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计划 Война剧情介绍

战俘计划 Война剧情介绍,第1张

主演:阿雷克西·查多夫 Ian Kelly 茵格保加·达坤耐特 小谢尔盖·波德洛夫 Evklid Kyurdzidis Giorgi Gurgulia 弗拉基米尔·戈斯丘辛 Ben Foster 尤里·斯特帕诺夫 David McAlister Andrei Kormunin Steve Jamieson Lev Erenburg Peter Wickham Stanislav Stotsky

别名:

导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

编剧: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

年份:2002

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英语 车臣语

片长:120分钟

上映日期:2002-03-14

类型:剧情 动作 战争

剧情介绍

英国人约翰和他的未婚妻玛嘉烈在车臣被恐怖分子虏获,而艾云是战俘,他们跟_人被囚禁在一起。其后约翰及艾云被释放,但是恐怖分子要约翰支付200万英镑赎金,否则奸杀他的未婚妻,约翰向英国及俄国领事馆求助,但被拒绝,最后英国电视台愿意资助约翰救出其未婚妻,但是要把过程全程拍摄,约翰最后得艾云相助,闯入恐怖分子阵营救出玛嘉烈和俄军官,但是恐怖分子继续追杀他们,幸得俄军战机协助才能脱险。[展开全文]

没有成功,1926年11月,伊万诺夫带着他的儿子和一名学生,来到位于法属几内亚金地亚试验基地,雇佣当地人替他们捕捉和养护黑猩猩。

为了保密起见,伊万诺夫和他的儿子亲自上阵,对抓来的猩猩进行人工授精操作,由于小伊万诺夫在实验中被咬伤,父子俩还不得不随身配备了一支勃朗宁手枪,以防受到攻击。

不过还没等试验结束,钱却已经花光了,他们不得不终止了试验,仅仅进行了三次的试验,以失败告终。

回到苏联后,伊万诺夫提出,改用雄性黑猩猩和人类女性完成杂交实验,但苏联科学院拒绝了他的提议,并取消了对他的帮助。不过最终伊万诺夫还是得到了多位科学家的支持和赞助,并成功招募到五名年轻女性志愿者,她们都签订了协议,自愿在实验中接受严格隔离。

苏联的气候并不适合猩猩生存,因此他们不得不从外地引进黑猩猩,1930年,11只雄猩猩运抵苏联,五位招募的女性也做好了准备,实验很快就要正式进行。

1930年12月,实验即将进行的前一周,伊万诺夫突然遭到苏联秘密警察的逮捕,罪名是私自开展违反社会伦理的实验,以及建立反革命组织,他被流放到荒凉的中亚哈萨克斯坦,从事农业劳动,实验自然也就此终止。

参与实验的工作人员和那五名女性志愿者,也被冠以参与非法反人伦试验的罪名,受到流放或监禁的惩处。半年后,伊万诺夫获得了平反,可就在他返回莫斯科的之前,动脉硬化夺去了他的生命,他被安葬在阿拉木图,永远留在了那片荒凉的土地上。

九十年代末,俄罗斯科幻作家埃诺米·帕诺夫,将苏联人猿部队写进了她的小说。于是,谣传四起,伊万诺夫的人猿杂交培育出了类人猿,连传说中的“雪人”都是他的杂交杰作。

而事实上,除了在法属几内亚失败的三次实验,利用人类女性进行人猿杂交的实验,根本就没有来得及进行。

瓦西里·斯捷潘诺夫,俄罗斯男演员,于1986年1月14日,出生在莫斯科的瓦西里·斯捷潘诺夫。父亲瓦西里是由专业的一名警察,母亲从事出纳员工作。有一个弟弟,马克西姆,因出演《人烟之岛》而广受好评。

叙利亚危机至今已经过去几年,对于俄罗斯海军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籍此再次在地中海出现并于2013年6月1日正式组建地中海常态化战役编队暨战役司令部。当然早在240多年前,俄罗斯海军就通过切什梅海战(Чесмен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宣告了自身在地中海的存在。

当时18世纪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是相当的强大,处于其统治下的不仅有安纳托利亚半岛和信奉 教的北非,还有信奉基督教的一些国家-比如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马其顿等。

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给了俄罗斯这个机会。俄军的主要目的是想在土耳其后方对其实施打击,破坏土耳其在地中海和爱琴海的海上交通线,从多瑙河和黑海战区吸引对方一部分实力,从而向俄罗斯军队提供支援。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当时巴尔干各民族的反抗运动客观上帮助了俄罗斯,而俄罗斯对外总是宣称彼此都是信奉东正教的兄弟。

在此之前,俄罗斯海军在地中海游弋的只有1艘名为“幸福希望”号的三桅巡航舰,它在1764年完成了前往意大利里窝那的商业航行。在整个战争期间,俄军先后派出5支分舰队在希腊群岛展开行动。当然由于物质基础薄弱和缺乏远洋航行经验以及舰队在停泊、补给方面的困难,这些分舰队在从波罗的海和白海到达地中海的航行中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一路上有大批水兵染病和死亡(笔者注:仅前两支分舰队在途中就有332人死亡和600人患病)而且军舰也不得不经常在外国港口进行维修。

1769年7月,第一支分舰队在海军上将斯皮里多夫(ГАСпиридов)率领下,历经5个月,才到达 地点马贡港(梅诺卡岛)。整个分舰队包括7艘战列舰、1艘三桅巡航舰、1艘炮舰和6艘辅助船。

斯皮里多夫,全名格里戈里-安德烈耶维奇-斯皮里多夫(Григорий - Андреевич - Спиридов)。1713年出生,1790年4月8日(4月19日)去世。

1723年加入海军,参加了1735-1739年的俄土战争和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1762年晋升海军少将。1764年任雷瓦尔港司令,1766年任喀琅施塔得港司令。1768-1774年俄土战争率领一支分舰队远征地中海,获得切什梅海战胜利,夺得爱琴海制海权。1769年晋升海军上将,1774年退役。在1987年苏联发行的一套俄罗斯舰队统帅邮票中榜上有名。

第二支分舰队由海军少将埃尔芬斯通(ДЭльфинстон)指挥于1769年10月启航,在1770年5月到达希腊的莫雷(伯罗奔尼撒),整个分舰队有4艘战列舰、2艘三桅巡航舰和2艘辅助船组成。

埃尔芬斯通,全名约翰-埃尔芬斯通(Джон Эльфинстон;John Elphinstone)1722年出生,1745年成为英国皇家海军中尉,参加七年战争,1758年晋升海军上校。1769年5月30日加入俄国海军,同年6月29日晋升海军少将。1769年10月率领第2分舰队远征地中海。1770年9月,在未得到奥尔洛夫命令的航行中使得“圣斯拉夫”号(Святослав)战列舰(装备80门火炮)在利姆诺斯岛附近海域触礁并沉没。此后,奥尔洛夫命令其为船只损失前往喀琅施塔得接受军法审判。虽然后来没被判有罪,但也因此在1771年1月12日失去职务。之后1774年9月回国,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9-1780年参与西印度群岛作战,1785年去世。

随后的几支分舰队更是姗姗来迟。第三支分舰队由海军少将阿尔夫(ИН Арф)指挥,由3艘战列舰和13艘租用的英国运输船组成。该分舰队1770年7月出发,同年12月抵达奥萨(瑙萨)。

阿尔夫全名伊万-尼古拉耶维奇-阿尔夫(Иван-Николаевич-Арф)挪威人,在丹麦海军服役,1770年4月加入俄国海军,获得海军少将军衔,为地中海远征第3分舰队司令。因与伊尔曼诺夫海军中将发生争吵,1772年3月31日在给予了一次性5000卢布后,被奥尔洛夫遣送回国。

第四支分舰队在海军少将奇恰戈夫(ВЯЧичагов)率领下,于1772年5月出发,同年10月抵达莫雷地区,共有3艘战列舰。

奇恰戈夫全名瓦西里-雅科夫列维奇-奇恰戈夫(Василий –Яковлевич -Чичагов) 1726年2月28日(3月11日)出生,1809年4月4日(4月16日)去世。

1742年加入海军,1764-1766年参与勘察加考察。1770年晋升海军少将,1768-1774年俄土战争期间1772-1774年任顿河区舰队舰艇队队长。1775年6月晋升海军中将并成为海军院成员,1782年晋升海军上将。1788-1790年俄瑞战争期间在格雷格逝世后于1789年任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取得一系列海战胜利。1797年退役。

第五支分舰队由海军少将格雷格(СКГрейг)指挥,舰队包括4艘战列舰、2艘三桅巡航舰和6艘租来的英国运输船,于1773年10月出发,1774年2月到达里窝那地区。

格雷格全名塞缪尔-卡洛维奇-格雷格(Самуил Карлович Грейг;Samuil Greig)1736年11月30日出生于苏格兰,参加了七年战争,1761年晋升海军中校。1764年加入俄国海军,不久晋升海军上校。1770年任地中海远征第5分舰队司令,参与切什梅海战,为总司令奥尔洛夫的海军顾问,战后晋升海军少将。

1775年任命为喀琅施塔得司令。1777-1778年领导海军管理部门。1786年成为海军上将。他的儿子和孙子在俄国海军也获得了较高军衔。1785年海军委员会在其倡议下从圣彼得堡移到喀琅施塔得。

1788年7月6日(7月17日)指挥了戈格兰岛海战,打破了瑞典统帅部掌握波罗的海制海权和夺取圣彼得堡的计划。1788年10月6日(10月15日)去世。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对其介绍“1770年切什梅海战,任总司令奥尔洛夫伯爵的海军顾问。1788-1790年俄瑞战争期间,成功地对波罗的海舰队实施指挥,赢得戈格兰海战(1788年)胜利。”

上述所有分舰队的行动统一由奥尔洛夫伯爵(АГОрлов)指挥。

全名阿列克谢-格里戈洛耶维奇-奥尔洛夫(Алексей – Григорьевич-Орлов),1737年9月24日(10月5日)-1807年12月24日(1805年1月5日) 1762年9月33日(10月3日)因拥立叶卡特琳娜二世获得少将军衔,1768-1774年俄土战争期间,指挥舰队取得切什梅海战胜利,1769年晋升上将军衔,获得了在姓氏后加“切什梅”称号的权利。1775年退役。后来创办养马场,培养出品种优良的奥尔洛夫大走马。保罗一世时期失宠被黜,侨居国外,1801年回国。

1770年2-5月,第一和第二分舰队分别遣送了几支登陆兵在摩里亚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登陆,攻占了纳瓦里诺、伊蒂隆等地,迫使土军不得不将一部分陆军从主要战区(多瑙河战区)调来希腊和达达尼尔海峡,将海军也调来对付在地中海的俄国分舰队。

1770年6月24日(7月5日)俄国分舰队(9艘战列舰、3艘巡航舰、1艘攻击舰以及17艘辅助船和运输船,共有火炮820门)经过积极搜索,发现土耳其分舰队(16艘战列舰、6艘巡航舰和50艘小船,共有火炮1430门)。

俄国舰队编成如下:

前卫:斯皮里多夫指挥,由战列舰“欧罗巴”号(Европа,66门火炮;舰长海军上校科罗卡切夫Клокачёв)、“圣叶夫斯塔菲”号(Святой Евстафий,68门火炮;舰长海军上校克鲁兹Круз;前卫舰队旗舰)和“三圣徒”号(Три святителя,66门火炮;舰长海军上校赫梅特夫斯基Хметевский)和巡航舰“圣尼古拉”号(Святой Николай,26门火炮;舰长海军上尉帕里库季Паликути)组成

中央:奥尔洛夫直接指挥,战列舰“圣扬瓦里”号(Святой Януарий,66门火炮;舰长海军上校博里索夫Борисов)、“三主教”号(Три иерарха,66门火炮;舰长海军准将格雷格;该舰为中央舰队旗舰)和“罗斯季斯拉夫”号(Ростислав,68门火炮;舰长海军上校鲁潘丁Лупандин)和巡航舰“阿非利加”号(Африка,32门火炮;舰长海军少校科列奥林Клеопин)及“幸福希望”号(Надежда Благополучия,32门火炮;舰长海军上尉斯特帕诺夫Степанов)组成

后卫:埃尔芬斯通指挥,战列舰“含羞草”号(Не тронь меня,66门火炮;后卫舰队旗舰,舰长海军上校别什采夫Бешенцев)、“圣斯拉夫”号(Святослав,84门火炮;舰长海军上校洛克斯布格ВВРоксбург)和“萨拉托夫”号(Саратов,66门火炮;舰长海军中校波利瓦诺夫Поливанов)

土耳其舰船排成两条战斗线,在希俄斯海峡距离岸边05海里抛锚停泊。在召开了舰长会议后,俄国海军抛弃了风行一时的线式战术原则,采取几乎垂直于敌军战斗线的单纵队,驶帆接敌。中午12时近距离(50-70米)攻击敌军前卫和中军一部。同时以数舰集中突击“雷阿尔-穆斯塔法”号旗舰,打乱敌舰队指挥。经过约2小时激战,土方旗舰被击沉,损失800人;俄军也损失1艘战列舰“圣叶夫斯塔菲”号,舰船爆炸造成629人阵亡。土方失去指挥后,在13时30分仓皇退入海湾内,被俄军封锁。

29年8战奥运会,从为奖牌,到为儿子,再到为自己,这位传奇体操选手的坚持,真正扛起了那面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大旗。

| 作者:陈嵘伟 湄可

助跑,起跳,转体,落地丘索维金娜完成最后一跳,还是和上一跳一样落地时出现失误。尽管如此,东京奥运赛场上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这位46岁的“高龄”选手致敬。

7月25日,脸上布满褶皱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登上体操资格赛赛场。很多人希望这位“妈妈级”选手能续写世界体坛传奇——这距她首度亮相夏奥会,过去了整整29年。

29年足够漫长,漫长到当初的对手早已成为教练,漫长到如今的对手近乎都是自己的下一辈。

16岁成为世界冠军、17岁拿奥运金牌、21岁功成身退、27岁为子参赛、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三个动作以其命名

29年间,体操始终流淌在丘索维金娜的血液中,她曾穿着三种不同战服(独联体代表团,德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会,成为 历史 上绝无仅有的传奇。

然而,当大屏幕打出丘索维金娜的即时排名“11”,一切辉煌都成为过往。

这一成绩不足以令她进入之后的决赛。丘索维金娜转身走向教练,埋在他宽阔的臂弯里,眼泪奔涌而出。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跳,也是她职业生涯的谢幕演出。

各国年轻体操选手却簇拥而来,争相与丘索维金娜合影。比赛现场的人们也纷纷起立鼓掌。掌声萦绕在体操馆的穹顶下,久久不停。丘索维金娜擦干眼泪,对着镜头双手比心、送出飞吻。

近30年“超长待机”

丘索维金娜曾表示,自己计划在2020年奥运会后退役。她开玩笑地说,当了这么久的体操运动员,很幸运还能在早上醒来看到每天初升的太阳。

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的消息,并未打乱这位老将的训练计划。相反,多出来的时间让她能够更好地调整状态。

深呼吸、助跑、腾空、旋转,随着“砰”地一声——丘索维金娜双脚落地的声音响彻整个场馆。紧接着,她从软泡沫坑里爬出来,重复刚才的一系列动作。在位于美国休斯顿的训练馆里,丘索维金娜为比赛一遍遍练习。

同样的动作也出现在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上,由于跳马时动作旋转过度,丘索维金娜与奖牌失之交臂,但这并不能阻止她再次尝试。

丘索维金娜1975年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市。7岁时,好动的她被家人送进体操学校学习,6年后进入苏联国家队。

1991年对丘索维金娜而言是一个重要年份。那年,16岁的她来到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参加女子体操世锦赛,以“直体晚旋”的动作,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2年7月25日夜晚的蒙锥克 体育 馆,两届残奥会射箭奖牌获得者安东尼·里贝克用火种点燃箭头,准确射向70米外的圣火台,拉开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序幕。

丘索维金娜的体操事业,也如那根划破天宇的箭矢,进入到炽烈而又迅猛的爆发期。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17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独联体获得女团金牌。虽然之后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训练条件和资源大不如前,但她还是收获了两届世锦赛的女子跳马铜牌,并在1994年亚运会上摘得一银一铜。

1996年,21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面对年轻选手的挑战,她为祖国赢得个人全能第十名的好成绩。

奥运会结束后,丘索维金娜经历了跟腱撕裂,不得不选择退役,告别体坛。随后,她和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结婚,并于1999年诞下一个可爱的男孩,取名阿里什。

虽然结婚生子,但丘索维金娜无法放下对体操的热爱。

“我当时真的决定,结束体操生涯了。但后来我去熟悉的运动场看了一眼,就想要在生完孩子以后迅速恢复,重返赛场。”

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一般在16到20岁,伴随年龄增长,体能下滑和肢体僵硬将会成为运动员保持状态的最大阻力。2000年,重披战袍登上悉尼奥运会赛场的丘索维金娜,已是25岁“高龄”。

年龄并未成为丘索维金娜的束缚,她在场上奔跑、跃起、旋转,一口气参加了五项比赛。

“谁会帮助一个前世界冠军?”

就在丘索维金娜的事业焕发第二春时,她的人生却遭遇迎头一击: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上白血病。

“这个消息太可怕了,我感到无助无力,我呆住了,不敢相信他们说的话。”高达12万欧元(1欧元约合76元人民币)的治疗费用,更是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束手无策。

丘索维金娜不能退役,毕竟,一枚世锦赛金牌就等于3000欧元奖金。她知道,拯救儿子性命的唯一希望就是——赛场。

“要是退役,我就会坐在病床边,看着儿子死去……谁会帮助一个前世界冠军?”

这一年,丘索维金娜27岁。为了儿子,她要和更加年轻的选手争夺奖牌。别人为荣誉而战,她为的却是儿子的生命。

为了拿到尽可能多的奖牌,获得更多奖金,丘索维金娜频繁参赛,且不再局限于自己擅长的跳马,也会参加自由操、高低杠和平衡木等其他项目。为了儿子阿里什,她要更加“全能”。

“我当时决定,我要参加所有能参加的比赛,只为了给儿子筹集治疗费。我不在乎这些比赛困不困难,我只知道,当我受伤时,我必须要站起来去参加别的比赛。”

然而,对于身体柔韧度和体能不断下降的丘索维金娜而言,每次训练都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可她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停赛,拿奖换钱救儿子成为丘索维金娜生活的一切。

2003年,丘索维金娜再次夺得世锦赛跳马冠军,但她渴望的奖励却成为泡影,乌兹别克斯坦并未兑现早先承诺的奖金。

“当时乌兹别克斯坦承诺给亚运会冠军奖金,一块金牌奖励5000美元(1美元约合64元人民币)。我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拿了两块金牌和银牌,怎么说至少也能拿到1万美元。但我一分钱也没拿到。在2003年世界锦标赛上,我又拿了金牌,但还是没有奖金。要知道,在这之前,乌兹别克斯坦从来没有运动员赢过世界锦标赛金牌。”

另一边,阿里什的病情逐渐恶化,急需进行透析治疗。但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疗条件有限,就连透析机器也仅有数台,待治疗的患者排成长队。

她不得不向此前自己所在的德国科隆俱乐部发出求助,两位教练很快伸出援手,发动德国体操界慷慨解囊,并为阿里什联系了医院,阿里什得以及时入院治疗。

在科隆安顿好儿子后,丘索维金娜又返身投入到训练中,“我必须比赛,为他的治疗挣钱。”德国体操队为她提供了相应的训练资源,这让丘索维金娜得以在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同时,继续为国效力。

2004年,来回奔波于医院和训练馆的丘索维金娜登上雅典奥运会赛场,但在预赛阶段便意外失手。下场后,人们看不到丘索维金娜的表情,只能看到她倚在墙角发呆了许久。

在德国训练3年后,2006年,为了报答德国朋友的帮助,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丘索维金娜决定入籍德国,代表德国征战国际赛事。

此举遭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强烈反应,舆论纷纷指责丘索维金娜“叛国”。可为了儿子,丘索维金娜只能如此。

身披德国战袍的丘索维金娜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相继摘下一枚金牌和两枚铜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33岁的丘索维金娜拿下跳马亚军。

就在这时,好消息传来,医生告诉丘索维金娜,阿里什的病基本痊愈。

“我无法形容我的快乐,儿子痊愈了,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喜悦,当我站在赛场上时,我觉得我还是18岁。”

但新的打击也接踵而至,在北京夺银后的一次比赛中,丘索维金娜落地不稳,跟腱断裂。这种足以断送职业生涯的重伤,对于已经33岁的丘索维金娜来说是致命伤。

“当时我非常绝望伤心,想我再也不能参加比赛给祖国带来荣誉了。”

就在外界惋惜这位伟大运动员的谢幕时,丘索维金娜却再度令世界震撼。2011年,经过一年休养的丘索维金娜夺得日本体操世锦赛女子跳马亚军。一年后,37岁的她第六次出征奥运,夺得女子跳马比赛第五名。

谁都不知道,这副1米53的娇小身躯中,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此时阿里什已经痊愈,外界纷纷猜测,伦敦将会是她的奥运绝唱。但丘索维金娜回答道:“37岁和41岁又有什么区别呢?在我这里没有限制。只要我喜欢,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现在,我为自己而战”

“当我小的时候,我训练,参加比赛,只想要追求结果;当我儿子生病的时候,我只能靠比赛去赚钱去为儿子治病。但是现在,我终于可以把比赛当成一种享受,并且获得巨大的乐趣,我现在为自己比赛。”

继荣誉和亲人之后,丘索维金娜要为自己而战了。

2014年,丘索维金娜参加仁川亚运会,人们惊讶地发现,她穿着的是竟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队服。

“当我结束职业生涯时,我要回到起点。”2013年,丘索维金娜申请重归乌兹别克斯坦。三年后,她再度披上新月旗,第七次出征奥运,获得女子跳马第七名的成绩,由此成为体操界第一位连续参加七届奥运会的选手。

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丘索维金娜摘得跳马银牌,而冠军得主韩国小将吕瑞正,比她小了整整27岁。丘索维金娜,成为同台竞技的女孩们口中的“丘妈”。

丘索维金娜并未将年龄视为障碍。她把“把握当下,不让明天的自己后悔”当作座右铭。“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才能取得成功,有时失败恰好是让我返回赛场的动力。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设立目标,然后不顾一切的向这个目标前进。”

里约之后,有许多人曾询问丘索维金娜,她是否会参加下一届东京奥运会?人们很好奇,这位“不老传奇”会选择在哪一刻停止自己的奥运之旅。丘索维金娜以她自己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运动能够带给我快乐,我将会继续给我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带来荣誉。”

此次在东奥会赛场上,她十指涂满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国旗的蓝白绿指甲油,耳朵上戴着闪亮的耳钉,在掌声和欢呼声中谢幕。正如伦敦与里约的奥运赛场上那样,即使丘索维金娜最终未能摘牌,她仍然扛起了那面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大旗,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4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