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太极是如何继位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
1: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曰:洪佗始(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
2: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
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1651)二月己亥诏内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
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立多尔衮为嗣子,而皇太极用阴谋狡诈的手段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为去除篡位障碍,还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纳喇氏死殉。此说受到一些人怀疑,因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生母不忠,去世前特命她死殉。当时多尔衮才十五岁,既无功业,亦无威望,故不可能立多尔衮为嗣。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特加爱重”,大力培养提拔,多尔衮对皇太极的恩育万分感念,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勋劳卓著,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总之,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较好,无法想像皇太极对多尔衮干下篡位、杀母的勾当。
3: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与诸贝勒争夺汗位的斗争白热化,最后皇太极击败对手自立为汗。其间,皇太极与代善的争斗尤为激烈,代善有勋绩,有声望,也有势力,长期以来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皇太极抓住一切机会打击代善,如利用代善与大妃纳喇氏的暧昧关系,推波助澜,借助舆论,促使努尔哈赤罢黜大妃,代善威望遭受损害。努尔哈赤死后,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势力,最后压服代善,夺取汗位。
4: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
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为汗者须请贝勒推举产生。
当时诸贝勒中,数皇太极实力最强,努尔哈赤死去当天,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大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表示同意。
次日,在诸贝勒大臣聚于朝时,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请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位”。《鲁庵文集》所记更富戏剧性:代善表示,按努尔哈赤遗愿,当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推辞,主张代善当立,并“相让走避”。国不可一日无一君,大臣们一会儿去请代善,一会儿去拉皇太极,“号呼奔走于两间者再三,凡三日”,最后还是代善使人“群拥”皇太极即位。
这里不见刀光剑影、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这与贯串清朝特别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权力之争,形成强烈反差,令人难以置信。其中虽有言过其实之处,但按当时情况,民主推举皇太极为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人们相当崇尚武功,而皇太极的武功远远超过才十几岁的多尔表,与代善比也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识见、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上,皇太极都高出请贝勒一筹,由于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发展完善,遇大事须协商办理,因而推举才能卓著的皇太极即位,是不足为怪的。
当时正是丰臣和德川政权的交替期,与其说是公卿们的推选重要,不如或是秀吉和家康的意见左右了朝廷的动向。
最开始的时候,丰臣秀吉支持的是后阳成天皇的第一皇子良仁亲王,甚至设想过打下明朝的时候,将后阳成天皇移至北京,让良仁亲王当日本的天皇。但是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丰臣政权的影响力开始减弱,后阳成天皇也开始表现出对秀吉决定的不满,意图将继位人另作人选,当时他选的是自己的弟弟八条宫智仁亲王。但是一旦决定下来的人选,突然变更当然遭到了廷臣和丰臣政权的反对,暂时没能成功。
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合战后,德川家康基本掌握了政治实权,他也对秀吉挑选的皇位继承人表示不满,于是自己开始干涉皇位继承问题,废了良仁亲王,推举天皇正室近卫前子所生的政仁亲王为继承人。庆长六年(1601年)良仁亲王在仁和寺出家,被称为觉深入道亲王。至此继承人问题告一段落,庆长十六年(1611年)政仁亲王即位,即后水尾天皇。
但是后阳成天皇对秀吉的家康的决定其实都相当不满,作为天皇竟然不能决定自己的后继人。所以后阳成天皇成为上皇后和后水尾天皇的父子关系一直不和,非常冷淡。
顺治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系庄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清初著名女政治家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太后。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其皇九子福临承继皇位,是为顺治皇帝。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势均力敌的多尔衮和豪格夺位失败以后,多尔衮提出了折中意见,将年仅6岁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推举为继位之君,得到“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一致认同,福临得以继承皇位,是为顺治皇帝。
年仅6岁的福临之所以能够被多尔衮推举而且得到了满洲贵族和满洲八旗大臣的一致认可,虽然有孝庄太后的部分影响,但绝不是野史所传是因为多尔衮和布木布泰的特殊关系。
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多尔衮之所以选择年仅6岁的福临,和其身上拥有的一半蒙古血统有着直接关系。作为最早归附后金政权的蒙古部盟,蒙古科尔沁部落自后金政权开始就成为了清朝至关重要的战略性盟友。后金政权作为局域性政权,在征服和平定女真三部的时候就已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时值清军入关的关键时期,清朝面对强大的大明王朝、强大的明朝军队,清朝更需要蒙古科尔沁部的鼎力支持。所以,对于清朝后继之君的选择也必须考虑和拉拢、安抚蒙古科尔沁部盟。福临的生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就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贵族家族,对于福临的选择无疑是多尔衮在向蒙古部盟示好。这对于即将挥师入关的清朝而言,至关重要。
2、皇太极共生育是一位皇子,其中皇二子、皇三子、皇八子早夭;皇四子叶布舒、皇五子硕塞、皇六子高塞、皇七子常舒、皇十子韬塞均系庶妃或侧妃所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虽为五宫后妃之一的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所生,但皇太极驾崩之时,皇十一子未满两岁。皇九子福临是唯一五宫后妃所生的嫡子,是蒙古后妃中唯一的子嗣。所以,就算按照排除法选择,也只会是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
3、孝庄太后内敛俭朴,不事奢华,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备受朝臣和满洲贵族们的赞扬。况且皇太极驾崩之时,孝庄太后刚刚年满30岁,正值壮年,更是辅佐和协助顺治皇帝的最佳年龄。况且,孝庄太后的贤能和政治智慧在皇太极时期就数次展示,对于年幼君主而言,对于马上挥师入关、定鼎中原的清王朝而言,绝对是最佳后宫辅佐人选。
所以,爱新觉罗·福临之所以能够被多尔衮拥立为继位之君,是其反复权衡和分析后的理性、积极选择,是多尔衮基于当时清朝具体政治局势和军事状态下的最佳选择。虽然和布木布泰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但这与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之间的特殊关系并没有联系。另外,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之间的特殊关系到底有没有,直到现在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谜案,并未形成定论!
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
蒙古人在忽里台大会上选举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了。有三个因素:一是候选人的战功,二是老大汗的遗嘱,三是幼子守灶的传统。
其实,我们回顾蒙古人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汗位很少有父子相承的,就连成吉思汗本人,也不是靠着他父亲的地位,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勇气和胸怀争取来的。
老大汗的遗嘱也很重要。老大汗确立的继承人,后世一般都会执行。比如成吉思汗去世前,指定窝阔台为继承人
但基于祖制,大臣们有不同意见,托雷暂时监国。公元1229年秋,为了推选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们举行大会。宫廷内就有人恪守旧制,主张立幼子拖雷,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大会争议了40天。此时长子术赤已死,次子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势力孤单,只得拥立其兄窝阔台即位。又3年,托雷被窝阔台下毒害死。
元太宗窝阔台在位期间,不喜欢长子贵由,欲立三子阔出为汗,但是阔出于公元1236年蒙古侵宋时战死,太宗又欲立窝出的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1241年,但没来得及立诏,太宗却突然病死于行猎之中。
因为去世前,没来得及写下立失烈门为继承人的遗诏。
而且整个窝阔台家族里面还有一个矛盾,就是窝阔台去世前,说过要把汗位传给他一个孙子失烈门。但是他死后,他的遗孀脱列哥那不听他的,自己监国,后来又利用自己的权力,把汗位传给她自己的儿子贵由。所以贵由死后,失烈门也很不服气,觉得汗位本来应该是自己的,是贵由给他抢去了,想抢回来。
脱列哥那在建国的五年里,把国库的钱拿出来,大肆贿赂蒙古的贵族宗王们,让贵族宗王们支持贵由当大汗。五年后,脱列哥那见时机成熟,便召开忽里台大会。受到贿赂的贵族宗王们,果然在会上支持贵由当大汗。于是贵由就这样当了大汗。
八年后,蒙哥汗在合州钓鱼城“折鞭”,托雷家族的兄弟俩忽必烈、阿里不哥分别称汗,并互相攻轩。
在建国期间乱政,导致窝阔台家族彻底丧失人心,导致了汗位传承离开了窝阔台家族,引起了其他系统的王公贵族的觊觎,甚至连成吉思汗的幼弟贴木格家族都蠢蠢欲动的想争夺汗位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实力雄厚,军功卓著的托雷系长子蒙哥,在他那个伟大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运作下,在势力最强盛的术赤汗国的拔都汗的支持下,问鼎了蒙古国的汗位。
禅让制。
传说中的禅让制,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传说中的禅让制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这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或帝王让位给别人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但另一种说法是,禅让制只是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他建立第一个朝代——夏朝。
1、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
2、有的则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
3、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为汗者须请贝勒推举产生。
4、《鲁庵文集》所记更富戏剧性:代善表示,按努尔哈赤遗愿,当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推辞,主张代善当立,并“相让走避”。国不可一日无一君,大臣们一会儿去请代善,一会儿去拉皇太极,“号呼奔走于两间者再三,凡三日”,最后还是代善使人“群拥”皇太极即位。这里不见刀光剑影、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3]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