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发黄乏力眼皮肿脸肿嘴唇暗淡舌头粗糙伴有头痛头晕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脸色发黄乏力眼皮肿脸肿嘴唇暗淡舌头粗糙伴有头痛头晕是不是得了什么病,第1张

、风热型

主症;恶风发热,鼻寒流涕,咽痛,或咳嗽,面浮肢或全身浮肿,小便短赤,关节酸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风寒型

主症:恶寒无汗,发热不高,咳嗽,面浮肢肿,或全身浮肿,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浮紧或弦。

3、湿毒浸*型

主症:面浮肢肿,小便短赤、量少,皮肤有脓疱疮、甚则溃烂,舌质红,苔薄黄或黄白腻,脉滑数。

4、水湿浸渍型

主症:面浮肢肿,小便短少,身体因重,纳呆腹胀,或大便溏、苔白腻、脉沉弦。

5、湿热内壅型

主症:全身浮肿,尿少色黄,口苦口粘,痞满不饥,或大便干结,或大便粘滞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6、湿热未清型

主症:纳呆或胸闷,口干不欲饮,小便黄,大便干,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或濡数。

7、阴虚型

主症:水肿已退,口干或有低热盗汗,腰酸,小便黄,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8、气虚型

主症:水肿已退,或晨起面部稍肿,神疲乏力,腰酸,纳呆,舌淡红,苔薄,脉濡细。

9、风水泛滥型

主症:眼睑或全身浮肿,发热,咽痛,或皮疹,腰痛,小便短赤或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10、湿热内蕴型

主症:全身浮肿,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胃脘痞满或腹痛,少尿或无尿,或口苦口粘,恶心,尿血,或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11、肝肾阴虚型

主症:身倦乏力,浮肿,头晕,腰酸痛,口干饮水不多,或口中尿味,尿血,少尿或无尿,大便干,舌暗红少津,苔薄黄或黄腻,脉沉细数。

12、脾肾阳虚型

主症:腰酸腰痛,全身乏力,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尿少或无尿,纳呆,恶心,或口中尿味,全身浮肿,面色苍白无华,苔薄白,脉虚无力。

13、风水内侵型

主症:先见眼睑及颜面浮肿,然后迅速波及全身,肢节酸重,小便不利。外感风热者兼咽部红肿疼痛,舌红、苔黄脉浮数;外感风寒者则兼恶风寒、鼻塞、苔薄白,脉浮紧。

14、湿热中阻型

主症:遍身浮肿,胸腹痞闷,烦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皮肤有疮疖肿,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15、瘀血内阻型

主症:面浮肢肿,迁延日久。皮肤甲错,或现红丝赤缕,瘀点瘀斑,或腰痛尿赤,舌淡或红,舌边瘀点,舌下筋系瘀紫,苔薄黄或腻,脉细涩。

16、气阴二虚型

主症:全身浮肿,下肢尤甚,伴神疲短气,腹胀纳差,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头晕头痛,口渴喜饮,舌淡红有齿痕,苔薄,脉沉细或弦细。

17、脾肾阳虚型

主症:面色苍白,形寒肢冷,遍身悉肿,按之没指,甚者可伴胸腹水,乃至胸闷气急,尿少,大便溏,舌淡体胖,苔薄或腻,脉沉细。

18、肝肾阴虚型

主症:浮肿不甚,但口干,咽干痛,头昏目眩,性情急躁,腰酸,尿黄,盗汗,烦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或弦细。

19、气阴两虚型

主症: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病,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20、兼证

(1)外感:有外感风寒或风热的表现。

(2)水湿: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腹水。

(3)湿热:皮肤痈肿、疮疡,咽喉肿痛,脘闷纳呆、口干不思饮,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血瘀:面色黧黑或晦暗,腰痛固定或呈刺痛,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血液流变学检测全敌国粘度、血浆粘度升高。

21、风热外感型

主症:恶风发热,咽干痛,或鼻塞,或咳嗽、痰粘不易咯,肉眼血尿或尿黄赤而有镜下血尿,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2、肾阴不足型

主症: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腰酸痛,手足心热,咽干喜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少,脉细数。

23、脾虚气弱型

主症:内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气短乏力,纳差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濡弱。

24、瘀血内阻型

主症:血尿(包括镜下血尿),面色晦黯,腰部刺痛,月经不畅色黑有血块,舌淡黯或黯红或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25、脾肾气虚型

主症:面色淡黄,神疲乏力,纳差腹胀,腰膝酸软,大便稀,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26、气阴二虚型

主症:面色淡黄,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纳差腹胀,手足心热,口干喜欢,大便干结,舌略红、有齿痕、脉沉细。

27、肝肾阴虚型

主症:头晕眼花,眼目干涩,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干,小便黄赤,舌暗红,脉弦细。

28、湿热互结型

主症:面部痤疮,胸闷不饥,脘腹痞满,口苦口粘,口渴不欲饮,尿黄赤,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9、三焦气滞型

主症:全身高度水肿,或伴胸水、腹水,胸闷胀满,腹胀纳差,腰胀不适,尿少,舌暗红,脉沉弦。

30、瘀血内阻型

主症:腰痛固定、刺痛,面色晦黯,经行不畅、色紫黯、有血块,舌淡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31、脾肾气虚型

主症: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酸腰痛,纳食减少,小便或白或赤,舌淡,脉细弱。

32、肝肾阴虚型

主症:小便色赤带血,头昏目眩,耳鸣腰酸,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

33、心火内盛型

主症:小便热赤,尿中带血,色鲜红,心烦,夜寐不安,或口渴面赤,口舌少苔,脉弦细。

34、湿热内蕴型

主症:胸脘烦闷,口干口苦,小便有热感,或见尿血,苔黄腻,脉濡数。

35、热毒炽盛型

主症:高热不退或有低热,面颊部红斑,或周身发生皮疹,关节红肿疼痛,皮肤瘀斑,或衄血尿血,或神昏谵语,烦渴饮冷,便秘,舌红,苔黄或腻,脉洪大或数。

36、阴虚内热型

主症:低热咽干,手足心热,腰膝酸软或疼痛,颧红盗汗,尿赤或尿血,大便干结,舌光红或无苔,脉细数。

37、脾肾亏虚型

主症:面色苍白,周身浮肿,腰膝酸软乏力,足跟痛,耳鸣,纳呆腹胀,便溏尿清,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

38、气阴两虚型

主症: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恶风易感冒,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或手足心热,舌质略红,脉沉细。

39、风热袭表型

主症:恶风发热,咽痛,皮肤紫癜,或腹痛、关节痛,心烦口渴,便干,尿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40、热盛迫血型

主症:发热,皮肤紫癜,色红而密,关节疼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烦躁,口干喜凉饮,舌红绎,苔薄黄,脉骨数。

41、肝肾阴虚型

主症:下肢紫癜及尿血,头痛头晕,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42、脾肾两虚型

主症:紫癜消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腰膝酸软,或浮肿,尿蛋白较多,或有肾功受损,舌质淡、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

43、湿热内阻型

主症:皮肤紫癜及尿血,口苦口粘,口干不饮水,胸闷痞满,苔黄腻,脉滑。

44、阴虚内热型

主症:烦渴多饮,多食善饥,口干舌燥,尿量频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45、气阴两虚型

主症:形体消瘦,面色黑色,疲乏无力,多汗,心慌气短,口渴多饮,小便频数量多,头晕眼花,大便干结,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无力。

46、脾肾气虚型

主症:气短乏力,纳少腹胀,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边有齿印,脉细弱。

47、阴阳两虚型

主症:两色黧黑,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甚则阳痿,面足微肿,舌黯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48、阳虚水泛型

主症: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眩晕心悸,腰部冷痛酸重,尿少或无尿,口淡不渴,肠鸣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49、湿热蕴结型

主症:寒颤,发热,小便淋沥频涩,尿道刺痛,腹胀痛,小腹疼痛,或口干口苦,恶心呕吐,乏力纳呆,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

50、湿热壅久、热伤血络型

主症:小便淋沥频急,尿道刺痛,芭黄赤或暗红,或混浊如米泔,或口苦心烦,或腹痛拒按、胁肋腹部胀满,或腰部疼痛,大便秘结,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51、气阴两虚,湿热稽留型

主症:反复发作半年以上,遇劳为甚,小便时而淋涩,淋沥不已,腰膝酸软,时见低热,或见五心烦热,少腹附胀,食欲减退,少寐多梦,舌红,脉细数。

52、脾肾两虚,湿浊缠绵型

主症:反复发作半年以上,全身疲乏,头昏头痛,恶心纳呆,血压增高。偏阳虚者,则面色苍白,纳少腹胀,腰膝酸痛,形寒尿频,小腹坠,大便溏,舌淡,苔白,脉沉弱;如偏阴虚者,则见潮热盗汗,腰脊酸痛,虚烦不寐,口干溺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53、气血不和、瘀血内阻型

主症:反复发作半年以上,肋腰部刺痛且酸胀,小腹胀痛,或胁腹胀满,时轻时重,尿道刺痛,尿色暗红,舌黯有瘀斑,苔白,脉细涩。

54、湿热蕴结型

主症:腰痛,小便黄赤,尿频、尿急、尿痛,或尿血,或发热恶寒,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55、毒物伤肾型

主症:发热,肌肤斑疹,瘙痒,关节痛,腰痛,尿血,口干,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56、肺胃热盛型

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大便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57、阴虚火旺型

主症:小便短赤带血,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58、湿浊内阻型

主症:肢倦乏力,少尿或尿多清淡,或见水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淡胖,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或数。

59、中气下陷型

主症: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神疲,纳差,气短声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60、肾气虚弱型

主症:小便不通或滴沥不畅,排出无力,或饮多尿多,小便清稀,面色苍白,神气怯弱,腰以下冷,腰膝酸痛,舌质淡,脉沉细。

61、湿热蕴阻型

主症:关节灼热疼痛,甚如刀割,日轻夜甚,不可屈伸,发热恶风,皮肤红肿,口渴烦躁,小溲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62、寒湿痹阻型

主症:关节疼痛重着,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屈伸不利,皮肤不仁,触之不热,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腻,脉弦紧。

63、湿热下注型

主症:腰酸绞痛难忍,痛引小腹,尿中时挟砂石,小便艰涩、灼热刺痛,尿中带血,舌红或暗红,苔黄腻或薄芡,脉弦滑或数。

64、湿浊内阻型

主症:面色萎黄,胸腹痞闷,纳呆,恶心呕吐,口中尿臭,尿少,或浮肿,肤痒,大便或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沉弦。

65、脾肾两虚型

主症:腰膝酸痛,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纳差腹胀,大便溏,夜尿增多,关节疼痛,舌淡、边有齿印,脉沉细,偏阳虚者则兼畏寒肢冷,关节冷痛,脉沉迟。

66、肝肾阴虚型

主症:关节疼痛,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口干欲饮,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67、气阴两虚型

主症:面色无华,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自汗气短,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心悸少寐,纳少,舌红,少苔,脉细弦。

68、脾胃虚弱、湿浊中阻型

主症:神疲乏力,胸脘烦闷,恶心欲吐,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

69、肾阴不足、下焦湿热型

主症:腰酸腹痛,尿频涩痛,精神疲乏,口干尿黄,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细数。

70、脾肾阳虚、水湿逗留型

主症:面色苍白或灰黯无华,畏寒肢冷,头晕乏力,腰膝酸软,纳少体倦,夜间多尿,下肢浮肿,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濡细。

71、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型

主症:全身虚弱,生长迟缓,身材矮小,鸡胸,手足抽搐,或四肢疼痛,骨骼畸形,舌暗淡,苔薄,脉细无力。

72、湿热药结型

主症:腰酸痛,肉眼或镜下血尿,腹胀按之有块,纳食减少,恶心呕吐,眼睑或下肢浮肿,胸脘痞闷,大便干结,苔黄厚腻,脉滑数。

73、肝郁气滞型

主症:胁下痞块,或聚或散,时觉胀痛或刺痛,每因情志不遂页加重,烦躁易怒,眩晕耳鸣,舌暗或表瘀点,脉弦。

74、瘀血内阻型

主症:腰腹剧烈疼痛,状如针刺,痛有定处,尿中带血,唇色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75、肝肾阴虚型

主症:胁肋少腹胀痛,或可触到痞块,眩晕耳鸣,双目干涩,五心烦热,盗汗,尿中带血,知龚少苔,脉细数。

76、脾肾气虚型

主症:面色少华,少气乏力,唇甲苍白,头面或肢体浮肿,腹胀纳差,腰酸神疲,恶心呕吐,尿血色淡,少尿或无尿,舌淡苔薄,脉沉迟。

77、火毒瘀滞型

主症:高热,神昏谵语,少尿,吐血衄血,咯血尿血,斑疹紫黑或鲜红,舌质深绛紫暗,苔黄焦,脉滑数或细数。

78、热邪炽盛型

主症:发热不退,口干欲饮,头痛身痛,烦燥不安,尿少或尿闭,心悸气喘,舌质红,苔黄干,脉数。

79、湿热蕴结型

主症:尿少尿闭,纳呆厌食,恶心呕吐,口中尿臭,头痛烦躁,发热口干,严重者可神昏抽搐,苔黄腻,脉滑数。

80、瘀血内阻型

主症:严重创伤或挤压伤之后出现血尿,尿少尿闭,身体疼痛,瘀斑累累,恶心呕吐,舌质紫暗,苔腻,脉涩。

81、气脱津伤型

主症:大汗大泻、大失血后,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进一步出现出肢冷,气微欲绝,或喘喝息促,舌淡,脉沉伏或细数。

82、气阴两虚型

主症:神疲乏力,气短心烦,口干,手足心热,易汗或盗汗,腰酸,舌淡,苔少,脉细弱。

83、脾肾气(阳)虚型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痛腿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夜尿清长,甚者畏寒肢冷,腰部发冷,舌淡有齿印,脉沉弱。

84、脾肾气阴两虚型

主症:面色少华,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皮肤少津,或有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不实,夜尿多,舌质淡,苔薄少,脉细弱。

85、肝肾阴虚型

主症:头昏头痛,耳鸣目涩,腰痛乏力,口舌咽干,大便干结,五心烦热,尿少色黄,舌淡红,无苔,脉弦细或沉细。

86、阴阳两虚型

主症:精神萎糜,极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腰酸腿软,大便稀溏,小便黄赤,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

87、湿浊

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肌肤瘙痒,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升高,苔白腻或黄腻。

88、水气

症见肢体浮肿,胸腹胀满,神疲乏力,小便短少等。

89、血瘀

症见面色晦滞,舌质紫暗有瘀斑,腰刺痛固定不移,脉沉涩,尿fdp增高,血粘度升高等。

90、外感

症见恶风发热,头痛肢酸,或喉痒咳嗽,或咽痛口干,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

第一部分

舜旭、施华分享中基考核试题内容

试题解析摘取:

1,六*中致病病程较长的邪气是(湿邪)。解析:湿邪缠绵,迁延难愈,,故致病病程较长。

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相互转化)。解析:互根互用的关系体现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消长平衡体现的是阴阳量变的过程;相互转化则是阴阳质变的过程,题目中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质变过程。

3,在肺经中可以治疗痔疮的穴位是(孔最)。解析:孔最是肺经的郄穴,阴经郄穴治血证,包括呕血,衄血,痔疮等。

4,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是(寒)。解析:风为阳邪,其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的特性,易袭阳位,风善行而数变,故致病病位游走不定,病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风性主动,故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性;风为百病之长,寒热暑湿燥邪易依附风邪侵犯人体;暑为阳邪,其致病特性具有炎热、升散的特性,能扰神伤津耗气,多挟湿邪;燥邪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特性,其性干涩,易伤津液,并易伤肺脏;湿邪为阴邪,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易伤阳气,阻遏气机;寒邪为阴邪,其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易伤阳气。因寒邪凝滞,寒邪侵犯人体,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结阻滞,不通则痛,故最易导致疼痛。

5,肺肝脾胃功能失调易导致(气滞)。解析: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肝肺脾胃功能失调为多见。气虚,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气的生成不足而致。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气陷多由气虚病变而来,尤其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密切;气逆最常见于肺肝胃等脏腑失调。

6,形成寒从中生的原因,主要是(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解析:阳气不足,可发于五脏六腑,但一般以脾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脾阳充足则运化功能正常。肾阳为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气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部分

杨凯分享NO0058玉衡医案 | 砭治痹症

案例过程:

(1)患者女,50+岁

主诉:

1尿酸高,尿酸:463umol/L(正常89—357umol/L);血压高,BP:160/100 mmHg。

2晚上2-4点会醒醒后手指肿胀痛,屈伸不灵活

3膝盖上楼梯痛

4运动出汗以后浑身手脚发冷

5背部第7椎附近总是会痛

6经常性难以入睡,有时2点才能入睡,睡不醒,晨起没精神

7上火时候副乳会痛

(2)砭治过程:

第一次刮痧时整个背部,肝脾区痧瘀且不均匀,说明淤堵很严重。

第七次刮痧:整体痧像变淡且比较均匀。脊柱变直了,第7椎出痛也消失了, 赘肉也没有了,腰也变细了。朋友都说她变瘦了很多,但是称了体重却没有减少多少,说明身体里的垃圾已经排出来很多了。

(3)习砭总结:

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而从中医的范畴上,痛风属于痹症。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即痹阻不通。综合问诊和舌像辩证:患者主要是由于正虚邪侵导致的湿痹症且夹有肝郁气滞,胆火过旺,上实下虚。

第三部分

舜旭分享人体解剖基础

上节课的补充要点:如何预防大拇指腱鞘炎:1使用手机的时候要尽量保持身体正直,歪着身子、葛优躺、侧卧着使用手机都是不可取的,身体核心不正,歪斜的力传到肢体末梢,当然更容易造成损伤。2另外持续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宜太长,哪怕抽空稍微活动一下都是有帮助的。

第四部分

杨凯分享补气六穴刮法

要点:补气六穴的顺序

1,先补脾气:公孙、太白

2,再补肾气:太溪、复溜

3,最后补一身之气,先申脉,后照海

宗柏补充:在刮痧磨黑痧时,方案里有补气六穴的,要重点加以刮磨,之前有一个客人反馈在磨申脉穴的时候,明显觉得全身暖起来了。这是因为申脉补一身之阳气。不要忽视补气六穴的作用。

第四部分

刮痧师互刮练习

肝郁气滞于咽喉,往往会阻滞气机运行,咽喉若有脏东西,咽下出现异常;且津液、气血运行阻滞,痰瘀存在于咽喉,发生颈部肿块。中医药学觉得“女人以肝为先天性”,倘若肝郁气滞,则胸部发生结团、涨痛,月经不调,经痛,淋漓不尽。中医讲,肝郁气滞不消防疏散,可造成脾胃虚,消化能力出现异常,身体有食欲下降、呃逆、饱涨、大便不成型等主要表现。肝在中医中,第一个功效便是,主输泄气机,肝在五行属木,喜调达恶抑郁症,表达过于便会肝火上炎,输泄不如便会肝郁气滞。便是主藏血。人卧则血归入肝,也有就是我们的睡眠质量,有许多晚上十一点到三点是肝胆经,脾经主令的时长。好多人在这一时间范围独立或是处于被动失眠症,睡不着觉。那么就养不上肝血。

那样脾经的经脉运行呢,实际上遍及他们的全身上下,大足指,腿内侧中心线,胁下,胸部,颈侧,面颊,双眼,头上。因此这种位置还可以由于肝的出现异常而造成症状。肝在六经辨证中又所属于少阳和厥阴经病。因此呢,一般还会使用黄芩剂,例如小柴胡汤,四逆散,加味逍遥丸这些。或许或是必须辨证。肝郁气滞在临床上关键,会造成气虚血瘀。在甲状腺囊肿,乳房,孑宫,发生的症状比较多。尽量减少外部欠佳刺激性,维持心情愉快,精神实质开心,少生气发怒,以防引起或加剧身体状况。肝郁气滞的病人常常对事情特别敏感,尽量多参与休闲活动,打开心扉、维持心情愉悦。遵医嘱准时按量服食,中药汤剂宜水煎服,吃药后注意观察药品实际效果和副作用。

服柴胡疏肝散时,要防止与碳酸氢钙、甘露醇、氢氧化镁等药物共用,避免减低药力。应用姜厚朴时需要注意,姜厚朴均带有桂皮醛,煎制时以冷水泡浸半小时后煎15分钟左右就可以。周边环境应清静干净整洁,屋内光源温和,温度湿度适合,想方设法清除噪音的影响。日常生活有规律性,合理安排时间,确保病人有充足的睡觉时间。病后需维持寒温适合,防止病邪感柒而加剧身体状况。肝郁气滞普遍情绪抑郁,胸闷气短不舒,肾区疼痛,嗝逆,女性月经不调等证。

药品调养的原则是舒肝理气,常见的药品有黄芩、芍药花、、香附、郁金、绿皮、枳壳、川楝子、元胡等。常用方剂有四逆汤、逍遥散、越鞠丸、良附丸等。在其中四逆散是输通气机,调合肝脾的基本上药方,在《伤寒论》中是用来医治热邪入里,气血内郁,不可以外达四肢而造成的四肢厥逆(热厥)。之后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针对肝郁气滞所造成的一些病症,全是以该即为基本加加减法化裁。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一般气虚血瘀较重者可以加香附、郁金、绿皮等;兼具气滞血瘀的可以加杏仁、玫瑰花。

1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本证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表现为审证要点。 2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血在功能上存在着差别,但气和血之间又存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母四个方面的关系。如果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失调,出现临床症状,就叫气血不和或气血不调。 3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在临床会出现一系列精血不足的阴虚症象。 4“湿热”是中医的专业术语,包括病因学和证候学二方面概念(一言难尽)。因此,它的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湿邪”和“热邪”相兼引起,临床既有头身困重,脘痞呕恶,纳呆便溏,尿浊带多,黄腻、脉滑等“湿”象,又有身热烦躁、口渴面赤、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热”象。两“象”互见而复杂多样,而治疗也就相应地要用清热化湿的中药组方服用,饮食宜“清、淡”。 5脾肾阳虚证,外邪入里、劳倦内伤,久病虚损均可导致脾肾两脏阳气虚衰。久泻久利、水邪久踞,致脾肾两脏阳衰,或他脏虚损渐及于脾肾,均可造成两脏同时虚衰而为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提示脾肾两脏机能减退、运化失职,水湿停滞、阴寒内盛、全身脏腑功能失调。脾肾阳虚是以虚为主夹有实证之证候。主症:下利清谷、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形寒肢冷。临床表现:下利清谷或久泻滑脱或五更泄泻,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面目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鼓,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中医肝郁气滞调节情绪的方法

中医肝郁气滞调节情绪的方法,中医中常说怒伤肝,也就是说发怒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肝脏受伤。现代人压力过大,长时间精神紧张,很痛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中医肝郁气滞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肝郁气滞调节情绪的方法1

1、饮食调养

气郁、气滞不适的人应选择能调理气机、理气解郁、健脾健胃的食物,如大麦、高粱、刀豆、蘑菇、苦瓜、萝卜、豆豉、洋葱、菊花、玫瑰等。而收敛、酸涩的东西阻滞气机,要少吃,如石榴、泡菜、杨梅、乌梅、草莓、杨桃、李子、柠檬等,一侧堵住气机,气滞就是凝血。不要多吃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淇淋、冰冻饮料等。平时少量饮酒可以活气血、改善心情,不过最好喝葡萄酒。桔子、佛手、橙子、桔皮、韭菜、茉莉、茴香、大蒜等食物有行气作用,可以经常食用。

2、黄花菜汤

古人云:萱草解忘忧。萱草大家可能不了解,但它的花——黄花菜大家经常吃,我们平时可以经常用干黄花菜和金合欢煮汤,加蜂蜜饮用。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3、中医调理

中医一般是用疏肝解郁的方法进行调理,必要时结合活血软坚、理气化痰。中医常用方剂组成:木香、厚朴、郁金、当归、柴胡、茯苓。这个药方有疏肝、理气、解郁、补肝血等的作用。不过处方只是作为参考,患者要根据医生辩证使用。

4、调节情绪

我们平时生活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长期焦虑、抑郁、忧思过度,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久而久之就能缓解肝郁气结,不需要吃药也可以自愈。

经常肝气郁滞、肝脾不和的朋友,如果经过调理没有效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成药治疗。逍遥丸就是最常使用的,不过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不要自己随便使用,平时经常运动也可以调理肝气,所以大家每天要保持一定的运动的时间。

中医肝郁气滞调节情绪的方法2

按摩撒气穴位调节肝气郁结

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

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

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

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太冲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木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太冲穴是属于肝经上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为重要的`穴位,当时还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它可以起到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的作用,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它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冲穴是属于肝经上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为重要的穴位,当时还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当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冲穴也有不错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辰,每天这个时候先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揉两侧太冲,每穴5分钟,以出现酸胀或者胀疼为度。按揉时右脚顺时针旋转,左脚逆时针旋转。坚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肝气郁结的症状表现

女子月经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肝气不疏可导致经期过短、月经量少、经间期出血、经行眩晕、经行不寐。

肝气郁结引起的压抑、忧虑往往导致女性头痛、烦躁、情绪波动易怒、胸胁胀痛、腹部胀满、内分泌紊乱。

肝郁导致失眠,无法保证睡眠质量,使女子气血失荣、皮肤粗糙,脸色暗沉。其中肝郁化火型失眠多因恼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郁久而化火上扰心神引起;肝郁血虚型则表现为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

肝郁导致失眠,无法保证睡眠质量,使女子气血失荣、皮肤粗糙,脸色暗沉

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还会让人不思饮食,因为代谢缓慢,四肢乏力、懒惰少动,从而造成肥胖、便秘等问题。

肝经循行在两胁,肝经脉运行不畅还可能导致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

暴怒最易导致肝气郁结

中医学认为,怒则伤肝,所以,暴怒对于肝脏是有一定损伤的,长期暴怒会导致肝气郁结的症状发生。气生百病,不仅仅肝脏受损,人体五藏六府是相连,中医和西医不同,中医看成一个整体,肝有病就影响心脏、脾、胃,肝横逆打咯,这是肝气犯胃,影响脾以后大便稀,独资胀,消化不好,都是因为肝木可堵了,五藏六府按照中医讲五行是相生相克的,互相都影响,气生百病肝首当其冲,肝是一个将军之关,而且它特别爱怒,怒则气上。高血压的病人,慢性病的病人,高血压脑血管有点脑梗、脑血栓怒就脑出血。

尤其是女性,女性通常爱生闷气,小心眼,很多人都是这样,生闷气更不好,还不如暴脾气,生的气发泄出来这样更好,往往生闷气人容易导致肝气郁结,甚至癌症。有气不要忍,甭管任何压力或者有生气了,一定想方设法疏泄出去,大家可以唱唱歌,找好朋友聊聊天,旅游,上山上大喊,你想方设法把气发泄出去。

中医肝郁气滞调节情绪的方法3

1、饮食调养

气郁气质着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舒畅的潜在倾向,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等。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一面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最好喝葡萄酒,因葡萄酒有降血脂和美容的作用)。

2、多食行气的食物

佛手、橙子、柑皮、韭菜、茉莉花、玫瑰花、荞麦、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橼等。

3、黄花菜做解忧汤

白居易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杜康是酒大家都知道,但萱草单听名字您可能很陌生,但说起它的花——黄花菜,可是无人不知。

买干的黄花菜25克与合欢花10克,加水煮半小时,用药汁兑蜂蜜,睡前喝一杯。症状改善后,一周喝两次作为巩固。合欢可以舒解心中郁闷,安神活络,令人欢乐无忧。而黄花菜能除烦安神,这两样配合到一起就能达到除烦、解郁、安神之效,专门治疗虚火上炎导致的烦躁、精神不安,闷闷不乐、失眠健忘。

4、中药调理方法

治疗肝气郁结宜疏肝解郁,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

黄花菜做解忧汤,常见的治疗肝气郁结的药方是:柴胡12g,木香10g,郁金10g,厚朴10g,当归10g,茯苓10g。(本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医生辩证后再对症下药)

它的主要功效是疏肝解郁,理气和胃。药方是为肝气郁结导致肝脾不和而设。柴胡、郁金可以疏肝理气解郁,以祛致病之因,为主药。当归补血活血为辅药。木香、厚朴、茯苓理气健脾共为佐药。所有药合用,既可疏肝理气解郁,补肝血,又可醒脾补中。

如果是长时间的肝气郁结,肝睥不和,而又经日常调理无效时,可以吃一些中成药来调理。那肝气郁结吃什么药好例如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加味逍遥丸一般是用于肝经有热,也就是比较容易发火的这一类肝气郁结的治疗,普通的肝气不舒可以使用逍遥丸。

  血瘀证,是指因瘀血内阻所引起的一些证候。形成血瘀证原因有:寒邪凝滞,以致血液瘀阻,或由气滞而引起血瘀;或因气虚推动无力,血液瘀滞;或因外伤及其它原因造成血液流溢脉外,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所形成。

  气滞血瘀症,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其病变机理是:一般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病机分析: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闷、刺痛 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情绪抑郁或急躁,,四肢麻木,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故渐成四肢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369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