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护士体温计如何操作?

纽西护士体温计如何操作?,第1张

测量体温主要通过水银温度计进行测量,测量部位可以选择口腔、腋窝或直肠的温度。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前,要将温度计杀菌消毒、擦干洗净,并且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一般来说量体温比较常用的部位是腋窝,腋窝的正常温度一般在36℃到37℃之间,体温超过37℃就属于发烧,37℃到38℃属于轻度发烧,38℃到39℃属于中度发烧,体温超过39℃属于高烧。

量体温的时间

1、口腔测体温。口腔测体温,就是把体温计放在舌下,然后3分钟后我们可以取出来,读出里面的值。

2、肛门测体温。把体温计放到肛门内,然后3分钟之后取出来。

3、腋窝下测体温。腋窝下测体温是我们平时中最常见也是最方便的一种。我们直接到把体温计夹入到腋窝下,然后5分钟之后就可以取出来读里面的数值。

在日常家用中

应该挑选什么样温度计

才能准确测温呢?

- 1 -

温度计种类有哪些?

常用的温度计有四种,分别是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耳温枪和额温枪。

1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在家庭和医院都得到了广泛使用,因为它的准确度比起电子和红外测温都要高。

水银的导热性很强,一点的温度变化都能够准确测出,但是水银针的弊端也不少:

一是每次使用水银针都需要进行甩动,让水银复位;

二是水银针在使用中容易掉落打碎,汞(水银)是有毒的可挥发金属,不及时清理容易造成人体损伤;

三是水银针由于刻度过细也不方便观察。

2 电子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来进行测温的,需要装配电池来使用,属于接触式的温度计,测量时根据测温需求,需要放置口腔、腋下、肛门等部位。

电子温度计允许的最大温度误差在±02℃之间,这并不会耽误病情诊断,只要测量方式正确以及定期更换电池,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3 耳温枪和额温枪

耳温枪和额温枪虽然是搭配电池使用,但是并不是“电子温度计”,而是基于红外线的温度计。

耳温枪和额温枪的测温度数不仅受到环境温度影响,还会因为耳道是否干净、额头是否出汗而有所变化。尽管如此,很多医院会使用耳温枪来快速识别异常体温。

总体来说,水银温度计的准确度最高,家中使用时需注意安全,以后取而代之的会是电子温度计,虽然有些许误差,但并不会影响病情诊断。至于红外线温度计,更多是快速筛选,以及给婴幼儿或者特殊人群使用,也足够作为病情参考。

目前正规的温度计产品都必须通过国家批准,即获得CPA证书,商家方可进行生产销售,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通过CPA标识和编号进行判断和选择。

- 2 -

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

想要准确测量出体温,一方面是如何挑选,另一方面是如何正确使用。

在使用水银温度计时:用前需将红线甩至无刻度处。在甩动归零时,要注意避免磕碰,以免温度计内汞流出引发危害。

在使用耳温枪时:需要保证耳道通畅无杂质,测温探头直射鼓膜,才能准确测温。

在使用额温枪时:额温枪需对着额头测量,建议在室内环境下进行测量。

无论使用何种温度计,测量前都不要有运动、进食、饮用冷热水、洗澡等影响人体温度的行为。如测量口腔,尽量不要进食和饮水,测温接触部分要放在舌头下方;测量腋下时,腋窝要夹紧温度计,且腋窝要保持干燥。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是,首先根据不同使用环境需求(如家里、冷库等),选用合适的气温计;本次以家用为例子,将温度计挂在室内中间位置,这样可以测出平均温度。

等待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保持在恒定位置就可以读出温度数值来,在北方有暖气的室内,家里非常容易干燥,最好选用温度湿度二合一的气温计。

气温计正确使用方法

1、首先检查水银温度计是否有破损,一旦破损不可使用。检查水银柱对应的温度是否在35°以下(可以手捏非金属端甩动温度计,将水银柱调整至35℃以下。注意甩体温计时,不能触及其他物品,以防破碎)。

2、如腋下有汗,可用纸巾将汗液擦干。

3、将体温计水银端夹至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静坐测量,全程不能取出。

4、5-10分钟后从腋下取出体温计,取出时不要晃动,微微转动,视线与体温计相平,读出水银线顶端对应的数字。

5、记录数字即是您的体温度数。

  导语:目前使用额温枪和耳温枪的人是比较多的,因为这种体温枪的使用非常简单、方便。体温枪需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来测量体温,那么,大家知道体温枪测体温哪个部位最准确?常用体温计的优劣势是什么?

 体温枪测体温哪个部位最准确

 体温枪测体温是人体额头的正中央位置最准确,操作方法为将体温枪的红外线探测器对准额头正中央位置,不可接触皮肤,不可被头发遮挡,同时与额头保持3-5cm的距离进行测量。

 体温枪是测量温度的一种工具,使用方便快捷、无皮肤接触,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体温枪不用时应取掉其中的电池,放在阴凉处,避免日晒、潮湿环境引起体温枪老化,导致测量不准确。

 人体正常的体温是365℃-373℃,如果测量体温超过373℃,患者可能发烧,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

 体温枪的用途

 1、人体体温测量:准确的测量人体体温,替代传统的水银体温计。

 2、皮肤温度测量:测量人体皮肤表面温度,比如医学用皮肤表面温度测量。

 3、物体温度测量: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比如可用于茶杯外表的温度测量。

 4、液体温度测量: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婴儿洗澡水的温度、奶瓶内牛奶温度等。

 常用体温计优劣势盘点

 除了红外额温计,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体温计有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耳温计等3种。他们都有哪些优缺点?

 水银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是依据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选用水银腋温计,应检查有无破损,水银柱顶端应该在35℃以下,用干毛巾擦拭腋窝,保持腋下干燥再测量。水银槽端放置于腋窝正中。测量者采用曲臂过胸的姿势,测量时间为10分钟。

 优点:价格便宜、易清洗、易消毒、测量准确

 缺点:测量时间长、接触式的测量方式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玻璃质地、体温计易破碎,汞易造成中毒和污染。

 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最核心的原件是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或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通过显示器以数字形式显示。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与经典水银体温计差不多,都是放在舌下、腋下或直肠。测量体温需要的时间略长,不同品牌所需时间从30秒到3分钟以上不等。另外,饮食(冷饮、热饮)、剧烈运动、洗澡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需要等30分钟后再测量。

 优点:测得温度准确性高、测量速度更快、读数方便

 缺点:测量时间较长、接触式的测量方式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容易受测量时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放置的位置、测量腋温时腋窝是否干燥等,因此不适合在当下公共场所使用。

 红外耳温计

 红外耳温计的原理是通过检测鼓膜所发出的红外线光谱来测量体温。耳内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以及唾液与汗水的影响。使用红外耳温计时,最好在同一耳朵测三次体温,取最高数值为宜。使用红外耳温计时,先检查耳道是否清洁,再将探头插入耳道(带耳套);每检测一人,需用酒精棉清洁探头,防止交叉感染。

 优点:测量快,1~2秒即可测出体温;测量准确性高于红外额温计

 缺点:价格较贵;“耳套”有破损、短时间内多次反复测量,测出来的温度就是不准确的;鼓膜的位置不太好找。

人体温度计简称体温表,是测量人和动物身体温度的工具。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其正常波动范围为:口腔温度36-37℃,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3-05℃。它可以记录这温度计所曾测定的最高温度。用后的体温计应“回表”,即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内的水银,重新回到液泡里。其它温度计绝对不能甩动,这是体温计与其他液体温度计的一个主要区别。

测量方法

  人体温度计有口表与肛表两种。 测体温前,先将体温表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酒精棉球消毒体温表。腋下测温法:先擦去腋窝的汗液,将口表有水银柱的一端置于腋窝深处,屈臂过胸将之夹紧,10分钟后取出。直肠测温法:先将肛表水银圆端涂点油类润滑,再慢慢插入肛门3-5厘米,并用手扶住肛表上端,3分钟取出。口腔测温法:应在进食、喝水或吸烟后半小时进行。将表斜放于舌下,让病人紧闭口唇,牙齿不要咬合,3分钟后取出。看体温表数字时,应横持体温缓慢转动,取水平线置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完后用75%酒精消毒。腋下测温法简便、安全、卫生舒适,现多采用此法。昏迷病人或婴幼儿可采用肛表测温。

测量人体的温度计可放在口腔、腋窝及肛门(直肠)处,因为这个三个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人体的温度,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人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都接近代表人体平均深部温度,其中直肠体温最为接近。

通常人体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直肠温度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2~05℃),腋下温度360℃-374℃。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73-38℃是低热,381-41℃是高热。

扩展资料

测量人体体温要使用人体体温计进行测量,人体温度计是一种水银温度计。它的上部是一根玻璃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泡里和管的下端装有纯净的水银,管上标有刻度。由于人体温度最高不超过42℃,最低不低于35℃,所以体温表的刻度是35℃到42℃,每个小格代表01℃。

一般有三种测量方法:

一、腋下测温法

先擦去腋窝的汗液,将口表有水银柱的一端置于腋窝深处,屈臂过胸将之夹紧,10分钟后取出。

二、直肠测温法

先将肛表水银圆端涂点油类润滑,再慢慢插入肛门3-5厘米,并用手扶住肛表上端,3分钟取出。

三、口腔测温法

应在进食、喝水或吸烟后半小时进行。将表斜放于舌下,让病人紧闭口唇,牙齿不要咬合,3分钟后取出。看体温表数字时,应横持体温缓慢转动,取水平线置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完后用75%酒精消毒。

-正常体温

-人体温度计

测量体温的方法较为简单,但这是护理发热病人的一项重要工作。体温表有口表、肛表和腋表之分。正常人的体温,口温为36℃~37℃,肛温稍高于口温03℃~05℃,腋温则低于口温02℃~04℃。体温可由于某些因素而发生变异,如女性平均体温比男性高03℃;在进食、沐浴及剧烈运动后,都可使体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昼夜24小时的体温也不尽相同,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l℃。总之,体温可随着机体活动的多少、代谢的高低而变化,随着测量体温的时间、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测量体温时,应注意排除上述影响因素。

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口温法、腋温法、肛温法。

口温法:除患有口腔疾病、意识不清者均可选用此法。测量体温前,将消毒好的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然后,把体温计的水银端放置病人舌下,嘱病人口唇闭紧,不要用牙齿咬体温计,3分钟即可。此法方便,时间短,但易受饮水、进食的影响,因此,应在饮水、进食后30分钟测量。

腋温法:将甩至35℃以下的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腋下,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3~5分钟后即可取出。此法简单方便,是较为普遍的测体温法。

肛温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此法比较准确,误差小。患者侧卧或平卧,将甩至35℃以下的体温计的水银端,涂少许润滑剂(液体石蜡、肥皂水、凡士林等),插入肛门内约4厘米,3分钟后取出,观察度数。测量体温后,应注意体温计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口表、肛表测量后,先用清水冲洗,后用75%酒精或01%新洁尔灭浸泡。一般将体温为37℃~38℃时称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过高热。

6高热护理

持续的过高热(42℃)超过2~4小时,常可导致病人意识丧失,呼吸、循环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做好高热护理,合理有效的降温,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对高热病人,一般2~4小时测量体温1次,以观察病人发热的动态变化。高热初期,病人多有寒战、皮肤苍白等表现。此时要注意给病人保暖,可添加被褥或使用热水袋、电褥子等,防止受凉,同时饮热饮料。病人如果持续高热,则是高热护理的重点。病人多有呼吸心跳加快、皮肤潮红、灼热、食欲不振、肌肉酸痛、口干、头痛,甚至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等表现。这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可选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敷等方法。

温水擦浴:用32℃~36℃的温水浸湿毛巾,自颈部沿上臂外侧至臂,自侧胸经腋窝内侧至手心;用同法擦另一侧上肢。然后,嘱病人侧卧,露出背部,自颈向下擦拭背部。下肢自髋部沿腿的外侧擦至足背,自腹股沟的内侧擦至踝部。顺序是先上后下。一般擦拭为20分钟,擦浴时可有腋窝、腹股沟、窝处稍停留,以提高降温效果。擦浴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保持室内温度(18℃~22℃)。

酒精擦浴:常用30%~50%酒精200~300毫升(温度在32℃左右),用拧至半干的湿纱布擦拭。除前胸、腹部、后颈部外均可行酒精擦浴,时间不超过20分钟(身体虚弱者禁用)。

冰敷法:取小块的冰,用水冲去冰的锐角和污垢,装入冰囊或冰袋内,加水少许,排气后拧紧(扎紧)盖口,加套或垫上毛巾等放于病人的头部(前额或头顶)或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窝等处。应用冰敷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如皮肤呈紫红色或病人感觉局部麻木时,要立即停用冰敷,以防冻伤。冰融化后应及时更换。以上各种方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如温水或酒精擦浴后使用冰敷法。如果家里条件较差,室内温度又偏低,也可用冷湿敷法,用冷水浸湿毛巾,拧至半干放于病人的头部,有代替冰袋的作用,每隔3~5分钟更换1次。对畏寒的高热病人禁用擦浴。擦浴过程中出现皮肤苍白、发冷时也要立即停止擦浴。在采取了以上降温措施后,体温仍不下降,可根据医嘱口服退热药物。降温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出汗情况,避免体温降得过猛而引起虚脱。鼓励高热病人多饮水也是护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高热病人每日水的摄入量不少于3000毫升,可配制可口的清凉饮料备用(橘子汁、苹果汁等)。给予细软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加强机体营养。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易出现口腔干燥、口唇干裂、舌炎、口腔溃疡等,因此,也要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在体温下降期可有大量的汗液排泄,此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病人着凉,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服、被褥、床单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14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