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猪的方法|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猪的方法|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第1张

  饲养猪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猪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猪的方法

1丰富的维生素

后备猪饲料中的维生素必须按照种猪的需要量来供应。充足的维生素能促进繁殖器官发育、正常发情、增加排卵数、提高受孕率。建议使用罗氏多维或巴斯夫多维,另外再根据需要量缺哈补哈、缺多少补多少。

2足量的钙、磷

高瘦肉型猪骨骼发育比较晚,在后备母猪发育后期到配种阶段,需要提供含有更高的钙磷水平的日粮来增加矿物质的沉积。钙磷的需要量要按照种猪的需要量来供应,使后备猪拥有强壮的四肢。有效磷要求不低于036%,钙不低于075%,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时钙不低于07%。

3补充有机铬、硒、钴

有机铬对猪具有促生长作用,能提高猪的胴体品质,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和抗应激能力:硒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窝产仔数,减少断奶前后仔猪的死亡率,增加母猪产奶量,提高免疫能力;钴是猪体内合成VB12的主要元素,猪一般不会缺乏,故饲料中一般不加,但公猪补充钴能提高公猪繁殖能力。

4平衡而丰富的氨基酸与高能量

现代种猪均为高瘦肉型品种,需要高能量及丰富而平衡的氨基酸,以满足后备生长发育之需要,为今后繁殖奠定基础。

 科学饲养猪群的技巧

1、喂艾叶法。

艾叶营养丰富,对猪有抗病作用。日本在猪日粮中添加2%艾叶粉,除日增生可提高5%-10%外,饲料消耗可下降7%-12%。

2、喂沸石粉法。

日本在饲料中添加5%沸石粉喂肉猪,每增加1公斤沸石粉,可使肉猪增重4公斤,节约饲料近1/4,并能减少猪支气管炎、胃肠炎,佝偻病和仔猪腹泻等症。用来喂母猪,还可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

3、喂稀土法。

美国在肉猪1公斤饲料中,添加25克稀土,可使猪增重20-45。

4、喂糖精或小苏打法。

在每公斤饲料中加005克糖精,可大大提高肉猪的采食量,日增重提高7%,每增重100公斤重量,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糖精喂猪可先溶于水,然后拌料饲喂。在缺乏赖氨酸供应的情况下,可采用小苏打代替,不仅成本低,而且可收到同样的增重效果。小苏打用量:小猪日喂10克,中猪日喂20克,大猪日喂30克。

5、喂油脂法。

日本研究,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添加大豆油和椰子油各50%的混合油,每天在饲料中添加量为日粮的2%-5%,其增重比对照组(即不喂油脂的)高145%。

6、喂黄霉素或柠檬酸法。

德国主试验,小猪体重30-35毫克,日增重可提高5%。育肥猪每公斤饲料加5毫克。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一品种为先,选优淘劣

选择高产品种与个体 如太湖猪,平均窝产1583头,最高窝产42头;外来品种中的大白猪产仔数在11~12头。 这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有效途径。在个体选择中,研究表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与产子率成正比。选好种母猪要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体形匀称、性情温顺,奶头排列整流齐、背腰平直、腹大而不拖地的母猪作为种猪。

再次是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比其双亲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生长强度,这就是杂交优势。我们可以选用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母性好、繁殖力强,窝产子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率65%以上,是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公猪可以选择台湾杜洛克,来生产纯正的洋三元(杜长大),这样的三元猪增重快,不低于800克/天,饲料报酬高,达28~30∶1,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肥期,5个月出栏上市90千克的目标得以实现,降低了养猪成本,效益明显提高。

二营养合理,控制膘情,短期优饲,增加排卵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母猪的空怀期、怀孕中期和哺乳后期多喂粗料,适当喂给青料;怀孕期要足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但不能喂给过多的能量,否则将影响哺乳期的采食量,而使哺乳能力下降。同时要给母猪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减少转群、驱赶、打架等外界刺激。

母猪过肥:可引起产子数少,成活少,体重小,不均匀,而且拉稀严重,奶水差。母猪过瘦:胎儿发育不好,母猪产后很快消瘦,严重者发生产后瘫痪。如何来控制这个膘情?可以采用分阶段饲养的方式,从而为母猪的高产创造条件。母猪妊娠期(114天)包括:妊娠前期(配种~第一个月),中期(怀孕2个月~3个月),后期(怀孕的最后一个月)。在母猪配种前10 – 15天,给予母猪全价优质饲料,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短期优饲可以增加排卵)。妊娠前期 即妊娠后的第一个月给予低营养水平的饲料,每日喂料18千克~22千克。但料中蛋白不低于13% ~14%。如膘差,仍应给予高营养。 在妊娠中期的这一时期母猪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提高,可以给营养水平中等的饲料,料中含14%~15%的蛋白,25千克/日/头。进入妊娠后期后,胎儿体重、体长增长极为迅速,约占初生重的2/3。这时要给母猪营养水平略高的饲料,3千克/日/头,粗蛋白含量16%~18%。采用这一方法对控制母猪膘情,增加产仔数,促进保胎及提高初生子猪体重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母猪发情开始时,经其肌肉或皮下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 1000国际单位,可增加其排卵数,提高受胎率,增加产仔数。

三 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1母猪初配年龄:过早配恶果多:产仔数少、死胎多、仔猪初生重小、体质弱、生长慢;母猪本身也生长发育不良,未老先衰,种用期缩短。过晚配又减少产仔胎数。

本地母猪:6~8月龄,体重70kg以上配;

我国培育猪种及其杂种在7月龄左右。杂种体重不低于80~100kg;

国外中型猪:如中约克夏,8~10月龄,体重100kg以上配;

国外大型猪如大约克夏:体重120kg配。

初次配种年龄也可根据情期来决定:最好经过初情期、第二情期后,在第三个情期配。

2如何掌握适时配种的时机:首先在管理上要作好母猪发情鉴定。一个发情周期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休情期),共四期。一个发情周期18~23天,平均21天。其中进行配种的时间是在发情期又称发情中期。发情期是性周期的高潮期。此期一般2~4天,平均三天左右,(范围05~7天)。只有此期才接受公猪的爬跨和交配。其中接受爬跨的时间约25天(平均52~54小时)(发情期特别短的例外)。发情期表现为母猪兴奋不安,性欲表现充分,如寻找公猪,接受公猪爬跨并允许交配;阴门充血肿胀,并有粘液从阴门流出,黏液由水样变黏稠时,表示己达到适配期;若用手按压腰部,母猪呆立不动,此为接受交配的具体表示。此后即可配种,一般配种2次。一次是在母猪接受公猪爬跨(即按压腰部不动)后的12~24小时配第一次,隔12小时再配一次。也可在一个情期内,配3次,一次是在接受公猪爬跨后12小时配一次,隔14小时配第二次,再隔12~14小时配一次。让精子等待卵子的到来。理由是据对北京黑猪青年母猪的排卵规律研究表明:发情母猪在接受公猪爬跨后的0~24小时内,排卵数占总排卵数的159%;24~36小时排卵数占总排卵数的1738%;36~48小时则为排卵高峰期,此期的排卵数高达6557%,(也有认为排卵高峰期是在犮情开始后31小时,范围255~365小时)。 48小时后的排卵数仍高达139%。要使卵子受精,必需在排卵前、特别是在排卵高峰前2~3小时左右交配或输精,才能使精子提前到达输卵管上部1/3处的受精部位。由于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存活时间最长为42小时,而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仅25~30小时。但比卵子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8~10小时,最长可达15小时)要长得多。因此必须在母猪排卵前,特别要在排卵高峰阶段前数小时配种或输精,即在母猪排卵前2-3小时,也就是说要在出现交配欲并接受爬跨的时间后的12~24小时开始配种,隔12小时再配一次,让精子等待卵子到来的道理。但由于排卵时间受不同品种、年龄及个体间有差异,因此在确定配种时间上还需灵活掌握。

从品种来看,地方猪种发情持续期较长,排卵较晚,可在发情期的第3~4天配种;引入国外的品种发情持续期短(有时发情征状不明显,发情开始的时间难掌控),排卵较早,可在发情的第二天配种;地方猪种与外来猪种的杂交种可在发情后第2天下午或第3天配种。

其次,从年龄来看,引入猪种中的青年母猪发情期比老龄母猪短,而我国地方品种则相反,青年母猪发情期比老龄母猪长。因此对我国地方品种而言,要“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的经验。即老龄母猪犮情持续短,当天犮情下午配,隔8-12时再配一次。后备母猪犮情期长,一般第三天配;中年母猪第二天配。

对发情期特短的,当接受交配后(用手按压腰部,母猪呆立不动),就可配种;隔12小时再配1次。或接受交配后8~12小时配第一次;隔8~12小时后再配一次。如后代作肥猪用,最好用两头公猪配,不仅可提高受胎率、产仔数,还可提高仔猪生活力。

所以,我们可以采取

①重复配种:用同一头公猪,发情开始后8~12小时配种或输精一次,隔12~18小时再配一次。

②双重交配: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两头公猪(同品种或不同品种的公猪但育种场不能采用该法)先后间隔5~10分钟各配一次。也可采用混合精液输精。

③多次配种:一般为三次。

四对乏情母猪施以摧情:

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如:年龄较老了;夏季气候太热了;母猪膘情与营养欠佳(可增喂豆粕和青绿料);母猪太胖(对太胖的母猪要加强运动和减料,甚至停料停水一天,促进发情);生殖器官有病:(对生殖器官有病的积极治疗。如不易治好和繁殖低下的老龄母猪应及时淘汰)。

对长期不发情母猪可采取:

(一)诱导发情:

1公猪诱导法:用公猪与母猪持续接触以刺激母猪性欲;播放公猪求偶声的录音磁带,然后连日试情;

2合群并圈法:将不发情母猪放入发情母猪圈内,通过发情母猪的爬跨刺激发情;

3按摩乳房法:每天早晨喂食后,用手掌按摩每个乳房表层10分钟,经过几天母猪有了发情征状后,再每天进行表层及深层按摩(是用指尖端放在乳房周围的皮肤上,不要触到乳头,做园周运动,按摩乳房的乳腺层)各5分钟。配种当天再深层按摩10分钟。表层按摩的作用是加强脑垂体前叶机能,使卵泡成熟,促进发情。深层按摩是加强对垂体的刺激,促使分泌黄体生成素,促进排卵。

4并窝法:把产仔少和泌乳力差的母猪所生的仔猪待吃完三天初乳后,全部寄养给同期产仔的其它母猪哺育,使产仔少的母猪提前回奶,提早发情配种,增加年产胎次和产仔数。

(二)人工催情:

1每天给母猪喂20~40mg 名字叫allyl十renbolone(RU-2267)的一种新的类孕酮物质,共18天,処理后4~6天便出现犮情,很有效,但价格较贵。适合集约化程度高的养猪场采用。

2利用激素催情:

①肌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合剂5~7ml/头后,到第三天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或PMSG-C1000IU/头(PMSG不可超量。否则将引起卵巢囊肿),到第六天再肌肉注射HCG500~1000 IU/头,诱导发情率可达100%,情期受胎率75%。

②单独注射100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附:孕马血清的制备:在灭菌的烧瓶里放入硼砂4g,次亚硫酸钠2g,蒸馏水12ml,溶解后进行蒸气消毒20分钟,取出冷却到370C,再采取妊娠2~3个月的健康母马颈静脉血液180~200ml,直接注入瓶内,然后紧塞瓶口,立即振荡15分钟,放在冷暗处备用。现在已有市售。

③皮下埋植500mg乙基去甲睾酮20天,或每日注射30mg,连注18天,停药后2~7干内犮情率可达80%以上。

④注射同发素(耳后颈部肌内、皮下注射 母猪 一次量1支 用5ml稀释液溶解后使用 猪耳后肌内、皮下注射5ml);脑垂体前叶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五 加强保胎措施 母猪配种后9天-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应特别加强保胎措施,尽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切忌饲喂冰冻霉烂变质的饲料。怀孕母猪尽量避免机械性刺激,如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

六猪场配种要详细的记录,避免近亲繁殖。

七实行早期断奶,提高年产仔窝数

平均在28天~30天断奶,这样可以保证一头母猪年产2窝,或25窝,而且早期断奶后的母猪5天~7天绝大多数可以发情配种,受胎率在90%~95%之间。一般情况下,在仔猪断奶后3天-5天给母猪喂催情药。母猪发情后,可进行哺乳期配种,也可提高年胎产数。

八淘汰更新,优化猪群结构

对老、弱、病、残、低产母猪应及时淘汰更新,一般年淘汰率,母猪群为25%~30%,并且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保证猪群中:老20%、中60%、青20%的合理母猪比例。

九加强防疫与药物保健,减少影响繁殖疾病的发生

困扰和造成母猪流产、早产、死产、弱产的主要有下面几种疾病,要严加预防:

特别是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布氏杆菌病、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等疾病的预防,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有流产先兆者,要立即注射黄体酮15毫克-25毫克,并内服镇静剂来安胎。

猪细小病毒 引起死产、流产、木乃伊。种母猪于配种前2~3周肌肉注射猪细小病毒疫苗2ml。使其产生免疫后再配种。种公猪8月龄首次免疫注射,以后每年注射1次,1次2ml。

伪狂犬病 引起死胎、木乃伊、流产、弱产。乳猪第1次05ml;断奶后再注射1ml;3月龄以上的中猪1ml;成年猪每年注射1次,每次2ml;种公猪也可每年春秋各一次,1头份/头;后备母猪配种前4周~5周(30天)接种1头份,怀孕母猪产前30天接种1头份。免疫期1年。

猪瘟 可以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流产的胎儿水肿、表皮出血等。预防主要是做苗,选用优质的兔化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0天,经产母猪在断奶时肌肉注射2头份(细胞苗3头份/头),一年保证2次。也可以用脾淋苗对种公猪、种母猪、后备猪每年免疫3次,肌肉注射头份,实行一刀切的办法。

蓝耳病 引起呼吸繁殖系统综合征。一刀切:公、母、后备猪,每年接种3次,1头份/头(勃林格)或按说明操作(国产苗)。

乙型脑炎 多发于秋季,或一二胎青年母猪,以蚊虫叮咬传播为主,所以在每年蚊虫到来之前注射乙型脑炎疫苗,4月份~5月份皮下或肌肉注射头份。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暑、中毒以及物理性损伤,做好平时的预防保健性投药。

选用一些广谱、长效、有一定针对性的药物。如

抗菌药:氟苯尼考、磺胺六甲、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

抗病毒药:病毒唑、黄芪多糖、板蓝根。

抗原虫药:三氮咪、苯尿咪唑、三甲氧苄氨嘧啶(TMP)。

免疫调节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

营养补充剂:口服补液盐、多种氨基酸等。

根据胎儿的发育变化,常将母猪114天妊娠期分为两个阶段,妊娠前84天(12周)为妊娠前期,第85天至出生为妊娠后期。断奶后的母猪体质瘦弱,在配种后20天内应给母猪加强营养,使母猪迅速恢复体况。这个时期也正是胎盘形成时期,胚胎需要的营养虽不多,但各种营养素要平衡,最好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自配饲料的猪场除给母猪适当混合精料外,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妊娠20天后母猪体况已经恢复,而且食欲增加,代谢旺盛,在日粮中可适当增加一些青饲料、优质粗饲料和糟渣类饲料。妊娠后期胎儿发育很快,为了保证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产生出体重大、生活力强的仔猪,就需要供给母猪较多的营养,增加精料量,减少青饲料或糟渣饲料。妊娠母猪应限饲,饲喂量应控制在20~25千克/天。要改变传统养猪观念,利用母猪在妊娠期食欲好、代谢旺盛、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给妊娠母猪多吃饲料以贮存营养,以至母猪过肥,到产后泌乳时,再将体内营养转为奶供给仔猪,就是饲料—体脂—奶模式。从饲料到母奶要经过两次转换,饲料利用率低。从研究结果看:妊娠期母猪的营养只要满足维持需要+母猪生长需要(青年母猪)+胎儿需要就够了。采食量不能过多,妊娠期采食量过多,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母猪失重增加。妊娠期营养过剩,母猪过肥,腹腔内特别是子宫周围沉积脂肪过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易产生死胎或弱仔猪。也不能给母猪喂量过少,造成母猪营养不良、身体消瘦,对胚胎发育和产后泌乳都有不良影响。

1妊娠母猪的限制饲喂

成功饲喂母猪的关键在于坚持哺乳期的充分饲喂,而在妊娠期要限制饲喂,这是一普遍原则。在生产实践中,我们饲养瘦肉型母猪,在环境条件适宜、没有严重寄生虫病侵扰的情况下,一般每天投喂母猪妊娠阶段饲料20~25千克即可满足需要。限制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将会防止产后母猪体重的损失,而有助于延长母猪的繁殖寿命。

2管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将妊娠母猪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怀孕早期、怀孕后期和围产期。

(1)怀孕早期 配种到妊娠80天,采取限制饲养,减少胚胎早期发育死亡,一般每天投料18~25千克。

(2)怀孕后期 80~105天,采取限制饲养,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这一时期,母猪胎儿的生长率呈指数级地增长,采食量不足就会导致母猪分娩时处于分解代谢的状态中,使母猪产后分解自身的体组织,泌乳期采食量会下降。如果在此阶段增加饲料投喂量可避免这一问题,还能增加仔猪的初生重,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一般母猪的饲料投喂量为每天25~30千克。

(3)围产期 产前1周即妊娠105天到分娩,此阶段是母猪体内胎儿增重的关键时期,亦是母猪乳房发育的时期。这一阶段要增加饲料营养浓度,饲养好母猪,对降低出生仔猪的死亡率,提高仔猪初生重、提高初乳量及质量、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缩短返情期,提高多胎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增加饲料投喂量,提高饲料营养浓度。现在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实行自由采食,较好地解决了产仔时间过长,分娩后初乳延迟、无乳,出生后仔猪下痢、出生仔猪死亡率高等问题。

一)怀孕母猪的饲养:从促进胎儿发育角度出发,应削减怀孕期的饲料给量,使妊娠增重控制在30—40公斤;提高泌乳期的营养水平。怀孕前期多喂青粗料(青饲料、青贮料、糟渣料等),怀孕后期加喂精料提高营养水平。精料的具体配方为:玉米45%、小麦14%、豆类5%、麦麸10%、鱼粉15%、骨粉2%、草粉13%、棉籽饼8%、生长素1%、食盐05%。饲粮中要求每公斤含消化能117兆焦、粗蛋白质12%、钙06%、磷05%。这种饲粮在怀孕前期每日每只喂13公斤,怀孕后期喂25—3公斤,喂量可根据母猪体重、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以保持既不过瘦又不过肥的状况。对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因哺乳期消耗较大,配种后需加强营养。这个阶段约20—30天,除喂优质青粗饲料外,还应加喂部分精料。以后维持中等营养水平,直到怀孕的第3个月,再适当加强营养,增加精料。 (二)怀孕母猪的管理:怀孕母猪每天最好放牧1—2小时,或在大运动场地自由活动2—3小时,以增强体制,使其能顺利分娩,减少死胎。要防止母猪由于挤撞、咬架等造成机械性流产。怀孕初期,特别是第一周遇高温(32—39℃),很容易造成死亡,3周后抗热能力增强。夏季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 此外,还需做好临产前的准备工作。预产期的计算方法有2种:一是“3、3、3法”,即在配种日期上加3个月加3周再加3天;二是“4月减6法”,即在配种日期上加4个月,再减去6天则为预产期。 (三)临产母猪的护理:在产前1周,将圈舍打扫干净,铺上垫草,保持干燥,并对圈舍周围环境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20%—30%的草木灰浸出液、10%—20%石灰乳、1%—3%烧碱水、2%—5%来苏儿水等。在母猪出现起卧不安,有阵痛表现,阴户流出粘液等分娩的前兆时,要作好接产用具的准备。分娩中应有专人守护,若发生难产,可注射催产素,并用手按摩或用热毛巾敷母猪乳房,有利于胎儿排除。分娩结束,清扫圈舍,更换干净卫生的垫草。注意胎衣排除,辅助仔猪吃好初乳。

猪食入的饲料营养,在满足维持需要以后,多余的营养用于生长、泌乳、产仔(称为生产需要)。以能量的生产需要为例,我们可以根据生长猪的增重(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妊娠增重(胎儿、胎盘和母猪沉积的能量)、泌乳量估计猪的每天生产能量需要,再加上其维持需要可估计其能量总需要量。

生长猪生长猪的能量生产需要取决于每天沉积的蛋白质和脂肪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量又取决于猪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根据ARC(1980)的估计,生长的消化能需要为:

DE(千焦)=420×体蛋白沉积(克/天)+549×体脂肪沉积(克/天)

表4为瘦肉型猪在不同生长速度时的蛋白质和脂肪沉积。

表4 瘦肉型猪在不同生长速度时的蛋白质和脂肪沉积(克/天)

日增重(克)体重(千克)30 40 50 60 70 80 90 100400 体蛋白 93 97 体脂肪 55 81500 体蛋白 104 108 109 108 体脂肪 84 110 137 163600 体蛋白 115 119 120 119 116 111 104 体脂肪 113 140 166 193 219 245 272700 体蛋白 126 130 131 130 127 122 115 107 体脂肪 142 169 195 222 248 270 301 328800 体蛋白 141 142 141 138 133 126 118 体脂肪 198 225 251 277 304 330 356900 体蛋白 153 152 149 144 137 129 体脂肪 254 280 307 333 360 3861 000 体蛋白 160 155 148 体脂肪 336 362 389根据表4我们很容易算出在不同体重和增重速度下的消化能(千焦)生产需要(表5)。

表5 瘦肉型猪在不同体重和增重速度下的消化能生产需要(千焦)

日增重(克)体重(千克)30 40 50 60 70 80 90 100400 6 926 8 521 500 8 980 10 575 12 099 13 485 600 11 034 12 684 14 153 15 594 16 895 18 113 19 301700 13 088 14 738 16 208 17 648 18 949 20 222 21 355 22 501800 16 792 18 317 19 702 21 003 22 276 23 409 24 500900 20 371 21 756 23 112 24 330 25 518 26 6091 000 25 166 26 384 27 572妊娠母猪妊娠母猪的生产需要主要为妊娠期增重(母猪自身增重、胎儿和繁殖器官的增重)。初产母猪妊娠期增重为50千克,经产母猪妊娠期增重35千克。每千克妊娠增重需要的消化能在妊娠的前84天为229兆焦,后30天为146兆焦。再加上妊娠母猪的维持消化能需要,就可估计出妊娠母猪的总能量需要量。泌乳母猪泌乳母猪的生产需要是泌乳的需要。每千克母猪乳含消化能75兆焦。根据母猪的泌乳量可估计泌乳所需的消化能。直接测定母猪泌乳量是比较困难的,可根据乳猪的增重估计母猪的泌乳量,乳猪每千克增重需要43千克猪乳。另一方面,母猪在泌乳期可能有一定的失重,但一般控制在15千克之内。每千克失重相当于261兆焦消化能。此外,乳猪吃补料也可节省母猪消化能需要(每千克补料节省母猪料消化能22兆焦)。这样一头经产母猪,哺乳9头乳猪,乳猪日增重250克,母猪30天哺乳期失重15千克,全窝乳猪吃补料5千克,生产需要消化能估计为:每天558兆焦,再加上维持消化能需要即是泌乳母猪的总能量需要量。

理论上,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生产需要也可根据蛋白质的沉积量和日粮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估计,这里不再细述。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方法如下: 1。妊娠母猪的体重变化母猪在妊娠期内,胎儿与母体是相 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因此,应根据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妊娠 母猪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保证胎儿 的正常发育,提高其初生重和存活率。 母猪妊娠期体重,前期比后期增加得快。

2。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特点妊娠母猪对于营养利用与其他 生理时期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成代谢效益高妊娠母猪往往是在较低营养水平条件 下饲养,获得满意的繁殖成绩。因为妊娠母猪对营养物质具有较 强的同化能力,有胎儿优先的保证能力,一旦缺乏营养,母猪会 分解体内自身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胎儿发育需要。

(2)妊娠母猪采食量和哺乳期采食量与增重之间的关系是一 种反比的关系妊娠母猪过肥,会导致产后食欲不振。因此,应 避免妊娠期母猪增重过多。 (3)母猪在妊娠前期增重快于妊娠后期为此,前期可以采 用低标准饲养。值得注意的是,妊娠前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时 期,前期日粮中的蛋白质品质要求基本平衡、充足,各种维生素 丰富。

(4)妊娠后期胎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胚胎的体积也很快增 大此时要控制日粮的体积,以免压迫胎儿。在饲料类型上,前 期为粗料型,后期为精料型。 为了使母猪生产出体大仔猪,并蓄积足够营养物质准备泌 乳、哺育仔猪,对妊娠母猪应按标准饲养。 3。

饲养方式中国传统养猪在以青饲料为主的条件下,总结 妊娠母猪的特点,提出了以下3种饲养方式。 (1)两头精喂中间粗喂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断乳后 体瘦的经产母猪。母猪经过分娩和一个哺乳期之后,体力消耗很 大。为了使它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 营养,使它迅速恢复繁殖体况,这个时期加配种前10天共计1个 月左右,所饲日粮特别注意到全价、优质,特别是要含有高蛋白 质,待体况恢复后才可转人按饲养标准喂养,直到妊娠80天后, 再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加强营养的供给。

(2)阶段加强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配种 时母猪本身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量较大。因此,整个 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是根据胎儿体重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到分娩 前1个月达到最高峰,到产前3〜5天日粮应减少10%〜20%。 (3)前期粗喂后期精喂的饲养方式对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 产母猪,可采用此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212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