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的由来

一千零一夜的由来,第1张

一千零一夜的由来: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扩展资料

《一千零一夜》(下文简称《夜》)所描写的社会背景主要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以中央集权制为特征的封建统治者,时权力的意识由程圣时代开创的“议事制”治邦,转向由帝国最高领袖哈里发“钦定”一切事物的极权专制统治,形成以权力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体制。

伊斯兰教自创立起就突出领袖的模范作用,以榜样的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伊斯兰社会一宜崇尚穆圣和正统哈里发的伟大人格和历史作用,认为英明的领袖是领导国家和民族的理想典范。

在阿拔斯王朝前期,中央大一统的帝国政权在统治国家和管理人民中,就更是强调中坚领袖(哈里发)具有的至高地位。

因而民众对统治者如何运用权力的期待只能是被动的,即寄希望统治者“自己”能主动公正执政、执法,成为“典范”,这其实是一种乞求恩赐的无奈,并无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作用。

《夜》的开篇以“理“劝说暴君山鲁亚尔要公正对待妇女,最终以国王的忏悔认错而结尾。如《夜》的终篇这样描述国王的仔言:山鲁佐德,早在这几个孩子出世之前,我就已赦免你了。因为我见你贞洁纯真,情感真挚。

原真主保佑你,保佑你的父亲和母亲,你的祖先和族亲。我以真主的名义发誓,我已赦免你,让你免受各种伤害。这番仟悔之言实质上是国王对自己滥用权力、伤害无辜的暴虐行径的反省,也反映了民众对贤明君王的期待。 

总之,权力与政治是一对孪生兄弟,彼此不可分离,所以也有学者将权力观称之为政治观。《一千零一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宣扬“劝君施仁”的权力观,通过故事的铺展。

描述了以“国王们”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权力特征,以及民众对统治者“权力”行使的思辩和诉求,其中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是要求实现“公正”与“平等”。

《夜》中的大多数故事都是围统统治者展开的,君王的称呼有国王、苏丹、哈里发和执政者四种,对君王修养及其行为推则有大量篇幅的描述。文中所阐述的权力观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种政本位文化基础之上的,限定在社会政治价值及其相关的道德伦理价值,即所谓的“明主仁政”。

《一千零一夜》是在阿拉伯文化的沃土上孕育而成的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的产物,这部文学名著汇集了古代近东、小亚和其他地区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情节诡谲怪异,神幻莫测,优美动人,扣动着匹界各国读者的心,焕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全书出场的人物形形色色,构成了一幅广阔的历史冈卷,形象地再现了巾匹纪时期阿拉伯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这部民间故事集,以它离奇多变的题材,洒脱的艺术手法和神幻莫测的东主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小匹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图景。

大皇冠

  彼得大帝死后37年,先后有6位平庸的君王当政。直到1762年,俄罗斯帝国才迎来另一位在历史上被称作“大帝”的君主———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原是德意志小国安哈尔特·泽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与17岁的皇储彼得(即位后称“彼得三世”)成亲。此前,她皈依了东正教,并取教名叶卡捷琳娜。 

  彼得三世即位后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的拥护下发动政变,废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加冕,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天才的宫廷珠宝匠波吉耶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礼制作的大皇冠以其富丽精美赢得世人称赞,他创造了一个钻石荟萃的新世界。大皇冠总共镶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颗钻石,其中装饰冠顶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红天鹅绒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为前苏联七大历史名钻之一。长期以来宝石专家都认为这是一颗红宝石,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稀有的尖晶石。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从北京购买的呢,1676年根据阿里赫塞·米克亥罗维奇的命令,俄国特使尼古拉·斯帕菲尔来访中国,在北京用2672金卢布购买了这块尖晶石。 

  大皇冠的设计深受古代拜占庭帝国王冠的影响,它由两个半球组成,分别象征着东西罗马帝国,中部是一个橡叶状花环和橡树果,象征着沙皇帝国的神圣权力。皇冠总重1907克,高275厘米,下部周长64厘米,是当时欧洲最贵重的物品。传说大皇冠后来传到沙皇尼古拉二世手上,由于它太重戴在头顶显然不怎么舒适,可怜的尼古拉二世竟因此患上偏头痛,前额还被大皇冠挤压出一道疤痕。

  叶卡捷琳娜——震惊世界的娼妇 她出生在立陶宛农奴家,少女时候做神父的洗衣工,而后被俄罗斯军人抓来做慰安妇,在兵营里周转,从这个男人怀里到那个哥儿床上,是迫不得已或是俯首甘为? 费猜! 这生涯就不算破鞋,也更似娼妇,说廉耻与自尊的话,到九霄云外去聊。当时来运转,她像一玫打磨出来的珍宝,熄熄闪烁,可谓光辉夺目,空前绝后。她足以让--古罗马泛情大帝恺撒醉心的--埃及艳后逊色;也可使印度莫卧尔王朝的风流后裔沙贾汉迷恋的泰妃丢脸;更可让以我们的周幽王为博一笑而不惜烽火戏诸侯的褒姒追诲莫及;她还足以小看大清的顺治的窝囊弃国不得善终出家为僧,使那衷情的二奶董小苑“贬值”。至于齐桓好衣紫,阖景不鬻异采;楚王爱细腰,一国皆有肌色之流,岂能与她并论。她贱出贵终,胆略出众,名声煊赫,是俄罗斯崛起的关键人物中的重要依托。

  她究竟是谁?她是叶卡捷琳娜。

  说起俄罗斯,不能不说到彼得大帝,这位横空出世的伟人,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把俄罗斯从一个贫穷落后,原始蒙昧的农奴国建为跻身欧洲列强,当然也是世界列强组员。他独具慧眼,我行我素,独裁专制,手毒心黑,排开一切保守势力。他禁锢了同父异母,擅长篡权的“江青”姐姐索菲亚;他休去智力平庸,鸡肠小肚的元配皇后叶芙朵基雅;他还勒令所有的教堂毁弃神钟,捐献于炼制火炮。他身体力行学木工造战船,创造了俄罗斯由零开始到第一流的强大的舰队,他冒天下之不违从沼泽地上修葺一座规模巨大的都城——北方威尼斯——圣彼得堡。当我进入这个城市,其惊讶的程度,不弱于凡人来到天堂的感受,其建设于三百年前,那样浩瀚的设计规划,那么浓郁的文化设施,那些历代文学艺术家的塑像,以及纵横交错的水网,豪华的宫殿,宽敞的街道,茂密的园林,舒适的休闲场所,不知我们的中央主要领导一百年后的IQ天生到超过300,能不能学到半点屁味,还是个巨大的问号。回看那俗不可耐的新旧城市丑态,我们不是乱七八糟的堆积,就是令人恶心的乱涂繁抹,花钱的脸笑得稀烂,做出的效果让令人上吊都干。如果这世界设有混蛋项目比赛,那些漏水脑袋的恶徒,倒是得天独厚的选手。

  哎!不说了,还是谈彼得大帝,当他爱上那个感情奔放,不拘礼节,楚楚动人安娜时,这位德国姑娘却在他出征作战时红杏出墙,不但和外国使节眉来眼去,甚至裸奔去巫山降云雨,皇妃如此,在那样的封建时代,彼得大帝仅将她拘禁在“干休所”而已,私事私了。但他对自己那不听诲教,迷信教宗,守旧愚顽,潜逃的皇太子阿列克塞――这唯一的亲生独子――投敌叛国后,抓回来狠办“学习班”,关押拷打,冒传宗接代无后之大不违,判处死刑。要不这样,俄罗斯早已毁在他手里(我倒是巴心不得)。

  人生有很多关系:男女,情色,夫妻,同志和朋友,在这世界上,有幸于把情人,夫人,传人荟萃于一身的帝王绝无仅有。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彼得大帝视察军营,这位出类拔萃的窈窕淑女闪身一晃,他就慧眼识珠,立即对伺臣缅什科夫简单一句:“我把她带走,你另外找一个!”就这样,这个父母命名的玛尔蓓姑娘,这个目不识丁如印度最低贱的“首陀罗”等级女人,以她的机灵,美丽,妩媚,随伺大帝,获得宠爱,与之朝夕与共,生死同难,策马疆场,挥戈上阵。她始终保持自己的传统本色,无论贵贱,对战士爱如兄弟,在军营为伤兵护理,清洗衣服床单,和士兵开玩笑,插科打诨,放肆灌酒,伶俐可鞠,帝王的宠妃,绝色的佳人如此放下身段,那是何等鼓舞士气,体现“三八作风”。至今人们还能读到彼得大帝因为短暂离别,见不到她就感到悲哀和无奈,报怨生活的空虚和乏味,语重心长的情书至今感人。

  最令人跌破眼镜的是,一次战斗中俄军陷入绝境,被土耳其部队“铁壁合围”,全军一片恐慌,眼前的局面除了死亡只有溃逃,连彼得大帝已经黔驴技穷,准备化装。而玛尔蓓却临危不惊,拿出自己所有价值的珠宝,劝说彼得大帝收买对方军头,软化斗志。就这样,两万士兵绝处逢生,全军为之欢呼,一个弱女子,运筹帷幄,化险为夷!从那以后,彼得大帝彻底认识了自己可馨可恋可依靠的伴侣,毫不犹豫立她成为皇后。当俄罗斯国殇时,近卫军拥戴她做了叶卡捷琳娜一世。于是,这个农奴的女儿,由皇帝的情人做到“正宫娘娘”,最后成为女皇,平稳的转移了宫廷权利而没有内乱,为后来叶卡捷琳娜二世立下先例,为历史写下艳丽篇章。

  做男人,做到彼得大帝那样的男人,算是顶天立地,死而无憾;做女人,做成叶卡捷琳娜那样的女人,也属空前绝后,殊荣已极。看这两人的特质,俄罗斯为何能出类拔萃,其理自明。两年前我在冬宫漫游,想到彼得大帝,这个改革开放的世界巨人,不由将他的名字念了一遍又一遍。他死于大病尚未康复之际,竟然奋不顾身跳海,企图救助意外落水的士兵,因此病情加重而薨。一代功勋卓著的俄罗斯帝王,53个年头走完人生。但他留下的政治和精神的遗产,至今受到世界人士的赞誉。仰慕者摩肩接踵来圣彼得堡,冬宫,无不为这古往今来的重量级伟人称誉。

  大概是欧洲文化风气使然,女人总是有特殊地位,从古希腊文学巨著荷马史诗描写的与人私奔的海伦,以及奥德修斯的妻子佩涅洛佩对求婚者的场面,男女的性情那么平等,爱是追求和交流。最令人感佩而可笑的希腊改革大师,使国家繁荣兴旺的伯里克利,他首先提倡公开设立妓院,并以身作则,当他与情趣不投的妻子离婚后,就娶了可爱的名妓阿斯帕西姬,更为滑稽的是,她仍然热衷妓女生涯,而不受这位中央领导的干涉。比较而言,我们的老祖宗对待我们的大大小小的老祖母,那就说不过去了!今天我们的学者挖空心思都弄不懂,为何始皇秦同志坐拥天下美女,而不立皇后,安定团结没有搞好不说,连红色江山也早早断送,这不是报应吗?

  最近国内大力提倡性学研究,甚于毛时代狂学老三篇,人人谈性,个个写性,学者专家性来行趣,论文华章铺天盖地,造就了不可小看的巾帼英雄。继翁帆之后紧接着徐州姑娘邓文迪,来广州就认识了美国夫妇Jake Cherry--这对在中国投资办厂的巨富,她那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把50岁Jake先生摆平,随后成为正式夫人,混到美国籍就迅速离婚,Jake先生只有四个月的甜头,就眼巴巴的输得家破人不亡,连美国法律都拿邓大姑娘无可奈何。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要说反美抗美的话,这位小邓母同志怕比一个军还厉害吧,那些找石头去砸美国使馆的,还真该拜翁帆和邓文迪为至胜天师。难怪现在国内风起云涌,大办性学协会,宣传性学大要,挖掘性史起源,以及历代妓女风流韵事,如此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派繁荣景象:二奶三婊,歌谣唱得下岗妹,挺起胸,床上脚下一窝蜂,洗脚城,按摩院,红灯绿酒,五颜六色,茁壮兴旺。要是杨子荣还没有死硬,样板戏歌词该是:好一派情色风光……!

  我想:以我们大陆人的平均质量来看,虽然距离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还差得远,让阿斯帕西姬等艳妃降临呢,没门;但看现在村女纷纷奔走大街小巷,估计不久将来,中式的叶卡捷琳娜问世,这改革恐怕才接触实质。想不到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的同志弄了大半个世纪,现在才懂。

  唉!中国的彼得大帝,中国的破鞋,您在哪里?

  http://wwwknowbbscom/dispbbsaspBoardID=3&id=425

钻石和珠宝的闪耀让无数女人疯狂!(当然有点夸张)但当你在珠宝店里看到闪闪发光的钻戒和项链时,你敢说你心里不喜欢钻石首饰吗?别说我们的老百姓,连皇后、皇后、贵族都逃不掉钻石首饰的诱惑。世界上钻石首饰最多的女人是谁?有人说是凯瑟琳二世,有人说是戴安娜王妃,有人说是伊丽莎白二世,有人说是玛丽女王。世界上钻石和珠宝最多的女人是谁?在小编看来,维多利亚女王,19世纪的英国君主,是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多珠宝的女人。说到这里,sttm不得不向你提及一个人,玛丽女王。据说她拥有的珠宝能照亮整个地球。但有多少人知道,超过一半的玛丽女王的珠宝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

1891年,维多利亚看上了年轻漂亮的玛丽女王,并将她命名为孙子阿尔伯特·维克多王子的未婚妻。不幸的是,维克多不久就死于当时肆虐的流感。为了安慰失去未婚夫的玛丽,女王送给她1500多件结婚礼物,其中包括3顶皇冠、26个手镯、44个胸针和15个项链,所有这些都镶嵌着钻石和红宝石。女王的奢华表明,这些珠宝在女王眼中一文不值。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1837年6月20日继位,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单看英国女王的身份,我们就可以认为女王应该有很多珠宝。此外,维多利亚女王于1876年5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王,印度是著名的富矿之一。因此,我认为维多利亚女王是世界上拥有最多钻石首饰的女人。

珠宝往事之“珠宝女神最偏爱的国度——俄罗斯”

说起俄罗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普金、斯大林这样的世界强人?是高尔基、普希金、托尔斯泰这样冲破暴风雨的海燕?还是柴可夫斯基和他的优雅的天鹅湖?亦或是伏特加和哥萨克骑兵所散发出来的豪气干云?

诚然,对于俄罗斯,国人有多太多的感触。既有沙俄时期割地赔款的愤怒,也有苏联时期战友加同志的豪情,还有巨变解体后的扼腕和叹息。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抛开这些不谈,今天小编只想和大家一起聊聊俄罗斯的珠宝文化和历史。

放眼世界来看,珠宝女神最偏爱的国度,非俄罗斯莫属。这个神秘的冰雪帝国的土地上,不仅出产全世界香洌的伏特加,更埋藏着如恒河沙数的黄金、琥珀、珍珠、祖母绿、蓝红宝和钻石。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女人们就算穷得吃不起面包,也仍然会高傲地穿着她们的貂皮大衣,戴着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和钻石项链,去剧院看一场《胡桃夹子》。”前苏联解体后,时任美国驻俄大使F-马特洛克如此回忆。而在他之前二百五十年,英国公主爱丽丝曾经在给母亲维多利亚的一封信中也曾震惊地写道:“沙皇宫殿里的珠宝,或许连您的收藏也无法与之相比。”

俄罗斯珠宝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又最耀眼的传奇,在这个经常被冰雪和永夜笼罩的极北之国中,闪闪发光的宝石便是光明与希望,它见证着这个传奇帝国曾经的豪迈奢华,也是俄罗斯人永恒引以为傲的心头荣光。

流淌着黄金与珍珠的涅瓦河

1744 年,一个叫索菲亚的德国女孩穿着沾满尘土的裙子来到莫斯科时,心中对这个脏污、贫困而落后的国家充满了失望。可当她步履艰难地从污水中登上克里姆林宫的层层阶梯,却骤然被教堂尖顶上闪闪发亮的黄金顶座与吟游诗人七弦琴上那耀眼的宝石花纹眩晕了双眼。这个荒蛮的国度为何能如此戏剧般地同时容纳奢华与落后?这个粗鲁的民族如何能雕琢出不逊于意大利人的浪漫与文化?

三十年后,已经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她找到了答案。那一天,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寒冷与丰饶都是上帝的恩赐,俄罗斯人即便注定只能在寒冷的泥泞中跳舞,可他们皮靴踢飞的石料,却一定是连教皇都要嫉妒的宝石。”

叶卡捷琳娜大帝花了毕生精力,把圣彼得堡城打造成远东的巴黎,而即便是拿破仑和路易十四统治下的花都,也无法与圣彼得堡十分之一的纸醉金迷相比。

没错,纵使俄罗斯宫廷的时尚节拍总是落后凡尔赛宫一拍,但一提到黄金和珠宝,沙皇的皇家亲戚们也只有艳羡嫉妒的份儿——谁会把3000 颗钻石镶在《圣经》封面上?谁会用成吨的黄金勾勒宫殿墙上的图案?谁会想在整座琥珀镶成的屋子里喝下午茶?谁又会把原本应当镶嵌在王冠上的孔雀石、碧玉与玛瑙尽数拿来铺设大厅的地板?

于是伦敦的社交界中,关于俄罗斯的话题总是那么神秘诱惑——这个遥远的北国有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宝石矿脉,那里的女人一边喝着烈酒,一边穿着紫貂大衣,那里贫穷的牧羊人经常连饭都吃不饱,可只要一向上帝祷告,却常常会在河滩上找到拳头大的天然金块……而所有的赞美和嫉妒到最后都总结为一句感叹:哦,谁叫那里是俄罗斯?

对,这就是俄罗斯,不需你景仰,却永远叫你无法忽视。女皇在冬蔷薇丛生的薄荷绿色宫殿中,浅淡而骄傲地向世界微笑,这抹微笑被永恒定义为俄罗斯人对珠宝的态度:喜好,但绝不顶礼膜拜,因为他们太过富足、太过豪迈。

这是别处无法比拟的国度,这是拜伦用“涅瓦河中流淌着黄金与珍珠”来形容的国度。所以俄罗斯的男人和女人们才会那样简单而质朴地热爱珠宝,就像他们热爱皮毛、鱼子酱与伏特加:哥萨克骑兵用黄金装饰自己的马镫,纺织姑娘拿紫水晶编入自己的发辫。那些北国风情的珠宝既不是纤巧细致的洛可可风格,也不是冷峻尖刻的哥特调,而是在浑厚大气的巴洛克中调入原生态的鲜活: 宽厚沉重的手镯,未经打磨的刻面宝石,硕大夸张的头冠,简单鲜艳的宝石配色……

优雅着同时野蛮着,这才是斯拉夫民族特有的华丽璀璨——而全世界绝大多数女人都在为了钻石而欢呼流泪时,俄罗斯的男人们却在发愁应该用什么来讨好未婚妻:就连一颗陨石,都动辄轻易为俄罗斯带来几万亿克拉钻石的慷慨赠礼,高傲的俄罗斯女郎们,又怎会轻易动了芳心?

最鲜明的Russian Style烙印

从十八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整整两百年时间,俄罗斯式珠宝风格一次次在全世界掀起流行风暴。沙皇的能工巧匠们,左右整个珠宝世界风格的能力,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

如果没有叶卡捷琳娜女皇,钻石对女人魔法般的吸引力无疑将大打折扣。1725年前,欧洲最时髦的钻石切割方式仍是古老却并不闪亮的玫瑰琢型,正是源于叶卡捷琳娜的强烈要求,意大利的钻石工匠才发明了能让钻石折射出更多光彩的明亮式切割。

没有传奇式的大师法贝热(Fabergé),珐琅、金银细丝镶嵌也不会成为现代珠宝艺术的主角。在长期与世隔绝的境况里,俄罗斯人用早年从欧洲大陆学来的镶嵌技术,创造了那些世所罕见的珍品。如今,Fabergé亲手打造的复活节彩蛋已成为珠宝史上最为辉煌的传奇之一。那些精美的雕刻、绘画与镶嵌,无论从哪一个艺术角度而言,都是无法逾越的魅惑珍品。

如果没有俄罗斯贵族对日常生活用品艺术化的苛刻要求,装饰艺术(Art Déco)风潮也不可能在上世纪初席卷全球。冬宫中用祖母绿和蓝宝石雕琢而成的孔雀自鸣钟、用金丝编织而成的晚妆手袋,都被公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装饰艺术的最高水平代表作。而俄罗斯人对于玉髓、紫水晶、碧玉的热爱,更推动了欧洲贵妇对东方风格珠宝的追逐。

就连路易斯·卡地亚(Louis Cartier)本人也承认,正是受俄罗斯珠宝的影响,他才会用粗犷的几何轮廓和多彩的对称宝石镶嵌来定义卡地亚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东方风格”——十九世纪的贵族女性狂热追逐Kokoshnik式冠冕,就来自于俄罗斯少女盛装时新月形带状花冠,优雅凝重的曲线中可容纳更多的宝石,无疑是夜晚舞会中的头面之王。

扇型kokoshnik

还有吗?当然,如果没有与俄罗斯大公Dimitri的一段刻骨铭心之爱,Coco Chanel又怎么能创造出那些风格凛冽、层次复杂的精巧设计?那些在涅瓦河边升腾的纯白雾霭和波罗的海中闪亮的金黄琥珀,都成为她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而哥萨克骑兵帽檐上的羽毛装饰,黑海寂静夜空中的闪亮星辰,也尽数在她的1932年钻饰系列中投影出了具象……

是的,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俄罗斯。

戛然而止的天鹅悲歌

世上只有一种宝石能拥有与帝王同名的荣耀,那就是Alexandrite——以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宝石。这种神秘宝石可在明暗不一的光线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因而被称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但如今,这种只出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宝石已被开采殆尽,一如整个俄罗斯珠宝的命运,在最华彩处戛然而止,成为回荡于天际的凄婉绝响。

十月革命让镰刀与斧头代替了傲慢的双头鹫,盛极一时的罗曼诺夫王朝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消弥在历史的烟尘中,不留痕迹。昔日的沙皇御用珠宝匠流亡他国,传说中可买下整个欧洲的帝国珠宝库也不见踪迹。而与这些悲壮传说相伴的,则是人们对俄罗斯珍宝的留恋——当那些原本如冬雪季风定时来访的俄罗斯风尚突然断绝,富豪与精英们开始用前所未有的兴趣,寻找这些帝国最光彩夺目的遗迹。

大部分王室珠宝流入沙皇的欧洲远亲手中——只有皇太后玛丽亚-费多罗夫娜一人幸运地逃脱屠杀,这位俄罗斯王室唯一直系遗孀曾是丹麦公主,流亡后却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珠宝来维持生活。英国的玛丽皇后是她的主要光顾者,至今英国皇室的许多冠冕和胸针,都可在俄罗斯的王室画像中找到原迹。

而玛丽亚·帕弗洛娜大公妃的珠宝,则被委托给原设计者卡地亚出售,其中包括一顶装饰有七颗蓝宝石的冠冕(其中最大的一颗重达13720 克拉),一只镶有祖母绿的羽饰和一条镶嵌有3925 克拉梨形钻石的项链,这些不菲的珍品后来被出售给美国名媛芭芭拉-赫顿与各国王室,换成了大公妃四名子女的面包与房租。

美国商人则对Fabergé 的复活节彩蛋有着强烈的兴趣,除留在俄罗斯国内的10 枚彩蛋,50 枚复活节彩蛋的其余大部分都被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而《福布斯》杂志的老板马尔科姆·史蒂文森·福布斯无疑是复兴这些宝物的功臣——1960 年,他购买Fabergé 金烟盒送给妻子做婚姻周年纪念,顺带买了一颗彩蛋,那个时候,这些不为人知的小玩意仅值2000 美元。

而在此后 30 年,他购藏了包括9 枚Fabergé 皇室彩蛋在内的数百件法贝热珍宝,世人正是在他的介绍下,才渐渐开始了解这些沉默于历史角落的俄罗斯珍宝。如今,Fabergé 的后代们已重新复兴了这个业已断绝的品牌,沙皇彩蛋的拍卖价格也早已飙升到2 亿美元。

只是重温并不代表着复兴,如今的俄罗斯固然仍是北方让人生畏的强国,但俄罗斯珠宝固有的精巧和奢华已难被再度复刻。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过去是统治俄罗斯帝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它那古老教堂式建筑,以及辉煌的金色穹顶,都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心的一大亮点,并且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但建筑家们认为,这些仅仅是克里姆林宫财富的一部分。更有考古学家声称,在克里姆林宫的下面埋藏着大量宝藏。

18世纪初期,彼得大帝颁布了一道保护珍宝的专项命令,要求国人不准随便变卖家中的珍贵珠宝和首饰,在一定重量以上的钻石和珠宝必须由皇家收购。另外,彼得大帝还在世界范围内搜索钻石珠宝,很多小国得知他的心头所好,都把本国最好的珠宝献上,试图以此行为得到神的庇护。叶卡捷琳娜二世是继彼得大帝之后,又一痴迷于收集珠宝的统治者。她对钻石切割和镶嵌的工艺要求极高,俄国历史上最出色的钻石切割家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公民。

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第一次发现了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宝藏。当时,斯大林下令拆除克里姆林宫的几座老建筑,房子被扒倒以后,从一座修道院的墙里一下掉出不少17世纪的教堂餐具,这些东西全部是由纯金所制的。

1939年,建筑工人在离加里宁办公室不远的地方施工时,意外地挖到了几个宝盒,里面有35万枚公元14世纪的银币,还有20多件银首饰。

198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食堂无法满足需要,克里姆林宫有关部门决定对它进行一次改造,谁也没有料到,在施工时发现5米深的土里竟然有许多稀世珍宝,其中仅金银首饰就有300多件,还有不少王公特征的徽章等物品。

像以上这种发现,林林总总有十二次之多,耐人寻味的是,克里姆林宫内文物的12次意外发现基本集中在总统官邸所在地,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在14号楼内和它的附近区域。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断定,这座楼的下面还埋藏着大量文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834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