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村路板桥斜一句以白描手法写了哪四景

竹溪村路板桥斜一句以白描手法写了哪四景,第1张

写了竹、溪、路、桥四种景

雨过山村作者: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雨过山村》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来表达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妇女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第四句通过对花的“闲”来反衬当地人的忙。全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这是一幅描写生动的山村风俗画。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出自出自唐代王建的《雨过山村》。

简介: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生活贫困,了解人民疾苦。这首诗写于王建游玩山村时所作,描绘了山村人民的生活。

原诗:

《雨过山村》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闲看 一作:闲着)

释义: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注释:

1、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2、妇姑:嫂嫂和小姑。

3、相唤:互相呼唤。

4、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5、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6、中庭:庭院中间。

7、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扩展资料:

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

转而写农事,“妇姑相唤”,透着亲切,可以想见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

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雨过山村

——王建 (唐代诗人)

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唐·王建《雨过山村》

潇潇雨中,不见村落,先闻鸡鸣。由鸡鸣而抬头望去,见一两户人家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小溪夹岸皆翠竹,窄窄板桥连着一线山路。山村远离尘嚣,偏远幽静。几声鸡鸣给山村带来了生气,让人感到一种和平、宁静、安逸的生活氛围。

几声鸡鸣,一二人家,竿竿翠竹而非合抱古树,潺潺小溪而非滔滔大河,窄窄板桥而非通衢石桥,一切都是那样小巧玲珑,风格和谐。人家稀少,山路必然窄小;小小溪流,溪上必然是板桥。彼此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的关系。

特点

“雨里鸡鸣一两家”写出山村居民居住的分散,人户不多,所以鸡叫时才只有几只和唱。

“竹溪村路板桥斜”显出山村的“幽”和“深”,木板搭成的“板桥”表示山民尚简,溪沟不大,所以小桥也简易。

出自《雨过山村》

作者唐代·王建

诗文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赏析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繁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闲着中庭栀子花”,从背面、侧面落笔,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

雨浥栀子冉冉香,诗中向来用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1)宁静幽美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2)好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译文:

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媳妇和婆婆(另一种翻译为“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用盐水浸泡蚕子,选蚕种, 农人们都忙着干农活,庭院中的栀子花就无人欣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0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