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产地是哪里

钻石的产地是哪里,第1张

钻石的产地有澳大利亚、刚果(金),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等。

世界各地均有钻石产出,已有30多个国家拥有钻石资源,年产量一亿克拉左右。产量前五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刚果(金)、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这五个国家的钻石产量占全世界钻石产量的90%左右。

其它产钻石的国家有刚果(金)、巴西、圭亚那、委内瑞拉、安哥拉、中非、加纳、几内亚、象牙海岸、利比利亚、纳米比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加拿大等。

钻石理化特性:

钻石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常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们的存在关系到钻石的类型和性质。

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

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

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钻石具有亲油疏水的特性,因此在钻石首饰的保养中,强调避免将钻石处于重油的环境下,影响钻石首饰的火彩。

—钻石

关于四川是否产玉,一直有很多争议。四川是否产玉?出产的是和田玉吗?出产于哪里?

四川出产的和田玉,有当地人按矿口称为马灯玉,有网络人士称之为龙溪玉,也有商家称之为猫眼和田玉,岷山玉,如此种种

关于四川出产的玉,也没办法建个贴吧取个名儿什么的,就在龙溪玉吧、和田玉吧、玉石吧发个贴,澄清一下各种争论。

首先,四川岀产和田玉矿,是无须争议的!代表四川古蜀文明的三星堆等众多遗址,都出土了和田玉质的古玉器。特别是金沙遗址,数件镇馆玉器都是和田玉(博物馆按矿物学标注为:透闪石软玉)。

其次,四川出产并使用的和田玉,可追溯到夏之前的远古石器时代,远早于新疆使用和田玉的历史。

再次,四川岀产的和田玉,具有其他产区不具备的猫眼效应,且产出阳绿色的玉石,也是较为罕见的。从色彩来讲,深浅、纯度不同的墨黑,白,绿等色,色域较丰富宽泛。用一句话来概括:细腻温润、色泽明快、精光内蕴。

关于四川出产的和田玉,评价褒贬不一。辟如玉色,就有崇尚白玉的网友直言过于鲜艳而不喜欢;也有对其精光内蕴的猫眼光泽持抵制态度,不一而足。

对此,我只能说,茄子白菜,各有所爱,不必强求所有人的审美观都要保持一致性。对于一些为卖自家东西而对四川和田玉矿进行中伤的行内人士,请勿做网络喷子。和田玉三字,和钻石两字一样,是透闪石玉的国家标准命名术语,不是颁给你等的专用名词!

要知道,钻石名扬海内外并非只产于南部非洲,而最早源于印度!且当下最受欢迎的,并非是主流白钻,而是出产自印尼等新产区的彩色钻石!

而此文是否涉及炒作,请观者自作判断,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我唯一想再补充一句的是:以四川和田玉占世界和田玉总产量之比不足百万分之一的数字来看,完全没有炒作的必要和可能!

钟乳石

中文名称: 钟乳石

来源: 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

产地 产于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常生于山岩洞穴中。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从岩洞中将其敲下,洗净。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或圆柱形,上部略细,下部略粗,顶端钝圆,底部平而有断痕,长5~20厘米,直径2~7厘米;表面凹凸不平,有瘤状突起,土灰色、灰白色或棕**。体重,质坚硬,砸断面略平整,浅橙**,放射状结晶排列成多层,环状;结晶常显亮光,中央有一圆孔。气无,味微咸。以质坚重、断面透明、发亮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甘,温。归肺、胃、肾经。温肺,壮阳,通乳,制酸。于寒痰咳喘,阴虚冷喘,腰酸冷痛,产后乳汁不通,胃痛泛酸。常用量10~l5克。

功用: 归肺、胃、肾经。温肺,壮阳,通乳,制酸。于寒痰咳喘,阴虚冷喘,腰酸冷痛,产后乳汁不通,胃痛泛酸。常用量10~l5克。

性味: 甘,温

雨花石

雨花石是一种纯天然玛瑙,也称观赏石,幸运石,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主要产于南京市六合区,神奇的雨花石被人们欣赏和收藏已有上千年历史,海内外众多人士把它视为吉祥和友谊的象征。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也称观赏石、幸运石,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主要产于南京市六合区一带。神奇的雨花石被人们欣赏和收藏,已有上千年历史,海内外众多人士把它视为吉祥和友谊的象征

太湖石、景观石(品种繁多,可直接到山区选材)

太湖石久享“千古名石”之盛名,它在中国四大传统名石中最能体现“瘦、皱、漏、透”这一古典赏石标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太湖石产于江浙交界的太湖地区,亦称洞庭石。

太湖石有水旱两种,“旱太湖”产于湖周围山地,枯而不润,棱角粗犷,难有婉转之美。自然质朴,无矫揉造作之嫌,石体肌理、结构、外形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美,长期摩挲,包浆历历,温润古雅。

“水太湖”产于湖中,十分稀贵,目前一般看不到它的踪影。因石体久经湖水的侵蚀,形成形状各异的孔洞,俗称“弹子窝”,扭转回环,妙趣横生。孔洞缠连,通灵剔透,委婉俏丽,含蓄内敛,流露出透风漏目的美姿,其文静优雅的造型令人遐思。

什么是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

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

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

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古生物化石的综合价值

化石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

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化石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

、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化石为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灭

绝事件研究,提供罕见的实体;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具有极高

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

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

金刚石

由纯碳(C)组成的等轴晶系矿物。商品名称钻石。常见晶形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其次是立方体和前两种单形的聚晶,晶面常弯曲。与石墨同是碳元素的同质多象变体 。其晶体的原子结构为每个碳原子都与相邻的4个距离相等的碳原子形成共价键。这种紧密结合,密集牢固连结的晶体结构,使其与石墨大不相同,且具特殊的物理、光学特性。莫氏硬度为10,是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的物质。质纯者无色透明,一般略带淡黄、淡褐等色,偶见淡绿、红色、粉红、绿色、蓝色、紫色和黑色,有的可通过粒子轰击而改色。具标准的金刚光泽,折光率高达240~248,在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下发天蓝色或紫色荧光。比重347~356。有的金刚石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导热系数比铜高数倍。透明色美的是贵重的宝石(钻石)的原料 ,因其具很高的硬度 、辉度和火彩(具强色散性)在宝石中是无与伦比的,最受人们欢迎的宝石,其中透明无色或蓝色者价值最高。评价钻石的主要依据是重量、颜色、洁净度和切工四大要素。金刚石在自然界产出的特点之一是粒度细小,常见的多是重025克拉(1克拉等于02克)以下的颗粒,大小1克拉的钻石成品属于大钻,数量非常稀少。钻石以无色极透明为上品。世界有关国家均定有颜色等级系统,如中国分类法是以数字表示,85色以上的金刚石才能琢磨为钻石,99~100色则属于超特级。关于钻石的洁净度,是依钻石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瑕疵(杂质、解理等缺陷)及瑕疵程度为依据,划分为6个等级。至于钻石的切工亦十分讲究,需要充分利用宝石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展示钻石原料之美,尽量消除或掩蔽缺陷。标准钻石型在一般情况下有58个刻面。除少量宝石级晶体外,金刚石一般用作精细研磨材料、高硬度切割工具、钻头、拉丝模、高温半导体和红外光谱仪部件等。1960年以来还大量生产了用作磨料的人造金刚石。天然金刚石主要以粒状产于金伯利岩岩筒或钾镁煌斑岩脉中,但占90%产量的金刚石矿尤其是宝石级的产于上述岩石风化冲积成因的砂矿床中。南非金伯利地区,扎伊尔,澳大利亚西部,俄罗斯雅库特,美国阿拉斯加,巴西米纳斯吉拉斯等地为著名产地。中国辽宁 、山东、湖南、贵州等地也有产出。世界最大的金刚石产于巴西卡帕达迪亚,重3148克拉(属工业用)。最大的钻石产于南非,重3106克拉。中国发现的最大的金刚石为常林钻石 ,重158786克拉。

参考资料:

多彩的家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939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