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练习册第25课古文阅读祈人忧天答案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我整理,仅供参考:
1、解释词语意思:
①崩坠( ) ②果( )
③只使( ) ④四虚( )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参考:
1、倒塌,坠落;2、果然,果真;3、即使;4、四方。
2、杞人忧天。
3、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4、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2 韩丕字太简文言文答案译文供参考并附练习题:
韩丕,字太简,郑人(今陕西华县)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衡州。入直史馆,知制诰。端拱初拜右谏议大夫,历知河阳、濠州。淳化三年(九九二)为翰林学士(《学士年表》;《宋史》本传作淳化二年)。不久出知均州,徙金州。召还,充史馆修撰,又出知滁州。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丕,字太简,华州郑人。父果,晋开运中,为曲阳主簿,契丹攻城,陷没焉。母改适他氏。丕幼孤贫,有志操,读书于骊山、嵩阳,通《周易》《礼记》,为人讲说。常有山林之志,家虽甚贫,处之晏如。年长,始学文。开宝中,郑牧知文州,与之偕行,遂薄游两川。及牧知成都,刘熙古延置门下,掌书奏,以孙女妻之。
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声名籍甚,公卿多荐之者。尝著《孟母碑》《返鲁颂》,人多讽诵之。解褐大理评事、通判衡州。石熙载荐其文行,代还,以文学试中书,擢著作佐郎、直史馆,赐绯鱼。未几,改左拾遗。八年,迁职方员外郎、知制诰。雍熙初,加虞部郎中。二年,与贾黄中、徐铉同知贡举。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又舍人王祐以前辈负气,每陵轹面折之。丕乃表求外郡,出知虢州,就改职方郎中。端拱初,拜右谏议大夫,赐金紫,知河阳、濠州。
丕起寒素,以冲澹自处,不奔竞于名宦,太宗甚嘉重之。淳化二年,召入为翰林学士,终以迟钝不敏于用,俄罢职,充集贤殿修撰、知均州。就迁给事中、工部侍郎,徙金州。召还,充史馆修撰,又出知滁州,就加礼部。大中祥符二年,卒。
丕纯厚畏慎,似不能言者。历典州郡,虽不优于吏事,能以清介自持,时称其长者云。
(节选自《宋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之晏如晏如:安然自若。
B人多讽诵之讽诵:吟咏诵读。
C解褐大理评事解褐:解除官职。
D每陵轹面折之面折:当面指责。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
B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
C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
D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丕年幼时即遭不幸,品学兼优。他很早就失去父亲,母亲改嫁他人,但他从小就有高尚的节操,通晓《周易》《礼记》并向别人讲解。
B韩丕中进士后有很高的声誉。很多大臣都曾推荐他,他写的文章被很多人诵读,他后来回到朝廷还曾受到过皇帝的赏赐。
C韩丕性情耿直,受人排挤。在朝廷任职时与宰相宋琪和舍人王祐政见不合,常受到二人的指责羞辱,于是他请求调到其他地方任职。
D韩丕性情淳厚,做事小心谨慎。他虽然为官才能并不突出,但能在品行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牧知成都,刘熙古延置门下,掌书奏,以孙女妻之。(5分)
(2)丕起寒素,以冲澹自处,不奔竞于名宦,太宗甚嘉重之。(5分)
3 许奕,字成子,是简州人的文言文阅读答案许奕,字成子,简州人。因父亲的恩荫任长江县主簿。遭母丧,服丧期满后调为涪城县尉。庆元五年(1199),宁宗亲自提拔他为第一名进士,被授予签书剑南东川节度判官。
朝廷派许奕出使金国,许奕与骨肉亲人诀别,很快到执政那里接受指示请求出发,执政说:“金人索要的,还有很多没议定,如今将怎么办?”许奕说:“原来议论这些时,我曾说过增加岁币,归还俘虏还可以,此外还能屈从金人吗?不可行的,就应该以死相守。”不久他升为起居郎兼权给事中,因国事没什么起色他极力推辞,朝廷不允许。金人听说许奕的名字已很久了,十分恭敬地迎接他,正赶上金国皇帝避暑,离宫与京城相距二十里,这时金国皇帝特意为许奕回到京城。射箭时,许奕射中了十一个目标,于是终于达成和议。许奕回朝禀奏,皇上优待、慰劳他很久。许奕又上奏:“和议不可靠,应该修纲纪,训练将士,使屈伸进退的大权,重新归属我们。”门客中有因许奕出使金国议和的事来向他祝贺的,许奕茫然地说:“这是不得已啊,我深为天下惭愧。”
许奕升为吏部侍郎兼权给事中,议论驳回了十六件事,这些事都是贵族、宠臣妨碍政体的事。封还对刘德秀父母赠官、对高文虎授予宫观之职,这深得士大夫的赞许。杨次山被加封为少保、永阳郡王,许奕上疏说“:自古以来,对外戚过分恩宠,很少不造成祸患的,天道讨厌过分的事,发生祸患是理所当然的。杨次山如果推辞,就应该同意,如果想对他表示优待恩宠,那就越级升他为少傅,在陛下就是对他施以厚恩,在杨次山也知道这符合义理,这样不就了结了嘛!”又说“:史弥远极力推辞皇上的任命,应该同意以成其美。”奏疏献上后,没有答复。许奕就呆在家中请求到地方任职,他以显谟阁待制的身份任泸州知州。史弥远问他想说什么,许奕说:“近来看时事,调理保护的事情很多,而帮助朝政的意思很少,这对朝廷不利。”
安抚使安丙新立大功,每天都能听到对他的各种谗言,宰相钱象祖拿出诽谤安丙的文书问许奕,许奕感叹地说:“士不吝惜一死而被众口所困扰,也可悲啊。我许奕愿意用一百口人担保他。”钱象祖生气地说:“你就如此了解安子文吗?”恰好宇文绍节宣抚荆湖回朝,也说:“我愿以百口人相信许公的话。”于是对安丙的奇谈怪论马上平息,朝廷对他的任用更加专一。许奕和安丙十分相知,但有关职任的事一定要反复考察以求公正。后来士人大多背叛安丙,只有许奕用书信多次问候他。
许奕调为夔州知州,他上表推辞不登程,就改任为遂宁知府。他捐钱数十万缗替百姓纳税,又用盐利来养士,为桥梁修了数百丈的堤坝,百姓非常感激他,在学校中画像祭祀他。许奕升为龙图阁待制,加为宝谟阁直学士、潼川知府。连雨天使城墙毁坏,他拆去坏的地方重新修好,没烦扰百姓,也捐钱十二万缗替十县的百姓纳税,于是这里的百姓也纷纷在东山的僧寺祭祀他。
许奕天性孝友,给死者送葬,抚恤孤苦的人,对他们恩义备至。
4 课外文言文答案初中古文背诵全篇目(新教材必背课文)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愿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 绳技文言文答案原文也要,谢谢啦绳技奇观 原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楼设绳妓。技者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辘轳以系之。又竖数丈之柱以起绳,绳之直如弦。技女自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者,而従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五六尺者,或蹋高蹈顶至三四重者,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注,曾无跌失者。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号)二十四年八月五日,皇宫御楼里引进了绳妓(在绳子上玩杂技的女艺人)。先扯出一根长绳,两头搭在地上,埋两个辘轳(木质转轮,类似古代打水的辘轳)系住绳子两端。辘轳中间有好几丈远,立起柱子把绳子撑起来(两头再转动辘轳把绳子拉直),绳子绷直就像琴弦一样。然后艺妓从绳子两端,踮起脚尖上去,来回行走飘飘悠悠,望去就像仙人一样。有在绳子中间相遇,两人错身而过的,有穿着木屐在上面行走,从容弯腰仰头的。有的用画竿绑在小腿上,五六尺高,或者踩高跷,人和人摞起来三四层,然后翻跟头跳下来,跳到绳上站住,从没有过跌下来的。都踏着鼓乐的节奏,真是奇观。
从“周易 - 系辞”:轻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从天佑,吉他是没有缺点。
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这意味着,假以时日,事情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
但是,中国人民更简单的句子,挑选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更加务实的意义。这就是“变”与“通”字,在一起,就是“灵活”。在长期的工作,仍然是非常多才多艺。了的人不必钻失败的四角上,应该知道如何适应,屈伸。
穷则变,变则通的后几句是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出自周朝姬昌《周易·系辞下》,原文:“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译文: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相继继位,不但传承神农氏的治国道理,而且针对国内具体的大环境加以变化,使百姓丰衣足食,神农氏的治世之道变化后,百姓安居乐业;当事物发展到极点的时候,便想到要加以变化,以求通达,随着通达而至的是长久.这可能是上天的庇佑,无往不利。
赏析:
这句话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其意思是指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不过,更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从这句话中,摘出了两个字,表达了更为实用主义的意思。
那便是“变”和“通”二字,合起来,即为“变通”。变通一词,仍然极具通用性。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艮第五十二
题解
艮卦为同卦相叠(艮下艮上)。艮为山,山为退隐之处,又有静止稳重之象,喻指人进而思退,明哲保身。所以,卦名曰艮。艮卦是震的综卦,下艮上艮,两艮相连,艮为山,逢两山相阻,故有止义。艮与咸卦一样,都是以人体为喻,说明男女及万物相互感应之事。但咸卦是阴阳调和,相互交感;而艮卦九三和上九两阳爻均分别处于艮卦之上,上不能进、下无所应,有静止之象。艮又为少男,两男相见,背靠着背,相互不能交感,如若“艮其背,不获其身”。以人体而言,人自身见不到的部位只有背,止于此恰到好处,止得彻底,犹如“行其庭,不见其人”,就不会产生非分之想,所以“吉”。
原文
艮:艮[1]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注释
[1]艮(gèn):歇息,止息。
译文
艮卦:卸掉责任,挂笏隐退,朝列之中已看不到他的身影。在他的庭院中寻找,也没有找到。没有灾祸。
解析
做大事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应有自己的主见,该静止时就静止、该行动时就行动。
原文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2]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注释
[2]止其所:在家休息。
译文
《彖辞》说:艮,就是静止如山的意思。时宜止就止、时宜行则行,行止不失其时,则其道光明。卸掉负荷,歇息其背;离官去职,居家休息。因为上下左右相与为敌,无法协同。连自身也无法保全,于是弃官远遁。所以,卦辞说“在他的庭院中寻找,也没有找到,没有灾祸”。
解析
根据自然或者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处境,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即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样就会保全自我,没有灾祸。
原文
《象》曰:兼[3]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注释
[3]兼:同时具有。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为两艮卦相重,艮为山,可见艮卦之象是高山重立,渊深稳重。君子观此卦象,以此为戒,谋不逾位,明哲保身。
解析
当行即行、当止即止,动静不失时机,前途必然光明。
原文
初六:艮其趾[4],无咎,利永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注释
[4]艮其趾:歇脚。
译文
初六:歇脚养息,自然无灾难,这是长期吉利的贞兆。《象辞》说:“歇脚养息”,远离不义,不失正道。
解析
初六在最下位,相当于脚趾。人在行动时,脚趾最先动。所以,脚趾停止,行动就在发生之前停止,不会失当,没有灾难。但初六属于阴爻柔弱,难以长久坚守正道。这一爻说明:停止应当在行动未开始之前,才不会失当。
原文
六二:艮其腓[5],不拯其随[6],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注释
[5]腓:腿肚。
[6]拯:拯救,保护。随:通“隋”,垂肉。
译文
六二:停立不行,但腿部肌肉还是负伤,心里很不愉快。《象辞》说:“腿部肌肉还是负伤”,是因为其人固执己见,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
解析
六二居中得正,以阴居 之中,恰似人的腿肚子。上无所应,欲与初六一起承于九三之阳刚。可“初”已“艮其趾”,“不拯其随”,“二”也就只好“艮其腓”。趾不动,腓亦不能动,“其心不快”。这一爻说明:应止不止,勉强追随他人,结果注定不会愉快。
原文
九三:艮其限[7],列其夤[8],厉薰心。《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注释
[7]艮其限:卸肩护腰。
[8]夤(yín):夹脊肉。
译文
九三:卸掉重担,保护腰部,胁间肉却已裂开了,危厉熏染其心。《象辞》说:“卸掉重担,保护腰部”,危厉熏染其心。
解析
九三正当上下卦的界限,相当于腰,刚爻刚位,又不在中位,过分刚强偏激,横暴地停止在腰部,使腰不能屈伸。在迎接腰部的上方,是脊背的肌肉。九三横在四个阴爻的中间,形状就像背部的脊肉,由中央被左右分裂,也跟着不能活动。九三与上下、左右的人都不能和谐相处,以致上下叛离、左右决裂,当然危险。这一爻说明:停止不当,必定众叛亲离。
原文
六四:艮其身,无咎。《象》曰:“艮其身”,止诸躬[9]也。
注释
[9]止诸躬:止于其自身。
译文
六四:引退保身,没有灾祸。《象辞》说:“引退保身”,是说其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身的安危上。
解析
九三相当于腰,六四就是腰以上的身体部分。六四属于阴爻阴位得正,表示停止在应当停止的场所,能够自己控制,而不妄动,所以没有灾难。这一爻说明:应当把握时机,自我约束,适可而止。
原文
六五:艮其辅[10],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注释
[10]辅:嘴巴。
译文
六五:闭口少言,讲话有分寸,自然没有悔恨。《象辞》说。“闭口少言”,是因为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就像人坚守中正之道。
解析
六五在卦的上方,相当于人的颚的关节。六五不正,应当后悔。但因为得中,所以停止在颚的关节,说话中肯,条理分明,自然消除担心。换句话说,只要言语谨慎,即可避免后悔。这一爻说明:言语应当适可而止。
原文
上九:敦[11]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注释
[11]敦:敦厚。
译文
上九:保护自己的脑袋,吉利。《象辞》说:“保护自己的脑袋”之所以吉利,是因为上九之爻为一卦之终爻,就像人秉守忠厚,必得善终。
解析
上九是重叠艮卦的最上方的阳爻,亦即止的终极,一切都到此为止,更要谨慎敦厚。人的操守到了晚年容易堕落,学业在进修接近终了时也容易荒废。所以,最后的坚持最重要,也最吉祥,这样才能止于至善。这一爻说明:要想止于至善,关键在于最后的不懈坚持。
原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处《周易·系辞下》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会使失误的发展不受阻塞
说明正站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这句话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其意思是指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不过,更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从这句话中,摘出了两个字,表达了更为实用主义的意思那便是“变”和“通”二字,合起来,即为“变通”变通一词,目前仍然极具通用性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