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帕拉卡斯文化

美洲帕拉卡斯文化,第1张

  印第安人是美洲古文明的创造者。介绍美洲的古代文明,首先要谈的是其创造者美洲印第安人(即土著居民)的起源问题。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考古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如今世界上占上风的看法是:⒈由于迄今为止在美洲没有发现猿人的遗迹,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不可能是土生的,而是从其他大陆迁徙过去的;⒉通过DNA的抽样测试分析,排除了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与非洲人、欧洲人的祖先同宗的可能性,确认了与亚洲蒙古人种的同一性;⒊冰川时期(公元前7万-12万年),亚洲东北部与美洲西北部有陆桥相连,亚洲人越过陆桥进入北美地区;⒋最早进入美洲的亚洲人是一批猎手,他们追捕猎物时越过陆桥,在北美地区继续追捕,繁衍生息;他们的后裔追捕猎物时南下墨西哥,而后到达南美洲。⒌根据考古新发现,大约在21万年前左右,亚洲人通过白令海峡,分多次迁移到美洲大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印第安人并非完全属于同一种族,有部分居民可能是从大洋洲方面迁移到南美或中美地区的。

  据估计,在公元15~16世纪之交,美洲印第安人约有1500万~4000万,语言和方言达1700余种。印第安部族也很复杂,主要的部族有:加拿大和美国的易洛魁人,墨西哥的萨波特克人、托尔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玛雅人,加勒比海地区的加勒比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及周围地区的奇布查人,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安第斯高原地区的印卡人,阿根廷、巴拉圭的瓜拉尼人,智利的阿拉乌干人,巴西等国亚马孙河流域热带森林和草原地区的阿拉瓦克人和图皮人。

  美洲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美洲印第安人经过漫长的渔猎采集生活,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开始定居并从事农业种植,培植了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甘薯、向日葵、烟草、可可、龙舌兰、南瓜及某些豆类和薯类作物。饲养的家禽家畜有骆马、羊驼、火鸡等。玉米种植是印第安文明的基础,故印第安文明又称“玉米文明”。印第安人培育的很多农作物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物质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古代印第安人不知道使用铁器、车轮和牛马,这影响其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在社会组织方面,长期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土地为部落公有,由议事会分配给各氏族和家庭使用。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平均分配。但是,有的地区达到了较高的社会发展阶段,进入早期的阶级社会。

  美洲古代文明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古典时期(公元前2000-公元250年左右),古典时期(公元250-900年左右),后古典时期(公元900-1500年左右)。�

  时至后古典时期,美洲印第安文明发展水平最高的为两大地区:一个在中部美洲(Mesoamérica,又译“美索亚美利加”或“美索美洲”),包括今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伯利兹等国,被称为“中部美洲文明”。在那里最早兴起的是奥尔梅克(Olmec)文化,被认为是中部美洲文明的先驱。其后兴起的有特奥蒂华坎文化(Teotihuacán)、萨波特克(Zapotec)文化和托尔特克(Toltec)文化等。另一个在南美安第斯高原及太平洋沿岸一带,被称为“安第斯文明”。在那里最早出现的是查文(Chavín)文化,被认为是安第斯文明的渊源。其后兴起的有帕拉卡斯(Paracas)文化、纳斯卡(Nazca)文化、莫契卡(Mochica)文化、蒂亚华纳科(Tiahuanaco)文化和契姆(Chimú)文化等。在此基础上最后形成了三个主要文明中心:①以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为中心的古代玛雅文明(Maya Civilization);②以墨西哥高原盆地为中心的古代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③分布于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广大地区的古代印卡文明(Incan Civilization)。

  下面分别简要地介绍一下美洲古代(也是拉美)的三大文明。�

  一、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Maya Civilization)为古代玛雅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中部美洲印第安古文明的杰出代表,是古代美洲的三大文明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也是唯一诞生在热带丛林而非大河流域的文明。

  简史:玛雅文明一般可分为前古典期(早期即形成期,约公元前1800 ~公元300年),古典期(中期即鼎盛期,公元300~900年)和后古典期(后期,公元900~1521年)。

  玛雅文明区主要包括今天墨西哥南部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州,尤卡坦半岛的尤卡坦州、坎佩切州和金塔纳罗奥州,地处尤卡坦半岛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和萨尔瓦多,总面积约324万平方公里。

  大约自公元前1800年起,古代玛雅人已开始生活在上述地区,公元初期在尤卡坦半岛南部今危地马拉佩滕(Petén)湖畔的热带雨林区,兴建了第一批“城邦”。这些城邦实际是早期的祭祀中心。公元3世纪以前的历史,被认为是玛雅文化的形成期。

  从公元3世纪至9世纪,玛雅文化进入鼎盛期,建立大小城邦达百余个,使用统一的象形文字和历法,其中今危地马拉的蒂卡尔(Tikal)有居民4万人。今洪都拉斯西部与危地马拉交界处的科潘(Copan),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玛雅人在此居住,公元435年开始建城,公元5~9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成为当时的科学文化和宗教活动中心。玛雅有立柱记事的习俗,一般是每隔20年建一座石柱碑。9世纪末,这些城邦突然衰落,立柱记事由此中断,原因不详。

  公元10世纪末,玛雅文明中心移向尤卡坦半岛北部,与入侵的托尔特克(Toltec)人的文化相融合,先后兴起了埃尔塔兴(El Tajín)、奇钦•伊察(Chichen Itzá)、玛雅潘(Mayapan)等城邦,使玛雅文化重新繁荣起来。1450年各城邦间发生混战,玛雅文化再度走向衰落。最后一块石柱碑立于1516年。欧洲殖民者入侵前,玛雅人已向阶级社会过渡,氏族社会内部出现了世袭的贵族和僧侣,使用奴隶劳动,公社社员也须为贵族耕种土地和缴纳赋税。�

  经济生活:玛雅人以农业为生,在沼泽地挖渠排水,修建台田、渠田,种植玉米、菜豆、西红柿、、可可豆、辣椒、南瓜和棉花等多种作物。主要生产工具是尖头木棒和石器,刀耕火种,没有完全跨过新石器时代。玛雅人掌握了饲养火鸡、狗和蜜蜂的技术,学会用龙舌兰纤维和木棉织布。

  国家组织和社会:玛雅并没有形成“帝国”,只是城邦国家。玛雅人的社会组织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是玛雅社会的核心。实行夫权制,但母亲或年长的妇女在家庭中仍有一定的地位。若干血亲家族组成氏族。社会的基层组织是氏族公社。玛雅社会的中心是城市。玛雅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分成国王、贵族阶级、中等阶级和平民阶级。整个社会呈金字塔形。

  在玛雅文明的后古典时期,由于飓风、干旱、瘟疫和战乱等天灾人祸,古玛雅文明迅速衰落,城市大都被遗弃。当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时,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城邦已呈现出支离破碎、衰微破败的景象。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使脆弱的玛雅文明遭到严重的摧残。

  文化艺术与宗教:玛雅人在文化和科学方面却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就。公元前后,玛雅人创造了象形文字,用树皮纸或鞣制过的鹿皮记载天文、医学、仪典、神话传说、诗歌和历史,为美洲大陆惟一发明使用文字的印第安部族。计有800多个写书符号,3万余个词汇。玛雅的象形文字,形象在中间,四周附加连缀和语尾变化;出现了表意符号;一个字往往是一句话。文字有写在纸(树皮纸)上的,有雕刻在石柱、石碑上的。此外,壁画、木刻、玉雕、贝雕、骨雕和陶器上也有铭文。内容丰富,有关天文、占卜、历法、历史、统治者的生平、世系、医学、植物、动物、地图和战争、结盟等事件的记载。玛雅象形文字古抄本现仅剩3部,以其收藏地分别称作“德累斯顿抄本”、“马德里抄本”和“巴黎抄本”,至今尚未能完全释读。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内容尚未破译。

  在数学方面,玛雅人创造了精确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系统,他们采用20进位法,在世界上最早使用“零”的概念,比欧洲早800余年。他们建立了精密的历法制度,最重视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他们能算出日蚀和月蚀出现的时间,并已将7大行星都列入了研究范围。他们对金星运行周期的计算和现代科学实测结果完全一致。玛雅历法体系由“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组成。玛雅人经过周密计算,认为一年是3652420天,这同现在计算的一年为3652422天的数值只差2/10000。

  在建筑方面,古代玛雅人修建了不少金字塔。在没有金属工具、没有大牲畜和轮车的情况下,古代玛雅人却能够开采大量重达数十吨的石头,跋山涉水、一路艰辛地运到目的地,建成一个个雄伟的金字塔。金字塔最高的可达70米,其规模之巨大、施工难度之高,令人吃惊。古代玛雅的金字塔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在建筑形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埃及的金字塔的塔顶是尖的,而玛雅金字塔却是平顶,塔体呈方形,底大顶小,层层叠叠,塔顶的台上还建有庙宇;在用途上也不一样: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而玛雅的金字塔除个别外,一般是用来祭祀或观察天象的。除金字塔外,玛雅人还兴建了不少功能性强,技艺高的民用建筑,主要有:房屋(包括庙宇、府邸、民居等)、公共设施(球场、广场、集市等)、基础设施(桥梁、大道、码头、堤坝、护墙等)和水利工程(水渠、水库、水井、梯田)等。

  此外,玛雅人在壁画、雕刻、彩陶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水平。绘画多为壁画,也见诸于陶器和古抄本。使用多种颜色,颜色来自于植物和动物。手法是写真的,工具由鸟羽和兽毛制作,还有形同我国毛笔状的绘画工具。墨西哥恰帕斯州博南帕克的壁画是世界古代壁画艺术的珍贵宝藏。雕刻方面,按所使用的材料划分为石刻、木刻、贝雕、玉雕、骨雕和泥塑等。石雕有两种:一为独立石雕(石柱、石碑和石座等),一为房屋和其他建筑物上的饰刻。泥塑多用于房屋建筑和墓穴中,有人物、飞禽、走兽、爬虫等形象,还有铭文。

  玛雅人的宗教是多神教。居首位的是天神伊察姆纳(Itzamná),为祭祀的保护神,也是文字和科学的创造者。众多神灵中主要有雨神恰克(Chac)以及玉米神龙姆卡什(Yum Kaax),还有羽蛇神库库尔坎(Kukulcán)、战神和风神乌拉坎(Huracán)等。

  这次展出的展品主要是古代玛雅文明的文物。其中有泥塑、彩陶、玉雕、石雕等,泥塑有人物、神像、动物、住房06-5-4-17等。还有彩陶杯、彩陶盘、彩陶罐等。这些造型栩栩如生的展品生动地反映不同时期玛雅人的生活、劳动、战斗和娱乐,一定会使中国观众对灿烂的玛雅文明留下深刻印象。

  二、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简史:阿兹特克人原属纳瓦语(Nahuatl)系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部落,后来因吸收、融合这个地区其他印第安优秀文化传统而迅速崛起。公元11~12世纪间,从北部迁入墨西哥中央谷地,1325年在特斯科科(Texcoco)湖西部岛上建造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án)城。1426年,阿兹特克同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结成了“阿兹特克联盟”,由阿兹特克国王伊兹科亚特尔(Itzcóatl)任首领,势力日盛,在谷地建立了霸主地位。继承人蒙特祖马一世(Moctezuma I)及其后的国王不断对外用兵,开疆拓土,至16世纪初,其疆域东西两面已抵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北与契契梅克为邻,南至今日之危地马拉,人口约300万,发展到极盛时期。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矛盾,进攻阿兹特克国,蒙特苏马二世(Moctezuma II)在入侵者面前动摇不定,最后成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1520 年6月向人民劝降时被群众击伤而死。科尔特斯在所谓“悲惨之夜”侥幸逃命后,又于1521年卷土重来,阿兹特克人在新国王夸乌特莫克(Cuauhtémoc)率领下,与围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最后由于粮食和水源断绝,加之天花肆虐而失败。1521年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经济生活:阿兹特克国有比较发达的农业,主要作物有玉米、豆类、南瓜、马铃薯、棉花、龙舌兰(Tequila)等,其中龙舌兰是其特产。饲养火鸡、鸭、狗等禽畜。阿兹特克人利用特斯科科等湖泊发展人工灌溉系统,据说在特诺奇蒂特兰城南的索奇米尔科(Xochimilco)有15万条人工渠道,至今仍存900条。手工业相当发展,有金、银、铜、宝石、皮革、纺织、羽毛、陶器等各种工艺品。首都特诺奇蒂特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人口达30万。城内街道、广场设置整齐,全城有10余公里长的防水长堤,并有两条石槽从陆地引淡水入城。城内有神殿、王宫、行政官署、贵族邸宅、游戏场、学校等建筑。城北的市场是国内贸易中心,据记载可以容6万人交易货物,比西班牙的市场还大。

  国家组织和社会:实行集权统治,最高首领国王和贵族高居于民众之上,并拥有强大的军队,明显表现出阿兹特克社会已向阶级社会过渡。阿兹特克的国王由部落会议从特定的家族中推举,事实上是最高军事酋长,无世袭权,并可被部落会议罢黜。阿兹特克人同与之结盟的部落结成统一的政治和文化共同体。联盟所征服的部落需向联盟割让土地和纳贡,但可保有自己的部族神和习俗,由自己的酋长管理。特诺奇蒂特兰城分为四大区,分属四大胞族。下面共分为20个氏族,各氏族有自己的氏族神、祭司和寺庙,享有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各氏族选出代表出席酋长会议。土地被分成王田、祭司田、军田,由公社成员集体耕种,以供国王、贵族、祭司和武士所需。但社会组织仍以被称作“卡尔普里”的氏族公社为基础,土地为氏族公有,分配给各家庭耕种。�

  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础,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但已开始出现阶级划分,贵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贵族拥有土地和自己的姓氏,子女可受到特殊教育。平民接受农、工和战技等专业教育,是军队的主体。最下层是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和罪犯。

  文化艺术与宗教:阿兹特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许多成就,但自己也有独创。其文字仍属图画文字,但已含有象形文字成分。天文历法方面,使用太阳历与圣年历,已知一年为 3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医学方面,知道利用各种草药治病,并已使用土法麻醉。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丽壮观。一般房屋的周围,在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种植花草,形成水上田园。城中心的主庙基部长100米、宽90米,四周有雉堞围墙环绕,塔顶建有供奉主神威济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其祭坛周围有蛇头石雕,坛下发现的重达10吨的大石上,刻有被肢解的月亮女神图案,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发现的“第五太阳石”直径近 4米,重约120吨,刻有阿兹特克宗教传说中创世以来四个时代的图像,代表了阿兹特克人石雕艺术的高度水平。阿兹特克人是优秀的建筑师。首府特诺奇蒂特兰是一座岛城,有3条宽达10米的石堤与湖外陆地相通,石堤每隔一定距离就留一横渠,渠上架设吊桥,可随时收放,以防外敌入侵。城内建有宫殿、神庙、官邸、学校,建筑宏伟,最大一座金字塔台庙其规模甚至可与古埃及的媲美。为了满足城市稠密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在湖泊中建造了独特的“水上园地”,以扩大种植面积。岛城四面环水,市内河道纵横,景色富丽,殖民者为之倾倒,惊呼为“世界花园”。但科尔特斯把这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后来的墨西哥城就建在这一废墟上。阿兹特克人主要生产工具仍为石器,多由黑曜岩制成,但已会制造铜、金物品。有精确历法,会使用各种草药治病,在音乐、舞蹈、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水平。

  宗教在阿兹特克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居民相信灵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无上的主宰。他们崇拜自然神,主神威济洛波特利(Huitzilopochtli)被视为太阳神和战争之神,其他的神主要有:创造神特洛克-纳瓦克(Tloque-Nahuaque)、太阳神托南辛(Tonatinh)、雨神特拉洛克(Tláloc)、玉米神希洛内(Xilonen)、羽蛇神克查尔科阿特尔(Quetzalcóatl)、“双头神”奥梅特库特利(Ometecuhtli)及其妻子奥梅奇华特尔(Omecíhuatl)等,国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时以战俘为牺牲。其特异习俗之一是以活人为祭品,每年有数千人被祭神灵。武士以献身祭坛为荣。

  三、印卡文明��

  印卡文明又译印加文明(Incan Civilization)是以古代印卡人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为南美安第斯地区的古代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

  简史:“印卡”(Inca),意即“太阳之子”,是安第斯地区讲克丘亚语的印第安人对他们首领的尊称。公元13世纪,印卡部落在秘鲁的库斯科谷地附近定居,15世纪初,崛起成为安第斯地区的强国。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瓦伊纳•卡帕克(Huayna Capac)在位时,印卡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至今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南部,南达智利和阿根廷北部,南北4000千米,人口约1000万,成为古代美洲最大的一个印第安国家。

  国家组织和社会:印卡古国正式的名称为“塔万廷苏约”(Tahuantinsuyo),国王在政治、宗教和军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下有贵族、祭司充任各级军政、宗教职务,组成严密的行政体系和统治机构。印卡王被认为是太阳之子,当他继承王位时,他将和他的最大的被叫做科娅(Coya)的姐妹结婚,而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将会是下一届印卡王。印加王可以有很多的妻子,但是能够继承王位的那个孩子只能是他和他的姐妹生下的孩子。

  印卡社会的基层结构是“艾柳”(Ayllú),相当于氏族公社。土地被分为太阳田、印卡田和公社田,公社成员先要耕种供祭祀和王室使用的太阳田、印卡田,最后才能耕种公社的土地。公社田分配给每个家庭耕作。在劳动组织方面,帝国设立一种称作“米达制”(mita)的劳役制度,轮流征调壮年男子去建造公共和宗教工程。还有一种从事特殊差役的“亚纳科纳”(yanacona),相当于奴隶或半奴隶。

  经济生活:印卡人已有发达的农业,培育了玉米、马铃薯等40多种作物。他们在深谷陡壁、气候干燥的安第斯山区修建了庞大的梯田系统和引水工程,这些用石板砌成的水渠有的长达百余千米。亦驯养骆马和羊驼,作为驮载工具,并提供纺织用毛。

  文化艺术和宗教:印卡人文化上的成就突出表现在雄伟的巨石建筑方面。在库斯科、萨克萨瓦曼、马丘比丘等地用巨石建成的宫殿和城堡,石块之间结合紧密,以致刀片也难以插入,有的城堡建于陡峭山崖,高耸入云。为了治理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印卡人修建了两条大道,一条称“海岸大道”,一条称“高原大道”,形成贯穿南北全境总长18万千米的道路网。沿途设有驿站,供信使传达信息。另外,在冶炼浇铸、纺织制陶、天文历法、外科医术、文学音乐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印卡人还创造了被称为“基普”(quipu)的结绳记事法。

  印卡国的主神是创造之神维拉科查(Viracocha),是其他神灵和包括天、地、人类在内的万物的创造者。其他神灵主要有:太阳神、雷神、月亮神等。印卡人信奉自然神,对世间万物均奉为神明。

为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便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宿州市人民政府和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

      492号公布,国务院令第711号修订,以下简称《条例》),编制本指南。

      一、主动公开

      (一)公开范围。

      本机关主动向社会公开的信息范围参见本机关编制的宿州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本机关网站上查阅目录。

      (二)信息分类和编排体系。

      政府信息按照组配分类和政务

      “五公开”进行编排。其中,组配分类有18类:劳动、人事;科技、教育、体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公安、安全、司法;卫生、体育、医疗;商贸、海关、旅游;国土资源、能源;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妇女儿童工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民政、扶贫、救灾;组织机构简介;综合政务;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财政、金融、审计;工业、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其他。政务“五公开”分类有“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信息内容。

      目录以分类导航区、检索区和目录区来展示相关内容。导航区显示政策、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年报、依申请公开、政府公报、市直部门和县区平台链接等;检索区提供全站搜索标题、关键字、正文等;目录区显示标题、公开日期等内容。具体信息编排包含了索引号、信息分类、发布机构、主题分类、名称、信息来源、成文日期、关键词、文号、生命周期、正文等内容。

      (三)公开形式。

      1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线下: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3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4“宿州发布”微博微信;

      5现场查阅点:(1)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地址:宿州市高新区_上路566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除外);联系电话:0557-3051197。(2)宿州市图书馆,办公地址:宿州市_桥区人民路369号宿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办公时间:周二至周日(冬季08:30-12:00,14:00-18:00;夏季08:00-11:30,14:30-18:3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联系电话:0557-3156209。(3)宿州市档案馆,办公地址:安徽省宿州市_桥区人民北路516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节假日除外);联系电话:0557-2399125。

      6其他:报刊、广播、电视等。

      (四)公开时限。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可申请宿州市人民政府或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本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制度》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一)受理机构。

      机构名称:宿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办公地址:安徽省宿州市_桥区银河一路

      506号市政务中心;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节假日除外);邮政编码:234000;联系电话:0557-3022687;传真号码:0557-3022687。

      (二)申请内容。

      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真实载明下列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通信地址;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行政机关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4受理机关名称。

      申请人向本机关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同时上传或提供身份证明。

      (三)申请方式。

      申请人填写《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或依申请公开栏目下载打印,申请表复印有效。

      申请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出申请:

      1信函。通过信函提出申请的,应填写申请表,收信人名称请注明“宿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并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显著位置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只接收中国邮政寄件。通信地址:安徽省宿州市_桥区银河一路506号宿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联系电话:0557-3022687;邮政编码:234000。

      2当面提交。通过当面提交申请的,请提前电话联系确认。

      地址:宿州市_桥区银河一路

      506号市政务中心B座一楼。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上午

      8:00-12:00;下午14:30-17:30,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

      0557-3022687。

      3传真。通过传真提出申请的,应填写申请表,并在传真第一页正面显著位置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和传真总页数,发送传真后应电话联系进行确认。传真号码:0557-3022687。

      4网页申请。请登录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依申请公开栏目提交申请。

      (四)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应当提供委托代理证明材料;5人以上(含5人)共同申请同一政府信息,可以推选1至5名代表提交申请,并提供推举证明材料。

      2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本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放弃申请,本机关不再处理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3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本机关将要求申请人说明理由。对申请理由不合理的,将告知申请人不予处理。

      4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进行信访、投诉、举报等活动,本机关将告知申请人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并告知通过相应渠道提出。

      5本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但是,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本行政机关按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

      (国办函〔

      2020〕109号)及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有关事项的通知》(皖财综〔2021〕28号)

      规定收取信息处理费。

      (五)答复时限。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

      三、不予公开

      1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2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本机关不予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本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公开。

      3本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不予公开。

      4本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不予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工作机构名称:宿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

      办公地址:宿州市_桥区银河一路

      506号市政务中心。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下午14:30-17:30,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

      0557-3022687。

      传真号码:

      0557-3022687。

      互联网****:

      szzwgkb@163com。(仅用于接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意见建议,不受理依申请公开申请。如需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请查看第二部分“依申请公开”。)

      五、监督和救济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山鬼》是《楚辞·九歌》中的篇名。关于山鬼的身份,中国民间有多种传说,女神,精怪,山神等。为祭祀山神之歌,主述角度有多种解释手法。内容多表现离忧哀怨之情。[1]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云中君》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

中文名

山鬼

外文名

The Goddess Of Mountain

别名

山神

性别

登场作品

《楚辞·九歌》

快速

导航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山鬼的形象

扩展阅读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作者简介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1953年,屈原曾被推举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而受到广泛纪念。

作品原文

屈原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 山之阿(ē):山谷

2 被(pī):古今字,同“披”。薜荔、女萝:皆蔓生植物,香草。

3 含睇:含情脉脉地斜视。睇(dì),微视。宜笑:得体的笑。

4 子:山鬼对所爱慕男子的称呼,你。窈窕:娴雅美好貌。

5 赤豹:皮毛呈褐的豹。从:跟从。文:花纹。狸:狐一类的兽。文狸:毛色有花纹的狸。

6 辛夷车:以辛夷木为车。结:编结。桂旗,以桂为旗。

7 石兰、杜衡:皆香草名。

8 遗(wèi):赠。

9 余:我,山鬼自指。篁:竹,深密的竹林。

10 表:独立突出之貌。

11 容容:即“溶溶”,水或烟气流动之貌。

12 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语助词。

13 神灵雨:神灵降下雨水;雨,作动词用,下雨。

14 灵修:指神女。憺(dàn):安乐。

15 晏:晚。华予:让我像花一样美丽。华,花。

16 三秀:芝草,一年开三次花,传说服食了能延年益寿。

17 公子:也指神女的心上人。

18 杜若:香草。

19 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20 靁:同“雷”。填填:雷声。

21 猿:长尾猿。

22 离:通“罹”,忧愁。

更多(54张)

音乐作品 参演电视剧 参演**

分享

孙悦,1972 年6月29日出 生在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中 国内地女歌手 、演员。

1992年参加第五届CCTV青 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通俗 组铜奖而正式出道。

1994年发行单曲《祝你平安 》并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年度十大金曲奖。1995年发 行个人首张专辑《心情不错 》并荣获中央电视台优秀金 榜磁带奖。1998年荣获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97-98年度全 国最受欢迎歌手奖。2001年 凭借歌曲《我心飞翔》荣获 中国歌曲排行榜第三季度十 大金曲。2006年担任《梦想 中国》评委。2008年3月担 任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 奖赛流行组评委;7月参加北 京奥运哈尔滨站的火炬传递 。2010年演唱亚洲残疾人运 动会主题曲《爱在这里相遇 》。2011年5月发行专辑《 我》。2012年担任央视《直 通春晚》评委。2013年12月 担任深圳卫视《中国音超金 钟奖》总决赛评委。2014年 6月17日,发行单曲《烟》 。

中文名:孙悦 外文名:Sun Yue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巨蟹座 血型:A型 身高:164cm 体重:515kg 出生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里区 出生日期:1972年6月29日 职业:歌手 代表作品:祝你平安、怎么h appy、欢乐中国年 主要成就:CCTV第二届中国 音乐电视金奖,十大金曲奖, MTV亚洲大奖,中国歌坛辉 煌二十年演唱成就奖

快速导航

早年经历

孙悦,1972年6月29日,生于哈 尔滨。1987年末,考进黑龙江 省军区,成为文艺兵兼话务员, 其间曾荣立两次三等功。1988-1990年间,学习美声唱法,并 凭借《这一片热土》,获得“第 一届全军战士歌手大奖赛三等奖 ”。1991年6月入党。1992年, 退伍后考进哈尔滨文工团。后获 得中央电视台“第五届青年歌手 电视大奖赛通俗组铜奖”,进入 北京铁道建设总公司文工团。

演艺经历

百变孙悦

1992年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 年轮》,分饰王小嵩的母亲和妹 妹;同年参加第五届CCTV青年 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通俗组铜奖 而正式步入歌坛并于同年进入北 京铁道建设总公司文工团。

1994年发行单曲《祝你平安》 并凭借该单曲荣获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年度十大 金曲奖;孙悦本人被东方风云榜 评为全国最受欢迎女歌手。

1995年签约正大国际音乐制作 中心并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心 情不错》,该专辑获中央电视台 优秀金榜磁带奖;12月份,代 表中国歌手参加日本NHK电视台 节目。

199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 欢晚会,其后受美国华美电台邀 请直飞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了 3台大型演唱会;主演电视剧《 泯灭》并演唱主题曲《伙伴》。 9月份代表中国歌手参加亚洲歌 坛音乐展示会活动。10月份主 演香港影片《亚布利之恋》并唱 主题歌。11月份发行第二张个 人专辑《伙伴》;12月份获得 第三届东方风云榜全国最受欢迎 女歌手奖;同年专辑《心情不错 》再获中央电台优秀金榜磁带奖 ,主打单曲《心情不错》获得数 十家电台十大金曲奖。年末,获 得中国歌坛辉煌二十年演唱成就 奖。

1997年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 联欢晚会,主演的微型音乐剧《 天长地久》获最受欢迎的春节晚 会节目金奖;同年获得全国十佳 歌手奖,全国听众最喜欢的歌手 评选金奖等音乐大奖,歌曲《伙 伴》被上海东方电台,西安音乐 台评选为年度十大金曲,孙悦本 人被《中国演员报》评为全国十 大通俗歌手;同年被推举为全国 青联委员,被北京军区破格授予 预备役军官职衔。

1998年1月主演北京电视台贺岁 话剧《好戏连台》,贺岁电视剧 《家和万事兴》。推出贺岁唱片 《欢乐中国年》;3月份在成都 体育馆参加“97—98年度全国最 受欢迎歌手”颁奖大会,获得97 —98年度全国最受欢迎歌手奖; 3月份再次荣获由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举办的全国听众最喜爱歌手 评选流行组唯一金奖;主演电视 剧《真情100》;4月份与台湾 歌手邰正宵等合作,推出对唱专 辑《好人好梦》。

还有袁隆平,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好多好多啊

就你说的像雷锋,焦裕禄等

可以去上去看一下

以雷锋为例

给你去百科上找一下:http://baikebaiducom/view/1753htm#2

★雷锋事迹1: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顺。"老人感动地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饥。""孩子,孩子"这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他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雷锋事迹2: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雷锋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辛勤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共青团抚顺市委为表彰雷锋的事迹,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颁发奖状,上面写着:“奖给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

★雷锋事迹3:模范班长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事迹4: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雷锋事迹5:牺牲的经过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木杆子砸在右太阳穴上,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的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 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雷锋名言格言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

反观那段历史,被关注的往往不是雷锋本人的生平事迹,而是学雷锋“运动”的沿革。例如,那之后40多年来,每年定期的学雷锋,从来是选在毛主席题词发表日,而非雷锋的诞辰或忌辰。又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里,“学习雷锋运动”是被当作“重大政治事件”载入的;而列在它之前的,是“全国学习解放军、加强政治工作”;紧随其后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过火批判”。顺便提一句,2000年年底,我上国家图书馆网站检索,发现所提供的有关雷锋的书目,共有311种——这个数字,和郭沫若相当,大约是胡适、蒋介石的1倍半,梁启超、周作人的2倍多,钱锺书、李鸿章的4倍,严复的8倍,陈寅恪的10多倍、蒋方震的20多倍、李仪祉的100倍……(一年多后再去检索,雷锋书目已大大减少)

海外史家关注的,也是学雷锋的政治含义。有关著作提到的关联事件,还有庐山会议后“林彪地位的上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批“合二而一”等等。迈斯纳指出,60年代初,解放军“首次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军队的作用,最初基本上只限于宣传方式。第一个被作为标准的毛泽东主义道德典范,并具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而被大力宣扬的军人英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雷锋”。费正清分析了跟学雷锋相关的若干政治事件,进而认为此项运动的效果有六:“对毛的迷信崇拜”、“效法军队”、“体力劳动”、“全民教育”、“重新唤起集体主义精神”和“无产阶级文化”。费正清接着指出,正是这些,“规定了日后成为文化大革命基本内容的目标和方法”。

但无论如何,雷锋本人在世之时,毕竟算不上政治人物。其实,在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学雷锋始终是一项提倡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不论其缘起如何,经过四十年磨砺,如今已被简化为“再单纯不过的符号”——可以“极凝练地概括为三个字:‘做好事!’。这显然比用“政治挂帅”或“无私奉献”概括“雷锋精神”,来的更贴切、更平实、更少非议。至于近年仍有人愿意探讨“雷锋精神”是属于“共产主义精神”、“时代精神”还是“民族精神”;“雷锋精神”与今日市场经济、消费社会,是“对立”的、“互补”的,还是有可能“化合”的……就让他们继续探讨下去好了。

过去大半个世纪里,以平凡而伟大见诸各类官方出版物的英模人物,不胜枚举。张思德、孟泰、时传祥、朱伯儒、李素丽、孔繁森……

命名大会召开后,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主要媒体均对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全军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紧接着,几家大报刊又把雷锋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并同时配发评论和雷锋日记摘抄,文艺界的作家和诗人也都通过撰文和写诗热情地颂扬雷锋精神。总之,举国上下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让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一个自觉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各条战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应《中国青年》杂志社的恳请,毛泽东主席1963年2月22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出版,在历史上首先发表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三天后,也就是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手迹。从这一天起,一个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以排山倒海之势蓬勃兴起。之后每年的3月5日也就成了学习雷锋的纪念日。

党和国家***的题词。

1963年3月6日,即首都各大报发表毛主席题词的第二天,《解放军报》独家发表了在京的国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的题词手迹。

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周恩来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朱德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邓小平的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应《中国青年》杂志社的恳请,

毛泽东主席1963年2月22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99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