因其呈同心而宽阔的平面类以阶梯。这种切割方法,适合宝石颜色在其美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角形切割
八角形切割的标准刻面数为53。这是另一种对琢型四个角具有一定规格要求的“梯形”切割。这种切割不同于祖母绿切割,其亭部的阶梯长度不等,这种切割方式适用于对喜爱彩色钻石一类的人群。
正方形切割
正方形切割的标准刻面数为57,这种切割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切割方式,不同之处就在于两者在边长比例上存在差异。
长角古型切割/“枕形”切割
长角古型切割,也称为“枕形”切割或者“烛光”切割。长角古型切割宝石琢型的刻面数约为64。它与公主式切割一样,长角古型切割能最大化地呈现宝石的光泽。这种切割方式除了应用于钻石的切割,对于斯里兰卡的小刻面红宝石与蓝宝石来说,这是首选的切割法。
千禧切割
千禧切割方式作用下的钻石,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1000个刻面,这是由罗吉奥格拉卡首创于1999年左右的新世纪之初,而被命名为“千禧切割”。千禧切割的工作量约等于其他切工工作量的18倍。由于亭部拥有624个刻面,台面有376个刻面,在整个切割与抛光过程中,每个刻面必须被碰到过1至4次。涉及的时间量、与设计的特性的结合以及需要精密切割机械,消除了千禧切割成为切割主流的可能性。
刚开采出来的钻石原石雕琢成一颗精美的宝石,这简直是一门艺术。
1 设计
首先需要确定如何切割才能最充分的利用原石,如今切割技师会使用最尖端的技术手段来设计切割方案。
2 劈割及锯切
如果根据设计要用一块钻石原石制作出两颗或两颗以上的成品钻石,那首先就需要通过 劈割及锯切的手法将钻石原石分切成几小块。
3 激光切割
下一步要进行精细切割。即切掉钻石多余的部分,将其打造成需要的形状。如今这个切割工序可以使用激光。
4 抛光
切开的钻石表面并不光滑,因此需要打磨抛光,但钻石抛光并非听上去那么简单,钻石极其坚硬,因此为其抛光时只能使用金刚石粉末。
5 评级
当钻石加工完毕后,就可以根据4C标准为其评级了,4C标准包括钻石的颜色,净度,切割工艺和克拉重量。
钻石切割流程是分为几步走?而且每走一步,对于设计师来说,都会先精确进行计算,还会在自己脑海当中,具体在整个的加工过程当中,最后会出现怎样的精品?作为设计师心里都是比较有数的,无论哪一道流程出错,就会造成全功尽弃。下面所介绍的钻石切割流程,你可以更多的来了解一下。
钻石切割流程步骤
第1步,划线进行标记,这是钻石在进行切割之前的第1步,首先要对整个钻石进行全方位的观察,看看究竟最终打造怎样饰品,通过粗略的定位,甚至现在很多设计师,会通过电脑提前进行设计,这样能做到万无一失,一般通过划线,就可以定出这块钻石下一步怎么处理?
第2步,就是开始分割钻石原石,这个步骤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劈割,另外一种是锯切,不管是选择哪一种,目的是为了把钻石分开。第1种可以分为两半,甚至可以分成多半,第2种相对只能通过切割分成两半,一般设计师和切割师,都会根据钻石的形状,来选择更适合的方式,一般通过这两种方法分开的钻石,就已经基本成型。
第3步就是起瓣,抛光,会在一个铸铁圆盘上,涂抹上润滑油,以及钻石粉,就可以通过抛光打磨这个步骤,直接使整个的钻石任何一面,通过这样的一种抛光起瓣,把钻石最终刻画成精品。
虽然看似钻石切割流程不是特别复杂,但对于手艺人来说,为了能使得整个钻石每一个剖面,都变得更加精美,这些手艺人都是做到精益求精。因为像钻石这样的原石,它是一种永恒代表,特别是很多有情人,通过赠送钻石项链,钻石戒指,作为一种情感信物。由于选择的人多,钻石一直价位都是比较高的。
当了解了本文内容,相信很多人也对钻石切割流程有了更多了解,同样也会更珍惜自己所带的钻石饰品,因为能打造一个好的钻石饰品精品,确实来之不易。
世界上的现存的著名钻石之中,黑色钻石并不多见,因此那些世界闻名的黑色大钻石,一直是宝石鉴赏家和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对象。一起来看看闻名于世的世界五大黑钻石。
黑色奥尔洛夫:
世界上最有名的一颗黑钻“黑色奥洛芙”(TheBlackOrloff)传说它以前叫“布拉马之眼”,有195克拉,被镶嵌在古印度朋迪榭里地区的一座印度教神像“梵天”的眼睛上。“梵天”也就是印度教中三大主神之首的“创世神”,也因此被称为“创世者之眼”。相传为了破除“梵天”的诅咒,所以被切割成三块,辗转于世界各地。
其中一颗最有名就是“黑色奥洛芙”,于18世纪时来到俄罗斯,成为了奥洛夫公主珠宝盒内的一件珍品而被命名为“奥洛芙”。虽然这传说已不可考,但这传奇的故事一直被流传成为珠宝界的名钻,增添了大家好奇对它背后所蕴藏的神秘感。
“黑色奥洛芙”是一块黑灰色钻石,重6750克拉。这颗目前6750克拉重的黑钻石在被镶成项链并转卖多次后,如今由纽约钻石商温斯顿当作珍品在全世界巡回展览。
格力叟哥瑙精神:
“格力叟哥瑙精神”重达31224克拉,是世界上已经切磨好非常著名的黑色钻石。几十年前从中非西部开采出来,辗转进入瑞士。
从开始研究切工设计,到真正对原石实施切割,整个过程花费了一年多时间。
这颗钻石的原始重量达587克拉,几十年前从中非西部开采出来,辗转进入瑞士。后来采用莫卧儿帝国时期的钻石切割技术对它进行切割。从开始研究切工设计,到真正对原石实施切割,
整个过程花费了一年多时间。
在瑞士顾柏林宝石实验室对这颗黑色钻石出具的鉴定报告中,“格力叟哥瑙精神”被描述为:鉴于它的巨大尺寸,它是这种类型钻石当中的一枚稀有标本。它也是顾柏林宝石实验室曾经鉴定过的最大的天然黑色钻石。
阿姆斯特丹钻石:
非常稀有全黑钻石Amsterdam,3374克拉,由一颗5585克拉原石切成,此全黑钻石Amsterdam发现于南非。到2001年全黑钻石Amsterdam被放于伦敦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拍卖价为美金$352,000。它的主人特根(DDrukker)将它公开在欧洲钻石协会(EuropeanDiamondCouncil)展出,以纪念荷兰阿姆斯特丹700周年。
这颗宝石呈梨形切割,冠部的主要翻面呈水准分开。其名字是为了纪念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建立700周年。
“葛鲁奥西钻石”
“葛鲁奥西钻石”是世界上最大的心形黑色钻石,重11534克拉。这颗心形的钻石是一条项链的中心部件,项链由5877克拉的较小的黑色钻石、378颗白色钻石和141克拉的墨绿色石榴石组成,用铂金作底座。切割“葛鲁奥西钻石”花费了3年的时间,且重量损失接近18478克拉。
“巴西亚黑色钻石”
“巴西亚黑色钻石”这颗钻石发现于巴西,曾在1851年英国水晶宫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重350克拉,以没有被抛光的凹凸不平的外表而闻名。因为硬度极高,以致人们无法对其进行抛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