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喂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有2种:一是限量饲喂,即每天给猪喂规定量的饲料;二是不限量饲喂,即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是猪愿吃多少就吃多少,不限制饲料的供应量。采取这种饲喂方法,猪的增重快,但胴体背膘较厚,有较多的饲料浪费,饲料利用率不高。而采取限量饲喂方法时,饲料能充分被利用,利用率较高,胴体的背膘也较薄,瘦肉率较高。因而,为了追求日增重,以自由采食为好。为了得到较瘦的胴体,则限量饲喂优于自由采食。
在商品瘦肉猪生产中要兼顾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这三项指标,并尽可能提高增重速度。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肉猪在育肥前期(体重60千克以前)采用不限量饲喂(自由采食)法;育肥后期(体重60千克以后)采用限量饲喂,即按顿控制饲料的喂量,或在日粮中增加糠麸类的粗饲料比例,不限量按顿饲喂的方法,这样全期日增重既高,背膘脂肪也不至于太多。
(2)饲喂次数 日喂次数应根据饲料形态、日粮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猪的年龄和体重而定。体重在35千克以下的幼猪,每天至少喂3~4次;体重35千克以上的猪,如果日粮是精料型的每天喂2~3次;如果日粮中青粗饲料、糟渣类饲料含量较高,每天应喂3次。
: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C%D1%C2%E9
学名:
Boehmeria nivea (Linn)Gaudich
英文名:Ramie
科名:荨麻科 Urticaceae
别名家苎麻、白麻、圆麻、青麻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也称白叶苎麻。其单纤维长、强度最大,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脱胶后洁白有丝光,可以纯纺,也可和棉、丝、毛、化纤等混纺,闻名于世的浏阳夏布就是苎麻纤维的手工制品。
起源和传播
原产中国。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苎麻较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形态特征和种植:
半灌木,高1—2米;茎、花序和叶柄密生短或长柔毛。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表面粗糙,背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花雌雄同株,团伞花序集成圆锥状,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之上;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管状,被细毛。瘦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花果期7-10月。
由地下茎和根系形成强大的根蔸。一般用营养体繁殖的苎麻没有主根,从地下茎上发生许多细根,其中一部分具有副形成层,膨大成萝卜状,表面光滑,它们的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含大量淀粉,有贮藏养分的功能,故称贮藏根。根群大部分分布在30-50cm深的土层中,少数支根可入土深达1m以下。地下茎各分枝的顶芽生长,伸出地面,成为地上茎。地上茎丛生,直立,圆柱形,表面有毛,高15-2m左右,基部直径08-12cm,一般不分枝,绿色或带红色,成熟时皮层木栓化,变褐色。初生纤维在韧皮部中的外侧,经济价值较高,由初生分生组织产生分化而成;一般鲜茎出麻率为4-6%,鲜皮出麻率为10-15%,茎的木质部疏松或空心,容易折断。
苎麻单纤维长度为60-250mm,是麻类作物中最长的。直径17-64um,横断面呈多角形、椭圆形。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椭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表面粗糙或有皱纹,绿色或黄绿色,背面有银白色毡毛,叶柄、叶身或托叶的主脉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带红、紫色。雌雄同株异花。雄花花序在茎的中下部,雌花花序在上部,二者交界处往往同一花序上着生雌雄两种花。雄花花被4片,黄绿色,雄蕊4枚,子房退化,花药黄白色,肾形,2室。雌花花被壶状,有密毛,先端2-4裂、蕾期呈红、黄或绿色。瘦果很小,扁球形或卵球形,长1-13mm,宽约1mm,厚约08mm,褐色,千粒重005-015g,含油量15-34%。
苎麻的宿根年限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生育期头麻约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苎麻为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花的比率。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日长为14小时时则多生雄花。苎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25-30℃。地上茎生长的适温为15-32℃。早春气温低于3℃则幼苗受寒害。冬季土温低于零下3-5℃的持续时间长,则地下茎受冻害。叶面积系数可达4-7。由于蒸腾量大,同时营养生长快,需要充足的水分。一般年雨量宜在800-1000mm以上,且分布合理。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土壤含水量为20-25%。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日照不足,则光合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茎生长受到抑制,纤维细胞壁木质化,降低纤维品质和产量。茎叶茂盛,根蔸发达,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限。土壤pH值以55-65为宜,低于45或高于76的,应加以改良。在中国,苎麻一般都种在山区平地、缓坡地、丘陵地或平原冲击土上。土质最好是砂壤到粘壤。但地下水位在1m以内或易淹水的土地不宜种植。
生长环境
1.温度 苎麻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其生长发育要求有较高的温度。
苎麻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6-9℃,在40℃以上便不能发芽,最适温度为25-30℃。早春当气温上升到9℃以上时,地下茎上的芽便开始萌发出土,出苗后气温在3℃以下,幼苗就会受冻害。苎麻的生长极限温度为3-40℃,生长最适温度15- 30℃,韧皮纤维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7 -32℃。较长时间的-2℃以下气温会使地下茎幼芽受冻害,较长时问的-3- -5℃的地温就会使地下茎冻死。
2.光 苎麻是喜光作物,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苎麻出苗早,地上茎多,茎秆粗壮,纤维发育好,麻皮厚,工艺成熟早,出麻率高,产量高。阳光不足,则有效茎减少,纤维细胞不发达,细胞壁薄,茎秆软弱,产量低,但纤维较细软。阳光过强,易使苎麻纤维木质化。
苎麻是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可以促进苎麻现蕾开花。
3.水分 苎麻生长一般要求高温多湿,年降雨量要求在800mm以上,而且分布要均匀,大气相对湿度要求80%以上。苎麻生长快,叶片大,蒸腾量高,需水量多,如果遇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就会引起卷叶或落叶,生长停滞,纤维细胞发育不良,木质化程度提高,纤维粗硬。苎麻地的土壤含水量以20% -24%或田间持水量的80% -85%最适宜。在山间多雾处,往往品质较好。
用途:
茎皮纤维长,柔韧色白,不皱不缩,拉力强,富弹性,耐水湿,耐热力大,富绝缘性,为优良纺织原料,用途较广;根供药用,为利尿解热药,有安胎作用,治腹痛、下血等症;茎、叶可提苎麻浸膏,止血效果较好。 全草含丁二酸(琥珀酸)、原儿茶酸及酚类物质。
主要产地
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浙江、贵州、河南、陕西、江苏、云南、福建、广东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均有种植。以湖南、湖北和四川省为最多。1985年世界第三大苎麻主产国的产量为中国884万吨,巴西约1万吨,菲律宾约04万吨。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penetrans、白纹羽病Rosellinia necatrix、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此外,还有炭疽病、角斑病、褐斑病、苎麻疫霉病、苎麻茎腐病。
虫害有:夜蛾Cocytodes coerulea、赤蛱蝶Pyrameis indica、黄蛱蝶Pareba uesta、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为害苎麻的金龟子,主要有铜绿多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此外,还有丑蛱蝶、银纹夜蛾、卷叶虫等。
苎麻简介
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苎麻根可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细长、坚韧、质地轻、吸湿散湿快,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它与棉、丝、毛或化纤进行混纺、交织,可以弥补上述四大纤维的缺陷,达到最佳织物功效。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PH值在55-65为宜。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一般划分为长江流域麻区(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华南麻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黄河流域麻区(包括陕西、河南等省及山东省的南部)。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苎麻一般每年收获3次,生长周期约为50-90天,这随气候条件不同而异。苎麻为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的比率,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日长为14小时,则多为雄花。苎麻纤维成份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日照不足,则光全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株生长受到抑制张 细胞木质化,降低张 品质和产量。
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我国古民就利用苎麻通过手工纺纱织布,而用棉花纺纱织布则从汉代开始,使用苎麻纤维纺纱织布仅比古埃及用亚麻手工织布晚大约一千年左右。其他麻类除大麻在四千多年以前已有栽培之外,黄麻则在宋代才开始利用,红麻、青麻和龙舌兰麻等应用并未象苎麻、亚麻如此广泛。
苎麻的产地分布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PH值在55-65为宜。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一般划分为长江流域麻区(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华南麻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黄河流域麻区(包括陕西、河南等省及山东省的南部)。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苎麻一般每年收获3次,生长周期约为50-90天,这随气候条件不同而异。苎麻为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不仅影响苎麻开花的迟早,也影响雌雄的比率,日长8-9小时能促进开花,但多生雌花,日长为14小时,则多为雄花。苎麻纤维成份是纤维素,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对纤维产量有很大影响。日照不足,则光全作用减弱,茎秆软弱、麻皮薄、纤维细胞壁薄、工艺成熟延迟、产量降低。但阳光太强,高温干旱也会使麻株生长受到抑制张细胞木质化,降低张 品质和产量。
苎麻的生物学特性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栽麻一次,可多年收益。有些麻区有盛产一、二百年不衰的麻园。根据生产力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将苎麻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幼龄期、壮龄期和老龄期。
幼龄期一般只有一、二年,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在生长,相对而言,地下部增长更快。如用传统的分蔸繁殖法,栽麻第二年,麻蔸增重6倍,而用湖南农学院研究成功的切芽繁殖法,栽麻第二年,麻蔸增重达800倍以上。这是因为麻蔸具有“砍得愈小,发得愈快”的特点。壮龄期的苎麻,麻蔸丰满,地下茎和根系都很发达,有效株多,植株高大粗壮,生长整齐,产量高。壮龄期的长短受生态环境及栽培技术水平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山区三、四十年,湖区一、二十年。但生态条件适宜、栽培合理的麻园,壮龄期就长得多了。如我省永顺县、嘉禾县,分别有230年、150年以上的壮龄麻,湖区沅江县的丘陵地区也有80年的壮龄麻。但也有栽麻后三、五年就衰败的麻园。老龄期苎麻,根和地下茎拥挤,弱蔸、缺蔸较多,麻株细弱,出麻率下降,产量低。根据衰老程度和衰老原因的不同,应该采取更新或翻蔸另栽等不同措施。
苎麻一年内收获次数,主要决定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其次与栽培措施也有关系。如菲律宾一般年收五次,改善肥水管理后,二年可收十三次。我国华南一般年收三、四次,华中一般年收三次,但改变管理措施后,均可增收一次。以湖南省长沙地区为例,一般年收三次,生长期头麻90天左右,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从地上茎生长速度看,头麻从3月初至4月上旬,生长缓慢,4月中旬开始快速生长,5月上中旬达到高峰,5月中下旬茎高增长减缓。这主要是纤维发育和成熟阶段。5月底6月初收头麻。它表现出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生长特点。二麻和三麻,苗期一开始就快速生长,约一个月内,茎的高度达收获时高的80%以上,以后茎的增高缓慢,而茎粗、皮厚仍在增加,它显示出由快到慢的生长特性。三麻自8月中下旬开始陆续现蕾开花,在时间上雄花现蕾开花在先,雌花现蕾开花在后。种子12月初成熟。
每季麻当地上部生长的时候,地下部也相应地生长,但是当地上部生长旺盛时,地下部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变慢。反过来,当地上部生长缓慢时,地下部的生长加快,相对生长率达最高峰。三季麻的相对生长曲线分别在5月下旬左右、7月下旬左右和10月上旬左右出现三个高峰。这是苎麻地下部生长加快和纤维积累较多的时期。
苎麻适生的生态条件
苎麻原产热带、亚热带,为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低于6℃不能发芽。地下茎萌发出苗必须气温回升至9℃左右才能开始,6℃以下不能萌发出苗。实生苗不耐低温,温度降至0℃即冻死。地下茎刚发生的幼苗,耐寒性较强,即使遭到0℃的低温也不会冻死,但它的耐寒性随着幼苗的长大而下降。头麻幼苗5—6寸以上降霜时,将受冻害,生长点枯死,造成分枝,脚麻多,生长不良。若茎高1尺以上降霜,则危害更重。三麻纤维成熟期,若温度在17℃以下,对纤维发育不利。冬季降严霜后,地上部冻死,地下茎仍在缓慢生长、孕芽,但地下茎不耐长期的低温,当地温低于3—5℃时,将会受到冻害。麻园冬季培土不但可以防止冻害,而且有利于根和地下茎的生长,为来年头麻的生长奠定基础。切芽繁殖秋季育苗,苗床进行培土加覆盖(稻草或地膜),是有力的防冻越冬措施。
苎麻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平原、湖区、丘陵区、山区的各种土壤,都可种植苎麻。最适宜的土壤是沙质壤土、粘质壤土和腐植质壤土。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对全省苎麻主产区土壤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物理、化学、矿物学特性等均进行了研究,发现丘陵坡脚、谷地古生代沉积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苎麻产量较高,品质优良。这些土壤的苎麻产量随着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钾素和水溶性硼和锰的含量增加,有利于纤维支数的提高。酸性土壤上纤维支数还随着阳离子交换量、代换性钙离子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土壤的酸碱度对苎麻产量的影响也很大。苎麻在酸性土壤上(PH值44),植株生长矮小,分株少,纤维细胞发育缓慢,产量低。在强碱性土壤上(PH值80),植株生长也不好,纤维细胞较短,胞壁较厚,产量也低。当土壤酸碱度在PH值60—70左右时,植株生长健壮,纤维产量高。
雨量及其分布是决定苎麻生长好坏和纤维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苎麻要求年雨量在800毫米以上,而且分布均匀。大气相对湿度宜在80%以上。短期干旱影响当季麻产量,长期干旱不但全年减产,还会影响麻蔸发育,引起败蔸。我省年雨量一般在13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头麻春雨多,而二、三麻又常遭干旱,故三季麻产量极不平衡。尤其是山区、丘陵区,地下水位低,如果没有灌溉条件,二、三麻的产量则往往低于头麻。
苎麻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土壤含水量20—24%,或相对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85%为宜,少了干旱,多了渍水,对苎麻都不利。湖区要特别注意渍水问题。麻地渍水,苎麻地下部呼吸作用受阻,病菌蔓延,硫化氢和还原性二价铁、锰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以致引起败蔸,导致减产。
苎麻的水土保持作用
我国现有坡耕地约32亿亩,而南方地区坡耕地约占16 万亩,占全国50%。我国坡耕地分布广、面积大、产沙量高。南方坡耕地的治理主要采取“坡改梯”这种工程措施,每亩投入至少需要1000~3000元,在有限的时间内国家财力无法全部解决。苎麻在南方坡耕地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其枝繁叶茂、根系发达,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显著,1986-1989年就苎麻保持水土进行了小区观测,其观测结果为:栽植第一年,苎麻地与原坡耕地的径流系数和侵蚀强度基本上相同;从栽植苎麻的第二年起,无论是缓坡苎麻地,还是陡坡苎麻地,年径流系数都小于006,年土壤侵蚀强度小于19t/km2,属微度侵蚀,所以苎麻保持水土有着相当不错的效果。同时还是一种可用于开发麻纺织品的优良经济植物。苎麻是南方坡耕治理的一种费省效宏、生态经济效益并存,而且又符合我国国力的植物措施,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种植苎麻——减少土壤侵蚀量
位于盆中丘陵区的大竹县乌木滩水保观测点和遂宁水土保持站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得出,种植苎麻的第一年,五度的坡耕地,土壤流失量由中度降为微度,连降两级,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由4095吨降为210吨(下降95%),属允许流失量(小于或等于500)范围:从第二年起,年土壤侵蚀量接近于零。15度的坡耕地,种植苎麻的第一年,土壤流失量由极强度降为轻度,连降三级,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由11040吨降为7254吨,下降934%;从第二年开始,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都在6吨以下。25度的坡耕地,种植苎麻的第一年,土壤流失量由剧烈降为强度,连降两级,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由19725吨降为5529吨,下降72%;从第二年开始,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都在20吨以下。
种蔬菜的坡耕地(图中裸露地为刚收割完蔬菜种植地)
种植苎麻的坡耕地
苎麻保持水土的成因分析
1、苎麻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苎麻属深根型植物,萝卜根粗长,根系较多,入土较深,一般入土达50厘米以上,大部分细根分布在35厘米左右的耕作层中,固土力特别强,保持土壤不流失效果好。
2、苎麻覆盖率高、时间长。苎麻地上茎高而密度大,一般高达2m左右,最高可达3m,每窝分蘖为10-20株,稀植的可达数十株。苎麻一年生长三季,上下两季麻的衔接很紧,间隙时间短,一般上季麻剥打后7-10天,下季麻即可长出幼苗,15-20天内可长到10-12m高,叶片较大,绿叶一遍,非常茂密,多层覆盖麻地,覆盖度可达100%,且覆盖时间长,一般生长期覆盖时间约为9个月左右。苎麻覆盖后,既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壤侵蚀量和地表径流量,又有利于苎麻生长。
3、提高覆盖度、减少地面冲刷。每季苎麻剥打后,麻杆、麻叶还土,直接覆盖麻地表面,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防止收麻后覆盖率低时暴雨冲刷表土,提高地面覆盖度,降低暴雨的侵蚀力,增强土壤抗蚀力和入渗力,减少表土流失。
4、苎麻一年栽种、多年受益。苎麻既是深根型植物,又是多年生植物,再生能力也很强,一年三季,年复一年,当年栽种,当年受益。在雨季一般只是中耕除草,不深翻地,每年在冬季实行深中耕,翻松土,与此同时将杂草,稿杆和落叶等一道埋入麻地行间,既解决了苎麻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又能使土壤疏松。苎麻不用深翻复种,一年栽种、多年受益,保持水土、效果最佳。
苎麻与经果林、水保林保持水土对比分析
1、搞蚀对比。通过1986-1989年苎麻与疏幼林保持水土的小区观测,从栽植苎麻的第二年起,无论是缓坡苎麻地,还是陡坡苎麻地,其年径流系数都小于006,年土壤侵蚀强度小于19t/km2,保持水土效果都相当于已种植5-7年的20度疏幼林地,水土流失特别轻微,抗蚀力特别强。
2、时间对比。苎麻属多年生植物,再生能力很强,一年三季,生长也很快,当年栽种,当年见效。第一年干麻亩产可达80公斤左右,第二年就进入丰产期,其干麻年亩产为150-200公斤。苎麻生长期很长,一般在50年以上,只要不更换品种,苎麻就可以年复一年地生长,是一种具有长久效益的经济作物。若栽植经果林,一般3-5年才进入丰产期,且郁闭度只能达到70-80&,而苎麻一年后就进入丰产期,郁闭度可达100%;经果林一般10年左右就要退化,需要更换新的品种或嫁接幼苗,投工投资较大,对保持水土也很不利,而苎麻可以永远再生,产量不减。退耕地植树虽然效益也很好,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众人”,前十年树木生长很缓慢,一般十年后才能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间伐后还需要复植,投资相应增多,且十年内树木的郁闭度也只能在70%左右。所以栽植经果林和树木还不是一项“吹糠见米”的措施,而种植苎麻,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覆盖率高、抗蚀力强,保持水土效果好。
综上所述,将毁林开荒地及25°以上的坡耕地有计划地改种苎麻和在坡耕地较多、粮食比较富足的地区种植苎麻,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很有效的一种植物措施和途径,又是一种投资省、时间短、见效快、覆盖度高的短、平、快经济作物。麻纤是纺纱的上等好材料,随着科技的发达、工业的发展,麻纤需要量相当大。所以,种植苎麻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保持水土不流失;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是治理水土流失值得推广的一种植物措施和有效途径。
苎麻的经济价值
一、纤维的用途 ——织布
(1)在各种麻类纤维中,苎麻纤维最长最细。纤维长度比最高级的棉花还要长二、三倍到六、七倍
(2)原麻脱胶精制后,纤维外观颜色洁白,有丝样光泽 。
(3)苎麻纤维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所以穿麻织品具有凉爽感。
(4)苎麻纤维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它的强力比棉花大七、八倍。
(5)苎麻纤维不容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而且轻盈,同容积的棉布与苎麻布相比较,苎麻布轻百分之二十。
苎麻布的制作要由种麻,浸麻,剥麻,漂洗(日晒夜露),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组成,一道也不能少由于夏布所用的原料苎麻胶质重,成麻不规则,因此无法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制作又颇受天气影响,使其身价倍增,供不应求全手工苎麻夏布主要品种有:本色,本白等夏布,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家居,鞋帽,门帘,窗帘,床上用品,沙发,抱枕,坐垫,靠垫,餐垫,桌布,台布,壁挂,灯罩,包袋,保健系列产品,有创意的设计者,可以用生产的各种不同夏布,设计制作具有全新理念的家居,文化,旅游,装饰用品。
全手工夏布:因其纤维长,结实,织物冬暖夏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曾被历代列为贡布,成为皇室和达官贵族喜爱的珍品,20世纪30年代曾获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
(1)全手工夏布牢实、挺括滑爽、透气排汗、吸湿性好,传脂、传热能力强,穿着舒适、凉爽,而且它缩水小、着色力强、不易变形,不易褪色、易洗快干;
(2)全手工夏布可防污、抗静电,灰尘不易吸附;
(3)全手工夏布能抑制细菌滋生,由其加工成的服装和床上用品有抗菌保健功能
二、叶、根、骨、壳的用途 ——饲料、树脂塑料漠
苎麻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麻根含有“苎麻酸”的药用成份,有补阴、安胎、治产前产后心烦,以及治疔疮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
三、地上部分——提取乙醇
苎麻地上部分可以全部用作提取乙醇。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87年全国苎麻种植面积达7747万亩,其中仅湖南一省就达289万亩,而目前全国苎麻种植总面积才200多万亩;一些苎麻加工企业也相继倒闭。苎麻开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通过此次宣传推进苎麻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带动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研制好配合饲料时,常用的评定指标及计算公式有如下几种。
一是饵料系数评定法,又叫饲料系数,是评价饵料质量的标准之一,就是指每增加1单位重量鱼所消耗的饲料数量。在养殖品种、放养密度、规格、温度、鱼池条件、养殖技术水平均同等的条件下,饲料系数越低,饲料的质量就越好。计算公式为:饵料系数=投饵量/鱼体增重。
二是饲料效率评定法,又叫饲料转换率,也就是饵料系数的倒数,即每单位重量的饲料转换成鱼体增重的百分比,用以说明饲料的养鱼效果,饲料效率越高,说明本饲料配方效果越好。计算公式为:饲料效率(%)=鱼体增重/投饵量×100%。
三是饲料的经济效益评定法,又称饲料产投比,是一项经济指标,即每单位重量的市场售价,和该重量鱼所消耗的饲料成本价格之比。当鱼价相同,饵料系数相同,而饲料单价不同时,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就不同。当饵料系数相同,饵料单价相同,而鱼的市场价不同时,其经济效益也不同。计算公式为:饲料产投比=鱼价/相应增重的饲料成本=鱼产品产值/投入饲料成本。
四是鱼增重指标评定法,包括鱼的生长速度、绝对或相对增重、增重倍数、日尾增重等一系列评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公式为:生长速度=鱼体增重(千克)/养殖天数×100%;增重倍数=收获鱼重/投放鱼重日尾增重;鱼体增重/养殖天数×尾数绝对增重=收获鱼重-投放鱼重相对增重(%)=(收获鱼平均尾重-投放鱼平均尾重)/鱼平均尾重×100%=绝对增重/投放鱼重×100%。
一、用药物对猪进行驱虫和健胃 出栏前的第10天用敌百虫按猪 每10公斤体重1片半的剂量给猪驱虫,可以将药拌在饲料中一次喂完。 隔1天用大黄苏打片按每头猪8~10片或纯碱按每头猪25~35克一次或数次喂完,以起到清洗猪肠胃的作用;再隔1天将6~9片小苏打研成 面一次喂下。在喂药的同时,每隔1天将韭菜0.5公斤、白酒150毫升 或酒精1公斤拌在饲料中让猪吃下,以起到健胃促生长的作用。因韭 菜中含有挥发性物质,能促使猪加快新陈代谢,是猪理想的天然健胃 剂;白酒能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使猪少运动、多睡眠的作 用。
二、饲喂发酵饲料 在猪出栏前进行快速育肥的10天中应尽可能 地使用经发酵处理过的饲料。下面的配方可供参考:麦糠2.5公斤、 米糠2.5公斤、豆粉0.5公斤、玉米面0.5公斤、青饲料5公斤、骨 粉0.25公斤,同时将适量大米、红糖、食油、花生饼等加水拌匀, 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其包好压紧,自 然发酵,待饲料发出酒香味即可用来喂猪。
猪、鸡高效循环饲养新技术,随着畜牧业微利时代的到来,单纯饲养1种畜禽往往因市场、成本等多种原因而得不到良好的效益,下面介绍的猪鸡高效循环饲养新技术是一项特别适合农村养殖户通过养殖致富的实用技术,它具有成本低、易操作、一学就会等特点,现介绍如下:
一、用乳酸法发酵鸡粪喂猪 用鸡粪喂猪,有许多方法,如晒干法、鲜喂法、常规发酵法等,但最好使用乳酸法发酵鸡粪。因为使用该法可以使鸡粪变成质优、适口性好的猪饲料。其发酵方法是:先将鸡粪晒至七成干,然后在每百公斤鸡粪中掺入适量乳酸菌和10公斤麦麸或米糠,装入无毒塑料袋等容器内进行密封发酵10天左右,以能闻到酒香味即可。喂猪时在饲料中掺入的比例最好不要超过40%,母猪特别是怀孕母猪饲料中不能超过20%。
二、用猪粪发酵育虫喂鸡 将每天的新鲜猪粪收集堆放,每堆500公斤左右,摊开晒至七成干,然后加入20%的泥土、3%的麸皮或米糠拌匀堆好,用塑料薄膜将粪堆封严7天左右。在平地上挖一个深50厘米,长宽随意的坑,然后将发酵好的猪粪平铺于坑内约30-40厘米厚,上面用青草或草帘、麻袋盖好并保持湿润,雨天防止进水。一般20天左右即可生出蛆、虫及蚯蚓等,一头猪所产粪便生出的虫子一般可喂鸡20只左右。
肉猪增重四法
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可使肉猪增重快。
一、喂柠檬酸增重。在每公斤猪饲料中添加30克柠檬酸,可使猪从日增长重189克增加到216克。这种做法最适宜喂养体重5-10公斤的断奶仔猪。
二、喂糖精增重。每公斤配合饲料内添加005克糖精喂猪,饲喂时先将糖溶于水后拌入饲料,可提高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可提高7%,每增重百公斤毛猪,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
三、给猪注射鸡蛋清。能防治营养不良等多种病症,提高增重率15-20%。方法:用鲜鸡蛋(最好是老母鸡当天产的)1只,在不污染的情况下钻一小孔,用注射器针头在孔眼内缓慢吸出蛋白(不要抽出蛋黄),在猪颈部两侧颈下,每侧肌注5毫升,隔5-7天再注射一次,剂量增至10毫升。
四、喂小苏打。将小苏打(碳酸氢钠)加到缺乏赖氨酸的猪饲料内可以补偿赖氨酸的不足,使猪长肉多、长肉快。这是由于加小苏打后,其碱性提高了的缘故。用小苏打补偿饲料内赖氨酸不足,是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
我国的蛋鸭品种资源丰富,绍兴鸭、金定鸭、莆田黑鸭、攸县麻鸭、荆江鸭、三穗鸭、连城白鸭、山麻鸭等都是我国十分优良的、饲养量较大的蛋鸭品种。
(1)绍兴鸭 绍兴鸭(图5)原产于浙江绍兴、萧山、诸暨、上虞等县市,现在已经分布于浙江全省的广大农村、上海郊县及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近年来,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河南、湖北、山东、四川等省区的引种量迅速增加。绍兴鸭属于小体形麻鸭,是我国十分优良的蛋用型品种。具有体形小、产蛋多、成熟早、耗料少等特点。既适于圈养,又适于在密植的水稻田里放牧。目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已经开展了笼养蛋鸭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可靠的、能够在生产中推广的试验结果,该成果对提高鸭蛋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指标、对水资源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5 绍兴鸭绍兴鸭结构匀称,紧凑结实,体躯狭长,喙长颈细,全身羽毛以深褐麻雀色为基色,喙、胫、蹼橘红色,皮肤**,公鸭头和颈上部及尾羽性羽为墨绿色,有光泽。1976年以来,绍兴鸭经过系统的选育,按其羽色已培育出两个高产品系——WH系(带圈白翼梢)和RE系(红毛绿翼梢),带圈白翼梢系的体重和体形较红毛绿翼梢系大。带圈白翼梢鸭性急躁好动,觅食力强,与红毛绿翼梢鸭相比,更适宜放牧。
产肉性能:带圈白翼梢系成年公鸭体重145千克,母鸭体重15千克;红毛绿翼梢系成年公鸭体重135千克,母鸭14千克。成年公鸭半净膛率为826%,母鸭848%;公鸭全净膛率为746%,母鸭740%。
产蛋与繁殖性能:母鸭性成熟年龄为132~135日龄,在140~150日龄时鸭群体产蛋率达到50%,平均年产蛋量280~300个,最高可达320个,平均蛋重63~70克,蛋壳呈白色和青色。产蛋期饲料转化效率约为275~285∶1(料蛋比)。母鸭无就巢性,利用年限1~2年,公鸭利用年限一般为1年。繁殖期公母比例一般为1∶17~20,受精率可达90%以上,受精蛋的孵化率85%~92%,入孵蛋的孵化率为75%~85%。雏鸭(0~4周龄)的成活率可达98%,产蛋期(150~500日龄)的存活率为9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长期从事蛋鸭新品系选育。该单位以原始绍兴鸭群体为素材,采用闭锁群家系选育的方法,经过20多年的连续选育成功培育了江南1号、江南2号蛋鸭配套系。江南1号母鸭性成熟体重16~17千克。在150日龄时,鸭群体产蛋率达到50%左右,200日龄时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0%以上的高峰期可保持4~5个月。500日龄平均产蛋量300~310个,总产蛋量20千克左右。江南2号母鸭性成熟体重16~17千克,产蛋率达90%时的日龄为180天前后,产蛋率达90%以上的高峰期可保持9个月左右,500日龄平均产蛋量320~330个,总蛋重215~220千克。目前选育的青壳2号蛋鸭配套系500日龄的产蛋量达到332个,总蛋重达到220千克,产蛋期料蛋比为265∶1,青壳率达到95%以上,产蛋期成活率达到97%。
(2)金定鸭 金定鸭(图6)是我国的著名蛋鸭品种之一,中心饲养区位于福建省龙海县,现今厦门、龙海、同安、南安、晋江、惠安、漳州、漳浦等县市均有分布。金定鸭的体重、体形较绍兴鸭大,属于中型麻鸭品种,具有产蛋量多、蛋形大、蛋壳青色、觅食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和耐热抗寒等特点。金定鸭尾脂腺发达,羽毛防湿性强,习惯于咸水生活,群鸭以海滩为主要牧地,也适于稻田、河流、水渠、池塘及平原放牧和舍内饲养。
图6 金定鸭金定鸭的公鸭胸较宽,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橘红色,头部和颈上部羽毛具翠绿色光泽,前胸红褐色,背部灰褐色,翼羽深褐色,有镜羽。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颈修长。喙古铜色。胫、蹼橘红色。羽毛纯麻黑色。
产肉性能:初生重455克,育雏期28日龄体重07千克。成年公鸭体重15~20千克,母鸭16~18千克。成年母鸭屠宰率:半净膛790%,全净膛720%。
产蛋与繁殖性能:金定鸭的初产日龄约100天,开产日龄115天左右。500日龄累计产蛋量260~280个,蛋重70~72克,产蛋期(从产蛋率5%计)的料蛋比为34∶1。蛋壳以青色为主。蛋形指数145。在公母比1∶20的条件下,受精率90%,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育雏期成活率98%,育成期成活率99%。
早在20世纪50年代,厦门大学就对金定鸭的产蛋性能、换羽、休产、品种选育、杂交利用及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育种试验科研站、品系繁育核心群、基础生产群、商用杂交群等制种繁育体系。经过系统选育,该鸭种的群体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年产蛋量从2126个提高到260~300个,平均蛋重从633克提高到70~73克,总蛋重从135千克提高到182~210千克。其中,成功选育了金定鸭青壳蛋品系,其青壳率达到了95%左右,是我国麻鸭品种产青壳蛋最多的品种。
(3)攸县麻鸭 攸县麻鸭(图7)原产于湖南省攸县境内的米水和沙河流域一带,以网岭、鸭塘浦、丫江桥、大同桥、新市、高和、石羊塘等地为中心养殖区,先后被引入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西等省区。攸县麻鸭是湖南省著名的地方蛋鸭品种,具有体形小、性成熟早、产蛋多的优点,是一个适应于稻田放牧饲养的蛋鸭品种。
图7 攸县麻鸭攸县麻鸭体形狭长、呈船形,羽毛紧凑。公鸭颈上部羽毛呈翠绿色,颈中部有白环,颈下部和前胸羽毛赤褐色;翼羽灰褐色;尾羽和性羽墨绿色。母鸭全身羽毛黄褐色具椭圆形黑色斑块。胫、蹼橙**,趾部黑色。
产肉性能:在放牧和适当补料的饲养条件下,60日龄时每千克增重耗料约20千克。在90日龄时公鸭体重为112千克,母鸭体重为118千克。成年公鸭体重117千克,母鸭体重126千克。成年公鸭半净膛率807%,母鸭806%;成年公鸭全净膛率726%,母鸭708%。
产蛋与繁殖性能:攸县麻鸭的开产日龄为100~110天,公鸭性成熟为100日龄左右。攸县麻鸭在放牧条件下年产蛋量230~250个,全年只需要补饲精料量25千克左右。在圈养条件下,攸县麻鸭的年产蛋量能达到270~290个,平均蛋重62克,产蛋期的料蛋比为260~270∶1。蛋壳以白色居多,约占86%,其余为青壳蛋。壳厚036毫米,蛋形指数136。公母配种比例为1∶20。种蛋受精率为95%,受精蛋的孵化率为83%~90%。
(4)莆田黑鸭 莆田黑鸭(图8)属于小型蛋鸭品种,原产地主要位于福建省莆田县。目前,在平潭、福清、长乐、连江、福州郊区、惠安、晋江、泉州等县市的饲养量也较大。该鸭耐盐性和耐热性较强,觅食能力强,善于运动,活动面积大,适应在硬、软质海滩放牧,是我国蛋用型地方鸭品种中著名的黑色羽品种。莆田黑鸭不仅适应于海滩放牧饲养,而且适合在陆地圈养或旱养。
图8 莆田黑鸭莆田黑鸭头中等大小,颈细长,体躯相对较宽而结实。全身羽毛浅黑色、致密。喙墨绿色。胫、蹼、趾为全黑色。公鸭性羽明显,头颈部羽毛有光泽。
产肉性能:莆田黑鸭的初生重约为40克,8周龄平均体重为890克。成年公鸭体重134千克,母鸭体重163千克。70日龄屠宰的半净膛率819%,全净膛率753%。
产蛋与繁殖性能:莆田黑鸭的开产日龄是120天左右,135日龄产蛋率达到50%,300日龄的产蛋量为139个左右,500日龄产蛋量为 251个,产蛋期(从5%产蛋率日龄开始)料蛋比为30~34∶1,蛋重73克。个别高产家系500日龄的产蛋量能达到305个。从开产到500日龄阶段,平均日耗料 167克。蛋壳绿色和白色,以白色为主。莆田黑鸭适应性强,抗热性好,在持续35℃高温情况下,产蛋率可保持80%以上。莆田黑鸭的公鸭6月龄开始配种,公母配种比例为1∶20~25,种蛋受精率能达到95%左右。雏鸭成活率为95%左右。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对莆田黑鸭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选育核心群,对莆田黑鸭进行了系统选育。经过7个世代的选育,培育出了莆田黑鸭青壳系、高产系、白羽系等专门化品系。经选育后的莆田黑鸭青壳系蛋壳颜色几乎全是绿壳。新选育的莆田黑鸭配套系每产1千克蛋的耗料量为284千克,公母配比1∶25,种蛋受精率达95%左右。
(5)荆江麻鸭 荆江麻鸭(图9)主产于湖北省,西起江陵,东至监利的荆江两岸,以江陵、监利和沔阳县为中心,毗邻的洪湖石首、公安、潜江和荆门也有分布。属蛋用型鸭种,有很强的抗暑耐寒能力,生活力强。在夏季湖北省的高温条件下,该品种鸭的产蛋率仍维持在70%以上。在冬季,该鸭仍能潜入深水觅食,表现出了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适于放牧的特点。
图9 荆江麻鸭荆江麻鸭头清秀,喙青色,胫、蹼橘**。全身羽毛紧密。眼上方有长眉状白羽。公鸭头颈羽毛翠绿色、有光泽,前胸、背腰部羽毛红褐色,尾部淡灰色。母鸭头颈羽毛多呈泥**。背腰部羽毛以泥**为底色上缀黑色条斑。
产肉性能:荆江麻鸭的初生重平均为39克,公鸭90日龄、120日龄、150 日龄和180日龄体重分别达到112千克、142千克、152千克和168千克;母鸭体重分别达到104千克、133千克、149千克、150千克。在18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公鸭、母鸭的半净膛率分别是797%和799%,全净膛率分别是722%和723%。
产蛋与繁殖性能:荆江麻鸭的开产日龄约100天,年产蛋量平均为214个,平均蛋重64克,白壳蛋较大(64克),青壳蛋稍小( 61克)。白壳以白色为主,约占76%,其蛋壳厚为035毫米;青壳蛋约占24%,其蛋壳厚为033毫米。蛋形指数不同蛋壳颜色之间无差异,平均为140。该品种的公鸭适宜利用期为1年,母鸭在2~3岁阶段时的产蛋量仍维持在高峰阶段,可利用5年。公母配种比例1∶20~25,种蛋受精率93%左右,受精蛋孵化率85%~93%。
(6)三穗鸭 三穗鸭(图10)原产于贵州省东部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带,以三穗县为中心,分布于镇远、岑巩、天柱、台江、剑河等县。三穗鸭属于小体形蛋鸭品种,具有觅食力强、成熟早、耐粗饲、产蛋多的优点,适应于丘陵、河谷、盆地水稻产区放牧饲养。
图10 三穗鸭公鸭体躯稍长,胸部羽毛红褐色,颈中下部有白色颈圈;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羽毛浅褐色,颈部及腰尾部披有墨绿色发光的羽毛。母鸭颈细长,体躯近似船形,羽毛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翅上有镜羽。虹彩褐色,胫、蹼橘红色,爪黑色。
产肉性能:三穗鸭初生体重45克,成年公鸭体重1690克,母鸭体重1680克。成年公鸭屠体半净膛率695%,母鸭739%;公鸭屠体全净膛率656%,母鸭587%。在放牧饲养时,每只鸭在21日龄内平均消耗精饲料约400克,体重可达到250~300克;在22~70日龄阶段,以放牧为主,每只鸭平均补饲饲料50~70克/天,体重可达到12千克。
产蛋与繁殖性能:三穗鸭的开产日龄110~120天,年平均产蛋量能达到240~260个,平均蛋重65克,产蛋期料蛋比为30~33∶1。蛋壳颜色以白色为主,约占75%~80%,绿壳蛋约占20%~25%。壳厚031毫米,蛋形指数142。繁殖期公母比例为1∶20~25。种蛋受精率80%~85%,受精蛋孵化率85%~90%。母鸭可利用2年,公鸭的利用期是1年。
(7)山麻鸭 山麻鸭(图11)属于小体形蛋鸭品种,养殖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丘陵山区,以龙岩市管辖的各县及周边县乡为主体。山麻鸭体形小,运动能力强,适合在山区饲养。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食性广,潜水觅食力强。鸭合群性强,可圈养,亦可放牧。目前,山麻鸭的养殖量已经占到福建省蛋鸭饲养量的50%~60%,已经推广到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江西、云南等省区。
图11 山麻鸭山麻鸭的公鸭头中等大,颈修长,眼圆大,胸较浅,躯干呈长方形;头颈上部羽毛为孔雀绿,有光泽,有白颈圈;前胸羽毛赤棕色,腹羽洁白;从前背至腰部羽毛均为灰棕色,尾羽、性羽为黑色。母鸭羽色有浅麻色、褐麻色、杂麻色三种;喙青**,胫 、蹼橙红色,趾部黑色。
产肉性能:雏鸭初生重约45克;30日龄公鸭体重470克,母鸭体重500克;60日龄公、母鸭体重约100千克;90日龄公、母鸭的体重约130千克。成年公鸭体重143千克,母鸭体重155千克。成年鸭的半净膛率720%,全净膛率703%。
产蛋和繁殖性能:未经系统选育的原始山麻鸭品种的产蛋性能较低,群体内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山麻鸭的性成熟较早,开产日龄100天左右,平均年产蛋量约220~240个,300日龄蛋重55克。产蛋期的料蛋比为30~34∶1,成活率为95%以上。公母配种比例1∶17~20,种蛋受精率90%~95%。
近几年来,福建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龙岩山麻鸭原种场合作开展了山麻鸭的本品种选育工作,经过6个世代的家系选育,建立了山麻鸭高产系。第五世代和第一世代比较,开产日龄由118天提前到108天,500日龄的产蛋量由284个提高到300个,料蛋比由337∶1降低到303∶1。第五世代山麻鸭与第一世代山麻鸭比较,开产日龄提早了12%,产蛋量提高10%,料蛋比降低了128%。
(8)微山麻鸭 微山麻鸭(图12)的养殖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南四湖,即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及泗河、汶河、赵玉河、老运河流域,包括微山县、济宁县、鱼台县及周边地区。微山麻鸭属于中型蛋鸭品种,适应性强,耐寒,行动敏捷,觅食能力强,产蛋较多。既适于水中放牧,又适于陆地圈养,是我国优良的地方蛋用型鸭品种。目前,在微山麻鸭养殖区内,存栏量已经达到600万只左右。
图12 微山麻鸭微山麻鸭头部相对体躯较小,颈细长,前胸较小,后躯丰满,体躯似船形。羽毛颜色有红麻和青麻两种。母鸭毛色以红麻为多,颈羽及背部羽毛颜色相同,喙豆青色最多,黑灰色次之。公鸭红麻色最多,头颈墨绿色,有光泽。胫、蹼以橘红色为多,少数为橘**,趾部黑色。
产肉性能:雏鸭初生体重42克。70日龄公鸭体重110千克,母鸭体重106千克。120日龄公鸭体重132千克,母鸭体重147千克。成年鸭公鸭体重180千克,母190千克。成年公鸭半净膛率 839%,母鸭823%;公鸭全净膛 710%,母鸭691%。
产蛋与繁殖性能:微山麻鸭的开产日龄一般在150~160天左右。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年产蛋量180~200个。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年产蛋量能达到240个。微山麻鸭的蛋重较大,平均蛋重约80克。蛋壳分青绿色和白色两种,青麻鸭产青壳蛋,红麻鸭产白壳蛋。蛋形指数130~141。公母配种比例以不超过1∶20为宜,种蛋受精率可达95%,受精蛋的孵化率与季节变化有关,一般在85%~92%之间。微山麻鸭的就巢性与年龄有关,青年鸭很少就巢,当年母鸭无就巢性,老年鸭中少数个体有就巢性。
(9)广西小麻鸭 广西小麻鸭(图13)属于小型蛋鸭品种,主要饲养在广西的钦洲、合浦、富川、钟山、荔浦、临桂、融安、环江、西林等市、县。目前,在广西小麻鸭养殖区内年饲养量达到1500万~2000万只。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建有小麻鸭保种场。
图13 广西小麻鸭广西小麻鸭多为麻花羽,有黄褐麻花和黑麻花两种。公鸭羽色较深,呈棕红色或黑灰色,有的有白颈圈,头及副主翼羽上有绿色的镜羽。该鸭体形匀称、紧凑,骨骼细小,皮肤细嫩,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鲜美,脂肪含量低,无腥膻味,传统以白切吃法为主,保持了天然原味,被称为“香鸭”。
产肉性能:雏鸭平均初生体重约40克,成年公鸭体重141~180千克,母鸭体重137~171千克。成年公鸭半净膛率为804%,母鸭为776%,全净膛率公鸭为719%,母鸭为690%。
产蛋与繁殖性能:广西小麻鸭在130~1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00~220个,蛋重为65克,蛋壳以白色居多,青色较少。蛋形指数为15。公母配种比例为1∶15~18,种蛋受精率能达到90%以上。
维持动物生命、生长和繁殖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现以猪为例,介绍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作用。\x0d\1蛋白质\x0d\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猪体内经胃肠道的消化和分解变成氨基酸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供猪体利用。当猪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就会影响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降低生产力和产品品质;仔猪则因血红蛋白减少而发生贫血症,使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减慢;公猪性欲减退,精子畸形和活力不足,影响配种繁殖,使受胎率与产仔数下降;母猪发情不正常,排卵数减少,受精卵与胚胎早期死亡,发生死胎、流产及产后泌乳力弱等。如果日粮中蛋白质过多也会使猪的肝、肾负担过重而遭到损伤,并造成公猪不育。\x0d\在猪的蛋白质营养中,常常遇到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不足,而且猪的生长速度越快、生长强度越高,需要的赖氨酸就越多。\x0d\2能量\x0d\猪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猪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在猪体内氧化释放出能量,用来维持体温、生理活动和进行生产活动。每克碳水化合物可生产热能1736MJ,脂肪为3908MJ,蛋白质为23285MJ。但鉴于蛋白质在体内的特殊重要作用,在猪的饲料中一般不把它作为能量物质来利用。\x0d\猪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在猪的生长过程中,当能量饲料过剩时,猪体把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相反,如果能量饲料供应不足时,猪体内储备的脂肪、甚至体蛋白都被用来作为能量供应,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x0d\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和纤维素类物质,前两种容易消化吸收,而且产热能高。粗纤维内除含有纤维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木质素。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极弱,如果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超过15%时,由于适口性差,会大大降低猪的饲料采食量。\x0d\3矿物质\x0d\矿物质在动物体内具有确切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作用,日粮供给不足或缺乏会导致缺乏症和生化变化。补给相应的矿物质元素,缺乏症即可消失的矿物质元素叫必需矿物质元素,可以按体内含量不同分为常量矿物质元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猪体内如果缺乏矿物质,轻则生长停止,重则出现矿物质缺乏症,严重者可造成死亡。\x0d\31常量矿物质元素\x0d\常量矿物质元素有钙、磷、钠、钾、氯、镁、硫等。\x0d\1钙、磷钙、磷是构成骨骼与牙齿的主要成分,两者加在一起占猪体矿物质含量的75%。日粮中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猪就会出现各种钙、磷缺乏症。2镁镁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作为酶的活化因子或直接参与酶组成,参与遗传物质DNA、RNA和蛋白质合成,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猪对镁的需要量较低,日常饲料即可满足需要。仔猪日粮中镁的含量低于125ppm时可能产生缺乏,造成生长受阻,过度兴奋,痉挛,厌食,肌肉抽搐,甚至昏迷死亡。但是猪日粮中镁过量也造成动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昏睡、运动失调、拉稀、采食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3钠、氯、钾钠、氯、钾广泛存在于猪体的各种组织与乳汁中,对维持机体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控制水的代谢均有重要作用。日粮中缺钠会使猪对养分的利用率下降,而且能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可能还是导致相互咬尾或其他同类相残现象的一个因素;日粮中缺钾,猪的食欲明显变差;日粮中缺氯则导致猪的生长受阻。\x0d\4硫动物体内约含015%的硫,少量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大部分以有机硫形式存在于肌肉组织和骨齿中。猪缺硫表现为消瘦,角、蹄、爪、毛、羽生长缓慢。\x0d\32微量矿物质元素\x0d\这类矿物质因需要量极少,并且在猪体内的含量仅占体重的百万分之一以下,故称微量元素。常见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碘、硒等。\x0d\1铁猪体内65%的铁存在于血液中,它与血液中氧的运输和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关系密切,一旦缺铁就容易发生营养性贫血症。\x0d\2铜铜虽然不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但它在血纤素与红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起催化作用。铜除与造血有关外,还与骨髓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代谢有关,也是肌肉内各种酶的组成成分与活化剂。\x0d\3锌猪缺锌会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发生皮肤角化不全、结痂、脱毛、食欲减退、日增重下降、饲料利用串降低等症,母猪则产仔数减少,仔猪初生重下降,泌乳量减少。\x0d\4锰锰是几种重要生物催化剂的组成部分,与激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发情、排卵、胚胎、乳房及骨骼发育、泌乳及生长都有影响。猪缺锰会导致骨骼变形,生长缓慢,性机能衰退。\x0d\1碘碘是合成甲庄腺素的主要成分。如果妊娠母猪日粮中缺碘,所产仔猪颈大、无毛或少毛、皮肤粗厚并有黏液性水肿,大多数仔猪出生时还存活着,甚至体重大于健康猪,但是身体虚弱,经常在出生后几天内陆续死亡,成活率较低。\x0d\6硒硒是猪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之一。经调查发现,我国东北、西北及山东不少地区的土壤和饲料中常有缺硒的情况。用缺硒的饲料喂猪容易发生缺硒症。\x0d\硒对繁殖猪的作用与维生素E相似,补饲可降低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并减轻因维生素E缺乏给猪带来的损失。硒与维生素正的代谢关系密切,当猪同时缺乏维生素E和硒时,缺硒症会很快表现出来;硒不足,但维生素E充足,猪的缺硒症则不容易表现出来。\x0d\4维生素\x0d\目前已确定的维生素按照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2大类。\x0d\41脂溶性维生素\x0d\是指维生素A、D、E、K四种,他们主要山碳、氢、氧元素组成。\x0d\1维生素A能保护黏膜上皮的健康,保持正常的生殖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维持呼吸系统与视神经系统的健康。缺乏时导致猪的食欲减退,发生夜盲症;仔猪则生长停止,眼睑肿胀,皮毛干枯,易患肺炎;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微弱,容易流产、生死胎、产无眼球仔猪;公猪则性欲不强,精液品质不良。\x0d\2维生素D能降低肠道pH值,从而促进对钙、磷的吸收,保证骨骼的正常发育。饲料内钙、磷含量充足,比例也合适,但如果维生素D含量不足,也会影响对钙、磷的吸收利用。缺乏时导致影响对钙、磷的吸收,产生钙、磷缺乏症。\x0d\3维生素E能保持猪的正常生殖机能,并有抗氧化作用。缺乏时导致公猪的射精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严重时睾丸萎缩退化,不产生精子;母猪则受胎率下降,受胎后胚胎发育易被吸收或中途流产或产死胎;幼猪则发生白肌病,严重时突然死亡。\x0d\4维生素K维生素K与凝血作用有关。缺乏时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血尿与呼吸异常,仔猪发生全身性皮下出血。\x0d\42水溶性维生素\x0d\是指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x0d\1维生素B1缺乏则出现食欲减退、胃肠机能紊乱、心肌萎缩或坏死,神经发生炎症、疼痛、痉挛等。\x0d\2维生素B2提高饲料利用率。缺乏时导致猪的食欲不振。生长停止,皮毛粗糙,有时有皮屑、溃疡及脂肪溢出的现象,眼角分泌物增多;母猪则怀孕期缩短,猪粪脱水机胚胎早期死亡,泌乳力下降;公猪则睾丸萎缩。有时会出现所产仔猪全部死亡,或产后48小时死亡的现象。当猪舍寒冷时,猪的维生素B2需要量就会增加。\x0d\3泛酸当猪缺乏泛酸时常患皮肤脱落性皮炎,食欲下降或消失,下痢,后肢肌肉麻痹,唇舌有溃疡性病变。贫血,大肠有溃疡性病变,心肝及体重减轻、呕吐,\x0d\4维生素C参与氧化和还原过程,对胶原胶白、细胞间黏合质、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合成、类固醇的羟化、氨基酸代谢、抗体及红细胞的生成等均有重要作用,防止坏血病。\x0d\5水\x0d\缺水或饮水不足危害极大,体内水分减少8%时出现严重干渴,食欲丧失,消化作用减慢;减少到10%时会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减少20%时会导致死亡。猪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获得水:一是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代谢水;二是饲料本身含的水;三是饮水。其中饮水占进水量的绝大部分。
对畜禽饲养的人来说,怎样饲养畜禽是他们经常讨论耳朵问题。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畜禽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乌骨鸡饲养方法一、品种介绍
乌骨鸡胸宽体深,背腰宽短,身体匀称,母鸡小颈短,经多年选育,羽毛以黑色为主,翅羽、尾羽有明显的墨绿色光泽。单冠,平头,皮肤、肉髯、啄、耳、胫、爪均为乌黑色;肌肉、腹膜、骨骼乌黑,如墨染一般。
乌骨鸡早期生长速度快,生态放养条件下适当补饲,4月龄可达2kg以上,成年公鸡平均体重245kg,母鸡220kg。公鸡5-6月龄开啼,母鸡6-7月龄开始产蛋,300日龄产蛋50-60枚,500日龄产量120-160枚,蛋重52-58克,蛋壳主要呈浅褐色或白色,少数呈浅绿色。
二、种蛋孵化
1、种蛋选择与处理:种蛋应选择个头大小适中、椭圆形、壳纹光滑、细密、无皱折、壳色正常、产后5-7天的新鲜蛋为宜。种蛋在保存前应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可采用40℃的浓度为0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分钟,洗净取出晾干即可。
2、种蛋的自然孵化:自然孵化就是指利用鸡的就巢本性特点来孵化出雏。孵化时选择赖抱性强而又健康的母鸡,用20厘米高的木箱(农村习惯用萝蔸)作鸡窝,垫上10-15厘米厚的稻草或松叶,放在无鼠、安静、光线弱的地方,一次入孵种蛋18-20个,孵化期内每天定时放出母鸡喂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和饮水。一般在孵化过程中要进行三次照蛋,及时发现和取出发育不全的蛋和死精蛋。照蛋方法是用一个小纸箱,在纸箱的上面开一从洞,里面装上电灯,把蛋放在小洞上便可照蛋
三、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是指0-60日龄的小鸡。雏鸡出壳后身体小,绒毛稀短,散热快,体温调节差,要求在饲养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一)育雏准备
1、备好饲料、疫苗、防(治)药物。
2、备齐饲养管理器具,如料槽、水槽、饮水器、天平、温度计、注射器等。
3、如在市场购买,要选好健康无病的鸡苗。
(二)育雏方式
母鸡带育数量小,不作专门介绍,这里仅介绍常用的地面平养育雏技术。地面平养指的是在地面上铺垫15-20公分厚的锯末、谷壳等,雏鸡养于垫料上的育雏方式,期间可逐步加厚垫料或清除更新垫料。地面平养育雏应把握好以下饲养管理要点:
1、分群:把健康无病的雏鸡选出后,按体重和体质相近的分在同一群。
2、饲养密度:每平方米放养的适宜密度为1-2周龄40-50只,3-5周龄30-40只,6-9周龄20-30只。
3、采食饮水设备:料槽25-5公分/只;料桶30-40只/个。水槽15-2公分/只,饮水器80-100只/个;乳头饮水器10-15只/个。
4、温度:1-2日龄33-34℃,3-4龄32℃,5-7日31℃,第2周30℃,第3周26℃,第4周22℃,第5周20℃,第6周18℃。通常采用白炽灯提供光照和取暖,灯泡离鸡约10cm高,夜间尤其应注意开灯,供暖的同时还可防蚊虫叮咬和传染病。
5、湿度:适宜的湿度使雏鸡感到舒适,休息和食欲正常,不易得病,室内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
6、光照:前3-4天连续光照,每平方米4-6瓦;5-14天每天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3瓦,2周以后可夜间持续照明,每平方米13瓦。通常第4天起光照1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15分钟至每天8小时恒定光照,雏鸡2周龄后可以放在背风处晒晒太阳、每天运动30分钟。
7、通风换气:养鸡后往往从第二周开始鸡舍氨气浓度上升较快,遇有刺鼻、眼情况应在气温较高的午后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以装小型排风扇换气。
8、断喙:断喙优点在于节约饲料和防止啄癖,提高育成率。
9、饲料:推荐使用专用雏鸡料。如自配,推荐配方:玉米49%,碎米10%,细米糠5%,麸皮5%,豆饼18%,棉仁饼或芝麻饼55%,鱼粉5%,骨粉2%,食盐03%。微量元素适量,每公斤料加多维生素15克。自由采食,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7天后可喂给青饲料,喂量占鸡料的20%左右。雏鸡开食后即可加喂占日粮1%的砂砾。一般于2周后开始饲喂,每周每次100只鸡饲喂450克,砂砾直径大小为2毫米为宜,砂砾颗粒随时间推移逐渐加大,可撒在饲料上面或另用槽让其自由采食。舍饲小鸡,更应注意补充砂砾。40天后逐步以农家粮替代配方料,逐步添加碎玉米、稻谷等原粮和增大青绿饲料用量,新换原粮按10%-20%-30%-50%-70%-100%逐渐增加,并在晴天开始放养训练。
10、饮水和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2-4小时后开始喂料。最初1-3天的饮水中,宜加入8%葡萄糖,每公斤水加入1克维生素C,饮水温度18-25℃。开食料可用仔鸡前期全价饲料和碎米等。应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
11、在整个育雏期可在饲料中交替用02-03%的土霉素,002%氟哌酸,万分之二的痢特灵防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一周龄后至80日龄,饲料中拌入003%氯苯胍或三字球虫粉、克球粉等交替用药。抗球虫药用药4-5天,停药3-4天,然后更换用药种类。除此之外,生产中要对饲料营养、饲养密度、垫料管理等恰当处置。
12、饲养人员必须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鸡粪,定期消毒,器具保持清洁;供给清洁干净的饮水,天冷时供给温水;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及时将病、弱鸡挑出治疗和处理,避免疫病传播和减少损失。
13、免疫:常规病以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球虫病为主。用药原则为交替用药,兑入水中和拌入饲料给药。从15-20日龄起就要注意鸡球虫病的防治,此阶段应主要针对球虫病驱虫1-2次。抗球虫药用药4-5天,停药3-4天,然后更换用药种类。
传染病防治:
26-28日龄滴眼鼻各一滴法氏囊中毒苗;
28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苗;
35日龄滴眼鼻各一滴喉气管炎弱毒苗;
35-40日龄每只鸡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05毫升H5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四、乌骨鸡山地放养技术要点。
山地养鸡就是利用各种林带、果园、丘陵山窝放养鸡群。山地养鸡主要有以下好处:一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山地饲养,鸡只能采吃到更多的青绿饲料、昆虫,补充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减少了饲料用量;二是加大了鸡只的运动量,使鸡只体质增强,毛色光泽、肉质好,市场价格高,直接提高经济收入。在放养过程中要抓好以 下几点:
1、放养场地要求宽阔、圈得住、无积水、有遮荫、有青草和砂粒。
2、林间简易鸡舍安全、牢固,能打开、能封闭,便于鸡只休息和管理。鸡喜干燥,林间鸡舍搭建应选在地势较高和较为干燥的坡地或平地上,就地取材,用竹杆或木材均可,鸡舍四周用草帘挡蔽风雨,同时要有通风口;在平地上建鸡舍,鸡舍应有离地1米以上适宜高度,鸡只进出鸡舍的道桥要可收可放。鸡舍面积按每平方米5-7只建造。
3、控制放养密度。放养鸡群大小主要根据放养环境承载能力、补饲强弱状况而定,条件许可情况下最好采用分带轮牧的方式放养,可保证环境和养鸡生产协调发展。
4、分群。一般公鸡羽毛长得较慢,争斗性强,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物质利用率较高,饲料效率高。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实行公母鸡和强弱分群饲养,有利于区别喂养、减少应激、提高饲料报酬和鸡群的整齐度。
5、鸡只放养后由全价饲料全部过渡到农家原粮,补饲以傍晚补饲为主。红薯、洋芋、玉米、稻谷等原粮最好经煮熟后补饲以提高利用率、促进增重,红薯、洋芋熟化后拌上青料饲喂为宜,米糠类也宜拌上青料饲喂。补饲时要将喂料装入食槽或盆内,不能撒在地上。
6、定期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主要是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研成粉,再与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
7、大鸡阶段的饲料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使其有适度的脂肪沉积,达到育肥上市的目的。
8、放养过程中要注意气候突变和雨天管理,防止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生。
9、尽可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所谓“全进全出”,就是同一栋鸡舍或同一场地在同一时期内饲养的同一日龄的鸡只,要在一同时期出栏。这种饲养方式便于在期内调整饲养,进行合理的免疫,又便于鸡出栏后对场地、设备彻底打扫,清洗和消毒,有效切断各种病源体循环感染的途径,消灭各种病原体。一般出栏时间在4月龄鸡只体重达到2kg左右同宜,以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益。
鸭的饲养方法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