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现有黄牛近500多万头,其中繁殖母牛200多万头,除少数地方良种外,一般黄牛均具个体小、生长发育慢、饲养周期长、产肉性能差的缺点,必须与引进的良种肉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后代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杂交方式:
1.经济杂交
经济杂交是利用两个不同品种的公、母牛交配所产的杂种一代牛,直接用来育肥。
例如,常用的利木赞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西门塔尔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等,利用杂交一代进行育肥,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共同点是繁殖率高,早熟,增重快,耐粗饲和适应性强等。
如山东大量利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杂交,据测定,杂种一代育肥期内日增重877克,屠宰率为569%,净肉率达436%,再有瑞士褐牛与本地牛杂交,杂种一代在育肥期内平均日增重941克,屠宰率为561%,净肉率达43.0%。
在同样条件下,本地黄牛育肥,日增重为768克,屠宰率为542%,净肉率为401%。
经济杂交方法在我国养牛生产上已广泛加以应用。
2.轮回杂交
轮回杂交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进行杂交,这样能始终保持对后代杂交优势的利用。
这种杂交方法已在国外广泛应用,近几年又有新的进展,我国也开始在在产上应用。
(1)两品种轮回杂交t这种方法又叫两品种交叉杂交。
例如将本地母牛分成两群,一群用利木赞牛配种,另一群用夏洛来公牛配种。
利用杂交优势把所产公犊育肥出售,把杂种母犊留种到配种年龄时用另一品种公牛配种,即本地牛与利木赞产的母犊,育成后与夏洛来公牛进行配种,本地母牛与夏洛来公牛产的母犊,育成后与利木赞公牛配种。
这样反复轮回杂交,其优势得以利用。
但轮回杂交反复进行之后,杂交优势有所下降,在生产中应引起注意。
(2)三品种轮回杂交:这种方法又叫三品种交叉杂交。
就是把两品种杂交得到的杂种母牛,再用第三个品种公牛配种,所生后代继续轮回杂交。
例如。
西门塔尔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所产的后代母牛与利木赞公牛配种,杂交的后代母牛再与夏洛来公牛配种,而后夏利西的杂种后代再与西门塔尔公牛配种,这样进行轮回配种,以保持杂交优势。
但第四代杂种以后,杂种优势有所下降。
要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必须保证公牛与杂种母牛没有血缘关系。
3.导入杂交
导入杂交又叫改良杂交。我国地方良种牛较多,但大部分地方良种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针对某品种牛的缺点或不足,从具有这方面优点的肉用良种牛导入一个血液,以纠正其缺点或不足,使品种特性更加完善,这种方法叫导入杂交或叫改良杂交。例如,鲁西黄牛是我国有名的地方良种牛之一,但作为肉用其显著的缺陷是臀部穷,载肉量低。为了改变此缺点,以利木赞牛与之杂交,导入1/2、l/4、1/8血液后,鲁西黄牛的后躯得到明显改善,臀部丰满,着肉力增强,大大提高丁鲁西黄牛的产肉性能。
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与膨化玉米粉的特点
仔猪早期断奶后常常出现食欲降低、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低、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腹泻等现象,最终表现为生长抑制,即所谓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断奶仔猪消化能力差,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还不完善,对玉米日粮的消化率仍然较低 。膨化玉米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并且提高了淀粉糊化度等特点,不仅色、香、味俱佳,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尤其能很好的改善幼畜这些断奶应激问题,因而膨化原料的使用是促进仔猪生长的有效途径 。
新生仔猪消化酶相对活性的变化
新生仔猪消化酶活性变化很大,初生时乳糖酶活性很高,出生两周后达高峰,然后迅速下降;胃蛋白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等活性较低,随日龄增加而增加;28日龄后胃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等活性显著增加;断奶时,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断奶两周后消化酶活性开始恢复。新生仔猪尚未分泌非淀粉类多糖化合物(NSP)降解酶,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和降解能力很弱 。
膨化玉米粉能够促进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发育
章红兵等(2010)研究指出,仔猪断奶后14 d,与普通玉米组相比,饲喂52%膨化玉米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降低了空肠中段的隐窝深度,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后段和回肠的黏膜厚度。断奶后28 d,与普通玉米组相比,膨化玉米组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的黏膜厚度 。
膨化玉米粉减少断奶仔猪腹泻
章红兵等(2010)研究指出,仔猪断奶后饲喂饲喂52%普通玉米组的腹泻率为1376±301%,而饲喂52%膨化玉米的腹泻率为317±112%。仔猪饲喂普通玉米的腹泻指数为395±062%,而饲喂膨化玉米组为123±033。所以,仔猪饲喂膨化玉米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 。
膨化玉米粉提高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
王潇(2005)等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指40%和60%膨化玉米组的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膨化玉米组;60%膨化玉米组的粗淀粉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3组;各组之间在干物质、总能和粗蛋白质消化率上没有显著差异总之,膨化玉米添加量为60%时仔猪的消化率最佳 。
膨化玉米提高仔猪采食量
膨化玉米粉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并且色、香、味俱佳。适口性好,诱食性强,提高仔猪的采食量 。
膨化玉米粉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
唐志高等(2009)研究指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7%的膨化玉米能有效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并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
施学仕等报道了添加膨化玉米能使早期断奶仔猪日增重提高8%、日采食量提高6.93%,40日龄后效果不显著 。
王潇(2005)等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指出与普通玉米对照组相比,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0%、40%和60%)都显著提高了0~14d的平均日增重;60%的膨化玉米组0~14d和0~28d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0~14d的料重比显著降低,但不同添加量间无显著差异;从平均日采食量来看,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总之 ,膨化玉米添加量为60%时仔猪的生长性能最佳 。 膨化生产的高温使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全部杀死,大幅度提高例了饲料的的卫生指标。
一、立项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动物食品的消费,要求养殖业的产品质量有空前提高。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关注的重点是食物的安全性,要求畜产品无污染、无残留、优质、安全、营养。传统畜牧业是靠大数量、低水平,以牺牲环境和消耗资源作为代价而发展,且畜产品内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农产品和国家行业标准近700个,安全畜产品生产标准对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以及畜禽饮用水),生产操作规程(添加剂、兽药、农药、化肥使用准则),产品标准以及包装标准都作了相应要求,但安全畜产品合格率仍然不尽人意。农业部食品检测中心(成都)对来自川、陕、云、贵、藏、蒙等地区93-97年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畜产品进行抽检,乳粉平均合格率仅为703%,肉制品合格率96年度仅为833%;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水分、微生物、杂质、有毒有害元素,其他没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畜产品情况就更加复杂,主要是农残(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害元素(以重金属为主,有机砷制剂预防疾病促生长造成环境污染,添加高铜、高锌促进生长)、兽药残留(抗生素为主)、添加剂与污染物类(色素、甜味剂、防腐剂、黄曲霉素、苯并芘等为主)、病原微生物(以大肠杆菌为主),导致畜产品出口数量只占总产量的1%,中国在2000年3月份之前的6个月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杂质、食品卫生、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沙门氏菌等卫生问题被美国FOA扣留。纵观同类食品工业的产品现状,与入世后国际食品市场的要求与标准相距甚远,这与我国农业大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生猪生产在农业经济中占很大比例,且养猪生产技术在不断兴起;但都只是从局部进行技术创新,没有把这些技术综合用于畜牧业生产,且养猪业都是以追求高饲料报酬、高生长速度,以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猪肉安全生产不能确保,所以必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无公害养猪生产技术要求猪肉无污染、无残留、优质、安全营养,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我国畜牧业发展必然之路。欧盟于1991年制定了《欧盟有机农业规定EEE2092191》法规,美国于1998年颁布了国家有机食品标准,日本农林水产省也于今年4月份颁布有机食品标识规定,我国天津、上海等地先后颁布了绿色畜产品生产标准,且国家饲料安全工程也以启动,所以发展无公害化养殖技术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和业界人士所共同期待的。必须合理使用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逐步减少直至取消药物饲料添加剂,使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有机微量元素、酶制剂、酸化剂、低聚糖类合理应用,都为无公害化养猪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食物消费上,越来越注重安全和质量。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有些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土地资源有限,为减少环境污染,宁愿不养动物而依赖进口,这种趋势只会有增无减,这样的时代背景,为我们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无公害猪用添加剂生产的应用国际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为发展安全、高效、优质的绿色养猪业,全面提升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市畜牧兽医站共同承担了《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研究》项目研究,该项目由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持,等同志参与,项目于2003年6月开始实施,至2005年3月已完成项目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二、课题目标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避免在猪日粮中有机砷、抗生素的添加,通过对功能性寡糖、有机微量元素、有机酸钙等在养猪生产中的综合使用,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利用率,解决了养猪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的问题。主要达到以下指标:
1充分利用本省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胴体品质,提高经济效益5%以上。
2猪肉达无公害标准,应达到NY/5029-2001标准。
315—90kg三元杂交生长肥育猪日增重725-775g,料肉比29:1以下。
4通过合理调制配方,减少了重金属铜、砷、锌以及N、P的排泄,使土壤板结程度降低,可间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因药残对人体的影响,有效推动畜产品安全生产。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措施
项目主要的研究内容为:
1减少重金属污染的添加剂预混料技术研究;
2前营养物质在添加剂预混料中的综合应用技术研究;
3适合无公害养猪饲料配方综合技术研究。
项目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根据猪生理特点,提供适宜饲料配方水平,利用平衡氨基酸合理调制配方,减少氮、氨和硫化氢的排出;同时配方上注意减少重金属对畜产品及环境的污染,使用鳌合或蛋白质结合形式的高利用率微量元素替代无机矿物元素,提高生产性能,利用益生素竞争排斥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以及作为有益微生物的特殊营养源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群增殖竞争性排斥病原微生物;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外源酶加强幼畜的消化能力,从而提高氮、磷及其他矿物元素的利用率,另外利用低聚糖类调控机体微生物区系,增强免疫力,逐步控制抗生素使用,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四、课题实际完成情况
通过对功能性寡糖、有机微量元素、有机酸钙等的综合利用,课题组研制出的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配方,在替代抗生素方面的技术基本成熟,达到了减少在饲料添加剂中使用药物对人体造成的残留危害,减少了生猪的氮、磷、钙等的排泄,降低了重金属过多排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1通过寡糖复配对仔猪生产性能、IgG水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在替代抗生素方面的作用研究:①果寡糖与甘露寡糖最好组合为果寡糖+甘露寡糖(030%+015%)或(045%+010%),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降低仔猪的饲料消耗。②果寡糖与甘露寡糖不同配比对仔猪腹泻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③聚糖能诱导各种免疫功能的活化,具有免疫增强剂的功效。④果寡糖与甘露寡糖联合使用在较大程度上可替代抗生素。
2有机微量元素对猪生产性能以及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有机微量元素的不同组合,按添加高铜和普通水平铜的赖氨酸盐以及赖氨酸亚铁、赖氨酸锌,与无机组相比,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有机高铜组提高了仔猪血清中的铜、铁、锌水平,降低了血清尿素氮水平,但差异不显著,且两个有机组之间,血清铜、铁、锌水平以及尿素氮水平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中等水平的有机铜组合即可以达到满足仔猪生长需要。
3.岛西神水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肉质、粪便中菌群以及血清水平的影响:饲用岛西神水组整体来讲,提高了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提高了肉的品质,极显著降低了仔猪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
4在临产前一周母猪日粮中开始添加润生源、钙酶(替代等量的碳酸钙),至哺乳结束,试验组母猪日粮不添加抗生素,试验组仔猪与对照组在腹泻率、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等指标上差异都不显著。但试验组腹泻率下降;日增重提高;料肉比降低。
5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钙酶与润生源,不添加有机酸、抗生素减半或不添加抗生素,①仔猪阶段,各个试验组均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钙酶与润声源联合使用能降低粪便中钙、氮、磷的水平;且所有含钙酶组,粪便中的钙水平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②中、大猪阶段能够明显提高中大猪的日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③钙酶与润生源联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抗生素在中大猪中的利用。
6 通过对有机微量元素、功能性寡糖、有机酸钙等的综合使用,①在15-90kg生长肥育猪阶段,日粮中不使用抗生素、有机砷等,试验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近,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略有下降。②试验组比对照组在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等指标方面有明显提高、降低了背膘厚度。同时,试验组比对照组猪肉的pH值有明显提高,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明显降低。肉色评分试验组为35分,对照组为25分有明显提高,大理石纹等级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7.试验组猪肉各项指标均达到无公害标准,同农业部无公害猪肉标准相比,允许残留的物质远低于农业部标准。
五、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在边试验、边推广阶段,通过向饲料厂或无公害养殖基地提供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用于生产过程中,无公害基地出栏的生猪经有关部门检测,全部符合无公害标准,结果表明该产品能适应养殖生产需求,且使用该产品后,生猪的胴体品质均有所提高,容易被屠宰场和顾客接受,相对价格高02元/斤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约5%。从推广以来,共向三个饲料厂(华达牧业有限公司、天龙饲料有限公司、正达饲料厂)和三个无公害养殖基地(畜牧良种场、畜牧良种场、银三角种猪场)提供约530吨预混料,累计新增产值22419万元,新增利税16122万元。
六、结论与应用前景
本项目在省科技厅、省农业科学院和广大养殖户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课题的研究任务,本项目的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本项目研究利用有机微量元素提高猪对微量元素的利用率,解决了养猪生产中因重金属排泄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引用氨基酸平衡模式,利用功能性寡糖、有机酸钙等,在养猪生产中的使用,降低了氮、磷、钙的排泄;同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日粮中不添加抗生素,可确保猪的生长性能基本和含抗生素日粮没有显著差异,避免因药残对人体的危害,为大力推广无公害养猪技术创造了条件,为今后研究猪用绿色饲料添加剂打下了坚实基础。
31在牛上的应用
张淑云等(2004)研究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组用党参、当归、益母草等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合,按1%的量加入精料中饲喂。结果发现,在观察期(4个月)内,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平均泌乳量多170kg增长79%,牛奶的乳脂率提高,并且降低了乳房炎的发生率。
刘春龙等人报道,给肉牛每日每头添加100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实验组肉牛每头日增重达15kg’,比对照组提高7241%,经济效益明显。
32在猪上的应用
陈小波等(2002)在猪20-30kg,30-70kg和70-110kg阶段,向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猪的血清IgG水平,分别提高了2375%、1766%、1479%;IgM水平分别提高了2504%、2281%、579%;IgA水平,分别提高了971%、1692%、1501%。IgG、IgM、IgA是猪体内参与体液免疫的重要抗体,它们在血清中的含量升高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
33在鸡上的应用
刘娟等(2003)用由神曲、山楂、陈皮、藿香、补骨脂等十味中药能改善蛋壳的品质,增强蛋壳的厚度、蛋壳百分率、蛋壳密度,减少破损率,增加产量,增加血清钙含量。伍昭燕用中草药去势添加剂(以芥籽、白胡椒、五味子、甘草为主要原料)对公鸡进行去势,经济效益可提高302%,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体重166g,提高增重率439%,料肉比降低044。汪德刚等(2004)选用5种中药组成添加剂配方加工后作为饲料预混料原料,代替抗生素和化学促生长物用于蛋鸡产蛋期饲料生产。用该中草药预混料所配制饲料饲喂蛋鸡,可显著降低热应激对产蛋性能的影响,显著降低鸡蛋的软蛋、破蛋、畸形蛋率,并延长蛋鸡产蛋周期。所生产的鸡蛋卵磷脂、铁、硒的含量升高,胆固醇含量降低,而且鸡蛋中重金属含量低,无抗生素残留。日本北海道家禽养殖研究所给出栏前四周的肉鸡在饲料中加3 %的桑叶粉,与不加桑叶的肉鸡比,肉质更嫩、香味更浓、感特别好。通过测定发酵鸡粪的氨气浓度,前者氨气浓度由40mg/kg下降到30mg/kg,臭气明显减轻。汪德刚等(2004)向40周龄海兰蛋种鸡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和05%的中草药添加剂,以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蛋种鸡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和05%的中草药添加剂分别提高种鸡产蛋率为38%和73%,提高种蛋的孵化率为19%和54%,提高种蛋受精率为08%和5%,明显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34在羊上的应用
中草药添加剂可以促进羔羊生长,提高绵羊产毛量。谷新利等人用由当归、川芎、熟地、黄芪、何首乌、白术、积克等成的中草药制剂“促生长散”饲喂育肥羔羊,分四次饲喂,每次每只羔羊每天饲喂量分别为:1-3天5g、30-32天15g、60-62天25g、90-92天35g,试验期120天,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羔羊日增重提高1576,屠宰率提高301%,饲料转化率提高1884。
35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中草药添加剂能促进鱼的生长。段铭等人报道,在鲫鱼饵料中添加1%由党参、黄芩、小茴香等8味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鲫鱼增长率提高215%。
36中草药添加剂在肉牛增重和育肥上的应用
中草药添加剂作为天然物质,可避免肉牛饲养中因采用抗生素、化学合成剂等形成的残留。据研究,一些中草药含有的生物碱、生物类黄酮、色素等有效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力、促进生长的作用。如用山楂、神曲、麦芽、谷芽、白术、厚朴、肉桂、砂仁、枳壳等中草药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又如用神曲、麦芽、莱菔子、使君子、贯众、苍术、当归、甘草等中草药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加入微量元素和人工盐等能显著提高肉牛的育肥效果;再如用山楂、当归、党参、白术、黄芪、王不留行、通草等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母牛进行饲喂,不仅可显著提高泌乳母牛的产奶量,增加哺乳犊牛的体重,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而且可有效地减少母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校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教学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各类试验、实习项目和易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直接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因而,我校多年来高度重视校园防火工作,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项预防工作的首位。预防校园火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学习消防知识是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课。
为了增强广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便于同学们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我们编辑了这本《中学生消防安全常识》。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火灾基本常识、灭火器基本常识、初起火灾扑救方法、人员疏散和火场逃生知识、消防知识问答等,并收集了校园火灾案例、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让中学生通过学习这本读物,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特点,掌握灭火、疏散、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预防校园火灾。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和中学生义务消防队提供了学习、宣传资料。我们期望,通过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同学做到“三懂三会”,即: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自救。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希望同学们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我校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俗称着火,系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具有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二)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例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raj,乙醚为O.19mJ,甲醇为0.215mJ。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而对于有焰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三)燃烧的类型
燃烧按其形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一般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种类型。
闪燃是物质遇火能产生一闪既灭的燃烧现象。
着火是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的现象。
自燃是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积热不散引起的燃烧。
爆炸是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
化学爆炸是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
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通常是以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方式向外传播的。
(四)火灾的定义
火灾系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大多数是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三个方面。一是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含放火);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三是工艺技术的缺陷。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五)火灾的分类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六)火灾的级别
按照国家《火灾统计管理规定》,火灾可划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
特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一)灭火器的种类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二)灭火器使用方法
1.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 —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 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应把喇叭筒往上板70~90度。使用时, 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 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 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 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 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时, 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 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2手提式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当被扑救可燃烧液体呈现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快速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中燃烧,应对准火焰左右晃动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喷射流跟着火焰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但应注意不能将喷射流直接喷射在燃烧液面上,防止灭火剂的冲力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扑救可燃性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时,则将喷流对准烬烧昂猛烈处喷时,坐火焰机扑灭,及时采取措施,不让其复燃。
1211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窄小的室内灭火时, 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因 12ll灭火剂也有一定的毒性,以防对人体的伤害。
3.推车式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一般由二个人操作,先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火场,在距燃烧处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放开喷射软管,紧握喷枪,对准燃烧处:另一个则快速打开灭火器阀门。灭火方法与手提式1211灭火器相同。
4.手提式于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站在上风方向喷射。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储气瓶式,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山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灭火。使用的于粉灭火器若是储压式,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 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 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 则灭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 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5.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
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用灭火器灭火的最佳时机。因此,正确合理地配置灭火器显得非常重要。
(三)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
扑救带电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带电火灾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以及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而顶挂、壁挂的日常照明灯具及起火后可自行切断电源的设备所发生的火灾则不应列入带电火灾范围。
(四)灭火器灭火的有效程度
相对于扑灭同一火灾而言,不同灭火器的灭火有效程度有很大差异;二氧化碳和泡沫灭火剂用量较大,灭火时间较长;干粉灭火剂用量较少,灭火时间很短:卤代烷灭火剂用量适中,时间稍长于干粉。配置时可根据场所的重要性,对灭火速度要求的高低等方面综合考虑。
(五)灭火器设置场所的环境温度
灭火器设置场所的环境温度对于灭火器的喷射性能和安全性能有明显影。向。若环境温度过低则灭火器的喷射性能显著降低,影响灭火效能;若环境温度过高则灭火器内压增加,灭火器有爆炸伤人的危险。因此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应在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内。
(六)灭火器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水、泡沫、干粉灭火器喷射后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水渍、泡沫污染和粉尘污染等,对于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珍贵文物、高档电气设备等,应选用二氧化碳和卤代烷等高效洁净的灭火器,不得配置低效且有明显污损作用的灭火器。对于价值较低的物品,则无须过多考虑灭火剂污染的影响。
(七)使用灭火器人员的身体素质
灭火器的重量不等,小的只有0.5公斤,大的可达几十公斤,配置灭火器时应考虑其使用人员的年龄、性别、体力等。使用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的场所可配置较大级别的灭火器,有助于迅速灭火。而在服装厂(以女工为主)、医院、小学及养老院、福利工厂(工人存在生理缺陷)等场所应配置较小级别的灭火器,以便于开展灭火工作。
(八)灭火器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等级越高,则单位剂量灭火器的保护面积越小,为了方便有效地扑救初起火灾,应选用较大灭火级别的灭火器,如堆场、汽车库可选用大型推车式灭火器。对于火灾危险等级较低的场所,如办公楼、教学楼等,可选用较小灭火级别的灭火器,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九)同一场所灭火器的配置
各种灭火器的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为了方便用同一操作方法使用多具灭火器顺利灭火,同一场所最好采用同一类型的灭火器,或选用同一操作方法的灭火器。
(十)不同类型灭火器之间的相容性
不相容的灭火器
┌—————┬————————————————┐
│类 型 │ 不相容的灭火器 │
├—————┼————————————————┤
│于粉与干粉│ 磷酸铵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钾│
├—————┼—————————┬——————┤
│干粉与泡沫│碳酸氢钾、碳酸氢钠│ 蛋白泡沫│
│ ├—————————┼——————┤
│ │碳酸氢钾、碳酸氢钠│ 化学泡沫│
└—————┴—————————┴——————┘
不同类型灭火器所充装的灭火剂不同,在灭火时,不同的灭火剂可能会发生反应,导致不利于灭火的反作用。因此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十一)灭火器的维护
一是灭火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取用方便的地方,环境温度在—5℃~45℃为好。
二是灭火器应避免高温、潮湿和有腐蚀严重的场合,可防止干粉灭火剂结块、分解。
三是检查干粉是否结块,储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检查二氧化碳储气瓶,应将储气瓶拆下称重,称出的重量与储气瓶上钢印所标的数值是否相同。如小于所标值7克以上时,应送维修部门修理。如果有压力表则查其指针是否指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已在红色区域,则说明内部压力已泄漏无法使用,应赶快送维修部门检修。
(十二)其他应考虑的问题
几种灭火器相比较,卤代烷1211灭火器价格最高,磷酸铵盐干粉次之,其余的相对较便宜;二氧化碳灭火器单位灭火级别的体积最大。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在非必要场所不得配置卤代烷灭火器,对于有防震动要求的计算机主机房等场所,不得选用推车式灭火器。
(一)常见火灾隐患
1.教室火灾隐患
(1)门不畅通或只开一个门;
(2)使用大功率照明灯或电热器具取暖靠近易燃物;
(3)违反操作规程使用电子教具:
(4)线路老化或超负荷;
(5)不按照安全规定存放易燃物品;
(6)在教室内吸烟、乱丢烟头。
2.实验室的火灾隐患
(1)实验室易燃易爆物品保存不当或打碎洒落;
(2)实验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
(3)实验过程缺少专人指导:
(4)实验项目缺少防火措施;
(5)试剂混存。
3. 图书馆的火灾隐患
(1)电线、 电器设备发生短路;
(2)火柴、打火机等意外点燃;
(3)吸烟、乱扔烟头;
(4)疏散通道不畅。
4. 宿舍的火灾隐患
(1)使用劣质电器:
(2)违章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使线路超负荷;
C3)私接乱拉电线;
(4)卧床吸烟:
(5)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6)擅自使用煤油炉、液化气灶具、酒精炉等可能引起火灾的器具;
(7)焚烧杂物:
(8)台灯靠近枕头、被褥;
(9)手机充电器放在床上充电。
5.礼堂、报告厅的火灾隐患
(1)电线老化:
(2)乱丢烟头;
(3)大功率照明灯靠近幕布或易燃装饰物;
(4)违章使用明火;
(5)安全门、疏散通道堵塞;
(6)场馆内严重超过额定人数。
(二)火灾预防
1.学生宿舍内火灾预防
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应做到十不准
(1)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2)不准卧床吸烟和乱扔烟头
(3)不准占用、堵塞疏散通道
(4)不准在楼内焚烧杂物
(5)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舍
(6)不准使用“热得快”等电热设备
(7)不准使用酒精炉等明火器具
(8)不准擅自变动电源设备
(9)不准离开宿舍不关电源
(10)不准损坏灭火器和消防设施。
2.常用电器火灾预防
(1)电吹风引起火灾原因及防火安全措施
1)电吹风引起火灾原因
第一,电吹风正在使用时,因有其它事情走开(如接电话、有人敲门去开门等),随手将电吹风往木台上一搁,并完全忘记了使用过电吹风的事,结果长时间搁置,于是电吹风外壳的高温便引燃可燃物。
第二,在使用电吹风时遇上停电,在未断电源的情况下去处理其它事情或外出,待恢复通电以后电吹风的电热丝长时间加热,温度升高,引起火灾。
2)电吹风防火安全措施:
第一,电源插座以及导线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连接要紧密牢靠。
第二,谨防敲打,跌碰和禁止拆卸电吹风,以免损坏发热元件以及绝缘装置,造成漏电甚至短路,引起火灾。
第三,使用电吹风时人员不能离开,更不能将其随意放置在台凳、沙发、床垫等可燃物上。
第四,使用完毕一定要及时切断电源。
(2)白炽灯引起火灾原因及防火安全措施
1)白炽灯引起火灾原因:
第一,白炽灯泡表面温度很高,能烤燃与其接触或邻近的可燃物。在一般散热条件下,白炽灯泡的表面温度随着其功率增大而增大。例如功率分别为40瓦、100瓦、200瓦的白炽灯,其灯泡表面温度可分别达到50—60'C、170~200'C、160—300'C。如木材、纸张、棉布、柴草等,燃点都很低,若与正在通电使用的灯泡靠近,就很容易将其烤着起火。经测试表明,200瓦的白炽灯紧贴木箱,不到1小时就能将木箱烤着;如紧贴棉衣,只有5分钟就能起火燃烧。灯泡的功率越大,开灯时间越长,灯泡表面温度越高,可燃物燃点越低,二者的距离越近,越容易引起燃烧。
第二,因供电电压过高,灯泡功率过大,导线负载能力小,绝缘老化,致使导线过热,短路起火。
第三,因供电电压过高,灯丝发热量过大,引起灯泡内部惰性气体剧烈膨胀或功率大、表面温度高的灯泡受到骤冷骤热、水溅、震荡等,致使灯泡爆炸,高温玻璃片、高温灯丝溅落到可燃物上,引起火灾。
第四,因灯头接触部分接触不良,引起发热、打火;在灯头的玻璃壳连接松动时拧动灯头,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2)白炽灯防火安全措施:
第一,灯泡应设置在安全、妥善的地点,与可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在可能遇到碰撞的地点,灯泡应有金属保护网或玻璃外罩。
第二,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不准用灯泡在被窝里取暖和烘烤衣物。
第三,不得将灯泡挂靠在木质家具、门、框或硬纸板上,也不得将灯泡嵌在天花板或顶棚里。移动台灯时灯泡要与窗帘布、蚊帐等可燃物品保持一定距离。
第四,白炽灯的供电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不得用湿手或湿布摸擦正在工作灯泡,以防灯泡爆炸。如果灯头与玻璃壳连接松动,不得强行拧动灯泡。如果使用150瓦以上的灯泡,不得使用胶木灯口,以免发热起火。
第五,白炽灯所用导线应当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导线不得靠近灯泡,以防因长时烘烤使导线绝缘层老化、熔化、燃烧。在线路上要安装保险装置,保护线路。开关不得安在地线上。
第六,使用白炽灯特别是大功率白炽灯,连续通电的时间不宜过长,不得点“长明灯”。人员外出、上课要牢记关灯。
(3)日光灯引起火灾原因及防火安全措施
1)日光灯镇流器引起火灾原因:
第一,镇流器质量差。有些镇流器在出厂时没有经过严格检验或自己绕制镇流器,由于粗制滥造,质量较差,如:线圈匝数不足、绝缘能力不够、线径过小、铁芯面积过小、空间间隙太大、硅钢片插得不紧等等。这些都容易使镇流器发热,产生高温,以致损坏绝缘、沥青融化并从盒内溢出等,形成短路,引起火灾。
第二,镇流器选择安装不当。如:选用镇流器与日光灯管功率不匹配、各接点接触不牢、镇流器紧贴天花板等可燃材料安装,并且安装部位通风散热条件很差。这样,一方面镇流器容易发热,另一方面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大量骤热,形成高温,烤燃可燃物质,引起火灾。
第三,使用不当。日光灯的供电电压过高,超负载等会使镇流器产生高温,日光灯连续使用时间过长或开、关日光灯过于频繁等,也会使镇流器产生高温,甚至酿成火灾。
第四,维护保养不良。日光灯镇流器上积落大量可燃粉尘、木屑等,如果镇流器产生高温会被烤焦起火;镇流器受潮或者进水等,会使线圈绝缘能力下降,甚至短路起火。这些都是平时维护保养不善所致。
2) 日光灯镇流器防火安全措施:
第一,要选用优质合格产品。日光灯与镇流器的功率要相互匹配,不能使用无合格证的镇流器,也不能自己绕制镇流器。镇流器通电后有嗡嗡的响声,则质量差,容易发热:通电半小时后,用手摸镇流器如烫手,则说明镇流器质量不好。
第二,安装日光灯时,镇流器不能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上,要注意通风、防雨、防尘。镇流器底部应朝上,不能朝下,更不能竖装,以防其中的沥青受热融化外溢。
第三,使用中要加强检查和维护,防止供电电压过高或过载。日光灯不能频繁开关,也不能长时间连续使用过久,以防镇流器过热。检查中如发现接触点接触松动,镇流器发出响声,手摸时烫手或闻到焦味,都要采取措施处理。人离开时应随手切断电源。
3.烟头引起火灾原因及注意事项
(1)烟头引起火灾原因
烟头虽是个不大的火源,但它能引起许多物质着火。烟头表面温度为200~C一300~C,中心温度为700~C~800~C,—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如纸张为130~C,布匹为200~C,松木为250~C。一支香烟延烧时间为4~1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能将一般可燃物点燃,经过一段时间阴燃后,便着火燃烧。据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试验,将烟头扔进深5厘米的锯末中,经过75~90分钟阴燃,便开始出现火焰:将烟头扔进5~10厘米的刨花中,有75%的机会,经过60~100分钟即开始燃烧。而对化学危险物品来说,香烟明火会立即引起它们发生燃烧爆炸。
(2)吸烟时应注意的防火事项:
1)不要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
2)吸烟时,如临时有其他事情外出,应将烟头熄灭后人再离开。
3)划过的火柴梗,吸剩的烟头,一定要熄灭。未熄灭的火柴梗、烟头要放进烟灰缸或痰盂内:不能用火柴盒、烟盒当烟灰缸,不能把烟头、火柴梗扔在废纸篓里,更不能随处乱扔。
4)禁止在维修汽车和用油品等清洗机器零件时吸烟。如需吸烟,应远离油盆(桶);如果手上沾有油品,应清洗后再吸烟。吸烟完毕,应将烟头熄灭再进行作业。
4.燃放烟花爆竹应注意的防火事项
燃放烟花爆竹是一件喜庆事情,但是,非常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因此,燃放烟花爆竹应注意以下事项:
(1)禁止燃放拉炮、钻天猴、地老鼠及其他容易引起火灾的烟花爆竹。购买烟花爆竹时,要到指定商店购买印有生产厂名、商标、。燃放说明的品种。不要购买私人销售的劣质品种。
(2)不要在窗台、阳台、走廊、室内燃放烟花爆竹。燃放前必须仔细阅读烟花爆竹上的燃放说明,按说明方法燃放。燃放高升(双向爆竹)要直立地面,点燃后人即避开。
(3)燃放升高的烟花爆竹要注意防止落在可燃物上,仍有余火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余火扑灭或将残片移走。
(4)不要携带烟花爆竹乘坐公共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
(5)买回的烟花爆竹要放在安全地点,不要靠近火源、热源、电源,并要防止鼠咬,以防自行燃烧爆炸。
(6)燃放烟花爆竹要讲文明,不要对着行人、对着别人家的窗户、阳台燃放。
(7)燃放烟花爆竹时,要侧身去点燃,不要直接对着面部;不要一手捏着炮(单响),一手去点燃,一定要放到地面上去点燃;点燃后如果遇到哑炮,不要急着去拿,等一会,当确认不能再响时,用脚踢到安全地方;千万不要拾起来用双手去剥皮,以防爆炸伤人。
5.驱蚊应注意的防火事项
夏季,尤其是夜晚,人们常常驱赶蚊虫,但在使用明火驱蚊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火灾。因此,在驱蚊时要特别注意防火。
(1)点燃的蚊香要放在金属支架上,要远离窗帘、门帘等可燃物,千万不能直接放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
(2)自制的蚊香点燃后,应放在盆里,并用砖块垫底。
(3)点火驱蚊时,要有人看管,做到人走火灭。
(4)最好用“灭蚊剂”或电子驱蚊器,以利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