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只产蛋期需要哪些营养

鸡只产蛋期需要哪些营养,第1张

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满足产蛋需要,蛋鸡每天都要从饲料中获得各种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在蛋鸡饲料配方中,这些营养素要以最适宜的数量、相互间最佳的比例以及最可利用的方式供给,以便获得最佳的饲料转化效率和最高的产蛋率。

(1)能量 包括维持能量需要和产蛋能量需要。维持需要的多少受母鸡体重、活动量、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产蛋需要的多少受蛋重及产蛋率的影响。一般地说,产蛋鸡对能量需要的总量约有2/3用于维持,1/3用于产蛋。而且,鸡每天从饲料中摄取的能量首先满足维持需要,然后才能用于产蛋。

(2)蛋白质 产蛋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需要由母鸡体重、产蛋率高低及蛋重等多方面决定。一般地,一只体重18千克的母鸡,每天维持需要3克左右的蛋白质,产一枚蛋需要65克蛋白质。维持和产蛋的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为57%,所以当产蛋率为100%时,每天约需17克左右蛋白质。而在实际生产中,产蛋率不可能为100%。所以,蛋白质实际需要量要低于17克。从蛋白质的需要量剖析来看,约有2/3用于产蛋,1/3用于维持。可见,饲料蛋白质主要用于形成鸡蛋。如果供给不足,产蛋量会下降。在保证蛋白质数量的前提下,还应注意蛋白质的质量,也就是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因此,在配合产蛋鸡日粮时,除了计算粗蛋白质水平是否达到标准外,还必须计算蛋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等10多种必需氨基酸数量。

(3)矿物质 钙是鸡骨骼和蛋壳的主要成分,对产蛋鸡至关重要,缺乏钙对鸡的影响很大。当日粮中短期缺钙,鸡动用贮存的钙形成蛋壳,维持正常生产;当长期不足时,鸡体贮存的钙满足不了需要,则产软壳蛋,甚至停产。此外,磷、食盐、锌、铁、铜等也是蛋鸡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均应按标准采用适当途径补充。

(4)维生素 为了保证蛋鸡健康和产蛋需要,蛋鸡离不开饲料中的维生素。其中,需要量较多而在一般饲料中容易缺乏的主要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当维生素A不足时,鸡体抗病力下降,产蛋量也下降;维生素D不足时,会产软壳蛋,产蛋量和孵化率均下降;同样,维生素B1、维生素B12缺乏时,也会影响产蛋率和孵化率。

(5)水 水是鸡体一切细胞与组织的组成成分,鸡体内生化反应的参与者,鸡体内重要的溶剂。水还对体温、体内渗透压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蛋鸡 雏鸡增重迅速同时羽毛生长较快,且在育雏后期还需要脱掉胎毛,长出新羽毛,所以育雏阶段,日粮蛋白质的设计量要足够高;另外刚出壳的小鸡消化系统还不健全,消化能力较低,需要提供较好的鸡饲料日粮。

2育成期:鸡对日粮的要求以能量为主、蛋白质为辅。在8-15周龄,粗蛋白含量为15%,15周-5%产蛋率期间,粗蛋白含量为l55%,但为了适应产蛋高峰时对钙的大量需求,此阶段日粮中钙的含量要提高到20%-225%,增加鸡体内储钙。

3产蛋期:应根据产蛋水平变化,及时调整日粮,使营养物质既能满足鸡只产蛋需要,又不浪费。产蛋高峰期,应尽可能提高饲料各种营养指标的含量,使其满足机体生长、生产的需要;高峰过后,随着产蛋率的降低,能量、蛋白质水平可适当下调,但随着蛋重的增加,鸡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加,所以此阶段钙水平适当调高,达到375%-4%以上。

①高峰前期:5%产蛋率-50%产蛋率期间。青年母鸡此阶段采食的营养,既要满足增加体重以达到体成熟,又要满足产蛋的需要,所以此阶段设计日粮配方时,要多方面考虑以达到高峰前的营养要求,如营养不足或不平衡,会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体内储备不足,这样会造成产蛋高峰较低且维持时间短,蛋重也小。

②高峰期:现代高产蛋鸡在27-28周龄可达到颠峰。此阶段鸡的生理特点是产蛋率迅速上升、产蛋量极高、部分营养呈负平衡、鸡的体重仍然增长;可采取使各种养分达饲养标准最高值,建议的日最低营养需要量必须满足,同时可补充维生素D3,以促进钙的吸收,减少应激。

③产蛋后期:此期鸡的生理特点是产蛋率开始下降、体重微增,蛋重增加幅度稍大。此阶段要防止鸡只过肥,可通过限饲进行,限饲有两种方式:限质和限量。限质主要为了控制能量水平,使其下降5%-10%,蛋白质水平适当下调;限量是指饲料量为自由供给的93%-94%。通过调整饲料营养指标、控制饲料量等措施,限制鸡体的增长,延缓产蛋下降速度。

(1)初次喂食 雏鸡一般于孵出后24~36小时内开食为好,开食的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雏鸡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开食方法是:1~2日龄喂粉状玉米、碎米或碎粒料,2~3日龄起逐渐增加混合料。开食料最好先用开水烫软,待食料吸水膨胀后再进行饲喂。

(2)初次饮水 雏鸡的初次饮水,可以在开食前,也可与开食同时进行。初期宜饮温水,并在第一次的饮水中,加入1%~2%的糖类,以增强雏鸡抵抗力。饮水不得中断。早饮水可加速卵黄物质被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雏鸡的食欲和消化吸收。

(3)日粮配合 雏鸡的日粮,要求新鲜,营养全面,混合均匀。在1月龄内的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为20%左右(肉用雏鸡还要略高些),代谢能为11715千焦/千克,粗脂肪1%,粗纤维应低于5%。

(4)饲喂方式 雏鸡的饲喂方式有限制采食与自由采食两种。前者可有效地控制雏鸡生长发育的进程,使其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与生产性能;后者对肉用雏鸡较实用,可促进鸡体生长发育和达到经济增重。

(5)饲喂次数 一般育雏初期采用自由采食,使雏鸡能迅速熟悉采食与饮水。注意要少喂勤添,防止饥饿。第一天饲喂2~3次,以后每天喂5~6次(其中夜间1次),10~35天每天喂5次,6周龄以后逐渐过渡到4次。肉用雏鸡采取日夜自由采食法饲喂。

(6)及时分群 随着鸡龄的增长,饲养密度要适当调整。在考虑平面雏鸡群密度的同时,还要注意鸡群大小。一般7日龄内每群以300~500只为宜。有条件的话,以后可合并为1000只一群。最好能按品种、品系、性别、强弱分群,不同日龄的雏鸡不宜混群饲养。

(7)疾病防治 育雏舍应与孵化室、成鸡舍严格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搞好鸡舍及环境卫生工作,按规定及时接种各类疫苗,严格消毒制度。及时剔出病、死鸡,并作出妥善处理。一般鸡场(舍)应谢绝参观,以防疾病传播。

1. 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为37.5℃,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温度不宜相差过大。出壳雏鸡,绒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雏鸡的食量较少,由吃入的饲料转化成的热能,难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节更是如此。故此必须给予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运动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都关系极大。如果温度过高,雏鸡代谢机能受到障碍,食欲减退,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体质衰弱,以致死亡率增加。同时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恶癖。如果温度过低,雏鸡受凉就会相互挤压(俗称扎堆),因互相踩踏堆压而造成伤亡。此外温度过低,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感冒、拉稀,诱发白痢病。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对雏鸡都是不利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 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要勤换垫料,并加强通风换气;湿度过小,即太干燥,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可用水盆盛水,让其自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2. 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的新陈代谢,也可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可用碎米或玉米粉。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开食,亦可喂雏鸡料。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纸面上或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较差故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相对增重快,新陈代谢旺盛,要少量多餐。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此时喂料要定时、定量。喂饲时,每次不要让雏鸡吃得太饱,但又切忌让鸡受饿,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吃得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饲喂不足,又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餐喂八成饱,可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3. 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病雏分群饲养要经常进行,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即捉出分群。对那些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地、有目的地巡查鸡群,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获得优良育雏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雏鸡食欲,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分析饲料的配合是否得当,饲料有否发霉变质,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及时发现雏鸡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精神状态、活动状态、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如停电或保温灯泡坏了,或电源烧着了附着物,鸡群发生啄食癖,其他侵扰鸡群的兽害、鼠害等,以便及时处理,减少鸡只死亡。

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鸡、肉用鸡、蛋肉兼用鸡和药用或观赏鸡四种。一般来说,家庭养鸡本应以自繁、自养为主。但因近年来养鸡户不断增多,饲养量大量增加,自繁自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鸡苗只能从集市或种鸡场购买补充,怎样选择雏鸡呢?

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反之,精神萎靡,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肛门鉴别法:首先看肛门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肛门括约肌比雌雏发达,挛缩能力强。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肛门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恰恰而有力,为雄雏;而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2、羽毛鉴别法: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七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3、动作鉴别法: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因此,一般强雏多雄,弱雏多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动作锐敏为雄,动作迟缓为雌;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鸣声粗浊多为雄,鸣声细悦多为雌。

4、外形鉴别法:雄雏一般头较大,个子粗,眼圆形,眼睛突出,嘴长而尖,呈钩状;雌雏头较小,体较轻,眼椭圆形,嘴短而圆,细小平直。来航鸡发育较快,雌雄翅尾羽都出得早,较难识别,一般在15日龄左右,可根据冠子的发育状况鉴别。

1、准备充分,认真消毒提前10天左右,对鸡舍、用具等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2、仔细操作,升温适宜雏鸡1周龄温度应为33—35℃,以后每周递减2℃,直至21℃为止。

3、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饮水供给要充足,营养完全,保障需求。

4、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适宜的光照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

5、提前预防,控制疫病。使用抗菌素,预防雏鸡白痢、慢性呼吸道疾病。

1 在阳光下曝晒垫料1—2天,舍内场地用5%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舍内空间用福尔马林薰蒸消毒:按每立方米25ml福尔马林或25g高锰酸钾加水13ml,薰蒸消毒6小时以上。

2 农户在操作中要通过观察鸡群表现合理调温。温度适宜,雏鸡活泼,爱动,睡觉分布均匀,身体舒展,意思是说:舒服极了。温度下降1℃,趴着的小鸡缩头、缩颈,也就是说,“有点凉”。温度再降1℃,小鸡停止活动,一推一堆的趴起来了,意思是说:太冷了。温度过高,小鸡就会跑到墙边,小嘴齐刷刷地触在墙上,严重的张口呼吸,意思就是“ 太热了”。

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是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后,外界气温在20°C以上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调节温度的方法有: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另外,育雏舍(室或箱)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

3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最后再喂料。饮水供给要充足,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逐渐用新鲜清洁凉水取代温开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要随时有饲料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喂料不宜过湿,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以八成饱为宜。

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谷实类为50-60%;糠麸类为5-10%;油饼类为20-25%;动物性饲料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营养完全,保障需求

应选择营养全面、粗纤维含量少、易于消化的全价饲料。育雏过程中,在注重保温的同时,别忽视了通风换气。

4 但光照强时间又长时,雏鸡会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

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遮光休息2-3小时。

科学育雏能够使小鸡健康成长,降低死亡率,减少养殖者损失。雏鸡管理得当也是一个增加效益的重要方面,养鸡户不容忽视

5 3—20日龄饮水或饲料中交替使用抗菌素,预防雏鸡白痢、慢性呼吸道疾病。用药一周后,间隔2—3天转换他药。

10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进行首免,方法为疫苗10倍稀释后用滴管滴鼻一滴。

35日龄用新城疫Ⅱ系或Ⅳ系进行二免,饮水免疫。但要注意,在用疫苗进行免疫前2天,免疫后3天的饲料或饮水中不加用任何抗菌素,以免干扰抗体形成。

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但一般不应超过36小时,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雏鸡的增重。第一周的饲料放在平盘或塑料蛋盘上,不要将饲料放在报纸或塑料纸上,既浪费饲料又不易于消毒,容易造成污染。稍加拌湿的饲料为最佳,并且拌一定比例的多维素和抗菌素,若有条件还可在雏鸡料中加一些大蒜汁,可预防雏鸡消化道疾病。饲料要现拌现用,采取勤添少喂的方法,尤其是夏天,一般情况下一天喂料4-6次。一周以后可改用饲料槽装料饲喂雏鸡。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雏鸡的饮水和采食情况,不能发生抢食和抢饮的情况,若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雏鸡相互挤压,出现踩伤和踩死的现象。另外一定要注意饲料盘和饮水器的清洁,刚开食的雏鸡常常是边吃料边排便,每次添食时都要清除食盘中的粪便;饮水器每次换水时清洗一下再加水,最好每天用消毒药水清洗一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164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