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举报村支书最有效

如何举报村支书最有效,第1张

举报村支书,应当向县纪委举报。举报内容尽量详细,不得虚构或未经证实的道听途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三条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第四条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村长是由村民民主选举的,村主任是由党支部直接派任的,村长村支书选举如下:

1、现在无村长一职。村民自治组织为村委会,设村委会主任;

2、村主任必须是由本村全体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不许任命;

3、村党支部必须由本村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但村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可以由上级党委任命,支部委员不能任命;

4、选举程序:支部换届的程序如下:

1、县乡两级成立相应领导机构;

2、制定村级换届方案;

3、宣传、发动、公开职数、标准等相关信息;

4、候选人报名,上级进行资格审查;

5、批准候选人;

6、党员大会正式选举;

村委会选举如下:

1、县乡两级成立领导机构;

2、村内成立选举委员会;

3、宣传发动;

4、选民登记;

5、预选;

6、召开村民大会正式选举;

以上程序都是要在村内进行公示的,如果作为一个村民不了解相关信息,就是宣传工作不到位。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第十三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农村党支部是中国***最基层的组织,如何选举出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是摆在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依照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相关规则,我们所在乡镇农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是釆取了如下方法,全过程是如此进行的。

农村党支部的任期原来为一届三年,以后将改为一届五年。一般农村,党员人数多的,党支部成员设置5人组成,党员人数少的,党支部成员设置3人组成,任期满了就要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支部组织成员,其中一名担任新的一届党支部委员会书记。

新的一届党支部成员的组成,必须要经过全体党员大会的民主选举产生,这个是党的组织原则,历年来都是这样要求这样执行的。换届时由上一届党支部组织实施,上一级党委派人指导执行。大体步骤是这样:

一、首先确定支部成员的候选人,候选人名额要超过所选人数的1到3人,属于差额选举。这个是经过党员大会充分讨论后初步确认,再经村民代表会评议后确定,上一届支部委员会同意后报上一级党委批示后,在村里公示栏公示七天后无异议才成为候选人名单。

二、这些候选人要进行严格审核,无犯罪前科,无违纪记录,无失信名单的才可参加选举。这个是经各部门相关程序进行核审的。

三、召开党员大会选举的时间,要提前三天通知到每一位党员知道,决不能搞突然袭击。参会的党员人数要符合规定的人数,选举结果才算成功。

四、党支部委员的选举釆取无记名投票选举,被选举人得票要超过参会党员的半数才为成功,按照得票的多少以次选择名额数,作为新一届党支部成员。

五、选出的支部成员的分工也是经过投票选举的,只不过是在这些当选的支部成员中进行,采取这种方法分工不成的,上级党委可以仼命支部书记,支部书记给新的支部委员分工分管各自的工作。

六、新的农村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后,要将相关情况报请上级党委审批后,委派乡镇干部对新旧干部的工作进行交接,新的党支部就进入了正常工作。

各地的情况不同,方法步骤上有出入,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换届选举决不能违犯党的组织原则。

乡党委书记不可以让积极分子代理村支书。根据中国的村务自治法和相关规定,乡党委书记通常不能直接决定或任命村支书的代理人选。村支书的代理人选一般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委会推选产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务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村民代表大会是村内的最高决策机关,负责决定村务事项。村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程序选举或者推举村支书的代理人选。在实际操作中,乡党委书记可能会对村支书的代理人选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或建议,但最终决策权通常属于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委会。乡党委书记的职责一般涉及政府工作、协助村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能,但不能直接决定村支书的代理人选。如有特殊情况或地方性规定,我建议你咨询当地乡镇政府相关部门或具体法律文件,以了解本地区具体的规定和程序。只有了解具体地方的规定,才能确定乡党委书记和村支书代理人选的相关事宜。

一、农村村支书选举条件是什么

1、农村村支书选举条件如下:

(1)选举的村书记必须满足户籍在本村的条件;

(2)村书记选举需要满足党员的条件,如果没有满足,就不在村书记选举的条件范围内;

(3)男的不能超过60,女的不能超过54,这样选举才受法律保护;

(4)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5)参选者的年龄要在十八周岁以上;

(6)参选者品行作风过硬,讲公道、守规矩、为人正派、诚实守信。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十三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二、村支书选举的流程是什么

村支书选举的流程如下:

1、由村党组织向乡镇党委提出召开村党员大会的申请,经批复后研究筹备选举工作;

2、选举日到会党员人数达到全体党员总数的80%以上方可开会;

3、上届党支部书记代表村支部做述职报告;

4、提名监票人、计票人、唱票人并举手表决是否通过;

5、第一轮投票。无记名投票,选举出差额候选人;

6、工作人员以姓氏笔划为序填写第二轮投票票样,并解释票样;

7、第二轮轮投票,有两种形式:一是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差额选举出村支部委员。再由支部委员选举出支部书记、副书记。二是直接无记名投票选举出书记、副书记、委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961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