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透露,他眼中最可信任和最为亲近的战友之一就包括梅德韦杰夫,他与梅德韦杰夫“有着手足之情的感觉”。
2008年总统选举日的前夕,已经明确表示不再连任第三届俄罗斯总统职务的普京,实际上已经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敏感的政治分析家们早就已经把目光投向普京总统非常信任的阁僚:时任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和时任总统办公厅主任梅德韦杰夫了。尽管上述二人一直对此猜测讳莫如深,甚至矢口否认,但是随着这两位重要人物在俄罗斯政坛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再加上普京总统赋以重望,梅德韦杰夫的仕途一片晴好。
2015年8月30日,俄罗斯索契,俄总统普京与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健身房内练习器械。普京练起器械来专业范十足,梅德韦杰夫在一旁仔细观看。健身完毕,两人还一起品茶共进早餐。 2009年5月2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哈巴罗夫斯克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的学生们会谈时表示,打算卸任后从事教学活动。他说,他曾从教学中“获得了真正的快乐”,他迟早将返回课堂,因为这可以“帮助自己保持正常的智力状态”。梅德韦杰夫1990年至1999年曾在列宁格勒大学(后更名为圣彼得堡大学)法学系教书,主要教授民法和罗马法。
在会谈中,梅德韦杰夫还谈起了自己年轻时的一些经历,他在从事法律工作前曾看守过院子,每月挣120卢布,同时能拿到50卢布的高级奖学金,这些钱对他而言已“相当不错了,可以用这些钱过普通标准的生活”。当有学生问当总统累不累,梅德韦杰夫回答说:“累,但有意思。” 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与社交网站代表们会晤时开通了自己的社交网站帐户。梅德韦杰夫说表示,会保留这个账号,另外,为了树立正确的榜样,还会扩大登陆个人账户的次数,并亲自在媒体面前注册Vkontakte个人账户。梅德韦杰夫是一位资深的社交网络用户。几年来他一直与18000多名用户利用博客进行互动。2010年6月,梅德韦杰夫曾访问美国硅谷推特(Twitter)公司总部,亲自注册了自己的微博账号,截至2014年8月,粉丝已超过250万。
梅德韦杰夫还启动了自己在社交平台脸书(Facebook)的账号,截至2011年11月,订阅该帐号的网民超过30万。 2013年3月27日,梅德韦杰夫发言人提玛克娃说,为避免总理车队在莫斯科引起堵塞,梅德韦杰夫已改乘直升机从家中(位于莫斯科西部高尔基市郊区)前往市中心的政府总部办公。她说,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范围内的出行都将会搭乘直升机。从直升机注册号码RA-01982可看出,这架直升机是意大利制造的AW-139直升机。
作为一名摄影发烧友,梅德韦杰夫在乘坐直升机上班的第一天,就兴致勃勃地在莫斯科上空拍下许多雪景,他还把这些照片贴在脸谱(社交网站Facebook)上与粉丝分享。
“我不知道春天什么时候会来。”梅德韦杰夫在其中一张照片下面评论道。 2014年6月11日,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知名社交网站Instagram上公布了自己在电梯里的自拍照,声称是为了满足粉丝们的要求。截止当天,他在Instagram社交网站的粉丝数量已达40万。这张照片贴出来数小时后,就获7万人点赞和5300多条粉丝的评论。
人们自拍时一般都是将手伸长或站在一面镜子前面,不过梅德韦杰夫的自拍手法则较特别,是利用电梯里的镜面拍照。梅德韦杰夫在开设自己的Instagram账号以来,一直有粉丝要求他奉上自拍照。因此,这次梅德韦杰夫还在自拍照下面写下了如下文字:“应40万粉丝们的申请。谢谢!” 梅德韦杰夫是一个正宗的“果粉”,而且是全球第四代iPhone的第一位拥有者,这款iPhone是苹果前掌门人斯蒂夫·乔布斯亲手送给他的见面礼物。梅德韦杰夫曾在加拿大八国集团首脑峰会间隙用ipad上网看世界杯。还有曝光的照片显示,在发表演讲前梅德韦杰夫还使用iPad背诵演讲词。
除了手机iPhone、平板电脑iPad外,他还拥有一款深灰色的运动版苹果手表, 而且还在参加普京主持的会议时若无其事地佩戴。
2014年5月21日,梅德韦杰夫表示因俄美关系恶化而抵制美国产品的行为并不正确,因此他本人不会停用苹果产品。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许经营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举办与成功有约--触摸梦想、克隆成功为主题的京师大讲堂系列讲座,激发学生求学、求知、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热情,营造专业学术氛围。到目前为止学院先后邀请了FDS亚洲总裁江进兴先生、香港FDS总裁徐子翼先生、新加坡特许经营教育专家蓝润洪先生、赛百味的中国总代理白杰夫先生、营销专家杨谦教授和著名企业家赖健雄、梁伯强、罗锐韧等来校作了17场学术讲座,收到良好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许经营学院积极倡导发挥特许经营推动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学院院长张征宇博士在2004年和2005年两届政协会议上,分别提出了中国特许经营发展的提案《全国特许经营全国就业创业工程》及《用特许经营科学扶贫》及《特许经营帮助退伍军人创业》,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特许经营学院的使命是整合海内外以及全社会最优质的资源,全力打造中国特许经营的黄埔军校,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许经营引擎。
大竹县城内社会秩序紊乱:抢劫杀人时有所见所闻,特别是杀在校学生。如2009年10月份,东湖公园杀了一个女青年,身首异处,没有破案;2010年3月在老公园杀死一个大竹中学高二的学生, 3月18日在金利多也杀了一个高二的学生,4月份由广东回大竹探亲的-个男人,住大竹人民旅馆,当天晚上被杀死,以上都未破案,5月份大竹中学校门左边前后五天之内,杀了三个高三的学生,其中两个重伤,一个死亡,杀手不知去向,无人过问,6月2日晚上12点钟,在大竹华尔街杀死-个初三的学生,不知姓名,死者家属还未见面,就拉去进行了火化,凶手扬长而去,以上情况属实,虽有群众举报,未见政府出面追查,群众敢怒而不敢言,这是施政方式中的“稳定与和谐”。杀死这些学生后,未见破案,引起了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心神不安,学校紧急召开家长会议,每天由家长接送学生,保护孩子的安全。2010年9月30日9:45,大竹中学2011级初三笫七班学生杨杰夫(男,现年15岁)被同班同学杨峰(男,现年15岁)杀死。其经过是:下课后两个学生同去厕所解小便,因他俩原来有矛盾,趁此机会杨峰在身上摸出刀子将杨杰夫连戳8刀,有两刀刺在心脏,当时死亡属实,杨杰夫是大竹中学今年第七个被杀的学生。杨杰夫的父母是四川省川东监狱(原四川省第三监狱)的干警,杨杰夫的父亲名叫杨松明是两年多前从圤亭监狱调川东监狱来的,是-监所的指导员。
学校编造谎言:杨杰夫不是被杨峰所杀,是在教学楼上不慎跌在楼下身亡的。大竹中学现在是纪律不严,校风败坏,高考成绩下降,主要与县委领导和教育局领导以及学校领导有关。校内发生这种恶性事件,全校学生和家长心寒。
在县委、教育局、学校共同努力下,用钱摆平了,死者的父母未进行诉讼。
领导者提问的关键要看前后脉络:我期望我的提问能达成什么目的?从我们的提问就可以看出哪些价值观需要被关注,以及需要花多少精力去达成这些价值观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想一想,如果我们希望别人的回答是诚实可信的,那我们应该问什么问题。其他的问题则会显示出我们对顾客或客户满意度、品质、改革创新、成长,或是个人责任感等等的重视程度。
激励式问题与打击式问题第三章曾指出,提问会引起麻烦的原因之一是,我们问的问题不对,也就是说,问题本身让被问的人大受挫折。这种打击式的问题常常把提问重点放在为什么他们没有或是不能完成任务。这类的问题因为立刻将责任怪罪在他人身上,所以会导致自我防卫或反作用效应(领导者有时这么做,就是在规避责任)。烂问题不但让人耗费心力,还会产生负作用力而非创造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这类型问题:
●你的进度为何落后? ●这个企画案有何问题? ●是谁跟不上进度? ●你就只知道这些吗?
我们怎么做,就会造成怎么样的结果。领导者的问题若是令人感到挫折,不啻关闭通往成功之门。这类的问题让人不敢找机会澄清他们不明白之处或无法搞清楚如何达成目标。「出了什么错?」这种问题会打击自尊,让人更深陷困境。此外,一旦自我防卫心被激起,他们往往更认定自己也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不认为自己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反之,激励式提问会让人思考、促使他们自己找出答案,由此而产生责任感及对结果的归属感。这类的问题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对整体所做出的贡献。激励式提问法能建立正面的态度和自我认同,透过鼓励探索、创新与发明,也能为人们去除障碍,开创无限的可能性。
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HP)人力资源经理琴.哈洛朗(Jean Halloran)曾说,要激励他人,领导者必须抗拒给人建议的冲动。当别人求救于你时,领导者应该用提问的方式使他们找出自己的答案。所以玛瑞丽.古登伯格建议,领导者不要问诸如「你的进度为何落后?」或「这件企画案出了什么问题?」这类打击士气的问题,而应该问下面这些问题:
●到目前为止,你对这件案子的感觉如何? ●就目前你所完成的部分,你最满意哪里? ●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去完成这件事,你会怎么做? ●这些目标中,你认为哪些部分很容易完成?哪些最困难? ●如果你能完成所有这些目标,我们的客户受益最大的地方在哪里?公司、小组和你自己又有何获益? ●完成目标的最关键事项有哪些?若要保证成功,你需要哪些支持?2
好问题的要素一流的问题可以得到一些很棒的结果。那么,究竟是哪些要素组成一个让领导者提问的好问题呢?当然,这没有单一的答案,但只要经验过,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好问题有以下优点:
●让人专注并竭尽心力。 ●创造深度的自省力。 ●挑战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假设;阻碍人们用更新更有力的方式做事的,往往就是这些假设。 激发勇气和力量。 ●引导突破性思考。 ●掌控打开通往解决途径之门的钥匙。 ●让人对情况看得更清楚。 ●让人敞开心胸,思考得更透彻。 ●考验假设,让大家思索为何他们会这么做,还有为何他们会选择采取行动。 ●激发正面及强有力的行动。
提出好问题时,会激发很多人的自省与学习。善问的领导者会善用任何非正式的会谈场合,因为这时候没有草稿、议题或设定待讨论的行动纲领。他们会用激励人心的问题开场,例如:「你在想什么?」「你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吗?」「你能帮我搞清楚吗?」「我们应该担心什么?」
康菲石油批发行销总裁马克.哈普曾和我分享他最喜爱的几个问题:
●可行的替代方案是什么? ●在这个建议中,你看见什么优缺点? ●你能否更明确地说出你的考量? ●你的目标是什么? ●你会如何说明目前的现况? ●若要改进,可以有哪些选择? ●你想你何时能付诸行动?
问题问得越好,就越能看得更透彻,也越能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法。就不同的交谈对象量身打造不同的问题。美国国防部国家安全小组主管苏珊.米其林,就她如何选择问题提问做了以下的说明:
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让人反思别人眼中的自己。当我问一些员工「你会怎么执行这个企画案?」时,我会得到一个直接的答案。我称这种问题为指向问题,我可以指导他们做事,而他们也用直接、不拐弯抹角的态度回答我。
对其他一些想法摸不著边际的人,我需要改用迂回法提问。所以我会问他们:「如果我们先问吉姆的看法是否比较好?他能不能帮你解决一些困难呢?」 我慢慢地帮他们先过滤他们的思考模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再提问一些他们从未想过的问题。想法摸不著边际的人⋯⋯需要我们告诉他们事情的细节,他们的想法是块状思考的。我要让他们了解,有时候他们需要说服的人可能是细节思考者—这类人是用细节做线性思考的。
敬业(WorkMatters)公司的总裁盖儿.兰茨(Gayle Lantz)列出以下几个领导者可以问的好问题:
●什么是最重要的? ●可以转化为机会的问题是什么? ●工需要我对他们说什么? ●我们的顾客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 ●我要追寻何种新的商务关系? ●我要如何更具有策略性? ●我要如何做出迅速但聪明的决定? ●有什么领导技巧是我可以(而且我应该)增进的? ●我要用什么方式表扬成功? ●我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我该如何面对?
提好问题最棒、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往往就是紧接在前一个问题提出来之后,或是跟在前一个问题的答复之后提出来。仔细倾听,然后提出一个开放性、有创意的问题,是一种艺术,也很科学,这个方式可以很快、很有效率地促使对方采取更有远见、更有效的行动。
有效率的问题类型有效率的问题是指那些可以完成目的,同时也在提问者与被问者之间建立起正面关系的问题。当然,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提出不同的问题,端视领导者要加强哪个人或是哪个团体的能力,使他或他们得以更了解并重新检视问题;或者领导者想建立一般性的目标、找出具潜力的策略,还是要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广泛而言,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要寻求的是简洁、明确的答案,例如是或不是;相反地,开放性问题给对方一个很大的自由空间决定该如何回应问题。下面有几个例子。这两个问题的主旨相同,但是你所得到的答案可能截然不同。
●销售情况如何? ●你达到你的销售目标了吗?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可以让人延伸他们的想法,并且允许他们思索什么是对他们重要的,或让他们充分表达想表达的看法。开放性问题也促使大家自省及主动解决问题,而不仅是为了保住饭碗或证明自己是对的。伊凡第.若贾布曾经告诉我:「我发现开放性问题最大的好处是,它可以让对方不受限制、完全放开地回应。」
开放性问题的开头应该是如「为什么」、「如何」或「你的看法如何」等语词。开放性问题有助于一般人做严密、分析性的思考。一个好的开放性问题最后会引起商议与辩论。开放性问题常用的问话方式包括:
●你对⋯⋯的看法如何? ●你可以就⋯⋯多说一些你的意见吗? ●有没有可能⋯⋯?如果你⋯⋯会如何? ●如果放弃你在讨论时提出的论点,你觉得你会失去什么? ●你已经试过哪些方法了? ●你下一步要怎么做?
「为什么」式问题为什么式问题可能是领导者该问的开放性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种,因为这类问题将大家提升到因果、目标与结论的更深层面。有时无法单从事情表面获得解答,就必须用这类型的问题去挖掘答案。尽管对领导者以及被问的人来说,这种为什么式问题有时会令双方都感到不安,但是为了找出造成现况的原因,同时让被问者学到更多东西,它们还是不可或缺的。
科莱特集团的副总裁杰夫.克如尔,对为什么式问题的重要性做了以下的说明:
这些讨论的结果几乎每次都会有新的选择,而且都不是每个人进会议室前想过的。当幕僚知道我不会直接给「答案」后,他们毫无选择就只能自己想。在没有很明确的对与错的答案时,提问法就非常有效,这时提出的问题会让大家开始讨论。
举个例,「我注意到过去几天内,你们部门的产量显著大增,你们是做了什么吗?」如果他们的回答不完整,我就再问一遍。我会一直不断地问,直到他们把所有可能的理由全说出来,让我满意为止。然后我们会坐下来,一起就那个「产量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为什么式问题非常重要,而且常常是很好的问题,因为它们督促我们省思,用新的、无法预期的方式看事情。类似「你为什么会那么想?」和「为什么这样做会成功?」的问题,可以帮助团体成员用新的、独创性的方式检视旧议题。可以引出丰富答案的问题还有下面这些例子:
●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完成那件事? ●我们可以想出别的选择吗? ●有什么办法是我们还没用过的? ●如果我们那么做,可以预期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事? ●你有别的选择吗? ●是什么阻挠我们? ●如果⋯⋯会如何? ●我们有没有想过⋯⋯?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教育公司员工每天要连续想五次为什么。这是运用因果关系的思考方式。如果员工思考为什么,而且找到原因,他们会再度问自己为什么,然后连续问五次。问完五次为什么之后,他们就能仔细地分析原因。这种「问五次为什么」的方法,对解决问题非常有效。
杜邦的董事长查德.哈乐戴对丰田的做法甚表赞同。他告诉我:「我相信,只要问三次为什么,就足以让一个人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式问题最有力。对第一次的为什么式问题,大部分的人的答复都很肤浅。举例来说,保障自己的安全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尽可能不要受伤害。有人的手指被机器切掉了。为什么?—因为那个员工把手指伸到机器里。为什么?—因为机器不动。为什么?—因为没有定期维修。」
其他类型的开放性问题其他类型的开放性问题有各式各样的用法。以下是几个类型:
●探索式问题打开新道路和新视野而引导出新发现:你有没有探究过或想过⋯⋯?这种资料对⋯⋯有没有帮助? ●动之以情式问题邀对方分享对某个议题的感受:你对离职的感受如何? ●省思式问题鼓励对方做进一步探索与说明:你说过你和经理处得不好,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调查式问题促使个人或团体对某个议题做深入探讨,彻底检视或更进一步质询。如此不仅可获得更多的资料,还能让人更开放及延展他们的想法。诸如描述、解释、澄清、详尽说明或阐释等等字眼,都可更深更广地进入一个话题。比方说:你可否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做更详尽的说明? ●从不同角度切入的问题挑战最基本的假设:为什么非那么做不可?你总是做什么⋯⋯?有谁试过做⋯⋯吗? ●关联式问题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观点:这些行动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解析式问题同时检视原因和征兆:这种事为什么会发生? ●澄清式问题有助我们避开模棱两可的情况,但有时候这种问题不容易问。当听到一个问题时,我们会想自己应该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所以如果我们不知道他在问什么,问题一定出在我们身上。这时可以问:你刚才说的到底是指什么?你究竟要如何完成那件事?你可否把这个状况说得更清楚一点?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要找的是一个明确的答案,是或不是,或要被问者从几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答案。封闭性问题通常用什么、何时或多少开头,或者是问对方同意或不同意某个观点。下面是几个封闭性问题的例句:
●多少人会受到影响? ●你同意这个决定吗? ●我们应该何时开会? ●现在几点? ●你会选A计画还是B计画?
封闭性问题在对话的开始和结束时都很有用。以一个简单的封闭性问题开始交谈,会让对方觉得很容易作答,也不必迫使他们透露太多关于自己的资料。比方说,你可以在交谈开始时问对方:「你现在方便说话吗?」在对话结束时,封闭性问题能帮你澄清或是更了解你们讨论的结果,而就某个决定或行动做出结论。推销员在快完成一笔交易时就常用封闭性问题做结论:「如果明天我能把这个产品送来,你现在会签字吗?」
假如你不确定别人会说什么,直接用一个封闭性问题就可以很快帮你厘清。前面讨论过,开放性问题也可以用来厘清情形,但是封闭性问题往往更直接:「听起来,你说的意思好像是我们需要赶紧去做这个,对不对?」或者「你要我把你调离这个企画案吗?」类似的问题有助把因开放性问题引起的冗长讨论拉回主题,把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情况搞清楚,让大家继续下一个议题。
无益的问题除了打击式问题外,另外还有两种类型的问题对领导者毫无帮助。一种是导引式问题,这类问题会强迫或鼓励个人、团体依照提问者的意思做回应(你想自己做,对不对?)另一种是并联式问题,将一连串的问题放在一起问,以符合提问者的需求,却使回答问题的人大感困惑。
导引式问题一则已经把答案放在问题里(你难道不同意这里的麻烦就是约翰吗?)用一堆包装暗示提问者想要听的答案(你觉得约翰怎么样?我不认为他是个可以共事的人);要不然就是用技巧诱使别人说出自己所期待的答案(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认为约翰很麻烦,你觉得呢?)
导引式问题的缺点在于它们并非真的要寻求资讯,而是明目张胆地意图左右他人想法、说服或强迫别人同意。它们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当提问者与被问者之间有权力差异存在时,导引式问题的效果可能会让双方更疏远或感到挫折。就算两者之间不涉及权力差异,导引式问题依旧可能破坏彼此的关系。
并联式问题,特别是当它们都是封闭性问题时,会让当事者有受审的感觉。回答问题的人很自然地—通常这种直觉很准确—觉得提问者有自己的盘算,而这个盘算与其他人的福利或意见毫不相干。
找出好问题爱因斯坦可能是史上最伟大的提问者之一,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曾指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停止提问。好奇心有其存在的理由。」4爱因斯坦清楚点出了提问的重要性。他曾说过,如果他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解决难题,他会花五十九分钟先想出一个很棒的问题。他对质量、速度和能量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疑问,让他想出了E=mc2这个方程式,而这个提问肯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问题之一。
戴维森1881年10月22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布鲁明顿(Bloomington),早年在布鲁明顿公立学校读书。1902年中学毕业后,由于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优异而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于当年9月进入芝加哥大学,在那里受教于密立根,曾一度当过密立根的助手,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因付不起学费,一边教物理,一边攻读,是当时成绩最突出的一位学生,深受密立根喜爱,后来戴维森到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工作,从事电子物理学的研究实习。正好著名的热电子发射专家里查森(OWRichardson)从英国应邀到普林斯顿大学作研究教授。密立根和里查森对戴维森都有很深的影响。戴维森有点口吃。教学效果不好,后来就放弃在大学任教,于1917年转入西部电气公司的工程部(现在叫贝尔电话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成绩卓著。他的研究集中在两个领域:热电子发射和二次电子发射。1921年,他和助手康斯曼(CHKunsman )在用电子束轰击镍靶的实验中偶然发现,镍靶上发射的“二次电子”竟有少数具有与轰击镍靶的一次电子相同的能量,显然是在金属反射时发生了弹性碰撞,他们特别注意到“二次电子”的角度分布有两个极大值,不是平滑的曲线。他们仿照卢瑟福α散射实验试图用原子核对电子的静电作用力解释这一曲线。显然,他们没有领悟到这是一种衍射现象。
梅德韦杰夫成长背景:
梅德韦杰夫出生于教授之家,并在库布奇诺长大,是列宁格勒的无产阶级。 梅德韦杰夫于1965年9月14日出生在列宁格勒市(今圣彼得堡市),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是普京总统真正的校友和老乡。
1987年至1990年,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念书,并在那里获得副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9年,梅德韦杰夫留校在圣彼得堡大学担任教师工作,还同时兼任圣彼得堡市政府对外关系委员会顾问职务(普京当时担任圣彼得堡副市长、市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职务);
1993年11月,梅氏成为木材企业 Ilim Pulp 的合法事务董事
1998年,他被选为布拉特斯基LPK纸磨坊的董事。1999年,梅氏离任Ilim Pulp。
1999年,普京上调到克里姆林宫工作之后,梅德韦杰夫也跟随普京进入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先后担任过几个重要职务,最后担任了总统办公厅副主任高职;
2000年初,梅德韦杰夫亲自领导了普京竞选俄罗斯总统选举委员会的工作,并协助普京成功竞选、高票当选俄罗斯总统。
2003年10月,梅德韦杰夫在前总统办公厅主任沃洛申辞职之后,正式走马上任为普京总统的大管家——俄总统办公厅主任。
2007年12月10日,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俄罗斯农业党和俄罗斯公民力量党这四个政党联合宣布推举俄罗斯政府第一副总理梅德维杰夫为2008年俄罗斯总统选举候选人,在宣布大会上,普京表示他将“完全地”支持梅德维杰夫。
2008年3月2日,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参加总统大选共有四名候选人:******久加诺夫、自由民主党***日里诺夫斯基、由统俄党和统一俄罗斯党等四个党派联合推举的候选人梅德韦杰夫及俄罗斯民主党***波格丹诺夫。
据俄新网报道,俄中央选举委员会3日宣布,梅德韦杰夫在2日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获得胜利。根据对超过99%的选票统计的结果,有5160万名俄罗斯人投票支持梅德韦杰夫。这在俄罗斯国家元首选举历史上创下了最高记录。
报道说,梅德韦杰夫还打破了普京以前创下的纪录。
2004年,有4960万人投票支持任期即将结束的普京,当时普京的得票率为713%。如今梅德韦杰夫得票率为702%。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副主席斯坦尼斯拉夫·瓦维洛夫表示,得票率差别的原因在于选民投票率越来越高,2004年总统选举中投票率为644%。
2008年5月7日,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正式宣誓就职,成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
[编辑本段]新到白宫的副总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