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女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我不觉得她有这个实力,也可能是我不够理解茅台做出的贡献,也可能是我不够理解院士的含义。总之,从我本人的观点看来,我不觉得王莉有这个实力。院士是我国一项很高的荣誉,如果柴米油盐都可以当选为院士,那么让真正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却一直落选的人该怎么想?希望院士的评选更多的看中的是实力,而不是背景和金钱。
一、王莉的简介。王莉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茅台酒厂工作,现任茅台酒厂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李爱珍复旦大学毕业,毕业后在上海冶金所工作,然后公派出国做访问学者、访问教授,是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二、王莉的身份和成就。王莉的荣誉有国家白酒评委,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但是除了这,王莉还有什么?茅台价格吗?茅台股价吗?带动经济的发展吗?如果酒院士和烟院士都能够横行,让真正为科学献身的人,该是多么的失落。
三、四次被拒的李爱珍却成为美国的院士。李爱珍带领研究团队做出中国自己的分子束外延设备,直接迫使西方国家取消禁运,这个成就对中国意义非凡。在研究期间,李爱珍获得了21个专利和1个国际发明展银奖。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大贡献的人,四次申请院士均被拒绝,理由是能力不够和年龄太大。但是2007年,李爱珍却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种情况,究竟是打了谁的脸呢?
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引争议,这一消息一经发出就引起许多的网友的热议,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和建议,总说纷纭。
一:事件的起因贵州省科协公布,拟推荐王莉等四人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其中,王莉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其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众所周知,院士堪称我国科技界的顶级荣誉。其中,工程院院士增选每两年才进行一次,2021年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在众多的科技工作者中能获此殊荣,显然极其不易。有网友对此笑称“白酒院士”。
二:网友的议论此消息一经发出就引来网友的热议,要知道院士是我国对于一个人的科学研究的认可和嘉奖,获得院士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这一辈子至高无上的荣耀,就像是研发了杂交水稻的袁隆平院士,作为一个拯救了中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许多人的科研专家,他为我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得许许多多的人不用遭受饥饿的问题,而且还研发出了其他的水稻,一直在为人类的粮食问题奔波在第一线,这种院士无疑是我们值得尊重的对象,作为院士的一员也是应该的,他确实配得上这种荣耀。但是对比起茅台总工来说,这位王莉总工似乎还有一点差距。
三:合理与否这件事情在最近被网友疯狂热议,对于一个茅台的总工也能当上院士许多人表示不合理,虽然说茅台给我们国家带来了许多的收入,茅台酒的股票也一路飙升成为众人的“白月光”,但是在选拔院士这件事情上更应该慎重慎重再慎重,这不仅是一个院士的选拔那么简单,更是我们国家顶尖科学技术的代表,而且有人发现作为选拔的候选人,王莉总工发表的论文似乎并不是那么的优秀,甚至引用较高的文章都不是第一作者的身份,所以更多的人质疑她这样真的是合理的吗?
现在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许多人对一些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能引起这么多网友的议论可能其中真的是有些什么问题了,也希望政府能够在思考这个问题。
茅台集团,作为贵州第一利税大户,贵州有关单位为了提振贵州经济,鼓励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推荐茅台总工为院士人选,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从茅台集团是中国股市第一大户,及茅台集团经济体量和实力,推荐其总工为院士人选,也无可厚非。
但是,公众之所以对“茅台院士”评选持否定态度,也有其公众的考量。
首先,公众不会做地方角度观,而一定是全国角度观。
院士代表着国家科学界顶尖水平和最高荣誉。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捍卫它的荣誉与尊严。公众更希望有更高 科技 水平和创新水平,代表国家科学发展方向的人选担纲。
其次,公众之所以对茅台院士事件 舆论火力全开,反对之声排山倒海。其实,这正体现了公众对国家大事的热切关注和家国情怀。并不存在对茅台集团及贵州的小视和偏见。
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高 科技 ,才是我们赶超美国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全国人民,包括贵州人民的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我们应该包容在茅台院士评选中的各种不同意见。本来,网络,就是表达公众意见的平台。只要是理性表达,各方都不应该排斥,否定。这才体现国家的民主意识个公平精神。
我先说支持或中立的意见吧。支持或中立的一方声音比较微弱,一般在 科技 界内部有所耳闻,主要集中在三点:
第二,不应鄙视商业化。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般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研究,也就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比如回答鸟为什么会飞,多见于大学等机构;第二阶段是应用研究,也就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比如莱特兄弟制造了第一架飞机,多见于研究院所;第三个阶段是商业化阶段,也就是让这些科学技术普及且让大众获益,多见于大型企业,比如华为等。长期以来,很多人受传统思想影响,不重视商业化阶段,认为做学问就不应该有“铜臭味”,甚至很多高校还一度禁止大学老师办企业。举个例子,我们提到爱迪生就会想到灯泡。但其实灯泡并不是爱迪生发明的,爱迪生不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都不算正常的“购买”了电灯的专利。但是爱迪生的伟大在于,他将电灯商业化了,使得千家万户都用上了电灯。不过由于大众的认知和思维惯性,一般教科书里出现的还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第三,地方推荐不是当选。毕竟,最终当选院士的可能性一般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也有可能只是一种“软广告”。在企业里工作过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市场销售部门和工程质量部门,一般是哪个部门更有话语权呢?想想柳传志和倪光南,谁走谁留了呢?
说完了正面和积极的评论,咱们说说绝大多数的负面评论,一般也是集中于三点:
第一,质疑科学技术水平。“酱香型 科技 ”多年来在人们心目中都是古法酿造,而一般人也很难将质量官的工作和 科技 创新联系起来。虽说有百余篇论文发表,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联合署名”,似乎也没有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第二,白酒有害 健康 。十年前,“烟草院士”,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的当选,就曾引发争议。毕竟,有限的院士名额应该更多地向“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 科技 专家倾斜。
第三,行政和市场因素干扰。我看这也是负面评论最集中的地方。国内的例子怕是无法过审不敢多说,但是特朗普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大家应该都知道吧。本来科学界近亲繁殖和资源分配不均的事情已经非常严重,如果再让非科学技术以外的东西左右,对学术风气和 社会 风尚都有极大影响。
最后,我想大家还是应该本着理性探讨的态度面对这一现象,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些侮辱谩骂。
中国院士制度的建立及其问题
中国近现代科学是移植西方近代科学而发展起来的,院士制度也不是中国固有的产物。从19世纪中叶西方近代科学进入中国,到院士制度的建立,足有一百余年。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如此缓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对科学支持不力。
清朝末年,尽管有识之士早就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西学格致救国”,清政府中的高官也倡导“借法自强”,但直到清朝覆亡,中国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国立科研机构,甚至也很少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科学发展也没有纳入政府的计划。在中国这种中央集权的国度,社会中层组织力量极为薄弱,如果不仰赖政府的强有力支持,科学就很难有发展的机会[郝刘祥、王扬宗,2004]。正是因此,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蔡元培、李煜瀛等推动成立的中央研究院(1928年),采取了法国科学院模式,是具有研究实体的国家科学院。中央研究院通过设立一系列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带动中国科学事业的职业化;进而从全国学术精英中遴选出聘任评议员[1],于1935年成立评议会,使之真正成为全国最高学术机关。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成立是中国科学建制化的一个重要成就。聘任评议员的资格和遴选坚持了严格的学术标准和选举程序,从而保证当选的评议员都是国内的顶级学者。评议会的职能(决定学术方针;促进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推举院长候选人等),使之起到指导和联络全国学术研究以及保障学术研究之独立性的重要作用[陈时伟,2003,页191]。正是在此基础上,由第二届评议会主持,于
1948年完成了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的选举。
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的选举时值内战正酣、民/怨沸腾之际,有识之士对于选举能否顺利公正进行不无忧虑,然而结果则出乎意料地成功。推究其原因,或许正是由于严峻的国内局势,使来自学术之外的政治等因素的干扰反而降到了最低限度,这是一次完全由学术界自主的选举。同时,评议会设计了周密的推荐和选举程序[2],充分体现民主和公开公正,评议员以学术贡献为标尺,尊重同行评
议意见,从而确保了选举的顺利进行。
中研院首届院士选举是现代中国学术界自主选举学术精英的一个典范,标志着中国的学术建制已逐步走向成熟[郭金海,即出]。首届院士的选出,使中研院的体制趋于完善。
山东科协发布公示,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民被推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候选人。引发公众对院士评选标准的热议。记者注意到,截止目前该公示内容已过公示期。
贵州茅台酒厂总工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引起了广泛争议被网友称为“白酒院士”。山东学协发布公示,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民被推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候选人,再次引发公众对院士评选标准的热议。
地方推选黄金院士引热议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官网公布了关于《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候选人拟推荐对象的公示》,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民位列11名候选人之一。根据公示内容显示,陈玉民,安徽六安人,现任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山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公示内容提到陈玉民的科研成果,他以第1位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一项,在《中国矿业》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公布内容发布后陈玉民被网友调侃为“黄金院士”。
《公示》介绍陈玉民管理企业的能力
《公示》内容大篇幅介绍玉民管理企业的卓越能力:他长期致力于矿业基础研发和矿业企业管理,成功带领山东黄金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跻身全球黄金公司第10位,跃居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市值最大企业,获评中国工业大奖,先后获得个人荣誉及奖项50余项。
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上市公司最受尊敬企业家,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中国上市公司杰出经济人物,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院士增选过程复杂
需要指出的是,院士的增选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中国工程院此前回应称,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的相关规定,中国科协提名是院士候选人产生的渠道之一。
具体程序是经地方科协推荐,科协组织遴选,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通过后,才可以成为有效的候选人。
院士不仅是崇高的荣誉,更应是国之重器。希望院士评选按照严格科学的选拔标准和程序进行评选。
“茅台院士”背后的“隐情”我们并不知道,但是院士应该不会沦为笑话,毕竟茅台院士只是提名,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明确。而且从提名,到确定院士人选,应该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标准,所以我觉得茅台院士是否能够当选还要等待最终的结果,院士还是人们心目中所理解的那样,并不会成为一个笑话。
一、茅台的特殊地位。在酒文化中,茅台的价值是很高的,除了酒本身之外,茅台股也是中国的第一大股,能够在资本市场上鼎足而立,绝对不是轻而易举的,那么难道因为茅台酒的特殊身份,茅台人就可以在自然科学界和工程学界一飞冲天了么?如果茅台酒的领导就可以当选为院士,那么把鸡肉做出凤凰味道的大厨,岂不是也要为自己打抱不平呢?
二、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评判。当然对于专业的问题,还是应该有专家来评判。对于院士的评选标准,民众虽然有置喙的权利,但是却不能影响到最终的评选结果、中国有句俗语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如果有一些内涵的东西,民众看不到,那么也希望倾听民众的声音,把一些在性状上不明显的东西,摆到台面上来让大众认识一下,自然就心服口服了。
三、贵州日报已经发布关于茅台院士的评论文章:“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舆论对贵州省科协拟推荐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女士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讨论已趋于理性,拨开纷繁芜杂的言论云雾,绝大部分网友认为只要公开、公平、公正推选,只要具备过硬的科研水平,就不应贴身份标签。
相信最终会有一个让大众满意的结果。
掌握了高端的酿酒工艺 科技 和核心 科技 ,是目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里面的核心 科技 是不可再生和茅台院士独家享有的。与中国"两弹一星"的保密级别是一样的。这套酿酒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经过无数次工序,和化学分子方式的计算,其复杂程度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可以不夸张地说茅台酒现有的核心 科技 是最现代和最传统的,是任何 科技 也不能比拟的。这就是茅台酒的魅力所在。饮茅台也是一次 科技 大变身,令人有欲仙飞天的感觉。所以茅台飞天牌子就是取此得来。愿茅台院士顺利当选。愿茅台 科技 永远傲立世界 科技 的桥头堡!
不太符合逻辑。
1,茅台之所以一直牛,一直贵,是因为它一直不变(至少是传承了49年左右的配方和工艺)。
2,如果这位年轻妹子,对核心技术改革有贡献,那么茅台酒不是原来那个茅台了,那么这个技术改革对茅台酒爱好者是严重打击。
根据1和2,院士很难!
茅台酒是前人创造的,又不是这技术总监发明的,她能有啥核心技术,看她其中一个头衔品酒师,无非就会品酒吧了!全国酒厂里的技术总监最大的本领就是会勾兑各种酒和加香而已!也没见西方鸡尾酒捧过所谓的大师,酒圣!酒仙,茅台若是出了院士那明天酱油厂,醋厂也要出院士了,反正都是酿造加勾兑大同小异,为啥酒厂能出院士酱油厂醋厂不能出?
茅台院士的 科技 含量体现在何处?茅台酒至今价格奇高,一般普通百姓消费不起,而是国内少数富人所饮品的白酒。茅台院士的 科技 成果也仅仅是为少数人服务。何况传统茅台与现代 科技 茅台有何实质区别?
茅台院士不如人家张文宏教授几句科普防疫金句:闷在家中也是战斗,防火防灾防同事等等专业术语科普化,受惠的却是广大民众。相比之茅台院士一钱不值!
酱香 科技 ,全球独一无二的高 科技 !调侃归调侃,人家自然还是有些本事的。
中国高铁,举世瞩目,全球第一,可以穿山,可以穿海,可以悬空,可以穿沙漠,可以跨高山峻岭,可以时速400公里以上,可以顶台风,可以抗暴风雨…………推选了多少个科学院院士?…………贵州茅台酒厂都推选了个姑娘当中科院院士,又是突破?
这个是工程院院士。
工程是什么?就是组织人群将技术转化为具体产品或项目。
如化肥厂就是用化学工程生产化肥这个产品。
又如,
酒厂就是用食品工程生产酒这个产品。
食品工程中包括人员管理、机械、设备、原料、辅料、生产流程、配方、环境调控、质量控制、卫生、安全、储存……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都值得好好研究,因为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为我是外行,不懂茅台酒的食品工程中发现和研究、并解决了多少工程、技术难题。
但就其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而反向推测:其品质稳定,产量没有大减产情况,应该是在工程技术上解决了很多问题。
看看股价,口感,收藏价值[捂脸][捂脸][捂脸]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的白铁皮,被制作成铁桶,被国人叫做洋铁桶,到目前为止,我家的洋铁桶还没有坏,也没有生锈,30多年了,这技术含量是茅台能比吗?
再来看一个案例,也和日本有关,就是日本自主创新研制的金属漆独门绝技。中国车漆技术,只要别身受损修复,中国漆就会脱落飞溅。而日本漆就完全不同了,车身受损修复后车漆不会掉。这就是差别,是高 科技 含量中质的差别。
不是我们崇洋媚外,不是不爱国,中国和外国在高 科技 一比差距太大了,中国为什么要搞自主产权高 科技 5G芯片技术、航天技术、高铁技术、医学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就是为了不让外国人卡中国的脖子,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 科技 的垄断和霸权地位,让中国人自豪,让外国人看到中国制造的品牌和力量。
茅台女总工候选院士,我们对此不能有“小算盘” 要慎重对待,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所应得的成果。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引发广泛关注,新华社更是发文称不能有“小算盘”!到底怎么回事?茅台要出院士了?贵州茅台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开资料显示,王莉,女,汉族,72年10月出生,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而据茅台集团官网过往的消息,王莉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主持并参与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行业和贵州省级奖项。以其名命名的“王莉技能大师工作室”还在茅台集团总部揭牌,这是贵州省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白酒品评勾调方面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消息传出后,立刻引发不小争议。有网友质疑:“酿酒都可以做院士门槛是不是太低了?”
还有人联想到了多年前的“烟草院士”。中国工程院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当选院士名单”,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的当选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谢剑平的“降焦减害”研究对控烟作用很大,其研究成果被认可,并已经推广,烟草税收对国家建设有重要作用,当理性看待其贡献。反对者则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低焦油卷烟的健康风险并没有降低。最终,修订后的《中国工程院专业划分标准》删除了“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意即,将不再增选新的“烟草院士”,算是对此有个了结。当时,就有人笑称,别再评出什么“白酒院士”来。没想到,十年之后,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推荐名单,“茅台院士”还真有可能。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科学院偏基础,工程院偏应用,从食品工业工程的角度,技术含量还是有的。其实大家主要关心两个问题,一是“酒院士”的入围合不合理?二是这里面有没有其他问题?中国工程院最新回应:还不是有效候选人,对此,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贵州省科协院士增选拟推荐对象的相关信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在公示过程中受到社会关注。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规定,中国科协提名是院士候选人产生渠道之一,具体程序是经地方科协推荐、中国科协组织遴选、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通过后方可成为有效候选人。目前,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我们将继续关注相关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