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夜里时总是发觉自己右手的小拇指不能弯曲,或者弯曲了无法伸直,请问是什么毛病呢

我夜里时总是发觉自己右手的小拇指不能弯曲,或者弯曲了无法伸直,请问是什么毛病呢,第1张

不知您的年龄和工作性质。我也有过这种情况;我是中指和无名指,早晨醒来后弯曲伸不开,必须用左手揉一会才能慢慢伸开。我不知道您是干什么的,有可能是由于手部关节、肌腱部位受累(或摩擦、震动)后晚上受凉引起的炎症,医学上称之为腱鞘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据您现在的描述症状还比较轻,建议您尽早治疗。不过现在去医院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只是拿一种进口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消炎药,再就是动手术把发炎部位切除,但手部神经线较多,有一定的风险。还有一种土疗法:您可以每晚用热盐水浸泡清洗,也可以把毛巾放在热盐水里浸泡后放在手里热敷,不断轮换毛巾。如果您白天有时间也可多做几次。建议您不要中断,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转好的,另外千万不要让手部在晚上受凉,否则症状加重后就只能动手术了。如果您从事的职业对手部不利,您也应在此期间多注意一下了。以上供参考。

翻译:天气非常的寒冷,砚台的墨水都已经结冰了,我的手指不能够弯曲和伸直(既手指已经冻僵了),但是我不敢懈怠。

此句出自于《送东阳马生序》。通过叙述作者年轻时求学的艰难困苦,但终有所成,来勉励马生努力学习。这篇文章是元末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

2创作背景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从刊》本)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

3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汉族。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送东阳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 提举,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重庆奉节县)。

参考资料

中考网:http://wwwzhongkaocom/e/20111118/4ec5c11078ca4shtml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咯噔一声就是增厚的拇长屈肌腱通过腱鞘发出的声音。

病因是常年的劳累,做事,拇指反复的活动,拇长屈肌腱反复的和第一掌骨头摩擦,时间长了导致无菌性的炎症,然后也没好好休息,看病,炎症时间长了肌腱就肥大增生了。

你现在保守治疗就是彻底的休息,吃药,最好打个封闭,但你现在的情况保守治疗很可能无效,必要的时候去医院做个松解手术吧,小手术别担心,门诊就能做,做完就回家的。

那就手术吧,别熬了几年不得好,到时候还是手术,白熬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67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