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因素。先天的脾虚、脾胃虚弱,容易招惹湿气,遇到湿热环境或遇到热性疾病,便容易发展为湿热体质。
2、熬夜、酗酒、吸烟、暴饮暴食。
3、过度滋补。生活中常存在这样一些人,明明身体没病还很健康,却经常服用人参、当归等大补性的药材,结果催生或加重了湿热体质。
4、长期情绪压抑、思虑过多导致,这也验证了中医所说的“忧思伤脾”。
5、生活环境引起,如长期生活在潮湿、湿热、闷热的环境中。我国西南地区人群便容易发生湿热体质。
之所以说现代人更容易发生湿热体质,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改变有关,如年轻人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吸烟、酗酒、饮食过于丰富、暴饮暴食等。
2 湿热体质的7大表现
1、性格:容易暴躁、易怒、急切;
2、精神状态:容易懈怠、乏力、犯困但睡眠浅;
3、体型:容易虚胖,或者表现为消瘦;
4、皮肤:容易出油、长痘、出现湿疹以及多发其他皮肤病,同时脸色发黄、舌苔黄,头发容易油腻、脱落;
5、食欲:表现食欲不振、口苦、口臭,甚至是恶心;
6、大小便:容易出现小便黄,伴有尿少、尿频和尿急等,大便出现干燥便秘或表现为溏稀腹泻;
7、生殖器方面:男性容易发生阴囊潮湿,女性容易发生白带增多,颜色黄,私密处潮湿等现象。
3 湿热体质调理方法
湿热体质引起的这些问题,调理起来却很简单,但要坚持。
首先从精神上调理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经常焦虑的人,容易食欲不着、易怒,焦虑时间越长,这些症状越明显。而且经常焦虑还会发生神经性胃痛,影响胃肠道功能,更容易发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加重脾胃湿热。所以精神上要学会放松自己,及时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多关注生活中美好、积极、健康的一面。
其次从饮食上调理可以多吃清热祛湿食物,如冬瓜利水祛湿;橙子、橘子、陈皮开胃;绿茶、花茶,清热解郁。同时少吃加重湿热的食物,如太多甜食、辛辣刺激刺性食物、烟酒、太多肉类食物等。饮食调理,注重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改变,并且要长期保持健康饮食,这样才能见效。
最后来点运动湿热体质引起的虚胖、肌肉松弛、乏力、没有精神等,通过规律的运动来改善,同时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食欲。
关于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定,体质比较好,可以选择有氧运动,体质较差、关节还不好,都可以选择轻缓的运动,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表现为肢体乏力、倦怠、困倦、没有精神,甚至会记忆力减退、四肢酸软无力,爱出汗、情绪容易波动、肥胖。建议用清热祛湿颗粒清热利湿,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还适宜吃些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莲子、茯苓、蚕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
1 湿热体质怎么形成的
长期熬夜、吸烟、饮酒、情绪压抑、在湿热环境下生活或饮食喜油腻甜食等,极容易使人体遭受湿热侵袭,形成湿热体质。
2 湿热体质的表现
湿热体质主要表现为脸色发黄、油腻发暗、长“痘痘”,头发易脏,口干、口臭、体味较大,大便黏腻或燥结、排便困难,容易疲乏、不爱动,脾气烦躁等症状。
3 湿热体质怎么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在进行四季调养的时候应遵循春季勤舒展,夏季祛湿热,秋季多清润,冬季不多补的原则。这是因为春天多做肌肉关节拉伸运动,能利肝胆,便于通泄。夏天湿热重,特别是南方的盛夏暑湿更重,不利于体内湿热排泄;可以适当喝水或饮用祛暑清热利湿的凉茶。秋天多干燥,多吃一些蔬果和汤,能润燥清肺。冬天不宜多补,特别是不要过多吃火锅,羊肉、狗肉等性质燥热的食物,以免加重湿热。
4 温馨小贴士
湿热体质者的皮肤很容易感染,所以无论哪个季节,一方面这类人的皮肤要常保持清洁,以防因“长痘”而导致化脓或感染;另一方面衣物最好选择天然纤维、棉麻、丝绸等质地的,并要宽松,防止皮肤因过敏或破溃而发生感染。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