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池条件虾池面积一般在3公顷以内,最大不宜超过6公顷。虾池以长方形为佳,池面水深15~20米,池内挖中央沟或环沟,池底以02%的比降顺向排水闸。
(2)清淤整池收虾之后,应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彻底清除池中污泥与杂草。沉积物效厚的地方应用人力或推土机、泥浆泵等将污泥彻底清除。沉积物较少的滩面可采用暴晒、翻耕及冲洗等办法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排出。开春之后,还应反复灌排水数次,彻底浸洗池底。
(3)清除敌害放养之前,必须清除不利于对虾生存的敌害生物、争食生物及致病生物。能排净池水的虾池,可排出池水后暴晒数月。有积水的虾池根据当地敌害情况选用茶籽饼、生石灰、漂白粉、敌百虫等药物清池除害。
(4)进水、繁殖饵料生物清池之前,即应安装滤水网,避免清池后仍有敌害生物从闸门缝隙进入池内。外闸槽应装设网目1厘米左右的平板网,阻拦浮草、杂物进入袖网。内闸槽需安装60目绵纶锥形袖网。网长8~12米。滤水网应严密安装,用棕丝、橡胶或麻片塞严闸槽和闸底的缝隙。除使用敌百虫清池外,其他药物清池后1~2天便可进水。进水应缓慢,切勿因水流过急而冲破滤水网。每次进水前应检查滤水网是否破裂,并扎紧、扎牢网口,避免滑脱。进水之后应将网袋内的鱼、虾等杂物倒出,扎好网口,挂于闸框上晾晒。繁殖饵料生物一般从放苗前10~20天开始。清池后先进水20~30厘米。覆盖全部池底。根据虾池肥沃状况施用肥料,新虾池以施用有机肥鸡粪、牛粪为好,每667米2虾池施用100~200千克,分2~3次投入。老虾池以施化肥为宜,首次每立方米水体加氮肥2~4克,磷肥02~04克,以后每2~3天追肥1次,用量是首次量的1/2。并逐渐把池水加到50~70厘米。待池水的透明度达30~40厘米时,就停止施肥。浮游生物繁殖之后,如水色又变清,则可能是由于原生动物如栉毛虫、盐生蚕豆虫等繁殖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应排掉池水,重新纳水肥池。还可从海滩、盐场贮水池中,采捕钩虾、蜾蠃蜚、沙蚕、拟沼螺等饵料生物,移入虾池内繁殖生长,为幼虾繁殖更适口的饵料。向池内施用棉籽饼等有机肥料,可诱集摇蚊在池内产卵、繁殖摇蚊幼虫。还可以向池内投放卤虫卵、卤虫幼体或成体,作为养成初期的饵料。
(5)虾苗中间培育
①中间培育池。中间培育池可以利用养成池,也可以专门修建。其条件是水深可达10米;池底坡度大,能顺利地排干池水;排水闸门应安装具有网箱的锥形袖网,便于收捕虾苗。
②放苗。放苗前亦应清池和繁殖饵料生物,其方法同前。放苗时应选择天晴水暖,尽量缩小与育苗室内的水温差。每667米2中间培育池可放养虾苗10万~15万尾。
③管理。根据池中繁殖的饵料生物多少,确定投饵时间和种类。饵料种类有糠虾、卤虫、微粒饵料、花生饼粒、豆饼粒、切碎的鱼虾肉等,投饵量一般要大于摄食量公式的05~10倍。放苗后逐渐添水,使水深保持在06~10米。根据水质状况,进行换水,使水中深解氧不低于4毫克/升。
④收苗。虾苗长到体长25~35(全长3~35)厘米时,应及时收苗分养。出苗时,排水闸设锥形袖网,网的末端连接网箱(网箱长2~3米、宽15米、高1米),缓慢放水收苗。南方当水温超过30℃出苗时,虾苗常因体色白浊而死亡,故应在早晨或夜间收苗。大规格虾苗计数一般可采用带水称重法。容水量5千克的塑料桶,一次可称苗2~25千克。
(6)虾苗放养
①放养条件a养成池水深应达40~70厘米,水质肥沃、透明度在30~40厘米。b池塘水温以14℃以上为宜,寒潮来临时,短时可低于14℃,但必须在12℃以上。c虾池盐度最好保持在20~30。最高不超过37,最低不得低于5。与育苗室的盐度差不超过5,否则虾苗应进行逐级过渡,使之适应后,再行放养。dpH应在7~86之间,超过此限应通过大换水解决。酸性较强的池塘应加农用石灰或珊瑚石粉等,把pH调节在上述范围。
②放苗密度。放苗密度应根据虾池的水深、换水条件、饵料的种类和数量、虾苗的规格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确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放苗量与池塘水深,日换水率成正比,与虾苗的大小、质量成反比。投放蓝蛤等活饵料,对池水污染轻,且可摄食水中有机碎屑,有净化水的作用,故放苗量可相应增大。不同条件虾池的放苗量,可参考表23酌定。
表23 不同条件虾池虾苗放养数量
③放苗方法
a放苗前最好先取池水试养数尾虾苗,证明池水无害后,再购苗放养。如无此条件,也可直接购苗放养。
b养虾池的盐度与育苗池盐度差大于5时,应尽量调节池水的盐度。在无条件调节池水的情况下,可通过对虾苗的过渡驯化的方法,使其适应之后,再行放养。驯化工作可以在育苗池内进行,也可以在养虾场的专用小池内进行。可通过逐渐加淡水使虾苗适应低盐环境,或者通过加食盐、卤水的办法使其适应高盐度。通常24小时内可逐渐过渡为10的盐度差。
c虾苗运到之后,最好先放在池内网箱(20目)中暂养4~5小时,但不能过夜。待虾苗适应该池环境后,再准确计数,放入池中。不经暂养者,也必须计数后再放养。
d应在虾池避风一端放苗,避免虾苗被风浪打到堤坝上,受损伤或死亡。
e为了观察放苗后的成活率,放苗时取100尾虾苗,放在同池的网箱中,观察放养后虾苗的成活率。观察期间应投喂饵料,但不能过量。
(7)饵料与投饵
①饵料种类。动物性饵料:蓝蛤、肌蛤、四角蛤蜊、鸭嘴蛤、贻贝、螺、拟沼螺、螺蛳、河蚌、田螺、褐云玛瑙螺、卤虫、糠虾、毛虾、钩虾等所有低值贝类、甲壳类和鱼类。植物性饲料:花生饼、豆饼、豆胚、菜籽饼、棉籽仁饼、麸皮、米糠、麦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农副产品。配合饲料:根据对虾的营养需要,用多种原料搭配加工而成。
②投饵数量的确定。投饵量的确定是养成中的关键技术,是决定养虾成败、经济效益高低的主要因素。一般根据下列因素确定投饵数量。
a首先应准确估测池中对虾的尾数,除前述的估测方法外,尚可根据经验成活率推算。放养体长1厘米的虾苗,当体长生长到2厘米时,其成活率按放苗数的85%估算,体长3厘米时按80%计算,体长达3厘米后的第一个10天,成活率按75%估算,以后把76%作为100。每10天递减4%,这样至收获时,成活率在40%左右。但体长8厘米以后,应主要靠旋网法估算虾苗存活数。
b根据估测的对虾尾数及平均体长,利用对虾摄食量公式,计算出投饵数量。各种饵料的计算公式如下:以L代表对虾平均体长,单位为厘米,摄食量单位为克,即每尾对虾每日摄食克数。蓝蛤(带壳鲜重)=004238L23913端足类(鲜重)=002005L21395蛤仔肉(鲜重)=006132L15613缢蛏肉(鲜重)=003619L16731配合饲料(干重)=001287L17703
c投饵后,根据对虾摄食情况,调节投饵量。如投饵后很快被对虾吃光,就应增加投饵数量,反之,如果在下次投饵之前池内仍有较多余饵,就应减少或暂停投饵。
d根据对虾胃的饱满度进行调节。投饵后1小时,如有2/3以上的对虾达饱胃和半胃级,说明投饵充足。如果饱胃和半胃虾达不到总数的1/2,则是投饵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饵量。
e根据对虾生长情况调整投饵数量。六七月份对虾平均体长日增长量应达12~15毫米,8月份应达08~10毫米,9月份应达05~08毫米。如达不到上述速度,而水质又无问题,则可能是由于投饵不足或质量不佳所造成。如投饵量不足,则应增加投饵量。对虾体长大小分化多是由于投饵不足所致,也可能是由于投喂蓝蛤等活饵料,小虾不能咬碎的缘故。应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f七八月份对虾沿池边群游,说明投饵不足,或者是因为投喂的蓝蛤太大,对虾不易咬碎等原因所致,此时应加强投饵工作。
g水温超过32℃以上的高温期,溶解氧饱和度低于60%,氨氮含量超过1000毫克/米3时,都应相应减少投饵量。
③投饵方法
a投饵位置 养殖初期应在池四周水深05米左右处投饵,随着对虾的生长,逐渐向深水处投饵。但不得投到沟渠中,以免污染对虾栖息的场所。同时投饵应力求均匀,以利于对虾摄食。
b投饵时间 养殖前期昼夜都应投饵,每日投饵6~8次。养殖中后期的日出、日落之前投饵最佳。夜间投饵量应占日投饵量的60%以上。如投配合饵料,每日需分4~6次投喂。
c饵料的加工及投喂 小杂鱼虾应切成碎块,冲洗之后投喂。大型贝类应使用对磙挤蛤机挤碎之后,经冲洗再喂。蓝蛤壳长大于对虾体长1/10时,应压碎后投喂;小于1/10时,可以活着投入池中。但应集中于池内数处投喂,不要全池均匀扬撒,以免剩余的蓝蛤生长太快,对虾不能咬碎。寻氏肌蛤的壳长大于对虾体长1/8时,应压碎后投喂,否则可以投喂活体,且应分散投入池中,以免肌蛤相互附着,对虾不能取食。螺可以活体投喂,对虾不仅能咬碎小的个体,也能抽食大的螺肉。为了观察对虾的摄食情况,可在池内设几个投饵盘,投上饵料,观察对虾对饵料的嗜好及饵料量的足缺情况。发霉、变质、脂肪氧化(油烧)的饲料不能投喂。
(8)水质调控
①水质控制指标。盐度1~36,但突变幅度不能太大,日变化幅度不应超过5。养成期间盐度最好控制在10~28的半咸水中;酸碱度应控制在pH7~9;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氨氮06毫克/升以下;底层水硫化氢含量不超过001毫克/升;透明度30~60厘米。
②水质调节方法
a添水与换水养殖初期(5~6月)仍使用60目锥形网,逐日向池内添水,每日加深3~5厘米,在20~30天内加水至15米。以后,视水质情况,每日或数日换水1次。养殖中期(7~8月)是高温期,为了避免底层水温过高,尽量增加水深,并根据水质状况每2~3天换水20%~30%。改用20目锥形网换水。养殖后期(9~10月)水温适宜,池底污染加重,为增加底层氧含量,池水可适当减浅,并根据水质状况,增大换水量。改用网目为05~10厘米的聚乙烯合股线锥形网进水。注意水质过差的虾池,一次排水量不能太多,以免水太浅,含氧量少,造成对虾死亡。
b底质处理 底质污染是水质不良的主要原因,保护和正确处理好底质,是改良水环境的有效方法。除适量投饵外,还应经常地捞出饵料台及池角的污泥残饵,底质污染严重时,还可向池内加含氧化铁的铁渣、矿渣,避免硫化氢的产生。
c充气与增氧 高密度精养池塘,为了增加池中氧含量、改善水质条件,可根据条件使用鼓风机、增氧机或增氧船增加池中氧含量。
(9)日常管理
①用浅水温度计测定最低及最高水温;用溶解氧测定仪或化学分析法,每日6时及16时测定池水的溶解氧含量。不定期地测定盐度和池水的透明度。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定期或不定期地测定池水的酸碱度、氨氮及硫化氢的含量。
②注意闸门、围网有无漏水跑虾,注意堤坝有无漏水、决口及漫水的危险,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③观察对虾活动和分布情况,注意对虾的健康状况,检查池底及池边有无死虾。每5天或10天测定一次对虾体长。对虾的体长是指从眼柄基部到尾节末端的长度。每次测量不得少于50尾。在测量体长的同时,判定胃的饱满度。根据胃含物的多少,分为饱胃、半胃 残胃、空胃四个等级。必要时尚应做胃含物的分析。
④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为确定投饵量提供依据。2~3厘米的小虾,可使用已知面积的小抬网,在池内多点抬虾,求出每单位面积中对虾的尾数,从而求出池内对虾数目。6厘米以上的对虾,可用旋网定量。根据池形及沟滩比数,在池内多点取样。方形池可在四边中部各取一网,池的中部取四网,由捕到虾的总数,利用如下公式,求出全池虾数。
(10)病害综合防治对虾的疾病较多,一旦发病,多数不易治疗,所以,应以防病为主,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主要防病措施是彻底清池除污,放养前消毒虾池;使用健康虾苗,密度要合理,切勿过密放养;饵料营养丰富,用量适宜,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保持良好的底质和水环境;合理使用防病药物。
(11)收虾中国对虾一般采用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小型陷网或专用的小型电网收捕。收虾多在夜间进行,尤其日出、日落前后对虾活跃并易随水入网。当池水放至一定程度,再向池内加水,反复2~3次,对虾基本可以收净。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
可以使用启富水产em菌液
以池塘养鱼为例,先要进行水质净化,在放养前1天,用100倍的EM菌液稀液泼洒水面,以后每15天泼洒一次,具体视水质情况调整泼洒次数,下雨时泼洒效果最佳,每亩用EM菌液
1公斤。可用200倍EM菌液稀释液进行鱼饲料处理,如喷洒在颗粒饲料上,以喷湿为度,即喷即用。
使用注意事项如下:EM菌液为酸味略带醇甜香的褐色半透明液体,必须注意初开瓶时有气味,若容器底部稍混浊及上部浮有少量白色物质均属正常。用后应立即盖紧瓶盖,保持密封。
EM菌液应存放在避光凉爽的地方,适宜温度为5℃~45℃,超出这个温度,有些菌种的活力会受影响,应适当增加用量。
水产em菌液主要功效:
1、增强鱼、虾、蟹、海参的免疫抗病能力,降低水生动物赤皮、烂鳃、坚鳞、皮肤溃疡、营养代谢不良、生长缓慢、瘦弱无力等病害的发病率;
2、快速降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降低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含量、调节水质;
3、降低鲜活水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对防止鱼苗幼体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现象有特效,延长水产品的鲜活期;
4、降低饲料和水生动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提高水产品品质;
5、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养成本。
6、抑制有害藻类、真菌的生长繁殖,促进有益单细胞藻类的繁殖,保持水体微生态平衡;
7、稳定水体质量,防止水体老化,提高养殖水体溶氧量,提高养殖密度。
水质调控
以10亩水面为例:将启富水产菌液10公斤用水稀释50倍以后,均匀泼洒在水面即可,也可在投放饵料时候,按上述比例将菌液与饵料均匀混合后,一起投放。使用周期一般为每月2-3次为宜。一般为晴天上午投放。
饵料发酵
常用的可发酵的物料有:各类糟渣、秸秆、草粉、菜饼、动物粪便、下脚料等,根据当地材料自行取料。启富水产菌液1公斤可发酵200公斤饵料(以干料重量计算)。
发酵方法为:将启富水产菌液用水稀释100倍(即加入100公斤水),然后与要发酵的饵料均匀混合后,将水分调节到60%左右,然后密封开始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2-5天。
判断湿度的方法为:用手抓起一把料,使劲握紧,手缝看到水渍,但不下滴、站立起来,手松开,料团掉地上后可散开。
拌料投喂
如果想将启富水产菌液拌到饵料中投喂,可按饲料重量的05%添加启富水产菌液即可。具体方法如下:
要配制100公斤饲料,就取05公斤启富菌液加20公斤左右的水稀释,一边翻动饵料一边喷洒稀释后的启富水产菌液,混合均匀后即可投喂。
好处和作用: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可降低饵料系数,增强水产动物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应急能力,促进生长,大幅降低药用量,改善水质,水体清爽,不腐不臭,可达能见度25~50厘米,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全程使用可大幅降低药物成本80%以上。全程坚持使用启富水产菌液,可大幅提升成活率近30%并提升效益20~35%(南美白对虾增重15%—60%;淡水鱼平均增重10%—30%),提高产卵率20~35%。同类环境养殖周期可提前10~20天上市,综合效益明显,增幅大。
发酵有机肥
常见的发酵物料有:各类动物粪便、植物茎叶、秸秆、草粉等。有机肥通过发酵可大量增殖有益菌,促使浮游动物繁殖,避免对水体的污染。发酵方法与上述“饵料发酵”方法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动物粪便偏多,则每亩用量以100-150千克为宜,不要过多。
主要针对大型湖泊、水库等养殖场所。
(1)放养前处理:用启富水产菌液液稀释50倍直接泼洒凶猛性鱼类或野杂鱼的产卵场,破坏其繁殖生长环境,控制其群体数量。
(2)用启富水产菌液发酵饲料饲喂,发酵方法参考上述“饵料发酵”栏目。
(3)用海绵等蜂窝状的物体在启富水产菌液的稀释液(10倍左右)中浸泡24小时,再悬挂在网箱中间,通过鱼儿的游动使启富水产菌液不断地扩散,启富水产菌液悬挂物7天左右更换1次,可以使网箱的水体环境完全改观。
(4)用启富水产菌液、发酵料、黄泥土按1:2:4的比例做成很有粘性的团块,重量为每个1~15斤,晾干后,在投饵料附近采取挂袋、挂篓的方法,使启富水产菌液有益菌有一个固定居所而提高净化作用,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此团块一个月更换1次。每亩放10~15个。
启富水产菌液渗入水体后,其群体作用能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调整养殖环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气),促进养殖生态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拌入饵料投喂,直接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健康生长。
启富水产菌液中的光合菌还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氢、有机酸、氨兼有反硝化作用中去除水中的亚硝酸铵,因而能使养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污染得到净化,改善水质,减少病害。
启富水产菌液主要作用有:
1减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类;明显增强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用户反映,启富水产菌液可使蟹苗成活率提高近一倍,中华石斑鱼的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
2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水面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特别是红虫不断增多至布满水面。
3稳定和改善水质,水体颜色清爽,不臭不腐,无硫化氢、氨气等异味,能见度在25~50cm的时间长且较稳定,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
4鱼虾粪、池底杂质和下脚料不会变成淤泥而呈散沙状。
5促进生长,增重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同等环境下,用启富水产菌液后,可提前10~15天上市,平均亩产提高20%~35%,产卵量增加25%,产卵时间延长。有的试验表明,常温新鳖池用启富水产菌液后,产卵时间延长近70天,且孵化率较好;饵料不臭,改善了养殖环境。
真正的大养殖户或专业一些的养殖户都会选择高品质微生态制剂来使用并取得可观效益和降低成本及风险。一个好的产品永远会为客户创造效益,而不会成为顾客的成本。相反,选择低价位或稀释液产品表面上经济些,但其实真正吃亏的是自己。好的产品只要坚持使用1~3个月就会发现,养殖效益明显不同。
到了冬季,市场上的活虾非常少。特别是广大内陆地区,不少人想吃海虾就只能去超市购买冷冻虾。此前,央视调查发现,在消费者购买1斤的冻虾里,“冰衣”就达到了半斤。大家质疑究竟是买虾还是买冰?虾用冰“包裹”只是为了“压秤”吗?
真相:
活虾穿上“冰衣”,可以隔绝空气,减少氧化作用的发生,也能保护虾里的水分,并且将各种致病微生物阻隔在外,进一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此外,坚固的冰层可以保护虾的头、尾、脚不容易被折断。目前,我国规定冷冻食品冰衣重量≤20%,但并不是强制标准。从日常情况来看,冰量已大大超出工艺所需要的量。
记者去超市购买了一盒重为500克的冷冻虾,拆除包装将袋内冰渣清除后,过秤测定的重量为486克。从外观来看,每只虾的外壳都包裹着大约2毫米左右的冰层,且个头很大,看起来十分饱满。经过数小时的化冻后,虾的外观发生了明显改变,个头缩小不说,看起来也没那么鲜亮。而这些化冻后的虾再次称重,就只有220克了,仅占原重量的547%。
海虾的冰衣究竟是怎么穿上去的?据食品安全博士钟凯介绍,新鲜的海虾首先会用冰水混合物保护起来,防止温度升高导致腐败变质。送到加工厂后,再按照虾的个头大小进行快速分选后进行“单体速冻”,也就是在冷冻室里用强风使劲吹,并且开振动器,防止虾被冻在一起。
接下来,深冻后的虾会放在0-3℃的水里蘸几秒钟,然后拿出来沥水几秒钟,这样表面薄薄的一层水就会被低温的虾体冻住,这就是“渡冰衣”。正常情况下,工厂会重复操作三次,使冰的厚度满足工艺需要,此时冰的重量占全重的15%-20%。然后就是称重包装等工序了。
穿上的这层“冰衣”可以隔绝空气,减少氧化作用的发生,也能保护虾里的水分,并且将各种致病微生物阻隔在外,进一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有些加工工艺还会在冰里加入一些还原剂帮助虾保持鲜亮的颜色。此外,坚固的冰层可以保护虾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破损,尤其是虾的头、尾、脚这些容易折断的部位。
虽然冰衣有保鲜作用,但从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冻虾冰衣比例有些离谱,超过总重量的45%,难怪消费者会认为商家是为了“压秤”。
北京制冷学会秘书长孙大琪告诉记者,纯净的冰会带来视觉误差,放大虾的实际尺寸,冻虾看上去个大饱满。
目前,国际上冻熟对虾的包冰量通常是净重的15%-20%,2013年我国农业部发布的冻熟对虾行业标准也明确规定,冰衣重量≤20%,并明确了净含量与冰衣的计算方法,标准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但是这些规定并不是强制标准,也没有处罚条款。
海鲜食材专家樊旭兵在微博中披露,目前包冰最严重的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内养殖的南美虾,煮熟后包冰,每次包冰增加重量15%-20%,随着价格战越来越烈,包冰次数也越来越多,包冰四次可以增重60%-100%。另外一类是国产野生红虾加工成的虾仁,主要是药物涨发后再包冰,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孙大琪建议,标准的订立一定要配套有效的监督落实机制。“层层包冰需要反复的工艺,并且加重运输的负担,最终所有成本的提升还是会转嫁给消费者。如果可以按照海虾的实际重量,也就是包冰前的重量进行标注,可避免‘冰衣’太重的现象。”
同时,提醒消费者,一旦买到了包冰量超重的冻虾产品,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1、虾池的规格要求:虾池水质要干净,水源要充足,水体需富含充足的营养成分来供南美对虾生长。虾池的排水系统需完善,以保证虾池的水质,虾池深度必须在15米至2米左右。为保证虾池中的溶氧量在一定时间内供给充足,增氧设施是必须的。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为营造一个适宜的南美对虾生活环境,要提前1个月对虾池灭菌,通常方法是使用适量的生石灰消毒,然后提前7天加入比例的漂白粉。最后在虾池中放入一定量的水质肥料,使虾池在放养之后养料供给充足。
3、苗种的选择:虾苗选种需要根据当地养殖环境市场需求和季节情况,选择对应虾苗。南美对虾原产于南美咸水域,在中国淡水养殖要选择经过淡化处理的虾苗。以免虾苗与水质环境不符导致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对虾的饲养管理方法:池水的调节控制。最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色是黄褐色黄绿色的,是由硅藻或者绿藻所形成的。人工的调节即是在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磷肥以及氮肥。在养殖的中后期因为虾体的排泄物或者剩饵逐渐增多,导致水的颜色变深,因此需要更换一部分水体,或者加入新水,再或者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粉或沸石粉来调控水色。
你好啊,比较详细,你别嫌罗嗦哦。
一、苗种培育
1培育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用水应经沉淀、过滤等处理后使用。
2培育池:以水泥池为宜,面积10~50平方米,排灌、控温、增氧、控光设施齐备。春末夏初季节,还可在养虾池中采用网箱培育。
3培育密度:仔虾培育密度以(10~20)×104尾/立方米为宜。
4培育管理:①水质,视水质情况更换池水,使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保持冲气增氧,及时吸除残饵、污物。②投饲,所用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饲料大小适口,以微颗粒配合饲料为宜,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5%~15%,生物饵料日投喂率为30%~70%,每日投喂4~8次。③病害防治,对培养用水进行过滤、消毒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
5苗种出池:水泥池培育采取虹吸排水,然后开启排水孔排水,集苗出池。中国对虾苗种应符合GB/T151012的要求,其他对虾参照GB/T151012执行。苗种出池进行检疫,应是无特异性病原(SPF)的健康虾苗。
二、养成设施
1选址:无污染的泥质或砂质荒滩、盐碱地及适于养殖的沿海地区均可。
2水环境:海水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成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养殖取水区潮流应通畅。
3设施:①养成池。滩涂大面积养虾池,长方形,面积1~7公顷,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做到池底积水可排干。养成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养成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设施。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分为泥砂质池塘和水泥池,面积01~1公顷,方形或圆形,池水深15~25米,池中央设排污孔。②养成池配套设施。在潮间带建虾池,需修建防浪主堤。主堤应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一般情况下堤高应在当地历年最高潮位1米以上,堤顶宽度应在6米以上,迎海面坡度宜为1∶3~5,内坡度宜为1∶2~3。蓄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1/3以上。采用循环用水方式,养成池的水排出后,应先进入处理池,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进入蓄水池。不采用循环用水,养成后的废水,也应经处理池后,方可排放。在集中的对虾养成区,需要建设进、排水渠道,协调各养成场、养成池的进、排水,进水口与排水口尽量远离。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底30厘米以上。对高密度精养和蓄水养殖的养虾方式,应配备增氧设备,土池可用增氧机,水泥池可用冲气泵和鼓风机。在滩涂蟹类比较多的地区,应在养成池堤围置30~40厘米高而光滑的塑料膜或薄板防蟹隔离墙。
三、准备工作
1清污整池:收虾之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
2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对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源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进行清池除害,将池水排至30~40厘米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00公斤/公顷左右。
3纳水繁殖基础饵料:清污整池消毒结束1~2天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4肥料使用:肥料使用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应平衡施肥,提倡使用优质有机肥。施用肥料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②应控制肥料使用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在40毫克/升以下;③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方可使用。
四、放苗要点
1放苗环境:放苗时,池水深为60~80厘米,池水透明度达40厘米左右。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2苗种规格:南美白对虾苗07厘米以上,中国对虾苗1厘米以上,斑节对虾苗13~15厘米以上。
3放苗密度: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10)×104尾/公顷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4尾/公顷为宜。
4水温:放养中国对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上,放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苗水温应在22℃以上。
5盐度:池水盐度应在1~32。虾苗培养池、中间培育池和养成池水盐度差应小于5,池水盐度相差大于5时,可通过驯化虾苗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通常24小时内逐渐过渡的盐度差小于10。
五、养成管理
1水环境控制:①进水水质管理。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②水量及水交换。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①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②饲料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六、病害防治
1巡池:养虾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注意清除养虾池周围的蟹类、鼠类,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进行处理。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
2切断病原:不得纳入其他死虾池及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
3病原生物检测:定期对虾池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
4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掌握以下原则:①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②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
七、养成收获
采取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陷网或专用的电网捕捞。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