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43

读书笔记 43,第1张

第9章 清式建筑做法

一、大木作

1.概说

(1)大木的含义

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栱等。

(2)清式大木做法

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类。

①大木大式

a.使用斗栱的大木大式建筑有时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

b.面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桁。

c.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栱。

d.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②大木小式

a.用于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

b.面阔3间至5间,通进深不多于七檩,大梁以5架为限。

c.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栱。

d.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2.建筑主要尺寸的决定

(1)建筑平面

①大式建筑

a.根据建筑的类型选择斗栱的大小和出跳的多少。

b.根据每攒斗栱宽度为11斗口,斗栱挑出每跳为3斗口,计算出建筑的各间面阔和断面进深。

②小式建筑

a.定明间面阔,次间减一尺,梢间再减半尺到一尺,或次间为明间的八折,梢间为明间的六五折或七折。

b.出檐长按檐柱高三折,檐步按檐柱径5倍计算,金步按檐步八折或同檐步,脊步仿此。

(2)建筑高度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

①台基高度

a.含义台基高度为由地面到阶条石上皮,清式做法中称为台明高。

b.标准普通台基高等于檐柱高的15/100,特殊的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②屋身高度

a.大式建筑包括柱础、柱身和斗栱的总高,柱础高为檐柱径之2/10,折合12斗口;柱高70斗口。

b.小式建筑柱高为明间宽的4/5或柱径的11倍,柱下若用鼓镜柱础,其高为1/5檐柱径。

③屋顶高檐口下至正脊上皮的距离,实际是根据各步架举高与屋脊形式等决定。

3.举架

(1)清式建筑各步举高清式各步距离在多数情况下相等。

(2)相关规定

①五举,表示此步升高是水平距离的05,六五举即065。

②屋面坡度愈往上愈陡,除亭、塔等攒尖顶外,一般建筑的脊步规定不得超过九举,否则不利铺瓦。

③计算程序由下而上,与宋式相反。

(3)注意事项飞檐一般不设举高,飞椽置于檐椽之上,自然形成约三五举的坡度。

4.庑殿顶推山以九檩庑殿为例,设各步架原来水平投影距离都为X,则山面推山后的各步距离,可依下列步骤求得:

(1)山面檐步不推(即下金檩不推),距离仍为X。

(2)山面中金檩推出1/10步架,即X/10。推山后的下金步=X-X/10=9X/10。

(3)将山面中金檩已推出处的由戗线延长,交上金檩线于一点。由此点沿上金檩线再推出1/10步架,即得推山后上金步距离。

(4)脊步推法仿此。

5.歇山顶收山

(1)收进距离依立面要求和山面结构而定,一般山柱中心线距山花板外皮一檩径(45斗口),距采步金梁一步架(22斗口)。

(2)结构方法用增加扒梁(或顺梁)和采步金梁来解决。

①承采步金的短梁,若后端插在金柱上,就叫顺梁。

②后端架在五架梁或七架梁上的称为扒梁(宋名丁柎)。

③置于角部其位置与角梁相垂直的,叫抹角梁。

④与角梁同方向的叫递角梁。

6.悬山顶挑山(1)含义悬山顶挑山是将悬山建筑两山的檩头,向山柱(或山墙)外伸出四椽四档(即椽间空档)或1/3檐柱高的做法。

(2)做法

①山面的搏风板用来遮护檩头并起装饰作用,宽度为8斗口,厚12斗口。

②表面涂朱红或栗壳色油漆。

③在山尖处有的用悬鱼作装饰,并在檩头部位钉以铜钉。

7.攒尖顶

(1)形式有方、圆、五角、六角、八角等形式。

(2)单间方攒尖亭

①尺寸

a.檐柱高等于80/100面阔,柱径等于七/100面阔。

b.檐步=脊步=1/4面阔,檐步高五举,脊步高七举或七五举。

②做法

a.檐柱间用檐枋联系,出头作成霸王拳或三岔头式。

b.在角柱处45°放置花梁头,然后沿檐枋方向放檐檩,枋与檩间施垫板,并以榫头插入花梁头内。

c.檩上再斜放抹角小梁四根,梁中央放木墩(交金墩),以承金檩及垫板,老角梁的尾端也搭在这里,由此出由戗,按脊步举高,四面斜撑顶部的雷公柱,以承宝顶。

8.柱

(1)含义

柱为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

(2)分类

依部位可分为檐柱、金柱、中柱、童柱等。

(3)清代柱的特点

①檐柱、金柱、中柱等的断面大多为圆形,柱体平直,仅在上端作圆角小卷杀(约为柱径的3/100)。

②南方建筑梁架上的童柱,常作成断面不等的梭杀,形状如长形之瓜,故又称为瓜柱。金柱又称老檐柱,高度随举架,柱径66斗口或檐柱径加2寸或1寸。

③重檐金柱或内檐金柱,柱高等于檐柱高加檐柱斗栱高再加重檐高,柱径为72斗口;中柱高随举架,径等于7斗口;童柱高随梁架,径等于66斗口。

④柱头上直接放置梁架或大斗时,上端须开馒头榫(若有平板枋则不用)。

⑤柱脚做管脚榫插入柱础,它们的长度都是柱径的3/10。

⑥童柱下要做双榫,长、宽亦为柱径的3/10,厚减半,两榫间距离一斗口或一椽径(15斗口)。

9.斗栱

(1)用途大式建筑中用斗口宽度作建筑及构件尺度的计量标准,单材的高、宽比为14:10,足材为20:10。

(2)等级

斗口按建筑等级分为十一等。

①一等斗口:高84寸宽6寸。

②二等斗口:高77寸宽55寸。

③三等斗口:高7寸宽5寸。

④四等斗口:高63寸宽45寸。

⑤五等斗口:高56寸宽4寸,用于城楼。

⑥六等斗口:高49寸宽35寸。

⑦七等斗口:高42寸宽3寸。

⑧八等斗口:高35寸宽25寸,用于殿宇。

⑨九等斗口:高28寸宽2寸。

⑩十等斗口:高21寸宽15寸。11十一等斗口:高14寸宽1寸,用于小建筑。

(3)斗栱具体尺寸和形状

①尺寸

a.栱的尺度依斗口。

b.斗栱高度由坐斗底算到撑头木上皮。

②形状

a.外檐斗栱外出翘、昂、耍头;内出翘、菊花头、六分头、麻叶头。

b.室内斗栱多用品字斗栱,两端出跳对称,均用翘而不用昂,仅耍头后尾作麻叶头。

c.溜金斗栱多用于宫殿、庙宇的彻上明造屋宇,外跳和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的菊花头、六分头和秤杆等。

第一,后尾搭在金柱内额上,与外跳构件不生联系,完全不起结构作用,称为“落金”做法。

第二,后尾下无承托,而支撑于金桁下,称为“挑金”做法。

10.粱

(1)含义

梁是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

(2)分类依部位有大梁、抱头梁、角梁、抹角梁、递角梁、顺梁、扒梁、采步金梁等。

①大梁(大柁)

a.大小、长短常依梁上所承之檩数为准。

b.长度为其上总步架长的和再加二个檩径。

c.断面高、宽比按清工部《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10:8。

d.将距大梁梁头15檩径处的梁肩削去3/10檐柱径的厚度,再在梁高1/4处开半圆形桁与宽度为3/10檐柱径的垫板榫槽。

e.南方苏州地区建筑的大梁分为扁作和圆作,断面尺寸按围长计算。

②抱头梁

a.小式大木抱头梁

长为廊步加二檩径,梁高与梁宽分别为檐柱径的15倍和12倍,梁头做法同前。

b.大式大木抱头梁

第一,有斗栱的称桃尖梁,长度为廊步加正心檩至挑檐檩间距离(六斗口),再加挑檐檩至梁尖的六斗口和梁尾插入金柱的榫长(金柱径六.六斗口)。

第二,为了便于搁在斗栱上,梁的断面在正心枋内、外有所不同,以内高775斗口,宽6斗口;以外宽4斗口,桃尖部高5斗口,并作出锋二折。

③角梁

a.大式老角梁的断面高4.5斗口,宽3斗口。

b.梁的长度可按老角梁头至挑檐檩、挑檐桁至正心桁、正心桁至金桁间距离及后尾四段水平投影长度之和,再求其实际斜长即得。梁长=[(2/3×3六斗口)+2(x×3斗口)+2(檐步距离)+66斗口]secΦ式中x为斗栱出跳的拽架数;檐步距离为22斗口;Φ为角梁斜度(檐步等于30°)。

c.老角梁头作成霸王拳式样,后尾作三岔头。

d.仔角梁置于老角梁上,用暗销相结合,其宽度与老角梁一致,长度从老角梁头再起翘延出一段。延出长=(1/3檐平出+一椽径)加斜e.小式角梁起翘高度一般为四椽径或六斗口(自老角梁上皮起,止于仔角梁大连檐下皮)。

f.在仔角梁底与挑檐桁上枕头木相交处,两侧各开开一凹槽,斜上至金桁背,以容纳翼角椽尾。槽长按椽数×08椽径,宽一椽径,深七椽径。

g.南方做法可以江苏苏州一带的水戗发戗和嫩戗发戗两种形式为代表。

第一,“戗”的含义“戗”是指建筑的戗脊,“发戗”就是起翘。

第二,“戗”的特点与实例。

11.枋

(1)含义枋为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断面及尺度常相差较大。

(2)分类有额枋、平板枋、檐枋、柱头枋、随梁枋等,其中额枋和平板枋较常见。

①额枋

a.大额枋高64斗口,宽54斗口,长度为开间宽减半个檐柱径。开榫用大头榫(鸽尾榫),榫大头宽为枋宽的一半,即27斗口;小头为枋宽的1/3,即18斗口。榫长为柱径的1/4。

b.转角处的大额枋称为搭角大额枋,因伸出柱外,所以较正身大额枋长一搭角榫及霸王拳。霸王拳的高度为额枋高的8/10,榫宽为檐柱径的3/10。

c.小额枋高48斗口,宽4斗口。榫宽2至13斗口,其他做法均同大额枋。

d.大、小额枋间施由额垫板,长随净面阔加榫,高等于一檩径(45斗口),厚1斗口。

e.小式用檐枋,高等于檐柱径,宽为其4/5。

②平板枋

a.又称坐斗枋,高2斗口,宽3斗口,长依各间面阔加榫头,榫宽,15斗口。

b.平板枋与大额枋间用暗销连固,转角处出头,长与大额枋的霸王拳平齐。

12.檩(桁)、椽

(1)含义檩、椽为直接承受屋面荷载之构件。

(2)尺寸与形状

①大式正心桁直径45斗口,长随间广另加榫,搭角处伸出一檩径。金桁、脊桁径均为

4.5斗口。挑檐桁径三斗口。小式檩径均为一檐柱径。

②脊桁上置六角形断面的扶脊木(径四斗口),以脊桩固定于脊檩背。在扶脊木两侧朝下之倾斜面上,均开椽窝以插脑椽。

③椽径15斗口。檐椽圆形断面,伸出长度为上檐出的2/3;飞檐椽方形断面,伸出长度为上檐出的1/3。上檐出在大式为21斗口(自挑檐檩中线到飞檐椽头),小式为3/10檐柱高。

④角部的椽自金桁(檩)中线起向角梁呈放射形排列,并逐渐升高,与老角梁上缘平齐。

a.必须削尖各椽椽尾,并将飞檐椽作成折线形(各飞椽的断面、长度和折度都不同)。

b.在挑檐桁(檩)和正心桁(檩)上放置枕头木,使角部屋面缓曲升起,从各方面看都像展开的鸟翼,所以称为翼角檐椽,此部的飞檐椽都有起翘,所以称为翼角翘飞椽。

⑤南方的嫩戗发戗起翘很高,当飞檐椽接近角部时,为了与嫩戗取得一致,也必须有很大的翘角,因此不得不斜立在角部之檐椽(摔网椽)上,称为立脚飞椽。

13.檐口

(1)檐口出现的原因硬山或悬山建筑如有飞檐椽,则在檐椽端部上方置通长里口木,但各建筑之翼角处屋面因起翘形成曲面,无法放置长直之里口木,故改用小连檐及闸档板。

(2)清代里口木尺寸

①高一椽径加15望板厚,宽一椽径。

②其上依各飞檐椽之位置分别挖出凹椀。

③飞檐椽卡入后,其上表面与里口木上表面齐平。

④小连檐厚为15望板厚,宽同里口木。

⑤闸档板高同椽径,厚为02椽径,宽度略大于飞檐椽档。放置时先在椽侧各刻出凹槽,再将闸档板嵌入。

⑥飞檐椽头钉连檐(将断面为15斗口×18斗口木条斜锯为二)及瓦口(高1斗口,厚06斗口)。

⑦钉时连檐须距椽头1/2斗口,称为雀台。

⑧其后再铺望板或望砖。望板有横望板(垂直于椽铺放)与顺望板(平行于椽铺放)两种。横望板厚1/5。椽径,顺望板厚1/3椽径,宽2椽径。

二、石作与瓦作

1.台基

(1)计算方法建筑的通面阔和通进深尺寸决定后,再加下檐出建筑的通面阔和通进深尺寸决定后,再加下檐出(等于上檐出的3/4~4/5),即可得到台基的平面尺寸。

(2)尺寸与构造

①普通台基高度(由土衬石表面至阶条石上皮)为檐柱高的15/100~20/100。

②基内填土夯实,柱、墙及土衬石下作灰土基础或碎石基础。

③角部立角柱石(厚、宽同阶条石),其间砌砖或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再盖阶条石。

④柱基础上砌砖磉墩,再放附鼓镜的柱顶石,它的长、宽为柱径的二倍,厚等于柱径。

⑤柱顶石上之鼓镜,高1/5柱径,也有用鼓墩或带石踬的其他形式。

(3)面积较大建筑的台基面积较大的建筑室内地面往往不易平整,所以常依柱网将地基划分为若干区,砌以拦土墙(地龙墙),再填土夯实。

(4)墁地

①地面铺砖,称为墁地,可用条砖或方砖,后者在居住建筑中用12尺或14尺见方的,宫殿、庙宇用17尺或2尺见方的。

②铺时依柱中轴线向两侧砌放,但明间中心线应对砖心或砖缝,讲究的用磨砖对缝,使砖缝极细,胶合料用细石灰灰浆。

(5)须弥座

①高级台基用须弥座,内填碎石及土,外包条石,一般只用一层,特殊隆重的可用3层。

②清代官式须弥座按比例分为51份。

a.组成自上而下,由上枋(9份)、皮条线(1份)、上枭(6份)、皮条线(1份)、束腰(8份)、皮条线(1份)、下枭(6份)、皮条线(1份)、下枋(8份)、圭脚(10份)组成。b.特点表面饰以卷、草、莲瓣、联珠、如意头等,一般用青灰石,高级的用白石(称汉白玉)雕成,总高取地面至斗栱耍头下皮距离的1/4。

2.踏步

(1)常见踏步垂带踏步,一般布置在明间的阶下,且垂带石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踏跺宽1~15尺,厚03~04尺,垂带石尺寸同阶条石(宽度为下出檐减半个柱顶石,厚为4/10本身宽),侧面之三角形象眼处,以砖、石平砌,或置立放之陡板石。

(2)隆重踏步在二踏道间设御路,它是一块长度与垂带石相同的石条,宽度为长的3/7,上刻龙凤、云纹等,故又称龙凤石。

3.栏杆

(1)做法先在台基或地面置地柎,再在上立望柱、栏板和抱鼓石。

(2)清式石栏杆的特点

①二望柱间只用一块栏板。

②栏板都采用单勾阑形式,没有宋《营造法式》中的重台勾阑式样。

③望柱头的变化很多,柱身相对缩短。

④栏杆结束处大多用抱鼓石,该石比例较前代为长,少数也使用戗兽(靠山兽)的。

⑤栏板用整石凿成,以榫嵌插在望柱和地柎内。

⑥栏板装饰极少用人物或写生花,大多素平或仅刻简单的海棠纹。

4.墙垣

(1)山墙

①位置

位于建筑两端,除硬山建筑外,均止于檐下,硬山山墙之立面可分为裙肩、上身和山尖三部。

②清代北方官式硬山建筑规定

a.山墙厚度为檐柱径的2倍加2寸,收分为檐柱高的1/100。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第一节 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

一、 人员组织

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8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二、设备配备

本工程拟采用配备TOPCO型全站仪N211D,激光经纬仪(JZ2)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8台水准仪(DZS3-1)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自进场开始,配合工程进度进行轴线的投测和标高的控制。第二节 定位放线

一、作业条件

1. 施工测量作业条件。

2. 管网图等资料齐备。

3. 测量仪器经校检完好齐备。

4. 施工现场已平整好,地面障碍物已清除。

5. 建筑规划红线界桩已投放,保存完好。

6. 测量员已事先熟悉建筑规划红线图和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规划红线的间距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已算出建筑物各特征点与规划红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并正确标注在建筑总平面图上。

7. 测量员已确定测量放线的方法和步骤。

二、所用材料及仪器

1. 测量工程主要用一些零星、辅助材料,包括:红砖、白灰、木桩、铁钉、钢条、油漆、图纸、水、砂、石子、水泥等。

2. 测量工程主要用三种仪器:激光经纬仪(JZ2)、水准仪(DZS3-1)、TOPCO型全站仪N211D。

3. 工(用)具主要有:5m小卷尺、50m钢卷尺、水准尺、(搭尺)、坠子、直径05~1mm线、墨斗、三角板、画板、工程笔、工具、二号锤、手锤、扫帚、水平尺、水平连通管等。

三、定位放线依据

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四、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平面控制网的精度

本工程为面积大,分布散框架剪力墙结构,按一级方格网控制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3、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

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点定出主控轴线。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即便于观测又不易遭到破坏地方加以固定、保护。

4、定出主轴线控制网以后,依据基础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加密出建筑物其它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

五、工艺流程

1. 根据图纸算出各物特征点与红线控制(点)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放样数据。

2. 依据线控制的桩(点),确定并布设施工控制网。

3. 依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4. 最后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5. 上楼层后的轴线投测方法:经纬仪投测法,采用JZ2级经纬仪进行投测。其工艺流程是:延长建筑物四周轴线至建筑物总高度外或附近建筑物顶面上→将经纬仪安置在延长的轴线上→按正倒镜分中,投测轴线。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向上逐层投测。

6.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以总平面图、红线图为依据,采用网点控制。

7. 根据测绘院所给出的控制桩的坐标,利用经纬仪将坐标网引入现场围墙内,作四个坐标控制桩,并妥善保护。

8. 将建筑物控制轴线延伸至围墙或砼地面上,并作可靠保护。为避免交叉轴线产生误用,凡横向的轴线用红色标志,纵向轴线用蓝色标志,四角必须设有不会移动的后视点。六、轴线投测控制方法

(一)±000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根据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校测,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

轴线标桩示意图(略)

2、轴线投测方法

±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二)±000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1、主体轴线在基础施工完后,根据控制轴线将控制线投测到基础承台四周,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依据。在施工层楼板施工完后, 根据基础上中心线,采用外控法中的侧向借线法将中心线投测到施工层,作为放线的依据,各层均照此进行。

2、竖向投测前,应对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3、本工程垂直度的控制,以平面控制轴线控制。楼层弹线时,该轴线在建筑物外边缘标注“红三角”标志,待各层模板校正后,用经纬仪从±0。00m处向上引测检查,确保各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从而也检查轴线的准确度,确保整个工程总高度范围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mm,并随时请专业测量单位复核垂直度,确保准确无误。

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层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细部轴线。

第三节 高程测量

一、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1、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不少于三个),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高的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

3、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不小于15米。

4、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二、高程施工测量

(一)±000以下标高控制施工测量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独立基础的标高测设采用水准仪及塔尺进行测设,地下室的标高采用钢尺传递法进行测设。地下室高程传递法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设置边坡稳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二)±000以上高程的传递

1、在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0500米线)向上用钢尺沿着柱身量距。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

2、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第四节 施工测量控制

一、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1、轴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竖向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柱子垂直度检测

与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柱顶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放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4、结构完成以后在每一层使用墨线与红色油漆在柱墙上对轴线与建筑+0500m标高作出统一标识。

二、测量重点控制点

1、建筑物角点垂直度控制

为了保证建筑物总体垂直度,在±000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利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将建筑物角点与主轴线投测到墙体或柱体的外立面,并弹墨线标记。每层允许轴线偏差不超过2mm,并保证每个立面投测的轴线至少3条。

2、楼板标高控制

楼层标高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

(2)浇砼时设板面+100mm标高线复核;

(3)浇砼时采用拉线控制标高。

三、施工误差控制

1、测量必须使用经检测合格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应将仪器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因仪器本身误差造成测量误差。

2、每次投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牢固,保证仪器操作整平的精度,投测时应采用正倒镜的投测方法。

3、投测时间应选在无风、阴天、避免烈日和雨天,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

4、测量上作从始至终由固定的专职测量员担任,重要的轴线定位、测量应由总工程师会同专业工长进行检查、复核、每次浇筑楼层板、柱前后均应对轴线、垂直度、标高等进行检查,如有差错应及时校正。

四、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测量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质量和工期,而且直接关系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采用经检验合格的J2级光学经纬仪、50m钢卷尺等测量器具。使用测量器具必须检验合格,器具应固定使用、妥善保管。组织固定的不少于三人的测量小组,确保各测量标志(控制桩等)的完好。随时检查校正,作好原始记录。

2、工程的测量放线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区方格网、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图等资料为依据,测定出该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即轴线控制桩)。在基础施工中以此为基准,临时加密各轴线的控制桩,以便施工。

3、基础施工前,一定要将整个建筑物外形轮廓放出来,对照放线总平面图中标明与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关系,找出测量误差,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点应该返工重测,并找出出错的原因认真总结。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对楼面标高,房屋及部位垂直度、梁的位置、尺寸及各轴线位置进行复检,满足规范要求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

基础施工以控制场区方格网为基准进行定位,由各轴线控制桩测定出各基础的纵横轴线,并用细线交叉,再以交叉线为准用钢尺测定出各基础的位置,并做好各施工测量的轴线标记。

4、施工放线前,测量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掌握各个房间的细部尺寸,放线前检查测量工具,保证测量工具的精确性,放线时作好测量记录,放线工作结束后,重新复核一遍,使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5、施工测量放线后,后续工作施工时,以所放线为依据,同时依据施工图进行复核,进行工程施工,如:钢筋绑扎时,钢筋尺寸与模板支设后构件成型尺寸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测量放线的正确性。

6、该工程标高、垂直度的控制用J2级光学经纬仪、S3水准仪、30m钢卷尺、线锤等测量器具进行。施工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以备后续工作使用。

7、工程砖墙砌好后,弹出各个房间的水平控制线,并作好标记,以便在抹灰后重新弹出控制线。水平控制线作为水电安装预留预埋、室内抹灰、门窗安装、吊顶安装的依据。

8、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各部位的标高。含夹角的柱、梁轴线放线前,必须先绘制放线图,经检查无误后,才进行正式放线。并另由专人认真复核。9、本次投标工程的测量放线采用专人负责,并另由专人复核的控制办法,并再由监理复核,以确保测量放线准确。

10、施工测设记录应真实可靠,随测随记。认真做好对各班组的交底工作,班组人员要切实掌握各测设标志的具体数据,进行施工操作。按规范要求,做好测量成果永久标志、临时标志和测量记录,以便前后续测量工作的检验与验证,同时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点。

11、测量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具有丰富的施工测设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基础放线

由于本工程平面关系复杂,所以放线后应进行多次复查。

根据建设方给出的已知坐标点和图上给出的O1、O2、O3、O4坐标将O1、O2、O3、O4的位置一一确定,并用砼浇筑作为固定点。

将O1、O2、O3、O4连接,即放出13轴,再分别以O1、O2、O3、O4为圆心,各个轴线与13轴的夹角分别放出1~26轴、B1~B12轴

根据给出的各个柱子的坐标算出柱子与柱子之间的距离,再以给出的4个半径,分别以O1、O2、O3、O4为圆心,放出各个柱子的中心。

根据场地上建筑主轴控制点,首先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木桩测定于地上,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房屋外墙轴线测定以后,再根据建筑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测出。然后检查房屋轴线的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最后根据中心轴线,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开挖边线,以便开挖。

如同一建筑区各建筑物的纵横边线在同一直线上,在相邻建筑物定位时,必须进行校核调整,使纵向或横向边线的相对偏差在5cm以内。

楼层上放线与控制

用经纬仪把底层四周柱子中心全部投测上去,这样就放出数字

轴线,再根据夹角、弧度和柱子与柱子之间的距离放出字母轴轴线。

梁弧度的控制:先放出各个柱子与柱子之间的弦,将弦均匀等分,得出每个点与弧的距离,就用这尺寸来控制梁的弧度。

龙门板的设置

施工开槽时,轴线桩要被挖除。为了方便施工,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常在基槽外一定距离处钉设龙门板。钉设龙门板的步骤和要求如下:

在建筑物四角与内纵、横两端基槽开挖边线以外的1~15m(根据土质情况和挖槽深度确定)处钉设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木桩侧面与基槽平行。

根据建筑物场地水准点,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0高或低一定数值的线。但同一建筑物最好只选用一个标高。如地形起伏选用两个标高时,一定要标注清楚,以免使用时发生错误。

沿龙门桩上测设的高程线钉设龙门板,这样龙门板顶面的标高就在一个水平面上了。龙门板标高的测定容差为±5mm。

根据轴线桩,用经纬仪将墙、柱的轴线投到龙门板顶面上,并钉小钉标明,称我轴线钉。投点容差为±5mm。

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1/2000。经检核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宽、基槽宽标在龙门板上,最后根据基槽上口宽度拉线撒出基槽开挖灰线。

房屋基础施工测量

基坑抄平

为了控制基坑的开挖深度,当基坑快挖到坑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在坑壁上测设一些水平的小木桩,使木的上表面离坑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为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在坑壁各拐角处和坑壁每隔3-4m均测设一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平桩的上表面拉上白线绳,作为清理坑底和打基础垫层时掌握高程依据。标高点的测量容差为±10mm。

垫层中线投测

垫层浇筑以后,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钉或引桩,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去,然后在垫屋上用墨线弹出承合线和柱子中心线、边线、以便浇筑砼基础。

柱子轴线投测

砼基础浇注完成后,即进行柱子轴线的投测,根据龙门板设置的挖制点,将每根柱子的轴线用经纬仪投测到砼基础上,用墨线弹出轴线和柱子边框线,并将轴线误差控制在5㎜以内。主体施工测量

轴线投测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轴线位置正确,通常采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每层楼板中心线应测设长(列)线1-2条,短线(行线)2-3条,其投点容差为±5mm。然后根据由下层投测上来的轴线,在楼板上分间弹线。投测时,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墙底部的轴线标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将轴线投到上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当各轴线投到楼板上之后,要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经校核合格后,方可开始该层的施工。为了保证投测质量,使用的仪器一定经检验校正,安置仪器一定要严格对中、定平。为了防止投点时仰角过大,经纬仪距建筑物的水平距离要大于建筑物的高度,否则应采用正倒镜延长直线的方法将轴线向外延长,然后再向上投点。

高层传递

多层建筑物施工中,要由下层梯板向上层传递标高,以便使楼板、门窗口、室内装修等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传递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利用皮数传递高程在皮数杆上自±起,门窗口、过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都已标明。一层楼砌好后,则从一层皮数杆起,一层一层往上接。

吊钢尺法,在楼梯间吊上钢尺,用水准仪读数,把下层标高传到上层。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相关条款及质监站有关规定执行。

施工注意事项

测量员应按规定保养、爱护仪器,按规定操作、使用仪器,禁止违规、野蛮操作。

测量仪器按《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的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检定、校正、维护、保管。

应注意温度、风力等气候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工程测量中所投放的红线桩(点),主轴线桩(点)、变形测量点等测量依据必须设置牢靠,并得到妥善保护,确保必要时可追溯。

测量的原始记录数据应按规定保存,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

多利亚柱式的发展

多利亚式柱子和柱头的具体式样出现在公元前7世纪的石柱上,并一直保持到古希腊晚期,即公元前4世纪至罗马人同时地中海的时期,并在最后这一时期慢慢趋于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柱体更加粗壮,形成多利亚式柱庄严的外观。但是到了古希腊晚期,它又重新变细,并且整体规模变小。

多利亚式柱直接矗立在神庙底座的最高一层,即台座上。考古学家根据底座来推测神庙的大小。柱身上刻有20条凹纹,形成一道道棱;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减小,使柱身侧影形成细微的曲线,称为圆柱微凸线。在柱身上部、柱头下面的地方,刻有3条凹纹,叫做圆箍线。

柱头:最早的多利亚式柱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钟形圆饰,状如盘子,比柱座宽许多,横截面为圆形,侧影为曲线。二是钟形圆饰上的顶板,其横截面为正方形,侧影为直线。柱头的式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

柱顶过梁和雕带:雕带是多利亚式建筑另一个有特点的成分,它也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在此之前的迈锡尼的建筑装饰成分中就有过雕带的先例。多利亚雕带位于水平的柱顶过梁之上,柱顶过梁之下有柱头支撑。雕带是由两种交替出现的装饰成分三槽板纹饰和排档间饰构成。

三槽板纹饰:架于立柱上横梁两端端面的装饰物。在多利亚的装饰里,整个逐浪的周沿、所有圆柱的中心线和圆柱之间洞孔的正中都刻有这种饰物。饰纹均为垂直的凹纹。

排档间饰:排档间饰是三槽板纹饰之间的石头部件,上面用自然主义的图案和远古时代的故事情景作装饰。

山墙的宏伟结构:在多利亚式柱、柱头和雕带之后不久,于公元前6世纪,在山墙上出现了最早的雕刻装饰:蛇发女怪和面目狰狞的神话动物。也有表现与神庙的祭礼活动有关的神话情景的雕刻。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墙上装饰的发展是多利亚神庙本身变成一件雕刻品。

从公元前7世纪起,多利亚式建筑开始采用石头作材料,尽管也有一些木头的遗迹,但到公元前6世纪,所有的神庙都用石头建造。这是的多亚式建筑风格,即规模宏大、柱身一次比一次粗壮以及装饰的朴实无华得以彻底固定下来。

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的处理方面,希腊人特别强调光线的处理,利用光和影的变化来加强神庙的神秘性。这受到了埃及建筑的影响。

格构柱施工流程

一、流程图

二、各工序施工步骤

21立柱桩成孔

钻孔之前先测量放线,并报监理复核,经监理确认后应及时埋好十字护桩,以便后期复核桩位。

护筒直径较桩径略大100-200mm,护筒埋深不应小于1m,护筒高出地面30cm,护筒埋设过程中,利用护桩及时检查护筒中心是否与桩位中心一致,护筒埋设好后,护筒外回填粘土并压实。

桩身进入基底35m时,及时对护筒标高进行复核以确定最终孔深,达到设计孔深后,检查孔径、孔深、垂直度,并报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报验。

22格构柱下部钢筋笼制作

钢筋应先除锈、调直,按照钢筋笼与格构柱大样图进行加工,钢筋笼主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5d,主筋接头应间隔错开,且间距大于35d,在同一截面上的接头率不得大于50%。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长度±50mm。

23格构柱骨架制作

格构柱主材料采用四根角钢(14014010mm),角钢之间采用辍板连接,辍板采用壁厚10mm钢板加工,辍板尺寸为360300mm,,严格控制格构柱加工后的外尺寸,辍板间距800mm,每断面4块。

辍板与角钢接触位置均应满焊,格构柱插入灌注桩钢筋笼内3m,与钢筋笼可靠焊接,格构柱插入误差控制在±5cm ,格构柱垂直误差不大于1/300基坑开挖深度。

格构柱顶和冠梁顶标高相同,格构柱及钢筋笼下放到位后用两根吊筋吊在护壁上,防止格构柱下沉。

24钢筋笼吊装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采用吊车安装骨架,为防止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起吊点应在骨架内焊接十字支撑,吊装采用两个掉电,分别设在骨架下部和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微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地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的不断提升,钢筋笼慢慢竖直,最终与地面垂直,并离地。吊装完毕后,应检查钢筋笼是否有弯曲,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慢慢下放,严禁摆动碰撞孔壁。骨架下放完毕后,在孔口牢固定位钢筋笼,以免在灌注混凝土时,发生浮笼现象。

25混凝土灌注

(1)确定沉渣厚度后立即准备灌注混凝土;

(2)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埋设不小于1m,灌注混凝土前应确认导管底距离孔底悬高是否为30—50cm,以保证首灌混凝土顺利灌注。

(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适时测量孔口到混凝土面的深度,做好砼灌注记录。随混凝土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保持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面一下2—5m,最大不超过6m。

(4)严格控制立柱桩和格构柱的标高,砼灌注到设计高度后,基底孔内填充黄砂到孔口。

三、施工特别注意事项及施工中问题的处理

1、格构柱加工时考虑导管直径,防止导管不能下放。

2、格构柱下放时注意方向,保证格构柱方向与设计方向一致,方便后期钢腰梁的

安装。

3、土方施工时注意对格构柱的保护,防止机械对格构柱的损坏影响其功能。

四、施工过程照片

格构柱加工

土方开挖时格构柱

格构柱下放

成型后的格构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806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