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在哪里?与国画比较如何?

书法美在哪里?与国画比较如何?,第1张

中国书法是汉字艺术的一大主体,它是中国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之一,更是中国人文历史中的一部分文化遗产,也是东方艺术灵魂的一种体现。它具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并积淀着多层次华夏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依附着丰厚、灵动、整体的精神特质,可谓是流畅广远、包罗万象。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大环境下,书法界为了把书法美的领域不断拓宽广大,加上炒作之风的自然引诱,与功利主义的繁衍滋生,书坛便就蔓延着一种反常的浮躁情绪。而且,这一弊病主要是反映在年轻的群体中。也是说,由于青年人的思维、审美观念短浅幼稚,方向不明,并整天沉湎在低俗、流行、狂怪的圈子里追逐“时髦”,和盲目地表现着所谓的“前卫”,怀疑、否定、篡改、与践踏着传统的书艺,并是非颠倒、雅俗不辨、美丑不分,突破着道德人伦,与文字严重地“脱籍”,解构文字,或将字写得散离或密集、东道西歪、长撇短捺、极度冲突、夸张变形、野怪脏乱、行笔无序、装腔作势,故作深沉,所以,也就不具备真善美的内蕴,只有恶俗低调的行貌,丧失了汉字的起码的审美标准。

也是说,书法欣赏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因为大家如能正确地欣赏真正美的作品,脏、乱、差的东西在文化领域就没有了市场。作为每一个在校学生,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不仅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眼界,而且还可以从中得到借鉴,提高书写能力。

对于我们来说,怎样才能正确地欣赏一件书法作品呢?因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欣赏是一种心理意识的自然的、高级的活动,它必然涉及到每一个欣赏者所处的时代风尚、个人修养与经历、情操与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便很难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答案。再者,书法艺术不同于其它学科,因由:书法艺术不仅是简捷明了,而且尚有着个人的好恶和审美观的不同所对同一幅作品的看法也自然不会一样。不过,作为欣赏书法艺术,还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鄙人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与教学积累,大概概括起来现有四大要素:笔画、结构、章法、墨韵。

四要素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本思想基础上的,是兼容美学意蕴的形式体现。大家如何明确、系统地加以认识,深入分析书法艺术的共同语言,以达共识,才是考验每个学者是否具有了最基本的文化知识。

现将四要素解述如下:

一、 笔画美

笔画是线条艺术,最讲求点画的力感厚度,节奏及其生命感。即做到“起笔欲斗峻,住笔要峭拔,行笔要充实。以此体现出笔画清晰、气势雄伟、行气连绵、节奏丰富、体态活泼。还是说,它的表现力已远远地超越了文字字意的局限性,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一个能表现书法家风格、气质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新的境界之中。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幅书法作品,不论是篆隶,还是行草,楷书,无不都是用线条组合而成。而这些书写的线条(点画)的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字的艺术效果。如同一台机器,所有零部件都是合格的,再装配起来,就能正常运行。是说,要想写好书法,首先要写好线条。

那么,什么样的线条才算比较完美呢?书法线条应象“钟表中运行的发条”,不能像“汤锅中被煮烂的拉面”。书法线条须富有弹性,具有内在的气势或力感。到底力从何来?这与用笔有很大的关系。正如东汉时期里的蔡邕在《九势论》中谈到:“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有力,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那就是应该通过心手合一,或得心应手地才能施用笔具使字划昂扬顿挫、方圆欲侧、刚柔曲直、轻重粗细、浓淡干湿,并产生出最无穷的变化和气势。

所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都是形容力的表现。只有如此挥毫才会写出“点有青山坠石之势”,“钩似长空初月之美”,“竖有悬针、垂露之别”,“圆转处如折钗股、宛转圆动”。运笔“如锥划沙”,沉着“如印印泥”,行笔“如屋漏痕”。是说,力感强,天趣足,才能自然有姿,栩栩如生,达到“行行有活字,字字求灵动”。当然,如果没有深厚的基本功,自然要会出现败笔。就如同“美女病之一目”、“壮士撕折一股”。也是说,面对一幅作品,作为行家里手,他就不难看出点画形体是否生动优美和刚劲有力,也是决定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和关键所在。

为此,也就自然需要对笔力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笔力之所以产生强弱的根源,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创作作品时,合理地执笔、运笔,并能熟练掌握各种笔性的中、偏、锋,对书体风格,个性的表现和驾驭能力,统统囊括。实践证明笔力再强如不留在纸上,或不能体现在笔墨中,必然会失败。那就应着重于笔头和纸上增强磨擦,产生笔力。所以那些漂浮不实,满纸纷披,以及旁门邪道中自娱的作品,即使再花哨也不会给人带来自然完美的感觉的。

二、 结构美

大家知道,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成的,它包含着形象性的物证,具有一定造型美的因素。所谓“每为一字,各像其形”。元代书法家赵孟俯有句名言:“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功。结字因时相沿,用笔千古不易”。他清楚地指出了用笔虽是根本,但也不能不讲究字的间架结构。不过间架结构比用笔的灵活性更大,可塑性更强而已。正如《九势》中所说:“凡落笔结字,以上复下,下以承上,使其行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就是说书法的点画之内,字里行间,都要有那种互相映带,脉络贯通的气势,方能产生艺术的感染力,让人欣赏到作者的“笔墨情趣”。换言之,凡是好的书法其造型,都是讲究结构匀称、疏密有致,多样统一。使上下之间不依轻依重,左右之间不偏不依。决不可是一些东倒西歪,头重脚轻,杂乱无章,面目可憎的笔画。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要求字的造型,结构平整匀称,并不是把每个字都写的方方正正,四平八稳,千字一面,如千篇一律的字模印刷体。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一文中指出:“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可见写得呆板的字,即使有一定的功力,也不能算是最好的书法。象清代科举规定使用的“馆阁体”字虽然工整,由于造型结构刻板,所以不被社会认为是艺术品、就是一例。

以上对字的造型要求是指的一般的创作而言,但一些奔放飘逸的行草、这类的书法却可打破常规,造型别致,结构奇特,迭宕潇洒,时出新意。如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全篇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每一个字创造出来的都具有从容不迫,得心应手的大家手笔。因为形体优美生动,各有各的面貌,才被我们书法界奉为书法瑰宝。尤其是二十个“之”字,有的平稳、有的险峻、有的舒展、有的收敛,也有的工整如楷,或流利如草。而如楷的并不呆板,似草的也不显得狂怪。可说是千姿百态,情趣天然,懂行人看了之后,便会感到韵味无穷。

三、 章法美

欣赏书法往往第一眼看到的总是整体的分行布白,章法布局。为此要使章法美就要做到字与字、行与行,整体首尾必须一气呵成,脉络相连,疏密得当,大小适宜。而且还要错落变化,互为照应,全篇具有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和生动优美的意境。

在这里,通常所讲的章法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款式(既正文以外的内容),这种边款,它比正文的字要小而灵活,格式也较多样;二是分行布白,如字距行距,字的大小,款式的高低呼应,天头地阁留白等等,可根据内容合理地自行安排。如同安排室内陈设,同样家具,如果布置的不合理,看上去显得凌乱不舒眼,布置的好,就会舒适妥帖。

书法因为是线条的组合,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在理论上也是相通的。整幅作品中点画的形态应富有变化,所谓“万点异类”,“因字而形”,通过点画提按、使转、蓄势、曲直、迟速,虚实相生,黑白分割,巧妙安排;还要做到“和而不同,违而不犯”,不平正而平正,平正之中深寓变化。这就要求体势变化须随机应变方佳。一幅字中,出现相同的字,可以用屈伸点画,减繁续疏的办法处理,使之繁而不杂,疏而不散,顾盼多姿。如:“华、章、牢”三字的末笔就应各自变化,和“雏燕不双飞”的道理是一样的。

什么是布白?就是指整幅作品的空白处,也就是不着笔墨的地方,布置要得当。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曾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生。”意思是说有点画的地方是点画,没有点画的地方也是点画。即是说在创作中,大到通幅,小到每一个字,不仅要注意笔画的实处,即使空白的虚处,也要纳入创作的范畴之内。“计白当黑”是说笔画之间和字与字之间的意与气,能借助笔力得势,冲出笔之外而占有空白。一张好的书法应使形式烘托主题,为通篇内容服务。字多不繁,字少不空,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笔势的走向与气脉连贯通畅,笔画处处得体并松灵透气。

而且,大的章法中更是如此。例如“梅花格”是一种纵有行,横有列,比较规整的章法,而“雨加雪”或“乱石铺路”是一种纵有行,横无列或纵无行横无列,比较活泼的一种章法。一般地说,好的章法不外乎行间茂密,气韵生动,随手挥写而合于法则,变化多端而无不归于平正。如清代郑板桥有些题识,虽歪歪斜斜却错落有致,奇正象生,这些出奇制胜的章法,没有高超精湛的书写基本功是难以表现的。以此说明,古今成功的书法艺术作品,大都是具有它贯穿全幅的一种鲜明的美的意境,而这种意境的体现,与作者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广阔的见识是分不开的,也是书法家艺术上达到高度成熟的重要标志。

四、 墨韵美

一幅书法作品的成败,不仅要有美观的外形,而且还要有精神内蕴,而这种精神的内蕴就是指书法内在的气韵,它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南齐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秒道,神采为上,行质次之,兼之者方可超于古人。”什么是“形质”?形质就是指的纸面上看得见的东西,如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刚柔和形体上的大小斜正,章法安排的纵横开合,以及用墨的浓淡干湿等等,都属于形质范畴,也是说的是艺术的外貌。而真正的艺术精神所在,是在于书法“情性”上的发挥,也就是神采。它是通过笔墨运动,使书写出来的文字不仅具有千变万化的优美形态,而且还具有跌宕不羁的活泼精神。所谓“笔随情转,意随字出”,“形具而神生、耀然于纸上。”因而没有神采的书法,乃是普通人的泥塑木雕。只有悟得此理,才能看出书法正是以形而取神的原理。而神采精神又是书写者的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等以通过“形质”才可真正地表现出来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所以欣赏书法的神韵美,比欣赏书法的线条、功力和结构造型要困难得多,因为前者是有形的,也是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而神韵是无形的,内含的,很难具体指出来。所谓“成形易,得神难”,就是说明神采的深妙无穷。一般的书写者很容易做到字有法度,结构合理,但往往缺乏神韵。因而这种没有神韵的书体只能称为技术而不是艺术。唐太宗说的好:“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话虽不多,却是道出了评论书法作品艺术性优劣的重要哲理。

我们究竟怎样去认识神韵呢?所谓的“神”是指作者灵魂最本质的精神表现,大多是有灵感而生。然“韵”字尚包含一种果敢之气。所以具有神韵的作品,总是独标高格,挥洒自如,浑朴天然,没有丝毫的雕凿痕迹,如“三石”,《石门颂》、《石门铭》、《石鼓文》。“二爨”,《爨宝子》、《爨龙颜》,确实神完气足,自然天成,没有装饰外表,厚重拙扑,奇纵恣肆,才为富有神韵的佳作。

再者,张旭、怀素、的草书也都是从神韵见称的。正如李白形容怀素的草书如“飘风骤雨,落花正雪”,“如闻神鬼惊,只见龙蛇走”的诗句,即可启发我们对草书的形神联想和韵味理解。它能把欣赏者引到一个更美妙的意境,使观赏者奇趣横生,引起共鸣。

也是说,书法艺术就在于运用一枝笔,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图画,把符号性的文字,变为充满生命底蕴的艺术形象。因此,我们要系统地学习书法常识,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和正确的审美观,方能把握书法时代的脉搏,调整意识,理清思路,向传统取经,大胆探索,综合地吸收各类艺术的新观念,以扬弃的方式理解书法的本来发展轨迹,荡涤被尘烦所污浊的心灵,增强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

总之,如果你想得到书法艺术的享受,就必须具备艺术欣赏的基本素质。

 书画

原文

 作者:沈括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

 相国寺旧画壁,乃高益之笔。有画众工奏乐一堵,最有意。人多病拥琵琶者误拨下弦,众管皆发“四”字。琵琶“四”字在上弦,此拨乃掩下弦,误也。余以谓非误也。盖管以发指为声,琵琶以拨过为声,此拨掩下弦,则声在上弦也。益之布置尚能如此,其心匠可知。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谢赫云:“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又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此真为识画也。

 王仲至阅吾家画,最爱王维画《黄梅出山图》,盖其所图黄梅、曹溪二人,气韵神检,皆如其为人。读二人事迹,还观所画,可以想见其人。

 《国史补》言:“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不过金石管弦同用“一”字耳,何曲无此声,岂独《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或疑舞节及他举动拍法中,别有奇声可验,此亦不然。《霓裳曲》凡十三叠,前六叠无拍,至第七叠方谓之叠遍,自此始有拍而舞作。故白乐天诗云:“中序擘騞初入拍。”中序即第七叠也,第三叠安得有拍但言“第三叠第一拍,”即知其妄也。或说:尝有人观画《弹琴图》,曰:“此弹《广陵散》也。”此或可信。《广陵散》中有数声,他曲皆无,如泼攦声之类是也。  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余尝以问画工,工言:“马毛细,不可画。”余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能对。大凡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不可画;鼠乃如其大,自当画毛。然牛、虎亦是以大为小,理亦不应见毛,但牛、虎深毛,马浅毛,理须有别。故名辈为小牛、小虎,虽画毛,但略拂拭而已。若务详密,翻成冗长;约略拂拭,自有神观,迥然生动,难可与俗人论也。若画马如牛、虎之大者,理当画毛,盖见小马无毛,遂亦不,此庸人袭迹,非可与论理也。又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

 画工画佛身光,有匾圆如扇者,身侧则光亦侧,此大谬也。渠但见雕木佛耳,不知此光常圆也。又有画行佛,光尾向后,谓之顺风光,此亦谬也。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动,岂常风能摇哉!  古文“已”字从一、从亡,此乃通贯天地人,与王字义同。中则为王,或左左中则为已。僧肇曰:“会万物为一已者,其惟圣人乎!子曰:‘下学而上达。’人不能至于此,皆自成之也。”得已之全者如此。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往歳小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用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伏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迪曰:“此不难耳,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怳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进。

 古文自变隶,其法已错乱,后转为楷字,愈益讹舛,殆不可考。如言有口为吴,无口为天。按字书,“吴”字本从口、从夬,音捩。非天字也。此固近世谬从楷法言之。至如两汉篆文尚未废,亦有可疑者。如汉武帝以隐语召东方朔云:“先生来来。”解云:“来来,枣也。”按“枣”字从朿,音刺。不从来。此或是后人所传,非当时语。如“卯金刀”为“刘”,“货泉”为“白水真人”,此则出于纬书,乃汉人之语。按刘字从、音酉。从金、如、、皆从扊,非卯字也。货从贝,真乃从具,亦非一法,不积压缘何如此。字书与本史所记,必有一误也。

 唐韩偓为诗极清丽,有手写诗百余篇,在其四世孙奕处。偓天复中避地泉州之南安县,子孙遂家焉。庆历中予过南安,见奕出其手集,字极淳劲可爱。后数年,奕诣阙献之。以忠臣之后,得司士参军,终于殿中丞。又余在京师见偓《送光上人》诗,亦墨迹也,与此无异。

 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处。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铉尝自谓:“吾晚年始得匾之法。”凡小篆喜瘦而长,匾之法,非老笔不能也。

 《名画录》:“吴道子尝画佛,留其圆光,当大会中,对万众举手一挥,圆中运规,观者莫不惊呼。”画家为之自有法,但以肩倚壁,尽臂挥之,自然中规。其笔画之粗细,则以一指拒壁以为准,自然均匀。此无足奇。道子妙处,不在于此,徒惊俗眼耳。

 晋、宋人墨迹,多是吊丧问疾书简。唐贞观中,购求前世墨迹甚严,非吊丧问疾书迹。皆入内府。士大夫家所存,皆当日朝廷所不取者,所以流传至今。

 鲤鱼当胁一行三十六鳞,鳞有黑文如十字,故谓之鲤。文从鱼、里者,三百六十也。然井田法即以三百步为一里。恐四代之法,容有不相袭者。

 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筌,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筌并二子居宝、居实,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已,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筌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

 余从子辽喜学书,尝论曰:“书之神韵,虽得之于心,然法度必资讲学。常患世之作字,分制无法。凡字有两字、三、四字合为一字者,须字字可拆。若笔画多寡相近者,须令大小均停。所谓笔画相近,如‘杀’字,乃四字合为一,当使‘乂’、‘木’、‘几’、‘又’四者大小皆均。如‘尗’字,乃二字合,当使‘上’与‘小’二者,大上长短皆均。若笔画多寡相远,即不可强牵使停。寡在左,则取上齐:寡在右,则取下齐。如从口、从金,此多寡不同也,‘唫’即取上齐:‘扣’则取下齐。如从尗、从又、及从口、从胃三字合者,多寡不同,则‘叔’当取下齐,‘喟’当取上齐。”如此之类,不可不知,又曰:“运笔之时,常使意在笔前。”此古人良法也。

 王羲之书,旧传唯《乐毅论》乃羲之亲书于石,其他皆纸素所传。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迹,惟《乐毅论》石本,其后随太宗入昭陵。朱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发昭陵得之,复传人间。或曰:公主以伪易之,元不曾入圹。本朝入高绅学士家。皇祐中,绅之子高安世为钱塘主簿,《乐毅论》在其家,余尝见之。时石已破缺,末后独有一“海”字者是也。其家后十余年,安世在苏州,石已破为数片,以铁束之。后安世死,石不知所在。或云:苏州一富家得之。亦不复见。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笔画无复昔之清劲。羲之小楷字,于此殆绝。《遗教经》之类,皆非其比也。

 王鉷据陕州,集天下良工画寿圣寺壁,为一时妙绝。画工凡十八人,皆杀之,同为一坎,瘗于寺西厢,使天下不复有此笔。其不道如此。至今沿有十堵余,其间西廊“迎佛舍利”、东院“佛母壁”最奇妙,神彩皆欲飞动。又有“鬼母”、“瘦佛”二壁差次,其余亦不甚过人。

 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

部份译文

 收藏书画作品的人,往往只注重书画家的名声,偶然传闻某幅作品为钟、王、顾、陆的手笔,见到者就争相购买,这就叫做“耳鉴”。又有观画而用手去摩挲的,相传以为画布不硌手指的为佳画,这又在“耳鉴”之下,被称为“揣骨听声”。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牡丹丛古画,牡丹丛下方画有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好坏优劣。丞相吴育跟欧阳修是亲家,一见到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分的牡丹。凭什么知道的呢花朵完全开放、花瓣散开,而且花的色泽显得干燥,这是正午时的花。猫眼睛里黑瞳仁像条线,这是正午时的猫眼。假如是早上带露的花,那就应该花冠收拢、色泽鲜亮。猫的瞳孔早上和傍晚是圆的,时间越接近中午就越狭长,到正午时分就细得像一条线了。”这就是善于研究、揣摩古人作画的笔意。

 大相国寺的旧壁画,是高益的真迹。有一面墙上的一幅众乐工演奏音乐的壁画最有意味。观画的人多半会认为画中弹奏琵琶的人错拨了下弦,因为所有的管乐器都在发“四”这个音,而琵琶上的“四”字应该在上弦,这画中人所持的拨子是遮掩着下弦的,画错了。我认为不是画错了,因为管乐器是在按孔的指头抬起时发声,而琵琶则是在拨子从弦上划过时发声,这画中的拨子遮掩住下弦(说明刚从上弦划过),那么发声的弦应该正是上弦。高益作画的布局安排尚且能如此,他的匠心独运之处是可以推知的。

 书画作品的奥妙之处,当从心领神会的意境上体悟,难以仅从形迹的相似性上寻求。世上观赏绘画作品的人,大都不过能指摘画中的事物形象、配备位置及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瑕疵而已,至于确实能够在冥冥中领会优秀画作的深刻意境和哲理的,罕见其人。如张彦远的《画评》言说:“王维画景物,多不问四时节令,如画花,往往将不同季节开花的桃、杏、芙蓉、莲花等画于同一幅景物图上。”我家收藏的摩诘所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这是得心应手的创作,意趣到处便可成画,所以能够达理入神,深得天机本性。这是难以与普通人理论的。谢赫说:“卫协的画,虽然不能完全精妙逼真地绘出事物的外在形象,而有生动的神气和韵味,所画超越竞起的名家,可称是空前绝后的作品。”欧阳文忠公的《盘车图诗》又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这些都是真正懂得绘画奥妙之所在的言论。

 王仲至观赏我家的藏画,最喜欢王维画的《黄梅出山图》。这是由于所画黄梅、曹溪二人,气韵神情和约束检点的态度,都像他们的为人。阅读传记所载二人的事迹,再看王维所画,可以想见二人的真实形象。

 画工画佛身的辉光,有时画作扁圆状扇形的,如果佛身侧转时,那辉光也侧转,这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大概只见到过木雕的佛像而已,不知道这种圆形的辉光是固定不变的。还有人画行走的佛,把那辉光的尾部画得拖向后方,叫什么“顺风光”,这也是错误的。佛的辉光是修成定果的光。即使是遇到能毁灭一切的劫风也不会动摇,哪里是寻常之风所能吹动的啊!

 度支员外郎宋迪精工绘画,尤其擅长平山远水。其得意作品,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称为“八景”,喜欢的人多为传播。往年小窑村陈用之善于绘画,宋迪见其山水画,对他说:“你的画确实精工,但缺少自然情趣。”用之深深叹服他这话,说:“我常担心自己的画不及古人,正在于这一点。”宋迪说:“这点不难做到。你可以先找一堵破败的墙壁,对着墙壁张起一幅白色丝绢的大画布,然后倚在败墙上,早晨晚上日出日落时,都看败墙在画布上的投影。观看得久了,隔着画布就能见到败墙的上部,高低平凹,曲曲折折,都能变幻成山水的景象。心目一体而存想:败墙高处是山,低处是水;凹陷处是山谷,缺口处是山涧;显豁处是近景,模糊处是远景。神会而意到,忽然发现败墙上都是人物、禽兽、草木飞动往来的景象,全然历历在目。于是随意命笔,默然画出心领神会的意象,自然画中的意境就都天然而成,不似人为的造作,这就叫做‘活笔’。”用之自此以后,绘画的格调得以不断进步。

 南唐徐铉善于小篆书法,对着日光看他的小篆作品,笔画的中心都有一缕浓墨,恰在笔画的正中。至于笔画的曲折之处,这缕浓墨也在正中,没有偏侧到笔画两边的。这是由于笔锋直行,既不倒退,也不偏斜,所以笔锋常在笔画的正中。这是小篆书法正宗的运笔法度。徐铉曾自称“我到晚年才摸索出竵匾之法”。凡是小篆,一般喜欢瘦而长;折衷使用歪、扁的运笔法度,非具有老到经验的书法家不能做到。

 《名画录》里说:“吴道子曾经绘制佛像,留下一圈佛光不画,等到举行盛典的时候,当着成千上万人的面,举起手来一挥而就,佛光圆得就像用圆规所画一般,众人无不惊叹。”画家绘制圆形自有办法,只要将肩头靠近墙壁,尽量伸长臂膀挥手画圆,(所画的圆)自然像用圆规画出的一样。画家控制笔画粗细的方法,就是由握笔之手的一个手指抵住墙壁作为保持距离的标准,画出的线条自然粗细均匀。这些都不足为奇。吴道子绘画的高妙之处并不在于这些地方,只不过令俗人之眼感到惊异罢了。

 现存的两晋及刘宋时人物的书法真迹,大都是吊丧问疾的书信之类。唐代贞观年间,搜访购求前世书法真迹的措施非常严格,只要不是吊丧问疾的书信之类,全都入于皇宫的内府。如今士大夫家所收藏的,都是当时朝廷所不收的,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

 本朝立国之初,江南处士徐熙、后蜀翰林待诏黄筌,都以善画著名,尤其擅长画花竹。后蜀平定后,黄筌及诸子居宝、居寀、居实,以及弟惟亮,都入宋而隶籍于翰林图画院,擅画名于一时。此后江南平定,徐熙被征至京师,也送到图画院供职。品评他们的绘画风格,黄氏父子兄弟画花,妙在着色,用笔极为鲜艳细致,几乎看不到墨迹,只以淡淡的色彩染成,他们自称为“写生”;徐熙画花,则是用墨笔画的,特别潦草,然后在水墨上略施彩色,神气便迥然而出,别有一番生动的韵味。黄筌妒忌徐熙超过自己,就说徐熙的画粗糙拙劣不入流,徐熙遂被罢去图画院待诏的职事。徐熙之子于是仿效诸黄的风格,更不用墨笔,而直接用彩色来画,称所画为“没骨图”,且精工与诸黄不相上下,黄筌等也不再能指摘其瑕疵,因而得以列入图画院入品的作品中。然而所谓“没骨图”的气韵,已远不及徐熙的作品。

 我的侄子沈辽喜欢学书法,曾经议论说:“书法的神韵虽然要有悟性才能体会到,然而规矩法度是一定要靠讲论学习的。常见世人写字的毛病,在于合体字各部分的拆合安排没有章法。凡是一字有用两个字或三四个字合成的,应该使字字可拆开;如果笔画的多寡相近的,要使它们大小匀称。所谓笔画的多寡相近,如‘杀’字,是四个字合为一字的,应当使‘乂’、‘木’、‘几’、‘又’四者的大小都均匀;又如‘尗’字,是两个字合为一字的,应当使‘上’与‘小’二者的大小长短都均匀。如果笔画的多寡相差较多,则不可牵强地使之均匀,笔画少的在左就在上面取齐,笔画少的在右就在下面取齐。如从‘口’从‘金’,这是笔画多寡不同的,二者合成‘唫’字即在上面取齐,合成‘扣’字则在下面取齐;又如从‘尗’从‘又’,及从‘口’从‘胃’,都是三个字合成一字的,两边笔画的多寡不同,则‘叔’字应当在下面取齐,‘喟’字应当在上面取齐。诸如此类,都不可不知道。”又说:“运笔的时候,要常使每一笔的书写法度在落笔之前已在心中形成,这是古人练习书法的良好方法。”

 王羲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旧时相传只有《乐毅论》是王羲之亲笔书写上石的,其他都是以纸本或绢本流传的。唐太宗搜集王羲之父子的墨迹,只有《乐毅论》的石刻尚在,后来太宗去世时被随葬于昭陵。朱氏后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盗发昭陵,得到《乐毅论》石刻,才使之复传于世间。也有人说此石刻在随葬时,被太宗公主用伪造的石刻调换了,真石刻原不曾入墓穴。此石刻到本朝入于高绅学士家。皇祐年间,高绅之子高安世为钱塘主簿,《乐毅论》石刻在其家,我曾见到过。此时石刻已破损残缺,其文最末只剩一个“海”字的那一块就是。此后十余年,高安世家在苏州,石刻已破裂为好几片,用铁箍箍在一起。后来安世死去,石刻也不知所在。或说石刻流落到了苏州的一个富豪家里,然而也没有人再见到过。现在流传的《乐毅论》都是石刻本的摹本,笔画已没有先前石刻本的清劲之风。羲之的小楷字作品,大概到此就绝迹了。至于《遗教经》之类,则都不能和这幅作品相比。

 江南中主在位时,有北苑使董源擅长绘画,尤其精工于秋天雾霭远景的画作,多描写江南的真山真水,而不用奇特峻峭的笔法。后来建业僧人巨然继承董源的画法,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大体董源及巨然的水墨画作都应该远观,他们的用笔甚为潦草,靠近观看几乎不似物类形象,远看则景物粲然呈现,寄托幽远的情思,使人如目睹胜境奇观。如董源所画的《落照图》,近看不见有什么功夫,远观则村村落落邈然深邃悠远,全是一派日落远山时的晚景,远方的峰顶宛然有落日返照的霞光,这正是他的画作的奇妙之处。

2019年北京成功轨迹画室战果斐然!

怒斩央美287张合格证

荣膺状元1名

榜眼4名

探花3名

前50名占62人

前100名占88人

前300名占193人

怒斩清美23张合格证

应届生过线率90%以上

九大美院和综合院校共获得1171张合格证

其中九大美院共获得805张合格证

共斩获状元15枚!

关欣 中央美院城市设计 全国第一名

贾亦闽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类山东全省 第一名

辛  婷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类山东全省 第一名

吴小宇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类陕西全省 第一名

张莉萍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类海南全省 第一名

熊浩然 四川美术学院理论类福建全省第一名

许荣平 中国戏曲学院绘画专业 第一名

夏雨声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 第一名

夏雨声 上海戏剧学院灯光设计 第一名

田佳鑫 上海戏剧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第一名

吴嘉琪 上海戏剧学院服装与化妆设计第一名

徐天羽 山东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第一名

郝韵 北京印刷学院美术与设计第一名

谢馥羽 天津工业大学设计学类第一名

叶拉日斯 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类第一名

成功轨迹画室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不凡的成绩靠的是姚校长创造的优秀教学体系及带领的强大教师团队和每位学生的拼命努力与付出。

姚校长十几年兢兢业业只为寻求最完美的教学方法,心心念念的是所有艺考生的梦想与执着!他率领成功轨迹所有老师缔造一次又一次的成绩巅峰,助万名学子成就人生价值。

下面和我一起揭开成功轨迹画室教学团队的神秘面纱,看看轨迹的老师到底有多厉害!

今天小编先给大家介绍

由教学姚校长带领的

成功轨迹画室教学主导团队

打造地表最强天团

专业名师授课,明确教学方向。

带领强大的教师团队助每一位学子探寻人生轨迹,实现艺术之梦!

姚仕钢|北京成功轨迹画室教学校长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

教学科目

央美、川美、天美、鲁美、广美、江南、北影、中戏、等设计型院校课程。

教学范围

央美、清华方向

教学成就

16年美术高考教学经验;

清华央美打通设计教学体系建立者;

教学期间多次受邀在北京及地方性学校进行美术高考讲座及设计教学,著名设计教育的前言者;

完美教学名师评委;

2015年特邀嘉宾担任金笔奖评委;

带领团队培养出清华美院第1名、央美第1名、川美第1名、江南第1名、天美第1名、国美第1名等优秀人才,每年培养的央美成绩过线率在83%以上,清华成绩过线率在38%以上;

多年来与教学团队配合往清华央美输送了数百名学生,并获得四年中央美院全国状元,综合院校和其他美院共同获得上百个状元 ;

互动网页《北京印象-潘家园》作品在北京789艺术区展示;

大量作品入选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教程《田心向心》、《其土石出》;

参与了《完美教学》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的编写;

同时也是北京成功轨迹教育培训机构清美央美设计教学的创办者;著名设计教育的前沿者。

龙建|北京成功轨迹画室教学副校长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 北京师范大学

教学范围

央美清华方向、基础课教学规划

教学成就

2005年至今,一直处在一线教学,与教学团队共同帮助数百名学生进入清华,上千名学生获得央美合格证书;

教学期间受邀在全国各地学校进行美术高考讲座及设计教学,并帮助很多地方高中和画室规划全年教学安排;

2017年与教学团队共同斩获央美142张合格证。应届生占91%。川美设计“状元”。鲁美、天津美院“状元”等;        

2018年与教学团队共同斩获央美合格证209张。央美双“状元”。清华合格证22张。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北京理工、北京印刷、江南大学、辽宁科技大“状元”等优异成绩;                            

2019年与教学团队取得(目前为止统计到)287张央美合格证,央美“状元”。清华大学23张合格证。中国戏曲学院“状元”,四川美术学院5个“状元”,上海戏剧学院4个“状元”,北京印刷学院“状元”,山东艺术学院“状元”,天津工业大学“状元”,新疆艺术学院“状元”等的优异成绩。

姜飞|北京成功轨迹画室速写主管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教学范围

单双人及场景速写

教学成就

善于对老师和学生不同的能力与特点,做出完善的统筹规划,更有效的迎合各大院校的招生方向。教学中认真,负责,一视同仁,深受学生的信任;

所带学生在各单招校考与省联考中屡次获得第一名的佳绩;

2012 年,他所带班级参加中央美院设计系速写考试,速写成绩平均分86;

2016 年,所教学生清华设计专业全国第一;速写考试全国3个单科状元,2个来自成功轨迹

2011 年至今,出版各类速写书十余本,这些书简单易学,深受业界认可;

出版书籍:

《成功教学系列丛书 速写 人物 2》

《高端访谈—速写的密码 品姜飞速写》

《速写公开课 速写2》

《名师速写联盟》

《北方线性速写》等。

姜飞老师教学经验丰富,速写方面尤为突出。2005 年教学至今,教学经验丰富,知识体系构架清晰,课堂教学分析与示范深入浅出,让每位学生都能明白,并在实际操作中轻松掌握。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后期能正确高效的指引和分析各院校不同的题型。

万然|北京成功轨迹画室教学主管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研修毕业 南京艺术学院 

教学范围

全科,主负责色彩教学

教学成就

2008 年至今从事高考美术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取得众多优秀的教学成绩,培养出多省色彩单科联考状元,校考色彩单科状元;

江苏省联考素描单科第1名 、河南省联考色彩单科第1名、河北省色彩单科第1名、北服单科第1名、北京师范大学色彩单科第1名、川美第1名、北京工业第1名、南昌大学第1名、北京理工第1名、辽宁科技第1名、中国戏曲第1名、天津工业第1名、南艺第2名和第3名 、川美第4名和第8名、央美第 3 名、央美第15名等众多全国八大美院及重点院校的优异成绩。

 万然老师风趣幽默的性格,思路清晰的教学水平和超高的执行能力,对每位学生因材施教,不拘泥于传统教学,走进学生内心,不光传授绘画技巧更关注学生的思想,带着同学们圆名校梦!

张先伦|北京成功轨迹画室教学主管

毕业院校

清华美术学院

教学范围

清央方向

教学成就

从事一线美术教学12年;

美术圈金笔奖名师评委;

全国多家千人画室教师内训培训讲师以及教学顾问;

高考行业场景、风景色彩教师研修班的开拓者;

多次举办全国风景场景创作教师培训,连续三年来总人数全国最多!

独立出版人,《色彩随笔》系列丛书的创始人;

参与国内一线美术视频拍摄以及出版策划书籍30余本;

《完美教学》、《尚读系列》、《123设计教学》以及《敲门砖系列》等各大出版长期供稿人;

带领团队多年来为清华、央美等名校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并多次摘取清华设计状元,央美状元,江南第一,川美第一,鲁美第一,北影第一,北印刷第一等一大批优秀战绩!

思路清晰,教学经验丰富,绘画能力强。张先伦老师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清华、央美设计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立有效的基础教学体系和设计教学体系。

姜晓东|北京成功轨迹画室教学主管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

教学范围

清央方向

教学成就

带领学生清华、央美考试方面均有不俗成绩

其中包括清华设计第1名、第3名,央美设计第1名,第3名,第9名,造型第2名、第6名等优异名次。

2018年三月成功举办《方向》清华设计思维导向方面的教师培训,为多家美术教育机构制定教学计划。

姜晓东老师自2017年加入成功轨迹以来,教学思路清晰明确、直接易懂。擅长于造型教学、清华设计教学,带领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目前负责课程教研,教学方向把控。

点击添加描述(最多60个字)

徐长远|北京成功轨迹画室教学主管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

教学范围

清华、央美、江南等设计院校课程,造型彩头,半身像, 创作

教学成就

在校期间多副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毕业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永久收藏;

参与国内一线教学出版及视频教学资料制作,录制;

从事高考美术教学十二年;

带领学生取得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第五;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第一;

2011年清华美院造型第一中央美术学院造型第二;

2012年央美造型前十名3人;

2014年清华设计一个班考取27人;

2016年清华设计第一;

2017年不完全统计,上海戏剧第一,央美过关人数达到59人。其中34人排在前一百七十名;

2018年清华过关率百分百之三十,央美过关率百分之八十前十名若干。

2019年央美城市学院设计第一;中国戏曲第四等。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是徐长远老师从事教学12年以来不变的信念。独立的教学体系,因材施教,个性教学,徐长远老师率领同学们从黑暗中出发,在光明处登顶!

优秀的教师是学生艺术梦想的工程师,为每一位学生建造梦的领奖台。感谢成功轨迹画室的四位教学主管老师,你们带领着成功轨迹画室通往成绩的高峰,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艺考之路上展翅翱翔!

在艺考上奋斗前行的学子们

成功轨迹画室将用超专业的教学团队,强大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经验,坚韧不屈的拼搏意识为你筑梦。

用实力证明自己,用成绩征服你。成功的路上需要轨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7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