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的3个故事

晋朝的3个故事,第1张

一、千古江山

公元280年,晋朝名将王浚的水军攻近建业城,东吴主孙皓在进行一番几乎是徒劳的抵抗后出城投降,这标志着辉煌的三国时代终于告一段落,大晋一统天下,后人称之为“三国归晋”。

完成一统天下这一伟业的是司马炎,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司马一家三代,都是精明强干之辈,祖父司马懿,与诸葛亮周旋多年,终于拖死这一千古名相,并夺取魏国大权,而他父亲司马昭,不单掌控魏国大权,还南征灭了蜀汉,刘姓江山传了这么多年,终于彻底断了。到了司马炎这代,他终于取魏而代之,并一统天下。

中国几千年历史,分而合之,合而分之,但是这一统天下的君主实在没几个,而司马炎和其他几位相比,唯一值得一说的也就是他的“仁”了,司马炎取曹魏代之,但是却没有杀魏帝曹奂,而是封其为陈留王,而且准许他用皇帝仪仗,上书时不必称臣,这种事也就晋朝出现,而原来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被封为安乐公,现在东吴主孙皓投降被封为归命侯,都得善终。或许是因为司马家出身士族的关系,司马炎和身边大臣关系不错,大臣说话也是很随便,即便说他坏话也是一笑了之,仔细看。晋朝一代都是如此,君弱臣强。大臣比皇帝横多了。

司马炎不能称之为明君,全因他只打下了江山,却没有为这个江山打好基础,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而他选的白痴皇帝和藩王领兵在外的制度为西晋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假如他的皇帝儿子不是白痴一般,而藩王即便想作乱也没机会,假如没有藩王领兵这样的制度,那朝政再乱也不会象八王之乱这样。

八王之乱象一个搅肉机,中原的力量全部耗尽于此,中原形成了真空,原本臣服于中原的游牧民族便以各种借口进入中原,这便是后世常称的五胡乱华。

中原乱成一片,先是匈奴,后是羯,鲜卑,一窝蜂的进来,先是对晋朝,后来是自己内部也打,乱糟糟一片,司马睿,这个和司马炎已经算是很远很远的远亲慌慌张张跑到当年被司马炎打下的东吴都城建康,在王导的鼎力支持下,过起了小朝廷的日子。

或许是一下子成了皇帝,要享享清福,或许是江南的风光太好,舍不得离去,司马睿不想回到那个兵荒马乱的北方去了。

南方还算稳定,但是北方就苦了,能走的都走的,留下来的老百姓只能受胡族的欺压,即便不欺压,这兵荒马乱的,日子也不好过。人每到痛苦的时刻,最大的希望便是从天边降下一个神灵,至少是英雄来拯救自己。

祖逖尝试过,他以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北伐,在无比艰难的情况下与后赵作战,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领土,而且毫无私心,实在是一位大英雄,但是他没有完成北伐的使命便去了。

于是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号称项羽转世的冉闵身上,但是这希望被慕容恪的连环马扼杀了。

然后大家又把希望转到南方,一个叫桓温的将军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可是当这个将军来到长安城下,大家才发觉这位将军更重视的是南方的权力,所以他转了一圈便回去了。

曾经一度,那个仁和的苻坚和摸虱子的王猛给大家带来了希望,不过王猛早早便逝去了,而那个仁和的苻坚一下子好象失去了主心骨,一意孤行发动了南征。可惜,人心还是向着东晋,运气还是在南方这边,淝水一战,东晋大胜,虽然没有收复全部失地,但是前秦却土崩瓦解了。

或许慕容家族才是希望所在?这个一家都英俊非凡的家族有慕容恪、慕容垂这样不世出的名将,一统天下或许不是什么难事吧。可惜世事难料,参合陂一战,慕容家族从此衰落。

大家并不知道,这样的痛苦还要过上几百年,直到一个叫隋的朝代建立才会暂时结束,在这段时期里,所有的人只是匆匆过客,在历史书上留下几笔便走了,只是有些人留的多些,有些人留的少些。

我们总是崇拜那些留的多的人,即便那是虚名,但是至少能留给后人无尽的话题。而其中的一些人,我们称之为英雄,像祖逖。而在英雄之中,有些人创造了一个时代,他们制造了历史。

请先记住这位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刘裕

二、英雄出身自寒门

公元363年,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刘裕出身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他的祖籍是彭城(今江苏徐州),即那位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当年传说上天会让西楚霸王项羽转世,大家认为是冉闵,但是要说刘裕也未尝不可。当然,刘裕和项羽的关系还不如和项羽的死对头刘邦那样密切。

或许是两汉过于辉煌的关系,那时反正是姓刘的总能和刘邦这位老祖宗扯上关系,于是真正光复汉室的刘秀说自己是汉室宗亲,三分天下的刘备也说自己是汉室宗亲,这位日后成为一朝之主的刘裕也说自己是汉室宗亲。

不过,他的汉室宗亲可就比较远了,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怎么也能算是刘邦直系子孙,而刘裕的祖先是楚元王刘交,乃刘邦之弟,虽然也是汉室宗亲,但是却是旁系的旁系。而且此时已经不是汉朝末年了,而是东晋了,他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却不能为他得来半点好处,他的汉室宗亲的身份,只能作为谈资罢了。其实硬要说的话,那位匈奴人刘渊也称自己是汉室宗亲,还建立了汉国呢。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刘裕没有以重建汉室,而是取了一个暧昧的“宋”作为自己的朝代称号吧。

那是后话了,公元363年,我们这位日后的帝王还刚出生,面临随时会夭折的危险。

大凡帝王出生,大家都会给什么吉兆,比较梦见吞红日啊,龙凤下凡啦,总之是很特别的事,那刘裕出生有什么吉兆呢?可惜,假如真有这个吉兆,我们也无从得知了,因为刘裕的娘亲赵氏已经在刘裕出生后便已经死去了。

刘裕的家境并不是很好,生父刘翘只是做一个无油水的小吏,安葬妻子便要花去一大批钱,而抚养婴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古代人还没有象现代这样用奶粉喂养的习惯和条件,只能用母乳喂养,而这样就要请奶水足的女子做奶妈,可是这样是要花钱的,古代小说里说到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抱着孩子四处求人,吃百家奶,而且大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刘翘估计也没这样的时间和脸皮,何况想到这孩子克死了妻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就准备抛弃刘裕。

要是按照古代演义的说法,这刘裕被抛弃后一定是被哪位达官贵人的下人拣到,带回去,然后这达官贵人家里又无小孩,便当做亲生孩子养,长大之后继承家业,日后与亲生父亲相认,那是喜剧,与亲生父亲反目成仇,那是悲剧,与亲生妹妹相爱,那是雷雨了。要是按照西方历史的写法,刘裕会被狼收养,最后成为一个英雄,建立起一个叫罗马的国度。要是按照武侠小说的写法,那刘裕会被哪个和尚道士收养,或者是深山中的高人,长大学成一身武艺,日后发觉自己的身世扑朔迷离,原来自己是某个……

打住打住,刘裕的身世还没这么戏剧性,在千钧一发之际,他被自己的族中叔叔刘万和叔母杜氏所救,杜氏做他的奶妈,并且寄住在他家中。作为一个叔母和奶妈,杜氏对他极好,甚至为了他,连自己的次子刘怀敬的奶也顾不得喂,据说之后刘怀敬智力有点问题,便是因为断奶太早的关系,刘裕日后对刘怀敬一家也甚是照顾,恩宠有加,也是为了报这一恩情吧。不过假如要说是杜氏看出刘裕日后的成就,那也夸张了些,当年刘备被刘元起看重,那是因为刘备已经成年,显出一定潜质。要说杜氏能看出婴儿的刘裕有帝王之相,也不可思议了些。杜氏这样做,完全是一种同情吧。

刘裕在叔母家两年,才回到家,然后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说,茁壮的成长着。成为一个“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不事廉隅小节”的奇男子了。

不过这位奇男子可没什么好风评,此时刘裕的生父刘翘已经病逝,他续娶的妻子,也便是刘裕的后母萧氏独自抚养刘裕和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刘裕对待继母很是孝敬,只是他的职业不是很好,以卖履为生,这和他的前辈,刘备到是很象。说起来也奇怪,当时刘家并不是没有人才,刘备那时刘表刘璋的个人条件都比刘备要好得多,而刘裕时期也有刘牢之这位北府名将。但是却总是刘备刘裕这样出身贫寒成就一番伟业。

不过说起来,刘家最出名的四位君主,刘邦刘秀刘备刘裕,年轻时都没什么好习惯,刘邦被自己的父亲看不起,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刘秀年轻时喜欢包庇收留不法分子,显然就是地方一霸,刘备虽然还求求学,也喜欢拉帮结伙,做个小混混,看他打督邮的那脾气,火气还挺旺,到了刘裕这代,也没什么改进,也是不爱读书,游手好闲的紧,而且更进一步,还有爱赌博的超级坏习惯。甚至因为欠钱,还被人绑起来打,要不是好友王谧帮他还债,我们在史书上也只能见到一位姓刘名裕的赌徒因为欠钱不还而被活活打死,以此告诫世人的例子了。当然,这个例子只会出现在一些笔记中,不会出现在帝王本纪里了。

刘裕日后有没有改掉这坏习惯,不得而知,不过看他日后作战用兵,甚是行险大胆,而且每每成功,不知是不是赌博练出来的,不过他的将才可比他的赌才厉害的多了。

其实刘裕不但爱赌博,还喜欢吹牛,一次在竹林寺,众僧说他有龙光在身,还有射箭伤蛇,传为王者的传说,这和他前辈刘邦那个斩白蛇的故事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估计是刘裕书读的少,编故事也不圆,不过刘裕成事后,这些故事便堂而皇之的进入正史了。

我们还是把眼光再放到整个天下吧,此时的西方,罗马帝国的首都已经迁移到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很快就要分裂成东西两边,罗马城不久将被蛮族攻克,东方的中国,北方前秦帝国就象那个传说中的大秦帝国一样蒸蒸日上,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王猛辅佐在仁和的蛮族君王苻坚身边,一统北方后逝去,而此时的苻坚正在事业高峰期,中原、塞北、西域、辽东、巴蜀,汉晋原有的疆域已经大部在其手,只有南边的东晋,还是守着汉人正统的名号,实在是他的眼中钉。

然而这个眼中钉又实在太难啃,东晋政权虽然偏安,但是还算得人心,而且也出了几个将才,当时的汉人也极为善战,苻坚按压不住一统天下的野心,终于不顾劝阻,率领百万大军南下,然而,淝水一战,东晋士族中那位白面书生一般的名将谢玄,大败苻坚,前秦帝国内部的矛盾集体大爆发,转眼间,那个一统北方的大帝国便土崩瓦解了。而东晋也无力北进,天才名将谢玄不久便染病逝去。

再回到刘裕那,淝水之战时刘裕才21岁,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参与了这次百年罕见的大战役。事实上,此时的他还没有参军,或许是淝水之战北府军的骁勇引发了他的豪心吧,或许是想出头,他准备参军。

东晋时期还没有科举制度,当官主要途径是推荐,而且实权大官职大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象刘裕这样没有背景,家世背景贫寒的平民充其量象他父亲那样做个小吏,或许命运好还可以做一任地方官,但是要做大官是不可能的。

不过两晋承袭汉制,军功受封赏极多,一般平民要成就事业,最好的办法也只有参军一途。当时并没有后世那样“好男不当兵”的习惯,虽然一般平民大都以务农为生,但是对参军也没有什么歧视,朝廷也不会在小兵脸上刻字,尤其晋朝兵制此时已经由府兵制度向募兵制度发展,赫赫有名的北府军,也是以招募北方流民组成的。

但是,参军易,要成就伟业难,晋朝士族势力强大,掌握实权的大都是世家大族,象桓温,谢玄,都是出自名门望族,才能掌握实权,象刘裕这样的寒人,要成就伟业,掌握大权,并不容易。

不过,这也是唯一的路了,刘裕参军,或许是自身条件不错,他就任冠军将军孙无终司马,开始了他的辉煌的军旅生涯。

司马晔晋国皇帝,字司马晔,名严琦,是之孙,吴之子,司马忠的侄子,的皇帝,西晋末代皇帝司马炽,在位时间为公元313年至317年。

司马懿先收养其叔秦献王司马柬埔寨,继位为秦王。永嘉七年,晋怀帝在平阳被杀后,司马晔在长安称帝,改元建星。司马晔即位时,西晋已无战力。而且长安也没有可用的材料来对抗前赵。

建兴四年八月,刘曜发兵攻长安,切断长安漕运;晋阴帝于十一月十一日断粮投降韩、赵。之后,晋帝被发配到平阳,被任命为,受尽了当狩猎队队长、宴席上洗杯打杂的屈辱。建兴五年十二月二十日,被刘聪杀害,时年十八岁,葬地不详。

晋代皇帝司马晔生平

早期经验

起初,司马晔继承了他的叔父王献的王位,司马柬埔寨为继承人,并继承了秦王。永嘉二年,拜为随军骑将军,府军将军。

永嘉五年,军攻陷洛阳,擒获晋怀帝,司马晔避难荥阳密县,在此与叔父、荀一伙会合,从密县南下至徐营。太守与都督王丕、副将史留畴、李信、郎、和荀等商议,要把司马晔送回长安。刘畴等人中途叛变,被追上杀死。和荀集团幸存了下来。

丁裹着司马晔,驾着牛车,穿过宛县,来到武关。多次被山贼拦截,士卒逃亡,留守蓝田。丁彦告诉永州刺史贾加,贾加立即派州兵接应护送的司马晔,抵达长安,并请辅国将军梁宗帮忙镇守长安。

永嘉六年九月初三,丁彦等人立司马晔为皇太子,上坛祭天,建立宗庙国,大赦天下。封为西将军,以刺史、宛王司马宝为太师。贾加攻打贼,被杀死。他们推举石屏知府曲云为永州刺史,为盟主,并按朝廷制度选拔任用官员。

当皇帝

永嘉七年四月初一,我们得到了晋怀帝去世的消息,举行了悼念仪式。四月二十七日,司马晔称帝,大赦天下,为纪念晋帝,将年号改为“建兴”。魏大将梁奋被任命为司徒,刺史被任命为使、大将军兼中书官,赵婧太守索禅被任命为中书右仆。

5月18日,任命镇东将军、琅琊王为中左丞相、陕西都督,傅、南阳王司马宝为右丞相、陕西都督。当时西晋皇室和贵族家庭已经从都城洛阳迁到江南,西晋中原王朝名存实亡。

建兴三年,晋武帝多次征调军队到丞相司马保处。司马宝身边的官员说:“被毒蛇咬了,一个壮汉为了防止蛇毒扩散,把自己的手腕割了下来。今胡贼寇士气高涨,暂断之路,以观时局之变。”中郎配道:“既然蛇咬了头,还能砍吗?”

却说司马保以镇军大将胡松为前军,引兵至城下。糜云想护送晋帝去见司马豹,但梭禅说:“司马豹会纵容自己的自私,当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四年八月,赵涵刘曜率军围攻长安,长安内外被隔绝。十月,长安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米价达到了每桶22金,人们互相蚕食。长安一半以上的人都饿死了。太仓酿酒用的曲饼有几十种。曲云把酒曲饼打碎,煮粥给金喝。很快,清酒饼就被吃光了。晋武帝哭着对曲云说,现在贫穷如此危急,外面又没有救援,为国捐躯是他的职责。但想到将士们所受的苦难,我们应该在城池陷落前充分利用,或许可以让百姓免遭屠戮。于是命人速送书,向韩、赵投降。

11月11日,晋文帝的仆人昌松向刘尧递交了一封投降书。他骑着羊车,脱下外衣,摘下口衔,侍从抬着灵柩,出城投降。大臣们哭着哭着,爬上大车,拉着晋武帝的手,晋武帝也很难过。程自杀了。刘尧烧了棺材,接受了玉,并要求侍奉晋帝,回到宫里。十七日,晋帝被发配平阳流放,和跟随他到了平阳。汉高祖刘聪在晋文帝的基础上加了光禄大夫、侯淮安的称号。18日,当刘聪登上寺庙时,陈进皇帝在他面前磕头鞠躬。曲云见此情景,跪下痛哭,然后自杀了。

受辱被杀

晋帝投降汉昭帝后,刘聪百般羞辱他。建国五年十月,刘聪出猎,命金皇帝履行骑将军职责。他穿着戎服,手里拿着戟矛。人们聚集在路边观看,有些晋朝遗民年纪大了,看完后抽泣哭泣。刘聪听了很反感。后来,刘聪在酒席上请金皇帝喝酒,洗酒杯。他上厕所的时候让金皇帝坐马桶圈。在他旁边,金放声大哭,商辛膑抱住金痛哭,被刘聪杀死。十二月二十日,刘聪在平阳杀死晋帝,时年十八岁。

晋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原因。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样的道理,大厦将倾的时候,每一块砖石也都贡献了他们的作用,所以,我只能浅显地聊聊是什么造成了晋朝“大厦将倾”的局面。

1、世族势大

西晋的前期,由于司马家还能压制住众多门阀,因此乱象还未显现。但随着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西晋灭亡了,晋元帝司马睿将国都迁往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此时皇族司马家的实力已经不能够抗衡朝廷中的江东世族,不得已大量引入了原来的北方世族用来抗衡江东世族,但司马家管不住江东世族,也同样管不住北方世族,于是朝廷就不再是皇帝的朝廷,而变成了世族争权夺利的地方。

皇帝形同虚设,这样的皇朝没有灭亡的唯一原因就是世族们还在相互制衡,能维持一个虚假的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灭亡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2、缺乏人才

自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开始,人才的选拔就变了味儿。为了打破察举制中门阀对人才的把控而诞生的九品中正制,最终也变成了门阀操纵官员选拔的工具,不可谓屠龙者终成恶龙。

九品中正制对人才的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晋朝朝野上下,真正有权利的都是名门望族,而真正有能力的却没有权利,也不能为国家和社会真正的出到力,从人才方面动摇了西晋的统治根基。

人才都是门阀世族选上去的,那人才效忠的自然就是门阀而非皇帝,这显然又加剧了皇权的流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91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