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导语小学三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一般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同学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脾益。
例1小玲家养了46只鸭子,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只。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
解:将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列算式:
表示为算式是:24+?=46+5。
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27(只)。
答:养鹅27只。
若例1中鸡和鹅的总数比鸭少5只(其它不变),则已知条件可表示为为算式是:24+?+5=46。
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17(只)。
例2一个筐里装着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个。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
有几种思考方法:
(1)根据取走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个,先求出梨筐里现有梨52-12=40(个),再求出原有梨(52-12)+18=58(个)。
(2)根据取走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个,我们设想“少取12个”梨,则现有的梨和苹果一样多,都是52个。这样就可先求出原有梨比苹果多18-12=6(个),再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
(3)根据取走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个,我们设想不取走梨,只在苹果筐里加入18个苹果,这时有苹果52+18=70(个)。
这样一来,现有苹果就比原来的梨多了12个。由此可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
由上面三种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如下三种解法。
解法1:(52-12)+18=58(个)。
解法2:52+(18-12)=58(个)。
解法3:(52+18)-12=58(个)。
答:原来梨筐中有58个梨。
例3某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块。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倍。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
分析与解:只要求出某一种糖的块数,就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其它两种糖的块数,总共买多少就可求出。先求出哪一种糖的块数最简便呢?
我们先把已知条件表示为:
小白兔软糖块数=15+28=43(块),
水果糖块数=43+15=58(块),
巧克力糖块数=43×2=86(块)。
糖果总数=43+58+86=187(块)。
答:共买了187块糖果。
例4一口枯井深230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处。它每天白天向上爬110厘米,而夜晚却要向下滑70厘米。这只蜗牛哪一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
分析与解:因蜗牛最后一个白天要向上爬110厘米,井深230厘米减去这110厘米后(等于120厘米),就是蜗牛前几天一共要向上爬的路程。因为蜗牛白天向上爬110厘米,而夜晚又向下滑70厘米,所以它每天向上爬110-70=40(厘米)。
由于120÷40=3,所以,120厘米是蜗牛前3天一共爬的。故第4个白天蜗牛才能爬到井口。
若将例4中枯井深改为240厘米,其它数字不变,这只蜗牛在哪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第5个白天)
练习:
1甲、乙、丙三人原各有桃子若干个。甲给乙2个,乙给丙3个,丙又给甲5个后,三人都有桃子9个。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桃子多少个?
2三座桥,第一座长287米,第二座比第一座长85米,第三座比第一座与第二座的总长短142米。第三座桥长多少米?
3(1)幼儿园小班有巧克力糖40块,还有一些奶糖。分给小朋友奶糖24块后,奶糖就比巧克力糖少了10块。原有奶糖多少块?
(2)幼儿园中班有巧克力糖48块,还有一些奶糖。分给小朋友奶糖26块后,奶糖就只比巧克力糖多18块。原有奶糖多少块?
4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柴油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这桶里有多少千克柴油?空桶重多少?
5一只蜗牛从一个枯水井底面向井口处爬,白天向上爬110厘米,而夜晚向下滑40厘米,第5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到达井口处。这个枯水井有多深?若第5天白天爬到井口处,这口井至少有多少厘米深?(厘米以下的长度不计)
6在一条直线上,A点在B点的左边20毫米处,C点在D点左边50毫米处,D点在B点右边40毫米处。写出这四点从左到右的次序。
7(1)五个不同的数的和为172,这些数中最小的数为32,的数可以是多少?
(2)六个不同的数的和为356,这些数中,的是68,最小的数可以是多少?
腿肌形块的第一要求是,大腿从正面看,应呈矩形轮廓,上部比近膝部位粗得多(这种视觉印象极为重要),即表明股内肌和股外肌发展得比较均衡。其次是做侧展腿部与胸部造型时,股二头肌要有明显的弧线,显得厚实而又刚劲。至于小腿肌,无论正视还是侧视,都应与大腿肌群相匹配,有“四两压千斤“的感觉。发达的下肢肌群使整个形体显得沉稳而坚固,避免给人以头重脚轻的不良印象。 下面谈谈腿部肌群的训练动作以及相关的技术细节和要点。 一、股四头肌。它包括股中肌(大腿前侧上部深层)、股直肌(正面)、股外肌和股内肌。既可采用复合动作全面刺激,又可采用孤立动作针对性刺激(主要是股内肌,余者可变化站距或变换动作侧重刺激)。 1深蹲。杠铃置于肩上,双手分握稳住横杠,背部保持挺直,做蹲起动作。臀肌发达者蹲平即可,反之则应蹲至底部站起,以使臀肌与腿部发展相均衡。 无论重量多大,都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股四头肌上。这一要求在训练上肢肌群时较易做到,在腿部训练中有不少人做不到。通过减轻负重量以建立神经系统与腿部肌群的联系,短期内即可纠正,且会超过原先蹲起的最大重量。 由于腿部肌肉块大,粘滞性较强,故训练次数应较高一些,以每组8~12次为宜。为了提高基础重量,1~3次/组的大负重训练也不可少,这对提高神经系统的强度和刺激激素分泌有益。2组轻负重热身后,做5个正式组,分别为12、10、8、8、8次。 2前深蹲。杠铃置于颈前,双手交叉护住横杠,腰部保持正直,做蹲起动作。 长期练习深蹲的人会发现,大腿近腿根的上部与近膝的下部的围度比例欠均衡,甚至悬殊很大。 究其原因,就是过于依赖后深蹲(即通常的深蹲),很少做或几乎不做前深蹲练习。 任何动作都有局限性。后深蹲能从下背、骶棘、臀及股二头肌等肌群得到助力,故蹲起的重量远大于前深蹲,综合效果最好。不但能使腿部,而且能使相关肌群都得到发展,但在围度上它对发展大腿上部效果更好,对近膝的下部则较弱。深蹲(包括前、后。哈克及史密斯架深蹲)的最主要目的是全面发展腿部正面的股四头肌,即股四头肌的上下部都应得到成比例的发展,不能偏颇,否则就会造成缺陷。有的运动员在台上总是用侧展腿部来“藏拙”,这就更应用调整和改进训练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只要认真进行前深蹲练习,近膝部肌肉就会受到更强的刺激,围度便渐渐获得令人欣喜的增长。大量进行前深蹲练习的举重运动员近膝部的大腿肌肉就十分饱满,有一种吞没双膝的力感。 将前、后深蹲练习合理搭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调整你的动作配比,多做一些杠铃、史密斯架及肩托式前深蹲,你大腿的形状就会得到改善,原来想“藏拙”的地方也许会变成你乐于“炫耀”的地方。训练组次与后深蹲一样,轮换作为首发主打动作则可兼顾刺激大腿的上、下部。 二、股二头肌。位于大腿后部,与股四头肌是一对较大的拮抗肌群。分内。外两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特别容易被忽视。 1俯卧腿弯举。俯卧弯腿器上,大腿紧贴凳面,挡辊位于脚跟位置,向上做弯举动作。 为了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应尽可能弯举到最高位置,并做2秒左右的顶峰收缩。下放时腿应自然伸直,注意力集中在股二头肌下部近腿弯处,并以此处为发力点向上弯起。这与练肱二头肌的托臂弯举相类似,不到达底部,注意力和发力点不在近肘(腿)弯的位置,就不能让目标肌下部更饱满强健,整个块形也不会理想。 采用逐加重量法做5个正式组,次数分别为20、15、12、8、6次。 2立姿腿弯举。用立姿腿弯举器做,注意力集中在股二头肌上。采用站位,稳定性、支撑性不如卧姿,故不提倡做顶峰收缩,以免肌腱、韧带拉伤。 次数宜较高,3~5个正式组,逐加重量,做20、15、12、10、8次,不要低于8次。 3直腿硬拉。虽叫“直腿硬拉”,但并不要求腿部直如木棒,即仍有一定的自然弯曲度,只是幅度不太大而已。 双手握杠铃,背部保持平直拉起杠铃,不要弓背,否则容易伤腰。采用逐加重量法则,做5个正式组,次数为12、10、8、6、4次。注意不要逞能,第1组就用极限重量,否则很容易受伤。 4仰卧腿举。与普通腿举不同的是,双腿在踏板上间距较大,这样能充分下放腿部。超级明星罗希尔·马库斯甚至将膝盖降至腋窝处,使股二头肌得到彻底抻拉,动作幅度几达极限。关键在于充分的下放角度,大、小腿呈90度时蹬起,锻炼以股四头肌为主,下放至极限低位则对股二头肌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 为打破肌肉的适应性,有时可将它安排在深蹲前练习,有时安排在深蹲后练习。若安排在深蹲前,则随后的深蹲应适当减轻负重,以次数而不是重量做参照。次数安排是15、12、10、8、6次,一般不低于6次。 三、股内肌。虽然深蹲。腿举时股内肌已承受了一定的刺激,但仍需进一步强化训练,以产生更好的分离度和孤立刺激作用。为此,坐姿腿屈伸是最好的选择。 坐于凳上,双手握紧把手,注意力集中在大腿前部近膝区域,以此处发力带动动作。80%~85%的负荷强度,可采用爆发式上举(还原时控制)或流畅式屈伸(两个端点不停顿)。在用85%以上的强度做动作时,应全程控制,速度较正常速度慢,以免损伤膝盖韧带及肌腱。 高级水平者可做单腿屈伸动作,这样孤立效果更好些。但应采用逐加重量法和合理负荷,这样更安全。 两个动作都是5个正式组,次数分别为15、12、10,8、6次。 四、股外肌。大部分训练者的弱点之一。没有特别的孤立动作,只需在深蹲中采用窄站距或并腿蹲起就能侧重刺激股外肌。具体动作有: 1窄站距史密斯架深蹲 杠铃置于颈后肩上,站距小于肩宽(一般为20~30厘米,以感觉自然为佳),做蹲起动作。不要蹲至底部,大腿与地面平行即可,这样不至因过窄的站距对腰部产生伤害。 动作要领与普通深蹲一样,保持背部挺直,注意力集中在股四头肌上。最好采取相互保护的方式,以免控制不了平衡。做3~5个正式组,逐步加大负荷,次数分别为15、12、10、8、6次。此动作也可用杠铃自由深蹲的方式做,2~3人结伴练习效果更佳,也利于挖掘潜力。 2窄距(或并腿)肩托深蹲或哈克深蹲 之所以将两个动作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个动作的要求基本一样,稍有不同的是肩托深蹲可采取背对或面对器械两种方式。为了采用更大的重量和不损害膝关节韧带,可以蹲平即起(大小腿呈90度角)。有时为了有所变化,也可做深蹲起,但要在安全次数内(10~12次/组),这样既可避免臀肌过分参与助力,又可始终以股四头肌控制动作,从而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由于哈克机的孤立效果更好些,故一般都采用哈克机进行全程深蹲。重量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是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股四头肌上,以肌肉的持续紧张和收缩控制负荷和动作的准确性。 做5个正式组,前2组为高次数,分别为20次、15次,然后降至10~12次,连续完成3组。 五、小腿肌。如果小腿肌常年没有实质性进步,那就应进行调整:增加大负重训练组;变化动作次数,做高至50次、低至10次左右的练习;优先安排小腿肌练习,或干脆将其从腿部训练中分离出来,进行专门训练。 基本动作有两个:立姿提踵,增大小腿肌围度;坐姿提踵,刻画小腿肌线条,使小腿呈现“钻石”般的外形。 在每组12次左右的练习中,立姿提踵应采用完全的幅度,下放至最低位,抬起至最高点,并做2~3秒的顶峰收缩。做超高次数时,是以量的不同寻常的积累来“震撼”小腿肌,无需进行顶峰收缩,这时次数是第一位的。为了使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小腿肌群上,可采用“想象技术”,如将其想象成一束束并排的钢索等等。 坐姿提踵除了对腓肠肌(小腿肚)有一定的刺激外,对比目鱼肌及腓骨长肌等侧部及正面的小肌群也有较好效果。当你做踮脚的侧展造型时,刚劲的线条能为小腿肌增色不少。 2个主打动作各做5组,普遍的次数安排是25、20、18、12、12次。 以上分部介绍了腿部的训练动作和安排,实际训练中还有一些相关细节和技巧可供采用: 1在用可控制的负重蹲起时,当大、小腿呈90度角时,静抗3~5秒钟再站起,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顶峰收缩”,效果特别明显。 2杠铃深蹲时,调整脚尖朝向,外层位可刺激股薄肌、耻骨肌等大腿内侧肌群,这是常见的薄弱部位。 3应用持续紧张法则,上不到顶,下不到底,让肌肉始终对抗负荷。或采用全过程流畅的蹲起方式,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有明显的动作停顿。 4预应力练习。以超出极限负重40%左右的重量将器械扛至肩部,但并不做蹲起动作。对抗如此大负荷的目的,在于刺激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所以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收到实效。应在力量架上进行,将插杆位置事先调好。 5爆发式站起与控制还原相结合,以不超过最大负重85%为最适宜。 6,想象技术,一是能在训练中替代酸痛及枯燥感;二是在动作前和动作间想象腿部柔韧度极佳,能使肌肉收缩到最大限度。 7偶尔的疯狂。一堂课只用一个动作,做高达30组左右的练习,如深蹲、器械蹲起等动作。如果怕坚持不下来,那就找一个伙伴一起疯狂一次。 8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如果你想让身体的薄弱部位对训练有积极的反应,你就应当像热爱强壮部位一样热爱它们。”(韦德语)抛掉那些诸如“我这个部位天生就发达不起来”的心态。当你看到薄弱部位真正开始生长时,你就会发现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壹』 一位体重为500牛的同学在做俯卧撑,如图所示,A点为重心,试计算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可以把脚尖作为支点,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为动力,人的重力为阻力,则内有:
动力臂容L1=09m+06m=15m,阻力臂L2=09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1=G×L2,
地面对人手的作用力大小F=G×L2/L1=500N×09m/15m=300N,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
答:地面对他双手的作用力为300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求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阻力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地面对手的支持力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把人体看做杠杆,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利用平衡条件求为知力的计算例题扩展阅读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贰』 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求此题的解:方法为:1、跪着 2、求他;
『叁』 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哪位大哥能帮帮我啊
这是力的分解,第一个是竖直方向的分解,第二个水平方向的分解,要平衡的话,两个方向上的合力分别要为0
『肆』 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y轴方向
T1Sin30+T2Sin45=600
X轴方向
T1Cos30=T2Cos45
两个方程联立即可
『伍』 求解一道初中物理题
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 F₁l₁=F₂l₂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时必内须:
(1)明确杠杆的支容点、动力、阻力的位置,标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影响杠杆平衡的四个因素,必须直接或间接找到三个量,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第四个量。
本题重60N的物体悬挂在杠杆中点,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则F=30N
在阻力、阻力臂不变时,要使杠杆最省力(动力最小),动力臂必须最长。在A点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向上拉,力臂最长最省力,所以竖直向上拉不是最省力。
始终竖直向上从A拉到B的动态过程中,由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所以拉力F大小不变。
『陆』 求600到关于力的物理题
例题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阻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的重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例题2某同学体检时站立在磅秤上,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A人所受的重力与磅秤所受的重力
B人所受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磅秤对人的支持力与磅秤所受的重力
答案:A和B
例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它一定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B.物体受到了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也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选A是错误;物体受到了,如果力互相平衡,运动状态就不改变,选项B错误;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处于静止状态,选项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
解答本题时容易错选B,认为物体受到了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而没有考虑到物体受到的二力可能是平衡力。解题时应特别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不一定不受力;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例题4用手握住酒瓶,使其口朝上底朝下竖直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D向酒瓶注水的过程中,即使手握瓶的力不变,瓶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
解析因为酒瓶静止在手中,所以酒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摩擦力和重力相等,选项A、B是错误的;手握酒瓶的力增大,而酒瓶的重力没有改变,故酒瓶所受摩擦力不变,选项C错误;在向酒瓶注水过程中,即使手握瓶的力不变,而重力增大,瓶仍握在手中静止,摩擦力仍与重力平衡,故瓶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选项D正确。
本题容易认为因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瓶能静止在手中,出现错选B;解题时往往认为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从而导致错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酒瓶静止在手中,在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手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始终等于酒瓶的重力。
5想象一下,假如摩擦全部消失,世界情况是 []
A一切都在地球上滑动,而且永远这样运动下去
B一切都相对地球静止,移动是不可能,所有物体只能停留在原处
C原来运动永远在地球上运动下去,原来静止都将永远静止下去
D一切难以预料
很多摩擦都是有益摩擦,我们尽量采取措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选D
6一只重1000牛顿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20牛顿力沿水平方向推它,木箱仍没动,这时木箱受到摩擦力是[]
A120牛顿 B440牛顿 C1000牛顿 D1120牛顿
选A
7不计空气阻力,一个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它都受到那些力?
8不计空气阻力和弹簧测力计重,一个测力计下方挂着一个铜球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10N
当测力计下方挂着小球竖直向上作加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
9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以1m/s的速度向左运动时,邪恶力计的示数是10N。当这个人同样是木块以2m/s的速度向右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1 不计空气阻力,一个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它都受到那些力?
10 不计空气阻力和弹簧测力计重,一个测力计下方挂着一个铜球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10N
当测力计下方挂着小球竖直向上作加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
11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以1m/s的速度向左运动时,邪恶力计的示数是10N。当这个人同样是木块以2m/s的速度向右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12一个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人水平方向200N拉力时,小车匀速向右运动,如果小车没有滑轮,是不是就不能被推动了呢?那小车都受到那些力呢?
13一个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人水平方向200N拉力时,小车匀速向右运动,如果小车没有滑轮,是不是就不能被推动了呢?那小车都受到那些力呢?
14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下开动时,木块滑到底部所需的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的时间t0相比()A t=t0 B tt0 D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t<t0,这是一定的,但有没有其他情况?
15在长为1000米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秒,求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米/秒)//求此题过程及答案。t’=s/v’=1000/340=294(s)&’’=t’-t=294-275=019(s)&’’=s/t’’=1000/019=5263(m/s)假设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为x,那么1000/x-1000/340=275接出x解:设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x 1000/340-1000/X=275 &=52308来自手机问问一个司机开车经过一个隧道时第一次鸣笛,5s后听到回音,之后继续前进10s,第二次鸣笛之后3s听到回音,求车的速度。(详细过程)车速为V有 (340X5+5V)÷2=15V+(340X3+3V)÷2设车速度V,第一次鸣笛离造成回声处S1,第二次鸣笛离造成回声处S2(v+340m/s)5s=2S1(v+340m/s)3s=2S2整理得(v+340m/s)2s=2(S1-S2)v+340=S1-S2v10=S1-S2=v+340所以v=340/9(m/s)解:设车速为v,声速为u=340,第一次鸣笛时离回音壁距离为x,则第二次鸣笛离回音壁距离为(x-15v)由题意:x+(x-5v)=5u(x-15v)+(x-18v)=3u解得:v=170/7m/s true有三种不同液体ABC,初温分别为15度,25度35度,A和B混合后温度为18度B和C混合后的温度为31度,求A和C混合后的温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164度注意b液体是如题的点,从b下手,并设三种液体是等量的。自己在想一下164一个木块从一个皮带的A点随皮带到B点,且已知木块重05千克,摩擦因数为05并且AB的长为16米,且木块在A点的速度为零米每秒,且皮带在做10米每秒的匀速运动!问木块从A到B需要多少时间?物体运动由摩擦力带动运动到与皮带速度相同之后匀速运动a=μg=05×10N/kg=5m/s^2vt=10m/st加速=vt/a=2sS加速=1/2at^2=10mS匀速=16-10=6mt匀速=6/10=06s所以t总=2s+06s=26s加速度a=μg=5m/s2木块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用了t1=2s期间经过的距离为s1=1/2at1²=10m此后木块做速度为10的匀速运动所以t2=剩余的距离/速度=06s所以总的时间是26s学物理,计算题是瓶颈。要学好物理,计算题是关键,但物理计算题一般比较基本,考察公式的灵活运用。要记公式,还要知道公式里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公式是怎么得出的,公式与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了解这些计算题就很简单了还要多练习,熟能生巧。建议买本搜题天下,坚持每天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您物理进步。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学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作?我作为学理科的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觉:比如读某一篇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都写得令人叫绝,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自己提起笔来写,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写出人家的水平来。听别人说话,看别人文章,听懂看懂绝对没有问题,但要自己写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又比如小孩会说的东西,要让他写出来,就必须经过反复写的练习才能达到那一步。因而要由听懂变成会作,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分几个层次来具体分析。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我不敢绝对说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都有内在的不良影响,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复劳动,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的比遗忘的还多。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这个过程对同学们能力要求较高,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真正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就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谓提高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解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一题目,首先要看是什么问题——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还是原子物理,然后再明确研究对象,结合题目中所给条件,应用相关物理概念,规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级,二级结论,才能顺利求得结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确,题目中既给的条件或隐含的条件看不出来,或解题既用的公式不对或该用一、二级结论,而用了原始公式,都会使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受到影响,考试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话。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综上所术,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渐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但愿你是高一的学生~其实高中物理就像初中的数学,题目都是那些,只要把学校买的练习做好做透,就很不错了,如果要深究,可以多阅读一些相关资料,(不是题目)比如那些物理量的意义,课本上的毕竟说得太浅,看一些资料深入理解。比如《费曼物理学讲义》这类的。重点是理解,然后活用,要有自信去用它。比如大胆地说“根据‘楞次定律’电流就是朝这边!”装什么就好想能学似的学习物理重要,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学好物理的“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作业)、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善于复习、归纳和总结,能使所学知识触类旁通;适当阅读科普读物和参加科技活动,是现在考试都趋近于简单化,物理贵在理解,主要是理解好概念。然后通过做题对每个知识点出的考题和考法有所把握而已。另外,任何时候都不能晃!!1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如果我们可以将碰到的物理题联系的生活中的现象,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公理,定理和概念。当然做起题来就能省些精力了。2有些类型的题目通过画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或找到解题的方法。3看问题要看本质,物理题的类型也不过就那几种。要看一种弄懂一种是在不行,就用比较整的时间集中复习一下(我的办法是看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有些不起眼的句子很有可能就对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启发,我的高二物理课本看了5遍,觉的挺不错的)可以利用双休日4做一定量的高难度的题,这样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积累足够的经验。好的参考书,上面的解析不光可以解答当前的问题,并且时候可以弄清一些迷惑你的地方,对你的认识有一定的启迪来自手机问问记熟那些公式来自手机问问画图图画好了做题清晰所以对物理的学习深有体会。高中物理中有许多典型的类型题,许多题都是从这些典型题中衍生出来的。所以我建议不光是要多看书,明白基础的知识,还要学会归纳,从各种题中归纳解题思路,比如求摩擦力,就有几种规定的方法,所以多归纳一下就好,解题方法很固定。学习要加油哦O(∩_∩)
『柒』 理论力学题 求解答!
理论力学当年考了96,不过有点忘了,翻了下书,答案仅供参考。
一1A, 2A, 3B 4B 5B 6D 7A 8B
二1对2对3 错 4对 5 对 6 错7 错 8 9 对 10 错 11对
『捌』 二级建造师关于平衡力的 计算
用节点法来计算桁架轴力:
般平面自力系的平衡条件求支座反力XA,YA,YB,再取节点A为隔离体作为平衡对象,利用∑x=0和∑y=0可求出杆1和杆2的未知力。
用截面法计算桁架轴力:
首先,求支座反力XA,YA,YB;然后,在桁架中作一个截面,截断三根杆件,出现三个未知力N1,N2,N3
『玖』 求有关于摩擦力的计算题
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物体间有相互挤压的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方 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自身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大 小:
(1)滑动摩擦力: F=μFN
(2)静摩擦力:在0至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一般近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μFN)
应用提升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面哪种说法是对的(D)
A当物体运动时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B两个相互接触的粗糙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D当接触面的性质和正压力的大小确定后,滑动摩擦力是一个恒量
2〔2007届·陕西模拟题〕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
A相对运动又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没有发生挤压,不可能产生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和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不一定与其弹力方向垂直
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3如右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D)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0
例1、如右图所示,用一水平推力F=kt(k为常数,t为时间)把重为G的物体压在足够高的平直的竖直墙上,则从t=0开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是下图中的(B)
解析
物体受到的动摩擦力Ff=μkt随时间的增加而从零开始增加开始时,Ff<G,物体向下做加速运动当Ff=μkt=G时,物体的速度最大;此后Ff>G,物体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大小突变为与重力大小相等
点评
计算摩擦力的大小时,首先应弄清楚摩擦力的类型,若为滑动摩擦力,一般是利用F=μFN进行计算;若为静摩擦力,一般利用平衡条件分析另外,摩擦力也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
变式题〔2006年·全国理综Ⅱ卷〕 如下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点评
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除了考虑接触面的正压力的大小外,还应注意物体存在的“双面摩擦”
变式题 水平皮带传输装置如右图所示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停止滑动,之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送过程中,若皮带与轮不打滑,则关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图中P、Q两处(在O1、O2连线上)皮带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的正确说法是(BC)
A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P处皮带受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P处皮带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C在CB段物体不受静摩擦力,Q处皮带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D在CB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P、Q两处皮带始终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点评
本题在C处是摩擦力的突变点,在此之前,物体相对皮带有相对运动,存在滑动摩擦力,且方向与接触物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指向右方,在此之后,物体相对皮带无相对运动趋势,不存在静摩擦力;另外,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区别在于相对运动趋势的差别,此处要认真比较
例2、如下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木板绕另一端逆时针转动,直到木板处于竖立为止,试定性画出物体在此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θ的关系图像(假定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点评
1静摩擦力大小与方向被动地由其他外力所决定,具体可由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方向被动地由接触面的正压力与动摩擦因数所决定,具体可由滑动摩擦定律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通常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本题还应注意分析特殊位置的摩擦力:θ=0°时,因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摩擦力为零;θ=90°时,因压力为零,摩擦力也为零
3当物体在斜面恰能匀速滑动时,有下列结论:mgsinθ=μmgcosθ,μ=arctanθ,这一结论往往在习题中是以隐含条件出现的
变式题 〔2007年·浙江模拟题〕如下图所示,有一个重量为20N的小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底边长AB=40cm,高BC=30cm,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物体 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大小为F=20N的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力F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向右,则此时的摩擦力大小为(D)
A10N B14N C8N D4N
作业巩固
活页作业,加强班必做,平行班13题选做
『拾』 二级建造师: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平衡方程∑X=0和∑Y=0,∑代表什么呀,我有点晕了。
∑代表求代数和,是平面力系各力在任意两正交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等于0。
平衡方程∑X=0代表分解到x轴方向的力的代数和=0,平衡方程∑y=0代表分解到y轴方向的力的代数和=0。
应用题是考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我今天下面就给的大家带来了二年级数学,一起来学习看看哦
二年级小学生应用题例题
1、李峰的身高是120厘米,奶奶的身高是165厘米,李峰再长多少厘米就和奶奶一样高了
165-120=45(厘米)
8、一根绳子长24米,每4米做一根跳绳,可以做多少根跳绳
24÷4=6(根)
2、李明的身高是136厘米,冰箱比李明还高64厘米,冰箱比门矮25厘米。
(1)房门的高是多少厘米
136+64-25
=200-25
=175(厘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冰箱高多少厘米
136+64=200(厘米)
3、一辆自行车288元,一个风扇:245元,奶奶有600元钱,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288+245=533(元)
600>533
答:买这两样东西够。
小学二年级应用题学习
1、要订购800只风筝,第一周做了286只,第二周做了327只。
(1)还剩多少只没完成
800-286-327
=514-327
=187(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两周一共做了多少只
286+327=613(只)
2、一班:矿泉水184个;易拉罐:240个
二班:矿泉水236个;易拉罐:169个
三班:矿泉水145个;易拉罐:246个
(1)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184+236=420(个)
(2)三班收集的易拉罐比二班多多少个
246-169=77(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例: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必须列式解答。
(仿照上面的(1)、(2)问稍微改改就行,不要提很复杂的问题,容易出错)
3、一本语文书的厚度约为8毫米,5本这样的书厚度大约为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呢
8x5=40(毫米)
40毫米=4厘米
二年级小学生考试应用题
1、水果店原有25筐桔子,又运进65筐,后来卖了40筐,水果店现有桔子多少筐
25+65-40
=90-40
=50(筐)
2、学校举行庆六一活动,一共买了600个气球,用了260个红气球,190个黄气球,还剩多少个
600-260-190
=340-190
=150(个)
3、奶奶用100元钱买回56米花布,做床单用去12米,做衣服用去27米,还剩多少米
56-12-27
=44-27
您好
快乐口算
46×5= 72×3= 150÷15= 64÷16=
快乐起航
星期天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敏敏烧壶水,给客人沏杯已知茶烧水8分钟, 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敏敏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
快乐加油
早晨起来是这样安排的:(1)刷牙、洗脸3分钟(2)淘米2分钟 (3)用电饭锅煮饭18分钟 (4)背英语单词12分钟(5)吃早饭8分钟,结果用了43分钟才去上学请你合理安排,使刘英起床后用最短的时间就能上学
快乐远航
早上6时起床后,到7时上学的1小时内,小红必须完成以下事情:
叠被子3分钟 刷牙洗脸8分钟 读外语30分钟
吃早饭10分钟 收碗擦桌5分钟 收听广播30分钟
请你为小红设计一张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并算一算需要多少分钟
1甲乙两人分别从距目的地6千米和10千米的两抵同时出发,甲乙的速度比是3:4,结果甲比乙提前20分钟到达目的地求甲乙的速度
解: 甲的速度x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4/3)x千米/小时
6/x=10/(4/3)x-1/3
x=45
(4/3)x=6
答甲的速度45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6千米/小时
2小明乘公共汽车到离家38KM的县实验学校去上学,下车后需步行2KM才能到达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共用1H的时间已知汽车的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9倍,求小明步行的速度
解: 设小明步行的速度是X,则汽车的速度是9X
根据题意列方程:(38-2)/(9X)+2/X=1
解方程得:X=6
检验:汽车时间是:(38-2)/(69)=2/3小时,步行时间是:2/6=1/3小时
2/3+1/3=1小时
答: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千米/时
3某市为了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更好地方便市民乘坐公交车,决定在市区主干修建一条公交车专用道为了使工程提前3天完成,需要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12%,设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用x天,求满足x的方程
解: 原计划用x天完成工程,
每天的工作量就是1/x,
效率提高12%后,
每天的工作量就是(1+12%)(1/x),即112/x,
完成任务就需要1/(112/x)天,
即x/112天,
这个数比原计划的x天少3天,
所以方程为
x-x/112=3,
解得x=28天
在 六年级数学 中有的应用题题目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因而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 方法 来解答,这样的应用题通常称为典型应用题。我在此整理了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典型例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典型例题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是,已知两个数量,所求问题是这两个量间的百分率。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罢了,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时,要用除法计算。
解题的一般规律是:设a、b是两个数,当求a是b的百分之几时,列式是a÷b。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含意。
例题如下:
养猪专业户李阿姨去年养猪35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6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百分之几
思路分析:
问题的含义是: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是去年养猪头数的百分之几。所以应用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去÷去年养猪的头数,然后把所得的结果转化成百分数。
(二)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从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那个已知条件入手分析,先确定单位“1”,然后确定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这类应用题可以用方程来解,也可以用算术法来解。
用算术方法解时,要用除法计算。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也要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已知条件入手分析:
先确定单位“1”,再确定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些稍难的应用题,可以画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四)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问题。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
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实际数量,把它看做“1”,工作效率用来表示,所求问题大多是合作时间。
例题如下:
一件工程,甲工程队修建需要8天,乙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两队合修4天后,剩下的任务,有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几天
思路分析:
把一件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则甲的工作效率是1/8,乙的工作效率是1/12。
已知两队合修了4天,就可求出合修的工作量,进而也就能求出剩下的工作量。
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还需要几天完成。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例题
(一)比例尺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是研究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最主要的是要清楚比例尺的意义,即: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根据这个关系式,已知三者之间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未知的量。
例题如下:
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城到B城的距离是8厘米,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把比例尺写成分数的形式,把实际距离设为x,代入比例尺的关系式就可解答了。所设未知数的计量单位名称要与已知的计量单位名称相同。
(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两部分或几部分,求各部分的数量是多少。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唯一接触到的不平均分问题。
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是:
先求出各部分的份数和,在确定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按比例分配也可以用归一法来解。
例题如下:
一种农药溶液是用药粉加水配制而成的,药粉和水的重量比是1:100。250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55千克药粉需加水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
已知药和水的份数,就可以知道药和水的总份数之和,也就可以知道药和水各自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知道了分率,相应地也就可以求出各自相对量。
(三)正、反比例应用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关键是判断题目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里的量,还是成反比例的量。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两种相向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时,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kx=y(一定)。
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时,可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y=K(一定)。
例题如下:
六一玩具厂要生产2080套 儿童 玩具。前6天生产了960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全部任务共需要多少天
思路分析:
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已知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练习
(一)分数应用题
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8、 饲养 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答案:
1、这缸水有25桶
2、这根钢管还剩2米
3、这条公路全长99千米
4、这批零件有49个
5、两次共取出21袋
6、两车经过9小时相遇
7、一条裤子240元
8、白兔有72只
9、两天共挖了60米,还剩下20米
(二)百分数应用题
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道值是多少万元
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4、 教育 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5、服装店同时买出了两件衣服,每件衣服各得12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陪了20%,问服装店卖出的两件衣服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
6、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前女儿年龄是爸爸的20%
6、比5分之2吨少20%是( )吨,( )吨的30%是60吨。
7、一本200页的书,读了20%,还剩下( )页没读。甲数的40%与乙数的50%相等,甲数是120,乙数是( )。
8、某工厂四月份下半月用水5400吨,比上半月节约20%,上半月用水多少吨
9、 张平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
10、 小丽的妈妈在银行里存入人民币5000元,存期一年,年利率225%,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20%的利息税,到期时,所交的利息税为多少元
11、 一种小麦出粉率为85%,要磨136吨面粉,需要这样的小麦_____吨。
答案:
1、今年产值是3000万元
2、这时有苹果440箱(原来有苹果400箱)
3、原价是82240元
4、存的本金是1948881元
5、卖出这两件衣服赔了10元钱
6、3年前女儿年龄是爸爸的20%
7、032吨;200吨
8、还剩下160页;乙数是96
9、上半月用水6750吨
10、第一种方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1944元;1816元)
11、所交利息税为225元
12、需要这样的小麦16吨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练习
1、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高为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 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男生有多少人
5、 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6、 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 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 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7、 小明看一本 故事 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
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84立方厘米
3、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84立方厘米
4、 男生有24人
5、 原来两筐水果共有62千克
6、 红糖需要200克,豆需要100克
7、 这本书共有270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