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三国:神机妙算,忠于曹操,却和郭嘉一样英年早逝

史话三国:神机妙算,忠于曹操,却和郭嘉一样英年早逝,第1张

街头巷尾说历史,茶余饭后话三国。

他智勇双全,是征战黄巾军的得力干将,是讨伐董卓的急行先锋,是十八路诸侯之一,然而正史却无单传、合传。

他的传奇经历只能从别人传记中略带逗露的只言片语里管窥蠡测。

他察人知事,于纷乱扰攘之中看出了董卓必乱,袁绍必败,曹操才是那个真正能拨乱反正、匡主救民的命世之才。

他神算如天,料定了兖州刺史刘岱之死,却没能料到自己死后尸骨难寻的悲惨结局。

他就是汉末英雄鲍信,一位充满宿命论的巨眼英豪!

鲍信,字允诚。生于公元152年,卒于公元192年,时年41岁。

“允诚” 二字在正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见于小说《三国演义》中。

在《说文解字》和《尔雅》中“允”的本意都是信和诚的意思,依此来看鲍信字允诚,大概率应该是罗贯中先生因心中对鲍信极为敬服,有感而所发的牵强附会之言。

当然鄙人的观点也是推论之言,并非有史实依据。也许罗贯中先生博览群书,从其它处得闻得见也未可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推论之言也不是空穴来风。古人的表字向来和他所起之名有着一定的关联,字意上或相反或辅助或延伸。

比如胡适字适之。曾巩,字子固。巩和固是一个意思,起到延伸加强的作用。

字意相反的示例有: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天将黑。王绩,字无功。有绩和无功的意思正好相反。

“允诚”二字明显有加固延伸“信”这个名的意图,然而在汉代的时候,这样起表字还不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做法。

比如曹操字孟德,袁绍字本初,袁术字公路,刘表字景升,孙坚字文台等都没有这种如此明显的加固延伸之意。

读史就应该透过文字和前人有所沟通。在此鄙人怀着一颗同罗贯中先生一样的敬服之心,通过《三国志》、《英雄记》的记载,跟大家浅谈一番巨眼英雄鲍信的察人知事和神机妙算。

一、劝绍擒董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党锢之祸解禁,众多因为受宦官集团打压不得出仕为官的清流士人,得以有机会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央。

鲍信家本来世代修儒,有极高的儒学修养,对自身的行为准则也要求很高,治身至俭,清流有名。因此被大将军何进征辟为骑都尉。

国家罹难之际,鲍信接受诏命,怀着一份匡时救民的家国情怀回乡募兵,积极投身到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中。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跟孔融这种只会耍嘴皮子的大名士在讨伐黄巾军中的糟糕表现相比,鲍信的表现可圈可点,战功卓越。

很快鲍信和曹操等人一样,因战功卓著,军事能力突出,在众多与黄巾军作战的将领中脱颖而出。

鲍信后来还被推举为济北相,主政一方。

公元189年何进谋诛宦竖,密谋不周反被阉竖所杀。此时鲍信正领兵在回京师洛阳的路上,当他到达洛阳的时候,董卓已经带领西凉兵抵达京师洛阳。

面对董卓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的态势,鲍信作出了一个颇具预见性的判断,董卓必将祸乱京师。

《三国志》记: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信遂还乡里。

此时鲍信见事于未萌的眼力和见识与其世家学儒的广博学识不能说没有关系。

鲍信对当时实力最强的袁绍说:“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见京师没有可制约之人,肯定有不臣之心,要图谋不轨。今天如果不趁早把他拿下,将来就会被他所挟制。不如趁他此时刚到京师,士卒疲惫,对他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擒拿他。”

思量再三,袁绍终因惧怕董卓的实力而没敢行动。

其实当时董卓只有三千人马,只是用了个疑兵之计,每天白天进城,晚上偷偷出城,第二天再假装有从凉州赶来的新兵进城,造成兵将不可胜数的假象。

满朝文武就这样被狡猾的董卓所迷惑,失去了诛杀乱臣贼子的最佳时机。

二、看重曹操

因为袁绍的迟疑不动,鲍信无可奈何,只能领着他带来的一千多人马重回乡里,征召士兵。

这一次从京师回乡的鲍信和以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名望陡增,一下招募步兵两万多人,骑兵七百多人,光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就达五千多辆。

公元190年,不出鲍信所料,董卓果然挟持小皇帝,祸乱京师,威陵天下。

曹操首起义兵反董,袁绍也在众人的推举之下坐上了讨董联盟的盟主之位。

此时袁绍的实力显然是最强的,很多英雄人物都纷纷投靠了袁绍。

察人知事的鲍信却看到了袁绍必败的征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到曹操的反董队伍中,并力挺曹操。

《英雄记》记:信独谓太祖曰:“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遂深自结纳,太祖亦亲异焉。

鲍信认为曹操是一位不世出的人物,是一位真正能领导各路英雄的大豪杰,可见鲍信独具英雄慧眼。

当时袁绍家门名望极高,四世三公,恩惠四海,门生故吏遍天下,却没能进入鲍信法眼,可见鲍信洞察人物的能力非同一般。

三、劝曹图存

后来的事实证明袁绍的确是鲍信所说的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组成的讨董联盟的名位座次已定,本该勠力同心,分路向洛阳进发,可是盟主袁绍却再次迟疑不进,日夜置酒高会。

曹操和张邈力劝袁绍发兵,袁绍不为所动。袁绍此时其实另有打算,他在想如何弃董卓手中的小皇帝于不顾,另立刘氏宗亲刘虞为帝,这样他就可以凭拥戴之功把持国政。

曹操没有办法,只能孤军讨卓。当时只有鲍信和弟弟鲍韬以及张邈部将卫兹等人同曹操一起进兵荥阳汴水,结果因为力量悬殊过大,大败而回。

曹操、鲍信身负重伤,鲍韬、卫兹等人战死。

《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鲍信的弟弟鲍忠为了跟孙坚抢攻被董卓部下斩杀是不存在的,正史其实根本就没有鲍忠这个人。

经历汴水之败以后,鲍信充分地认识到仅凭一腔热血,猛杀蛮干是不行的。汉家天下已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不是杀掉一个董卓就能够解决的事情,袁绍已经占有冀州之地,显然就是下一个董卓。

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在诸侯割据中存有一席之地,然后再图进取。

《三国志》记:信言於太祖曰:“奸臣乘衅,荡覆王室,英雄奋节,天下乡应者,义也。今绍为盟主,因权专利,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若抑之,则力不能制,祗以遘难,又何能济?且可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太祖善之。

鲍信建议曹操先避袁绍锋芒,在黄河南面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先保存实力,养兵蓄锐,等到天下大变的时候,再伺机救亡图存。

鲍信的这一条建议可以说是曹操后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固本为先,不管以后怎么打,只要不伤元气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仅这一条谋略就足见鲍信分析天下大势的能力,谋划天下大事的功力。可以说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不相上下。

四、谏岱固守

公元192年,聚集在青州的黄巾军有百万之众,与官兵对抗,向各地府衙冲击。

黄巾军进入兖州的时候,攻杀了任城相郑遂,进而转入东平国。

兖州刺史刘岱负责镇守兖州,想要引兵击退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黄巾流寇。

鲍信跟刘岱谏言说:“现在黄巾贼众百万,兖州的老百姓们都震恐万分,士卒们更是没有斗志,不可能抵抗如此众多的黄巾军。依我看这帮黄巾贼,成群结队而行,一没有配备攻城的器具,二没有配备随军的粮草,都是以抢掠偷盗为生。我们不如先畜养士兵的精力和体力,固守住城池。等黄巾贼寇欲战而不得战,想攻城攻不下的时候,他们的势气必然离散,然后我们再挑选精锐,击其要害,则可轻易破敌。”

刘岱没有听从鲍信的意见,出城与黄巾军大战,结果被黄巾军杀害。

鲍信身经数战,对兵法实战应该有所体会。刘岱不听鲍信谏言而被杀,也从侧面说明鲍信有很强的军事战略分析能力。

五、英雄陨落

刘岱战死以后,鲍信联合其他兖州实力派人物迎接曹操做了兖州牧。

就在同一年,鲍信和曹操设计在寿张这个地方奇袭黄巾军。造化弄人,当曹操和鲍信的骑兵率先抵达前线的时候,步兵还未赶到。此时黄巾军已经发现了曹操,偷袭战变成了遭遇战,曹操、鲍信只能仓促开战。

在这场遭遇战中,鲍信首当其冲,浴血奋战,拼死救出了曹操,自己却被黄巾军杀害,时年四十一岁。

一代巨眼英豪就这样陨落谢世。

后来步兵赶到,勉强打退黄巾军。鲍信的尸体却没有被找到。

曹操命人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洒泪祭奠这位智勇双全的生死弟兄。鲍信之死,曹操的心情和后来失去郭嘉一样,痛哉!惜哉!他们都属于智慧超凡而英年早逝。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追记鲍信功绩。上表封鲍信之子鲍邵为新都亭侯,征召鲍信之子鲍勋担任丞相掾。

综上所叙,鲍信短暂的一生,可以称得上传奇、忠义、智慧、英勇。《魏书》评价其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甚为公允恰当。

罗贯中先生附会其 “允诚有信” 也是一言说中人物的精髓。

鲍信最为我所扼腕叹息的是神算如天,能料他人生死存亡,得失成败,却还能因心系一主,忠勇仁厚,而涉险不避,置生死于外,岂非人世间之大义之士?

《列子-说符》中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我想鲍信之死不仅仅存在多智伤身,难以寿终的宿命论在里面,更有达人观物外之物,智者思身后之身,宁忍一时之寂寞,勿取万古之凄凉的睿智选择存在。

试想鲍信如此智慧之人怎么会不懂得避难于世,明哲保身的道理。是天降大任于身,借其真身助曹操一臂之力而已……

这也是命世之才和普通英雄的区别,鲍信、曹操、郭嘉他们都应该是天命加身的人物。

原来12年前她演完《皆大欢喜》后,就转行自组公司做了品牌顾问。暂别娱乐圈的日子,她刻意保持低调,就算去年TVB重播她主演的《他来自江湖》,她都不愿意出来见人,专访推掉一个又一个。

正当大家以为她铁了心要和娱乐圈划清界限之际,没想到她转过头就宣告华丽复出——但不是拍剧上电视,也不是拍**,而是主持电台深夜节目,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那种!

说起《他来自江湖》,当时男主角星爷还没有发家,但他将女搭档弄丑的倾向,却是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说起来,与星爷对戏的梅小惠也算是第一代“星女郎”,而她演喜剧的功力,在当时而言,其实不输吴君如!

那问题来了,不在娱乐圈的这些年,梅小惠到底做了些什么?

不得不说,梅小惠真是娱乐圈传奇,除了有独特的笑声,还有她那段长达13年的马拉松式初恋——好多年前就已经分了,但她之后一直都没有再拍拖,情伤来得太猛。

分手原因跟偶像剧一样狗血:男友曾伟权爱上了梅小惠的好姐妹叶丽仪(马来西亚女星,不是唱《上海滩》的那位香港女歌手),于是毅然抛弃旧爱,义无反顾地跑步进入“小三”怀抱。

嗯,他是曾伟权。

当年爆出这事之后,很多观众都忍不住捶胸高呼“不再相信爱情”,因为全世界包括梅小惠自己都一度以为,她嫁定曾伟权了。而就在情变前不久,二人还一度传出婚讯,证明当时已经谈婚论嫁。

无奈13年的感情,却不敌闺蜜插足,唉!

再次谈到此事,梅小惠称,她不怪第三者,最大的问题是她跟曾伟权本身。“

如果没有问题,也就不会让第三者有机可乘。我当时已经是这样想了,越到后面越肯定这种想法。玻璃杯都破碎了,你把它重新粘合起来扮没事,继续用,就算它还能装水,但始终有裂痕。我接受不了。”

而背负“负心汉”多年的曾伟权,近年接受访问,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感情的事真的很难说,我们在一起很多年,习惯地认为要结婚,但真的到了结婚的时候,我突然不想下半辈子就这样过。”

感情的事,真是一言难尽呀!

分手之后,梅小惠一蹶不振,这是她人生道路上第一次挫折,她悲催地发现,自己的状态比预计的还要差。

“我的家境不错,我就像小公主一样在温室长大,单纯到呕。有爸爸妈妈疼爱,有姐姐(TVB高层梅小青,下图)照顾。七兄弟姐妹我排倒数第二,小妹比我还坚强,我真是什么都不懂。现在回想起来,(分手)那些挫折很小事而已。”

分手之前,她去算命,师傅告诉她,她会拥有一段童话式婚姻,还会生双胞胎,谁知道,迎接她的是未婚夫“出轨”,以及单身到今天,多么可笑!

“别人都生了,还没轮到我。人呀!始终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过了就强求不来。”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站起来!现在回头想想,觉得自己人生最大的挫折,不是分手,而是一生人只得一段爱情,这才是我的最大挫折!”

跟曾伟权结束之后,她明明还很年轻,为何不开展一段新恋情呢?她将问题归咎到男人身上,“太多人知道我之前那段爱情,我太专注其中,会让其他男人却步的。他们以为我受过这么大的伤害,要重新追求我肯定要花更大的力气,还不掉头走啊?”

男人真的会这样想吗?我不知道……

在感情方面,梅小惠有点自卑,她跟记者说,有男人故意接近她,但并非对她展开追求,反而想通过她认识娱乐圈女明星。

“例如有人来问我:‘喂,江欣燕不是刚刚离婚吗?能不能介绍让我认识?’我反问江欣燕,有没有人通过她想认识我,真的一个都没有。”

其实,梅小惠当时分手受到的伤害,除了情伤,还有父亲的离世,“分手在先,一年之内爸爸又离开了(2003年),等到爸爸走了,我才知道爸爸是最重要的。”

梅小惠没有详细讲当时自己的状况,但她透露,身边所有朋友都很担心她,她的“蓝颜知己”阮兆祥还搬到她隔壁住,而且是搬进去了才告诉她。

对此,梅小惠一直很感激,“他是一个很好的人,说如果我睡不着,可以过去找他。我真是一个星期有六个晚上都会敲他家门,接着我睡床上,他出去客厅睡沙发。我发现当遇到问题,真的别独自一个钻牛角尖。身边有个人让你发泄、任性,保证你一定不会做傻事。”

重点是,阮兆祥多年来一直有稳定女友(下图)!

梅小惠笑说:“他女朋友恨死我,哈哈哈!其实我们真的不是那回事,我们三个人还一起去看演出,完全没事!”

梅小惠和阮兆祥早于1987年已是《欢乐今宵》的“拍档”,多年来二人一起赚钱,也合作过多部电视剧,包括《师奶强人》《乐坛插班生》《锦绣良缘》《皆大欢喜》(下图)等。

梅小惠形容与阮兆祥的关系如未来老公般亲密,她与曾伟权分手后的第一个情人节,阮兆祥宁愿撇下自己的女友,自动请缨陪梅小惠。

阮兆祥曾说:“如果梅小惠到50岁还嫁不出,我娶!”眼下梅小惠真的50岁了,记者问阮兆祥要兑现承诺吗?他呵呵表示:“等我找她(梅小惠)商量一下!”

结婚当然是开玩笑的,但二人一起联名买楼倒是真的。早在2012年,梅小惠和阮兆祥便合资500万港元,购下香港太子道一个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的“学位房”!

于是问题又来了:阮兆祥已有拍拖多年的女友Crystal,他买房却让梅小惠做“女主人”,女友会高兴吗?阮兆祥说:“她(女友)不会吃醋,我认识她之前已经认识小惠。我有介绍小惠给她认识,生意上的事我不管,都交给小惠。”

事实上,这个房子至今已升值接近40%,净赚约200万港元,相信阮兆祥女友看“钱”份上,也不好意思跟梅小惠计较吧!反正男友的钱也是她的钱呀!

阮兆祥说:“房子是为了投资而买的,现在租给别人了,我们有很多生意都是一起投资!之前我在香港举行的栋笃笑和演唱会全部交给她来策划,她做得很好,我们的关系真的很好。”

嗯,我信,多少朋友合资做生意最后弄得老死不相往来,他们能合作30年,从没红过脸,感情反而越来越深,自然是“天生一对”——的朋友。

跟梅小惠分手后,曾伟权与马来西亚女星叶丽仪(真的不是唱《上海滩》那个)拍拖3年,最后也分手收场。他说分手原因简单,因为异地恋很难维系。

梅小惠说,经过这事件,她学会了不再对另一半那么死心塌地、更加不会无条件付出。

同样还没有结婚的曾伟权呢?“她说得对,尤其是对一个女仔来说更甚。不是说不付出,无论感情、还是事业,都要有两手准备。单一条线走下去、或者全部投放下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我懂,别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嘛!

原文:曾国藩懂得恩威并重的道理。他认为带兵之法,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对待营中官兵,他常以父兄的身份向他们不厌其烦地谈为人处世的道理,言辞诚恳。

其实,带兵打仗就像带公司员工一起打拼事业一样,都需要读懂人心,权衡好各方利益,最后才能更好地驾驭人。

第一句话:用恩莫如仁,关键字——“仁”;

我们理解的“仁”是指仁爱、仁慈、善良,但是曾国藩认为这只是“小仁”,真正的“大仁”是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

正如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用恩莫如仁,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勇如待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发达之心,则人知恩矣。”

意思就是说:施与手下将领恩惠,做好的办法就是“仁”,就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对手手下士兵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儿子一样,经常真心希望他们成事立业,希望他们发达兴旺,并时不时推举他们一下,他们自然知道感恩。

其实,曾国藩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悟透这个道理的,而是后面受到启发才大彻大悟的!

组建湘军之初,曾国藩喊出了“不贪钱,不怕死”的口号,“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很多人才都聚集在他名下。但后来,幕僚和将领都纷纷转投到了另一位湘军统帅胡林翼的府下,曾国藩很是不解。

一位幕僚赵烈文说:“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

曾国藩问:“那该怎么办?“

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即: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武人给钱,文人给名,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于是曾氏幕府越来越壮大,人才济济,甚至发展到了“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的地步。

曾国藩用“仁”驾驭了人心,成全了他人,更是成全了他自己的功名富贵。

第二句话:用威莫如礼,关键字——“礼”;

下级对上级时,晚辈对长辈时,我们经常强调要讲礼仪和礼节。其实,上级对下级时,也要做到一个“礼”字,因为这个字便是驭人术的关键。

具体怎么操作呢?

曾国藩在日记中是这么说的:“用威莫如礼。礼者,即所谓无众寡,无小大,无欺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

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领导,要想展示自己的威严,并让人尊重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平等地以礼待人。不分年龄大小,不分位置上下,都不敢怠慢,态度安详舒泰却不骄傲;自己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威严而不凶猛吗;做事敬业,待人稳健,无形无声中现出崇高难犯的气象。这样一来,别人自然尊重你的威严。

作为一个领导,最忌讳做了什么而导致无“礼”呢?

诸葛亮 在《将苑》中说:“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将领(或领导者),不可以骄傲,目空一切,因为骄傲就会对下属丢失礼仪,不能以礼相待下属,就会导致人心背离,人心相背就会导致众叛亲离。

所以说,做了一个领导,首先要戒骄躁,做好“以礼待人”,礼贤下士,才能“以理服人”,继而很好的驾驭人心。

曾国藩总结的两句驾驭人术——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而关键两个字就是“仁”和“礼”。若能熟记于心,并活学活用,也可以在职场上轻松驾驭人心,无往而不利,人士通道,事业有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3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