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和水搅拌时挂壁的原因

兽药和水搅拌时挂壁的原因,第1张

药材的质量控制

在中药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购买原材料时经常遭遇假货,例如将金银花、草红花外表用淡蜜水淋湿,拌以细砂,滑石粉增重;通草掺假加入明矾、加重粉(硫酸镁),与原材料一起卖至70元/kg。一方面给制药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造成成品沉淀增加,影响药剂质量,所以正规的GMP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检验原材料。

 

2、药材的运输环节

中药材一般为根、茎、叶等干燥物质,包装运输时一般采取不同规格的编织袋,所以难以避免相互碰撞产生药渣,煎煮后可形成药渣沉淀物。针对此种问题,一方面包装材料最好选用集装箱、塑料筐等定型物,以防止各袋之间的挤压;另一方面在使用时提前筛选,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废弃使用粉末状原材料。

 

3、药材自身的原因

有些药物需要使用其根部或地下果实用药,而其生长环境又为壤土、粘土或沙土等特定土壤环境,导致原材料的灰尘、杂质及细小颗粒过多,净化程度不够。所以需要在煎煮前进行粗加工,用冷水迅速冲洗原材料,尽量避免带来的后续加工问题。

理化因素及应对措施

1、药液中微粒的自然沉降

中药提取过程所用的溶媒多为水,且中药成分极复杂,所以中药材煎液易产生沉淀。汤剂从实质上来讲,是溶液、胶体、混悬液和乳浊液的混合液。而胶体和混悬液静置时都存在着粒子的沉降和聚结,乳浊液在条件改变时则容易发生乳析和破裂。同时,由于胶体、混悬液和乳浊液这些粒子各自所带的电荷不同,也会相互吸引,静置后导致大量沉淀析出。这样,我们就要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破坏胶体的形成。

 

2、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对溶解度影响大,一般药物会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大,当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就会变化,就很有可能出现沉淀。此时要加入助溶剂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助溶剂可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和物、复合物、可溶性盐。

 

常用的助溶剂包括:

①有机酸及其盐类:苯甲酸、苯甲酸钠、水杨酸、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如咖啡因与助溶剂苯甲酸钠形成苯甲酸钠咖啡因,溶解度由1:50增大到1:12;

②酰胺类:乌拉坦、尿素、烟酰胺、乙酰胺等,如茶碱与助溶剂形成氨茶碱,溶解度由1:120增大到1:5。

 

3、发生化学反应

一种是部分药物遇光自身发生分解反应,因为药品的有效成分对光敏感,在可见光或紫外线下易降解,从而产生沉淀。针对此种因素要求药品避光保存,长期使用时也避免光线照射;另一种是接触空气后反应,最常见的是缩合反应。比如鞣质类成分和空气接触后,在酶的作用下容易氧化、脱水、缩合为暗棕红色或红棕色的鞣红而形成沉淀。因此在生产、保存此类药物时,要避免与空气接触,还要杀灭酶活性保护有效成分。

微生物因素及应对措施

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可能产生在生产的各个途径,比如药液管道清洗不干净、车间消毒时间不足导致空气微生物沉降、操作器械受到微生物污染等。尽管有严格的GMP要求,但是仍然可能在某些环节造成此种污染,此时部分有效成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导致药物发生沉淀。针对以上情况,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双乙酸钠等。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药物,可以选择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flocculant),简称MBF,是由微生物产生,可使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菌体细胞及胶体粒子凝聚、沉淀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含有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DNA等物质,是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

双乙酸钠为乙酸钠和乙酸的分子复合物,白色吸湿性结晶粉末或结晶状固体,带醋酸气味,没有毒,易溶于水和乙醇。加热至150℃以上分解,可燃。1g本品可溶于约1mL水中。10%溶液的pH为45~50。

用途:双乙酸钠是一种多功能的食用化学品,主要用作食品和饲料工业的防腐剂,防霉剂,螯合剂,调味剂,PH调节剂,肉制品保存剂,也是复合型防霉剂的主要原料。

1

饲料中添加01-02%1-2千克/吨SDA可有效防止饲料霉变,使饲料储存期延长1-2个月;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03%的SDA可使饲料防腐保鲜3-5个月。

2

作营养调味剂

  在颗粒配合饲料中添加005-02%的SDA,可使饲料中蛋白利用率提高11%,鱼增重10%以上,仔猪增重提高6-8%,肉鸡、肉鸭增重提高6-10%,肉牛增重提高

15%,采食量普遍提高10-20%。在牛奶配合饲料中适量添加,可以有效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

3

作消毒剂

  在水产饲料中添加01-02%的SDA,可有效地防治同源微生物所致的鱼类病患,可作鱼塘澄清消毒剂;在家禽饲料中添加005-03%的SDA,可防治鸡拉痢,并提高育雏期的成活率10%以上。

4 双乙酸钠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饲料中添加03 %的双乙酸钠使断乳仔猪日增重比不添加提高了108

%,差异显著;对断乳仔猪的日采食量产生显著影响。添加双乙酸钠能显著提高断乳仔猪的饲料转化率(提高105

%),可能主要是双乙酸钠提高了饲料氮和能量的利用率。

其他国标防腐剂在国标限定范围内使用也是可以的。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五讲 章末总结与测试

本章测试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2、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

3、掌握乙烯、乙炔和苯的化学性质。掌握烷烃与烯、炔烃;芳香烃与烯、炔烃的鉴别方法

4、利用模型了解乙烯和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从乙烯的性质学会推导乙炔的化学性质。分析苯和烯的结构,认识到苯的性质与烯烃的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5了解认识乙醇和乙酸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本章知识总结

1 有机物概述

(1)有机物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主要特点是:溶解性:________ 热稳定性:_______可燃性:__________导电性 :_________熔点: _______ 是否电解质:____________相互反应速度:____________。

(3)有机物结构: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经常以______键结合

2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

化学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结构

3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

溶解性

密度

4 烷烃的通式及烷烃的相似性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物性的递变 状态:__________________。

熔沸点:__________________。

5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醛的化学性质

有机物 官 能 团 化 学 性 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甲烷 ①

乙烯 ①

苯 ①

乙醇 ①

乙酸 ①

乙醛 ①

6 有机反应的类型

(1)取代反应

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卤代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苯与溴,铁屑反应 _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共热________________。

③酯化反应: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______________。

④酯的水解反应:乙酸乙酯的酸性水解 ______________。

(2)加成反应

定义: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特点:________________。

①与氢加成:乙烯和氢气____________。苯和氢气__________。

②与卤素加成:乙烯和氯气________________。

③与卤化氢:乙烯和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

(3)其它反应类型

①氧化反应: 有机物的燃烧,及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

乙醇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

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

②聚合反应:制备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

7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定义 分子式表示 特点 类 别 性 质

同系物

同:

不同:

同分异

构体

同:

不同:

同素异

形体

同:

不同:

同位素

同:

不同:

8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有机物 结构特点 主要化学性质 用 途

类 单糖 葡萄糖

双糖 蔗糖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油脂

蛋白质

糖类、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葡萄糖 ①

淀粉

蛋白质 ①

9 有机实验---物质的鉴别

1、 溴水:①不褪色___________②褪色____________可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

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① 不褪色 __________ ② 褪色______。

3、 新制氢氧化铜溶液

① H+ : _________② H-C=O : __________。

4、 银氨溶液:H-C=O、 醛类。

5、 金属钠产生氢气 : ______。

注意:凡为水溶液因为溶剂水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不可使用

考题回顾

例1(2004理综Ⅲ-11)若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 ( )

A x=2,y=2 B x=2,y=4 C x=3,y=6 D x=3,y=8

解析:按照烃燃烧的耗氧量可知:x+ =3,4x+y=12,只有当x=2,y=4,此式成立。

例2(2000上海32)美籍埃及人泽维尔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因而获得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激光有很多用途,例如波长为103微米的红外激光能切断B(CH3)3分子中的一个B—C键,使之与HBr发生取代反应:B(CH3)3+HBr B(CH3)2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B—C键,使之与H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B—C键,并与HBr发生二元取代反应。

(1)试写出二元取代的代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用56g B(CH3)3和972g HBr正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解析:(1)B(CH3)3+2HBr B(CH3)Br2+2CH4 (2)n[B(CH3)3]= n(HBr)=

设生成B(CH3)2Br为a mol B(CH3)Br2为b mol

则: a+b=01 a=008mol

a+2b=012 b=002mol

n[B(CH3)Br]:n[B(CH3)Br2]=4:1

例3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①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② 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 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 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需要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鉴别食盐和小苏打可利用NaHCO3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而食盐不能。蛋壳的成分是碳酸盐,能溶于酸并放出气体。甲醇可用氧化为甲醛来检验。上述所给物质中,食醋是酸,可用来检验②③。应选C。

例42004江苏化学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

CH2=CH2+Cl2  CH2Cl—CH2Cl ①

CH2Cl—CH2Cl  CH2=CHCl+HCl 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已知反应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 ×100%为98%,反应中氯乙烯和氯化氢的产率均为95%,则28 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 t,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氢 t。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 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

CH2=CH2+4HCl+O2  2CH2Cl—CH2Cl+2H2O ③

由反应①、③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②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

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①、③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②中氯化氢的产率为b%。试计算: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

解析:

1 58;34

2 设投入反应①、③的乙烯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由反应①生成的二氯乙烷为x•a%,

由反应③生成的二氯乙烷为y•c%。

则由反应①、③共制得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x•a%+y•c%,通过反应②可获得HCl的物质的量为x•a%+y•c%•b%。

据题意,反应③消耗的HCl为2y•c%,则:

2y•c%=x•a%+y•c%•b%

解得: =

反应中乙烯的投料比应为 。

单元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某烷烃含200个氢原子,则该烃的分子式是A.C97H200 B.C98H200 C.C99H200 D.C100H200

2、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

据测定每01m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20m3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 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

C.“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 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3、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

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 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4、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6 C.C3H6 D.C6H6

5、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在作用是 ( )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6、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

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A.3mol B.4mol C.5mol D.6mol

7、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 )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8、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

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分馏法

9、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烯B.乙烷 C.乙醇 D.乙酸

10、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发现了烯烃里的碳-碳双键会被

拆散、重组,形成新分子,这种过程被命名为烯烃复分解反应 。烯烃复分解反应可形象地描述为交换舞伴。(如图所示)

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是金属卡宾(如CH2==M),金属卡宾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两对舞伴会暂时组合起来,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随后它们“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金属原子和它的新舞伴。后者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把C6H5CH2CH==CH2与CH2==M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C6H5CH2CH==M B.CH2= CH2 C.C6H5CH2 CH2 C6H5 D.C6H5CH2CH==CH CH2 C6H5

11、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

A.麦芽糖和蔗糖 B. 与 CH3-CH2-CH2-CH3

C.C2H6与C3H8 D. O2与O3

12、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H≡CH)

13、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

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14、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

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2—)

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D.羟基(-OH)和氢氧根(OH-)

15、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16、大气污染物氟里昂—12的化学式是CF2Cl2。下面关于氟里昂—1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分子中的碳原子是饱和的

C属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 D是甲烷的一种同系物

17、下列各组中,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

的量不变的是

A.乙炔(C2H2)和苯(C6H6) B.乙醇和丙醇(CH3CH2CH2OH)

C.乙醇和乙醚(C2H5OC2H5) D.甲醛( HCHO)和乙酸

18、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

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

ACH4 C2H4 BCH4 C3H6 CC2H4 C3H4 DC2H2 C3H6

二、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1分)

19、(8分)据报道,某煤矿井下采煤面瓦斯突出,发生爆炸,当场造成56人死亡,92

人生死不明。截至记者发稿时,经过全力搜救,目前又发现4名遇难矿工遗体,死亡人数增加至60人。其中,55人系窒息死亡。目前,尚有88名矿工下落不明。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

(2)可燃性气体的爆炸都有一个爆炸极限,所谓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汽或粉尘

等)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下表是甲烷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空气中 纯氧气中

甲烷的爆炸极限 50~15% 50~60%

下面是瓦斯和空气组成的混和气体中瓦斯的体积含量,从是否能够爆炸方面考虑,请判断哪些是不安全的 。

A.3% B.10% C.30% D.60%

(3)请分析人为什么在瓦斯爆炸的矿中会窒息死亡:

(4)由矿井中的瓦斯爆炸,根据你的化学实验经验,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提示:对

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

20、 (16分)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

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21、(7分)(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

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OH。

①请你写出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 、 、 。

②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 ,

产生的现象为 。

三、计算题(本题两个小题,共15分)

22、(8分)吗啡和***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吗啡分子含C:7158%、H:667%、N:491%、其余为O。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试求:

(1)啡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

(2)吗啡的化学式 ;

已知***是吗啡的二乙酸酯。试求:

(3) 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 ;(4)***的化学式

23、(7分)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23 g A与28 L氧气(标准状

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27 g,碱石灰增重22 g。回答下列问题:

(1)23 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C 2、B 3、C 4、A 5、C 6、 C 7、 B 8、 B9、AC 10、D 11、AB 12、AC 13、AD 14、D 15、A 16、B 17、AD 18、BD

二、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1分)

19(1) ;(2)B;

(3)从上述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耗氧性的反应,爆炸时耗尽了矿井的几乎所有的氧气,所以人在其中会窒息死亡;

(4)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

20、(1)

(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3)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4)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5)倒吸。(6)分液。(7)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8)②④⑤

20、(1)有题意知冰醋酸熔点166℃,因此当无水乙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时,自然

想到升高温度让其熔化,方法多多:将其放置温度高于166℃的房间,或用热毛巾握持一会儿,或将其试剂浸入温水中。(2)①羟基、羧基、碳碳双键;②用少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溶解。

三、计算题(本题两个小题,共15分)

22、(1)285(2)C17H19NO3(3)369(4)C21H23NO5

23、⑴解:n(O2)= = 0125 mol m(O2)= 0125 mol×32g•mol-1= 4 g

n(H2O)= = 015 mol n(CO2) = = 005 mol

m(CO)= 4 g +23 g - 27 g - 22 g = 14 g n(CO)= = 005 mol

n(H)=2n(H2O)= 015 mol×2= 03 mol

n(C)= n(CO2) + n(CO) = 005 mol + 005 mol = 01 mol

答:23 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 mol 和01 mol 。

⑵解:23 g A中所含氧原子:

n(O)=(005 mol×2 +005 mol + 015 mol)—0125 mol×2 = 005 mol

n(C)∶n(H)∶n(O) =01 mol∶03 mol∶005 mol = 2∶6∶1

则A 的最简式为 C2H6O

根据价键规则 A 的分子式为 C2H6O 。答:A 的分子式为 C2H6O 。

一、二章练习

一、选择题

1.一种烃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命名该化合物时,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 )

(A)9 (B)11 (C)12 (D)13

3.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最多可以生成几种物质

(A)6种 (B)7种 (C)9种 (D)10种

4.烃分子可以看作由以下基团组合而成:

如某烷烃分子中同时存在这四种基团,则该烷烃最少含有的碳原子数应是 (A)6 (B)7 (C)8 (D)10

5.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g,当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g。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

(A)125g (B)132g (C)197g (D)244g

6.下列各烃中,一卤代物有两种,二卤代物有四种的是

(A)C2H6 (B)C3H8 (C)CH3CH(CH3)CH3 (D)CH3CH2CH2CH3

7.主链上含有5个碳原子,分子中共有7个碳原子的烷烃,其结构式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8.有四种烷烃:①3,3一二甲基戊烷、②正庚烷、③2一甲基己烷、④正丁烷。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9.属于苯的同系物是 ( )

A. B.

C. D.

10.某烃结构式如下: -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1.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7环己烷,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

12.将02mol两种气态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到672升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72克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乙烯 B.一定有甲烷 C.一定没有甲烷 D.可能有乙烷

13.下列物质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 )

A 2-氯丙烯 B 丙烯 C 2-丁烯 D 1-丁烯

14.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

15.烯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

A.能使溴水褪色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6.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环丙烷 B.环丁烷 C.乙烯 D.丙烷

17.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

A.乙烯 B.聚乙烯 C.丙烯 D.乙炔

18.分子式为 ,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 ”原子团的烯烃共有( )

A.2种 B.5种 C.3种 D.4种

19.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

A.CH3CH3 B.CH2=CH2 C.CH3CH=CH2 D.CH3CH=CHCH3

20.一定量的甲烷点燃后生成的CO2、CO和H2O的混和气体的质量为496 g,将此混和气体缓慢地通过无水氯化钙固体后,氯化钙的质量增加252 g,由此可推断混和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

A.05 mol B.03 mol C.132 mol D.176 mol

21.下列事实、事件、事故中与甲烷有无关的是(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石油经过催化裂化及裂解后的产物 C.“西气东输”中气体 D.煤矿中的瓦斯爆炸

22.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丙烷与氯气在光照的作用下生成氯丙烷的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溶液生成溴乙烷的反应

C.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23.加成反应也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全部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烷、乙烯 B.乙烯、乙炔 C.氯乙烯、溴乙烯 D.顺-2-丁烯、反-2-丁烯

24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空气量的比较中正确是( )

A.烷烃最多 B.烯烃最多 C.炔烃最多 D.三者一样多

25 关于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苯的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苯环中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

C.苯环中碳碳键的键能介于C-C和C=C之间 D.苯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26.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烯 B.乙炔 C.苯 D.甲苯

27.根据下列物质的名称,就能确认是纯净物的是( )

A.溴乙烷 B.二溴乙烷 C.已烯 D.二甲苯

28.下列烃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甲苯 B.邻二甲苯 C.间二甲苯 D.对二甲苯

29.若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 )

A.x = 2,y =2 B.x = 2,y =4 C.x = 3,y =6 D.x=3,y=8

30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

A. B. C. D.

31 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硫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

32 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中,比乙烯含碳量高的是( )

A.甲烷和丙烯 B.乙烷和丁烯 C.环丙烷与丙烯 D.丙烯与丙炔

33.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

2CH3CH2Br + 2Na CH3CH2CH2CH3 + 2NaBr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ACH3Br B CH2BrCH2CH2CH2Br CCH2BrCH2Br D CH3CH2CH2CH2Br

34.下列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乙烯 B.芳香烃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后的煤焦油

C.汽油、煤油、柴油主要来自于石油的常压蒸馏 D.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

35.下列关于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 B.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烯烃和炔烃

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 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水法收集

36.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此烃的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7.已知直链烷烃A比B多一个碳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沸点比B高 B.A相对密度比B小

C.一般情况下,同碳原子的烷烃的沸点和密度低于烯烃 D.已知A在常温下为液态,则B不可能为气态。

38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 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 汽油和水,苯和水,己烷和水

39能说明苯中的碳碳键不是单键、双键交替的事实是

A苯的一元取代物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E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40.下列操作中,能证明溴乙烷中含溴原子的是

A.取少量溴乙烷,加足量AgNO3溶液 B.取少量溴乙烷,加足量HNO3和AgNO3混合溶液

C.取少量溴乙烷,加NaOH溶液加热后,再加AgNO3溶液

D.取少量溴乙烷,加NaOH溶液加热后,再加HNO3和AgNO3混合溶液

41.下列属于链烃的是

A CH3CH2Cl B C D CH4

42.下列4种烯烃分别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 甲基戊烷的是

A. B.CH2==C(CH2)2CH3

C. D

43.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置于反应物液面以下的是

A.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B.从石油中提炼汽油

C.用蒸馏方法提纯水 D.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44.下列物质中不存在官能团的是

A.C2H5Cl B.CH2=CH2 C.CH3CH2OH D.CH3CH2CH3

45 实验室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少量H2S、CO2和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炔气体,选择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有

A.通过NaOH后,通过浓H2SO4,再通过石灰水 B.通过CuSO4溶液后再通过石灰水

C.通过五氧化磷,再通过无水CaCl2 D.通过足量的碱石灰

46.由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是

A.取代→加成→氧化 B.裂解→取代→消去 C.取代→消去→加成 D.取代→消去→水解

47、.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实质是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例如:CH3Br+OH-(或NaOH)→CH3OH+Br-(或NaBr)。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CH3CH2Br+NaHS→CH3CH2HS+NaBr B CH3I+CH3ONa→CH3OCH3+NaI

C CH3CH2Cl+CH3ONa→CH3Cl+CH3CH2ONa D CH3CH2Cl+CH3CH2ONa→(CH3CH2)2O+NaCl

48将甲、乙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已知甲、乙的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 密度/(g•mL-1) 沸点 水溶性 溶解性

甲 0893 785℃ 溶 溶于乙

乙 1220 1007℃ 溶 溶于甲

则应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 A蒸馏 B干馏 C分液 D过滤

49.某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烃不可能是

A.3-甲基-1-丁炔 B.3-甲基-1-丁烯 C.2-甲基-1-丁炔 D.2-甲基-1-丁烯

50.下列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大的是( )

A.甲烷+丙烯 B.乙烷+丁烯 C.乙烷+丙烯 D.乙炔+丙烯

51、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烃与50mL O2混合点燃并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剩余气体为35mL,则此烃的化学式为

A.C3H6 B.C2H6 C.C2H4 D.C6H6

52.分别完全燃烧1molC2H6、C2H4、C2H2、C2H6O,需要氧气最多的是

A.C2H6 B.C2H4 C.C2H2 D.C2H6O

53.关于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的现象和产物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观察到有气体生成 B.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是否有Br-生成

C.生成的气体可直接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D.生成的气体可直接通入到溴水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54.下列各实验,不可能成功的是

①蒸馏普通酒精制无水乙醇;②苯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60℃制硝基苯;③用苯和溴混合制溴苯;④用裂化汽油从碘水中提取碘 A.只有①和④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和③ D.①②③④

55 某气态烃1mol能和2mol HCl加成,其饱和产物又能和6mol Cl2完全取代, 则该烃是

A.C2H6 B.C2H2 C.C3H4 D.C4H6

56 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C4H10和C20H42 B.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C.C4H8和C3H6 D.一溴乙烷和1,2—二溴乙烷

57.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乙醇和丁醇 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58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3,3-二甲基丁烷 B. 2,2-二甲基丁烷 C. 2-乙基丁烷 D. 2,3,3-三甲基丁烷

59.与乙炔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丙炔 B环丁烷 C甲苯 D苯

60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

A.只有验证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O2 B.只有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和CO2物质的量的比值

C.测定完全燃烧时消耗有机物与生成的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D.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其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

61.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

62、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2–溴丁烷、2–溴丁烯、3–丁烯

(2)环己烷、环己烯、溴代环己烷、3–溴环己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1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