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孕期高血压

如何应对孕期高血压,第1张

如何应对孕期高血压

 如何应对孕期高血压。孕妇在孕期身体会变化很大,随着体重的变化,身体各方面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其中一种就是孕期的高血压,那么如何应对孕期的高血压呢?

如何应对孕期高血压1

  一、合理饮食

 专员指出,妊高病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三高一低:高钙(奶、豆制品等)、高钾(蔬菜、水果)、高动物蛋白(鱼、禽、蛋、瘦肉),低盐饮食,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于此相对的,动物脂肪、热能摄入太多,蛋白质、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都会诱发或加重妊高病。因此,正确指导孕妈妈合理安排饮食,对和控制妊高病的发生发展非常关键。

  二、控制体重

 孕前体重超重肥胖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者,易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的前三个月,不管体重胖瘦,只能增重2~4斤;妊娠中晚期每周增重300g~500g(体重过轻每周增加500g,标准体重每周增重400g,体重超重者每周增重300g)。每周体重增加过快可能合并隐性水肿,应引起重视,及时看医生。

  三、适量运动

 经常散步、游泳或森林浴,增强抗病力,控制体重的增加。不过,要以运动后感到舒适为原则。

  四、生活规律

 从孕7月起不做过重、过于激烈的工作和运动,减少家务劳动;身体疲乏时马上休息,每天保证睡眠和安静歇息至少在8个小时以上,包括中午休息半小时到1小时;心态要平稳,情绪不大起大落,感到不适赶快去看医生。

  五、躺卧姿势

 左侧卧位可避免子宫压迫脊柱旁的大血管,利于下肢静脉血液正常回流心脏,增加子宫和肾脏的血流,促进胎儿的发育,增加尿量,减轻或下肢水肿。

  六、按时产检

 这是及早发现妊高病的比较好方法。每一次检查医生都会测量血压、验尿及称体重,并检查腿部水肿现象。这些均是判别妊高病的比较重要指标,如有异常医生会马上发现,及早采取对症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不致发展得很严重。

如何应对孕期高血压2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是导致母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孕期高血压不可轻视。

 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复杂、变化快,产前、产时和产后的`病情监测十分重要,以了解病情的轻重和进展情况,及时合理干预,避免不良结局。

 根据病情不同,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基本检查

 了解有无头痛、胸闷、眼花、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检查血压、血常规和尿常规,计算体重指数,监测尿量、胎动和胎心。

  2、孕妇特殊检查

 眼底检查、凝血指标、心肝肾功能、血脂和电解质等。

  3、胎儿特殊检查

 包括胎儿发育情况、B超和胎心监护、监测胎儿状况和脐动脉血流。

 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延长孕周、保证母儿。基本的治疗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对有指征者,可进行降压和利尿,密切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个体化治疗。

 孕妇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取左侧卧位。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必要时给予降压治疗,目的是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高危人群,以下措施有一定效果:

 第一,适当锻炼。妊娠期应该适度锻炼,合理安排休息,以保持妊娠期身体健康。

 第二,合理饮食。妊娠期不推荐严格限制盐分的摄入,也不推荐肥胖孕妇限制热量的摄入。

 第三,补钙。每天摄入的钙量至少1克。

 第四,阿司匹林抗凝治疗。有子痫前期病史,反复发作或在孕34周之前发作的孕妇,从早孕结束时开始每天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第五,目前不推荐通过卧床休息或限制活动来或治疗子痫前期,不推荐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来子痫前期。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别名棒槌、中国人参、吉林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原产中国、朝鲜及苏联。我国是人参生产古国,人参药用时间之早,栽培历史之久,分布之广,面积之大,产量之多,为其他产参国所不及。据《石勒列传》记载,我国人工栽培人参约始于西晋末年(公元313年)。但在旧中国,由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人参生产发展缓慢,人参栽培面积小,产量低,分布区域也有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参业得到迅速发展,栽培区域不断扩大,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亦不断提高。主产区为东北三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浙江、江西、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及福建等省区亦有栽培。以根入药,叶、花及种子亦供药用。人参根含人参皂甙Ra1Ra2、Rb1、Rb2、Rb3、Rc、Rd、Re、Rf、Rg1、Rg2、Rh1、Ro,20-葡萄糖-Rf,20(R)-Rg2,20(R)-Rh1,丙二酰基-Rb1、Rb2、Rc、Rd、Rs1Rs2、20(S)-Rg3。茎叶含人参皂甙Ra、Rb1、Rb2、Rc、Re、F1、F2、F3、Rg1。花蕾含人参皂甙Rb1、Rb2、Rc、Rd、Re、Rg1、F3。果实含人参皂甙Rb2、Rc、Rd、Re、Rg1。另外尚含有人参炔醇、β-榄烯等挥发油类、黄酮甙类、生物碱类、甾醇类、多肽类、氨基酸类、低聚糖、多糖、多种维生素及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等。近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能调节神经、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促进机体物质代谢及蛋白质和RNA、DNA的合成,提高脑、体力活动能力和免疫功能,增强抗应激、抗疲劳、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利尿及抗炎症作用。人参生品味甘、苦,性微凉;熟品味甘,性温。有补气救脱、益心复脉、安神生津、补肺健脾等功能。用于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精神倦怠、食少吐泻、气虚作喘或久咳、津亏口渴、失眠多梦、惊悸健忘、阳萎、尿频、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对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症、肝病、糖尿病、贫血、肿瘤及老年病等亦有较好疗效;是一种“扶正固本”的强壮剂。

一、形态特征

株高约60cm。直根肥大,多分支,肉质;根茎短而直立,每年增生一节,俗称“芦头”,形态有马牙形(马牙芦),竹节形(竹节芦)或圆柱形(圆芦),顶生越冬芽,侧生不定根;主根粗壮,肉质,圆柱形,多斜生,下部有分枝,外皮淡**;须根长,长有多数疣状物。茎直立,单一,不分枝。掌状复叶,轮生茎端,具长柄;一年生有一枚三出复叶,二年生有一枚五出复叶,三年生有二枚五出复叶,以后每年递增一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片以两侧一对较小,中间比较大,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cm,宽2—6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或黄绿色,脉上疏生刚毛,下面光滑。伞形花序单独顶生,总花梗长可达30cm;花小,多数;花萼5裂;花瓣5,淡黄绿色;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上部2裂;花盘环状。果实浆果状,扁肾形,熟时鲜红色,少数呈**或橙**。内含种子2粒。种子肾形,黄白色或灰白色。染色体数为n=24,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22M+22SM+4ST(图14—1)。

图14—1 人参形态图

1植株 2根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

人参的生育时期可分为出苗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及枯萎期。一、二年生人参没有开花期和结果期。人参生育时期出现的早迟与长短和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及栽培条件密切相关。我国东北人参主产区,地处中温带,通常出苗期在5月上、中旬;展叶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开花期在6月上、中旬;结果期在7月中、下旬;枯萎期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全生育期一般为130—150天,少则100—110天,多则180天以上。中温带往北纬度越高,全生育期越短,出苗期亦相应推迟;中温带向南纬度越低,全生育期越长,出苗期亦相应提早。同一纬度下,随着海拔的增高,全生育期随之缩短,出苗期亦相应推迟。

(二)生长发育

1地下部器官

(1)根

秋播或春播已完成后熟的种子,于4月中、下旬发出胚根伸入土中形成幼主根,接着在幼主根上长出幼支根。幼主根和幼支根中以含水为主,并呈半透明状,后渐木栓化。5—6月为主根伸长期,此后为主根生长旺盛期。根长可达5cm,并长出20—30条幼支根。6月上旬开始幼主根上部逐渐木栓化,至7月上旬形成白色主根。8月上旬幼支根开始木栓化,其中大部分失水脱落,少数成为白色支根。在主、支根木栓化时,其部分须根根毛随表皮脱落而更新。

从二年生开始,主、支根伸长变粗,须根发达,构成基础根系。此后,随着年生的增长,人参根系逐年发育、伸长、加粗、增重,形成主、支、须根发育均衡完备的根系。6年生人参根,主根长可达6cm以上,直径可达2cm以上,一般有2—3条支根,数十条须根,根全长可达35cm左右。一般平均单根鲜重约50—80g,有达300g以上者。据测定,四至六年生人参根的年增长量,一般随年生的增长而增加(表14—1)。

表14—1 二至六年生人参根的年增长量

据研究,多年生人参一年中生长的过程呈现S型曲线变化(图14—2)。人参出苗后,地上部器官开始生长,主要消耗参根中贮藏的营养,根重渐减,至出苗后的20—25天,参根减重达最低值;此阶段应特别注意提高参畦土壤温度,避免土壤湿度过大,促进出苗,防止烂根。人参进入开花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期,参根增重似直线增长,至出苗后的126—130天,即人参枯萎前,参根增重达最高值;此期应特别注意调光、供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满足人参生长对光、水、肥的需要。人参地上部枯萎后,参根不再增重,因呼吸消耗反而逐步减轻重量。

图14—2 四至六年生人参根生长曲线

(丁希泉等,1985)

人参根在一年的生长过程中,各时期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据测定,四至六年生人参根的生长速度均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出现于出苗后的2—25个月的时期内(图14—3),而高峰期前后的40天范围内,人参根的生长速度基本接近最大生长速度的水平。此期应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人参生育健旺,提高光合效率。

图14—3 四至六年生人参根生长速度曲线

(丁希泉等,1985)

人参的根属于下缩型,或称收缩根,主根每年收缩,并把根茎往下拉,根茎1年长多长便拉下多深,而使根茎端部的越冬芽经常藏于土中。

因此,人参的生活型属于地下芽植物。由于主根具下缩特性,致使主根上产生环状横纹,并随年生而增加。下缩从主根上部开始,随年生增加,逐渐扩展到主根的中、下部。因此,生长年龄越大的人参,纹越细密而深,并多呈螺丝纹。

(2)根茎

或称地下茎,着生于主根端部,是主根连接地上部器官的枢纽。根茎上有越冬芽,每年春季抽出地上枝,秋季枯萎留下茎痕。茎痕的多少是判断人参生长年龄的重要依据。每个茎痕的外缘有一潜伏芽突起。在主根系生长不利或受害感病的情况下,根茎一般可长出1—5条不定根,起主根吸收和贮藏营养的功能。根茎的大小和形状与参龄、主根深入力和方向、生长环境及栽培条件等密切相关。根茎常为多年生植物所共有;根茎的形成是越冬及对其他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根茎不仅是人参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而且是营养物质贮藏的地方。

(3)越冬芽

除由种子播种发芽长出的一年生苗外,二年生以上的人参植株(地上枝)都是由越冬芽生长发育形成的。着生于根茎端部的越冬芽,被以三枚白色芽鳞片。芽鳞腋内包有一个已完全分化的地上枝的芽原始体,当春季温度适宜时,越冬芽开始萌发,约经8—10天便可长出完整的地上枝。在鳞片腋内,在已完成分化的主芽两侧基部,各有一很小的圆锥状突起。一个是越冬芽原始体(较大,靠近茎痕一边),当春季地上枝抽出后,约从6月份开始分化,至7月中、下旬肉眼可见增大,冬前形成越冬芽,越冬后翌年春季抽出地上枝。另一个是休眠芽的原始体,系由一小群分生组织构成,很少分化,并位于前者的对面。当春季越冬芽抽出地上枝时,它位于其茎的基部;当秋季地上枝枯萎时,它留在茎痕边缘,处于休眠状态。这种休眠芽原始体每年茎痕残留一个。如果冬春期间,越冬芽由于某种原因受害时,这年便不能发芽长出地上枝来,再由越冬芽原始体形成新的越冬芽,越冬后于第三年长出地上枝来。如果不仅越冬芽受害,其中的越冬芽原始体也受害,则休眠芽原始体进行分化,形成越冬芽。如果整个越冬芽受害时(包括越冬芽和休眠芽原始体),将由最近的一年及二年以上的茎痕休眠芽原始体发育成几个新的越冬芽,翌春相应抽出1—3或更多的地上枝来。人工搿芽促进形成多茎参,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越冬芽原始体发育成正常的越冬芽,即在适宜温度下可以萌发的越冬芽,必须通过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是高温阶段或称形态后熟阶段,温度为18—20℃,时间约为4—5个月,略与夏季自然条件相一致。在此阶段,越冬芽原始体发育成具有茎、叶和花序雏形体的越冬芽。

第二是低温阶段或称生理后熟阶段,需要温度为2—3℃,时间为4个月。经过分化成型的越冬芽,还必须通过低温后熟阶段,方能萌发出苗。

未经低温阶段的越冬芽,应用100ppm赤霉素液浸12小时,可代替低温作用,促进后熟,提早出苗。一般处理后约经20—30天便可出苗。

2地上部器官(

1)茎是人参地上部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主要营养器官。人参的茎每年春季抽出,秋季枯死脱落。一年生的茎(实为叶柄)由种子发出;至二年生开始均由越冬芽发出。人参一般单茎,少有二茎、三茎或四茎者。一般认为,茎数的多少,与遗传性及气候、土质、年生、栽培地区和条件有关;降水量多的地区,易产生多茎。采用人工搿芽法可促进多茎的形成。人参的茎随年生的增加而增长、增粗。

(2)叶

是人参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及蒸腾作用的重要营养器官。随年生的增加,叶片数增多,叶面积增大。但在同一年生不同株间或不同栽培区,叶子发育程度多不一致。一般一年生叶面积为10—30cm2;至五、六年生一般可达1500cm2左右。比一般作物增长缓慢,且小。

人参属阴性植物,不耐强光,如果光照过强,在生长特征上如叶子状态、叶子大小和叶色等则表现出明显的适应现象和生长抑制作用。光强达60klx或50klx且持续时间较长时,表现为叶子竖起(即叶子伸展角度变小)、叶片呈卷曲状态(叶片两半沿中脉卷合),整个植株表现向光倾斜(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略与最大直射光照时的太阳方位相一致),叶色变淡等等。这样可避免吸收过多的日光能,以减少叶面蒸腾或不使叶温剧烈增高而免于受害。如果强光照射时间过长,叶温达30—33℃时,叶片就会出现日灼烧(俗称日烧),枯萎脱落。因此,人参必须搭荫棚栽培。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为茎高变短,叶片变小(表14—2)。

表14—2 不同光状况对人参植株的生长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随着光照强度增高,叶子由浓绿或绿色变为淡绿或黄绿色,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以减少光量的吸收,避免过热而灼烧(表14—2)。

春季人参出苗时,叶子小而皱缩,之后逐渐展开,于展叶后一个月内(6月上旬至7月上旬)叶面积迅速扩大,此后很少扩展;叶片数既定,也不再增加。

(3)花

是人参的重要繁殖器官。人参的花芽在越冬芽分化时形成。一般三年生开花,少有二年生开花者。伞形花序的小花,随年生而增多,由十余朵至数十朵。

人参开花时,花序外缘先开,逐次向中心开放。每一花序的开花日数,少则需5天,多则需15天,一般为8—10天。每一朵花开放的时间,晴天需23—48小时;雨天需30—60小时。一日内,以7—13时开花频率最高。天气条件对开花很有影响。晴天高温开花多;雨天低温开花少。一般气温在17—20℃、相对湿度40—45%时,开花最多。

人参属于常异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品种退化,但另方面在良种选育及繁育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异交,以免影响品种纯度。

(4)果实

人参果实成熟时子房壁内层木质化而形成坚硬的内果皮;子房壁外层变为肉质的红色果肉。每一果实内含二粒种子。五年生人参单株可采果实4—5g;果实出籽率(干重)为20—25%左右。

(5)种子

人参种子属于胚构造发育不完全类型。新采收种子的胚很小,仅由少数胚原细胞组成,长约03—04mm,宽约025mm,胚面积约为0075mm2;胚乳长约5—6mm,宽约4mm,胚乳面积为胚面积的266倍。胚为锁形或半月形,位于胚乳腔中。因此,人参种子必须经过后熟过程,才能发芽出苗。后熟过程可分为胚的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时期。在胚的形态后熟期,胚原细胞在适当的水分、温度和氧气的条件下,逐渐分化、增大,胚长达10—13mm时,种子开始裂口,胚长达30—45mm时并分化出具有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的胚,形态后熟期基本完成(图14—4)。

图14—4 人参种子剖面图

1新采收的人参种子 2完成形态后熟的人参种子

人参种子完成形态后熟后,即使在适宜的发芽条件下也不发芽,还必须在低温条件下通过生理后熟期。此期形态上不发生任何变化,仅是胚体增大。

人参种胚形态后熟期需要18—12℃的变温,时间3—4个月;生理后熟期需2—4℃低温,时间2—3个月。种子后熟过程具有严格的顺序性,前期完不成,后期便不能进行;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完成后熟的种子,一般胚长达50—55mm,或胚率(胚长/胚乳长×100)达100%时,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子便发芽出苗。

人参种子的后熟过程,种子内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胚形态后熟初期,细胞解糖酶、蛋白质水解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低,随着胚的生长逐渐提高。胚进入生理后熟阶段,各种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胚乳和胚内出现细胞色素氧化酶,并集中于根尖部。

应用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人参种子胚后熟,打破休眠。据朱桂香报道,人参种子催芽处理前,应用40ppm赤霉素浸种36小时,可使催芽时间至少缩短30—40天。据研究,应用赤霉素50ppm或100ppm浸种24小时或12小时,激动素50ppm或75ppm浸种96小时、100ppm和200ppm浸种24小时可代替低温,促进胚的生理后熟,时间缩短一半。

(三)光合特性

人参属于C3植物。研究表明,人参的δ13C为-2680;PEPCase活性为1433μ/mg port·mim;CO2补偿点为80—102ppm;其光合速率最大值为1081/mgCO2/dm2·h;没有典型的C4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特征。光合的日变化,一天中自上午9时至下午15时人参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合的年变化,一年中开花期和绿果期人参的日均光合速率最高。四年和五年生人参的年总光合率(PT)和年经济光合率(PE)及PE/PT(%)值最高。人参单株叶面积与参根的年增长量无明显相关,因此,人参宜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光

人参为阴性植物,对光的要求较为严格。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人参的发育、产量和质量。人参的光补偿点约400lx,由400lx至10klx,人参光合速率似直线上升多由10klx至33klx,人参光合速率增高缓慢(图14—5)。

图14—5 人参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强度

(王铁生,1983)

人参生育的最适光强,一般随纬度增加而提高。低纬度地区为7—10klx;高纬度地区为10—22klx。同一纬度或地理生态条件下,年生和生育季节的不同,要求的最适光强亦有不同。

2温度

人参属温带植物。喜温和或冷凉气候,在年平均温度24—139℃、≥10℃积温为1800—3800℃、年降雨量500—2000mm的气候条件下均可栽培。在亚热带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广西资源县同乐大队药材场(北纬26°3′,东经110°38′海拔1450m,年平均温度131℃、福建德化县戴云山九仙山参场(北纬25°43′东经118°06′海拔1650m,年平均温度12℃、云南丽江地区鲁甸拉美荣高山药物试验场(北纬27°09′、东经99°28′,海拔2350—2950m,年平均温度7—8℃,等单位也都引种栽培成功,并有相当栽培面积。

人参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2—15℃;最低温度为4—6℃;最高温度为30℃。人参不同生育期要求不同的温度(表14—3)。人参出苗期,温度高,上升快,有利出苗。展叶期温度低,展叶期持续时间长。气温低于15℃很少开花,超过25℃时开花率下降。

表14—3 人参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要求

生育期遇温度过高过低,对人参生育和光合功能器官都有不良的影响。夏季高温干旱,易发生茎叶日烧或萎蔫枯死。人参对轻霜(气温-3℃)有一定抵抗力;气温低于-5℃的严霜便受冻害。人参越冬休眠期,多因防寒不当,土壤温度骤变,会使越冬芽产生融冻型冻害,俗称缓阳冻。冻害发生前后,越冬芽受旱害、湿害、病菌侵染、机械损伤及土壤窒息等影响,便会促成冻害发生或加重冻害损伤。因此搞好越冬防寒和越冬管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防旱、排涝、防风、土壤消毒及栽优质参苗等,便可避免或减轻冻害的发生。

3水分

水是人参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又是利用其他生活条件如光、热、养分及空气等的重要条件和介质。掌握人参的生理生态需水规律,满足其生命周期中水分代谢的供求平衡,是获得人参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

水分是人参种子催芽和后熟的首要条件。人参种子的吸水率为种子重的30—50%,故催芽前需充分使之吸水。种子后熟期砂藏的湿度为10—24%。种子吸水不足,影响催芽进程;水分过大,影响种子呼吸,而产生烂种。

人参不同生育期、不同年生需水情况不一。出苗展叶期,气温偏低,叶面蒸腾强度弱,需水不多;展叶后气温升高,叶面积迅速增大,根系不断伸长(6—7月)、增粗(7—9月),生理生态需水增多。生育期中不同土壤水分对人参植株生育状况有一定影响。在适宜水分比在水分不足(60%以下)或过湿(100%)条件下,有利于叶子生长,叶面积增大,叶片加宽。

生育期土壤水分大小对人参干物质的积累有重要影响。土壤相对含水量达80%以上,有利于人参生育和参根增重,从而干物质积累快,生物产量高,经济系数也大;生育的全期或中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达100%时,或在60—80%时对人参干物质积累也有不利影响;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60%,则会严重影响参根增重,甚至减产。说明人参是一种怕干植物。全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人参光合速率最高为43CO2mg/dm2·h,故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总之,人参属于中生阴性植物,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全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的条件下,人参生育健壮,光合速率高,参根增重快,从而产量高,质量好;土壤水分不足时(60%)参根多表现烧须;土壤水分过大时(100%),参根易发生烂根。因此,土壤水分失常是造成人参减产的重要原因。休眠期土壤湿度过大,多发生冻害。人参随年生增长需水量增多,抗旱性增强。土壤干旱,参根发育不良,轻则表现“烧须”,重则萎蔫死亡。

据测定,人参的蒸腾强度为625g/h·m2,蒸腾系数为168,蒸腾效率为6。全生育期总需水量为135kg/m2。人参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腾发量和需水模系数如图14—6和表14—4。人参的日需水量和阶段需水模系数,是制定人参的灌溉制度和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人参出苗期和开花期的日水分腾发量最大,此阶段满足人参生理生态需水至关重要。

图14—6 人参不同生育阶段日水分腾发量

(王铁生等,1987)

表14—4 人参需水模系数

4矿质营养

人参叶面积有限,生长2年单株平均叶面积为059dm2;生长4年为548dm2;生长6年为1364dm2;光合速率低,一般为6—9CO2mg/dm2·h。生长缓慢,栽培人参平均年增重为6—9g;野生人参仅为1—15g,高者可达3g。因此,人参对矿质营养的需要量要比一般栽培作物低。与碳素相比,矿质元素在人参体中虽然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它却是建成人参躯体和活跃生理机能的重要基础。据于得荣报道,人参植株内含有27种无机元素,平均含量在1000ppm以上的有Ca、K、S、N及Mg;平均含量>100—1000ppm的有P、Na、Fe及A1;平均含量>10—100ppm的有Zn、Ba、Sr及Mn;平均含量>1—10ppm的有B、Ti、Cu、Cr、As及Sn;其余<1ppm的有Pb、Ni、V、Li、Mo、CO、La及Gd(表14—5)。由此可见,人参对三要素的吸收比例约为N∶P∶K=2∶1∶44;人参对Ca的吸收约为K的14倍;Ca、S、Mg、Fe、Al、Zn、Ba、Mn及B等在人参地上部含量较高;而N和P则在根部含量较高。这些可作为人参科学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表14—5 人参植株内所含的无机元素(单位:ppm)

〔注〕取10株平均,重复二次。氮元素用自动定氮仪。

5pH

人参喜微酸性土壤,pH45—58对人参生育最好,pH65以上对人参生育不利。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

我国人参栽培历史悠久,但迄今为止尚没有由育种部门通过各种育种手段按科学方法人工创造的育成品种。东北是我国人参主产区,在产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而形成了一些所谓农家品种或地方品种,如“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等,主要依据根的形态特征相区别并命名;此外,在生产中尚可发现不同基因型的表现型如“黄果种”(pprrhh)和“青茎种”(PPRRHH)等不同类型。据兰进报道,“大马牙”等4个地方品种在形态特征和总皂甙含量上有明显差异(表14—6)。“木马牙”生长快,产量高,总皂甙含量亦高;“二马牙”次之;“长脖”和“圆膀圆芦”生长慢,产量低,总皂甙含量也低。也有的研究者报道,上述4个品种在总皂甙含量上没有明显差异。目前,生产中栽培的人参是一个复杂的混系。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对主产区6个县的国营参场调查表明,人参不同品种的混杂现象相当严重,其中“大马牙”占总产量的445%,“二马牙”占400%,“长脖”占88%,“圆膀圆芦”占27%,其余占40%。人参产区可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栽培特点,对混杂群体进行选优提纯,从中选择具一定经济价值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适应本地自然和生产条件栽培的地方品种进行栽培。据孙先报道,吉林省辉南县参场,从生产苗田中选优提纯“大马牙”品种大面积栽培,获得明显增产增收效果。8500m2良种田单产155kg/m2,比一般田单产125kg/m2增产03kg/m2,增收10余万元。

表14—6 人参不同品种的形态特征

(二)栽培制

人参的栽培制或栽培法,大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播法,播种后不移栽,连续生长4—6年收获,其间疏苗1—2次。这种栽培制节约栽参用地、遮荫苫材及生产用工,人参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收益也都不低。辽宁省新宾县旺清门乡,1978年收获五年生700m2直播田人参单产2kg,等内参占76%,比移栽田增产70%,增收20%,费用降低73%。是今后发展方向。日本和南朝鲜均有应用。美国和加拿大栽培西洋参,也都采用直播法栽培。二是移栽法,设有苗田和本田,播种后栽培期多移栽1次,如“1、5制”(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简称BBP)为无色油状高沸点(bp370°C)液体,主要用作增塑剂。用作PVC的主增塑剂,与树脂相容性好,并与聚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硝酸纤维素等互溶性好,具有良好的耐污染性,塑化速度快、填充剂容量大、耐水和耐油抽出。BBP常与其它增塑剂配合,用于含大量填充剂的塑料地板、装饰材料及瓦楞板等。可获得具有良好透明性和光滑表面的制品,还用于压延法制泡沫人造革[1,2]。

合成BBP一般采用以下两步反应:

其中的关键在于反应(2),因单丁酯钠盐溶于水,而氯化苄不溶于水,与之成为两相,从而使反应难以进行。传统方法是在无水条件下或选择适当溶剂使之反应[3], 但无水操作给生产带来一定麻烦,采用溶剂也使操作较复杂、且产率不高。为此,不少人研究了采用相转移催化剂达到较佳效果[4-6]。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再作了较全面试验,分别采用季铵盐(新洁而灭、四丁基氯化铵及自制的新型相转移催化剂壳聚糖季铵盐)、叔胺(三乙胺、三丁胺及三辛胺)、三相催化剂(三甲基苄胺树脂及二甲基苄胺树脂)等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得到较佳结果。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品。折光率用上海光学仪器厂的WZS-1型阿贝折光仪测定。含量用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BBP分子结构用岛津-8300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证明。其它指标按GB1666-81,GB1668-81,GB1671-81所规定的方法检验测定。

12 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钠盐的制备

在装有电动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250ml四口烧瓶中,按1:103摩尔比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和丁醇, 在100-110°C搅拌反应2h, 然后冷至50-60°C,缓慢滴加30%NaOH溶液,调节pH至75-8,即得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钠盐的水溶液。

13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的合成

在上述反应液中加入氯化苄(1摩尔邻苯二甲酸酐加105摩尔氯化苄)及一定量的相转移催化剂,在100-110°C搅拌反应3h,冷至60°C,加适量水搅拌片刻,再用分液漏斗分去水层,用水洗涤有机层,分出有机层,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收集220-222°C(6665Pa)之馏分即为产品BBP,然后按上述方法检测合格后,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基准计算BBP的产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物摩尔比的确定

固定反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的用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的原料摩尔比对产物BBP产率的影响,优选出单酯化时邻苯二甲酸酐与丁醇的摩尔比为1:127,邻苯二甲酸酐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为1:110。

22 反应条件的优选

固定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3h,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反应温度及pH对单酯化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温度在105±5°C、pH 85-9为佳;固定反应物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邻苯二甲酸酐摩尔量的3%,在105±5°C反应,考察反应时间对BBP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时间以25h为佳;固定反应物的摩尔比,在105±5℃反应25h,考察相转移催化剂品种、用量对BBP产率的影响,得出不同类型催化剂其用量变化较大(详见下述)。

23 用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BBP

曾采用三种季铵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BBP:新洁而灭(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四丁基氯化铵,自制的壳聚糖季铵盐。其共同特点是:均具有水溶性,其季铵盐阳离子既溶于水相也溶于有机相,故可载负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钠盐的阴离子越过界面进入有机相与氯化苄反应生成产物BBP,而季铵盐阳离子能回到水相中重复上述过程,从而起到液-液相转移催化作用,此过程如斯托克斯(Starks)相转移催化循环图[7]所示:

图中季铵盐阳离子Q+ 相当于本文中或或壳聚糖的季铵阳离子;R-X相当于C6H5CH2Cl,MNu相当于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钠盐,RNu相当于产物BBP。

试验得出:当新洁而灭用量为邻苯二甲酸酐的35%(mol)时,产物产率最高达96~97%,可见,新洁而灭是合成BBP的高效无毒的相转移催化剂,可用于工业生产。当四丁基氯化铵用量为邻苯二甲酸酐的8%(mol)时,产物产率最高达901%,说明该催化剂也是合成BBP的有效催化剂,由于季铵离子中碳链较短,催化效率不及新洁而灭强,这与Horriott和Picker所总结的规律[7]基本一致,但四丁基氯化铵不仅用量比新洁而灭多一倍,而且价也贵得多,故不适合工业生产。采用壳聚糖季铵盐时,BBP产率可达82%,预计,它将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出现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有机物的反应中,前景可喜。

24 用叔胺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BBP

曾采用三种叔胺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BBP:三乙胺、三丁胺和三(2-乙基)己胺。用量分别为邻苯二甲酸酐摩尔量的12%、8%、6%,在105±5°C反应3h,产物最高产率分别为831%、90%、95%。此类系非荷电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实际上叔胺与卤烃就地形成季铵离子而起到催化作用[8]。低级叔胺(如三乙胺等)碳链短,分子中憎水基所占比重不大,形成季铵阳离子后不仅把反应质点阴离子带到有机相进行反应生成产物,而且有可能将少数水分子亦带到有机相,从而使少数产物分子水解,因而催化效果不及高级叔胺,产物产率也不及高级叔胺。高级叔胺碳链较长,亲水性较差,很难将水分子带到有机相,这就避免了产物水解,这与上述三种结果相一致。

25 三相催化剂合成BBP

曾采用三甲基苄胺树脂(PSTM)、二甲基苄胺树脂(PSDM)合成BBP,产物产率79-82%。这类催化剂是将季铵离子固载化到高聚物载体上:Poly-C6H5CH2R2Cl-,它不溶于水相也不溶于有机相。反应体系为液-固-液的三相相转移催化体系。与上述液-液相转移催化作用相比,增加了反应的内外扩散阻力,故催化效果不及相应的叔胺。但这类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因而易重复使用,生产操作方便、且废水少。

3 结论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BBP的较佳摩尔比为:邻苯二甲酸酐/丁醇/氯化苄=1/127/110;反应温度105±5°C,PH 85-9,反应时间25-3h;不同催化剂其用量略有不同。诸类催化剂中,以新洁而灭较佳,价廉、高效、无毒、产物得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壳聚糖季铵盐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据笔者试验结果,亦是合成BBP的有效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前景可喜;叔胺类中以高级叔胺较为有效,但价较贵,且有一定毒性;三相催化剂可用于BBP合成,但效果不及前二者,其优势在于反应后处理分离容易、易重复使用,因而生产操作较为方便。

潮湿敏感性元件的主题是相当麻烦但很重要的-并且经常被误解的。由于潮湿敏感性元件使用的增加,诸如薄的密间距元件(fine-pitchdevice)和球栅阵列(BGA,ballgridarray),使得对这个失效机制的关注也增加了。当元件暴露在回流焊接期间升高的温度环境下,陷于塑料的表面贴装元件(SMD,surfacemountdevice)内部的潮湿会产生足够的蒸汽压力损伤或毁坏元件。常见的失效模式包括塑料从芯片或引脚框上的内部分离(脱层)、线捆接损伤、芯片损伤、和不会延伸到元件表面的内部裂纹等。在一一些极端的情况中,裂纹会延伸到元件的表面;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元件鼓胀和爆裂(叫做“爆米花”效益)。

IPC-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制订和发布了IPC-M-109,潮湿敏感性元件标准和指引手册。它包括以下七个文件:

IPC/JEDECJ-STD-020塑料集成电路(IC)SMD的潮湿/回流敏感性分类

IPC/JEDECJ-STD-033潮湿/回流敏感性SMD的处理、包装、装运和使用标准

IPC/JEDECJ-STD-035非气密性封装元件的声学显微镜检查方法

IPC-9501用于评估电子元件(预处理的IC元件)的印刷线路板(PWB,printedwiringboard)的装配工艺过程的模拟方法

IPC-9502电子元件的PWB装配焊接工艺指南

IPC-9503非IC元件的潮湿敏感性分类

IPC-9504评估非IC元件(预处理的非IC元件)的装配工艺过程模拟方法

原来的潮湿敏感性元件的文件,IPC-SM-786,潮湿/回流敏感性IC的检定与处理程序,不再使用了。

IPC/JEDECJ-STD-020定义了潮湿敏感性元件,即由潮湿可透材料诸如塑料所制造的非气密性包装的分类程序。该程序包括暴露在回流焊接温度接着详细的视觉检查、扫描声学显微图象、截面和电气测试等。

测试结果是基于元件的体温,因为塑料模是主要的关注。`标准的回流温度是220°C+5°C/-0°C,但是回流试验发现,当这个温度设定为大量元件的电路板的时候,小量元件可达到235°C。如果可能出现更高的温度,比如可能出现小量与大量元件的情况,那么推荐用235°C的回流温度来作评估。可使用对流为主、红外为主或汽相回流设备,只要它可达到按照J-STD-020的所希望的回流温度曲线。

下面列出了八种潮湿分级和车间寿命(floorlife)。有关保温时间标准的详情,请参阅J-STD-020。

1级-小于或等于30°C/85%RH无限车间寿命

2级-小于或等于30°C/60%RH一年车间寿命

2a级-小于或等于30°C/60%RH四周车间寿命

3级-小于或等于30°C/60%RH168小时车间寿命

4级-小于或等于30°C/60%RH72小时车间寿命

5级-小于或等于30°C/60%RH48小时车间寿命

5a级-小于或等于30°C/60%RH24小时车间寿命

6级-小于或等于30°C/60%RH72小时车间寿命(对于6级,元件使用之前必须经过烘焙,并且必须在潮湿敏感注意标贴上所规定的时间限定内回流。)

增重(weight-gain)分析(参阅J-STD-020)确定一个估计的车间寿命,而失重(weight-loss)分析确定需要用来去掉过多元件潮湿的烘焙时间。J-STD-033提供有关烘焙温度与时间的详细资料。

IPC/JEDECJ-STD-033提供处理、包装、装运和烘焙潮湿敏感性元件的推荐方法。重点是在包装和防止潮湿吸收上面-烘焙或去湿应该是过多暴露发生之后使用的最终办法。

干燥包装涉及将潮湿敏感性元件与去湿剂、湿度指示卡和潮湿敏感注意标贴一起密封在防潮袋内。标贴含有有关特定温度与湿度范围内的货架寿命、包装体的峰值温度(220°C或235°C)、开袋之后的暴露时间、关于何时要求烘焙的详细情况、烘焙程序、以及袋的密封日期。

1级。装袋之前干燥是可选的,装袋与去湿剂是可选的、标贴是不要求的,除非元件分类到235°C的回流温度。

2级。装袋之前干燥是可选的,装袋与去湿剂是要求的、标贴是要求的。

2a~5a级。装袋之前干燥是要求的,装袋与去湿剂是要求的、标贴是要求的。

6级。装袋之前干燥是可选的,装袋与去湿剂是可选的、标贴是要求的。

元件干燥使用去湿或烘焙两种方法之一。室温去湿,可用于那些暴露在30°C/85%RH条件下少于8小时的元件,使用标准的干燥包装方法或者一个可以维持25°C±5°C、湿度低于10%RH的干燥箱。

烘焙比许多人所了解的要更复杂一点。对基于级别和包装厚度的干燥前与后的包装,有一些烘焙的推荐方法。预烘焙用于干燥包装的元件准备,而后烘焙用于在车间寿命过后重新恢复元件。请查阅并跟随J-STD-033中推荐的烘焙时间/温度。烘焙温度可能通过氧化引脚或引起过多的金属间增生(intermetallicgrowth)而降低引脚的可焊接性。不要将元件存储在烘焙温度下的炉子内。记住,高温托盘可以在125°C之下烘焙,而低温托盘不能高于40°C。

IPC的干燥包装之前的预烘焙推荐是:

包装厚度小于或等于14mm:对于2a~5a级别,125°C的烘焙时间范围8~28小时,或150°C烘焙4~14小时。

包装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对于2a~5a级别,125°C的烘焙时间范围23~48小时,或150°C烘焙11~24小时。

包装厚度小于或等于40mm:对于2a~5a级别,125°C的烘焙时间范围48小时,或150°C烘焙24小时。

IPC的车间寿命过期之后的后烘焙推荐是:

包装厚度小于或等于14mm:对于2a~5a级别,125°C的烘焙时间范围4~14小时,或40°C烘焙5~9天。

包装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对于2a~5a级别,125°C的烘焙时间范围18~48小时,或40°C烘焙21~68天。

包装厚度小于或等于40mm:对于2a~5a级别,125°C的烘焙时间范围48小时,或40°C烘焙67或68天。

通过了解IPC-M-109,潮湿敏感性元件标准与指引手册,可避免有关潮湿敏感性的问题。

少一些普通工艺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642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