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出自何人之手?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出自何人之手?,第1张

1951年,当时的智威汤逊芝加哥公司便开始为戴比尔斯塑造形象,“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便是那时创作的经典之作。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这句广告词掀起争议!因为钻石商戴比尔斯申请商标注册获准,但国内珠宝业者却认为这是外商蛮横做法,广告名句怎能被拿来当商标?同时指出旧版商标法明文规定这句广告词不能当商标,但新版却删除,如果戴比尔斯不让步,他们会缠讼到底。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让大家朗朗上口的广告名句,以后可不能随便使用,因为已经由全球钻石市场龙头戴比尔斯(DEBEERS)取得商标注册,但这也让国内珠宝业者群情激愤,除了认为当初是靠着他们才在国内窜起的戴比尔斯蛮横,更质疑注册商标的过程有问题。

台湾金银珠宝协会理事长许伦华表示,戴比尔斯突然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DEBEERS”,向智能财产局申请商标注册获准,引发珠宝业者不满,因为我们业者出钱出力,帮忙他们配合广告宣传,如今戴比尔斯拿这句话去注册商标,全国13县市的珠宝公会都提出商标异议,北县珠宝公会是第一个进入行政法院的案件。

的确,在89年11月发行的商标法规操作要点中,明列「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是广告词,不能当作商标申请,但到了91年10月新版,独独拿掉这一案例,而申请多年的戴比尔斯就在92年底取得商标权。

智能局商标权组副组长洪淑敏指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源自於戴比尔斯公司英文商标「ADIAMONDISFOREVERDEBEERS」,该公司从1990年起就以这句话作为广告宣传,所以昨天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审理后判决商标注册合法,北县金银珠宝公会败诉,中间绝无暧昧。

尽管智能财产局否认帮忙戴比尔斯开方便之门,可是国内珠宝协会则表示将持续上诉,广告名句引爆的商标战恐怕还要继续留传。

切磨过程:

一颗钻坯看起来并不起眼,必须经过仔细的切磨、加工,才会成为我们所惯见的闪烁生辉的钻石。因此,钻石的车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详见后述。最理想的切割效果当然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尽量减少瑕疵,并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以使钻石光彩照人。一般的切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标记(划线):这是钻石切割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的是制造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以尽可能高地体现钻石的价值。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即既要尽量保持最大的重量,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划线员利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颗粒钻石,这项工作可能要历时数月,对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不过,不论钻坯如何细小,每一颗钻石都要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划线员用印第安墨水在钻坯上划下标记,显示该钻坯要沿此线分割。通常尽可能沿钻石的天然纹理方向划线。

分割原石:包括劈割和锯切。

劈割:劈割师将划好的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个凹痕,再把方边刀放在凹痕上,以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锯切: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成型:锯开或劈开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由于钻石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所以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而且因钻石各个方向的硬度略有不同。所以研磨时要凭借经验,把握住钻石的基本形态:三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及晶体特性。一般方法是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打圆。

起瓣、抛光:在一个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刻面),使钻石发出诱人的光彩。研磨的过程通常是,首先在底层做出8个大面,然后做16个刻面。加尖底,共25个刻面,正确改错了,并由此延伸出三角小面,风筝面及腰上刻面,一共33个刻面,这样一颗圆形钻石一共58个刻面,如果没有底尖的小刻面则共有57个刻面。并不是每颗钻坯都必须经过全部五道工序,这须视钻坯的本身特点、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定,如对前述的“扁平状”钻坯可能就不用劈割这道工序,又如加工祖母绿钻石就不须经“打圆”的工序。然而,任何钻石毛坯,有两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划线”、“起瓣、抛光”。一颗精工切割的钻石所产生的瓣面,其位置和角度都是经精确计算的,使钻石发出最大的光彩。由此可见,切割世界上最坚硬的宝石——钻石,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切割师由丰富的经验、高度责任心和全神贯注,才能释放钻石全部的灵彩。首饰柜台里一颗钻石,可能遗穿越过许多国家,经过若干人之手,通过加工、镶嵌、制作后才成为一件钻石首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记述的引入,可以使钻坯的设计、切磨更加精确无误。

参考资料:

黄金珠宝网

希望蓝钻石为什么会代表着厄运呢?希望蓝钻石是什么样的一颗钻石?希望蓝钻石有哪些秘密?

希望蓝钻石是什么?

希望蓝钻石是历史上有名的"厄运之钻",首先出于1909年,总是伴随着凶杀以及抢夺,是沾满了鲜血的不祥之物。这块厄运之钻几经易主,而主人都相继离奇地死亡,直到被捐献给美国的史密森研究所,厄运才得以中止。1958年11月7日,希望钻石被捐给了史密森尼博物院。

美国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的珠宝大厅里,有一只防弹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颗由62块小钻石装饰着的稀世之宝——“希望”蓝钻石。几百年以来,它给占有它的人带来的厄运比所有巫师的诅咒还要坏。这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因而又有“神秘的不祥之物”之称。

希望蓝钻石的历史资料介绍:

“希望”蓝钻石问世于500年前。在蝙基伯那河畔的一座废弃的矿井里,一个路过的老人偶尔瞥见一块熠熠闪光的石头。经辨别,竟是一枚硕大的蓝钻石。老人请工匠将钻石进行粗加工,加工后的蓝钻石还有1125克拉。

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珠宝商塔沃尼在印度从当地王公贵族那里用翡翠换取了价值33万美元的宝石,其中包括这颗名贵的蓝钻石,44块较大的钻石和1122块小钻石。他回到法国后,这颗蓝钻石落入法王路易十四之手,取名为“王冠”蓝钻石,并将其重新切磨成鸡心型,重量为67125克拉。此后不久,灾难就降临到法王路易十四的身上。一天,他最宠爱的一个孙子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路易十四受此打击后,不久也撒手归天。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这颗“王冠”蓝钻石后不久,他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上了断头台。公元1792年大革命中,法国国库遭到劫掠,这颗“王冠”蓝钻石一度去向不明。神秘的“王冠”蓝钻宝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的厄运比巫师的诅咒还要灵验,人们视之为不祥之物。尽管如此,世界上还是有许多贪婪的目光盯着它,希冀有朝一日成为拥有它的主人。

后来,“王冠”蓝钻石再次在世上出现,为女皇加德琳一世所得。女皇意欲将钻石镶在皇冠上,于是命人将“王冠”蓝钻石送至荷兰,交由堪称世界上一流手艺的威尔赫姆·佛尔斯进行精心加工。

经过威尔赫姆·佛尔斯的精心雕琢,“王冠”蓝钻石被切割成现在见到的样子,它的每个面都闪着诱人的蓝光。加工后的钻石重444克拉。钻石加工好以后,钻石匠的儿子不辞而别,将钻石带到英国伦敦去了。无法交差的钻石匠服毒自杀,以谢女皇。而他的儿子后来在英国也自杀身亡,死因不明。

几年之后,英国珠宝收藏家亨利·菲利浦·侯普用9万美元买到了这颗钻石,因为“侯普”(Hop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意为“希望”,从此这颗钻石得名“希望”。1839年,老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托马斯·侯普继承了这颗“希望”蓝钻石。小侯普与他的前人不同,没有把这颗钻石藏于密室,而是放到水晶宫展览馆公开展出,据说他后来寿终正寝。

本世纪初,一个叫杰奎斯·赛罗的商人购得了“希望”蓝钻石,但不久莫名其妙地自杀了。钻石又流落到一个俄国人康尼托夫斯基手中,此人不久遇刺而死。

“希望”蓝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商人哈比布·贝,在他将其卖给了一个叫西蒙的人后不久,他和全家人都淹死在直布罗陀附近的海中。而西蒙在把这颗钻石卖给土耳其苏丹阿布达尔二世后,在一次车祸中全家3人都跌到悬崖下死去。西蒙则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丧生。

“希望”蓝钻石辗转到了土耳其苏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个王妃为此丧生,苏丹本人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希望”蓝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华盛顿的百万富翁沃尔斯·麦克林夫妇。自从拥有这颗钻石以后,灾难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他们,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先后遭遇了不幸。

1947年,海里·温斯顿以1500万美元购进“希望”蓝钻石,成为钻石的主人。此后10年中,温斯顿带着这颗钻石和其他名贵宝石行程64万千米,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为慈善事业募捐经费,先后共有500人参观过这颗钻石,共募捐到100多万美元。1958年,温斯顿将该钻石捐献给了国立自然博物馆。整整20年后,温斯顿方死于心脏病。

“希望”蓝钻石自问世以来,历经沧桑,周游列国,更易的主人有数十人之多。可是“希望”蓝钻石并没有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希望,相反,除少数几个人外,其余的主人屡遭厄运,甚至命丧黄泉。这是为什么呢?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人们尚未所知的神奇的力量呢?也许有一天,“希望”蓝钻石能满足人们探究这个秘密的希望。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参观的人仍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这颗稀世之宝历尽沧桑的同时,仿佛感觉到那闪闪的蓝光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那神秘不祥的历史。

可以肯定的说,是的。

大家在中学物理课上应该都学过,钻石和石墨是一类东西,都炭分子构成的。当外界的环境达到一定的条件,石墨甚至是可以变成钻石的。

另外还有一点,钻石其实一点都不稀有,钻石矿产量很高,不属于“物以稀为贵”的宝石,根本没那么难以获得。

钻石并没有那么稀有

钻石的形成和其他宝石有相似之处,都是火山深层喷发形成的,而且其中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不过这个也并不是不可复制的,要知道现在的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完全可以通过人工的手段来制作钻石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人类的头发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手段,然后大概一个月后就可以被制作成一颗颗闪亮的钻石,而且这些钻石的品质和天然钻石并没有什么差别。根据每个人头发中矿物质含量的不同,钻石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据说,爱因斯坦的头发就被做成了三颗粉色的钻石。

既然人工都可以合成和纯天然没什么区别的钻石了,钻石的价值还有那么高吗?

全世界钻石矿储量很大

除去上面说的人工钻石,实际上天然钻石也不稀缺,全世界都有钻石矿藏,并且储量非常大。据统计,全世界有三十多个国家拥有钻石资源,年产量高达一亿克拉左右。其实我们中国的钻石矿存量就不少,储量和产量可以位列世界前十名之内,每年的产量可达二十万克拉左右,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和湖南部分地区。

目前已探明的天然钻石储量大概在25亿克拉,几乎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平均得到那么不到一克拉。在这样的状态下,你还会觉得钻石是稀缺物资吗?

在两百多年前,当时的开采技术有限,那时候钻石确实比较稀缺,也就造成了价格的昂贵。但是到了1870年,南非矿工偶然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钻石矿,当时的技术就可以每年挖好几吨钻石原石出来了。钻石商人们急了,为了能保证钻石的价格不下跌,几大钻石商人联合起来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钻石矿。这样一来,他们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他们想卖多少就卖多少。为了不让手中的钻石贬值,他们限制了钻石的出品,让市面上的钻石永远看起来短缺的状态。

看完这些,你觉得钻石是智商税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6560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3
下一篇2023-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