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带着一大帮阿哥们,巡幸塞外,发生了三件事,这三件事成了康熙一废太子的诱因。
第一件事,小阿哥胤祄病重,康熙非常着急,而太子该玩玩该乐乐,没有表现出任何同情心。
第二件事,大阿哥胤禔状告太子暴虐。说太子对待王公贝勒肆意凌辱,对待大臣士兵,张嘴就骂,抬手就大打。
第三件事,康熙发现太子深夜到自己住的帐篷外,透过缝隙向内偷窥。
这三件事勾起了康熙对太子的不满情绪,康熙下决心废黜太子。康熙对太子都有哪些不满情绪呢?看看康熙废太子给出的理由就明白了。
康熙的理由是,“赋性奢侈”、“暴虐*乱”、“语言颠倒,竟类狂易”。
赋性奢侈,太子花钱大大脚,钱不够用,向国库借,还不上就卖官鬻爵。
暴虐*乱,暴虐就像胤褆告发时说的那样,太子不尊重人。*乱是指太子与康熙的小妾郑春华私通。
语言颠倒,竟类狂易,是说太子太狂傲,接受群臣朝拜规格太高,处理事情权力太大,暗射太子有夺权想法。
胤礽是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赫舍里氏和康熙是患难夫妻。康熙对赫舍里氏感情很深,爱屋及乌,他对胤礽非常好,两岁就立他为太子。赫舍里氏死得早,为培养胤礽,康熙付出了很大心血。胤礽小时候,康熙对他十分满意。胤礽渐渐长大,生出许多毛病,康熙主要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康熙的包容使胤礽的错误越来越严重。
不管怎么说,康熙是一位伟大的古代君王,他要考虑大清的未来。看到太子的表现,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难道这就是大清朝未来的皇帝?把皇权交给他能放心?这时康熙的思想一定很矛盾。
但是要废掉太子,他真的不甘心,他为太子付出了太多的情感,太多的心血,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不得已废掉太子,是康熙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要做最后的努力,废掉太子,给太子以打击,让太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他要改造太子,再给太子一次机会,这应该才是康熙一废太子的深层逻辑,也是康熙的真实思想。
所以,当大阿哥胤褆提出要替康熙杀掉胤礽时,康熙断然圈禁了胤褆。当八阿哥胤禩蠢蠢欲动,争皇储之位时,康熙给予沉重的打击,丝毫不留余地。当三阿哥胤祉状告大阿哥镇魇太子时,康熙借机就提出了复立太子。
康熙要复立太子,找来大臣李光地,对他说,太子是受了大阿哥的镇魇才得病的,现在病好了。康熙把复立太子的想法告诉李光地,想让李光地把他的想法传递给大臣。李光地不赞成康熙复立太子,回去后什么也没说。康熙想通过公推太子这种形式复立太子,结果却公推出八阿哥胤禩。皇帝是一国之君,说话算话,吐口吐沫是个钉,康熙宁可失信,也要宣布公推结果无效,让大臣们重推,不推胤礽决不罢休。
太子真的能改掉了原来的毛病吗?康熙恐怕连自己都心里没底儿。但是他希望胤礽能改掉原来的毛病,他对胤礽还抱有希望。
改造胤礽才是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真正目的。第二次废太子,康熙才是真心的,那时他对太子是彻底失望了。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爱新觉罗·玄烨如果不当皇帝的话,他一定是一位身怀绝技的钓鱼高手。
康熙四十七年,爱新觉罗·玄烨在满朝文武面前,针对盘根错节的“八爷党”进行了一次手法高超的“钓鱼执法”。
康熙四十六年,国库亏空、黄河决堤,四阿哥胤禛为了国家大事劳心劳力,身为太子的胤礽却整日纸醉金迷,沉浸在花天酒地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身为帝王的康熙爷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四阿哥在追缴国库欠款时,竟然发现太子欠了户部整整40万两银子!
康熙爷一怒之下,命令太子在限期内还清欠款。
太子为了还钱,竟然干起了买官卖官的勾当,最后被无孔不入的八爷党抓住了把柄不说,居然连自己的心腹肖国兴也被八爷党策反,在刑部写下对太子不利的证据。
太子的愚蠢让康熙爷非常失望,更给心怀不轨的八爷党提供了篡夺太子之位的可乘之机。
热河狩猎时,无法无天的太子居然与庶母郑贵妃偷情,老八和老十四趁此机会伪造太子手御,制造出假兵变,导致了被废。 废了太子之后,康熙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情。
论城府,太子不如四阿哥。论心机,太子不如八阿哥。论胆量,太子不如大阿哥。 太子资质愚笨,胆小如鼠,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谋反弑君啊!一定是有人在暗中处心积虑的陷太子于死地。
康熙左思右想……
是老四?不可能。
四阿哥是太子党的人,太子倒台对四阿哥有百害而无一利。 是老八?有可能。八阿哥一直觊觎太子之位,他的嫌疑最大。
康熙皇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先用了一招“欲擒故纵”,大封老大、老三、老四、老八,四位皇子为亲王,稳住了动荡不安的局势。
然后,康熙皇帝又用了一招“引蛇出洞”,让文武百官推选出一位贤者作为新太子。
最后,康熙皇帝在正大光明殿“钓鱼执法”,让八爷党彻底显出了原型。八爷党的势力使康熙皇帝感到一丝威胁,因为满朝文武几乎都是八阿哥的人。只有四阿哥、隆科多和张廷玉力保太子。
四阿哥除了支持太子之外别无选择,保太子,就是保自己。隆科多是佟国维手中的必杀技,支持太子是佟国维的主意。张廷玉则是康熙皇帝事先便安排好的“演员”。
八爷党在康熙皇帝的套路下显出了原型,引蛇出洞的计划已经成功了,此时必须有一个局外人来说出康熙皇帝想说而不能说的话,这个人就是张廷玉。
康熙有什么话不能说,非要张廷玉来说?
康熙皇帝根本不想立八阿哥为太子,因为满朝文武都是八阿哥的人,倘若八阿哥当了太子,自己岂不是要提前退休?
但是推选太子的提议又是康熙自己提出来的,俗话说“君无戏言”,如果不立八阿哥为太子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所以康熙皇帝一早便安排好了张廷玉在正大光明和自己演双簧。张廷玉支持太子,是康熙打击八爷党计划中的一部分,一切都是康熙事先计划好的一场戏。
是爱新觉罗·胤礽被废两次。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礽被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度被废。
1、第一次被废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而且以往的表现让康熙认为太子不孝,不堪重用,决定废除皇太子。
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这件事也刺激他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
2、第二次被废
康熙四十八年因为大阿哥与八阿哥争储失败,康熙帝诸子矛盾激化,为了缓和局势,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复立胤礽为皇太子。而自初次被废黜后,胤礽一反常态,行为疯癫,便被康熙帝怀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帝也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
直至康熙四十九年四月,议处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康熙怒不可遏。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决定再废皇太子。
扩展资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零10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晚年,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参考资料:
这个问题具有两面性。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但作者认为,不是的因素大一些。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大智大勇,治国有方。且十分节俭,是一个勒政爱民的好皇帝。可以说杨勇失去太子之位,大部分原因是他自己造成的。
隋文帝杨坚受禅登基的第三天,就把杨勇立为了皇太子。军国大事皆令杨勇参与决断。可见对其是非常的器重。
有一年临近过年时,百官朝见杨勇。杨勇欣喜地接受了。隋文帝问礼部官员这种礼节是否合规!礼部官员答道:太子只能用贺,不能用朝见。于是,杨坚下令,以后朝中官员不得以朝见之礼见杨勇。
并对杨勇起了疑心,并了逐步地削减他的权力。
如果杨勇有所收敛,可能事情还有转机。可杨勇并没这样做,依然我行我素。
杨勇十分好色,生活奢侈。搜罗了很多的奇珍异宝和美女供自己享乐。
有一位叫云昭训的女子,杨勇非常宠爱,和她生了三个儿子。杨勇的原配元妃气愤而死。杨勇随即让云昭训管理太子宫。
杨勇此举激怒了杨坚和他母亲独孤伽罗皇后。要知道杨坚夫妻都是崇尚节俭的。独孤伽罗皇后在世时,杨坚没有其他的女人。他们夫妻二人相敬相爱,同甘共苦,才建立了隋朝。他们不放心把江山交到杨勇手上。
杨广抓住有利时机,声称自己没有姬妾。独孤皇后对杨广的德行大为欣赏。由此,独孤皇后站在了杨广这边,向杨坚进言,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于是,杨勇被贬为庶人。
杨勇被废太子有自己的因素,也有他父皇和母后的因素,也有杨广的因素!如果他循规蹈矩,当一个好太子,不给杨广以可乘之机,那么结果不是这样的!
还有一点儿,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他失去了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信任!
杨坚雄才大略,也不会轻易被杨广蒙蔽的!
所以说,杨勇被废,自己的因素是主要的!
清朝太子被废原因: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是在四十七年九月以胤礽“赋性奢侈”、“暴虐*乱”、“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为由废黜。
第二次废太子是在五十年十月,终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转甚”的借口,再将胤礽废黜禁锢。因此,是一人被废两次。
步步惊心和历史不是完全相同。剧情借鉴了一下的史料。
爱新觉罗·允礽简介:
生时名为承瑞,幼名保成,本名胤礽,后避清世宗讳改名允礽。清朝宗室,康熙朝废太子,即皇次子。康熙嫡后孝诚仁皇后所生。其为康熙皇帝唯一的嫡长子,胤礽于康熙十四年两岁时被立为皇太子。他也是清朝唯一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
胤礽不负众望,文武兼备,贤明谦恭,监国理政期间颇具令名嘉绩,深得赞誉;但因康熙对其太子的极度溺爱兼之朝中激烈的结党纷争,致太子心理扭曲,后期骄奢*逸,君储矛盾愈深,终致不可调和,引发废储,随之诸皇子展开激烈夺储之争,史称“九子夺嫡”。
步步惊心剧情简介:
繁华喧嚣的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着一个美丽聪颖的白领丽人张晓(刘诗诗 饰)。某天,她和男友争吵发生事故,而这一变故竟让他的灵魂穿越了数百年来到清朝,身份也变成了一名满族贵族少女—马尔泰•若曦。
时为康熙四十三年,正是天下已定,举世太平的时节。然而繁荣的表象下暗潮涌动,杀机四伏,康熙大帝(刘松仁 饰)一生运筹帷幄,如今面临着最重要也是最凶险的抉择,那便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选。
四阿哥胤禛(吴奇隆 饰)深沉内敛,城府颇深;十四阿哥胤祯(林更新 饰)重情重义、且野心勃勃;八阿哥胤禩(郑嘉颖 饰)温润如玉、然身不由己。若曦和一众柔情女儿卷入其中,见证了九子夺嫡的历史时刻。
扩展资料:
清朝立储制度演变过程
清朝的政权从努尔哈赤开始,一开始立定的继承人就算嫡长子褚英,不过没多久褚英就被废,嫡次子代善上位,代善也没有当多久的储君也被废了,大家意识到这样不行,因此就想出了一个共同推举其中一个人为“汗”的办法,而这个“汗”也就是后来的皇帝。
大家推举的结果就是嫡子皇太极为皇帝,而皇太极死了之后,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这两个方式就开始矛盾了,因为当时的皇太极弟弟多尔衮和儿子豪格都是皇位有力竞选者,结果争来争去两人都没有当上皇帝,而是皇太极六岁的儿子福临即位。
福临虽然年小,但也是皇太极的儿子,因此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基本确定了父死子继的继承方法,福临当上皇帝之后,多尔衮就只能打辅助,到了顺治皇帝的时候,顺治也是想立嫡子为太子的,可惜嫡子命不好,死的早,但这个时候父死子继已经被大家认可。
所以顺治死前立了玄烨为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到了康熙的时候,因为康熙儿子众多,又恰好是三藩之乱,储君是国家根本,康熙早早的就立下了嫡长子胤礽为太子,可惜康熙太好,不仅国家治理的好,寿命也长。
胤礽当了三十年太子还是太子,父子之间难免就会有矛盾,而当了三十年太子的胤礽自然是有着一批忠实的跟随者的,这样也就更加造就了胤礽的权利欲望,也做了很多不好的事,康熙在忍无可忍之下只好罢黜他的太子之位。
只是太子被废之后,康熙没有其他嫡子,这个时候庶出的皇子就都冒出来了,储位之争日益激烈,也就是大家所知的九龙夺嫡了,最终以皇四子胤禛胜出,至于他如何胜出,至今无人得知,而雍正上位之后根据自身经历来看深知皇储之争带来的影响。
因此决定秘密立储,具体方法就是皇帝把自己心中看重的人选写为密诏,然后当着文武百官所有人的面放到乾清宫里面最高的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向所有人表示国本已经立下。然后再另外写一份一模一样的密诏自己收藏,这样在皇帝死前就将两份密诏一起宣示出来。
即便是发生意外,也可以有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密诏为证,雍正皇帝就以这样的方式秘密立下了弘历为继承人,也就是乾隆皇帝了,而之后的嘉庆皇帝和道光以及咸丰帝都是这样被秘密立为太子的。
这样的好处就是彻底废除了嫡长制度,而是从优选择,适者生存,谁能力强谁就有资格当皇帝,这样的话也就没有太子党没有其他人攀附,大家都是保皇党,会少了很多政治矛盾,清朝的立储制度也就这样进行演变到这个地步。
-步步惊心
-爱新觉罗·胤礽
汉武帝之所以想要废掉太子,主要是因为太子刘据的性格脾气跟汉武帝一点都不像,他一直不太喜欢这个儿子。
关于汉武帝要废掉太子刘据的说法,其实在正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或者说汉武帝并没有确切的表达过自己想要废掉太子的意念。可是他对自己的太子却是真的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说刘据性格比较懦弱,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刘据不喜欢骑马打猎,汉武帝认为刘据不够英武,以后如果将皇位传给他的话,刘据的成就肯定不如自己高。正因如此,后世的人才纷纷传说汉武帝一直想要废掉刘据的太子之位,甚至有人猜测说巫蛊之祸就是汉武帝密谋发动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要除掉太子刘据。
可是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而且巫蛊之祸的结果不仅是刘据被杀,京城里面也有将近1万人被斩首。作为一个皇帝来说,他即使再不喜欢自己的太子,也不会用这种残忍的方式来除掉对方,毕竟那些被杀的平民百姓是无辜的。刘据去世以后,汉武帝一直没有确立新的皇太子人选,他只是在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将皇位传给了刘弗陵。我们从汉武帝的做法上面大概可以猜测出来,其实他对刘据的死亡一直耿耿于怀,心中有愧疚之情,所以他才没有将皇位传给其他的儿子。
假如他在发动巫蛊之祸之前就已经确立好了新的皇太子人选,那么刘据一死,新的皇太子就会被册封。刘据再不成器,也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如果刘据本身没有过失的话,汉武帝很难逾越古代的宗法制度去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即使他想这样做,朝中的大臣也会站出来反对。
刘邦当年因被吕太公看上而娶了吕雉,并为他生儿育女。后来刘邦登上皇位,立了长子为太子。但刘邦在起义征战的时候,遇到大美人戚夫人,随后也生下一皇子。因戚夫人非常受宠,自然她的儿子也是如此,以至于后来刘邦欲重新立太子,但最终却因四个老头而放弃了这一想法!
得知刘邦想废太子,第一个不满的便是吕后,不管刘盈多么懦弱,她绝对不允许别人把他从太子之位弄下来,毕竟母要凭子贵。加上吕后素来野心巨大,岂容他人在她之上?而一旁的戚夫人也有着自己的算盘,自己虽不是正房,但刘邦就是喜欢她,而且儿子刘如意也远比太子聪慧。于是就时不时的劝刘邦改立太子,对汉家江山也有利。
刘邦也十分清楚,太子虽然嫡长子,但却资质平庸,反观小儿子却是一个好帝王的苗子。加上宠妃戚夫人的天天唠叨,自然就有了废了太子的想法。吕雉直接找到张良,张良知道此事不同于打仗治国,皇上不一定会听他的。于是就给吕后指了一条路: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四位高人来头可不小,名闻天下却就是不愿做官。刘邦曾经多次去请,他们都谢绝了。
可一次上朝,原本想开会讨论一下换太子的事情,可他见太子身后有着眼熟的四位老翁。仔细一看,原来正是当年他无法请出山的高人“商山四皓”,这让他很震惊,连自己都请不动的人,居然甘心拜在太子门下。当问及他们时,四人说:“太子素来仁孝谦恭,天下士子都愿追随太子!”从此刘邦对于换太子只字不提,吕后的目的达到了,但戚夫人的下场却惨了。刘邦一死,戚夫人也没什么好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