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合理密度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育肥猪合理密度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第1张

生猪过程中,养猪户往往只重视猪的品种、饲料饲喂方式及疾病的防治。往往忽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长的影响。其实在生猪生产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丝毫不应该忽视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温度的影响:

不同日龄的猪对温度的应激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也称最适宜温度。

1.低温的影响 猪在低温的情况下,要不断的增加体温散发热量,以维持生态平衡。猪采食量增加。当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时,生猪的生产效益会下降。

2.高温的影响 当猪处于上限临界温度时,不但增加饲料消耗,生猪的日增重会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重的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如果气温上升到 35℃ 以上或下降到零下10℃,由于饲料利用率低,增重慢,其结果每增加1公斤重,比适宜温度饲料多消耗3.5-4公

斤,如果这种高、低温度维持一个月时间,就会浪费饲料50-60公斤。如果育肥100头猪,饲料浪费量可达5000-6000公斤。如是千头猪场、万头猪

场,饲料浪费的惊人程度可想而知。

二、湿度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育肥猪影响总是与气温共同作用的。当温度适宜时,相对湿度从45%升到75%或95%时,对猪的采食量和增重均无不良影响。当

猪舍内低温高湿时,猪体内热量散发加剧,猪耗料量增加,增重量减少(母猪日增重减少36%,仔猪减少28%)。每公斤增重耗料增加10%以上。低温高湿还

易发生介螨病。

三、有害气体的影响

猪舍中有害气体主要指猪呼吸、粪尿、饲料垫草腐败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有害气体。

1.氨气对猪的影响 猪舍内氨气浓度每立方米不能超过20-30毫升。如果超过100毫升,猪日增重减少10%。饲料利用率降低18%。如果超过

400-500毫升,会引起粘膜出血,发生结膜炎、呼吸道炎症。还会引起坏死性支气管炎、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甚至死亡。

2.硫化氢的影响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强毒性神经中毒剂,有强烈的刺激性。猪舍内每立方米空气含量超过550毫升时,可以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猪窒息而死。猪舍内硫化氢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宜超过10毫升。

3.二氧化碳的影响 猪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不能超过4%。否则就会造成舍内缺氧,使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影响增重。

四、尘埃与微生物的影响 猪舍内尘埃是微生物的载体,通风不良或经常不透阳光,尘埃更能促进各种微生物的繁殖。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可达100万个。有黄曲

霉菌、青霉菌、毛霉菌、腐生菌、球菌、霉菌芽孢和放线菌等。如不及时清除污物,避免尘埃飞扬,保持猪舍合理的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势必引起细菌性传染病的

发生。

五、饲养密度的影响 饲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有害气体和尘埃微生物的变化及含量,也影响猪的采食、饮水、排粪、排尿、活动休息、殴斗行为。一般情况下12平方米的猪舍可养育肥猪10头,96平方米可养8头。

六、光照的影响 适当的光照可使猪皮下脂胆固醇合成VD促进钙磷的沉积和骨骸的生长发育。阳光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但照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伤害猪的

皮肤、眼的结膜和角膜。夏季照射时间过长对使猪发生日射病。强光对猪体脂肪的沉积有减慢作用,暗光可使猪体脂肪沉积加快,因此,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可以适当

的调节猪舍的光照。

1、甲酸钙增肥 在仔猪断奶后头几周饲料中添15克甲酸钙,可使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2%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4%,并能减少仔猪的发病率。 2、使母猪多产仔饲喂法 从仔猪断奶的第三天起,给母猪喂食时添加200毫克维生素E和400毫克胡萝卜,到母猪发情时,将这二种添加剂的数量减少50%,喂至怀孕后21天为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母猪产仔数增加219%,而且母猪、仔猪体质强壮,仔猪成活率高。 3、喂小苏打增重 将小苏打加到缺乏赖氨酸的猪饲料内,可以弥补赖氨酸的不足,并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使猪长肉多,增重快。 4、喂Cu增重 在肉猪育肥期添加微量元素铜,可明显增加猪的体重,并抑制某些病菌对猪侵害,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在加拌抗生素的饲料中,如再加拌适量的铜元素,可使猪日增重提高67%,饲料利用率提高2%-5%。 5、喂糖精增重 用适量糖精喂猪增重效果好。方法是:在每公斤配合饲料中加005克糖精,饲喂时先将糖精溶于水中再拌入料中,可使猪的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每增重百公斤毛猪,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 6、喂黄霉菌素增重 从猪长到35公斤时开始,在饲料中添加黄霉菌素,猪日增重可提高7%,饲料转化率可提高5%,黄霉菌素的添加量:仔猪每公斤饲料添加20毫克,育肥猪每公斤基础日粮添加50毫克,每公斤矿物质饲料中添加250毫克。 7、喂柠檬酸增重 在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改善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克柠檬酸,可使猪从日增189克提高到216克。这种方法最适合喂养体重在5公斤-10公斤的断奶猪。 8、给猪“搬家”育肥 给育肥猪换圈,可使猪增加食欲,多上膘,生长加快。但换圈不宜过勤,以每月一次为宜。圈的大小、形式要基本相同。每组猪群不要任意调换或掺入新猪,否则猪群会感到不安,甚至相互咬头。 9、喂含氧汽水增重 用含氧汽水喂养断奶小猪,每隔5天给断奶小猪饮用1次,小猪日增重200-250克。其中含氧汽水就是在普通的饮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氧气,通常是1升水中注1升氧。如能在汽水中加些催肥剂之类的添加剂,效果更好。 10、喂维生素C提高精液品质 在公猪的饲料中,每日添加1-4克维生素C,可使公猪的精液品质有明显提高。另外,在临产前一周的母猪日粮中,每日添加1克维生素C,可大大减少仔猪脐带出血及仔猪死亡率。

如果你养的猪,育肥一天就能长两斤肉,这将是何等的惊人?但这并不是“神话”,世界上养猪水平最高的丹麦能够实现,但没想到国内牧原也将要实现了这一成绩!牧原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更要深思的是,随着以牧原为代表的集团猪企越发强大,家庭农场养猪还如何竞争

牧原养出批次“超级猪”

众所周知,牧原已是全球最大的养猪集团,并且养殖水平在国内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其养猪综合成本仅155元/公斤!但相较于国外顶尖水平,牧原也一直在追赶当中。

直到牧原在前不久突然表示:公司已经打通蓝耳病、伪狂犬、萎鼻等17种重大疾病防控技术路径,实现批次育肥日增重1137g的超级成绩,超过丹麦前5%的养猪成绩,助推中国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

如果按照牧原所说,其日增重超11kg的成绩可以说是领先全球!

作为对照——

目前国内养猪尽管采用了全球各地的优秀种猪基因,但育肥日增重也在700~800g之间,较好的能到900g,较差的仅600g。

荷兰养猪整体水平很高,但是他们2021年育肥猪(23公斤养到出栏)的平均日增重也仅879g,距离1000g尚有不小的差距。

丹麦身为全球养猪水平一流的国家,其2021年育肥阶段(30-115公斤)的平均日增重也仅有1028g,距离牧原所说的1137g也有差距。

因此,牧原所说其“批次育肥日增重1137g,超过丹麦前5%”确实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并且要知道牧原还表示,未来将他们这一批次的“超级育肥猪”推广到全集团,哪怕无法立即实现11kg,但是实现日增重1kg是对标丹麦的起码标准,也已经相当惊人。

这将对中国养猪业有何影响呢?

“养猪强国”加快实现

首先,毫无疑问这意味着我国向成为“养猪强国”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现如今,牧原的PSY在27左右,但国内也有PSY达到30的猪企;因此在母猪繁殖性能和养殖水平上,我们也正在逐渐向世界领先水平靠近(丹麦PSY31)。

现存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于日增重、料肉比等生长性能,随着牧原追上丹麦,那么在生长性能上就有了质的突破。

重要的是,牧原的率先突破一定会给其他集团猪企压迫感,中国生猪产业的产能已高度饱和,而当牧原能够在3个月左右出栏一批猪的时候,他们不仅将不再害怕猪价低迷,甚至还会反过来影响猪价“涨不动、持续低迷”。因为他们上产能的速度太快,而且育肥成本也很低。

面对这种“降维打击”,相信各集团猪企已经感到压力巨大,开始想办法追赶牧原了。

那么牧原是如何做到的呢?

秦英林只透露了两个方向:

一是疾病防控,牧原已打通蓝耳病、伪狂犬、萎鼻等17种重大疾病防控技术路径;国内外的专家也认为疾病是制约中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不仅让我们付出更多医药费用,还会严重影响料肉比和日增重!对于各大集团场而言,要追赶牧原实现疾病的全防全控有难度,但是完全可以做到!

二是智能化养殖,牧原表示在智能化的助力下,养出了170日龄140kg的好成绩;虽然距离上述“批次育肥日增重1137g”还有所差距,但这也证明了智能化帮助牧原提升了日增重速度。

牧原的智能装备覆盖生猪饲料、智慧养殖、屠宰等全流程业务,已实现了30多项产品转化,输出各类产品数量超过130万套,服务猪群超6000万头规模。猪好多网在对智能化养殖专业人士的采访中获知,智能化养殖的好处不仅是让猪场现代化、节省人力,更重要的是让生产指标透明化,据此就能让生产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牧原近年来飞速的发展与其标准化管理的推进息息相关。

如何推动家庭农场发展?

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牧原等集团场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对于家庭农场乃至大量养殖场的竞争压力会愈来愈大。难道我国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不再需要农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如何推动家庭农场发展,如何带动农户与规模场齐头并进,是行业和主管单位都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家庭农场最大的劣势并非规模,而是在于生产管理方式上的差距。与标准化管理背道而驰的是,家庭农场绝大部分是采用“经验化养殖”,从生猪饲喂到繁殖培育再到卖猪经营,基本上全靠碎片化信息和经验判断,夫妻两一拍脑门就做出了决定,甚至有为听谁的卖猪节奏而吵架闹矛盾的情况。

经验原本是宝贵的财富,对养了几十年猪的农户朋友更是如此,问题是出在当前中国生猪产业正进行产业重构与周期变革,使得经验明显“不灵验”了。

因此对于家庭农场乃至中小规模的猪场而言,如何由“经验化养殖”向“标准化养殖、理性化经营”成为关键导向,大家也不要再对官方信息与数据高度质疑,很多时候民间信息是“风声大、雨点小”,散播消息的人大都是为了一己私利!官方信息虽然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近年来的行情不断验证,其准确性已越来越高。

笔者认为,近来对于家庭农场最大的一个好消息是——2023年3月中旬农业农村部发布文件,表示将全面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官方将积极引导家庭农场申请赋码,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实现名录系统应录尽录。

这样做将会有以下好处——

1、有利于家庭农场标准化管理的推进,家庭农场将有更简便的渠道获取权威信息与正确引导。

2、有助于全国生猪产能的精准调控,以往的全国产能基本以规模场数据为主,家庭农场有多少猪谁也讲不清楚,这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当规模场和家庭农场的产能都能统计完善之时,对市场化调控将会更有利,猪周期的影响会更低。

3、有利于家庭农场获取商业合作,对于这样一个直通全国农户的平台,一定会有上下游企业、银行、保险、合作社等积极提供服务,实现双赢合作。

毫无疑问,“家庭农场一码通”工作的展开会有难度,毕竟要送达全国诸多农村与家庭,但我相信主管部门既然下了决心,那么最终一定能取得重大成果,推动家庭农场的转型升级。其实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就像“木桶理论”,不能说有牧原这样的几家集团做好了,我们整个生猪产业就做好了,而应当是处于最弱势地位的家庭农场都做好了、赚钱了、稳定了、幸福了,我们的生猪产业才一定是完成了“高质量发展”。

1、经产母猪通常已经有过分娩经验,因此她们的妊娠期长约为11个月,比后备母猪长。这意味着它们在妊娠期内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分娩和胎儿的生长。

2、经产母猪在生产前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和适应,因此在孕期内她们的生产力和代谢率会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它们在妊娠期内体重增加更多的重量。

举个例子给你看看:使用强多宝多功能保健核心料拌料喂养后,饲料利用率可以提高20%左右,从断奶到出栏按吃1000斤料算,能节省200斤的饲料,按成本16元算,节省了320元的饲料钱,强多宝一件是160元,强多宝育肥猪的添加量是05-1%左右,假如添加量1%全程使用强多宝母猪保健核心料的话就是一年使用一件强多宝母猪保健核心料5公斤,从成本上算,是赚了的。使用强多宝后,育肥猪的料肉比提高,可以大大的节省养猪成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13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